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陶行知先生“四块糖果”的教育智慧

陶行知先生“四块糖果”的教育智慧

陶行知先生“四块糖果”的教育智慧
陶行知先生“四块糖果”的教育智慧

陶行知先生“四块糖果”的教育智慧

《陶行知的“四块糖果”》讲的是陶行知先生看到王友用泥块砸班上的男生,就立即喝止并对他进行教育的故事。

陶行知先生在教育的过程中,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别出心裁地奖给王友四块糖果。这一不同寻常的奖赏,让我们看到一位伟大的教育家的教育智慧。

陶行知先生第一块糖果的奖赏,是让受教育者意外的惊喜,这是让学生受教的前提。本来被叫到办公室,王友心里已经准备挨批了,却被告知自己因守时受奖糖果一块。这一手很出乎意料,真是高明!想想一下,现在的好多学生,他们在进办公室之前,已经想好了应对教师的妙招了。如果不来个出其不意,以奇制胜,把学生在心里嘀咕的招数给化解,把学生埋在心里的疙瘩给理顺,这一“仗”下来,做教师的,怎能不叹息呢。因此,要教育学生,首先就要消除学生的逆反心里,让学生的心软下来,让学生的气顺下来。只有这样,你才有可能引领学生,走进正轨。

陶行知的第二块糖果的奖赏,是巩固受教育者“尊师重教”的思想,这是让学生受教的保障。尊重教师,听教师的话本来就是天经地义的事。可现在,这种情况已经淡得多了。尤其是问题学生,哄着能配合已经不错了。特别是他们在“大打出手”时,很多教师的话已经跟耳边风差不多了。这个时候教师“出手”制止得了就该庆幸了。“这块糖也是奖给你的,因为当我不让你再打人时,你立即就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我应该奖你。”陶行知先生的这块糖果,是奖励“听教师的话”的。听教师话就受奖励,这既是鼓励,又是教育。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就如三千年前要孝,三千年后的今天也要孝一样。从前尊师重教,现在及今后也要尊师重教!作为学生,就一定要听教师的话,接受教师的教导。这是不能变的,变了,就乱了。当前,“尊师重教”越来越变成“顺生而教”了。老师要顺着学生的喜恶,学生爱怎么学,老师你就怎么教。学生说你好,你就是好,学生说你坏,你就好不了。这已经成了不少学校评价教师好坏的一个标准了。陶行知先生这一招,我认为意义是深远的。

陶行知先生的第三块糖果的奖赏,是培植受教育者的正气。作为教师,只有奖罚分明,扬善惩恶才能扶正压邪,弘扬正气。因此,我们在教学管理上,一定要培植正气,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只有正气树立起来,才能形成良好的班风。“你很正直善良,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你”。这块糖,是甜蜜的,对于王友来说,还真没想到自己也有闪光点!可以想象,这种奖励对于受教育者来说,会产生怎样的积极作用。这比起“虽然你正直善良,敢于跟坏人作斗争,是对的,但你用泥块砸同学就是你的不对了”的区别该有多大啊。所以,同样的一件事,同样是为了教育学生,但教育起来的效果就是不同。在我看来,这不仅仅是语言的问题,更是境界的问题。这块糖果奖赏的意义,正体现了陶行知先生“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教育思想。

陶行知先生的第四块糖果的奖赏,是让受教育者反思自己的行为,开展自我批评,懂得知错能改,改了就好的道理。人心是肉做的,是柔软的。当一次又一次的感动震撼着王友的心灵时,王友的自我检讨自然水到渠成。正因如此,陶行知先生才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到心的深处(《全集》卷二,第134页)如果懂得这个道理,在教育的时候,我们就应该时时刻刻都要抓住学生的心,一步一步引领学生去自我检讨,纠正过错。能够让学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主要内容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主要内容 2009-06-25 14:05:24 关于什么是生活教育,陶行知在许多场合表达过其含义。在陶行知看来,生活教育就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他说:“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1] 1934年,陶行知还发表过《传统教育与生活教育有什么区别》的文章,指出了二者的区别。陶行知认为传统教育是吃人的教育。(1)教学生自己吃自己。传统教育教学生读死书,死读书;它消灭学生的生活力、创造力;它不教学生动手、用脑。在课堂里,只需听教师讲,不许问;好一点的,在课堂里允许提问了,但不许学生到大社会里、大自然里去活动。从小学到大学,十六年的教育一受下来,便等于一个吸了鸦片烟的烟虫,肩不能挑,手不能提,面黄肌瘦,弱不禁风。再加以要经过那些月考、学期考、毕业考、会考、升学考等考试,到了一个大学毕业出来,足也瘫了,手也瘫了,脑子也用坏了,身体的健康也没有了。大学毕业,就进棺材,这叫做读书死,这就是教学生自己吃自己。(2)教学生吃别人。传统教育教人劳心而不劳力,它不教劳力者劳心。传统教育更说:“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更明白一点,就是教人升官发财,发谁的财呢?就是发农人、工人的财。因为只有农人、工人才是最大多数的生产者,他们吃农人、工人的血汗。生产品使农民工人不够吃,就叫做吃人的教育。而生活教育与传统教育完全相反。(1)生活教育不教学生自己吃自己。生活教育教学生做人,教人生活。健康是生活的出发点,他第一就注重健康。生活教育反对杀人的种种考试,教人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2)生活教育也不教学生吃别人。生活教育不教人升官发财。生活教育只教中国的民众起来做主

