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最新修正精华版
- 格式:doc
- 大小:106.50 KB
- 文档页数:37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第三版)陆俭明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北京目录绪论0.1 关于语言0.2 关于汉语0.3 语法到底是指什么?0.4 语法和语音、语义0.5 关于语法单位0.6 三组重要的概念0.7句法结构中的两种结构关系第一章词类研究第一节汉语词类研究1.1 汉语词类问题一直被认为是个老大难问题1.2 关于划分词类的依据1.3 怎样依据词的语法功能来给汉语词分类?1.4 各家词类数目多少简析1.5 关于词的兼类问题1.6 汉语词类划分中难处理的问题第二章汉语句法分析第二节层次分析法2.1 句子成分分析法及其局限2.2 句法构造的层次性2.3 关于层次分析法2.4 运用层次分析法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2.5 层次分析法的作用2.6 层次分析法的局限第三节变换分析法3.1 层次分析法的局限和变换分析的产生3.2 关于“变换”这个概念3.3 变换分析的客观依据3.4 变换分析的基本精神和所遵守的原则3.5 变换分析的作用3.6 变换分析的局限第四节语义特征分析法4.1 变换分析的局限与语义特征分析的产生4.2 关于语义特征4.3 关于“名词[主语]+动词+名词1+给+名词2”句式4.4 关于“动词+了+时量+了”句法格式4.5 关于“v有……”格式4.6 关于“形容词+ (一)点儿!”祈使句式4.7 关于“名词语+了”句法格式4.8 关于语义特征分析第五节配价分析法5.1 语法研究中的“配价”思想及配价语法分析5.2 “喝啤酒助学生”和“喝啤酒的方式”在语法上有区别吗?5.3 “VP+的”这种“的”字结构的指称和歧义问题5.4 “放了一只鸽子”和“飞了一只鸽子”在语法上有区别吗?5.5 形容词都能受“对……”这一介词结构修饰吗?5.6 介词结构“对……”能作什么样的名词的定语?5.7 为什么可以说“他是王刚的老师”却不能说“※他是王刚的教师”? 第六节语义指向分析6.1 为什么“只吃了一个面包”里的“一”有时能省略,有时不能省略?6.2 语义指向和语义指向分析6.3 是不是每个句法成分都有语义指向的问题?6.4 对于句法成分的语义指向需考虑哪些问题?6.5 对被指向的成分是否会有某些特殊的要求?6.6 “究竞”在句中为什么有时能移位,有时不能移位?6.7 “吃了他三个苹果”到底该看作单宾结构还是双宾结构?6.8 语义指向分析的作用第三章范畴研究第七节汉语语义范畴研究7.1 汉语句法研究中所要关注的语义问题7.2 汉语中的数量短语和数量范畴7.3 数量范畴对汉语句法的制约作用7.4 领属范畴对汉语句法的制约作用7.5 自主范畴对汉语句法的制约作用第四章汉语虚词研究第八节汉语虚词研究8.1 关于虚词用法的研究8.2 关于虚词意义的研究8.3 研究虚词意义的基本方法——比较分析8.4 虚词研究中的语义背景分析第五章形式学派与功能学派第九节形式学派的研究思路9.1 形式学派内的主要派别9.2 美国结构主义形式学派的语言研究9.3 关于切分、语言单位同一性的认定、分类9.4 再说层次分折9.5 两种描写模型9.6 乔姆斯基形式学派的研究思路9.7 乔姆斯基的思想观点9.8 乔姆斯基理论与汉语研究9.9 用乔姆斯基理论重新分析“NP+的+VP”这一名词性结构第十节功能学派的研究思路10.1 功能学派的兴起及其渊源10.2 功能学派面面观10.3 关于主语和谓语、主位和述位、话题和陈述10.4 “我不知道她不在家”和“我不希望她不在家”10.5 关于“汉语式话题句”10.6 汉语和英语在“东西”“南北”说法上的差异10.7 汉语和英语在回答是非问句时用“是”和用“不”的差异10.8 对双宾结构的再认识第六章汉语语法应用研究第十一节中文信息处理中的语法研究11.1 关于中文信息处理11.2 中文信息处理中的“字处理”11.3 中文信息处理中的“词处理”11.4 中文信息处理中的“句处理”11.5 基于规则的“句处理”策略11.6 基于统计的“句处理”策略11.7 实现中文信息句处理的策略第十二节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法研究12.1 对外汉语教学是国家的、民族的事业12.2 语法教学的定位问题12.3 语法教学教什么?.12.4 语法教学怎么教?12.5 要加强对外汉语教学的基础性研究第十三节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语法研究13.1 关于中小学的语文教学13.2 语文教学改革肋当务之急——树立新的教学理念13.3 语文课中讲授语法知识的目的13.4 语文课中需要讲授哪些语法知识?13.5 语文课中怎样讲授语法知识?13.6 针对语文教学的语法研究结束语——应有的研究素质索引后记绪论“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课,是在同学们先前学过的“语言学概论”和“现代汉语”两门基础课程的有关语法知识的基础上所开设的一门专题性的选修课程。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一、语法概述语法是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对语言结构、用法、规则等进行系统研究的学说。
现代汉语语法是研究汉语语音、语义、语用、句法、语篇等方面的规则性、规律性的工作。
现代汉语语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语音:主要研究汉语语音的规则和现象,如音节、声母、韵母、声调等。
2.语义:主要研究汉语的词汇、词义和语义的规则与现象。
3.语用:主要研究汉语在社会交往中的应用规则,如言语行为、语用关系、交际策略等。
4.句法:主要研究汉语句子的结构和语法规则,如成分、句型、主谓结构等。
5.语篇:主要研究汉语的表达方式、逻辑、连贯等,以及汉语篇章结构的规律。
二、现代汉语语法的特点1.字母和音标现代汉语的音标采用的是国际音标,这使得汉语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另外,汉语拼音的简单易学、操作方便,也方便了各国人民学习和使用汉语。
