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比较
- 格式:pdf
- 大小:154.58 KB
- 文档页数:2
帕利哌酮缓释片与盐酸哌罗匹隆片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比较李益群;柯龙婷【期刊名称】《临床合理用药杂志》【年(卷),期】2024(17)17【摘要】目的比较帕利哌酮缓释片与盐酸哌罗匹隆片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泉州市第三医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6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帕利哌酮组和盐酸哌罗匹隆组,每组43例。
帕利哌酮组采用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盐酸哌罗匹隆组采用盐酸哌罗匹隆片治疗,2组均治疗8周。
比较2组患者疗效,治疗前后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认知功能评分、血清炎性因子[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白介素-1β(IL-1β)]水平,不良反应。
结果帕利哌酮组总有效率为83.72%,高于盐酸哌罗匹隆组的62.79%(χ^(2)=4.807,P=0.028)。
治疗8周后,2组阳性症状、阴性症状、精神病理评分及总分均低于治疗前,且帕利哌酮组低于盐酸哌罗匹隆组(P<0.01);2组信息处理速度、推理和问题解决能力、社会认知评分及总分高于治疗前,帕利哌酮组注意/警觉、工作记忆评分亦高于治疗前,且帕利哌酮组信息处理速度、注意/警觉、工作记忆、推理和问题解决能力、社会认知评分及总分高于盐酸哌罗匹隆组(P<0.05或P<0.01),盐酸哌罗匹隆组注意/警觉、工作记忆评分与2组词语学习、视觉学习评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2组血清IL-6、IL-8、IL-1β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帕利哌酮组低于盐酸哌罗匹隆组(P<0.05或P<0.01)。
帕利哌酮组与盐酸哌罗匹隆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不显著(34.88%vs.39.53%,χ^(2)=0.199,P=0.655)。
结论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优于盐酸哌罗匹隆片,患者临床症状、认知功能改善更加显著,有效抑制炎性反应,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帕利哌酮缓释片与阿立哌唑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杨国平 吴 越 顾 君 汤 莉 季 萍【摘要】 目的 探讨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60例符合CCM D-3诊断标准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予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组)和阿立哌唑(对照组)治疗,共8周,采用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量表(PA N SS)评定疗效,副作用量表(T ESS)评定副反应。
结果 治疗8周两组疗效相当,治疗组有效率90%,对照组有效率83.3%,差异无显著性,但治疗组4周时阳性因子分即明显下降,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t=3.99,P<0.05);治疗组8周时阴性因子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t=5.97,P<0.05)。
结论 帕利哌酮缓释片和阿立哌唑对首发精神分裂症疗效相当,帕利哌酮缓释片起效快,并且对阴性症状有较好的疗效,安全性高。
【关键词】 精神病学;帕利哌酮缓释片;阿立哌唑;首发精神分裂症Control Study on Paliperidone and Aripiprazole in the Treatment of First-episode Schizophrenia.Yang Guop ing,W u Y ue,Gu J un,et al.D ep ar tment of Senile Psy chiatr y,W ux i M ental H ealth Center,W ux i214151,P.R.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 o invest igat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 f paliper ido ne in the t reatment of first-episode schizophrenia.Meth-ods A total o f60cases met the CCM D-3criteria for first-episode schizophr enia were divided int o two gr oups r andomly,treated w ith paliper ido ne and ar ipipr azole respectively for8w eeks.T he Positiv e and N egativ e Sy ndrom e Scale(PA N SS)and T r eatment E-mergent Symptom Scale(T ESS)w ere used to access the therapeutic efficacy and side effects respectively.Results P aliper idone w as as effective as ar ipipr azole fo r the treatment of fir st-episo de schizophr enia(P>0.05),the effectiv e r ate w as90%in tr eatm ent gr oup and83.3%in contr ol gr oup.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 een tw o g ro ups in significant impr ovement r ate.How ev-er,from4w eeks positive factor point s in the treatment g roup w as decr eased sig nificantly(t=3.99,P<0.05),and negative factor po ints in the treatment gr oup w as decreased at8w eeks,there w as a sig nificant differ ence t han control gro up(t=5.97,P<0.05). Conclusion P aliper idone is as effective as ar ipipr azole in the treatment of fir st-episo de schizophrenia.Ho wever,it has much better effect for the neg ative sy mptoms,and has hig her safety.【Key words】 Psychiatry;P aliper idone;A ripipr azo le;F irst-episode schizophrenics 国内外已有多位学者认为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起效快且安全性高。