浅谈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及现实意义图文稿

浅谈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及现实意义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浅谈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及现实意义 摘要:陶行知先生是我国创造教育理论的开拓者和奠基人。陶行知的创造教育经过他自己发展,使得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成为重要的教育思想资源。本文从陶行知本人对创造教育论述的着作中,总结出其创造教育思想的历史演进线索及其思想体系。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反映了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趋势,对于我国推进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改革现行教育制度、促进教育事业发展有着启迪和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陶行知创造教育开拓者现实指导意义 一、陶行知创造教育概念释义 创造教育的研究,对于人类科学技术的进步,起着十分重大的推动作用,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及实践是创造教育研究领域的瑰宝,对它的研究将是人类教育史上一个最具价值的永恒主题。早在20世纪30年代初,陶行知在上海大夏大学就发表了以“创造的教育”为专题的演讲,提出“我们在打倒传统的教育,同时要提倡创造的教育”,他认为“创造是中国教育的完成”。此后,陶行知躬行实践,在20世纪40年代初,亲自制订了“创造年”计划,并在育才学校开展“创造月”活动。为了使育才学校更好地开展此项活动,从而发挥创造精神,鼓励创造生活,陶行知还制订了“育才学校创造奖金办法”,1943年,他又发表了着名的《创造宣言》,号召敲碎儿童的地狱,创造儿童的乐园!他主张实施创造的儿童教育。强调从小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与创造能力。他宣称:“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号召“创造之未完成之工作,让我们接过来,继续创造”。二)、陶行知教育思想具有真理性。陶行知教育思想是科学的、前进的,是陶行知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用实践检验和探求真理的精神对实际生活作用的产物。陶行知教育他的学生要追求真理,把追求真理与做人结合起来,他提出生活教育培养的目标是“追求真理做真人”,即做一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集真善美于一身的人。他说,教师要“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要“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二如何科学把握陶行知教育思想? 在批判旧的课程理论基础上,陶行知提出了以培养学生“生活力”为目的的生活课程论,其主要思想是:

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探微

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探微 近年来,正当创造教育的理论越来越引起我国教育界的广泛重视之时,我们不禁会想起中国创造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开拓者和奠基人——陶行知,这位中国近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从我国国情出发,批判地继承了传统教育与西方教育的合理因素,创立了以生活为基础,以终身教育为纲的人民教育理论,他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理论,无不闪烁着创造的光芒。在近一个世纪后的今天,它仍历久弥新,具有先进性。他在艰辛探索和实践与实验基础上提出和建立起来的系统的创造教育理论,对我们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造型人才有着重要意义。 一、陶行知创造教育体系的建立 陶行知认为,创造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活力,是一个民族文化中的精髓。所谓创造教育,即是培养民族活力的教育,是培养学生“独出心裁”能力的教育。他由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所言“恶是枯干”的话,引出他对创造教育的独到看法。他说“汗干了,血干了,热情干了,僵了,死了,死人才无意于创造。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滴热情,便是创造之神的行宫,就能开创造之花,结创造之果,繁殖创造之森林”。如何才能保证不枯干呢?这就要求教育过程中的“行动”和“思想”两大要素不可或缺。陶行知曾形象地说:“行动是老子,思想是儿子,创造是孙子,”“要有孙子,非先有老子不可”。所以,陶行知创造教育的概念,就是把行和知、手和脑统一起来,培养学生“独出心裁”的教育。这就是他所言之“手和脑一块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的意思。 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体系的建立,是在大量实践基础上,使中西方创造教育思想珠联璧合的结果。早在20世纪30年代初,陶行知在上海大夏大学就发表了以“创造的教育”为专题的演讲,提出“我们在打倒传统的教育,同时要提倡创造的教育”,他认为“创造是中国教育的完成”。此后,陶行知躬行实践,在20世纪40年代初,亲自制订了“创造年”计划,并在育才学校开展“创造月”活动。为了使育才学校更好地开展此项活动,从而发挥创造精神,鼓励创造生活,陶行知还制订了“育才学校创造奖金办法”,1943年,他又发表了著名的《创造宣言》,号召敲碎儿童的地狱,创造儿童的乐园!他主张实施创造的儿童教育。强调从小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与创造能力。他宣称:“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号召“创造之未完成之工作,让我们接过来,继续创造”。 1944年,陶行知又发表了《创造的儿童教育》,提倡要认识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儿童创造力和培养儿童的创造力。他无论是在育才学校,还是在晓庄师范,抑或是在山海工学团,他都在进行探索研究。从而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创造教育理论体系,为我国的创造教育奠定了理论与实践的基础。

四颗糖的故事给我的启示

“四颗糖”的故事带给我的思考 张振宇 陶行知先生的“四颗糖”的故事,我们教育工作者可能都耳熟能详,面对犯错的孩子,陶行知不是板着脸严厉训斥,而是在学生的不合理的行为中找到合理性,用四颗糖肯定了男生的四个优点,强烈地震撼了孩子的心灵,使学生真正受到了教育,自觉纠正错误。在陶行知的这种炉火纯青的批评教育中,我们能感受到一种朴素但很难得的教育思想——对孩子的理解与尊重。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也许每一种不合理行为背后都有其合理的一面,我们不能因为不合理而抹杀了其中合理的因素,承认其中的合理成分,在教育者来说,就是一种理解,就是一种尊重,这是我们打开孩子心结的最关键的入手处。生活中,我们往往少了这分冷静,也就失去了走近孩子最好的契机,我们的思想工作往往就隔靴搔痒,起不到真正的教育功效。 有道是: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如何去爱学生呢? 第一是理解学生。我们只有设身处地的去感受、去体会学生所处的特定视角和境遇,才能还原学生的特定心理,才能使我们的教育有的放矢,切中要害,试想如果陶行知不分青红皂白的一通批评,结果可能让孩子关闭心门,更不谈自我反省了。 第二是尊重学生。尊重的方式多种多样,激励里又尊重,关爱里又尊重,宽容里有尊重,批评里又尊重,惩戒里有尊重……陶行知“四颗糖”的故事就是批评式的尊重。 反思我们的教育行为,很多老师以语言毒辣为追求目标,似乎语言不毒辣就如同用药剂量不够,达不到实际疗效,用老师自己的话说就是“不足以触动他(她)的灵魂”。殊不知,这恰如饮鸩止渴,孩子们的“抗药性”会越来越强,心灵也会渐渐麻木,这违背了我们教育的初衷。 理解和尊重学生是教师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心理前提。因为只有理解和尊重学生,学生才能体会到爱意和真诚,领悟到真理和真知,感受到教育和成长。