2.词性和词序现代汉语的词性非常简洁,多为单音节,较少复杂词缀,常见的词性只有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和介词。
另外,汉语的词序比较灵活,常常用动宾结构来表达动作。
3.语态和时态现代汉语的语态有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时态有现在时、过去时和将来时,但汉语并没有明确的时态标记,而是通过句子结构和上下文来表达。
4.语音和语调现代汉语的语音较为平板,而且音调的变化非常丰富,其中包括四声和轻声。
此外,汉语也有一些特殊发音方式,如儿化音、兼音等。
三、现代汉语语法常见问题1.汉语的主谓宾语结构常常体现为“主语+谓语+宾语”的顺序,但因为语言表达的需要和修辞手法的使用,这种顺序并不是固定不变的。
2.汉语中有很多动词表达方式的变化,如同时兼有谓语和宾语功能的“会”、“能”、“要”等助动词,以及使用不规则的动词形式表达时态、语态等。
3.句法错误也是汉语学习者经常面临的问题,如词语的搭配、语法错误和语气的表达等。
四、现代汉语语法实践现代汉语语法的学习不仅要掌握理论知识,还需要在实践中逐渐熟练掌握、灵活运用。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精华版1、语法这—术语有哪几种含义?答:语法这一术语有三种含义:(1)语法规律,例如:“汉语语法并不难掌握。
”这里的“语法”是指客观存在的语法规律。
(2)语法科学,例如:“语法研究语言结构的规律。
”这里的语法指人对客观语法的认识。
(3)语法教材或语法著作,例如:“这本语法教材写得不错。
”2、语法分析的基本方法是什么?答:语法分析有两种基本的方法:一是把大类分成小类,例如把词分成名词、动词、形容词等等;一是把整体切分成部分,例如把句子分成主语、谓语等等。
进一步要寻求分析出来的单位所涉及的种种关系,包括:语法单位与语法单位的关系,如主谓关系、述宾关系等等;语法单位与客观对象的关系,如施事、受事等等;语法单位与谈话人之间的关系,如陈述、疑问等等3、什么是词类?为什么要给词分类?答:词类指的是词在语言结构中表现出来的类别。
语法上给词分类,为的是说明语句结构的规则,指明词的用法。
4、汉语划分词类的依据是什么?答:对汉语的词进行分类,须以词的语法功能为依据。
词的语法功能,是指词的组合能力,表现为:(1)能充当什么句法结构成分,不能充当什么句法结构成分。
例如名词经常作主宾语,介宾短语不能作主语。
(2)能跟什么词组合,不能跟什么词组合,组合以后发生什么样的关系。
例如名词前面可以加数量词,组合后发生偏正关系。
名词的前面不能加“不”。
5、举例说明如何区分实词和虚词。
答:根据词能否作句法结构成分,可以把词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能单独充当句法结构成分的是实词,例如“人、跑、红、马上”。
不能单独充当句法结构成分的是虚词,例如“从、了、吗、和”。
6、举例说明如何区分名词、动词、形容词。
答:可以先用“不”测试,不能加“不”的是形容词。
再用“很”测试,能加“很”的是形容词和心理动词;能带宾语的是动词。
单音节动词的重叠式是AA,单音节形容词的重叠式是上A或AA的;双音节动词是ABAB,形容词是AABB。
名词主要作主宾语,也可以作定语,动词主要作谓语,形容词主要作定语和谓语。
第二章第三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难点重点重点第九章第十章难点第四章难点第一章现代汉语语法概述本章重难点分析第一节现代汉语语法特点现代汉语语法的含义12一、语法的基本属性1一、语法的基本属性1一、语法的基本属性1吃了写了看了红了亮了(动/形+了)一、语法的基本属性1……+状语[+名词]+动词+补语一、语法的基本属性1句子+状语+动词+补语+名词一、语法的基本属性112一、语法的基本属性21••••••一、语法的基本属性22一、语法的基本属性23一、语法的基本属性2如:+谓语•••••……一、语法的基本属性312一、语法的基本属性334一、语法的基本属性3如:明天王明哥哥偏正一、语法的基本属性34如:a bc dea/c///d//e一、语法的基本属性412[xìng][wùmèi]二、现代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11二、现代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11••A.B.二、现代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A. :•B.•••dao ran)••二、现代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12•••二、现代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12••如:•二、现代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如:二、现代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12•二、现代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12•••二、现代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12•••二、现代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13•••二、现代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14••二、现代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14•••偏正二、现代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21••二、现代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21•a.b.如二、现代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21• c.如:a ()wave和()d.they them。
