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清华版
- 格式:doc
- 大小:786.50 KB
- 文档页数:31
第六板块名著阅读《童年》:在苦难中长大1.作者是:苏联作家高尔基。
《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中的第一部。
2.作品内容:《童年》讲述的是阿廖沙(高尔基的乳名)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
小说从“我”随母亲去投奔外祖父写起,到外祖父叫“我”去“人间”混饭吃结束,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3.作品主题:(1)《童年》最基本的主题之一,就是阿廖沙的成长。
作者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成功地再现了阿廖沙作为一代新人从觉醒到成长的艰苦历程。
阿廖沙的形象是俄国千百万劳动者走向革命,走向新生活道路的具有普遍意义的艺术典型。
(2)这部作品还有一个更直接更迫切的主题:全面而真实地考察俄罗斯国民性中的强点和弱点,特别是无情的揭露和批判俄国几世纪以来形成的小市民的生活方式及其精神特征(愚昧落后、自私野蛮、目光短浅、因循守旧、人性泯灭),鞭挞小市民的卑鄙灵魂。
4.人物形象:作品主要塑造了两类人物形象:一类以外祖父为代表的自私残暴的人,一类是以外祖母为代表的正直善良的人。
(1)外祖父:是阿廖沙十分讨厌的一个人,他自私残忍,野蛮粗暴,贪婪专横,动辄就打人骂人,哪怕遇上一点不如意的事情也要歇斯底里的发作。
为了维护他那摇摇欲坠的小业主地位和分崩离析的家庭,他残酷的虐待工人,甚至六亲不认,独断专行,破产后更加贪婪吝啬。
但在这个市侩气十足的人身上,还有一点人性的闪光,如他年轻时候在伏尔加河当纤夫,经历了贫困和沉重的生活,是一个生活的斗士与勇士;再如他教阿廖沙识字,也体现了对阿廖沙的疼爱。
但这一切并不能掩盖他整体人性上的残忍与自私。
(2)舅舅:两个舅舅也是粗野、自私的市侩,整日为争夺家产争吵斗殴,疯狂虐待自己的妻子。
(3)外祖母:善良慈祥,聪明能干,热爱生活,爱亲人,爱邻居,爱所有的人,对谁都忍让,有着圣徒一般的宽大胸怀。
她心甘情愿把生活中的一切压力都承担下来而毫无怨言。
《猫咪凑趣——魔棒工具和模糊工具》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次作业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并熟练运用“魔棒工具”和“模糊工具”在图像处理中的运用。
通过作业,学生将能够理解并实践这些工具的基本使用方法,提高图像处理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作业内容1. 完成一幅猫咪主题的图像处理作品:* 使用“魔棒工具”选取猫咪周围的背景,并对其进行删除或替换的操作;* 使用“模糊工具”对猫咪的毛发进行处理,以达到更好的视觉效果。
2. 提交作业时需附上图片以及对应的操作说明(文字形式),以便教师评估作业质量。
三、作业要求1. 作业中涉及的图片应为原创,不得抄袭或使用他人作品;2. 操作说明应清晰、简洁,确保教师能够理解你的操作思路;3. 完成作业后,请将图片和操作说明保存在一个文件中,文件名命名为“班级姓名+学号+课程名称”的形式;4. 作业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逾期不候。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作业质量、创意性、操作熟练程度;2. 评价方式:教师评分、同学互评相结合;3. 评价时间:作业提交后一周内完成评价。
五、作业反馈1. 学生反馈:学生应根据教师和同学的反馈,对自己的作业进行修改和完善,以达到更好的效果;2. 教师反馈:教师将对作业进行总结,对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具体作业内容及要求如下:一、作业内容:请同学们使用《猫咪凑趣》主题素材,完成一幅猫咪图像处理作品。
具体要求如下:1. 使用“魔棒工具”选取猫咪周围的背景,并对其进行适当的处理,如替换为其他背景或删除背景;2. 使用“模糊工具”对猫咪的毛发进行处理,以达到更好的视觉效果。
注意控制工具的强度,避免过度模糊导致猫咪毛发失真。
二、作业要求:请同学们注意以下事项:1. 确保素材是自己的,不得抄袭或使用他人的作品;2. 完成后将图片和对应的操作说明(文字形式)保存在一个文件中,文件名命名为“班级姓名+学号+课程名称”的形式;3. 完成作业后,将文件上传至学习平台。
《信息新技术——计算机的硬件与软件》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将:1. 了解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和作用。
2. 掌握计算机软件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3. 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作业内容:1. 硬件识别:学生需要在家中自行组装一台模拟的计算机,并按照要求填写硬件清单。
这个任务旨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了解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和作用。
2. 软件分类:学生需要从网上下载一些不同类型的软件,并按照要求进行分类。
这个任务旨在让学生了解计算机软件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同时也能让他们熟悉各种不同类型的软件。
三、作业要求:1. 学生需要独立完成作业,不允许抄袭。
2. 硬件清单需要详细填写每个硬件的名称、型号、品牌、生产商等信息,并拍照上传至作业平台。