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

——《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 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一文中,陶行知提出了“六大解放”,即解放儿童的头脑、双手、眼睛、嘴、空间和时间。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 陶行知指出:“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他能启发解放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我们创造之工作。”要解决小孩的创造“自由”,要让他做有意思的活动,开发他们的天才。“手脑并用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在一堂吹泡泡的综合实践课上,老师因为一位极其淘气的学生过于活跃屡次违反纪律很难控制,没有发给他吹泡泡的工具。在开始自主活动时,让人吃惊的是他却吹出了全班最大的泡泡。原来,他裁开矿泉水瓶,用上半部剪成漏斗状,蘸着肥皂液吹出了泡泡。我们先不去讨论他一再违反纪律的事,但我们可以确定的是在这一刻他是用双手与大脑一起去创造出了大泡泡。可以说同在一个教室,发挥创造力的只有他一个人。这件事情,不得不让我们做教师的人深深地思考。每一位学生都是有潜力的,相信人人都能成才,科学的教育能使每个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个性,保护学生自尊心,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实施创造教育,面向全体学生, 总之,学校要培养新时期富于创造力的人才,全面实现创新教育,做一个有创新精神的教师就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激发学生去主动探究、质疑、交流讨论,进行合作

学习,以开发学生潜能,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中国的世界角色需肩负起更大的国际责任。世界关注“中国制造”的目光,正在转移向“中国创造”。这转变同时是对教育的创造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让学生在一次次成功的体验中不断前进。求真求实求创造的教育理念,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的一代新人而努力工作。只有这样才能符合历史所赋予的使命。

陶行知先生“四块糖果”的教育智慧

陶行知先生“四块糖果”的教育智慧 《陶行知的“四块糖果”》讲的是陶行知先生看到王友用泥块砸班上的男生,就立即喝止并对他进行教育的故事。 陶行知先生在教育的过程中,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别出心裁地奖给王友四块糖果。这一不同寻常的奖赏,让我们看到一位伟大的教育家的教育智慧。 陶行知先生第一块糖果的奖赏,是让受教育者意外的惊喜,这是让学生受教的前提。本来被叫到办公室,王友心里已经准备挨批了,却被告知自己因守时受奖糖果一块。这一手很出乎意料,真是高明!想想一下,现在的好多学生,他们在进办公室之前,已经想好了应对教师的妙招了。如果不来个出其不意,以奇制胜,把学生在心里嘀咕的招数给化解,把学生埋在心里的疙瘩给理顺,这一“仗”下来,做教师的,怎能不叹息呢。因此,要教育学生,首先就要消除学生的逆反心里,让学生的心软下来,让学生的气顺下来。只有这样,你才有可能引领学生,走进正轨。 陶行知的第二块糖果的奖赏,是巩固受教育者“尊师重教”的思想,这是让学生受教的保障。尊重教师,听教师的话本来就是天经地义的事。可现在,这种情况已经淡得多了。尤其是问题学生,哄着能配合已经不错了。特别是他们在“大打出手”时,很多教师的话已经跟耳边风差不多了。这个时候教师“出手”制止得了就该庆幸了。“这块糖也是奖给你的,因为当我不让你再打人时,你立即就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我应该奖你。”陶行知先生的这块糖果,是奖励“听教师的话”的。听教师话就受奖励,这既是鼓励,又是教育。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就如三千年前要孝,三千年后的今天也要孝一样。从前尊师重教,现在及今后也要尊师重教!作为学生,就一定要听教师的话,接受教师的教导。这是不能变的,变了,就乱了。当前,“尊师重教”越来越变成“顺生而教”了。老师要顺着学生的喜恶,学生爱怎么学,老师你就怎么教。学生说你好,你就是好,学生说你坏,你就好不了。这已经成了不少学校评价教师好坏的一个标准了。陶行知先生这一招,我认为意义是深远的。 陶行知先生的第三块糖果的奖赏,是培植受教育者的正气。作为教师,只有奖罚分明,扬善惩恶才能扶正压邪,弘扬正气。因此,我们在教学管理上,一定要培植正气,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只有正气树立起来,才能形成良好的班风。“你很正直善良,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你”。这块糖,是甜蜜的,对于王友来说,还真没想到自己也有闪光点!可以想象,这种奖励对于受教育者来说,会产生怎样的积极作用。这比起“虽然你正直善良,敢于跟坏人作斗争,是对的,但你用泥块砸同学就是你的不对了”的区别该有多大啊。所以,同样的一件事,同样是为了教育学生,但教育起来的效果就是不同。在我看来,这不仅仅是语言的问题,更是境界的问题。这块糖果奖赏的意义,正体现了陶行知先生“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教育思想。 陶行知先生的第四块糖果的奖赏,是让受教育者反思自己的行为,开展自我批评,懂得知错能改,改了就好的道理。人心是肉做的,是柔软的。当一次又一次的感动震撼着王友的心灵时,王友的自我检讨自然水到渠成。正因如此,陶行知先生才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到心的深处(《全集》卷二,第134页)如果懂得这个道理,在教育的时候,我们就应该时时刻刻都要抓住学生的心,一步一步引领学生去自我检讨,纠正过错。能够让学

