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毒血凝酶对肺结核患者术中出渗血量与凝血功能的影响
- 格式:pdf
- 大小:161.22 KB
- 文档页数:2
蛇毒血凝酶治疗肺结核大咯血临床观察摘要目的:探讨蛇毒血凝酶治疗肺结核大咯血的临床价值。
方法:将63例肺结核大咯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蛇毒血凝酶1KU肌肉注射;对照组给予垂体后叶素5U静脉注射,继用10U加入5%葡萄糖液500ml中静脉滴注并加以观察。
结果:两组在咯血停止时间上差别不明显;而在24小时内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蛇毒血凝酶明显优于垂体后叶素。
结论:蛇毒血凝酶具有使用安全,方便,防复发效果好,无明显不良反应,禁忌症少,应用范围广泛的优点。
关键词肺结核蛇毒血凝酶巴曲酶咯血是肺结核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
尤其是急性大量咯血,如不能及时止血,往往造成严重后果。
对63例肺结核急性大咯血患者分别采用蛇毒血凝酶和垂体后叶素止血治疗,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2002年1月~2008年6月收治活动性肺结核患者63例,一次性咯血≥300ml,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孕妇及既往有高血压,冠心病,肺心病,肾功能不全未收入。
治疗组34例,男20例,女14例;年龄20~79岁,平均49.23岁;<60岁19例,平均43.06岁;≥60岁15例,平均65.06岁。
对照组29例,男17例,女12例,年龄19~75岁,平均45.48岁;≥60岁13例,平均62.76岁。
治疗方法:以上患者发生大咯血后,立即给予止血治疗。
治疗组给予蛇毒血凝酶1KU肌注;对照组给予垂体后叶素5U静脉注射,继用10U加用5%葡萄糖500ml中静脉滴注。
然后观察从开始用药到出血停止的时间,24小时内咯血症状复发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蛇毒血凝酶组用药后咯血停止时间5分钟左右,重体后叶素组4分钟左右,经统计学处理无明显差异。
一次用药止血后,垂体后叶素组24小时内复发咯血5例(17.24%);而蛇毒血凝酶组仅复发咯血2例(5.88%),明显优于垂体后叶素。
该作用以老年组更为明显,中青年组差别较小。
蛇毒血凝酶组无1例发生不良反应;垂体后叶素组则出现血压升高,心率增快或减慢,腹痛等不良反应,甚至还有1例诱发心绞痛经扩冠处理后缓解,不良反应发生率53.45%。
蛇毒血凝酶治疗肺结核大咯血的临床效果目的:分析蛇毒血凝酶治疗肺结核大咯血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2例肺结核大咯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常规组患者采取垂体后叶素联合硝酸甘油进行治疗,试验组患者采取蛇毒血凝酶肌注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试验组患者的药物起效时间、咯血消失时间、咯血量均明显优于常规组,复发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肺结核大咯血患者采取蛇毒血凝酶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疾病复发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实践推广。
[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Snake Venom Blood Coagulation Enzyme in the treatment of massive hemoptysis of pulmonary tuberculosis.Method:Eighty two patients with massive pulmonary tuberculosi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The patients in the conventiona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Pituitrin combined with Nitroglycerin for the treatment.The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Snake Venom Blood Coagulation Enzyme.The clinical treatment effects in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The onset time,time of hemoptysis disappear and amount of hemoptysis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han those in the conventional group(P<0.05).The recurrence rate and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ventional group,the difference were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Snake Venom Blood Coagulation Enzyme in patients with massive hemoptysis is significant.The recurrence rate of disease and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are low,which can obviously improve the clinical symptoms of patients,and it is worth practicing in the future clinical practice.[Key words] Snake venom blood coagulation enzyme;Tuberculosis;Massive hemoptysis大咯血指的是患者初次咯血量在300 ml以上或者24 h的咯血量在500 ml以上的一類疾病,是肺结核的一类常见并发症,通常病情较为危急,若不及时采取积极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案,将会延误最佳的疾病治疗时机,导致病情进一步发展,引发休克、窒息、继发感染等不良情况,更有甚者将会死亡[1]。
