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枫树上的喜鹊
- 格式:pptx
- 大小:9.78 MB
- 文档页数:34
知识点一、生字笔画笔顺二、会写字及组词伞(雨伞)(打伞)(跳伞)(红伞)姨(阿姨)(姨妈)(小姨)(表姨)弟(弟弟)(兄弟)(弟子)(小弟)便(方便)(便当)(便利)(小便)教(教学)(教书)(教课)(教给)游(游戏)(游泳)(游玩)(导游)戏(京戏)(唱戏)(看戏)(戏剧)母(字母)(母亲)(母子)(声母)三、易错字山冈(gāng)拼(pīn)命遮蔽(bì)姨:注意右半部分,笔顺分别是横、横折、横、竖折折勾、撇、捺。
母:“母”的笔画笔顺为:竖折/竖弯、横折钩、点、横、点。
四、多音字觉jué(睡觉)jiào(感觉)便biàn(方便)pián(便宜)教jiào(教育)jiāo(教书)五、近义词喜欢—喜爱看望—探望高兴—快乐六、反义词升—落喜欢—讨厌抬头—低头快乐—难过七、课文结构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交代故事发生的地点、事件。
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写“我”喜欢树上的喜鹊阿姨和喜鹊弟弟们。
第三部分(第5-13自然段) 写喜鹊阿姨教孩子学知识。
八、课文分析《枫树上的喜鹊》是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二篇课文。
这是一篇想象丰富、充满童趣的散文。
文章记叙的主要内容是:“我”喜欢站在渡口边的枫树底下看喜鹊的窝,看见喜鹊阿姨站在窝边,教喜鹊弟弟学习、游戏,“我”为懂得他们的语言交流而感到高兴。
表达了“我”对喜鹊一家的喜爱之情和对大自然的由衷热爱。
写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
九、课后习题默读课文。
文中反复说“我喜欢”,说说“我”喜欢的是什么。
“我”喜欢高大的枫树,喜欢枫树上的喜鹊窝,喜欢喜鹊窝里的喜鹊。
看到下面的情景,你会想到什么?试着要写下来。
我看见喜鹊阿姨找了一条虫子回来,站在窝边。
喜鹊弟弟一齐叫道:鹊!鹊!鹊鹊鹊!”我懂得,他们的意思是:“___________”喜鹊阿姨把虫子送到喜鹊弟弟嘴里,叫起来:“鹊,鹊,鹊……”我知道,她是在说:“___________”喜鹊阿姨叼来了虫子,喜鹊弟弟一定想吃虫子,所以他们可能会说:“我要吃,我要吃!喜鹊阿姨把虫子送到了喜鹊弟弟的嘴里,接着她可能会说:“吃吧,吃吧,不要着急!”十、拟人概念:拟人是修辞方法,指把事物像人一样来写,把原本不具备人的一些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的。
《枫树上的喜鹊》教学设计精选6篇枫树上的喜鹊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会认“渡、荫”等9个生字,会写“伞、姨”等8个生字。
2、默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我”喜欢的是什么。
3、能根据课文情景展开想象,把自己想到的内容写下来。
[教学重难点]自主识字。
默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我”喜欢的是什么。
理解课文内容,能根据情景展开想象,把想到的内容写下来。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猜谜导入1、同学们,我们来猜一个谜语,打一个动物。
(出示谜语:昔日鸟儿归来乐开怀)2、同学们真聪明,这个动物就是喜鹊,喜鹊是吉祥鸟、幸福鸟,能为我们带来吉祥。
枫树上的喜鹊会给我们带来怎样有趣的故事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板书课题:枫树上的喜鹊)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1、自由朗读课文,标注自然段序号,读准字音,读通语句。
2、边读边圈画课后生字,与同桌互读生字,相互评价。
3、出示认读生字、词语。
(指名读、合作读)读准“荫、冈”,一声。
“撑”借助“撑伞、撑船、支撑”等词语来读准字音。
4、用什么方法能熟记会写字呢?(生交流,师总结)5、去拼音,再齐读生词。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思考:你知道了什么呢?(“我”喜欢枫树和喜鹊,“我”能听懂他们交流的语言)2、指名朗读第1~4自然段,思考:“喜欢”出现了几次,找出句子画下来,读一读。
(课件出示含有“喜欢”一词的4句话)3、“我”为什么很喜欢枫树呢?(1)出示:它好像一把很大又很高的绿色太阳伞,一直打开着。
它的绿荫遮蔽了村里的渡口。
(2)指名读,思考:枫树像什么?有什么作用?“它”又指的是谁?(像太阳伞,能遮太阳,“它”指枫树)(3)指导朗读,读出喜欢的语气。