e.,二、现代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21•a.b.数,二、现代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21•c.+d.+股+浪+个+e.f.二、现代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22•••畴。
ab人----人们二、现代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22def二、现代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课后习题3【正确答案】【答案解析】谢谢第二节语法学体系介绍现代汉语语法学体系119 2、1898一、传统语法学12(1(2(3二、结构主义语法学120世纪3020世纪50608021234三、转换生成语法学1)20世纪50三、转换生成语法学21234四、功能语法学12。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
引言:
一、现代汉语语法的基本概念
二、现代汉语语法的基本原则
三、现代汉语的词法研究
词法研究主要包括词的构成和分类。
词的构成研究词的内部结构和构词规则,词的分类研究词的不同类别和特点。
通过对汉语词法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词的构成和分类对句子的意义和表达方式的影响。
四、现代汉语的句法研究
五、现代汉语的语义研究
语义研究主要包括句子的意义和表达方式。
句子的意义研究句子的语义结构和句子的意义构成规则,表达方式研究句子的表达方式和句子的意义的表达方式。
通过对汉语语义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句子的意义和表达方式对句子的理解和表达的影响。
六、现代汉语语法的应用
结论: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是对汉语语言结构和规则的系统性探索和研究,是汉语语言学的重要分支之一、通过对现代汉语语法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汉语句子的结构和规则,提高汉语的教学和翻译水平。
希望本教程能够帮助读者深入了解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提升对汉语语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第一节汉语词类研究汉语词类研究是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汉语
中不同词类的特点和功能。
词类是根据词语的语法功能和语义特征来划分的,常见的词类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数词、量词、介词、连词和助词等。
每
个词类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功能,不同词类之间有相互作用和限制。
汉语的名词主要用来表示人、事物和抽象概念等,具有一定的数量和
性质的限定能力。
动词是汉语中最主要的词类,表示动作、状态和变化等,可以单独构成谓语,也可以表示主谓关系。
形容词用来修饰名词,描述事
物的性质和状态。
副词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和整个句子,表示时间、地点、程度等。
代词代替名词,可以分为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不定代词
和反身代词等。
数词表示数量,可以分为基数词、序数词、集合词和倍数
词等。
量词用来表示物体的数量。
介词用来表示名词与名词之间、名词与
动词之间等不同成分之间的关系。
连词用来连接词语、短语和句子等,表
示句子之间的关系。
助词用来表示语法关系,起到辅助的作用。
汉语词类研究不仅关注各个词类的特点和功能,还研究它们的变化和
扩展。
通过对汉语词类的研究,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汉语的语法结构和语义
特点,揭示汉语词汇系统的内在规律和变化趋势,对语言教学和汉语语法
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目录第一章绪论第二章现代汉语实体研究第三章几种分析法的运用第一章绪论一、“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含义“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含义是什么?是下面A的意思,还是B的意思?A、现代汉语∕语法研究B、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正确答案是B,因为B的意思是“对现代汉语语法的研究”(即“现代汉语语法之研究”),或者说是“研究现代汉语语法”,这正是“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含义。
A的意思是“现代汉语的语法研究”(即“现代汉语之语法研究”),这是一个错误的意思,因为现代汉语是一种语言,而语言本身并不包含对其要素的研究。
也就是说,语言包含语音、词汇、语法三要素,却不包含“语音研究”、“词汇研究”、“语法研究”。
二、“现代汉语语法研究”面临的三大问题现代汉语语法研究面临以下三大问题:1、研何(研究什么)2、为何研(为什么研究)3、如何研(怎么研究)第一大问题指的是“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研究对象,第二大问题指的是“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研究目的,第三大问题指的是“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研究方法。
下面分别来看一看。