尖吻蝮蛇血凝酶对体外循环围术期凝血指标的影响陈晨;魏双江【摘要】目的:观察尖吻蝮蛇血凝酶对体外循环(CPB)期间凝血功能、纤溶系统活性和血小板数量及术野引流量的变化.方法:择期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术患者共120例,采用随机抽样法分为2组,J组:尖吻蝮蛇血凝酶组(n=60),T组:对照组(n=60);监测CPB切皮前(T1)、CPB开始后30 min(T2)、鱼精蛋白中和肝素后20min(T3)、术后24 h(T4)的凝血酶元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PLT)、D二聚体(D-dimer).收集术后1、3、6、24 h术野引流量(mL).结果:J组与T组PLT在T2 、T3时相比较,P<0.05;PT、APT值T3时相,J组较T组显著降低,P<0.05;T2、T3时相D-dimer值,J组较T组显著降低,P<0.05;术野引流量2组,T2时相无显著差异,T3、T4时相J组显著低于T组.结论:尖吻蝮蛇血凝酶可明显减少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术后的血液丢失.【期刊名称】《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年(卷),期】2011(011)010【总页数】3页(P925-927)【关键词】尖吻蝮蛇血凝酶;体外循环;血液保护【作者】陈晨;魏双江【作者单位】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唐山063000;滦县人民医院,唐山0637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3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血液丢失与凝血功能密切相关,本文旨在观察尖吻蝮蛇血凝酶对CPB术后凝血功能的影响,以寻求理想的血液保护措施。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择期先天或获得性心脏病患者120例,年龄15~62岁,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为Ⅱ~Ⅲ级,术前未接受抗血小板和抗凝药治疗,血常规和凝血实验检查结果均在正常范围。
经伦理文员会批准,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1.2.1 麻醉:2组术前用药,吗啡0.1 mg·kg-1,阿托品0.01 mg·kg-1,局麻下桡动脉穿刺,全麻诱导静脉注射芬太尼20 μg·kg-1,咪达唑仑0.1 mg·kg-1,维库溴胺0.15 mg·kg-1,依托咪脂0.25 mg·kg-1,气管插管后行机械通气,中心静脉置管监测中心静脉压并测定全血激活凝血时间(ACT),切皮前芬太尼达30~50 μg·kg-1,术中间断给予维库溴胺、咪达唑仑、氟芬合剂,0.5% ~2%异氟醚吸入维持麻醉,多功能监护仪监测心电图、直接动脉压、CVP及脉搏血氧饱和度。
·药师实践·蛇毒血凝酶雾化吸入治疗咯血一例报告潘雯*金知萍**吕迁洲(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药剂科上海 200032)摘要一例老年女性肺癌患者伴咯血,考虑到该患者的肺癌及房颤病史,静脉使用止血药物有血栓形成风险,因此在药师的建议和监护下,该患者采用了蛇毒血凝酶雾化吸入治疗,结果咯血明显减少,且未发生血栓形成等不良事件。
关键词蛇毒血凝酶雾化吸入咯血血栓风险中图分类号:R282.74; R730.6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6-1533(2017)23-0067-03Nebulization inhalation of venom hemocoagulase for the treatmentof one case of hemoptysisPAN Wen*, JIN Zhiping**, LV Qianzhou(Department of Pharmacy, Zhongshan Hospital,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32, China) ABSTRACT An 87-year-old female with hemoptysismay had a risk of thrombosis due to her history of atrial fibrillationfor more than ten years and a suspected lung cancer when she was going to be treated with intravenous hemostatic drugs. So, she was finally treated with venom hemocoagulase by nebulization inhalation instead of intravenous injection under the advice and supervision of pharmacists. The pharmacist monitored the whole process and found this route of administration was effective and had no adverse reaction in this patient.KEY WORDS venom hemocoagulase; nebulization inhalation; hemoptysis; thromboembolic risk1 病史摘要1.1 入院录患者,女,87岁。