帕利哌酮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王来海;张瑞岭;张红星;石玉中;王新法【摘要】目的:比较帕利哌酮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92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怕利哌酮(3~12 mg·d-1)组和利培酮(4~6 mg·d-1)组各46例,疗程为8周.于基线及服药2、4、6、8周末,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最终入组的患者为89例,其中帕利哌酮组45例,利培酮组44例,治疗4、6、8周末2组的PANSS总分、阳性症状评分、阴性症状评分和精神病理评分均显著降低(P<0.01).治疗2周末,2组间PANSS总分、阳性症状评分和一般病理症状评分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阴性症状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8周末帕利哌酮组PANSS总分减分率为(68.3±11.7)%,利培酮组为(67.8±12.1)%;帕利哌酮组有效率为71.1%,利培酮组为68.2%,2组疗效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帕利哌酮组锥体外系反应发生少于利培酮组(P<0.05).结论:帕利哌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疗效与利培酮相当,且起效快、锥体外系反应少、安全性较好.【期刊名称】《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年(卷),期】2012(012)008【总页数】4页(P725-728)【关键词】帕利哌酮;利培酮;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安全性【作者】王来海;张瑞岭;张红星;石玉中;王新法【作者单位】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河南新乡 453002;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河南新乡 453002;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河南新乡 453002;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河南新乡 453002;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河南新乡 453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1+.41精神分裂症是常见的一种精神疾病,抗精神病药对精神分裂症的治疗起着重要的作用,非典型抗精神药帕利哌酮(paliperidone)为利培酮(risperidone)的活性代谢产物9-羟基利培酮,其确切的作用机制仍未完全清楚,可能与多巴胺D2和5HT2A 的拮抗作用有关,帕利哌酮对肾上腺素α1、α2和组胺H1受体有阻断作用,对胆碱毒蕈碱受体和肾上腺素β1、β2受体无亲和力[1-3]。
帕利哌酮缓释片与哌罗匹隆对首发精神分裂症疗效及安全性分析郑敬委【期刊名称】《中外医疗》【年(卷),期】2017(036)032【摘要】目的分析帕利哌酮缓释片与哌罗匹隆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方便收集该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期间诊治首发精神分裂症76例,随机均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单纯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试验组采用帕利哌酮缓释片与哌罗匹隆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试验组PANSS(82.24±10.45)与对照组(83.42±11.6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PANSS(36.35±5.87)明显低于对照组(51.35±7.54)(P<0.05),试验组1例肝功能异常,1例肌张力障碍,对照组1例肝功能异常,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利哌酮缓释片与哌罗匹隆对首发精神分裂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能有效促进PANSS改善,联合应用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总页数】3页(P130-132)【作者】郑敬委【作者单位】泉州市第三医院精神科第八病区,福建泉州 362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相关文献】1.帕利哌酮缓释片与哌罗匹隆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对照研究 [J], 朱国辉;杨娟;朱建平;孙蕾2.哌罗匹隆与喹硫平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分析 [J], 陈汉华3.哌罗匹隆与利培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影响的对比分析 [J], 程波4.哌罗匹隆与利培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影响的对比分析 [J], 程波5.分析比较哌罗匹隆与利培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改善状况 [J], 王刚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利培酮与帕利哌酮在治疗精神分裂症中的疗效对比摘要】目的:观察利培酮与帕利哌酮在治疗精神分裂症中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利培酮治疗,观察组给予帕利哌酮治疗,两组均治疗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BPRS评分、PSP评分变化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BPRS分、PSP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BPRS分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PSP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帕利培酮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相当,但帕利培酮在改善患者社会功能、降低药物不良反应方面优于利培酮。
【关键词】利培酮;帕利哌酮;精神分裂症【中图分类号】R7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5-0141-02帕利哌酮是抗精神药物利培酮最具有活性的代谢产物,近年来临床已证实,帕利哌酮治疗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有着良好的效果,并且可以明显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
帕利哌酮缓释片是运用新型OROS技术制成,有着不同于利培酮常规剂型的释放方法。
本组通过观察利培酮与帕利哌酮在治疗精神分裂症中的疗效及安全性,以探寻两种药物的差异,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4年5月至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根据我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明确诊断为精神分裂症的患者;②BPRS量表总评分在35分以上;③年龄在18~65岁之间,实验室指标检查基本正常。
排除:合并脑器质性疾病、智力障碍以及其他重大疾病者。
入组的6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中男17例,女15例;年龄22~62岁,平均(41.3±9.5)岁;精神分裂症病程4~20个月不等,平均(9.3±5.2)月。