3. 软件分类需要按照操作系统、办公软件、游戏、工具等类型进行分类,并截图上传至作业平台。
4. 作业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逾期将无法提交。
四、作业评价:1. 作业平台将根据学生提交的硬件清单和软件分类截图进行评分,满分10分。
2. 学生需要对自己的作业进行自评和反思,总结自己在作业中遇到的问题和收获,并提出改进建议。
3. 教师可以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和指导,针对学生在作业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集中讲解和答疑。
4. 最终成绩将根据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等多方面的结果综合评定。
五、作业反馈:1. 学生可以在作业平台上查看其他同学的作业,并进行点评和交流。
2. 学生对作业内容和评价方式有任何意见和建议,可以向教师反映,以便不断完善作业设计方案。
3. 教师应及时回复学生的反馈意见,并尽可能在下次作业前进行改进。
通过本次作业,学生不仅可以了解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基本知识,还能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
同时,教师也应该根据学生的反馈不断优化作业设计方案,提高教学质量。
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作业目标本次作业旨在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基础知识,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学课件大全中学物理中学课件大全中学物理12pppt小说—环境8pppt秦皇陵兵马俑11pppt完全平方公式11pppt感恩教育班会6pppt外国风景画静物画赏析9pppt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和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8pppt大道之行也15pppt宾语从句24pppt地球的圈层结构12pppt今天你快乐吗?9pppt清华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1.2信息新技术课件17pppt北京独一无二10pppt导数的几何意义1ppt16pppt仁爱版英语七年级unit 7 topic 1 section b8pppt清华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1.1信息新概念课件7pppt历史唯物主义知识14pppt基本不等式9pppt全等三角形复习112pppt分式应用13pppt二次函数的图形与性(6)9pppt怎样让照片打动人7pppt初一政治25pppt作文审题118pppt信息及特征11pppt二战后政治经济格局10pppt八年级下《分式方程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课件7pppt代数式c72pppt专题6 课题1 植物芳香油的提取12pppt《泊秦淮》10pppt争当四好少年ppt10pppt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复习(一)11pppt七年级上Unit+1+期中复习课件11pppt做文明人,创文明班8pppt中学生追星现状问题14ppptUnit 6重点词汇12pppt主题班会8ppptunit 4 reading 136pppt《囚绿记》39pppt专题2 课题3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24pppt《过秦论》定稿13pppt不等式的解集22pppt30.2.3 用样本估计总体13pppt伤仲永13pppt9-16-3比热容7pppt七年级上册生字词11pppt3.5.1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a10pppt【物理】13.5《光的衍射》课件(新人教选修3-4) 9pppt一元二次不等式运用11ppptMUSIC—new age15pppt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12pppt5.7向心力13pppt一元一次不等式10pppt28.1 锐角三角函数(4)10pppt4.3从问题到方程(2)12pppt8.2.3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1)9pppt8.2.3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2)11pppt5、光的色散7pppt“人证”(定)13pppt2012中考数学复习课件1.数与式12pppt4人体的排泄12pppt4.1从问题到方程(1)13pppt7.1欧姆定律6pppt2011热点新闻7pppt2011高考病句11pppt2012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必考题2(人教版新课标) 13pppt2012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必考题6(人教版新课标) 13pppt2011江苏各市中考数学压轴题13pppt5.3绝对值(1)8pppt2011Where’s_the_post_office50pppt2012浙江宁波思品中考考点712pppt2.4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复习课12pppt2-2-2苯的同系物15pppt17.1.1 反比例函数课件13pppt1.1珍爱生命过健康安全的生活18pppt1.日常生活中的酸和碱(第1课时)24pppt1.2集合之间的关系与运算14pppt鸿门宴(实词)11pppt非洲217pppt高考数学总复习课件26. 概率问题常见错解剖析15pppt高中政治人教版第二课第一框题37pppt高中英语语法课教学+14pppt金色花15pppt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115pppt雪13pppt钠的化合物优秀课件16pppt高中音乐爱我中华15pppt走进高三15pppt静电29pppt课题进展汇报317pppt等高线地形图19pppt近似数14pppt语文课件划分成分16pppt质量和密度总复习19pppt责任15pppt钢琴音乐的奇葩14pppt第二课时金属与水16pppt课内文言文、古诗词解析15pppt蹲踞式起跑课件12pppt表格加工14pppt观舞记wang。
