高一政治世界性贸易与金融组织
- 格式:ppt
- 大小:485.50 KB
- 文档页数:19
高中政治说课教案:世界性贸易与金融组织一、说教材:1.本课在全书中的地位2.本课结构3.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世界贸易组织(WTO)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和世界银行(World Bank) 的现状和作用;引导学生xx现实,培养认识问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改革开放意识和现代竞争意识,树立为我国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的远大志向。
4.重点难点根据本框教学内容及学生实际,认为本框的重点和难点均在于理解突破三大组织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并基于如下考虑:(1)重点:就教材内容看,讲三大组织的现状、目标,是为了实现其作用,这是教材的理论落脚点;就三大组织与我国关系看,我国已经加入WTO,作为三大组织的共同成员,如何认识并发挥三大组织作用,是有重大现实意义。
(2)难点:就学生认知水平看属于理解和运用层面,学生受生活空间限制,接触面窄,理解上有困难;就现实生活看,入世带来的变数并由此引发的经济\政治,社会变革是全新的体验,而如何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发挥三大组织应有的作用则是问题的焦点和难点。
5.教材分析:见下表表格是科学性和标准化的结晶,也是现代信息处理的常用手段,通过对教材表格化处理,既直观地展现教材内容又培养学生的科学性与创造性。
通过对教材的表格化处理,既直观展现教材内容,又培养学生思维的科学性与创造性。
通过对教材分析,作以下两点说明:(1)教材的滞后性。
如教材P103 关于我国与世贸组织关系的表述,教材表述为:"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和对外经济关系的发展,中国与世界贸易组织的联系和交往明显增加,并为恢复在世界贸易组织中的缔结国地位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 。
教材滞后性表现有二:一是我国已加入世贸组织,二是加入,不是恢复。
诸如此类的现象在高一、高三教材中都有存在,如高三政治常识中讲到我国经济职能的实现手段(通过宏观调控,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按朱鎔基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表述应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再如高一经济常识有关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除了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外,应补上道德手段。
世界性贸易与金融组织●教学目标知识方面:识记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现状和作用,理解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能力方面:通过对世贸组织概况、目标、作用的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分析归纳能力;通过对中国“入世”的利弊分析,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通过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比较,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
觉悟方面:通过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教学,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教学重点世界贸易组织的现状和作用以及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意义。
●教学难点最惠国待遇”的概念。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
●教学方法通过讲授与讨论法相结合,并通过辩论形式理解中国为什么要“入世”?[导入新课](多媒体显示)播放世界贸易组织第四届部长会议11月10日下午的实况片断当地时间11月10日18时30分,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喜来登酒店萨尔瓦会议大厅,世贸组织第四届部长级会议主席、卡塔尔财政、经济和贸易大臣卡迈勒宣布:大会开始讨论下一个重要议题——中国加入世贸组织问题。
世贸组织中国工作组主席吉德拉向大会报告工作组的工作,并向大会提交了部长级会议《关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决定》草案,请大会审议和通过。
在没有任何反对意见的情况下,会议主席卡迈勒手中击槌轻落,标志着中国长达15年复关和加入世贸组织进程的结束,宣告了一个历史性时刻的诞生。
坐在主席台上的世贸组织总干事穆尔等首先起立鼓掌表示祝贺;接着,中国代表团全体成员起立鼓掌,全场700多名与会代表也纷纷站起来,热烈鼓掌。
11月11日晚7时24分(北京时间12日零时24分)经中国政府授权的中国代表团团长石广生,在世贸组织总干事麦克·穆尔等人的见证下,完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世贸组织议定书》的签字。
(或出示“石广生签署议定书现场照片”)中国为什么要“入世”?世界贸易组织是什么性质的组织,有何作用?今天我们就来谈这个问题。
二、世界性贸易与金融组织(多媒体显示板书)[师](检查学生阅读情况)教材中介绍了几家世界性贸易和金融组织?[生]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三大世界性贸易与金融组织。
第八课第一节第二框世界性贸易与金融组织北京市八一中学靳荣 100080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识记: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世界银行的现状和作用。
(2)理解: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世界银行在国际经济发展中的作用;2.能力目标:(1)通过对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世界银行组织的含义的学习,深入理解它们在国际经济发展中的作用;(2)辩证思维能力:通过对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世界银行的了解,对他们的作用进行辩证地分析。
如:中国入世,有利有弊,总的来说,是利大于弊。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中国“入世”与世贸组织各成员国的交往将会更加密切。
在交往过程中,要树立正确的竞争观念,价值观念。
二、教学重点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的作用;三、教学难点中国为什么要积极争取恢复世界贸易组织缔约国地位;四、教具准备电脑五、教学方法阅读法讲授法讨论法六教学安排一课时七、课前准备可把学生进行分组,一部分学生准备有关世界贸易组织发展史、国际货币资金组织、世界银行的有关知识;另一部分学生课前准备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过程。
课堂中,根据学生的准备情况,由其选择一名代表组织学生共同讨论“中国入世利与弊”,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加入“WTO”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意义:既有机遇,也存在压力和挑战;既有利的一面,也有弊的一面,但总体上利大于弊。
八、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上节课同学们了解了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的状况,我们说,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特别需要能够处理世界经济事务、协调世界经济关系的具有权威性的国际经济组织。
