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性贸易与金融组织
- 格式:pptx
- 大小:4.94 MB
- 文档页数:40
浅析G20的国际经济组织职能及特殊性题目:1. G20的国际经济组织职能2. G20与其他国际经济组织的关系3. G20对国际经济治理的影响4. G20的特殊性及其价值5. G20的挑战与未来第一部分:G20的国际经济组织职能G20是由世界上二十个最重要的经济体组成的国际经济组织。
G20的职能主要涵盖以下三个方面:一、促进全球经济增长和贸易自由化作为由国家主导的国际经济合作机制,G20致力于推动全球经济增长和贸易自由化。
在这方面,G20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为G20成员国GDP总量占全球80%以上,它们的政策和措施对全球经济增长具有直接的影响。
二、协调国际财经政策G20成员国协调国际财经政策,以应对全球性经济问题。
这种协调性是G20的特点之一,因为G20成员国不仅在地域上相邻,而且在政治和经济上也有密切联系和依赖。
G20的成立是为了改善各国财政政策和稳定市场波动。
三、发挥领导力G20作为国际经济组织,具有发挥领导力的职能。
G20成员国在全球政治决策和全球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他们的经验和技术是非常有价值的。
因此,G20可以通过领导力在全球经济、金融和贸易等方面推动全球治理发展。
第二部分:G20与其他国际经济组织的关系作为最重要的国际经济组织之一,G20与其他国际经济组织有着密切的关系。
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G20与其他国际经济组织关系:一、G20与联合国G20成立初衷之一是为了促进全球协调和合作。
G20与联合国密切合作,共同应对当前全球性挑战。
G20也在推进联合国相关议程,比如气候变化、可持续发展等。
二、G20与世界贸易组织作为全球贸易自由化的主要组织,世贸组织在全球贸易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G20也在推动贸易自由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在世贸组织谈判失败的情况下,G20成员国协调政策,推动世贸组织达成协议。
三、G20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作为全球性的金融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全球金融稳定和经济增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第八课当代世界市场和我国的对外贸易教案第八单元当代世界市场和我国的对外贸易一、本单元考点:1、世界市场的构成和开展;2、世界性贸易与金融组织;3、世界市场价钱;〔高考不作要求〕4、世界市场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5、经济全球化;6、对外贸易的基本含义和主要内容;7、我国对外贸易的方式和作用;8、我国对外贸易的基本原那么。
二、本单元重点:1、跨国公司的影响;2、世界贸易组织〔WTO〕;3、经济全球化;4、开展对外经济关系是开展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5、我国在开展对外贸易中必需维护国度基本利益,坚持独立自主、自给自足和对等互利的原那么;6、正确看法和应用资本主义;7、对外开放与自给自足的关系。
三、本单元难点:1、正确看法国际贸易中的不等价交流;2、世界市场价钱、国际价值、国别价值、国别价钱的关系;〔高考不作要求〕3、关税的作用。
四、热点:1、经济全球化;2、中国出生;3、运用世界市场经济有关知识,说明科技创新的必要性;4、倾销与反倾销。
五、考点提要考点1:世界市场的构成和开展知识梳理1、世界市场的构成(1)世界市场的含义。
世界市场也叫国际市场,是指各个国度和地域之间的商品流通为主要内容的经济交往活动的总和〔2〕世界市场的类型〔内容〕:商品市场〔有形市场〕、资金市场、技术市场、场构成的条件。
世界市场是随着社会消费力水平的提高与国际分工的开展而构成和开展起来的,世界市场是在资本主义消费方式占统治位置后构成的。
〔4〕世界市场的最终构成:第一次产业革命的出现促进资本主义大工业的树立和开展,促进国际分工的开展,使世界市场最终构成。
〔资本主义消费方式占统治位置后构成的。
〕世界市场构成的缘由:基本缘由:社会消费力的开展〔能够性〕重要缘由:国际分工的构成和开展〔偶然性〕直接缘由:资本主义消费方式占统治位置,产业革命的出现。
〔5〕国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关系:2、当代世界市场的特点(缘由:战后国际分工的开展决议的。
〕〔1〕国际贸易方式的多样化〔基本缘由在于消费力迅速提高,国际分工进一步向广度深度开展〕〔2〕商品结构复杂化〔商品结构:各类商品在世界贸易中所占比重。
WTO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地位、作用与中国对策作者:薛荣久,杨凤鸣来源:《国际贸易》 2016年第4期薛荣久(教授)①杨凤鸣②20世纪80年代以后,在经济全球化驱动下,全球经济成型。
2008年世界性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经济出现巨大动荡,引起全球经济失衡,加大全球经济治理的呼声高涨。
国际社会对世界经济的三大支柱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关注,对1995年建立的WTO寄予厚望。
一、全球经济概念与治理内涵(一)全球经济概念、特点与失衡全球经济一般是指世界贸易、生产、投资、金融、运输和信息等的融合,构成全球性的世界市场。
全球经济既是实物、服务市场和金融业的全球化,也是国际生产关系的全球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贸易、投资自由化、跨国公司的兴起和冷战的结束,全球经济形成并加速发展。
20世纪90年代后,整体性的全球经济出现。
它具有十大特点,即市场的共认性、多维的参与体、企业的跨国化、运输的高效率、信息的网络化、快速的传递性、经济的虚拟性、数字经济的涌现、电商的普遍性、运行的共振性。
在2008年的世界性金融危机冲击下,全球经济出现严重失衡。
其主要表现是:虚拟经济脱离实体经济并冲击实体经济,原有全球经济格局受到新兴国家的挑战,国际金融和国际贸易规则滞后于全球经济的发展,最不发达国家发展目标迟迟不能实现,危机后经济复苏缓慢。
出于各国/地区经济和世界经济发展的需要,国际社会要求加强全球经济治理的呼声日益高涨。
(二)全球经济治理的内涵、目标和主体全球经济治理,顾名思义,是对全球经济运行机制的调节和管理,是超越民族国家的国民经济更高层次宏观经济的调节和管理。
其目标是协调国际经济关系,使全球经济在共识的秩序和规则基础上,做到可持续的良性发展,促进和提高世界人民生活的福祉,使世界稳定与和谐。
以此而言,主权国家、国际组织、国际企业和非政府组织应是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重要角色。
其中,由主权国家组建的国际经济组织是最主要的担当者。