(一)“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研究对象顾名思义,“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是研究现代汉语语法的,因此,现代汉语中的语法是“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研究对象。
什么是语法?语法就是“语之法”,即语言的法则。
语言的法则,也就是语言的规则。
语言的规则,指语言实体的结构规则、变化规则、使用规则等。
什么是语言实体?语言实体是语言中的大大小小的音义结合体和音义气(指句子语气)结合体。
语言实体也就是语言单位。
现代汉语中的音义结合体主要有:语素、词、短语现代汉语中的音义气结合体主要有:单句、分句、复句现代汉语语法便是这些语言实体的结构规则、变化规则和使用规则等。
而这些语言实体的结构规则、变化规则和使用规则等,正是“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研究对象。
由于语法离不开语言实体,因此,语言实体的其他方面的情况,也算是“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研究对象。
于是,“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研究对象便有了狭义与广义之分:1、就狭义而言,“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研究对象仅限于现代汉语中的各类语言实体的各种规则;2、就广义而言,“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研究对象既包括现代汉语中的各类语言实体的各种规则,也包括现代汉语中的各类语言实体的其他方面的情况。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是一本介绍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教材,由教授李明编写。
本教程旨在为学者、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个系统、全面和深入的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框架和方法,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则和特点。
下面将从内容、结构和使用价值三个方面对本教程进行详细介绍。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内容丰富全面,涵盖了现代汉语的各个语法层面,包括音韵、词汇、句法、语义等。
首先,教程从汉语音韵的基本概念和规则开始,介绍了声母、韵母、声调等音韵要素的组合规律和变化规律,为后续的语法研究打下了基础。
其次,教程详细介绍了现代汉语的词汇特点和构词法规则,涵盖了单字词、复合词、派生词等各类词汇形式,帮助学生熟悉汉语的词汇结构和词义变化。
再次,教程重点关注了现代汉语的句法规则和句子成分的结构关系,包括主谓结构、宾语的表示方式、状语的位置和功能等。
最后,教程还介绍了现代汉语的语义规则和语用特点,帮助学生理解汉语句子的意义和交际功能。
本教程的结构合理清晰,分为六个章节,每个章节又细分为多个小节。
章节之间有清晰的逻辑关系,小节之间有明确的层次结构。
每个小节都有详细的讲解和例子,给学生提供了语法规则的具体应用和实例分析。
教程还附带了大量的练习题和答案,供学生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
此外,教程还有一个专门的参考书目,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阅读和研究相关课题。
整体来看,本教程的结构设计非常科学合理,使学生能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汉语的语法知识。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的使用价值较高。
首先,本教程准确全面地介绍了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则和特点,有助于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汉语的语法体系。
其次,书中的讲解简明易懂,例子丰富生动,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语法规则。
第三,教程的练习题也很丰富,可供学生进行巩固和实践,并带有答案供学生自主检查。
最后,教程还提供了参考书目,供学生进一步深入研究,很适合作为研究者、教师和学生的参考书。
总之,《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对于学者、教师和学生而言都是一本宝贵的教材。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语言、语法、语法单位语法和语音、语义三组重要的概念句法结构中的两种结构关系:语法结构关系和语义结构关系1.1 句法结构的层次性和层次分析1.2 “他所写的文章”该怎么切分1.3 “像X似的”该怎么切分总结:“像X似的”的切分问题1.4 “父亲的父亲的父亲”该怎么切分指人的名词自相组合造成的偏正结构内部的规则:1.5 关于层次分析(总结)2.1 层次分析法的局限和变换分析的产生2.2 关于“NPL+V+着+NP”句式2.3 关于“NPS+V+NP1+给+NP2”句式2.4 关于“NPS+在+NPC+发现+NP”句式2.5 变换分析的客观依据2.6 变换分析的基本精神和所遵守的原则2.7 变换分析的作用和局限3.1 背景:变换分析的局限与语义特征分析的产生3.2 再说“NPS+V+NP1+给+NP2”句式3.3 关于“A(一)点儿!”