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与人的发展整理版PPT
- 格式:ppt
- 大小:10.16 MB
- 文档页数:99
教育心理学第八章学习动机学习动机的概述学习动机理论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第一节学习动机概述:一、动机的性质及相关概念(一)动机的性质动机是指引起个体活动、维持已引起的活动,并指引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心理倾向。
(二)动机的功能引发功能、指向功能、维持功能(三)动机的成分内在的需要、外在的诱因二、学习动机及其分类(一)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指引起学生学习活动、维持学习活动,并指引学习活动趋向教师所设定的目的的心理倾向。
(二)学习动机的分类社会意义:正确或高尚的学习动机与错误或低下的学习动机;起作用的时间:直接的近景性学习动机与间接的远景的学习动机;范围:普遍型学习动机与偏重型学习动机来源: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三、学习动机对学习的影响(一)对学习过程的影响1、对学习动机的启动作用2、对学习动机的维持作用3、对学习过程的监控作用(二)对学习结果的影响总体来说,学习动机越强,学习的积极性会越高,学习效果会越好;具体来说,学习动机对学习效果的影响比较复杂,遵循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动机强度与解决问题效率的关系第二节学习动机理论一、行为主义的学习动机理论(强化动机理论)(一)强化动机理论的基本观点他们认为,动机是由外部刺激引起的一种对行为的冲动力量,并特别重视用强化来说明动机的引起与作用。
在他们看来,人的某种学习倾向完全取决于先前的这种学习行为与刺激因强化而建立起来的稳定联系,强化可以使人在学习过程中增强某种反应发生的频率和强度。
由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概念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因此,在他们看来,不断强化可以使这种联结得到加强和巩固。
按照这种观点,任何学习行为都是为了获得某种报偿。
因此,他们主张,在学习活动中,应采取各种外部手段如奖赏、赞扬、评分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起其相应的学习行为。
(二)行为主义学习动机理论在教育上的意义1、只重视外部诱因的控制,无从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2、寻求奖励、逃避惩罚的想法对全体学生都不利3、手段目的化的结果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4、短暂的功利取向不易产生学习迁移二、人本主义学习动机理论(一)人本主义学习动机理论的基本观点动机是人性成长发展的基本内在原动力。
教育与人的发展
标题:教育与人的发展
引言概述: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石,对于个体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人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
一、教育对人的认知发展的影响
1.1 提高个体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1.2 塑造个体的认知结构和思维方式
1.3 促进个体的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育对人的情感发展的影响
2.1 培养个体的情感表达能力和情商
2.2 培养个体的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能力
2.3 培养个体的自我认知和情感调控能力
三、教育对人的身体发展的影响
3.1 促进个体的身体素质和健康
3.2 培养个体的运动技能和体育精神
3.3 培养个体的健康生活方式和自我保健意识
四、教育对人的道德发展的影响
4.1 培养个体的道德情操和价值观念
4.2 培养个体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4.3 培养个体的道德判断和决策能力
五、教育对人的职业发展的影响
5.1 培养个体的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
5.2 培养个体的职业规划和职业发展意识
5.3 培养个体的创业精神和职业成功能力
结论: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对于个体的认知、情感、身体、道德和职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教育应该注重培养个体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