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课题

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 与小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报告 江苏省如东县大豫镇桂芝小学课题组 石卫星 20世纪40年代,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在《创造宣言》中希望“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陶行知将“创造”看作人生的真谛,把培养创造力作为教育的宗旨,把培养学生的创造品质、创造能力作为教学的最高目标。在本课题研究中,我们学习运用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注重小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创建“行知”创新的学校文化上作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陶行知先生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中说过:“儿童创造是千千万万的祖先,至少经过五十万年环境适应斗争所获得而传下来之才能之精华。”我们只有真正承认小孩子有创造力,才可以不被成见所蒙蔽。”传统教育理论以教师传授知识、学生掌握知识为核心,学生完全置于被动接受和消极适应的地位,使得很多学生求异求新的心理弱化,知识更新的本领、探索问题的能力不强,缺乏独立工作的实践能力。

1994年诺贝尔奖获得者贝克尔教授最近指出:“知识经济的核心是持续不断地培养创新的人才。”学生的发展是个体社会化过程,从自然的人转化为社会的人,根本的途径在于教育。人的自然遗传只为人的发展提供了潜在的基础。其个性的发展、潜质的显现、性向的确定、兴趣爱好的养成均离不开后天教育的引导和影响。本课题研究旨在践行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推进课程改革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新的教育思想。 二、课题研究的思路 1.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创设和谐的管理环境 学校管理创新是基础,学校管理者应处理好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关系。因为教师和学生都有着很大的差异性,有着不同的个性。只有承认这种差异性和个性,教师才有可能有创造性,从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学生才会张扬个性,在教学活动中进行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做到“求同存异”和“异想天开”。应先从管理层研究,允许多样性的存在,尊重学生的首创精神。 2.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强调师生民主、平等、和谐的交往,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学关系。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尊重学生不同的认知特点,开放课堂教学,使课堂成为学生独抒已见、富有想像、具有创意、共同交流的表演舞台。 3.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构筑创意的活动平台学生创新人格、个性养成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活动时

普通话考试朗诵作品39号《陶行知的“四块糖果”》

作品 39 号——《陶行知的“四块糖果”》 育才小学校长陶行知在校园看到学生王友用泥块砸自己班上的同学,陶行知当即喝止了他,并令他放学后到校长室去。无疑,陶行知是要好好教育这个“顽皮”的学生。那么他是如何教育的呢? 放学后,陶行知来到校长室,王友已经等在门口准备挨训了。可一见面,陶行知却掏出一块糖果送给王友,并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而我却迟到了。”王友惊疑地接过糖果。 随后,陶行知又掏出一块糖果放到他手里,说:“这第二块糖果也是奖给你的,因为当我不让你再打人时,你立即就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我应该奖你。”王友更惊疑了,他眼睛睁得大大的。 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块糖果塞到王友手里,说:“我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不守游戏规则,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正直善良,且有批评不良行为的勇气,应该奖励你啊!”王友感动极了,他流着眼泪后悔地喊道:“陶……陶校长你打我两下吧 ! 我砸的不是坏人,而是自己的同学啊……” 陶行知满意地笑了,他随即掏出第四块糖果递给王友,说:“为你正确地认识错误,我再奖给你一块糖果,只可惜我只有这一块糖果了。我的糖果 // 没有了,我看我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吧!”说完,就走出了校长室。 节选自《教师博览?百期精华》中《陶行知的“四块糖果”》 Zu?pǐn 39 Hào Yùcái Xiǎoxu? xiàozhǎng Táo Xíngzhī zài xiàoyuán kàndào xu?shēng Wáng Yǒu y?ng n íkuài zá zìjǐ bān·shàng de t?ngxu?,Táo Xíngzhī dāngjí hazhǐle tā,bìng lìng tā f àngxu? shí dào xiàozhǎngshì qù.Wúyí,Táo Xíngzhī shì yào hǎohǎo jiàoyù zhage“w ánpí”de xu?sheng.Nàme tā shì rúh? jiàoyù de ne? Fàngxu? h?u,Táo Xíngzhī láidào xiàozhǎngshì,Wáng Yǒu yǐ·jīng děng zài m?nkǒu zh ǔnbai āi xùn le.Kě yī jiànmiàn,Táo Xíngzhī qua tāochū yī kuài tángguǒ s?nggěi W

