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山南大-滨江地区低碳发展规划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254.32 KB
- 文档页数:4
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市宝山区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3.02.24•【字号】宝府〔2023〕18号•【施行日期】2023.02.2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环境保护正文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市宝山区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委、办、局:现将《上海市宝山区碳达峰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2023年2月24日上海市宝山区碳达峰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上海市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战略决策,根据《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和《上海市碳达峰实施方案》的工作部署,扎实推进宝山区碳达峰工作,如期实现碳达峰目标,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
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南北转型”战略决策,锚定构筑上海科创中心主阵地,打造现代化、创新型、生态化国际大都市主城区和全市绿色低碳转型样板区的目标,把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纳入宝山区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引领,以低碳零碳负碳科技创新为支撑,通过整体性、系统性转型,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空间格局,将宝山区打造成为全市碳中和技术创新示范区,全面推动宝山区域功能提升、产业转型、空间转型和治理转型,确保如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
宝山区区域总体规划实施方案2024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洒在宝山区的地图上,我的思绪随着这幅地图蔓延开来。
作为一名有着10年方案写作经验的大师,我知道,此刻的我,需要将这片土地的未来,用文字描绘出来。
一、总体目标我们要明确宝山区区域总体规划的核心目标。
到2024年,宝山区要成为上海市的一个经济增长极、科技创新高地、生态宜居典范和国际化社区。
这四大目标,既是我们的发展方向,也是我们的行动指南。
二、空间布局1.优化城市空间布局。
以“一心、两轴、三片”为总体布局,打造中央商务区,提升城市品质;依托轨道交通,构建东西发展轴和南北发展轴,串联城市各功能区块;划分三个功能片区,分别是科技创新区、生态宜居区和历史文化区。
2.完善交通网络。
加密轨道交通线网,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优化道路布局,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发展水上交通,串联城市各景点。
三、产业发展1.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发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打造产业新高地。
2.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引导传统产业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方向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3.加强科技创新。
建设科技创新园区,吸引高端人才,培育创新型企业,提升区域创新能力。
四、生态环境1.保护生态环境。
加强绿化建设,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实施水环境治理,提升水环境质量;严格环境监管,确保生态环境安全。
2.推进低碳发展。
推广清洁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优化交通结构,减少碳排放;倡导绿色生活方式,提高市民环保意识。
五、民生保障1.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加强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满足市民多样化需求。
2.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市民基本生活;加大扶贫力度,助力弱势群体脱贫致富。
3.丰富文化活动。
举办各类文化活动,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挖掘历史文化资源,传承历史文化。