《信息新技术——计算机的硬件与软件》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本课学习主题为“计算机的硬件与软件”。
我们将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构成,认识硬件与软件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为后续的信息技术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学习目标1. 知识与理解:掌握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的基本概念,了解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
2. 技能与操作:能够识别计算机的主要硬件设备,理解软件在计算机系统中的作用及运行方式。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增强学生对计算机硬件与软件重要性的认识。
三、评价任务1. 知识理解评价:通过课堂提问和课后小测验,评价学生对计算机硬件与软件基本概念的掌握情况。
2. 操作能力评价:通过学生实际操作识别硬件设备,以及利用软件完成简单任务的方式,评价学生的操作能力。
3. 学习态度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参与度,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计算机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回忆自己使用计算机的经历,激发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
2. 新课讲解:教师讲解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的概念,介绍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
3. 硬件识别:学生观察教师提供的计算机实物或图片,识别并指出计算机的主要硬件设备。
4. 软件体验: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软件完成简单的任务,如打开文件、编辑文字等,体验软件在计算机系统中的作用及运行方式。
5.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的关系,以及自己在生活中使用计算机的经历。
6. 课堂总结:教师总结学生的讨论内容,强调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的重要性及相互关系。
五、检测与作业1. 课堂检测:通过课堂小测验,检测学生对计算机硬件与软件基本概念的掌握情况。
2. 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查找并记录家中计算机的硬件设备名称及功能,以及常用的软件名称及用途。
六、学后反思1. 学生反思:学生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及学习收获,总结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需要改进。
第2课信息新技术——计算机的硬件与软件教案一、教学内容分析《认识计算机硬件系统》是清华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信息大世界第二课信息新技术中的教学内容,属于理论基础知识课。
本课学习重点是让学生通过动手拆卸和安装计算机主机箱,再次认识计算机硬件系统组成,并能说出硬件各部分的功能和作用,了解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硬件发展史和发展趋势等。
二、学生情况分析本课学习对象为七年级学生。
七年级学生已经初步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安装和维护工作,并对事物有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在搬运计算机主机箱时具备一定的体能,在拆卸和安装计算机主机箱时也会讲究一些方式和方法。
