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与空调系统基本电子元器件知识培训
- 格式:ppt
- 大小:7.06 MB
- 文档页数:104
制冷设备电器及控制电路培训讲义1. 引言制冷设备是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制冷设备的运行离不开电器及控制电路的支持和调节。
本讲义将介绍制冷设备所涉及的电器及控制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2. 制冷设备电器基础知识2.1 电压、电流和功率•电压:电压是电力的一种表征方式,单位为伏特(V),表示电荷流动的推动力。
•电流:电流是电荷在导体中流动的量度,单位为安培(A)。
•功率:功率是电力的一种表征方式,单位为瓦特(W),表示单位时间内消耗或产生的电能。
2.2 电阻、电容和电感•电阻:电阻是导体对电流流动的阻碍程度的度量,单位为欧姆(Ω)。
•电容:电容是电荷在电场作用下储存的能力,单位为法拉(F)。
•电感:电感是导体对电流变化的阻抗,单位为亨利(H)。
2.3 电路基础知识•串联电路:串联电路是指电流只有一条路径从正极流向负极的电路。
•并联电路:并联电路是指电流可以同时通过多个路径的电路。
•交流电路:交流电路是指电流的方向和大小随时间变化的电路。
•直流电路:直流电路是指电流方向和大小保持不变的电路。
3. 制冷设备的电器控制3.1 制冷设备的基本组成制冷设备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和节流阀。
这些组件的工作需要通过电器及控制电路进行监测和调节。
3.2 压缩机的电器控制•压缩机的启停控制:通过控制压缩机的启停,可以调节制冷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温度。
•压缩机保护控制:为了保护压缩机免受过热、过载等因素的损坏,需要设置相应的保护控制电路。
3.3 冷凝器的电器控制•冷凝器风机控制:冷凝器的风机需要根据温度的变化来调节风速和风量,以保持冷凝器的散热效果。
•冷凝器水泵控制:如果冷凝器使用水冷方式散热,需要控制水泵的启停和流量。
3.4 蒸发器的电器控制•蒸发器风扇控制:蒸发器的风扇需要通过控制来调节风速和风量,以提高制冷效果。
•蒸发器节流阀控制:节流阀的开启和关闭程度会影响蒸发器的制冷效果,需要通过控制来调节。
制冷与空调实用的培训知识~一、空调的基本概念及制冷剂1、空调:空调即空气调节器(Air Conditioner)。
是指用人工手段,对建筑或构筑物内环境空气的温度、湿度、流速等参数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设备。
一般包括冷源/热源设备,冷热介质输配系统,末端装置等几大部分和其他辅助设备。
主要包括,制冷主机、水泵、风机和管路系统。
末端装置则负责利用输配来的冷热量,具体处理空气状态,使目标环境的空气参数达到要求。
2、两个概念显热:热量的增加或减少不会导致状态的变化,能够用温度计测量。
潜热:状态发生改变而温度或压力没有变化时的热量。
潜热不能用温度计测量。
3、制冷剂制冷剂,又称冷媒、致冷剂、雪种,是各种热机中借以完成能量转化的媒介物质。
二、国内常见的空调机组及使用场所目前国内常见的机组主要有一下几种:1、VRV中(小)型空调机组主要使用场所:大面积多居室的单元房、复式住宅、庭院别墅、高档商住楼、单元式办公写字楼等。
2、小型分体机组:主要使用场所:家庭住户、庭院别墅、会议室、小型宾馆、中小型餐馆等。
3、风管机空调组主要使用场所:商场、酒店大厅、大型会议室、餐厅、食堂、机场、娱乐场所等。
4、水机空调组主要使用场所:别墅、医院、宾馆、酒店、办公、写字楼、机场、娱乐场所三、变频空调与普通空调的区别所谓的“变频空调”是与传统的“定频空调”相比较而产生的概念。
众所周知,我国的电网电压为220伏、50赫兹,在这种条件下工作的空调称之为“定频空调”。
由于供电频率不能改变,传统的定频空调的压缩机转速基本不变,依靠其不断地“开、停”压缩机来调整室内温度,其一开一停之间容易造成室温忽冷忽热,并消耗较多电能。
而与之相比,“变频空调”是以变频器改变压缩机供电频率,调节压缩机转速。
依靠压缩机转速的快慢达到控制室温的目的,室温波动小、电能消耗少,其舒适度大大提高。
而运用变频控制技术的变频空调,可根据环境温度自动选择制热、制冷和除湿运转方式,使居室在短时间内迅速达到所需要的温度并在低转速、低能耗状态下以较小的温差波动,实现了快速、节能和舒适控温效果。