六、国际化发展1.提升国际形象。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宝山区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对市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第0275号代表建议的会办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0.04.28•【字号】•【施行日期】2020.04.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对市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第0275号代表建议的会办意见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左卫东代表提出的“关于将杨浦滨江列入上海市城市更新示范区的建议”的代表建议收悉,经研究,现将会办意见函告如下:2019年11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杨浦滨江并作了重要讲话,这是对杨浦滨江转型发展路径和方向的充分肯定,也为正处在创新发展关键时期的杨浦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为推动杨浦滨江进一步更新发展,拓展大视野、谋划大手笔,打造面向未来的“杨树浦滨江国际创新带”,杨浦区开展了以下工作:一、夯实理论支撑总书记在杨浦滨江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内容十分丰富,涵盖了善待城市历史文化遗存、保留城市文化记忆、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有效走内涵式、集约型、绿色化的高质量发展路子等多个方面,高度概括性地阐述了在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过程中,如何处理好城市更新和城市文化延续、城市经济发展与人民获得感、政府治理与社会共治等关键关系,明确了治理的着力点。
年前,结合“践行人民城市理念、争做城市治理标杆”大讨论活动和区“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杨浦区组织召开了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杨浦重要讲话精神暨杨浦区“十四五”规划专家研讨会,邀请了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市社科院、复旦、交大、同济等单位的专家学者,聚焦全面把握“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思想精髓和深刻内涵,就如何将总书记讲话转化为杨浦现实发展动能等集思广益、建言献策,提供思路和启发。
此后,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提升杨浦城市治理水平,率先开展加速城市治理现代化的相关探索,我们正以滨江为核心开展城市治理改革创新相关研究。
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组织申报2023年首批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工程项目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公布日期】2023.08.25
•【字号】沪发改环资〔2023〕113号)
•【施行日期】2023.08.25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发展规划
正文
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组织申报2023年首批绿色低碳
先进技术示范工程项目的通知
各区发展改革委,各有关单位: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近日印发《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工程实施方案》(发改环资〔2023〕1093号),并同步启动2023年首批示范项目申报工作。
根据通知要求,本市可推荐项目数量不超过10个。
现将有关申报事项通知如下:
一、在沪央企示范项目由国务院国资委负责汇总推荐,不通过本市推荐。
二、本市市管企业经市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审核后向我委推荐。
三、其他企业经所在区发展改革委审核后向我委推荐。
本市各行业主管部门、区发展改革委应对所推荐项目严格把关,申报材料请于2023年9月15日前报送至我委环资处(纸质盖章材料一式两份寄送至黄浦区人民大道200号1116室,扫描件及可编辑版同步发送至电子邮箱)。
联系方式:23112817
电子邮箱:******************
特此通知。
附件: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印发《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略)
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3年8月25日。
宝山滨江重点地区功能定位探析在上海提出“底线约束、内涵发展、弹性适应”的新一轮发展模式下,宝山滨江重点地区承担着宝山区整体转型的探路者、排头兵的重要角色。
本文重点剖析宝山滨江重点地区在产业发展、公共活力、公共中心培育等方面存在的现状问题。
对标地区发展愿景,提出宝山滨江重点地区的功能定位应当聚焦“三区一心”,即北上海重要区域生态维育区、国际航运中心重要承载区、世界级滨水公共活力区、航运旅游休闲特色的地区级公共中心。
标签:宝山滨江重点地区;功能定位;国际航运;公共中心1、宝山滨江重点地区概况宝山滨江地区南至上海市外环线以内军工路与杨浦滨江交界区域,北至上海市与江苏太仓市交界处,为上海市北部滨临长江、黄浦江的重要区域,是一带一路“桥头堡”重要节点、长江经济带起点、长三角城市群沿江发展走廊重要构成空间,对环沪地区战略協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宝山滨江地区滨江岸线长度约31.2公里,总占地面积约51.6平方公里,北起宝钢水库,南至上港九区、十区。
其中,宝山滨江重点地区指上港十四区至蕰藻浜,向西拓展至漠河路-同济路的区域,滨江岸线长度约8.3公里,总占地面积约11.7平方公里。
2、宝山滨江重点地区规划背景在上海市“底线约束、内涵发展、弹性适应”的新一轮发展模式下,《宝山区总体规划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6-2035)》从生态基底刚性约束出发,提出“长江、黄浦江滨江地区与蕰藻浜滨水地区综合发展带”的构想,并结合地区城乡体系发展新格局,对宝山滨江地区提出功能发展引导。