4、“我”除了喜欢枫树,还喜欢什么呢?(喜鹊的窝,喜鹊)5、让我们带着“喜欢”的情感来朗读这几句话吧!(指名合作读)四、小结“我”不仅喜欢枫树、喜鹊的窝,还喜欢喜鹊,还想和他们说说话呢。
“我”会说些什么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9枫树上的喜鹊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9枫树上的喜鹊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体会重点词汇,理解课文内容。
(2)培养学生默读课文的学习习惯,体会“我”丰富的想象力,培养孩子的想象力。
2.过程与方法师生合作探究体会文中喜鹊、枫树、的形象;运用主问题教学法,寻找“我喜欢”什么,从而了解“我”的形象;通过朗诵的方式体会作者的丰富想象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爱护鸟类,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体会“枫树”“喜鹊”“我”的美好形象及浅层文化意味。
2.教学难点爱护鸟类,鸟类是我们的朋友,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同学们,上一节我们学习了《枫树上的喜鹊》一文,接下来我们来通过小组竞赛的方式进行检测,看一看哪一组同学对学过的知识掌握的好。
1.幻灯片展示文中词汇,学生开火车诵读。
(表现好的小组加分,火车开的慢,卡住的小组适当扣分。
)2.复习多音字“教”和“便”,理解不同声调下词语意思的不同。
(给上一轮表现差的小组机会参与回答问题,趁机给他们组加分。
)二、检查预习,导入新课喜鹊1.师:昨天老师布置了家庭作业,让同学们回家问一问家人或者通过其它方式收集关于“喜鹊”的信息,现在我们一起来聊一聊关于“喜鹊”的话题。
(幻灯片展示喜鹊的)预设: 益鸟,捉害虫的高手,也吃田野里的粮食;代表吉祥、喜庆,谚语“喜鹊喳喳叫,贵客要来到。
”喜鹊喜欢住在离人类近的村庄旁的大树上,习惯成双成对一起生活。
教师补充: 古往今来,中国人都非常喜欢喜鹊。
正如大家所说,它是一种益鸟,消灭害虫。
它还代表着吉祥与喜庆。
此外,它也经常出现在艺术家们的笔下,被描绘、传颂。
(幻灯片展示画作“喜相逢”和“喜上眉梢”)枫树1.默读课文,思考文中作者喜欢的喜鹊居住在什么地方?从文中那一段可以找出来,找出后老师请同学读一读。
(竞争机制,小组加分。
)预设:喜鹊居住在渡口旁的枫树上。
重点词汇合作探讨:渡口:船儿停靠的地方,人们离家或者回家必走之路,孩子们喜爱的地方,这里是孩子们的快乐天地。
【导语】《枫树上的喜鹊》是部编版⼆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篇课⽂。
这是⼀篇想象丰富、充满童趣的散⽂。
⽂章记叙的主要内容是:“我”喜欢站在渡⼝边的枫树底下看喜鹊的窝,看见喜鹊阿姨站在窝边,教喜鹊弟弟学习、游戏,“我”为懂得他们的语⾔交流⽽感到⾼兴。
表达了“我”对喜鹊⼀家的喜爱之情和对⼤⾃然的由衷热爱。
写出了⼈与⾃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
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 教学理念: 1、童话是⼉童⽂学的⼀种,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活,对⼉童进⾏思想教育。
在《语⽂课程标准》第⼀学段的阅读⽬标中就提出“”阅读浅近的童话、寓⾔、故事“,所以,童话故事作为低学段的阅读⽂本,应该注意⼉童的⼼理,重视⼉童⽤童真童趣的语调朗读童话,从⽽更深⼊理解童话内容,进⽽主动创造童话。
2、在新教材和《课程标准》中,把激发学⽣的学习兴趣放在⾸位。
学⽣读、写的欲望都很强烈,要让学⽣把学习当作⼀种享受。
为了这⼀理念,要充分运⽤各种学⽣喜闻乐见的形式,创设有益于学习活动进⾏的情感氛围,充分调动学⽣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3、使阅读成为学⽣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段。
让学⽣在⾃主、民主的氛围中学习,⾃主地读、说;引导和调动学⽣的情感体验,在⾃读、⾃悟、主动探究中读懂故事。
教学⽬标: 1、能准确认读⽣字,会写“荫、蔽、撑、懂”四个字。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能⽤不同的语⽓表现⾓⾊的不同性格。
2、能初步掌握省略号、感叹号、问号在不同语境的⽤法。
3、通过感受故事中⾓⾊的感情,明⽩童话故事的真谛。
教学重点: 1、交流积累识记⽣字的⽅法,培养识字、写字能⼒。
2、在⾃主读⽂的基础上,通过语⾔对话,能⽤不同的语⽓表现⾓⾊的不同性格。