祈使句式3.4 关于语义特征和语义特征分析4.1 怎样解释“反对的是他”的歧义?4.2 配价分析法4.3用配价理论来看“反对的是他”歧义句4.4 关于“VP+的”4.5 朱德熙先生创立的“VP的”歧义指数公式4.6 “喝啤酒的学生”和“喝啤酒的方式”在语法上有什么区别?4.7 介词结构“对……”所修饰的形容词5.1 怎么分析解释“砍坏了”的歧义现象5.2 “只吃了一个面包”在不同的上下文中为什么省略情况不同?5.3 “究竟”移位所引起的问题5.4 关于语义指向分析5.5 语义指向分析需要考虑哪些方面的问题5.6 语义指向分析的作用与局限6.1 乔姆斯基的语言观以及所谓“乔姆斯基革命”6.2 论元结构分析理论6.3 轻动词分析理论6.4 关于“中心词”理论7.1 语用和语用分析7.2 关于“按说”——“我敢肯定按说不会下雨”错在哪里?7.3 关于“把”字句习题7.4 “你有钱吗?”传递的信息7.5 与动词“给”相关的一个句式7.6 关于“VP+去”和“去+VP”8.1 关于认知语法分析8.2 为什么可以说“热粥、热饭、热馒头”,却不说“热鱼、热肉、热烤鸭”?8.3 “我送一本书给他”和“我送给他一本书”区别在哪里?8.4 “下岗”和“下乡”区别在哪里?8.5 隐喻与转喻8.6 关于构成语法理论9.1 什么叫“词语间语义制约”?为什么叫“词语间语义制约分析”?9.2 “VA3”述补结构所呈现的奇妙现象9.3 关于“NPS+NP+’都+V+了”结构绪论·求知上:勤字当头、锲而不舍、脸皮要厚语法:是语言中由小的音义结合体组合成大的音义结合体所依据的一套规则。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引言现代汉语语法是对现代汉语中词汇、句法和语义等方面进行研究的学科。
通过对语法的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汉语。
本文将围绕现代汉语语法的研究进行探讨,包括词汇的分类与语义分析、句法结构和语言功能等方面。
一、词汇的分类与语义分析词汇是语言的基本单位,对于语法研究来说至关重要。
词汇的分类是对词汇进行归类和描述的过程,在词汇的分类方法上,可以根据不同的依据进行分类,如按词性分类、按词法功能分类等。
在语义分析方面,可以通过对词汇的意义进行梳理,探讨其在句子中的具体含义和所承载的语义信息等。
二、句法结构研究句法结构是指句子的内部组织结构,包括短语结构和语序。
通过对句法结构的研究,可以揭示句子的组成方式和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等。
在句法结构的研究中,可以探讨的内容包括短语的构成和分类、语序的变化规律等。
三、语言功能研究语言功能是指语言在交际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和发挥的功能。
通过对语言功能的研究,可以了解语言在不同交际情境中的运用方式。
在语言功能的研究中,可以关注的问题包括掌握适当的语言风格和语用策略等。
四、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方法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方法主要包括实证研究方法和理论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方法主要通过对现实语言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来验证和论证语法理论的正确性和适用性。
理论研究方法则侧重于从理论层面对语法进行解释和归纳,形成相应的理论体系。
五、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意义和价值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意义和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汉语,提高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二是对汉语教学和汉语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有助于提高汉语教学的效果和汉语学习的效率;三是对于保护和传承汉语文化起到重要的作用,有助于汉语的规范和发展。
结论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是对现代汉语中词汇、句法和语义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的学科。
通过对词汇的分类与语义分析、句法结构和语言功能等方面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汉语。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方法主要包括实证研究方法和理论研究方法。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试题0821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一、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任何符号都包括形式和(意义)两方面。
二、复合词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根成份)组成合成词的构词方式。
3、词类是反映词的(语法功能)的类。
4、主语、谓语是句法概念,施事、受事、与事是( 语义概念 )。
五、状语是(谓词性成份)的修饰语。
六、句子是前后都有停顿并期待着必然的( 句调 )表示相对完整的意义的语言形式。
7、准宾语包括时量宾语、数量宾语和( 动量宾语)。
八、同位性偏正结构中的定语可以指代整个偏正结构,称为(同位性定语 )。
九、程度副词的语法功能是修饰( 形容词 )和少数动词和述宾结构。