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就是最重要的世界贸易与金融组织。
二、世界性贸易与金融组织(板书)1、世界贸易组织(板书)(1)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含义(板书)世界贸易组织(英文缩写WTO),是一个专门协调国际贸易关系的国际经济组织,是联合国的专门机构之一。
(2)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和目标:(板书)各成员国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削减关税和其他贸易障碍。
我国的对外贸易高中政治知识点我国的对外贸易高中政治知识点1、当代世界市场的新特点:国际贸易方式多样化;商品结构复杂化;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跨国公司迅速发展;市场竞争激烈化。
2、国际贸易中的不等价交换:(1)产生原因:主要是由于交易的一方凭借其在政治和经济上的优势地位,人为地使国际市场上商品的价格背离商品的国际价值。
(2)主要方式:压低发展中国家生产的初级产品的世界市场价格,提高发达国家生产的工业制成品的世界市场价格,不断扩大二者价格的剪刀差。
(3)本质:是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对发展中国家进行经济剥削的主要手段。
3、最重要的世界性贸易与金融组织:(1)世界贸易组织(WTO):成立于1995年1月1日。
性质:被称为"经济联合国",是专门协调国际贸易关系的国际经济组织。
最重要的原则是非歧视原则。
我国于2001年12月11日加入该组织。
(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为协调国际货币关系而建立的国际金融组织。
(3)世界银行:是主要协调对发展中国家贷款和投资的国际金融组织。
中国是后两个组织的创始国之一,1988年5月5日恢复其合法席位。
4、外汇、汇价、汇率: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100单位外币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量的人民币,叫人民币的外汇汇率;100单位人民币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量的外币,叫人民币的本币汇率。
5、汇率波动对经济的影响:(1)本国货币汇率下跌(即外汇汇率上涨),本币贬值,通常会引起出口扩大和进口的减少,吸引外国对中国的直接投资,国内物价上涨,国际储备增加,就业增加和国民收入增长。
(2)本国货币汇率上涨(即外汇汇率下跌),本币升值,通常会引起出口下降和进口增加,减少外国对中国的直接投资,国内物价稳定,国际储备减少,就业和国民收入下降。
6、汇率与币值变化的关系发展对外贸易与保护民族工业是相辅相成,不能对立。
我国要对进口严格控制,或采取反倾销措施,运用法律武器,保护民族工业;我国的民族工业也应积极走进世界市场,参与国际分工,在国际竞争中发展壮大。
高一思想政治知识点(一)1、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1)世界市场也叫国际市场,是指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以商品流通为主要内容的经济交往活动的总和;(2)当代世界市场的特点:第一,国际贸易方式多样化;第二,商品结构复杂化;第三,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第四,跨国公司迅速发展;第五,市场竞争激烈;2、世界性贸易与金融组织:(1)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是最重要的世界性贸易与金融组织;(2)世界贸易组织(英文缩写为WTO)于1995年1月1日成立。
它被称为“经济联合国”,是一个专门协调国家贸易关系的国际经济组织。
我国于2001年12月11日加入该组织;(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英文缩写IMF)与世界银行(WorldBank)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全球性的重要的国际金融组织;(4)国际基金组织与世界银行的作用:第一,指导成员摆脱国际收支困境;第二,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基础;3、世界市场价格:(1)世界市场节歌是指世界市场上的商品交换的价格;(2)国别价值与国际价值虽然都是劳动创造的,但却有着明显的区别。
国别商品价值是世界市场商品交换的唯一依据,各国商品的国别价值都必须还原为国际价值,在世界市场上进行交换;(3)外汇使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4)外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5)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国用于平衡国际收支、稳定汇率、偿还对外债务的外汇积累;(6)我国的外汇储备,包括拥有的外国货币、外国政府公债和外国公司债券、股票等;4、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面向世界:(1)随着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已成为全球性的不可逆转的大趋势;(2)中国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生产社会化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3)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的主要几个方面:第一,生产的国际化;第二,市场的国际化;第三,资金的国际化;第四,科技开发与应用的国际化;第五,信息传播国际化。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高中政治《世界性贸易与金融组织》说课稿范文一、说教材:1.本课在全书中的地位2.本课结构3.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世界贸易组织 (WTO)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 和世界银行 (World Bank) 的现状和作用;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培养认识问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改革开放意识和现代竞争意识,树立为我国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的远大志向。
4.重点难点根据本框教学内容及学生实际,认为本框的重点和难点均在于理解突破三大组织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并基于如下考虑:(1)重点:就教材内容看,讲三大组织的现状、目标,是为了实现其作用,这是教材的理论落脚点;就三大组织与我国关系看,我国已经加入WTO,作为三大组织的共同成员,如何认识并发挥三大组织作用,是有重大现实意义。
(2)难点:就学生认知水平看属于理解和运用层面,学生受生活空间限制,接触面窄,理解上有困难;就现实生活看,入世带来的变数并由此引发的经济\政治,社会变革是全新的体验,而如何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发挥三大组织应有的作用则是问题的焦点和难点。
5.教材分析:见下表区别成立性质目标作用与我国关系WTOIMFWorld Bank联系表格是科学性和标准化的结晶,也是现代信息处理的常用手段,通过对教材表格化处理,既直观地展现教材内容又培养学生的科学性与创造性。
通过对教材的表格化处理,既直观展现教材内容,又培养学生思维的科学性与创造性。
通过对教材分析,作以下两点说明:(1)教材的滞后性。
如教材 P103 关于我国与世贸组织关系的表述,教材表述为: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和对外经济关系的发展,中国与世界贸易组织的联系和交往明显增加,并为恢复在世界贸易组织中的缔结国地位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