2023《制冷培训资料-a10》•制冷原理介绍•制冷剂与载冷剂•制冷压缩机与冷凝器•制冷系统的控制元件目•制冷系统的管道与阀门•制冷系统的安全保护装置录01制冷原理介绍1制冷的基本概念23利用制冷技术使制冷介质在低温下保持其固态或液态,以达到制冷效果。
制冷用于制冷技术的介质,通常为氟利昂、氨、二氧化碳等。
制冷剂制冷过程中,制冷剂在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等部件之间循环流动的过程。
制冷循环制冷系统的组成将制冷剂压缩成高压气体,提供动力。
制冷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蒸发器将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冷却成液体。
控制制冷剂的流量,使制冷剂在蒸发器中充分蒸发。
使制冷剂在低温下蒸发,吸收热量,达到制冷效果。
制冷技术的发展利用冰块、天然冰雪等作为冷却剂,主要用于食品保鲜和冷藏。
早期制冷技术利用压缩机制冷剂,实现制冷循环,具有较高的制冷效率。
压缩式制冷技术利用热能驱动制冷剂吸收剂,实现制冷循环,主要用于大型制冷设备和特殊场合。
吸收式制冷技术利用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具有较高的制冷效率和可靠性,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制冷技术之一。
蒸汽压缩式制冷技术02制冷剂与载冷剂按性质分为单一制冷剂和混合制冷剂。
按照成分分为无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混合物及共沸物。
按氟氯烃含量分为氟利昂、低氟利昂和无氟利昂。
制冷剂的类型化学性质稳定,无毒,但会破坏臭氧层。
R12制冷剂对大气臭氧层有破坏作用,不宜长期使用。
R22制冷剂环保型制冷剂,具有较低的全球变暖潜能值(GWP)。
R134a制冷剂环保型制冷剂,具有较低的GWP。
R600a制冷剂常用制冷剂的特性载冷剂的种类与特性具有高热容量、无毒、不易燃、价格低廉等优点。
水盐水乙二醇水溶液氟化物具有较低的凝固点,但腐蚀性较强。
凝固点低,传热效果好,但腐蚀性较强。
凝固点低,化学性质稳定,但价格较高。
03制冷压缩机与冷凝器类型制冷压缩机主要有活塞式、螺杆式、离心式等类型。
工作原理活塞式制冷压缩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活塞在气缸内往复运动来压缩气体;螺杆式制冷压缩机的工作原理是利用螺杆的旋转运动来压缩气体;离心式制冷压缩机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叶轮的旋转运动来压缩气体。
制冷与空调安全培训教材一、制冷与空调概述制冷与空调安全培训教材是为了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安全意识而编写的。
本教材旨在帮助从业者了解制冷与空调系统的基本原理、操作技巧以及相关安全措施,以确保日常工作中的安全与高效。
二、制冷与空调系统的基本原理1. 制冷循环原理制冷系统的工作基于蒸发和冷凝过程。
通过压缩机将制冷剂压缩为高温高压气体,然后经过冷凝器冷却变为液体,之后通过膨胀阀膨胀为低温低压的蒸发器中的蒸汽,完成制冷循环。
2. 空调系统的组成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和膨胀阀等组件。
压缩机用于压缩制冷剂,冷凝器将热量散发到环境中,蒸发器吸收热量使空气降温,而膨胀阀则控制制冷剂的流量。
三、制冷与空调操作技巧1. 检查设备和环境在操作制冷与空调系统之前,必须检查设备是否正常运行以及周围环境是否适宜。
确保设备完好无损,机房通风良好,并且电源稳定可靠,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2. 操作流程正确的操作流程对于确保系统正常运行和操作人员的安全至关重要。
包括启动和关闭设备、设定温度和湿度、调整风速和方向等。
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手册的要求进行操作,不得擅自更改参数。
3. 制冷剂的处理制冷剂是制冷与空调系统中必不可少的介质,但同时也是危险物质。
操作人员应该了解制冷剂的种类和性质,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避免接触到制冷剂引发安全事故。