10、谓词性主语可以分成( 指称性)和陈述性的两类。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一、汉语的语素绝大部份都是(B )A双音节的B单音节的C三音节的D多音节的12两个词组别离是述宾结构、述补结构的是(D )A有人、用饭B进城、很新鲜C说清楚、拿了去D洗衣服、洗干净13、“饽饽”、“蝈蝈儿”是(B )A音素的重叠B音节的重叠C语素的重叠D词的重叠14、关于词缀,说法错误的是(D )A词缀都是定位语素B把词缀黏附在词根上构词方式叫附加C所有不定位语素都不是词缀D词缀与词根既有位置上的关系,也成心义上的关系1五、不是时间词的是(A )A两年B一九八一年C去年D过去1六、“一路”、“局部”所属词类是(D )A副词B形容词C区别词D兼属区别词和副词17、句子中的“想”属助动词的是(A)A他想去学习B很想他C我想他不会来了D想办法1八、“得”属动词后缀的是(A )A看得多B看得见C拿得动D分得清1九、不是连谓结构的是(C )A比钢还硬B在草地上躺着C喜欢念书D是我不好20、“给”属动词的是(D )A他给人骗了B你给我翻译C给我打了一针D给他织了一件毛衣2一、“着”属动词后缀的是(C )A他还小着呢B他听话着呢C他还躺着呢D它好使着呢2二、分句是(C )A句子B词组C抽象化了的句子D复句23、“考研温习得怎么样了?”中的“怎么样”是(C)A体词性代词B谓语C补语D宾语24、一般不能受“不”修饰的是(B )A动词、形容词B名词、介词C动词、数量词D形容词、名词2五、与其他三个句式不同的是( A )A唱一个歌给我听B炒一个菜给我吃C倒一杯茶给我喝D拿一支笔给我用2六、属于粘合式述补结构的是( B )A分得清B走归去C看不见D听不出来27、属于同位性偏正结构的是( D )A开车的技术B木头架子C火车到站的时候D新的屋子28、“亮得睁不开眼睛”是( A )A动词性结构作状态补语B主谓结构作状态补语C动词性结构作程度补语D主谓结构作程度补语29、不属于述补结构语后省略“得”的是( D )A跑太快了B穿漂亮一点C看出神了D写三句了3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 )A分句不是词组B分句不是句子C有的分句是定位的D连词是作为结组成份来看待的三、分析题(第32题6分,其余每小题4分,共42分)31、具体分析“腕表”、“白菜”、“铁路”、“牛肉”、“火车”是词仍是词组。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是对现代汉语语言规则和用法进行系统研究的学科。
它主要关注语法现象的分类、规律和解释,并通过对语言材料的分析和归纳,揭示普通话的基本结构和形式。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包括句法、语义、词汇等多个方面的研究内容。
句法是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核心领域。
它关注研究语言中词的组织和句子的构建规则。
在句法研究中,要研究语序、语义角色、主谓结构、从句等内容。
例如,现代汉语的基本语序是“主谓宾”,即主语在前,谓语动词在中间,宾语在最后。
此外,现代汉语还有一些特殊的语序现象,如倒装句和问句等。
语义是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它研究语言中词和句子的意义和功能。
在语义研究中,要研究词义、句义、语法意义和语用意义等内容。
例如,现代汉语中一词多义的现象很常见,同一个词在不同的上下文中可以有不同的意思。
此外,现代汉语还有一些特殊的句子意义,如比喻、比较、虚拟、疑问等。
词汇是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它研究语言中词的形态和用法。
在词汇研究中,要研究词的构成、词义、词性、词序和词的搭配等内容。
例如,现代汉语中的词汇构成形式有单字词、双字词、多字词和复合词等。
此外,现代汉语还有一些特殊的词汇用法,如动词的缀充、形容词的派生和副词的转义等。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对语言教学和语言分析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通过对现代汉语语法现象的研究,可以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使用汉语,提高他们的语言水平。
同时,也可以帮助语言学家和翻译家更准确地理解和翻译汉语文本。
第三章现代汉语短语研究短语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单词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则组合而成的没有语调的句法结构单位。
短语是在语义上能逐层贯通,在结构上能逐层搭配起来的没有句调的一组词,它和语素、词一样,是基本的语法单位之一。
短语的名称不是一成不变的,“短语在语法研究的过程中曾有过不同的名称,如‘读、字裙、扩词、词结、仂语、词组、结构’等”①。
现在一般认为,短语包括词组和结构两类。
实词和实词按照一定的结构方式组合起来叫词组,实词和实词的非结构型组合以及实词与虚词的组合叫结构。
第一节词、短语、句子的区分一、词和短语的区分(一)词和短语的区分词和短语的区分,一直是语法学界争论比较多的问题。
汉语词法、句法具有较多的一致性,这是词和短语难以区分的客观原因。
词和短语进行区分,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考察。
一是从结构方面看。
词的结构比较固定,一般紧密不可拆分。
而短语的结构松散可拆分。
如“老虎”不能说成“老的虎”,而“老屋”可以说成“老的屋子”。
所以“老虎”是词,“老屋”是短语。
二是从意义方面看。
词表示整体概念,通常不是字面意思的简单①兰宾汉《汉语语法分析的理论与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2年,页码:144相加。
如“风水”是指选择合适地方的一种方法,不能按照字面意思理解为“风和水”;而“山水”则是指“山脉和水流”,是字面意思的直接反映。
所以,“风水”是词,“山水”是短语。
另外,短语和词还要考虑语言环境因素。
例如,而“拿了很多东西”中的“东西”是词,指物品;“我下了车就不分东西”中的“东西”是短语,指东和西两个方向。
再如“这笔买卖”中的“买卖”是词,指生意;而“买卖二手货”中的“买卖”是短语,指买和卖两种交易行为。
(二)词和短语区分涉及的类型鉴别词和短语的方法主要是扩展法和插入法。
词不能自由扩展,也不能插入其他成分;短语可以自由扩展,也可以插入别的成分。
词和短语区分主要涉及以下几种类型。
1.主谓结构词:春分、井喷、电击、花红短语:面积广大、钱多、叶落鉴别方法:插入状语或定语。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1 语言的的定义及其理解:(把这部分和语言学导论结合起来)语言是人类赖以思维和相互交际的工具,是一个变动的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分别从语言的本体、功用和表现形式上掌握。