警惕|蛇毒血凝酶可致严重性低纤维蛋白原血症2018-05-10 18:00作者丨王生成海南省儋州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导读蛇毒血凝酶广泛应用于各大小医院的各个临床科室。
因“血凝酶”类药物具有止血作用又不会引起血栓风险,治疗剂量不会引起凝血功能障碍而受到广大医生的青睐,那么,蛇毒血凝酶果真是如此吗?几年前,我们医院的ICU刚独立成科,收到一个35岁男性因胃溃疡出血入院的病人,经过积极抢救治疗,当天出血情况就得到了控制,但入院24小时后复查凝血功能出现纤维蛋白原下降,且之后的复查呈进行性下降,为了纠正纤维蛋白原下降的情况,治疗上反复输注了血浆、冷沉淀、纤维蛋白原,但多次复查纤维蛋白原发现改善不明显,出现反复下降,一度低至0.2 g/L,过程中均没有升回0.9 g/L以上。
住院第7天的时候,纤维蛋白原仍明显低下,但因患者生命体征正常,无不适症状,无继续出血,贫血也已经明显改善,想转到普通病房。
当时我们医院的规模还比较小,我们科是呼吸消化内科,正好是请我去会诊。
主管医生的上级医生当时告诉我,“病人肝功能和肝CT都正常,来的时候凝血功能和血小板也都正常,出血情况在入院当天就得到了控制,但第二天开始出现纤维蛋白原下降,老实跟你说,我们还找不出是什么原因”。
我看了一下医嘱,出血控制后,除了抑酸护胃、补充能量营养支持和上述的血制品外,仅有“0.9%氯化钠注射液10 ml+注射用白眉蛇毒血凝酶1 KU,静脉注射,每8小时一次”,从这个医嘱上看确实没有什么问题,但既然出血情况控制了,为什么还要继续用白眉蛇毒血凝酶呢?我第一反应就是会不会白眉蛇毒血凝酶所致,当时我查了很多文献,发现关于这方面的报道非常少,仅有三篇。
报道的文献里要么是大剂量,要么是应用时间过长所致,而ICU用的总剂量并没有超过说明书,时间和剂量上也没有达到文献里报道的,按理说不应该呀,那么真的不会吗?为了证实和找出原因,病人转出来后,我在治疗上只停用注射用白眉蛇毒血凝酶,其他药物继续用,也不输任何血制品,第二天复查纤维蛋白原由0.4g/L上升至1.1g/L,第三天复查1.6g/L,第四天复查恢复正常,因为病情稳定,给予办理出院,一周后回院复查,凝血功能正常(包括纤维蛋白原正常)。
注射用白眉蛇毒血凝酶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术中出渗血量与凝血功能的影响余奇劲;周青山;蔡忠香;陈志娥;宋玲玲【期刊名称】《医药导报》【年(卷),期】2008(27)6【摘要】目的观察注射用白眉蛇毒血凝酶(简称:血凝酶)对乳腺癌根治术中出渗血量和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行一侧乳腺癌根治术患者80例,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切皮前5 min静脉注入血凝酶2 KU.术中连续监测血压、心率、心电图和经皮末梢动脉脉搏血氧饱和度,记录手术时间和术中的出渗血量,测定给药前即刻、给药后10,30,60 min及术毕即刻的凝血因子Ⅰ时间(PT)和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结果对照组手术时间(134.2±39.6) min,治疗组(125. 3±35.8) min,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术中出渗血量(169.4±27.3) mL,明显少于对照组[(215.7±34.2) mL](P<0.05).给药前即刻,给药后10,30,60 min和术毕即刻测定的PT 及APTT值,两组间在各时间点自身前后对照和组间比较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乳腺癌根治术术前静脉注射血凝酶2 KU可显著减少术中出渗血量,而对凝血功能无影响.【总页数】2页(P676-677)【作者】余奇劲;周青山;蔡忠香;陈志娥;宋玲玲【作者单位】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麻醉科,430060;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麻醉科,430060;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麻醉科,430060;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麻醉科,430060;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麻醉科,43006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3.1;R737.9【相关文献】1.注射用血凝酶对髋关节置换术低分子肝素抗凝患者出血量及凝血功能的影响 [J], 沈追孟2.蛇毒血凝酶对肺结核患者术中出渗血量与凝血功能的影响 [J], 张军;柳苍生;王生华;石锦辉;徐磊3.白眉蛇毒血凝酶预给药联合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对肝癌手术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及血液保护作用 [J], 邓喆;刘国锋;杜学柯4.巴曲亭对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中出血量及凝血功能的影响 [J], 张波;胡景阳;翁润民5.白眉蛇毒血凝酶对肺结核肺叶切除术患者术中出渗血量及凝血功能的影响分析[J], 汪涛;胡晨;严进锦;程吕欢;胡欣春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蛇毒成分抑制血小板凝聚能力解除心脏病症分析心脏病是一种各种疾病引起的心脏功能异常的综合性疾病,它是当前全球范围内主要的致残和致死原因之一。