四、制冷与空调安全措施1. 安全防护设施制冷与空调系统中应配备相应的安全防护设施,如压力表、温度计、液位保护器等。
这些设备能够监测系统的运行状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系统运行安全。
2. 现场安全管理在制冷与空调系统的施工、维修和日常操作过程中,必须遵守相关的安全管理规定。
操作人员应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装备,禁止在系统运行过程中进行非法操作,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3. 灭火与逃生措施制冷与空调系统运行过程中,一旦发生火灾或其他安全事故,必须迅速采取灭火和逃生措施。
操作人员应熟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了解逃生通道的位置,确保自身安全以及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制冷知识培训
制冷知识培训主要涵盖以下内容:
1. 制冷原理:制冷的基本原理是基于热力学定律,通过吸收、压缩、冷凝和膨胀等过程循环制冷。
2. 制冷剂:制冷剂是制冷循环中的工作介质,它能够在蒸发器和冷凝器中循环,吸收和释放热量。
3. 制冷系统: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节流阀等主要部件,以及一些辅助设备如干燥过滤器、回热器等。
4. 制冷效率:提高制冷效率的方法包括优化系统设计、选择高效能设备、保持系统清洁等。
5. 制冷应用:制冷知识在食品工业、冷藏运输、空调和制冷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6. 制冷安全:制冷操作涉及到危险物质,因此需要了解安全操作规程,包括制冷剂的安全特性、设备的安全操作和维护等。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的培训内容可能因实际需求而有所不同。
空调基础知识第一章制冷基础知识■学习要点:1、了解蒸汽压缩式制冷的理论循环;2、熟悉制冷剂基础知识;3、熟知常用空调制冷名词术语。
第一节蒸汽压缩式制冷的理论循环一、制冷方式的分类根据制冷剂工作时的状态变化,可分为:吸收式和蒸发式。
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又分为:单级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多级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
二、单级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的典型系统1.系统组成压缩机:将蒸发器中的制冷剂蒸气吸入,并将其压缩到冷凝压力,然后排至冷凝器。
常用的压缩机有往复活塞式、旋转式、涡旋式。
冷凝器:将来自压缩机的高压制冷剂蒸气冷凝成液体。
在冷凝过程中,制冷剂蒸气放出热量,故需用水或空气来冷却。
节流装置:制冷剂液体流过节流装置时,压力由冷凝压力降到蒸发压力,一部分液体转化为蒸气。
蒸发器:使经节流装置供入的制冷剂液体蒸发成蒸气,以吸收被冷却物体的热量。
蒸发器是一个对外输出冷量的设备,输出的冷量可以冷却液体载冷剂,也可直接冷却空气。
2.系统图示图:单级蒸气式压缩式典型系统第二节制冷剂基础知识一、制冷剂分类根据制冷剂在标准大气压力条件下,沸腾温度的高低,一般可分为三类:高温制冷剂:>0℃中温制冷剂:-60℃~0℃低温制冷剂:<-60℃二、氟利昂类制冷剂简介R12:学名:二氟二氯甲烷、分子式:CF2CL2R12是应用最广泛的中温制冷剂,有弱芳香味,毒性小,不燃烧,不爆炸。
水在R12中的溶解度很小,且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
在R12作制冷剂的系统中必须加干燥器。
常用温度范围内,R12能够与矿物油以任意比例互溶。
为防止压机启动时,油起泡,一般较大容量R12制冷机启动前需先对曲轴箱加热,让R12先从油里蒸发出来。
R12对一般金属不起腐蚀作用,但能腐蚀镁及含镁量超过2%的铝镁合金。
R12对天然橡胶及塑料有膨润作用,故其密封材料应采用耐腐蚀的丁腈橡胶或氯醇橡胶。
压机绕组导线应采取耐氯绝缘漆。
由于R12易泄漏,所以,对系统的密封性要求较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