2.1以现代航运产业、生态观光旅游业为特色的长江、黄浦江滨江发展带。
长江黄浦江滨江地区与蕰藻浜滨水地区共同组成综合功能发展带,将关注产业转型、提升岸线公共空间品质,形成宝山区未来城市活力集聚的重要空间载体。
2.2以滨水生态为纽带的上海世界级城市公共活力区。
宝山滨江重点地区所在的主城片区宝山部分是上海中心城功能和人口疏解的主要承载地区,规划打造具有独特人文魅力、科技创新活力和市级公共中心功能凝聚力的老工业再生滨江创新示范区。
上海源深滨江大道地块规划
:
上海源深滨江大道地块规划重点强化滨江功能,打造多元丰富、景观美观的休
闲娱乐游憩新地标,并围绕建设“舒适、清洁、健康、便利、安全的社区环境”的实施综合规划,利用细部规划进一步完善地块周边市容、物质基础设施配备,形成碧水绿岸、多元山水、时尚花海、空间立体,在滨江新地标上展现出上海新鲜气息,同时全力推进循环经济发展,丰富城市生活内涵和外延,实现滨江生态文明建设。
首先,在规划中,针对地块现状,以滨江绿洲为轴,划定出滨江公园,借助多
元山水场景、生态景观等,创建多元的休闲娱乐游憩空间,建设各种游憩设施,并以植物、健身器材、音乐等多种手段营造宜人的氛围,满足居民休闲、娱乐、健身的需求,如全景多媒体餐厅、桌椅fine dining等;雕塑、景观照明、Trail activity场景等。
其次,上海源深滨江大道地块规划整合了滨江绿野、文化历史巡游等方面,给
投资者和游客提供多样化的旅游服务,推出优惠分级服务,如体验卡、绿色出行等,同时培育滨江绿色文明文化素养,实施休闲教育活动,如龙舟比赛、绿色智能讲座、公园农业实践等,为青少年提供实质性的知识和技能输出。
最后,规划工作中,着力全面完善了地块环境规划,打造乡土功能、水景新元素,改善附近居民生活环境,加大花海植物覆盖面积,实施配套建设措施,如滨江生态航道、新型景观、自行车共享网络等,全面发展景观和城市设施设备,形成全新的滨江地标。
上海源深滨江大道地块规划既重视有序发展,更注重安全便捷的社区环境,不
仅能提升滨江地块的居住、运动、文化和休闲水平,更可延伸到城市绿色优美、自然。
宝山:规划建设中的现代化滨江新区
宝山区规划局
【期刊名称】《上海城市规划》
【年(卷),期】2007(000)003
【摘要】@@ 1区域性质、规模和发展目标rn1.1区域性质rn上海北翼连接长江三角洲沿江城市发展带上的重要门户;世界级精品钢制造以及物流等相关产业集聚辐射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生活、生产协调发展的现代化滨江新区.
【总页数】8页(P25-32)
【作者】宝山区规划局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
【相关文献】
1.宝山:确定“四个更”目标建设现代化滨江新区 [J], 徐滨
2.宝山南大-滨江地区低碳发展规划研究 [J], 顾斌;娄芝凤;金扬
3.蓄势待发打造现代化滨江新区——访上海市宝山区区委书记吕民元 [J], 夏惠干;居平;小雨(摄影)
4.建设“智慧宝山”迈向现代化滨江新区 [J], 林必德
5.宝山:加快现代化滨江新区建设步伐 [J], 孙红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上海市黄浦区“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着力打造绿色生态新空间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推动城区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着力提升城区生态环境品质,推广普及节能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积极打造绿色惠民的城区生态空间,使绿色成为黄浦最温暖的底色、最亮丽的名片。
持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滚动实施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加强大气环境保护,强化源头控制和末端治理,常规大气污染物全面达标,确保PM2。
5浓度稳定控制在35微克/立方米以下,AQI优良率稳定在80%以上,力争全面消除重污染天气。
组织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升水环境质量。
土壤环境质量稳中趋好,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保持100%。
加强固体废物污染和噪声污染防治。
巩固提升生活垃圾分类实效,生活垃圾分类达标率达95%以上。
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与生活垃圾分类收运“两网融合”,推进分类垃圾中转场所建设,提高垃圾源头减量化、资源化利用水平,生活垃圾资源回收利用率达到45%以上。
加强塑料污染治理,建立健全塑料制品管理长效机制。
着力打造绿色生态新空间。
巩固提升“一江一河”等重点区域绿化景观品质,大力推进串联滨水与腹地、联通老城厢各片区的“蓝绿丝带”建设,加快推进外萃丰弄、新码头街等公共绿地建设,积极推进口袋公园、垂直绿化、屋顶绿化建设,持续提升市民群众对身边绿色景观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十四五”期间,新增各类绿化面积19万平方米、林荫道3条、绿道4公里。
推动实现节能低碳新发展。
深化外滩-滨江低碳发展示范区建设,加强公共建筑全生命周期节能管理,新建建筑严格执行节能管理标准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70%以上的新建公共建筑达到绿色建筑两星级以上标准,积极推进董家渡绿色生态城区试点区建设。
加强绿色施工管理,创建一批节约型工地,新建建筑采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落实装配式建筑建设要求。