而血小板的异常活化和过度凝聚在心脏病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科学家们发现了蛇毒成分中的一些物质能够抑制血小板的凝聚能力,并且有望成为解除心脏病症的新路径。
本文将对蛇毒成分抑制血小板凝聚能力解除心脏病症的相关研究进行分析。
蛇毒作为蛇类生物体防御措施的一部分,主要由一些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肽和酶组成。
这些毒素在进攻时能够造成猎物的昏迷、麻痹、出血等症状。
然而,正是这些蛇毒成分中的一些物质,被科学家发现能够抑制血小板的凝聚能力。
血小板是血液中的一种细小细胞片段,能够在血管受损的情况下迅速聚集形成血凝块,起到止血和修复作用。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血小板聚集过度会导致血凝块形成,进而引发心脏病等血管疾病。
因此,控制血小板的凝聚能力对于解除心脏病症是非常重要的。
早在十九世纪末,在草地上发现的一种蛇类“谷蛇”就被发现具有抗血小板凝聚的生物活性。
从那时起,科学家们开始研究蛇毒成分对血小板凝聚的影响。
研究表明,蛇毒中的一些物质,如血栓酶、抗凝血酶和蛇激酶等可以抑制血小板的凝聚能力。
这些物质通过不同的机制作用于血小板,改变血小板的形态和功能,从而减少了血小板的凝聚能力。
例如,蛇毒中的血栓酶可以将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阻断血小板凝聚所需要的纤维蛋白聚集。
此外,抗凝血酶可以抑制血栓形成,并且能够通过抑制血小板的聚集来发挥降低心脏病风险的作用。
还有一些蛇激酶可以直接作用于血小板表面的受体,抑制血小板的活化和聚集。
此外,科学家们还发现了一些抗血小板凝聚的蛇毒成分具有其他生物活性。
例如,一种被称为“Disintegrin”的蛇毒成分可以阻断血小板与血管壁的粘附,从而减少血小板凝聚。
另外,一些蛇毒成分还可以调节血小板的分泌功能,从而影响血小板凝聚。
尽管蛇毒成分抑制血小板凝聚能力解除心脏病症的潜在作用已经被科学家们发现,但目前的研究还相对较少。
临床常用蛇毒类凝血酶制剂对凝血指标的影响颜 楠, 韩 峰, 郝晓柯(空军军医大学附属西京医院检验科,陕西 西安 710032)摘要:目的 观察临床常用蛇毒类凝血酶(SVTLE )制剂对凝血指标的影响,为临床判断可能发生的出血风险作出提示。
方法 选取2017年1—10月空军军医大学附属西京医院泌尿外科患者102例(泌尿外科组)和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患者80例(耳鼻喉科组)。
泌尿外科组患者均为泌尿系统相关疾病术后使用注射用白眉蛇毒血凝酶止血的患者,耳鼻喉科组均为突发性耳聋使用巴曲酶注射液改善微循环的患者。
比较泌尿外科组与耳鼻喉科组治疗前后凝血酶原时间(PT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纤维蛋白原(Fib )、凝血酶时间(TT )、D-二聚体(DD )、纤维蛋白/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 )的变化。
结果 泌尿外科组注射用白眉蛇毒血凝酶治疗后Fib 水平较治疗前降低,FDP 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 <0.05)。
耳鼻喉科组巴曲酶注射液治疗后Fib 水平较治疗前降低,FDP 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 <0.05)。
结论 SVTLE 制剂可对Fib 与FDP 水平产生影响,应及时检测用药患者的凝血指标,观察其变化,避免因低纤维蛋白血症引起的出血。
关键词: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蛇毒类凝血酶作者简介:颜 楠,女,1983年生,学士,技师,主要从事血栓与止血研究。
通信作者:郝晓柯,E-mail :haoxiaoke@ 。
文章编号:1673-8640(2019)02-0162-03 中图分类号:R446.1 文献标志码:A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19.02.015蛇毒类凝血酶(snake venom thrombin-like enzyme ,SVTLE )是一种具有精氨酸酯酶和酰氨酶活性的丝氨酸蛋白酶,可在凝血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其结构和功能与人类类凝血酶(thrombin-like enzyme ,TLE )相似[1]。
蛇毒对血液凝固的影响血液凝固是人体重要的生理过程之一,它在维持人体正常功能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蛇毒是一种含有多种具有毒性的生物化学物质的复杂液体,经常被蛇类用来攻击猎物或自我防御。
当人类接触到蛇毒时,其毒素中的成分可能对人体的血液凝固产生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蛇毒的成分和其对血液凝固的影响。
蛇毒中广泛存在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其中包括各种毒液酶和毒素蛋白。
这些成分可以通过不同的机制影响血液凝固。
首先,蛇毒中的某些成分可以影响凝血因子的产生和活性,从而调节血液凝固的速度。
其次,某些成分具有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从而延缓血栓形成。
最后,蛇毒中的一些酶可以直接降解血液凝块,从而阻止或延缓血液凝固的形成。
一种常见的蛇毒成分是蛇毒凝血酶,它是一种促进凝血的酶。
蛇毒凝血酶可以直接激活血液凝血级联反应中的关键分子,如凝血因子X和凝血因子II。
此外,蛇毒中的其他酶还可以抑制血液中的凝血因子,并影响凝血酶的生成。
这些酶的作用导致血液凝固速度的增加,从而可能导致血栓的形成。
另一种常见的蛇毒成分是血栓弹力酶。