三、教学目标分析【知识和技能】(1)认识计算机硬件系统,并能说出各部件的功能和作用(2)了解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掌握计算机主机箱的拆卸和安装方法(3)了解计算机发展趋势和发展历史【过程和方法】(1)通过实物展示,识别计算机硬件(2)动手实践,通过拆卸和安装计算机主机箱,进一步了解计算机硬件各部分的功能和作用(3)学生通过任务驱动来探究计算机工作原理(4)通过对不同年代和机型的主机箱进行对比,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硬件发展演变过程和发展趋势【情感态度价值观】(1)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会理论指导实践,再从实践验证理论的实践过程(2)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教学重点难点分析【教学重点】能够从外观上识别计算机硬件系统【教学难点】能够简述计算机硬件各部件功能和作用五、教学方法和策略分析任务驱动法、实践法、对比法六、教学过程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激发兴趣引出新课问题一:同学们,你们天天都在使用电脑,有谁知道计算机硬件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呢?问题二:计算机硬件多数都安装在这个主机箱中,哪位同学打开过主机箱,看过主机箱里面都有哪些硬件呢?今天,我们就通过拆卸主机箱中的硬件来认识计算机硬件系统,好不好?学生思考,通过查看黑板上绘制的计算机硬件系统结构图来了解。
可能有些学生打开过主机箱,但绝大多数学生,没有打开过主机箱。
七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案段国芸2014.3第1课信息与信息技术教学案例一、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理解信息的含义及特征;理解信息技术及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关系;了解当今信息技术发展的情况。
2、能力方面:通过本课的教学,培养学生进行辩证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信息及信息技术的理论和实际。
三、教学难点:信息技术的发展中涉及到的有关概念及其具体的应用。
四、教学准备:该课在多媒体教室上.五、教学方法:阅读法、讲授法、提问法讨论法、比喻法六、教学安排:一课时七、教学过程: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 (板书)第一节:信息与信息技术在初中我们学了有关信息技术的知识从现在起我们要继续学习《信息技术》这门课请看投影。
(师)从这我们可以看出信息技术教育是多么的重要。
世纪之交,千年更迭,人类进入了以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为主要特征的新的时代,所以我们一定要学好《信息技术》这门课。
那我们看一下今天所要讲的内容:(打出投影片,此投影内容的说明如下)谈到信息技术那我们就要谈“信息”。
一、什么是信息?(点击主链接图中的相应超链接,则此片蓝底从上到下打开)1、什么是信息?A:共享信息的人越多,信息的价值就越大比如我有一个科技成果,它是以文字或语言的方式表示的,是一条信息,知道的人越多它的价值就越大。
它能够产生巨大的社会或经济效益。
信息是一种资源。
物质、能量和信息是共同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但信息与物质和能源不同的是物质和能源使用后减少,信息使用以后却不会减少,共享信息的人越多,信息的价值就越大,这就是信息的共享性。
B: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大家谁能举出一个信息不存在的例子(设问)。
不论你说不说话,睡不睡觉,你都给别人一个信息。
由于宇宙中没有绝对静止的事物,任何事物都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中。
信息是事物运的状态和方式,因此,信息是普遍存在的,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C:信息也会过时(提问)大家谁能举出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
《猫咪凑趣——魔棒工具和模糊工具》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本课学习主题为“图像处理与编辑”,主要围绕“猫咪凑趣”这一主题,通过使用魔棒工具和模糊工具,学生将学习如何进行图像的选取与处理。
通过实践操作,掌握这两种工具的使用技巧,为后续的图像编辑与美化打下基础。
二、学习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魔棒工具和模糊工具的基本功能与使用场景。
(2)掌握使用魔棒工具进行图像选区的技巧。
(3)学会使用模糊工具进行图像的模糊处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教师演示和学生自主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掌握工具的使用方法。
(2)培养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图像处理与编辑的兴趣,培养审美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三、评价任务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操作熟练程度以及与同学的交流合作情况。
2. 作品质量评价:评价学生完成的“猫咪凑趣”作品,包括选区准确性、模糊效果以及创意性。
3. 自我反思评价:要求学生课后进行自我反思,总结本课学习收获与不足。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1)通过展示几幅经过处理的猫咪图片,引起学生对图像处理的兴趣。
(2)简要介绍魔棒工具和模糊工具的功能与作用。
2. 新课学习(20分钟)(1)教师演示魔棒工具的使用方法,重点讲解选区的概念及魔棒工具的选区技巧。
(2)学生自主实践,使用魔棒工具进行图像选区练习。
(3)教师讲解模糊工具的使用方法及场景,演示如何使用模糊工具进行图像的模糊处理。
(4)学生实践操作,使用模糊工具对选区进行模糊处理,并尝试调整参数,观察效果变化。