(在此不详谈)2 汉语的特点:(结合现代汉语)从汉语和印欧语系的区别上答题,可以从以下几点回答:语音、词汇、语法和对自己掌握较好的一门外语之间进行比较归纳。
其中,语法部分要详细作答,考试内容偏重语法。
最好添加课本上没有的内容,让老师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3在语言系统内部,语法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一)语音对语法的影响:A 音节数对语法的影响和制约。
比如,花的名字如果是是双音节的,“花”字可带可不带;如果是单音节的名字,“花”字一定要带上。
如“牡丹花”可以简说成“牡丹”;而“荷花”就不能单说成“荷”。
这是因为,词汇的双音节化是汉语词汇系统的演化趋势。
B 轻重音对语法的影响和制约。
重音放在不同的词上,会有不同的语法含义。
比如,“出租汽车”,如果重音在前,即在“出租”上,是定中短语;如果在后,即在“汽车”上,那么就变成述宾短语了。
C 停顿对语法的影响。
停顿对语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不同的停顿造成不同的结构层次。
如,“咬死了猎人的狗”如果在“了”后停顿,是述宾结构;如果在“的”字之后停顿,就成了偏正结构了。
(二)语义对语法的影响和制约:A 词义的褒贬对语法产生一定的影响。
“v+得+太+adj+了”只用于有褒贬意义色彩的形容词。
“洗得太干净了”;“写得太差了”可以;“做好了”就不符合原意了。
“v+adj+了”同样是用来表示感叹,但它适用的范围更广,不但可以用于具有褒贬义色彩的词,还可以用于中性义的形容词。
比如“走得太早了”;“来完了”都可以使用。
B 词语褒贬义色彩的对立对语法有影响。
“还”作为程度副词有两种意义:一是表示程度深,相当于“更”可以适用于褒义词、贬义词和中性词。
如“他比我还高。
”;“他比我还优秀”;“他考的比我还差”这三种情况都可以。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精华版1、语法这—术语有哪几种含义?答:语法这一术语有三种含义:(1)语法规律,例如:“汉语语法并不难掌握。
”这里的“语法”是指客观存在的语法规律。
(2)语法科学,例如:“语法研究语言结构的规律。
”这里的语法指人对客观语法的认识。
(3)语法教材或语法著作,例如:“这本语法教材写得不错。
”2、语法分析的基本方法是什么?答:语法分析有两种基本的方法:一是把大类分成小类,例如把词分成名词、动词、形容词等等;一是把整体切分成部分,例如把句子分成主语、谓语等等。
进一步要寻求分析出来的单位所涉及的种种关系,包括:语法单位与语法单位的关系,如主谓关系、述宾关系等等;语法单位与客观对象的关系,如施事、受事等等;语法单位与谈话人之间的关系,如陈述、疑问等等3、什么是词类?为什么要给词分类?。
答:词类指的是词在语言结构中表现出来的类别。
语法上给词分类,为的是说明语句结构的规则,指明词的用法。
4、汉语划分词类的依据是什么?答:对汉语的词进行分类,须以词的语法功能为依据。
词的语法功能,是指词的组合能力,表现为:(1)能充当什么句法结构成分,不能充当什么句法结构成分。
例如名词经常作主宾语,介宾短语不能作主语。
(2)能跟什么词组合,不能跟什么词组合,组合以后发生什么样的关系。
例如名词前面可以加数量词,组合后发生偏正关系。
名词的前面不能加“不”。
5、举例说明如何区分实词和虚词。
答:根据词能否作句法结构成分,可以把词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能单独充当句法结构成分的是实词,例如“人、跑、红、马上”。
不能单独充当句法结构成分的是虚词,例如“从、了、吗、和”。
6、举例说明如何区分名词、动词、形容词。
答:可以先用“不”测试,不能加“不”的是形容词。
再用“很”测试,能加“很”的是形容词和心理动词;能带宾语的是动词。
单音节动词的重叠式是AA,单音节形容词的重叠式是上A或AA的;双音节动词是ABAB,形容词是AABB。
名词主要作主宾语,也可以作定语,动词主要作谓语,形容词主要作定语和谓语。
7、实词包括哪些类别?答:根据组合能力的不同可以把实词分为体词、谓词、加词三类。
体词包括名词、数词和量词;谓词包括动词和形容词;加词包括区别词和副词。
另外还有代替以上各类实词的代词。
8、虚词包括哪些类别?答:虚词在句法结构中起附着或连接作用。
介词、助词、语气词的作用是附着,附在实词或短语上边,表示一定的语法作用。
连词的作用是连接,把两个或更多的语法单位连接起来构成一个更大的语法单位。
9、两个特殊的词类是什么?答:叹词和拟声词都能独立成句,叹词在句法结构中通常不跟其他词发生结构关系,拟声词可以充当多数句法成分,它们是两个特殊的词类。
10、名词有哪些词法特点?答:名词可以用数量短语修饰,例如“一座山,两滴水”。
名词不能用“不”修饰。
名词能直接用在介词后边组成介宾词组。
例如“对人(热情),向朋友(招手)”。
11、什么是方位词,方位词的基本用法是什么?答:方位词包括单纯的和合成的两种。
单纯方位词,如“东、南、西、北、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中、间、旁”。
合成方位词是在单纯方位词的基础上形成的:前面加“以”或“之”,如“以上、以前、之内、之间”。
方位词经常用在其他词或短语后边,组成方位短语。
方位短语的基本用法是表示处所,如“桌子上,教室旁”;有的表示时间,如“放假之前,比赛中”;有的表示某个方面,如“事实上,政治上”;有的表示界限,如“县以上,五天之内”。
12、数词分为哪两类,词法特点是什么?答:数词是用来表示数目的,如“三十、二百五”;也可以表示次序,如“第三、第五、初六”。
数词经常和量词组合,构成一个量词短语,充当句法成分。
数词不能单独直接用在名词或动词前面,“一草一木,一知半解”是文言遗留现象。
13、什么是量词?举例说明量词的分类和语法特点。
答:量词是用来计算事物或动作的单位的,包括名量词、动量词和时量词。
名量词表示事物的量,如“一条鱼、两丈布”。
动量词表示动作的量,如“谈一次、跑一趟”。
时量词表示时间的量,如“一天时间、忙了一年”。
量词经常用在数词或指示代词“这、那”后边组合成量词短语。
如“一个、这次”。