强化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积极推进国家住建部下达的黄浦区公共建筑能效提升示范区项目建设,实施新一轮百幢楼宇能效提升示范工程,推动超低能耗建筑试点项目建设,既有建筑节电、节水等节能改造面积80万平方米,打造国内公共建筑能效提升标杆。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开展第二批低碳发展实践区中期评价工作的通知正文:----------------------------------------------------------------------------------------------------------------------------------------------------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开展第二批低碳发展实践区中期评价工作的通知普陀区、杨浦区、浦东新区人民政府,上海世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管理委员会:根据市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市2020年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沪府发〔2020〕41号)和《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关于在世博园区等5个区域开展第二批低碳发展实践区试点工作的通知》(沪发改环资〔2017〕26号)要求,为深入推进本市低碳发展实践区试点建设,拟开展本市第二批低碳发展实践区的中期评价工作。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评价对象上海世博园区、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上海前滩国际商务区、真如城市副中心、杨浦滨江南段5个第二批低碳发展实践区。
二、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设置了低碳目标、组织领导、统计体系、区域管理、能源低碳化、低碳建筑、低碳交通、资源综合利用、碳汇、低碳制造和产业10个指标项及26个指标内容,各指标内容均设有详细的评分标准,满分为100分。
此外,考虑到各低碳实践区发展特点,还设置了可加分的9个指标内容,分值为20分。
指标体系及评分标准,详见附件1。
三、评价方法采用自评价和专家打分相结合的方法。
实践区先行开展自评价,提交自评报告(自评报告大纲详见附件2)和自评分表,鼓励实践区开展区域碳排放核算(可参考附件3)。
在此基础上,我局将组织相关领域专家进行现场踏勘并召开低碳发展实践区中期评价会,由专家结合自评价、会议沟通情况等对实践区进行评分。
四、评价结果运用中期评价将为实践区创建提出后续工作指导和建议,并将作为试点终期评价的重要参考。
上海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南北转型发展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2.06.13•【字号】沪府发〔2022〕5号)•【施行日期】2022.06.1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上海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南北转型发展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现将《关于加快推进南北转型发展的实施意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上海市人民政府2022年6月13日关于加快推进南北转型发展的实施意见南北地区(宝山区、金山区)具备宝贵的发展空间,是全市重要的产业承载地。
以国家和上海重大发展战略为导向,按照本市构建“中心辐射、两翼齐飞、新城发力、南北转型”的空间新格局要求,现就加快推进南北转型发展提出实施意见如下: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和在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以产业转型为核心全面统筹空间转型和治理转型,通过整体性、系统性转型将南北地区打造成为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主力军、传统工业地区转型的样板区、实体经济筑基的压舱石、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为上海更好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坚实支撑。
(二)基本原则——坚持勇担使命、服务全局。
着眼于贯彻落实国家战略部署和服务全市发展大局,充分发挥南北地区优势,在主动服务国家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科创中心建设、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等重大战略协同中提升集中度和显示度。
——坚持创新引领、绿色发展。
着眼于融入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强化科技创新和数字化赋能,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着力提高产业发展质量效益。
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转型道路,努力推进生产、生活、生态相互融合,功能、形态、环境相互促进,不断创造综合效益。
上海市水务局关于宝山区南大地区水系整治二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意见的函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水务局•【公布日期】2014.11.26•【字号】沪水务〔2014〕1084号•【施行日期】2014.11.2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利其他规定正文上海市水务局关于宝山区南大地区水系整治二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意见的函沪水务〔2014〕1084号宝山区水务局:你局《关于报审〈宝山区南大地区水系整治二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请示》(宝水务〔2014〕143号)及相关材料收悉。