3. 小组合作(10分钟)(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张猫咪图片,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图像处理。
(2)小组合作,互相讨论、交流,完成作品。
4. 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1)每组展示作品,并介绍作品创意及处理过程。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功能和应用领域;(2)学会使用操作系统进行基本操作;(3)掌握计算机的基本输入输出操作。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遵守信息技术的道德规范。
二、教学内容第1课时:计算机的认识1. 计算机的基本概念2. 计算机的功能与应用3. 认识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第2课时:操作系统的使用1. 操作系统的概念与功能2. 桌面环境的基本操作3. 文件与文件夹的基本操作第3课时:计算机的基本输入操作1. 键盘的基本操作2. 鼠标的基本操作3. 练习输入文字和字符第4课时:计算机的基本输出操作1. 显示器的基本操作2. 打印机的基本操作3. 练习输出文字和图片第5课时:计算机的基本维护与安全1. 计算机的清洁与保养2. 计算机的安全防护3. 练习使用杀毒软件三、教学方法1. 任务驱动法:通过设置具体的任务,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培养操作能力;2. 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分组进行实践,培养团队合作意识;3. 实例教学法: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观察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是否能完成指定的任务;2. 学生团队合作意识:评价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3. 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态度与道德规范:观察学生在使用信息技术时的行为表现。
五、教学资源1. 计算机教室:提供足够的计算机设备,保证学生上课能进行实践操作;2. 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操作;3. 教学素材:准备一些文字和图片素材,供学生练习输出操作。
六、教学内容第6课时:网络的基本认识与应用1. 网络的概念与组成2. 互联网的基本应用3. 浏览器的基本使用第7课时:电子邮件的使用1. 电子邮件的概念与发送原理2. 的申请与使用3. 电子邮件的发送与接收第8课时:信息检索与1. 信息检索的方法与技巧2. 文件的与3. 练习使用搜索引擎第9课时:信息技术与生活1. 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2. 信息技术对生活的影响3. 练习使用生活类信息技术软件1. 复习本册书的主要内容3. 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七、教学方法1. 任务驱动法:通过设置具体的任务,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培养操作能力;2. 实例教学法: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网络的基本操作;3. 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分组进行实践,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执教日期:1. ARPANET的贡献组建ARPANET最初只是用于军事,但为了更好的开展相关科学研究,他被迫向相关的高校,科研机构与军事实验室进行开放互联。
在这个过程中,ARPANET也逐渐成为实现资啊?马群准备睡觉。
没办法,我老公监督一下。
源共享与共同研究的重要工具。
关于军事通信安全与科学技术研究的双重需要。
ARPANET于1983年分割为军事与民用两部分。
2. NSFNET的崛起ARPANET可以让相距很远的科学家一起共享数据,并开展协同研究。
因此对当时的科学研究工作产生了巨大影响。
但由于大部分高校不具备加入资格而被排除在外,美国科学基金会就利用ARPANET的核心技术与相关标准,自行创建了文化全美的国家科学基金会网络。
简称NSFNET。
由于NSFNET呵呵对连接了多个可以共享的超级计算机中心网速比ARPANET快。
并向全社会开放。
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其影响力与规模开始超越ARPANET,因而成为互联网中最为重要的主干网。
了解什么是互联网的主干网?(学生活动)二、网络协议与标准的形成网络协议是计算机网络为实现数据交换而建立起来的1系列规则标准。
或约定的集合。
它既定义了如何收发数据与处理错误,也约定了通信线路上传输数据的标准。
是网络中所有设备都需要共同遵守的基本准则。
1. 网络协议的诞生创建ARPANET之初,四所高校的计算机都不尽相同,导致无法直接通信,科学家通过编写一个专用软件方式解决了这个问题。
由于该软件成功的实现了将两台不同计算机进行直接通信因此被称为网络控制协议。
简称NCP。
NCP诞生后就有了运营标准。
只有符合标准的计算机才能加入。
因此当时很多计算机无法加入。
让计算机通信需要几个必备条件?(学生活动)互联网是如何诞生的?。
数学暑假作业七年级下册清华附中本试卷分第1卷和第II卷两部分,共4页。