这种酶具有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可以通过抑制血小板激活和粘附来减慢血栓形成。
蛇毒中的血栓弹力酶与人体内的血小板聚集途径相关的分子相互作用,从而干扰血小板的正常功能。
此外,蛇毒中还存在一些其他的成分,如金属蛋白酶和磷脂酰胆碱酯酶等。
这些成分的作用与血液凝固的关系尚不明确,但它们也可能通过干扰凝血因子和血小板活性来对血液凝固产生影响。
然而,需要更多的研究来深入探索它们与血液凝固之间的关系。
虽然蛇毒对血液凝固的影响主要是负面的,但也有一些蛇毒成分具有潜在的治疗应用。
例如,一些蛇毒凝血酶被用作抗凝药物的候选物,可以用于治疗血栓性疾病。
此外,一些蛇毒中的成分也被用于开发新的抗血小板聚集剂,用于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
总结起来,蛇毒中的各种成分可以对人体的血液凝固产生复杂的影响。
这些影响主要是通过调节凝血因子的产生和活性、抗血小板聚集以及降解血液凝块等机制实现的。
白眉蛇毒血凝酶引发严重凝血功能异常伴咯血的原因探讨胥景秀 (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分院药剂科,天津 300250)[摘 要] 目的:探讨注射白眉蛇毒血凝酶引发严重凝血功能异常伴咯血的原因㊂方法:选取有严重凝血功能异常伴咯血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方法基础上注射白眉蛇毒凝血酶㊂结果:对照组患者与研究组患者给药前即刻㊁给药后30min后凝血因子以及凝血活酶,两组间在各时间点自身前后对照和组间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㊂结论:严重凝血功能异常伴咯血患者治疗过程当中,白眉蛇毒凝血酶治疗效果理想,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㊂[关键词] 白眉蛇毒血凝酶;凝血功能;咯血 咯血是喉以及喉以下的呼吸道中任何部位的出血经由口腔咳嗽排出㊂常见病因有肺结核㊁肺炎㊁慢性支气管炎以及肺癌等[1]㊂少量咯血临床上仅表现为痰中带血,每日咯血量在100ml以内,大量咯血表现为大量血液从口鼻涌出,可能会阻塞呼吸道,造成患者窒息死亡㊂因此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止血治疗㊂我院在严重凝血功能异常伴咯血患者治疗过程当中,联合使用注射白眉蛇毒凝血酶进行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㊂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严重凝血功能异常伴咯血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㊂对照组50例,其中男27例,女23例,男性年龄27~65岁,平均(30.75±6.42)岁,女性年龄28~63岁,平均(25.24±3.24)岁;研究组50例,其中男29例,女21例,男性年龄29~68岁,平均(29.45±6.28)岁,女性年龄27~65岁,平均(29.16±7.32)岁㊂入选标准:无血液疾病史㊁血小板质量无异常㊂两组患者均表现有严重凝血功能并且伴有咯血,对两组患者进行综合性检查,患者均知情同意本研究㊂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同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㊂1.2 方法:在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给予患侧卧位㊁绝对卧床休息,并且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㊁检测患者生命体征等常规医护治疗㊂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切皮前5min静脉注入白眉蛇毒血凝酶㊂用药期间由医护人员检测血压,静脉滴注速度也依据血压及时调整㊂在患者咯血停止后减少注射白眉蛇毒凝血酶量,维持用药72h以上㊂用药期间观察患者心率㊁咯血量变化以及恶心㊁呕吐等不良反应的表现状况㊂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心率㊁血压都与治疗前无明显差异,心电图没有明显异常㊂1.3 观察指标:统计患者的一般资料,测定两组患者给药前即刻㊁给药后10min凝血因子值和部分凝血活酶值㊂1.4 统计学方法:数据应用SPSS18.0进行分析,其中计数资料用率(%)比较,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㊂2 结果2.1 本院严重凝血功能异常伴咯血患者的年龄区分情况如下:见表1㊂表1 严重凝血功能异常伴咯血患者年龄分布年龄组别例数百分比(%)20~30岁2020.030~40岁2929.040~50岁3232.050~60岁1919.02.2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凝血因子以及凝血活酶值:见表2㊂表2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凝血因子以及凝血活酶值(x±s,S)组别例数凝血因子凝血活酶对照组50 给药前即刻14.1±1.325.4±2.0 给药后30min15.1±1.627.1±2.8研究组50 给药前即刻14.2±1.425.3±2.6 给药30min15.1±1.127.6±2.53 讨论 