教学难点: 初步认识省略号、破折号等,了解标点的作⽤。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课时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1、⼩朋友们,今天我们的教室⾥来了很多⽼师。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枫树上的喜鹊》主要内容和知识点枫树上的喜鹊是一篇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的课文,主要讲述了一只喜鹊在枫树上筑巢的故事。
本文将结合主要内容和知识点进行介绍。
主要内容枫树上的喜鹊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一只喜鹊在枫树上筑巢,并孵化出了三只小鸟。
喜鹊为了保护自己的小鸟,不时地从窝里飞出去,去为它们寻找食物。
最终,三只小鸟长大后飞离了窝巢,喜鹊也结束了在枫树上筑巢的生活。
这篇课文表现了喜鹊为了保护自己的小鸟所做出的努力,也传达了人们在热爱生命和保护生命方面应该有的精神。
同时,通过这个小故事,也激发了孩子们对于动物的爱,以及对于生命的尊重。
知识点1. 喜鹊喜鹊是一种生活在我国广泛分布的鸟类,属于喜鹊科。
喜鹊是常见的树上鸟类之一,常常在杂乱的灌木丛中穿梭,发出叫声。
2. 筑巢鸟类通过筑巢来保护自己的后代,并且能够创造一个适宜生活的环境。
不同种类的鸟类筑巢的方式和外形都有所不同。
3. 孵化孵化是指动物在蛋中的胚胎会通过父母动物的保护,逐渐孵化出来。
孵化需要一定的时间,不同种类的动物在孵化期间的温度和震动程度也会有所不同。
4. 食物链食物链是指生物链上因食物来源相互连接的有序关系,可以理解为一种从食物到消费者再到下一级消费者的关系。
喜鹊作为一种食肉鸟,会在食物链上占据上层位置。
5. 小鸟小鸟是指鸟类孵化出来在不到成年时的阶段。
小鸟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得到父母鸟的保护和照顾,孵化出来后就需要得到食物和水的供应,以及温度的控制。
总结枫树上的喜鹊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一只喜鹊在枫树上筑巢孵化小鸟的故事。
通过喜鹊为保护小鸟所付出的努力,激发了孩子们对于动物的爱和对于生命的尊重。
同时,也对于喜鹊这种鸟类及其相关知识进行了介绍,有助于增强孩子们的自然科学常识。
除了上文提到的知识点,枫树上的喜鹊这篇课文还蕴含了一些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观念。
从故事中可以看出,喜鹊所生活的环境为其提供了足够的资源,例如枫树提供了筑巢的栖息地,周围环境也为其提供了食物源。
【导语】《枫树上的喜鹊》讲了⼩作者喜欢站在枫树下看喜鹊⼀家,由喜鹊⼀家的叫声中,想象到的喜鹊妈妈和喜鹊宝宝们的⽇常⽣活。
充满了⼉童的奇思妙想。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学⼆年级语⽂《枫树上的喜鹊》原⽂、教案及练习题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1.⼩学⼆年级语⽂《枫树上的喜鹊》原⽂ 我们村的渡⼝旁有⼀棵枫树,我很喜欢它。
它好像⼀把很⼤⼜很⾼的绿⾊太阳伞,⼀直打开着。
它的绿荫遮蔽了村⾥的渡⼝。
枫树上有⼀个喜鹊的窝,我喜欢极了。
是的,我喜欢站在枫树下,抬头看喜鹊的窝。
我常常觉得喜鹊会跟我说话,我像童话书⾥那样,在⼼中称呼她喜鹊阿姨。
我真是喜欢极了。
上个星期天早上,我正要撑着渡船到对岸的树林⾥去打柴,发现喜鹊阿姨的窝⾥有六只⼩喜鹊了。
我真是像童话书⾥那样,在⼼中称呼他们喜鹊弟弟。
从那天起,我⼀有空,便来到渡⼝边,站在枫树下看望我的喜鹊弟弟。
喜鹊弟弟长得真快,好极了。
我看见喜鹊阿姨站在窝边,⼀会⼉教喜鹊弟弟唱歌,⼀会⼉教他们做游戏,⼀会⼉教他们学⾃⼰发明的拼⾳字母…… “鹊!鹊!鹊!”喜鹊阿姨教道。
我知道,这便是a、o、e。
喜鹊弟弟也跟着学:“鹊,鹊,鹊……” 今天早上,太阳从渡⼝对岸的⼭冈后⾯升上来了,我看见喜鹊阿姨站在窝边,指着上升的太阳,问喜鹊弟弟:“鹊!鹊鹊鹊?” 我懂得,她问话的意思是:“看!那是什么?” 喜鹊弟弟⼀齐快乐地回答:“鹊!鹊鹊!鹊鹊鹊!” 我懂得,喜鹊弟弟很快给出了答案:“妈妈,那是太阳!太阳升上来了!” 我真⾼兴啊! 2.⼩学⼆年级语⽂《枫树上的喜鹊》教案 教学⽬标: 1、初读课⽂,认识“渡、蔽、拼”等7个⽣字,会写“伞、抬、姨”等8个⽣字,会写“喜欢、好像、抬头、说话、童话、阿姨、对岸、游戏、发明、字母、上升”等词语。
2、在故事情境中有滋有味地朗读,初步体会“?”、“!”、“??”的作⽤,感受课⽂富有童趣的,纯净透明的语⾔。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1、师:⼩朋友们,今天我们的教室⾥来了很多⽼师。
人教版教材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9.枫树上的喜鹊教学分析:这是一篇想象丰富、充满童趣的散文。
“我”喜欢站在渡口边的枫树底下看喜鹊的窝,看见喜鹊阿姨站在窝边,教喜鹊弟弟学习、游戏,“我”为懂得他们的语言交流而感到高兴。