永远的陶行知——四颗糖的故事

永远的陶行知——四颗糖的故事 六十多年前的一天。育才学校校长室门口。 校长陶行知在校园看到男生用泥块砸自己班上的男生,当即斥止了他,并令他放学时到校长室里去。 放学后,陶行知来到校长室,打人男生已经等在门口准备挨训了。可一见面,陶行知却掏出一块糖果送给他,并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而我却迟到了。”男生惊疑地接过糖果。随之,陶行知又掏出一块糖果放到他手里,说:“这块糖也是奖给你的,因为当我不让你再打人时,你立即就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我应该奖你。”男生更惊疑了,他眼睛睁得大大的。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块糖果塞到男生手里,说:“我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不守游戏规则,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正直善良,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你啊!男生感动了,他流着眼泪后悔地说道:“陶…陶校长,你…你打我两下吧!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而是自己的同学呀……” 陶行知满意地笑了,他随即掏出第四块糖果递过去,说:“为你正确地认识错误,我再奖给你一块糖果,可惜我只有这一块糖了,我的糖完了,我看我们的谈话也该完吧!”说完,就走出了校长室。 第一次听到陶行知先生“四颗糖的故事”,是在幼儿园大教研活动时周园长的口述,很感动!于是在网站上寻找这个故事……近来观摩“永远的陶行知”话剧演出,又看到了这感人的、包含教育理念的一幕。 六十多年后的我,细细地念着这个故事,有着说不出的感动。感到陶老先生的伟大在平常之处,发现学生打人时及时制止,打人男生在校长室等着挨训说明学校对孩子的养成教育到位,第一块糖果以奖励获得了大人男生的认同,第二块糖果奖励的具体,男生更惊疑了,之后经过调查之后的第三颗糖果更是使男生流着泪后悔,第四块糖果讲出了陶老先生对男生的期待。 “四颗糖”的故事告诉我们,每个孩子都有可爱的一面,家长和老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挖掘孩子身上的闪光点,通过言语的激励,使其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发展。有时家长和老师一个赞许的目光,一句欣赏的话语,对孩子来说都是促进的强大动力。每个孩子都想把好的一面展示给家长和老师,而家长和老师的“赏识”正是每个渴望进步的孩子重新找回自信、迈向成功的起点。 其实,对待孩子(包括我们自己)的错误,我们没必要穷追猛打,揪住不放。古谚有之:“人无完人。”谁能保证不犯错误呢?何况,大多数情况下,孩子所犯的错误是无主观意识的,也有很多并不是后果无可挽回的或不可饶恕的。那么,与其大发雷霆地指责,不如给孩子一个深刻的反省和自觉自愿地改正错误的机会,你说呢?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师的责任首先在于发现并扶正学生心灵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现实意义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现实意义 任何教育理论的研究只有在实践中得到不断检验和发展才能常青常新。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一生致力于教育实践和教育改革。他一生倡导平民教育、乡村教育、师范教育、普及教育和社会大学,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育理论体系,其中生活教育理论是其教育思想的核心。这一理论成果在今天仍有意义。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包括了教育的目的、内容和方法。其基本内容主要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个方面。“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生活教育是与生俱来的,在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生活决定教育。生活决定教育的目的和内容、教育的方针和政策、教育的方法和手段。但陶行知又指出,教育并不是消极的适应生活,教育对于生活是有反作用的。教育反作用于生活、选择和改造生活。“社会即学校”是生活教育论的另一个重要主张,是强调扩大学校的教育范围,是要以生活作为学校的中心内容。反对脱离社会生活的死教育、死学校,而不是主张取消学校。“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论的教学方法理论。“教学做合一”的涵义是教的方法要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不仅适应近代我国的国情,而且与当前的教育息息相通。认真学习和研究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对于推动我国

当前的教育改革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首先,生活教育理论对于教育教学改革具有的借鉴作用。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理论对于我国当前的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 借鉴意义。近几年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但由于我国的教育长期以来受着应试教育的束缚,重知识传授而轻实践能力培养的现象还普遍存在,教师为考而教、学生为考而学,为了考出好成绩,片面地强调对学生的智力教育,忽视了德、体、美和生产劳动教育,忽视了能力与心理素质的培养,现在我们已经认识到了这种教育是不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所以应加强对生活教育理论的学习与研究。借鉴“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淡化了个人成绩、强调团体精神、全面推行我国的素质教育教学改革,把学生从沉重的课业负担和心理负担中解放出来,促使学生和谐健康的成长与发展。其次,生活教育理论有助于培养创新人才。陶行知曾在《创造宣言》中提出“创造的儿童教育”和“解放儿童的创造力”,深刻地阐述了创新对国家发展的重大意义。提出了解放儿童的头脑、双手和嘴,解放儿童的眼睛、时间和空间这样具体的方法。今天,创新已经成为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1999年提出的《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决定》强调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所以陶行知的创造教育的思想对于推动我国的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他关于解放儿童创造力的思想又为我们推进素质教育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学习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实践陶行知创造教育理论

学习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实践陶行知创造教育理论 一、课题前期至中期研究过程和研究任务完成情况汇报 本课题于2005年9月开始选题——陈述假设——制定方案——课题申报——课题论证。酝酿产生并制定研究方案,接着进行基础研究。经过一年的选题与假设,确定了课题实施方案。2006年11月17日经过开题论证被无锡市陶研会批准为无锡市陶行知研究会“十一五”规划课题。本课题理论研究确立的目标:①认识陶行知创造教育的内涵②认识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的价值意义③认识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对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意义。实践目标:①探索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②归理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类型案例。探索和揭示有利于教师创造精神培养的理论基础,为构筑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时间、空间提供科学依据,具体目标是揭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积极因素。研究和建立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良好机制,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青年教师),形成良好的活动模式,促进学校素质教育的开展。本课题研究的内容设计有:(1)陶行知创造教育理论的研究,①了解创造教育的目的,提高创新意识。②了解创造教育的内容,扩展创新途径。③了解创造教育的方法,培养创新能力。(2)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研究。①以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促成青年教师的价值理想和职业操守。a唤醒青年教师的职业良知,构筑青年教师的理想和精神家园(职业素养)。b青年教师道德素养的理论和实践研究。②以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研究。a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教育教学能力。b 青年教师成长过程、发展规律。c青年教师的可持续发展。课题中期研究的规划是:实施研究,实现具体研究目标。对实施的研究总结,进行论证。有活动,有一定的理论成果并汇编成文。进行中期评估。研究任务总体上已经完成,需进行中期评估论证,下面对这些主要研究任务完成情况作一汇报: (一)、课题研究按计划进行,领导重视、支持,“陶理”在梅中“芬芳”。 江苏省梅村高级中学地处吴文化的发祥地,泰伯故里,伯渎河畔——江南第一古镇梅村(古称梅里),与“开荒拓土,泽被千秋”的吴文化创立者吴泰伯的纪念地“泰伯庙”相邻,建校90多年来泰伯“至贤”古训深深地烙印在一代代梅中人的办学理念中,也孕育了无数梅中学子英才,被称为“共和国优秀人才的摇篮”。也许与陶行知先生的“乡村教育”有太多的“共同语言”,多年来梅中都注重学习陶先生的理念,尤其自2005年10月陶行知先生诞辰114周年纪念活动开展以来,校团委申报陶研课题,校行政、党委、团委及教工团支部都十分重视学陶师陶活动,在点点“陶花”的熏陶中,梅中“陶理芬芳”。学校教科室为青年教师开列出有关陶行知先生生平及教育思想的书目及摭取陶先生教育思想精髓供青年教师学习参阅,如《陶行知教育思想读本》、《陶行知论教师专业发展》、《陶行知的故事》、《陶行知文集》、《无锡教育·三立特刊》等。并以年级组为单位组成“学陶研陶小组”,在日常的工作学习中互帮互学,经常展开讨论,并能在教学工作中把行知教育思想与自己的实际结合,有效促进教学。陶行知先生在《我们的信条》一文中说“我们深信最高尚的精神是人生无价之宝,非金钱所能买得来”,确实,如果我们把这句话直接用在自己身上的话,正是陶先生的这样一种精神鼓舞和激励着我们。已退休的老教科室主任和现任教科室主

