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栽培学总论
- 格式:ppt
- 大小:328.00 KB
- 文档页数:28
蔬菜栽培学总论河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蔬菜系高志奎蔬菜栽培学系列课程理论课程:蔬菜栽培学总论设施蔬菜栽培学稀特与创汇蔬菜栽培西甜瓜栽培实践课程:实验蔬菜园艺学蔬菜栽培学教学实习蔬菜栽培学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蔬菜栽培学参考书•中国农业大学主编. 蔬菜栽培学.(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3 •中国农科院蔬菜研究所主编. 中国蔬菜栽培学. 农业出版社, 1987,2000•卢育华主编. 蔬菜栽培学各论(北方本, 园艺专业用).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0•日本农山渔村文化协会编(北京农业大学译).1985.蔬菜生物生理学基础.农业出版社•中国蔬菜、蔬菜、长江蔬菜、北方园艺、园艺学报、温室园艺•各个农业院校的学报目录绪论第一章蔬菜栽培的生物学基础第二章蔬菜栽培的技术基础第三章蔬菜生产与蔬菜产业绪论一、蔬菜的概念及包括的范围1.1 “蔬、菜”两字的词义和起源•“蔬、菜”两字的词义:蔬菜是个复合名词。
古代,蔬与菜同用,但意义相同。
按《说文》注:“蔬,菜也”。
•“蔬、菜”两字的起源:《说文》解释,“草之可食者曰蔬”。
“菜”由“采”字演化而来。
“爪”+“木”→“采”→动词为“采”→名词为“菜”手指+植物→以手指摘取植物之意1.2蔬菜的概念1.2.1一年生、二年生、多年生的草本植物的全株或其根、茎、叶、花、果、籽发育成变态器官,作为食用部分。
其食用部分柔嫩多汁、或有特殊风味、并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
1.2.2凡是具有柔嫩多汁的产品器官作为副食品的一、二年生及多年生的草本植物统称为蔬菜。
1.2.3凡是具有柔嫩多汁产品器官、可以用于佐餐的植物统称为蔬菜。
1.2.4凡是可供佐餐的草本植物统称为蔬菜。
1.2.5凡是可供佐餐的植物统称为蔬菜。
1.3 蔬菜的范围现今我国栽培的蔬菜种类约200多种,列属于32个科,普遍栽培的蔬菜有50-60种。
二、蔬菜栽培学的概念与性质2.1 蔬菜栽培学的概念2.1.1蔬菜栽培学是研究蔬菜农田栽培系统内部关系的一门学科。
蔬菜栽培学总论蔬菜栽培学总论蔬菜的含义:凡是有柔嫩多汁器官,可佐餐的所有植物均可列入蔬菜的范畴。
包括一二年生或多年生的草本或木本植物、菌类、藻类。
蔬菜的五个特征:1)植食性产品(与动物食品相比)2)鲜活食品(与粮食相比)不耐贮运,季节性差异大3)副食品4)营养性食品5)日常生活必需的人体维生素主要来源:蔬菜中含有除维生素D和维生素B12之外的几乎所有维生素,特别富含维生素C,胡萝卜素和维生素K。
人体矿物质的主要来源:1)含铁较多的:菠菜、芹菜、甘蓝等。
2)含钙较多的:绿叶菜、海带、紫菜等。
3)含磷较多的:豆类、甜玉米、大蒜等。
4)含硒较多的:大蒜、洋葱、芦笋等。
人体纤维的主要来源:如消化不良、肥胖、糖尿病应多食膳食纤维。
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薯芋类含淀粉多瓜类含糖类多豆类富含蛋白质调节人体酸碱平衡:酸性食品—蛋奶肉粮碱性食品—水果蔬菜特殊的营养保健功能:黄瓜具有清热解毒、美容、减肥的功效。
大蒜有广泛的杀菌功能。
食用菌能防癌。
山药为滋补品。
蔬菜中有柠檬酸、苹果酸等。
生姜、葱、蒜类、辣椒等含挥发物质和辛辣味。
香辛类含芳香物质。
蔬菜中含叶绿素、番茄红素、胡萝卜素等。
蔬菜的生产方式及特点:一:生产方式:商品性蔬菜生产:目前的主要方式有个体、集体、企业化等生产形式。
种类全,技术水平和条件好,商品化。
(2)专业化蔬菜生产:为商品性生产的特殊形式,种类单一,区域化,但技术水平高。
(3)季节性蔬菜生产(种类单一、大众化菜、非周年生产)(4)自给性蔬菜生产(蔬菜生产的最初形式和最高形式。