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2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1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在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3、第1I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填空题直接填写答案,解答题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参考公式.如果事件A,B互斥,那么P(A+B)=P(A)+P (B)第1卷(共5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若集合M=(r|VE<4),N=(x |3x>1),则MON =()A.[r|0<r<2)B.(x<r<2)C.[r|3 <r<16)D.(x1<r<16)2、若i(1-=)=1,则.+3=()A.-2B.-1C.1D.23、在AABC中,点D在边AB上,BD =2DA、记CA=m,CD=n、则CB=()A.3m-2nB.-2m +3nC.3m + 2nD.2m +3n4、南水北调工程缓解了北方一些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其中一部分水蓄入某水库,已知该水库水位为海拔148、5 m时,相应水面的面积为140、0km2;水位为海拔157、5 m时,相应水面的面积为180、0km2、将该水库在这两个水位间的形状看作一个棱台,则该水库水位从海拔148、5m上升到157、5m时,增加的水量约为(V7=2、65)()A.1、0 x 100 m3B.1、2 x 100 m3C.1、4 x 109 m3D.1、6 x 109 m35,从2至8的7个整数中随机取2个不同的数,则这2个数互质的概率为()A.1/6B.1/3C.1/2D.2/36、记函数f(z)= sin(wr+)+b(w> 0)的最小正周期为T、若〈T<x,且y=f(z)的图像关于点(、2)中心对称,则f()=A.1B.3/2C.2/5D.3二、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部分选对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7、已知正方体ABCD-asic,Di,则()A.直线bcg与DA1所成的角为90°B.直线BC;与CA1所成的角为90°C.直线BC]与平面BB,DiD所成的角为45D.直线BC]与平面ABCD所成的角为45°8、已知函数f(r)=r3-r+1,则()A.f(r)有两个极值点B.f(r)有三个零点C.点(0,1)是曲线y=f(x)的对称中心D.直线y=2r是曲线y=f(z)的切线9、已知0为坐标原点,点A(1,1)在抛物线C:r=2py(p>0)上,过点B(0,-1)的直线交C于P,Q两点,则()A.C的准线为y=-1B.直线AB与C相切C.OPI-JOQ > |OAD.BPI-|BQI > |BA210、已知函数f(z)及其导函数J"(z)的定义域均为R,记g(z)= f'(r)、若f(;-2r),9(2+r)均为偶函数,则()A.f(0)=09B.g(-1)=g(2)C.f(-1)= f(4)D.g(-1)= g(2)三、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1、(1-)(z+ y)*的展开式中ry的系数为()(用数字作答)、12、写出与圆r2+y2=1和(x-3)2+(y-4)2=16都相切的一条直线的方程15、若曲线y=(r+a)e有两条过坐标原点的切线,则a的取值范围是13、已知椭圆C.+=1(a>b>0),C的上顶点为A、两个焦点为Fi,Fz,离心率为过F.且垂直于AF2的直线与C交于D,E两点,DE=6,则AADE的周长是四、解答题.本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4、(10分)记S,为数列(an的前n项和,已知a1=1,)是公差为.的等差数列(1)求(an)的通项公式;(2)证明:=+-++<215、(12分)已知函数/(r)=e'-ar 和g(r)= ax-jnr有相同的最小值(1)求a;(2)证明.存在直线y=6,其与两条曲线y=f(r)和y= g(r)共有三个不同的交点,并且从左到右的三个交点的横坐标成等差数列16、(12 分)cos A记A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1+ sin A(1)若C=,求B;(2)求的最小值。
《信息新技术——计算机的硬件与软件》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次作业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计算机的硬件与软件,提高其动手实践能力和信息素养。
二、作业内容1. 基础理论问答:要求学生回答一些关于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基础知识问题,包括但不限于计算机的组成、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
回答应简洁明了,不超过200字。
2. 硬件拼装比赛:学生需根据提供的硬件设备图解,按照正确顺序拼装一台微型计算机(CPU、内存、硬盘、显卡等)。
完成后,拍照上传至班级群相册,由教师进行评分。
3. 软件安装实践:学生需自行选择一款常用软件(如浏览器、办公软件等),根据软件安装指南,在虚拟机中进行安装并运行。
完成后,提交一份实践报告,描述安装过程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三、作业要求1. 作业应按时提交,逾期不候。
2. 回答问题时,请确保答案的准确性,如有疑问,欢迎向老师提问。
3. 硬件拼装比赛需独立完成,不得抄袭。
如有违规行为,将受到相应处罚。
4. 软件安装实践需真实反映操作过程,报告应清晰明了。