世界性的金融机构有哪些?世界性的金融机构有哪些?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世界银行同时成立、并列为世界两大金融机构,其职责是监察货币汇率和各国贸易情况,提供技术和资金协助,确保全球金融制度运作正常。
其总部设在华盛顿特区。
我们常听到的“特别提款权”就是该组织于1969年创设的。
2、世界银行世界银行是世界银行集团的简称,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的通称。
也是联合国经营国际金融业务的专门机构,同时也是联合国的一个下属机构。
由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国际开发协会、国际金融公司、多边投资担保机构和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心五个成员机构组成;成立于1945年,1946年6月开始营业。
3、国际清算银行国际清算银行是英、法、德、意、比、日等国的中央银行与代表美国银行界利益的摩根银行、纽约和芝加哥的花旗银行组成的银团,根据海牙国际协定于成立于1930年,最初为处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战争赔款问题而设立,后演变为一家各国中央银行合作的国际金融机构,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际金融组织,总部设在瑞士巴塞尔。
4、美洲开发银行美洲开发银行是世界上成立最早和最大的区域性、多边开发银行。
总行设在华盛顿。
该行是美洲国家组织的专门机构,其他地区的国家也可加入,但非拉美国家不能利用该行资金,只可参加该行组织的项目投标。
5、亚洲开发银行亚洲开发银行是一个致力于促进亚洲及太平洋地区发展中成员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区域性政府间金融开发机构。
自1999年以来,亚行特别强调扶贫为其首要战略目标。
它不是联合国下属机构,但它是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赞助建立的机构,同联合国及其区域和专门机构有密切的联系。
我国金融机构的分类有哪些?中央银行、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在华外资金融机构等。
1、中央银行中央银行(CentralBank)国家中居主导地位的金融中心机构,是国家干预和调控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工具。
负责制定并执行国家货币信用政策,独具货币发行权,实行金融监管。
世界经济及其主要行为主体1.世界贸易组织。
作用:它制定的多边贸易规则已成为各缔约国普遍同意的共同规则;主持多轮多边贸易谈判,使各国关税大幅度下降;为各国在经济贸易方面提供了谈判和合作的场所,为调解各国的贸易纠纷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2.国际贸币基金组织(IMF)。
宗旨:为会员国在国际货币咨询题上进行磋商与合作提供必要的机构,促进国际的合作;促进国际贸易的均衡进展;促进各国汇率的稳固;为经营性交易建立一个多边支付和汇兑制度;为会员国融通资金;争取减轻各成员国国际收支的不平稳。
基金组织的最高决策机构是理事会,执行董事会负责日常事务。
1980年我国复原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席位,并担任执行董事会董事的职务。
3.世界银行(又称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宗旨:对用于生产目的的投资提供便利,以协助会员国的复兴和开发;通过保证或参与的方式促进私人对外投资;鼓舞开发生产资源,促进国际贸易平稳进展,以坚持国际收支平稳;与其他国际贷款相配合,提供贷款保证。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相互补充,前者首要任务是保持汇率的稳固、国际收支的平稳,后者侧重支持会员国经济进展打算和经济开发。
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占主导的世界经济中,这些世界经济组织也有专门大的局限性。
突出表现在这些组织被发达国家所操纵,因此在运作中较多地向发达国家的利益倾斜,有时甚至被少数国家用来对进展中国家进行约束和限制。
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进展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
美国正是凭借经济上的庞大实力和强大优势,一步一步地夺取世界经济霸权之差不多步骤:第二,建立以贸易自由化为差不多原则的贸易体制,成立关税及贸易总协定。
2.战后世界经济格局进展的第二时期——20世纪70年代后世界经济向多极化方向进展相伴着美国经济霸主地位的衰落,欧共体和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两大新的经济中心,世界经济中美国一国独霸的局面开始向美国、欧共体、日本三足鼎立的局面过渡。
苏联在20世纪60年代经济实力也有专门大的增强,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经济生活知识点总结经济生活知识点总结在平时的学习中,说起知识点,应该没有人不熟悉吧?知识点有时候特指教科书上或考试的知识。
还在为没有系统的知识点而发愁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经济生活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经济生活知识点总结11.商品和商品经济(1)商品:商品和商品经济的含义商品的基本属性商品的价值量(2)货币:货币的产生和本质货币的职能纸币的产生和发展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3)价值规律: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价值规律的作用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与手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3.企业和经营者(1)企业是市场的主体:企业及其作用公司是企业的一种重要形式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兼并与破产(2)企业的经营者:国有企业经营者的地位企业经营者的素质4.产业和劳动者(1)三大产业: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积极发展第三产业(2)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扩大就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劳动合同制度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5.