不少量词都可以重叠,表示“每一”的意思,如“句句是实话”,是“每一句都是实话”的意思。
14、动词有什么语法特点?答:动词的主要功能是作谓语,一般能受“不”的修饰。
绝大多数都能带宾语,如“写文章、姓李、加以解决”。
不能带宾语的和只能带施事宾语或处所宾语的是不及物动词,如“死了一个人,来上海”。
动词重叠表示动作属未然,同时常用来表示时量短或动量小,如“你休息休息”。
有时也表示尝试,如“这辆车我来骑骑”。
15、什么是趋向动词,有什么特点?15、答:趋向动词表示动作的趋向,列举如下:上下进出回过上来下来进来出来回来过来上去下去进去出去回去过去趋向动词可以单独作谓语,也常用在动词后边充当补语。
例如“出去、跑下去、唱起来、讲下去”。
趋向动词除了表示动作的趋向以外,也经常起表示动作性质“开始”或“继续’’的作用,其意义已经虚化。
16、什么是助动词,有什么特点?答:助动词是表示可能或意愿的词,包括:能、能够、可、可以、可能、会、该、应该、应当、要、敢、肯、得。
助动词能单独作谓语,例如:“会”。
能用“x不x”的格式表示询问,例如:“该不该去?”助动词经常用来修饰动词,例如:“应该去”。
有的助动词还可以构成“不x不”的格式,例如:“不敢不来。
”17、什么是形容词,说明形容词的分类和特点。
答:形容词是表示性质和状态的词,能充当定语、述语,不能带宾语。
形容词可以分为性质形容词和状态形容词两类。
性质形容词能重叠,重叠方式是AA或AABB,前边都可以加“很”。
例如“红红的、很红”。
状态形容词有的也能重叠,重叠方式是ABAB,例如“雪白雪白、喷香喷香”。
前边不能加“很”。
有的形容词只能修饰名词,如“方格子、优秀教师”,有的也能修饰动词,如“高举”。
18、什么是加词,加词分为哪两类,各有什么特点?形容词和副词,时间名词和副词有什么区别?答:加词只作名词或动词、形容词的修饰语,不能作主语、宾语,也不能作述语。
加词分为区别词和副词两类。
区别词是只能修饰名词表示事物的特征和分类妁词,例如“正、副、大型、初级”。
区别词经常在名词前边作定语,例如“正班长、袖珍词典”。
加上“的’’可以组成“的”字短语,例如“男的、民用的”。
不受数量词修饰,否定时用“非”,例如“非民用、非海洋性气候”。
副词一般修饰动词或形容词,可以表示程度、情态、方式、时间、频率、范围、否定、语气,副词的语法特点是充当状语。
多数副词只能用在动词和形容词前边,部分表示时间或语气的副词还可以用在句首,修饰后边整个主谓短语,例如:“忽然电话铃响了。
”形容词也能作状语,跟副词不同的是,形容词能单独成句,能作述语和定语,副词除少数(“不”、“也许”等)以外,一般不能单独成句,只能作状语,例如“突然想起、突然事件”、“忽然想起”。
时间名词也能作状语,跟副词不同的是,时间名词的前边可以加“从、到、在”等介词,例如“刚才发生的、在刚才发生的”。
19、什么是代词,代词分为哪几类?答:代词是表示替代的词。
代词几乎能代替所有的实词和短语,代词和其他实词的区别反映在代替功能上,代替功能就是它的语法功能。
代词可以分为三类:(1)人称代词,对人或事物起称代作用,例如“我、你、他”分别表示第一、第二、第三人称。
(2)指示代词,既有代替作用,又有指称作用,例如“这、那、这个、那个、这儿、那儿、这会儿”等等。
此外“每、各、另、其余、其他”也是指示代词。
(3)疑问代词,主要表示询句,例如“谁、什么、哪儿、怎么、怎么样”等。
疑问代词还可以表示虚指,表示任指,例如“打他个落花流水”、“我什么也不要”。
20、什么是介词,说明介词的分类和特点?答:介词是用在名词、代词等前边,组成介词短语的词。
介词短语的主要用途是作动词、形容词的修饰语,如“跟老李谈谈’、“把敌人赶跑了”。
介词“对、对于、关于、朝”等组成的介词短语,有时也可以用来修饰名词,例如“对老王的意见”、“关于目前形势的报告”。
介词短语不能作述语。
介词历史上是由动词变化来的,有的词还兼属介词和动词两类。
例如“他在黑板上写字”、“他在家”,前一个“在”是介词,后一个“在”是动词,21、什么是连词,连词有哪些特点?答:连词是起连接作用,连接词、短语或分句的词。
连接词或短语的连词,例如“和、跟、同、与、及、以及、并且、而、而且、或、或者”。
连接分句的连词,例如“于是、并且、不但…而且、或者……或者、因为……所以”。
22、什么是助词,助词分为哪几类?答:助词是附着在词或短语上,表示附加意义的虚词,可分为结构助词、动态助词、其他助词等。
(1)结构助词:的、地、得。
(2)动态助词:着、了、过。
(3)其他助词:所、似的。
23、什么是语气词?答:语气词是附着在句末表示某种语气的词,普通话里最常用的语气词有“的、了、吗、呢、吧、啊”。
24、什么是叹词,什么是拟声词?答:叹词是表示感叹或呼应的词。
例如“唉、啊、哎哟、哼、咦、喂、哦、嗯”等。
叹词的特点是或者独立成句,或者充当插说语,不跟别的词发生结构关系。
拟声词是摹拟客观世界各种声音的词,例如“丁当、哗啦啦、丁令光郎”。
拟声词能独立成句,能充当插说语,也常充当定语和状语。
25、什么是词的兼类,词的兼类与同音词有什么不同类与词的活用有什么不同?答:词的兼类是指少数词具有两类或两类以上语法功能的现象。
例如“报告”同时具有名词和动词两种功能。
词的兼类与同音词不同,同音词是语音形式相同、意义完全不同的词,同音词是两个不同的词,不是兼类。
例如“说得对”中的“对”和“一对枕头”中的“对”。
词的兼类与词的活用不同。
兼类是指某个词经常具备两类词的特色,而活用是由于修辞的需要把甲类词临时当作乙类词来用。
例如“那弹性的胖绅士早在我的空处胖开了他的右半身了”,“胖开”的“胖”是形容词活用作动词,不属于兼类。
26、什么是短语,汉语有哪五种基本类型的短语?答:词和词组合成句法结构,包括实词与实词组合成的句法结构,也包括实词和虚词组合成的句法结构。
词和词的组合统称“短语”汉语短语的基本类型有主谓、述宾、述补、偏正、联合五种27、什么是连动短语、兼语短语和同位短语?答:连动短语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动词性词语连用构成的句法结构,连动短语中几个动词性词语之间没有主谓、述宾、述补、偏正、联合等关系,例如“去打电话、赖着不走”。
兼语短语也是两个或两个以上谓词性词语连用构成的句法结构。
兼语短语中前一个动词性词语的宾语兼作后一个动词(或形容词)性词语的主语。
因此称为“兼语”,例如“请他吃饭、使他高兴”同位短语包含的两个或两个以上部分指的是同一事物,构成同位关系,例如“周恩来总理,驾驶员小王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