表达了“我”对喜鹊一家的喜爱之情和对大自然的由衷热爱。
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对童话故事有浓厚的兴趣,好奇心强,但缺乏一定的鉴别能力。
大多数学生活泼、好动、大胆且独立,他们已经掌握了识字的方法,喜欢读书,但语言的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欠佳,有意注意的时间还比较短。
教学理念:1、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
在《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的阅读目标中就提出“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所以,童话故事作为低学段的阅读文本,应该注意儿童的心理,重视儿童用童真童趣的语调朗读童话,从而更深入理解童话内容,进而主动创造童话。
2、在新教材和《课程标准》中,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首位。
学生读、写的欲望都很强烈,要让学生把学习当作一种享受。
为了这一理念,要充分运用各种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创设有益于学习活动进行的情感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3、使阅读成为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手段。
让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读、说;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读懂故事。
教学目标:1、指导写“教、游、戏、母”4个字。
2、通过默读、分角色朗读,理解课文内容,能根据情景展开想象,把想到的内容写下来。
3、认识省略号,体会省略号、问号、感叹号在不同语境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在自主读文的基础上,通过语言对话,能用不同的语气表现角色的不同性格。
教学难点:初步认识省略号,了解省略号、问号、感叹号在不同语境中的作用。
教学课时:2课时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激发“喜欢”之情1、出示生字,指名认读,并组词:渡荫蔽撑拼母冈懂案2、听写词语:太阳伞阿姨弟弟童话方便喜欢3、回顾:课文中反复说“我喜欢”,“我”喜欢的是什么?4、学生齐读包含喜爱之情的句子。
9枫树上的喜鹊教学目标1.认识“渡、荫”等10个生字;会写“伞、姨”等8个字;会写“好像、一直”等11个词语。
2.默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我”喜欢的是什么。
3.能根据情境展开想象,把自己想到的内容写下来。
教学重点默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我”喜欢的是什么。
教学难点能根据情境展开想象,把自己想到的内容写下来。
教学策略识字写字1.识字。
读准字音:引导学生借助形声字声旁表音的特点来读准字音,如“渡”,可由声旁“度”读准字音;也可以利用已学过的同音字帮助学生读准字音,如,借助熟字“阴”读准“荫”,再如借助“刚、钢、冈”同音,记住“冈”应该读第一声。
识记方法: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如“度—渡、阴—荫、掌—撑、更—便、并—拼、董—懂、安—案”;用“减一减”的方法识记,如“每—母,刚、钢—冈”;组词做动作加强识记,如“撑”,组成“撑船、撑伞”,通过做“撑船”“撑伞”的动作,了解这些动作离不开手掌。
2.写字。
“姨”字右边的撇(竖撇)注意与“弟”字的第七笔撇加以区别。
“母”为独体字,可以同“每”进行比较,注意笔顺。
朗读指导本课朗读指导,可以把握好两个方面的内容。
(1)读好直接表达“我”的喜爱之情的句子,引导学生体会这些句子蕴含的情感。
如,①我们村的渡口旁有一棵枫树,我很喜欢它。
②枫树上有一个喜鹊的窝,我喜欢极了。
③是的,我喜欢站在枫树下,抬头看喜鹊的窝。
④我真是喜欢极了。
⑤喜鹊弟弟长得真快,好极了。
⑥我真高兴啊!可继续练习第一单元学习的重音。
朗读句子①,可强调“枫树、很喜欢”,突出“我很喜欢枫树”。
朗读句子②,可强调“窝、喜欢”两个词,读“极”字语音稍微拖长,“了”则要读得又轻又短,突出“我”喜欢喜鹊的窝。
句子③用一个“是的”再次强调自己喜欢喜鹊的窝,好像对话中的应答,朗读时语气要轻柔而肯定。
朗读句子④⑤⑥都可以强调“真”,读出儿童纯真的发自内心的喜爱之情。
(2)读好喜鹊的对话及描写“我”想象的句子。
课文的第6~12自然段喜鹊阿姨与喜鹊弟弟有两次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