论陶行知的创造的儿童教育思想

论陶行知的创造的儿童教育思想 [摘要]:陶行知是我国儿童创造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先驱。他认为每个儿童都具有巨大的创造潜力,儿重的创造力需要解放和培养,至今他的这一思想对我国学前儿童创造力培养仍有重大的启示。 [关键词]:儿童;创造力;培养 一、陶行知的儿童创造教育思想及评价 (一)成人应保持童心并相信儿童拥有巨大的创造潜力 陶行知认为,成人应该陪着小孩子一起创造,也就是要求成人加入儿童的队伍当中。那么,第一步就是要做到不失赤子之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在情感方面和小孩子站在同一条战线上。此外,陶行知还认为,“人人是创造之人”,创造是人类祖先代代相传的宝贵财富,是人类才华的精华。[1]儿童一生下来就秉承了人类的创造潜能,一旦有适合的环境,其创造性就能萌芽、开花、结果。他的这一思想被众多心理学家、教育学家的研究所证实。[2]可见,陶行知的这一思想是经得起实践检验的,所以,我们要坚持并学会把这一思想运用于实践。 (二)儿童的创造力需要解放和培养 1.解放儿童的创造力 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一文中,陶行知提出了“六大解放”,即解放儿童的头脑、双手、眼睛、嘴、空间和时间。因此,发展儿童的创造力,首先要把儿童的头脑从迷信、成见、曲解、幻想中解放出来。其次,中国封建教育一直不让孩子动手,因而推残了儿童的创造力。第三,我们应让儿童用眼睛看事实,让儿童观察和分析大自然、大社会,培养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四,小孩子有问题要准许他们问,从问题的解答中来增长他们的知识,发展他们的思维、理解能力。第五,要让儿童接触大自然的花草、树木、青山、绿水以及社会的士、农、工、商、三教九流,儿童才能搜集到丰富的材料,扩大认识的眼界,发挥其内在的创造力。第六,学校不能“把儿童全部时间占据,使儿童失去学习人生的机会,养成无意创造的假象”。[1]由此可见,解放儿童的创造力关键在于做到“六大解放”。 2.培养儿童的创造力 陶行知认为,儿童的创造力需要充分的营养,需要建立下层的良好习惯,需要因材施教。[1]但关键在于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务必要正确,及时。美国学者史蒂芬·利汉斯曾说:“2—6岁是创造性发展的关键期,如果不能及时加以培养,那么创造性在以后的生活中很难再被激发出来。”无独有偶,美国创造性思维研究专家托伦斯等也发现,3-5岁是宝宝创造性能力的高速发展时期,而5岁以后有逐渐下降的趋势。因此,我们必须抓住并充分利用好这个关键期,全面培养儿童的创造力。 二、陶行知儿童创造教育思想对我国学前儿童创造力培养的启示 (一) 家长如何培养儿童的创造力 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因此,在培养儿童的创造力方面,父母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以下是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 1、创造发展幼儿各种动作的条件。大脑是思维的主体,动作的发展对大脑的灵活度起催化作用。[3]所以父母应尽量使宝宝的动作得以发展,例如可以让幼儿练习夹豆子,锻炼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 2、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和表达形式,语言能力的发展可使思维更清楚地表达。 3、丰富社会

陶行知与四颗糖的故事

陶行知与四颗糖的故事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

陶行知与四颗糖的故事 一次,陶行知看到学生王友用泥块砸同学,当即制止,让他放学后到校长室。陶行知来到校长室,王友已等在门口准备挨训了。没想到陶行知却给了他一颗糖,并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很准时,我却迟到了。”王友惊疑地瞪大了眼睛。陶行知又掏出第二颗糖对王友说:“这第二颗糖也是奖给你的,因为我不让你再打人时,你立即就停止了。”接着陶行知又掏出了第三颗糖:“我调查过了,你砸的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不遵守游戏规则,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正直善良,且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你啊!”王友感动极了,哭着说:“陶校长,你打我两下吧!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是自己的同学……”陶行知这时笑了,马上掏出第四颗糖:因为你正确地认识错误,我再奖励你一颗糖……我的糖分完了,我们的谈话也结束了。” 是呀,教育家陶行知的事例能带给我们什麽启示呢? 三次家长会 第一次开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对她说:“你儿子有多动症,三分钟都坐不了,你最好带他去看医生。”回家的路上,儿子问她老师说了些什么,她鼻子一酸,差点流下泪来。因为全班30位小朋友,唯有她儿子的表现最差。然而,她告诉儿子:“老师表扬了你,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坐三分钟了。其他小朋友的妈妈都非常羡慕妈妈,因为全班只有宝宝进步最大。”那天晚上,她儿子破天荒地吃了两碗饭,还没让她喂。

