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经济法基础思维导图
- 格式:pdf
- 大小:6.50 MB
- 文档页数:18
经济法基础第一章总论【章节框架】第一节法律基础法的形式形式制定机关注意要点宪法全国人大国家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法律全国人大——基本法律及其常委会——其他法律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有权就有关问题作出规范性决议或者决定,与法律具有同等地位和效力。
法规行政法规国务院地方性法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省;省会、特区、较大的市(1+3)规章部门规章国务院各部委行政规章在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时“仅起参照作用”。
地方政府规章地方人民政府政府规章除不得与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外,还不得与上级和同级地方性法规相抵触效力排序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同级地方政府规章提示自治区法规、特别行政区法、国际条约也属于法的形式。
法的分类划分标准法的分类根据法的创制方式和发布形式划分成文法和不成文法根据法的内容、效力和制定程序划分根本法和普通法根据法的内容划分实体法和程序法根据法的空间效力、时间效力或对人的效力划分一般法和特别法根据法的主体、调整对象和形式划分国际法和国内法根据法律运用的目的划分公法和私法【本节内容回顾】第二节经济纠纷的解决途径民事诉讼、仲裁与行政复议仲裁民事诉讼行政复议适用合同关系、财产关系财产关系、人身关系不平等主体审判制度一裁终局两审终审合议(仲裁)庭组成1名或3名3名以上单数回避制度√√√开庭√√×(书面审查)公开×√级别管辖×√地域管辖×√判决书(调解书、裁决)的生效裁决:作出调解书:签收一审:送达15日不上诉二审:作出送达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本节内容回顾】第三节法律责任第二章劳动合同与社会保险法律制度【章节框架】第一节劳动合同法律制度试用期期限的强制性规定劳动合同期限试用期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不得约定不满3个月3个月以上,不满1年不得超过1个月1年以上,不满3年不得超过2个月3年以上固定期限不得超过6个月无固定期限区分经济补偿金、违约金、赔偿金适用条件性质支付主体经济补偿金(1)劳动关系的解除和终止(2)劳动者无过错法定(不以过错为条件,无惩罚性)用人单位违约金(1)劳动者违反了服务期和竞业禁止的规定(2)劳动合同中有违约补偿约定约定(以过错为构成要件,具有惩罚性和赔偿性)劳动者赔偿金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由于自己的过错给对方造成损害法定或约定(以过错为构成要件,具有惩罚性和赔偿性)二者之一经济仲裁与劳动仲裁商事仲裁劳动仲裁原则一裁终局原则劳动诉讼的前置程序(先裁后审)收费××地域管辖×合同履行地或用人单位所在地申请必须有书面仲裁协议可以书面也可以口头开庭√√公开×√回避√√和解与调解√√裁决生效终局裁决:作出之日起非终局裁决: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不起诉强制执行√√【本节内容回顾】第二节社会保险法律制度年龄条件:达到法定退休年龄适用范围性别退休年龄一般情况男60女50 女干部55从事“井下、高温、高空、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其他有害身体健康工作”的男55 女45因“病或非因工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男50 女45实际工作年限(年)本单位工作年限(年)享受医疗期(月)累计计算期(月)<10<5 3 6医疗期×2≥5 6 12≥10<5 6 12医疗期+6≥5<10 9 15≥10<15 12 18≥15<20 18 24≥2024 30医疗期、停工留薪期待遇医疗期停工留薪期适用范围生病或非因工负伤因工负伤期间根据总工作年限及本单位工作年限确定12个月+12个月工资待遇当地最低工资的80% 不变期满后未康复支付经济补偿后可解除合同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合同解除支付经济补偿后可解除合同1~4级不得解除;5、6级经本人提出可以解除;7~10级合同期满或经本人提出可以解除失业保险金领取期限自办理失业登记之日起计算缴费期限(年)领取期限(月)≥1<5 12≥5<10 18≥1024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工伤失业生育单位缴费20% 6% 规定比例2% 不超过1% 个人缴费8% 2% - 1% -计入个人账户个人部分单位缴费的30%+个人缴费部分领取条件(支付条件)达退休年龄缴费满15年定点医院、目录内;区间内、按比例因工受伤、致残、死亡缴费满1年;非本人意愿中断就业;已登记想求职生产、流产用人单位不登记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处应缴社会保险费1倍以上3倍以下罚款;对主管及责任人处5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罚款。