5. 提交作业时,请注明班级、姓名。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评分将根据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硬件拼装比赛的完成度和整洁度以及软件安装实践的报告质量综合评定。
2. 评价方式:教师评价与学生互评相结合,确保评价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3. 评价时间:作业提交后,将在两天内完成评价并公布成绩。
五、作业反馈1. 学生应认真对待作业评价结果,对评价中提出的不足之处进行改正。
2. 对于作业中出现的普遍问题,教师将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和答疑,确保所有学生都能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
3. 鼓励学生在班级群中分享自己的作业经验和学习心得,促进同学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通过本次作业,希望学生们能够深入了解计算机的硬件与软件,掌握基本的动手实践能力,为后续的信息技术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也希望学生们能够积极参与到作业反馈中,为今后的学习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共同促进信息技术教学的进步。
《花团锦簇——使用画笔工具和色相调整》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花团锦簇——使用画笔工具和色相调整》是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重要一课,该课程以“数字化创意设计”为主题,重点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绘画能力和色彩运用技巧。
本节课的学习主题为“掌握画笔工具的基本操作与色相调整方法”,通过学习与实践,学生将能够自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数字绘画。
二、学习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画笔工具的基本功能与使用方法,掌握色相调整的技巧,能够使用画笔工具进行基本的绘画操作。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模仿和实践,学会使用画笔工具绘制简单的图形和图案,并能够通过色相调整使画面更加生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字绘画的兴趣和爱好,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色彩运用能力。
三、评价任务1. 课堂互动评价:学生在课堂上能否积极参与讨论,提出问题和建议,以及能否正确理解并掌握画笔工具的使用方法和色相调整的技巧。
2. 作品质量评价:学生能否独立完成一幅具有创意的数字绘画作品,作品是否具有较好的构图和色彩搭配。
3. 操作熟练度评价:学生能否熟练运用画笔工具进行绘画操作,以及能否快速完成色相调整。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几幅优秀的数字绘画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欲望。
2. 讲解示范:教师详细讲解画笔工具的基本功能和操作方法,并通过演示让学生了解如何使用画笔工具进行绘画。
3. 学生实践: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和演示,自主进行绘画实践,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
4. 色相调整:教师讲解色相调整的方法和技巧,并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通过调整色彩使画面更加生动。
5. 作品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相互评价和学习。
五、检测与作业1. 课堂检测:教师通过提问和观察学生的操作,检测学生对画笔工具的使用方法和色相调整技巧的掌握情况。
2. 课后作业:学生自主创作一幅以“春天”为主题的数字绘画作品,要求构图合理、色彩搭配得当,并提交作品供教师评价。
提克阿热克乡中学七年级信息技术
教学工作计划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付永亮2012.2.20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进度表
课题:第一课成立编辑部
课题:第二课选择编辑器
课题:第三课编辑计划书
二、教学新课
(二)编辑计划书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应具备一定的文字输入技能,同时已经掌握Word排版的基本技能,如插入艺术字、剪贴画、设置字
3、输入计划书的内容。
4、在文档的最后插入日期和时间。
在“插入”菜单中选择“日和时间”项,即可在光标所在位置插入当前的日期和时间,如图所示
5、利用“格式工具栏”对计划书进行编辑,形成一份图文
并茂的文档,对编辑计划书的排版美化,不必强求一律,要让学
(三)打印预览
打印预览就是在打印文档之前真实地看到打印后的效果。
单击“常用工具栏”上的“打印预览”
览”方式,如图所示。
在打印预览模式下,有一个打印预览工具栏,单击“显示比
3、单击“确定”按钮,打印机就开始打印文档了。
另外,单击工具栏中的“打印”按钮,也可以打印文档,这时将直接打印整
课题:第四课规划资料库
课题:第五课:积累资料
课题:第六课建立资料清单
课题:第七课设计版面
课题:第八课、设计封面
课题:第九课美化封面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