经研究,函复如下:一、为适应宝山南大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区域防汛除涝能力,改善区域水环境,原则同意你局上报的宝山区南大地区水系整治二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二、原则同意该项目的工程规模和建设标准。
主要工程内容为:新开河道985米,机械挖运土方231398立方米,新建护岸2648米,防汛通道120平方米,绿化35971.34平方米等。
在下阶段工作中,请根据工可报告的技术评估意见,进一步优化工程设计方案,严格控制投资规模。
三、项目总投资2179.81万元,其中:工程费用1759.90万元,独立费用258.44万元,预备费161.47万元。
工程费用由市给予适当补贴。
四、该项目建设的法人单位为宝山区水利管理署。
五、请你局据此抓紧开展项目前期工作,按规定完善相关手续,并按照“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的要求进行工程建设。
特此函复。
附件:宝山区南大地区水系整治二期工程可行性研究估算审核咨询报告(略)上海市水务局2014年11月26日。
低碳视角下的沿海城市规划研究摘要: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低碳、生态一直是世界关注热点,实施低碳城市规划成为了国内外城市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
本文以江苏省如东县为例,基于低碳视角,利用遥感技术手段,从LUCC(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方法出发,摸清现有如东县碳排放情况,分析并引导如东县城市空间结构、产业布局和交通规划的低碳发展,着力发展海洋风电产业,推行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推动如东县向低碳型发展城市转变,从而实现江苏沿海开发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低碳城市规划沿海地区如东Abstract: Climate change issue is the most serious challenge in this century.Take the Rudong County in Jiangsu province as an example, based on low-carbon, using remote sensing techniques from LUCC (Land use / land cover change) method, we find out the current Rudong carbon emissions, then guide urban planning. This paper create five District linkage model, focused on developing marine wind power industry, using clean production and recycling economy and transiting Rudong to be a low-carbon city,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oastal development in Jiangsu.Keywords: low carbon city,urban planning,coastal region;rudong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引言工业革命以来,科学技术将人类社会推向了全新的机动化时代,大规模的生产和高密度的人口使全球资源结构和生态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人们逐渐意识到工业化对未来人类生存环境产生的威胁,开始重新思考工业发展模式。
012023.12 / Urban Concept and Practice of Carbon Peaking and Carbon Neutrality“双碳”城市理念与实践1引言随着国家双碳目标的提出,各行各业对节能减碳越来越重视。
根据中国碳排放数据库(china emission accounts and datasets, CEADs)的数据推算,我国基础设施相关行业在为公众提供基础性服务的同时,也贡献了城市50%~60%的排放总量,并呈上升趋势。
而上海作为超大城市,人口密度大,且第二、第三产业占比较高,建筑业与交通业碳排放比重更高。
《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指出,加快形成“中心辐射、两翼齐飞、新城发力、南北转型”的空间新格局,促进市域发展格局重塑、整体优化[1]。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中提出,上海市要加快推进嘉定、青浦、松江、奉贤、南汇“五个新城”建设[2];2022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南北转型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5年,南北地区(宝山、金山)基本成为产城融合发展、新兴产业集聚、生态宜居宜业的现代化转型样本,服务国家战略和全市大局的能力进一步增强,竞争力和影响力显著提升[3]。
截至2020年底,上海市地下空间总面积达到了1.26 亿 m 2。
根据笔者的估算,上海市地下空间每年碳排放约600万t,约占全市碳排放总量的3%。
上海“五大新城”和“南北地区转型”将建设大量的地下空间项目,对地下空间的低碳规划和设计方法需求迫切。
2总体思路地下空间的低碳潜力体现在两方面。
一方面,地下空间所处的环境相对恒温、密闭性好、环境稳定性强,具有恒温恒湿、隔热遮光的环境特征,因此运营能耗比地面建筑低[4]。
同时,地下空间具备应用地源热泵等技术的条件,摘要 为推动城市进一步高质量发展,上海提出十四五期间“五大新城”和“南北地区转型”的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