初级会计——经济法基础章节框架图【第一章总论】法的本质与特征主体法律关系内容客体法律基础事实事件行为形式及分类法律部门、法律体系总论平等主体经济仲裁经济纠纷解决途径民事诉讼不平等主体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民事责任法律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第二章劳动合同与社会保险法律制度】五项原则订立主体合同效力订立形式工作时间必备条款年假内容加班工资试用期劳动合同约定条款服务期竟业限制劳动者单方解除单位单方解除解除和终止终止的情形法律后果补偿金不得解除和终止的情况劳动仲裁违法责任覆盖范围组成基本养老保险缴费余额享受条件缴纳基本医疗保险结算医疗期缴纳五大险种工伤保险工伤认定合同解除停工留薪期待遇缴纳社会保险失业保险领取停领生育保险征缴规定违法责任【第三章支付结算法律制度】概述工具分类办理要求银行账户开立、变更、撤销7种银行账户贷记卡与准贷记卡银行卡单位人民币卡收单位业务手续费预付卡记名卡不记名卡支付结算汇票银行汇票商业汇票三类票据本票支票防伪当事人票据的一般规定票据权利票据责任票据行为汇总结算方式托收承付委托收款国内信用证【第四章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法律制度】纳税人征税范围税率应纳税额计算减免税征收管理增值税专用发票营改增增、消、营征税范围法律制度消费税税目应纳税额计算征收管理征税范围税目应纳税额计算减免税征收管理【第五章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纳税人税率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税收优惠所得税税收政策纳税人个人所得税按税目归类减免税征收管理【第六章其他税收法律制度】纳税人货物物品所有人不包括代理人买价完税价格卖方佣金关税应纳税额到岸运保费必须的专利费等滑准税与增值税、消费税结合征收管理税收优惠纳税人受益人注意“无偿使用”征税范围纳税义务发生时间房产税税收优惠房产余额从价计征投资联营应纳税额计算融资租赁从租计征纳税人计税依据城镇土地使用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税收优惠应纳税额从量结合优惠纳税人一般情况权属转移征税范围继承例外契税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转移例外税收优惠成交价格计税依据市场价格补价交换差价区分出让与转让征税范围区分赠与对象区分投资联营对象区分房屋交换对象清算应当清算可以要求清算土地增值税确定收入确定扣除项目应纳税额计算确定增值额确定增值率找税率算税额税收优惠纳税人所有人管理人拉人的车拉货的车车船税应纳税额计算游艇机动车拖船、非机动驳船捕捞养殖船税收优惠白牌车黑牌车书立纳税人接受使用合同征税范围产权转移书据印花税营业账簿权利、许可证明合同从价产权转移书据计税依据资金账簿从量其他账簿权利、许可证照纳税人领域管辖海域我国境内征税范围不可再生自然资源资源税原矿及初级产品纳税义务发生时间计税数量销售数量自用数量税率从价从量纳税人船舶吨税税率计税依据征收机关纳税人其他税车辆购置税征税对象应纳税额纳税环节纳税人烟叶税征税范围计算耕地占用税征税范围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第七章税收管理法制制度】税务登记管理开业税务登记变更停、复业税务管理外出经营报检注销证、账、票管理备案时间领购、开具、保管、检查纳税申报征收方式核定应纳税额税收征管税款征收滞纳金征收措施担保保全及强制执行阻止出镜税务登记证申报法律责任偷税与漏税抗税与骗税扣缴义务人复议复议范围复议程序税务检查。