财政税收和纳税人(1)国民收入的分配与财政:国民收入的分配财政收入和支出财政的巨大作用(2)税收与纳税人:税收及其基本特征我国税收的性质和作用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6.银行和储蓄者(1)我国的银行:银行的产生银行的分类及其职能银行的业务和作用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2)公民的储蓄:存款储蓄及其作用债券与商业保险7.商品服务市场和消费者(1)商品服务市场:商品服务市场的内容和特点市场交易原则(2)家庭消费与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家庭消费的内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8.当代世界市场和我国的对外贸易(1)当代世界市场: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世界性贸易与金融组织经济全球化外汇与汇率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面向世界(2)对外贸易:对外贸易的基本含义和主要内容关税我国对外贸易的方式与作用我国对外贸易的基本原则。
•高二政治会考复习(经济学部分)•1、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
(商品质量食品安全问题)•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
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3、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4、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
•5、纸币是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
•6、流通中所需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
•7、☆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8、价值规律的作用有:资源配置、改进技术管理、优胜劣汰。
•9、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10、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11、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12、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13、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规律是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14、我国的☆分配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
•15、☆市场经济具有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开放性等特征,市场经济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形式。
•16、市场经济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缺陷,这就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
•17、国家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等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
•18、发展市场经济是振兴我国经济的必由之路。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为基本标志;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能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19、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20、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是最重要的世界性贸易与金融组织。
20082103232 国贸2班武天婷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贸组织。
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产生的原因:在19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期间,许多国家试图通过大幅度加强对外贸易壁垒来应对本国经济的下滑。
有些国家还通过本国货币贬值以提高在出口市场上的竞争力,并限制其公民自由持有外汇。
然后这些尝试被证明是弄巧成拙,导致世界贸易急剧下降。
许多国家就业和生活水平也出现了明显的下降。
国际货币合作崩溃致使国际货币合作基金组织创始人计划成立一个机构,该机构负责监督国际货币体系的汇率和国际收支,使国家和本国公民能够从其他国家购买商品和服务。
新的全球实体将确保汇率稳定,并鼓励其成员国消除阻碍贸易交流的限制。
1944年,联合国赞助的财金会议于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举行。
45个国家的代表进行会面,商定了建立一个国际经济合作框架。
1945年12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正式成立,各国在会议上签订了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的协议。
1946年5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正式成立,1947年3月1日开始运作。
是为二战完结后之重建计划的一部份。
作用:制定成员国间的汇率政策和经常项目的支付以及货币兑换性方面的规则,并进行监督;对发生国际收支困难的成员国在必要时提供紧急资金融通,避免其他国家受其影响;为成员国提供有关国际货币合作与协商等会议场所。
促进国际间的金融与货币领域的合作;促进国际经济一体化的步伐;维护国际间的汇率秩序;协助成员国之间建立经常性多边支付体系等。
中国的关系:中国是该组织创始国之一。
1980年4月17日,该组织正式恢复中国大陆的代表权。
中国在该组织中的份额为80.901亿特别提款权,占总份额的3.72%。
中国共拥有81151张选票,占总投票权的3.66%。
中国自1980年恢复在货币基金组织的席位后单独组成一个选区并派一名执行董事。
1991年,该组织在北京设立常驻代表处。
2010年中国的份额将由目前的3.65%升至6.19%,超越德、法、英,位列美国和日本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