儿子上小学了。在一次家长会上,老师对她说:“全班50名同学,这次数学考试,你儿子排第45名,他平时老老实实的,成绩为什么还这样,是不是有智力障碍,您最好带他去医院查一查。”回到家里,她对坐在桌前的儿子说:“你的老师对你充满了信心,说你不是个笨孩子,只要能细心些,会超过你的同桌,他这次排在第21名。说这话时,她发现儿子沮丧的脸一下子舒展开来,第二天上学时,去得比平时都早。 孩子上初中。又一次家长会,她等着老师在差生的名单中点她儿子的名字。然而,这次却出乎她的意料,老师没点她儿子的名字。临别时,她去问老师,老师告诉她:“按你儿子现在的成绩,考重点中学有点儿危险。”她走出校门时,儿子在等她。一路上,她扶着儿子的肩膀,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甜蜜:“班主任对你非常满意,他说了,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点高中。” 高中毕业了。第一批大学录取通知书下达时,学校打来电话让她儿子去学校一趟。她心里不安,巴望着儿子回来。儿子回来了,把一封印有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的特快专递交到她手里,而后哭了起来:“妈妈,我知道我不是个聪明的孩子,从小到大很多人嘲笑我。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你欣赏我……”这时,她悲喜交加,十几年来凝结在心中的泪水,一个劲地往下淌,任它打在手中的信封上。。。。。。。。。。 [编后]:为什么我们的孩子、我们的学生今天不行、明天不行、后天仍然不行为什么“她”的孩子开始看起来不行,后来却越来越行为什么魏书生的学生开始“不行”,后来都“行”了 为人师尊、为人父母者,应该怎样对待我们眼中的“差生”、“问题孩子”在这个过分渲染竞争、急功近利的时代,如果有人说父母和老师的尖酸、刻薄(语言伤害)不知埋没了多少“牛顿”、“爱迪生”,这其中多半含有坐而论道的成分,因为真到自己手里,所作所为也未必好到哪里去。好学生还顾不过来呢!谁会真正在意“差生”看看别人家的孩子,哪个不比自己的孩子行(说“孩子自己的好”那仅是一种感情倾向,真要比起来少不得以已之短比人

浅析陶行知创造教育理论及启示

浅析陶行知创造教育理论及启示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最早形成于1913—1919年,而在1943年发表的《创造宣言》和《儿童的创造教育》,则可以看作是其创造教育理论完善和系统化的标志,是陶行知创造教育的顶峰。 纵观当今世界,教育改革丰富多彩,各有特色,但实施创造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建立创新体制,却是各个国家的共识。陶行知先生早年提出和推行的创造教育理论,超前地提出了世界教育发展的方向,不愧为伟大的教育家。虽然,我们今天所提的创造教育,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上都与陶先生当年讲的创造教育有很多不同,但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及其实践,仍对我们今天在新的条件下推行创造教育有十分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一、陶行知“创造教育”理论的主要内容 1、提出了“创造教育”的目的 创造的教育目的是什么陶行知认为:一是培养“真善美的活人”。陶行知在《创造宣言》中说:“教育者不造神,不是造石像,不是造爱人。他们所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所谓“真善美”,是指勇于实践、实事求是、品德高尚、举止文明等,所谓“活人”,就是富

有创造精神,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开拓进取的现代人。二是“培养老百姓的创造力”,“给学生一种改造环境的能力”,“使他们为自己创造,为社会创造,为民族创造”。 2、阐述了“创造教育”的内涵 陶行知把“培养创造力”作为生活教育的宗旨之一,认为“只有发明工具、创造工具、运用工具才是真的教育。”在《育才学校节略》一文中,陶行知更加明确的提出:“本校师生之友以集体力量从事五项创造工作:甲、创造健康之堡垒;乙、创造艺术之环境;丙、创造生产之园地;丁、创造学术之气候;戍、创造真善美之人格。”他进一步提出:“学校必须给学生一种生活力,使他们可能单独或共同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这些论述,比较清晰的勾画出陶行知“创造教育”的内涵。 3、强调了“创造教育”的重要性 陶行知在许多讲话和文章中,多次论述了“创造”的重要性,把创造教育提高到很高的高度。甚至提出了“一切为创造”的口号(见《陶行知全集》第9卷第一线01页)。他认为:创造是人类的最高本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是生活教育的三大宗旨之一。陶行知赋予教育创造的功能,认为“教育就是生活的改造”,要推进现代文明就必须发挥创造精神,把培养创造力,看成是“我国今日

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对当前教学活动的启示

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对当前教学活动的启示 创造是民族生存、发展与进步的动力,是民族兴旺发达的灵魂,一个民族要强盛不衰,必须要增强全民族的创造意识,不断提高创新能力。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这一创造教育思想对当前教学活动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要培养既有创造思维又有创造能力的创造者,必须通过适当的教育,发掘他们的潜能,本文结合教育、教学实践,就创造教育对当前教学活动的启示略陈管见。 启示之一:营造创造氛围激发创造欲望培养创造精神 创造教育中的课堂教学氛围应该是民主的,教师和学生在求知的过程中是平等的,教师应为学生独特的见解而欣慰,甘为学生求知的阶梯,而不是凌驾于学生之上的“圣人”。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有意识的创造情景,引导学生观察,启发学生联系身边所见所闻,寻找问题的根源。例如,在讲牛顿第一定律时,我先提出问题:“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时能否运动?”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做课本中实验,再提出几个问题:(1)看到三个小车运动情况有什么不同?(2)小车为什么会停下来?先后顺序为什么不同?(3)小车为什么要从同一高度滑下?(4)从中可得出什么结论?(5)有什么推想?学生在这些问题的牵引下,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寻找答案,经过同学们讨论、思索,我进一步引导分析后正确得出规律——牛顿第一运动定律。