随着现代医学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临床对手术期间输异体血并发症的现象有更加全面普遍的认识,并且节约用血的意识也在逐步提高㊂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通常希望尽量少输血,手术过程中医生也希望少出血而减少手术时间和难度,更加便于手术操作㊂如何控制手术中的出血量,将出血量控制在最小限度,是所有外科医生及麻醉医师所关注的问题之一㊂目前临床手术中,合理使用止血药物是减少手术出血的有效措施[2]㊂白眉蛇毒凝血酶是一种血凝酶,从长白山白眉蝮蛇的蛇毒中提取而成,该种血凝酶中含有多种促凝血酶活性物质,如类凝血激酶㊁类凝血酶,以上两种酶是相似的酶作用物,在钙离子作用下可以刺激血小板的凝集,促进纤维蛋白原降解,可以生成纤维蛋白,纤维蛋白在血管破损处对血小板有吸附作用,形成止血栓,最终有良好的止血效果[3]㊂具有以上作用的血凝酶在手术过程中作为促凝剂,出血部位的血管中血小板凝集,产生栓子,形成凝血酶,因此达到了效果显著的止血作用和凝血效应,同时白眉蛇毒凝血酶的类凝血激酶作用可以使凝血因子破裂,会促使血液中生成可溶性纤维蛋白,可溶性纤维蛋白在纤维酶的作用下被分解,无法在血管内形成凝血作用[4]㊂但是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随着白眉蛇毒凝血酶注射量的增加,是否会导致血管内凝血的可能性,还需要临床医学的进一步研究和探讨㊂2011年,我国所做的一项关于白眉蛇毒凝血酶的临床应用情况研究发现,白眉蛇毒凝血酶已经广泛应用于现代医学的各个科室㊂有关文献结果显示白眉蛇毒凝血酶临床应用于咯血㊁上消化道出血等疾病的治疗,是一种相对安全的止血药物,但是在临床应用该药物治疗过程中也出现患者凝血功能障碍的病例,一旦出现可能会导致患者死亡,该情况需要引起临床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在治疗过程中发现患者凝血功能异常,应该立即减少或者停用白眉蛇毒凝血酶,必要时补充新鲜血浆或者冷沉淀治疗[5]㊂ 现代医学中的止血药物作用机制大不相同,包括凝血系统㊁血管系统以及血小板系统中应用止血药物,治疗过程中判断止血药物的效果有很大困难㊂手术操作可能会引起手术中出血,在治疗或者手术过程中因患者血管因素异常而引起的出血情况比凝血因素异常而引起的出血情况较多,但是也存在凝血异常的情况[6]㊂在手术中应用止血药物可能带来的不良反应也在医务人员的考虑范围内,如在血管内形成血栓以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㊂本次试验在不同时间点测量患者体内的凝血因子以及凝血活酶,组间对照无差异性,该试验结果表明白眉蛇毒凝血酶可能只在出血部位产生凝血酶的凝血作用,并不会促使血液一直处于高凝状态㊂ 综上所述,白眉蛇毒凝血酶是一种安全可靠㊁高效的酶性止血药,可显著减少术中出血㊁渗血量,而无血管内凝血作用㊂值得临床上进一步研究㊁推广和应用㊂4 参考文献[1] 何黎明,刘保国,陈 招,等.注射用白眉蛇毒血凝酶在创伤性脑损伤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13):11.[2] 田冰玉,白淑伟.白眉蛇毒血凝酶用于慢性泪囊炎患者鼻腔泪囊吻合术效果观察[J].中国药师,2017,14(11):2013.[3] 秦碧媛.酚妥拉明加用垂体后叶素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J].吉林医学,2017,38(6):1098.[4] 严明科,鲍 磊,王迎新,等.白眉蛇毒血凝酶联合泮托拉唑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作用机制研究[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7,23(3):345.[5] 曹伟丽.白眉蛇毒血凝酶联合复方戊酸雌二醇片对绝经过渡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6,31(21):4494.[6] 杨 成,占 强.白眉蛇毒血凝酶致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患者低纤维蛋白原血症1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6,10(8):642.[收稿日期:2019-06-23 编校:王丽娜]不同麻醉药物在脑功能区手术术中唤醒麻醉的临床效果比较分析熊双宝,周德祥 (湖北省大冶市人民医院麻醉科,湖北 大冶 435100)[摘 要]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药物在脑功能区手术术中唤醒麻醉的临床效果比较分析㊂方法:选取80例患者,将80例患者使用电脑随机分组方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以及观察组患者,分别接受瑞芬太尼麻醉以及舒芬太尼麻醉,对比两组患者在不同麻醉方式下唤醒时心率㊁唤醒时动脉压㊁唤醒时间㊁手术时间㊁VAS 评分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唤醒时心率㊁唤醒时动脉压㊁唤醒时间㊁手术时间㊁VA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数据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㊂结论:瑞芬太尼以及舒芬太尼均可用于脑功能区手术术中唤醒麻醉,但是相对而言舒芬太尼的安全性更高,患者苏醒更快,术后疼痛感较低,唤醒时的生命体征控制在平稳状况,因而舒芬太尼的麻醉效果更佳㊂[关键词] 不同麻醉药物;脑功能区手术;术中唤醒麻醉;临床效果通讯作者:周德祥 脑功能区[1-2]通常指的是患者的大脑皮质运动以及语言区域,在脑功能区进行手术操作时,应注意避免对其语言㊁运动㊁感觉等功能造成损害,随着临床麻醉的发展,术中唤醒麻醉在手术中运用较为广泛,术中唤醒麻醉即可有效地避免患者出现呼吸抑制,还能产生镇痛效果,在进行脑功能区手术时,术中唤醒患者,还能测试患者的某些脑功能区,避免误伤,但是不同的麻醉药物的使用,患者获得的麻醉效果也不同[3]㊂为了探究在脑功能区手术中实施术中唤醒麻醉时,不同麻醉。
蛇毒血凝酶治疗肺结核大咯血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观察作者:刘俊婷来源:《中国社区医师》2015年第03期摘要目的:观察评价蛇毒血凝酶治疗肺结核大咯血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