【考点一】法律规范【考点二】法律渊源【考点三】法律关系【考点四】民事权利能力与民事行为能力【考点五】民事法律行为【考点六】物权概述【考点七】物权变动【考点八】所有权【考点九】建设用地使用权【考点十】担保物权——抵押权【考点十一】担保物权——质权【考点十二】担保物权—-留置【考点十三】合同基本理论【考点十四】合同的订立【考点十五】合同的履行【考点十六】合同的担保-—保证【考点十七】合同的担保——定金【考点十八】合同的变更、转让与终止【考点十九】违约责任【考点二十】买卖合同【考点二十一】赠与合同【考点二十二】借款合同【考点二十三】租赁合同【考点二十四】融资租赁合同【考点二十五】承揽合同【考点二十六】建设工程合同【考点二十七】委托合同【考点二十八】技术合同【考点二十九】合伙企业的设立【考点三十】合伙企业的财产与合伙份额【考点三十一】合伙企业的事务执行【考点三十二】合伙企业与第三人关系【考点三十三】入伙与退伙、解散【考点三十四】公司法人资格【考点三十五】股东出资【考点三十六】股东权保护【考点三十七】公司董事、监事、高管任职资格与义务【考点三十八】有限公司的设立与组织机构【考点三十九】有限公司股权转让【考点四十】股份公司的设立与组织机构【考点四十一】股份转让限制【考点四十二】特殊类型公司【考点四十三】其他【考点四十四】信息披露【考点四十五】非上市公众公司【考点四十六】首次公开发行并上市创业板发行程序【考点四十七】上市公司增发股票【考点四十八】优先股发行【考点四十九】债券发行【考点五十】股票上市与交易【考点五十一】上市公司收购【考点五十二】重大资产重组【考点五十三】证券欺诈的责任1——虚假陈述【考点五十四】证券欺诈的责任2——内幕交易、短线交易【考点五十五】证券欺诈的责任3——操纵市场【考点五十六】破产法概述【考点五十七】破产申请与受理【考点五十八】破产管理人【考点五十九】债务人财产1-—债务人财产的范围、收回【考点六十】债务人财产2——破产撤销权与无效行为【考点六十一】债务人财产3——取回权【考点六十二】债务人财产4——抵销权【考点六十三】债权申报【考点六十四】债权人会议重整和解提起期间①直接申请②破产申请受理后、破产宣告前提起人①债权人;②债务人;③出资额占债务人注册资本1/10以上的出资人只有债务人可以提起表决通过①分组表决,均通过;或部分组未通过,经法院强制批准。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国家授权性规范&义务性规范强制性规范&任意性规范确定性规范&非确定性规范主体内容:权利和义务客体:物、行为、人格利益、智力成果等法律规范法律渊源法律体系基本构成变动原因法律基本概念法律关系第一章 法律基本原理法律基本原理催告权——催告法定代理人1个月内追认撤销权——合同被追认前(1)主体合法——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2)表意真实——行为人的意思表示真实(3)内容合法——不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口头、书面、推定、沉默自始无效、当然无效、绝对无效主体不合格表意不真实内容违法因重大误解而为的民事行为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受欺诈或胁迫不损害国家利益的合同趁人之危的合同受损害方才有权,1年除斥期间一旦撤销,自始无效单方:委托代理的撤销、债务的免除、无权代理的追认、遗嘱行为多方:赠与合同无权代理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被追认——合同有效未做表示,视为拒绝追认善意相对人权利单方法律行为和多方法律行为有偿法律行为和无偿法律行为要式法律行为和不要式法律行为主法律行为和从法律行为实质要件形式要件特征种类种类撤销权被撤销后的后果期限终会来到,条件却不一定达成种类后果分类生效要件无效民事行为可变更、可撤销的民事行为效力待定合同附条件、附期限的法律行为民事法律行为代理制度诉讼时效第二章 基本民事法律制度基本民事法律制度不影响其中独立存在的有关解决争议条款的效力无行为能力人独立实施的民事行为限制行为能力人依法不能独立实施的合同以外的行为受欺诈、受胁迫而损害国家利益的合同行为乘人之危所为的单方民事行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利益的违法或损害公众利益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代理行为是民事法律行为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为民事法律行为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独立向第三人为意思表示代理人所为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法律效果归属于被代理人委托、代表、行纪委托代理、法定代理、指定代理法律特征代理和相关概念的区别代理的种类自己代理(无权代理)双方代理(无权代理)代理人与第三人恶意串通代理的基本理论滥用代理权行为无权代理表见代理无权代理与表见代理的区别民事法律行为代理制度诉讼时效基本民事法律制度诉讼时效届满不丧失起诉权、丧失诉讼权拒绝诉讼时效抗辩诉讼时效与除斥期间的比较客观上必须有债权请求权受侵害的事实债权人必须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开始计算基本理论种类起算中止与中断延长民事法律行为代理制度诉讼时效基本民事法律制度支付存款本金及利息请求权兑付国债、金融债券以及向不特定对象发行的企业债券本息请求权基于投资关系产生的缴付出资请求权其他依法不适用的债权请求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