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急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研究田会凤【期刊名称】《黑龙江医药》【年(卷),期】2024(37)3【摘要】目的:探索急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使用帕利哌酮缓释片的治疗效果。
方法:研究以收治的急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样本,筛选样本量102例,时间点截取2022年1月—2023年9月,按照数据1∶1随机抽取方式将患者抽取两组,对照组开展利培酮片治疗,观察组开展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观察患者各项指标变化。
结果:治疗前评估PANSS评分未见组间对比差值(P>0.05);观察组(治疗后4周、治疗后8周)PANSS评分治疗后属于改善更明显组别,组间可见差异(P<0.05)。
有效率结果评估显示观察组比值属于更优组别(P<0.05)。
患者SDSS、TESS评分未见组间治疗前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NPI-Q各项评分治疗后改善更明显,组间可见对比差(P<0.05)。
治疗前评估显示未见维度差值(P>0.05);观察组各项分值均为治疗后改善更优组别(P<0.05)。
不良反应评估观察组比值更优(P<0.05)。
结论:急性精神分裂症开展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效果显著,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病情,为患者营造良好的康复环境,改善患者生理机能,降低对患者产生的副作用,促使患者尽早恢复健康,应用价值良好。
【总页数】4页(P604-607)【作者】田会凤【作者单位】天津建华医院精神科二病区【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9.3【相关文献】1.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急性精神分裂症疗效及安全性的对照研究2.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急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3.可变剂量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急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分析4.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急性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研究5.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急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观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观察【摘要】目的:观察帕利哌酮缓释片在精神分裂症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以2017年8月-2019年1月本院接诊的精神分裂症病患72例为研究对象,同时将之按照奇偶数字分组原理划分成为研究和对照两组(n=36)。
当中,研究组实行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对照组实行利培酮治疗。
分析两组PANSS(阳性和阴性症状)评分的改善情况,并对各组的疗效总有效率等指标作出比较。
结果:研究组治疗4w后的PANSS评分为(40.65±8.71)分,比对照组的(49.32±9.86)分低,P<0.05。
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7.22%,比对照组的80.56%高,P<0.05。
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6%,同对照组的11.1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选择帕利哌酮缓释片,并将之合理运用于精神分裂症中,有助于缓解患者的阳性和阴性症状,提高临床疗效,且药物副作用轻,建议临床推广。
【关键词】帕利哌酮缓释片;不良反应;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在精神疾病当中,精神分裂症具有比较高的发病率,且其病情也较为严重,能够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1]。
有报道称,精神分裂症具有反复发作以及病情迁延不愈等特点,且患者在发病后通常还会出现日常生活能力、认知功能与社会功能丧失的情况,若病情较为严重,亦可引发自杀行为,而这不论是对患者还是社会安定来说都极为不利[2]。
为此,临床有必要加强对精神分裂症病患进行早期、正确治疗的力度。
本文以72例精神分裂症病患(接诊于2017年8月-2019年1月)为对象,着重分析帕利哌酮缓释片在精神分裂症中的应用价值,现做出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纳入2017年8月-2019年1月本院接诊的精神分裂症病患,将之采用奇偶数字分组法分成研究和对照两组(n=36)。
当中,研究组包含男性20例及女性16例,年龄介于50-81岁之间,平均(64.28±7.15)岁。
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急性精神分裂症疗效及安全性的对照分析杨维林云南省传染病专科医院,云南昆明 650301[摘要] 目的 探讨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急性期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研究组患者给予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利培酮片治疗。
结果 研究组急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达89.47%,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7.62%,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73.68%,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95%。
结论 应用帕利哌酮缓释片对急性精神分裂患者进行治疗,能够达到较为有效的治疗效果与满意的安全性。
[关键词] 帕利哌酮缓释片;急性精神分裂症;治疗效果[中图分类号] R74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3)11(b)-0138-02本文将对我院2012年1—12月期间接诊的42例急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临床研究,探讨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急性期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42例急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男性患者为26例、女性患者为16例,年龄为19~62岁,平均年龄为(49.36±1.33)岁,病程在1~24年之间,平均病程为(9.38±2.51)年。
按照随机的方式将42例急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平均分为研究组(21例)与对照组(21例)。
两组患者在例数、性别、年龄、病程、教育背景以及社会经历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且P>0.05。