方法:收治肺结核大咯血患者24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选择垂体后叶素+硝酸甘油止血的12例纳入对照组,选择蛇毒血凝酶肌注的12例纳入观察组,对比相关指标。
结果:观察组起效时间(5±1)min,咯血消失时间(2±2)h,咯血量(310±207)mL,低于对照组的(14±9)min、(28±15)h、(582±174)mL;观察组住院期间复发率0、不良反应发生率0,低于对照组的41.67%、5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肺结核;大咯血;蛇毒血凝酶;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大咯血是肺结核常见严重并发症,若治疗不当或不及时,可致患者窒息、休克、感染、病灶播散,甚至死亡。
通常是患者一次咯血>300mL,或者24h>500mL。
蛇毒血凝酶是一种从毒蛇毒液中提取的凝血酶,具有速效、高效、长效、安全、方便、不受血浆凝血酶抑制影响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出血性疾病防治之中。
我院尝试应用蛇毒血凝酶治疗肺结核大咯血,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2013年1月-2013年9月收治肺结核并发大咯血患者24例,男17例,女7例,年龄22~67岁,平均38.4岁,病程3d~18年,有大咯血病史5例。
初诊8例,复诊16例。
疾病类型:空洞型18例,浸润型6例。
纳入标准:①无相关药物禁忌;②未合并有其他严重系统性疾病、器质性疾病,如脑梗死;③依从性良好;④符合保守治疗指征;⑤均接受国标方案抗结核治疗,可配合随访调查。
在保障治疗安全基础上,据患者意愿,12例使用常规止血方法的纳入对照组,12例应用蛇毒血凝酶的纳入观察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咯血量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蛇毒血凝酶在腹部手术中止血作用的系统评价目的评价蛇毒血凝酶在腹部手术中止血作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采用RCT法或采用盲法进行分析。
研究对象均为腹部手术患者,术后全部进行随访。
分为血凝酶组和对照组。
测量术中切口出血量、术中切口单位面积出血量、术后凝血酶原时间。
对纳入研究的结果采用RevMan 4.2.10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经筛选最终纳入3篇RCT进行分析,共340例腹部手术患者。
Meta分析显示:血凝酶组与对照组相比,在术中出血量和术中单位面积出血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凝血酶原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腹部手术中应用蛇毒血凝酶是有效安全的。
标签:血凝酶;腹部手术;有效性;安全性;Meta分析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hemocoagulase in abdominal operation surgeryWANG?Jun1??FENG?Xiaoyan2??WANG?Yu21.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of Pizhou City, Pizhou 221300,China;2.Evidence-Based Medicine Teaching and Research Room,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of Pizhou City, Pizhou 221300,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assess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hemocoagulase in abdominal operation surgery. Methods RCT method or blinded analysis was used. The subjects were the patients with abdominal surgery, and all were followed-up postoperative. They were divided into hemocoagulase group and control group.The amount of intraoperative wound bleeding, intraoperative incision per unit area of ??bleeding, postoperative prothrombin time were measured. The results were analyzed by RevMan 4.2.10 software. Results 3 trials never reported blind method and not described random allocation concealment method. Statistical differences were found in the hemorrhagic and hemorrhagic volume per square unit,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s were found in PT for two groups. Conclusion Hemocoagulase is effective in preventing and treating bleeding during abdominal operation and without PT complication.[Key words] Hemocoagulase;Abdominal operation surgery;Efficacy;Safety;Meta analysis蛇毒血凝酶(巴曲亭)是从巴西矛头蛇蛇毒中提取的酶性止血剂,主要用于治疗出血性疾病或出血状态,特别是毛细血管出血[1]。