此外,要激活学生的创造思维,让学生明确目的、原则的基础上进行讨论,自由想象,无顾忌地发表自己的想法,教师只起指导、归纳、帮助的作用。例如,在一次收集废旧电池的活动中,学生想:有些废电池可能还有电,就对这些废旧电池进行测量,结果发现一些电池真的有电。“如何再利用这些废旧电池的电能呢?”我提出这个问题,学生们各抒己见,提出很多想法,最有价值的是把废旧电池用于电子石英钟。但由于一节废旧电池的电流过小,还不能使石英钟的指针转动,于是学生利用两节废旧电池并联来增加它的电流,这样大量的废旧电池有了用武之地。 以上事实证明了教师首先要创设好一个良好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观察、思考、动手、实践,可以把创造潜能激发出来,并在实践活动中提出新问题,想出新办法,培养了创造精神。 启示之二:“解放孩子” 让学生“动”起来 (1)动手——“解放孩子的双手”。 几千年传统教育思想的沉淀影响着家长和部分教师,很少给孩子动手的机会,孩子把一个崭新东西折散而无法复原时,则遭到家长的严厉训斥甚至挨打,家长考虑的是孩子损害了有用的东西太可惜。于是孩子在家中很少有动手的机会。在学校的课堂中,即使在实验课上,学生们都要按照操作规则,小心翼翼地在老师的“监控”之下,循规蹈矩地完成某

陶行知教育名言30句

陶行知教育名言30句 1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墨辨》提出三种知识,一是亲知;二是闻知;三是说知。亲知是亲身得来的,就是从“行”中得来的。闻知是从旁人那里得来的,或由师友口传,或由书本传达,都可以归纳为这一类。说知是推想出来的知识。现在一般学校里所重视的知识,只是闻知,几乎以闻知概括一概知识,亲知是几乎被完全挥于门外。说知也被忽略,最多也不过是从闻知那里推想出来的罢了。 2 教育是立国之本。中小学教育为国家根本大计,必须运用科学方法分析研究,实地实验,方能免入歧路。 3 我们深信健康是生活的出发点,也就是教育的出发点。我们深信教师必须学而不厌,才能诲人不倦。我们深信如果全国教师对于儿童教育都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决心,必能为我们民族创造一个伟大的新生命。 4 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5 文化钥匙要使学生得到最重要的四把:一是国文;二是外国语;三是数学;四是科学方法—治学治事之科学方法。与其把学生当作天津鸭儿填入一些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钥匙,使他们可以自动的去开发文化金库和宇宙之宝藏。 6 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 7 所谓健全人格须包括:一、私德为立身之本,公德为服务社会国家之本;二、人生所必需之知识技能;三、强健活泼之体格;四、优美和乐之感情。 8 作一个整个的人,有三种要素:一、要有健康的身体——身体好,我们可以在物质的环境里站个稳固。二、要有独立的思想——要能虚心,要思想透彻,有判断是非的能力。三、要有独立的职业——要有独立的职业,为的是要生利。 9 想自立,想进步,就须胆量放大,将试验精神,向那未发明的新理贯射过去;不怕辛苦,不怕疲倦,不怕障碍,不怕失败,一心要把那教育的奥妙新理,一个个的发现出来。 10 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并且,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就能为非作恶愈大。 11

普通话考试资料39普通话朗读作品《陶行知的“四块糖果”》文字加拼音

作zu ò品p ǐn 39号h ào 育yù才cái 小xiǎo 学xué校xiào 长zhǎnɡ陶táo 行hánɡ知zhī在zài 校xiào 园yuán 看kàn 到dào 学xué生shēnɡ王wánɡ友yǒu 用yònɡ泥ní块kuài 砸zá自zì己jǐ班bān 上shànɡ的de 同tónɡ学xué,陶táo 行hánɡ知zhī当dānɡ即jí喝hē止zhǐ了le 他tā,并bìnɡ令línɡ他tā放fànɡ学xué后hòu 到dào 校xiào 长zhǎnɡ室shì去qù。无wú疑yí,陶táo 行hánɡ知zhī是shì要yào 好hǎo 好hǎo 教jiào 育yù这zhè个ɡe “顽wán 皮pí”的de 学xué生shēnɡ。那nà么me 他tā是shì如rú何hé教jiào 育yù的de 呢ne ? 放fànɡ学xué后hòu ,陶táo 行hánɡ知zhī来lái 到dào 校xiào 长zhǎnɡ室shì,王wánɡ友yǒu 已yǐ经jin ɡ等děnɡ在zài 门mén 口kǒu 准zhǔn 备bèi 挨ái 训xùn 了le 。可kě一yī见jiàn 面miàn ,陶táo 行hánɡ知zhī却què掏tāo 出chū一yī块kuài 糖tánɡ果ɡuǒ送sònɡ给ɡěi 王wánɡ友yǒu ,并bìnɡ说shuō: “这zhè是shì奖jiǎnɡ给ɡěi 你nǐ的de ,因yīn 为wéi 你nǐ按àn 时shí来lái 到dào 这zhè里lǐ,而ér 我wǒ却què迟chí到dào 了le 。”王wánɡ友yǒu 惊jīnɡ疑nǐ地de 接jiē过ɡuò糖tánɡ果ɡuǒ 。 随suí后hòu ,陶táo 行hánɡ知zhī又yòu 掏tāo 出chū一yī块kuài 糖tánɡ果ɡuǒ放fànɡ到dào 他tā手shǒu 里lǐ,说shuō:“这zhè第dì二èr 块kuài 糖tánɡ果ɡuǒ也yě是shì奖jiǎnɡ给ɡěi 你nǐ的de ,因yīn 为wéi 当dānɡ我wǒ不bù让rànɡ你nǐ再zài 打dǎ人rén 时shí,你nǐ立lì即jí就jiù住zhù手shǒu 了le ,这zhè说shuō明mínɡ你nǐ很hěn 尊zūn 重zhònɡ我wǒ,我wǒ应yīnɡ该ɡāi 奖jiǎnɡ你nǐ。”王wánɡ友yǒu 更ɡènɡ惊jīnɡ疑nǐ了le ,他tā眼yǎn 睛jin ɡ睁zhēnɡ得de 大dà大dà的de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