1.2 方法1.2.1 纳入与排除标准 ①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1]对于精神分裂症的相关临床诊断标准;②所有患者均处于急性发病期;③对患者进行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 Nss)评分,结果均不低于60分;④患者未出现严重的攻击行为以及自残、自杀倾向;⑤患者无严重的肝脏、肾脏、心脏以及脑部等机体严重疾病;⑥患者经临床心脏图检查未出现异常情况;⑦患者无任何药物或酒精依赖情况以及任何药物滥用情况;⑧患者对本次研究所使用药物无过敏反应;⑨患者均未处于妊娠期、哺乳期等特殊时期;⑩患者于本次入院治疗前2周内均未系统服用过任何抗精神病药物;⑪排除患者对系统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无效;⑪排除患者无法完整吞服本次研究所使用药物;⑪患者于本次研究前3个月内未进行任何其他药物试验;⑪患者于本次研究前3个月内未进行电休克治疗;⑪排除患者发生迟发性运动障碍或由于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所引起的相关恶性综合征病史;⑪患者对本次药物治疗具有较好的依从性以及耐受性;⑪患者未合并出现任何其他精神类疾病;⑪患者及患者家属对本次研究具有知情权。
帕利哌酮缓释片、氨磺必利、奥氮平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社会功能及服药依从性比较【摘要】目的:观察帕利哌酮缓释片、氨磺必利、奥氮平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社会功能及服药依从性。
方法:选定本院收治的首发神经分裂症患者90例,研究时段自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根据治疗方法差异分为三组,具体为帕利哌酮组、氨磺必利组和奥氮平组,每组30例,比较临床疗效、社会功能和服药依从性。
结果:三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对比存在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三组患者阳性症状、阴性症状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5个月后,三组评分均下降,且帕利哌酮组、奥氮平组阳性症状评分低于氨磺必利组,氨磺必利组阴性症状评分低于其他两组,P<0.05;治疗前三组患者PSP、DAI评分存在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虽三组间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但是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三种药物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疗效相当,但氨磺必利利于阴性症状恢复,帕利哌酮和奥氮平利于阳性症状恢复。
【关键词】首发精神分裂症;帕利哌酮;氨磺必利;奥氮平精神分裂症临床发病率较高,且近年来呈上升趋势,多发于青壮年人群中,患者存在思维、行为及情感等多方面障碍,社会功能减退,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且给患者家庭带来承重负担[1]。
针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多给予药物治疗,常用药物包括帕利哌酮、氨磺必利和奥氮平等。
本文对三种药物治疗情况进行了探究,做出如下报道: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定本院收治的首发神经分裂症患者90例,研究时段自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根据治疗方法差异分为三组,具体为帕利哌酮组、氨磺必利组和奥氮平组,每组30例。
帕利哌酮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28-48岁,平均(38.13±3.11)岁;氨磺必利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27-48岁,平均(37.93±3.21)岁和奥氮平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28-49岁,平均(38.67±3.31)岁,全部患者病程在三年以内,三组患者一般资料组间存在,P>0.05(不具统计学差异),可比较。
帕利哌酮缓释片与奥氮平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对照研究余翔;廖节凤;许佳燕【摘要】目的:探讨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78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按人院顺序,以奇偶数法分成帕利哌酮缓释片组和奥氮平组,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和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于治疗前、治疗1周、2周、4周、6周和8周分别进行评定.结果:帕利哌酮缓释片组有效率65.8%,奥氮平组有效率67.5%,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帕利哌酮缓释片组起效快,不良反应低于奥氮平组,且不良反应轻微.结论:帕利哌酮缓释片与奥氮平对精神分裂症的疗效相当,但起效快且不良反应轻微,依从性更好.%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paliperidone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naive senile schizophrenia. Method:78 naive senile schizophrenic patients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paliperidone or olanzapine treatment for 8 weeks. All patients were evaluated with brief psychiatric rating scale (BPRS) and 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 scale (TESS) before treatment and at the second, fourth、 sixth and eighth week. Results:The response rate of paliperidone 65.8% was similar to the rate of olanzapine67.5%,paliperidone had response earlier and lighter than olanzapine. Conclusion: Paliperidone is effective in treatment of schizophrenia and light side effect.【期刊名称】《临床精神医学杂志》【年(卷),期】2011(021)004【总页数】2页(P270-271)【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帕利哌酮缓释片;奥氮平【作者】余翔;廖节凤;许佳燕【作者单位】244000,安徽省铜陵市第三人民医院;244000,安徽省铜陵市第三人民医院;244000,安徽省铜陵市第三人民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9.3国外文献报道,帕利哌酮缓释片对精神分裂症疗效肯定且起效快[1],国内有关帕利哌酮缓释片的研究较少,本研究以国产奥氮平(商品名:欧兰宁)为对照,探讨帕利哌酮缓释片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