蛇毒血凝酶治疗肺结核大略血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分析陈喜海【期刊名称】《中国处方药》【年(卷),期】2015(13)12【摘要】目的探究用蛇毒血凝酶治疗肺结核大咯血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完善院内对肺结核疾病的治疗对策.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所收治的肺结核大咯血患者48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其中对照组采用硝酸甘油联合垂体后叶素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肌肉注射蛇毒血凝酶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药物起效时间(17.32±10.20) min,咯血终止时间(29.74±14.07)h,咯血量(637.23±208.71)mL,复发率62.50%,不良反应发生率45.83%.观察组:药物起效时间(4.33±1.17) min,咯血终止时间(2.26±1.96)h,咯血量(286.31±151.17) mL,复发率0%,无不良反应发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各项指标,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肺结核大咯血采用蛇毒血凝酶进行治疗具有显著优势,具有起效速度快、治疗成功概率高、患者复发情况少、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等优点,且用药方法简单易行.【总页数】2页(P57-58)【作者】陈喜海【作者单位】吉林省结核病医院介入科,吉林九台130500【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蛇毒血凝酶治疗肺结核咯血的疗效观察 [J], 艾力·热合曼 ;阿曼古丽·吾斯曼2.评价蛇毒血凝酶治疗肺结核大咯血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 [J], 王淑芳;李泓3.酚妥拉明联合蛇毒血凝酶治疗肺结核并发咯血疗效分析 [J], XUE Jie4.酚妥拉明联合蛇毒血凝酶治疗肺结核咯血疗效 [J], 张晓琦5.蛇毒血凝酶治疗肺结核大咯血的疗效观察 [J], 杨伟娜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蛇毒血凝酶治疗肺结核大咯血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观察刘俊婷
【期刊名称】《中国社区医师》
【年(卷),期】2015(000)003
【摘要】目的:观察评价蛇毒血凝酶治疗肺结核大咯血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
方法:收治肺结核大咯血患者24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选择垂体后叶素+硝酸甘油止血的12例纳入对照组,选择蛇毒血凝酶肌注的12例纳入观察组,对比相关指标。
结果:观察组起效时间(5±1)min,咯血消失时间(2±2)h,咯血量(310±207)mL,低于对照组的(14±9)min、(28±15)h、(582±174)mL;观察组住院期间复发率0、不良反应发生率0,低于对照组的41.67%、5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以蛇毒血凝酶治疗肺结核大咯血,止血速度快、1次成功率高、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少、操作简单,是一种理想的肺结核大咯血止血剂,但使用时需具有一定预见性。
【总页数】2页(P24-24,26)
【作者】刘俊婷
【作者单位】122000辽宁省朝阳市第四医院结核科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蛇毒血凝酶治疗肺结核大咯血临床观察 [J], 易涛平;邱祖龙
2.蛇毒血凝酶治疗肺结核大咯血的临床效果 [J], 陈珑斌
3.蛇毒血凝酶治疗肺结核大咯血临床观察 [J], 易涛平;邱祖龙
4.蛇毒血凝酶治疗肺结核大咯血的疗效观察 [J], 杨伟娜
5.奥曲肽联合注射用蛇毒血凝酶治疗老年肺结核大咯血25例观察 [J], 张利霞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蛇毒对凝血系统的影响
高存记
【期刊名称】《蛇志》
【年(卷),期】1998(010)004
【摘要】人体止血系统是由多种成分参与调节的复杂的生理反应,蛇毒中的许多
成分包括蛋白质、多肽等通过作用于此系统的不同环节而起抑制或激活作用[1]。
本文主要介绍蛇毒对凝血系统的影响。
1蛇毒组分的促凝机制蛇毒尤其是viper和pitviper蛇毒中,含有许多可影响...
【总页数】4页(P70-73)
【作者】高存记
【作者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所药理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46
【相关文献】
1.尖吻蝮蛇蛇毒抗凝、纤溶组分的分离及对凝血系统的影响 [J], 雷丹青;蒙怡;刘绵林
2.蛇毒对人体凝血系统的影响 [J], 梁广佳;陈生;王晓忠;林申
3.三七皂甙、肝素钠和蝮蛇毒纤溶酶组份对凝血系统的作用研究 [J], 张力跃;江燕;王德斌;黄平
4.蝮蛇毒蛋白C激活物对凝血系统的影响 [J], 张受涛;文尚武;周志泳;杨会杰;陆晓
华
5.圆斑蝰蛇毒对凝血系统的影响 [J], 刘陶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