论著·临床论坛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中国社区医师2019年第35卷第36期精神分裂症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精神障碍类疾病,如不及时接受治疗,患者会出现反复发作,病情也会不断恶化,严重者会导致患者出现人格方面变化、社会功能出现下降等,导致患者陷入残疾状态[1]。
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治疗时,较为常用的是抗精神病类药物,比如帕利哌酮缓释片,它是一种新研发的抗精神病类药物,主要成分为利培酮的活性代谢产物9-羟利培酮,独特渗透性控释口服给药系统使帕利哌酮缓释片在肠道内释放较慢,能够保证药物在患者血液内血药浓度恒定,达到较好治疗效果,提高患者对于药物治疗的耐受性[2]。
为研究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2018年5月-2019年5月收治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90例,平均分为两组,分别使用利培酮和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2018年5月-2019年5月收治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
对照组男24例,女21例;年龄21~50岁,平均(36.38±4.82)岁;病程1周~6个月,平均(2.51±1.33)个月。
观察组男25例,女20例;年龄20~48岁,平均(37.14±4.27)岁;病程1周~5个月,平均(2.16±1.61)个月。
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诊断为首发精神分裂症,入院前未接受过抗精神病类药物治疗。
排除合并其他类型精神障碍疾病,合并严重基础性疾病,有相关药物过敏史,妊娠期、哺乳期患者。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①对照组使用利培酮治疗:治疗起始剂量为1mg/d,治疗1周内,如患者没有出现不良反应,逐渐增加药物剂量至4~6mg/d。
②观察组使用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治疗起始剂量为3mg/d,治疗1周内,如患者没有出现不良反应,逐渐增加药物剂量至6~9mg/d。
帕利哌酮缓释片与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比较目的:观察帕利哌酮与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
方法:随机将9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5例。
观察组采用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对照组采用奥氮平治疗。
比较两组PANSS评分、TESS评分及总有效率等指标。
结果:观察组PANSS评分、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ES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帕利哌酮与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均效果良好,但前者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标签:帕利哌酮;奥氮平;精神分裂症;PANSS评分;TESS评分精神分裂症属于临床中较为多见但病因尚未完全明确的精神疾病,大部分患者往往伴有认知、意识障碍,目前我国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已达655%[1],此病治疗时间长,给家庭带来较大负担,因此采取有效措施治疗精神分裂症,恢复患者正常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
帕利哌酮具有疗效好、不良反应少等特点,近几年在临床中应用越来越广泛。
本研究选择9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探讨帕利哌酮与奥氮平的临床效果差异。
[JP]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9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5例。
两组均符合相关诊断标准[2],排除标准:①严重脑心肾等器官疾病者;②精神与意识障碍、滥用药物等患者;③近期服用短效抗精神病药者;④不配合本次研究者。
其中观察组男24例,女21例;年龄35~76岁,平均年龄(550±23)岁;病程2~25年,平均病程(98±22)年;住院次数2~5次,平均住院次数(23±08)次。
对照组男25例,女20例;年龄36~78岁,平均年龄(553±25)岁;病程3~26年,平均病程(97±23)年;住院次数2~6次,平均住院次数(24±09)次。
首发精神分裂症给予帕利哌酮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发表时间:2017-11-01T15:56:01.643Z 来源:《心理医生》2017年28期作者:丁慧[导读] 采用帕利哌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病况,与传统药物治疗方案相比较,具备起效快的优势特点,因此值得应用与推广。
(浙江省永康市第三人民医院浙江永康 321300)【摘要】目的: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给予帕利哌酮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86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随机综合序贯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43)和对照组(n=43)。
对照组予以利培酮治疗,观察组予以帕利哌酮治疗,8周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和比较。
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86.05%与对照组的81.40%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精神病理症状、阳性症状及阴性症状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帕利哌酮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疗效并无显著差异,但帕利哌酮起效更快。
【关键词】帕利哌酮;利培酮;首发精神分裂症【中图分类号】R74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8-0066-02精神分裂症作为一种慢性精神性疾病,给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临床治疗多以药物控制为主[1]。
帕利哌酮作为一种新型精神病治疗药物,在临床中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
为了探讨不同药物治疗此病症的临床应用效果,本文对首发精神分裂症给予帕利哌酮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了研究,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8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
患者经临床检验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2],确诊为精神分裂症,采用随机综合序贯法将其分成两组各43例。
观察组男25例,女18例;年龄17~63岁,平均(40.17±2.4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