个体化,非商品化特征)二:蔬菜生产的特点:1)种类多,品种丰富2)食用器官多样化:根菜类:萝卜、胡萝卜等茎菜类:马铃薯、生姜等。
叶菜类:洋葱、菠菜、大白菜等花菜类:花椰菜、金针菜等果菜类:黄瓜、番茄、菜豆等。
3)种植方式灵活:4)多育苗移栽:(蔬菜三分之二育苗,粮食作物基本直播)5)需精耕细作。
蔬菜种类多,栽培技术难度大,不便机械操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6)设施栽培面积大。
《蔬菜栽培学总论》课程名称:蔬菜栽培学总论课程类型:范围选修课适用对象:园艺专业(本科生)学时:32学时,2分先修课程:植物学、植物生理学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以及对先开课程要求本课程属专业课,为园艺本科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之一。
蔬菜栽培学概论包括三章:第一章蔬菜栽培的生物学基础;第二章蔬菜栽培的技术基础;第三章蔬菜生产与蔬菜产业。
有关的实验课在“实验蔬菜学”课程中开出。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任务:使学生掌握蔬菜栽培学课程体系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了解蔬菜生产和蔬菜产业的相关知识;为接续学习蔬菜栽培学课程体系的其它课程(包括“设施蔬菜栽培学”、“稀特与创汇蔬菜栽培”、“无公害蔬菜栽培”等)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技术基础。
要学好本课程必须具备“植物学”、“植物生理学”的基本知识,便于充分理解和熟练掌握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本课程的教学重点是掌握蔬菜栽培的生物学基础和技术基础。
其中蔬菜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的关系为教学难点。
三、与其它课程的关系本课程是蔬菜栽培学课程体系中的第一课程,是“设施蔬菜栽培学”、“稀特与创汇蔬菜栽培”、“无公害蔬菜栽培”等课程的先行课程,还与“植物营养与施肥”、“农业气象学”、“植物病理学”、“昆虫学”等课程内容互相联系。
四、教学内容、学时分配及基本要求绪论(3学时)基本要求:使学生初步了解蔬菜栽培学的概念、任务,了解国内外蔬菜生产和科研概况,使学生明确认识到目前我国蔬菜生产与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差距,明确今后的任务和奋斗目标,让学生感到蔬菜生产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激发学生热爱蔬菜事业、献身蔬菜事业。
重点:掌握蔬菜的概念及包括的范围;了解原产我国的蔬菜和我国我省各特产蔬菜,解放以来蔬菜生产和科研方面取得的重大成果,目前蔬菜生产的现状、存在问题、发展趋势。
难点:目前蔬菜生产的现状、存在问题、发展趋势。
1、蔬菜的概念及包括的范围2、蔬菜栽培学的概念与性质3、中国蔬菜栽培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4、世界蔬菜生产和科研动态第一章蔬菜栽培的生物学基础(12学时)基本要求:使学生了解蔬菜的种类、分类、起源和演化的基础上,重点讲授蔬菜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的关系,同时明确蔬菜产量提高的途径。
蔬菜栽培学总论
生菜是一种常见的蔬菜,属十字花科植物卷心菜属,其分类学名为Lactuca sativa L.。
生菜是一种可食用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亚洲和欧洲,是人们饮食中不可或缺的一味蔬菜。
生菜一般是通过种植地播种、假播或挖植移栽等多种方式种植,在播种前,要充分考虑蔬菜种植的地质特性,作物栽培环境条件,种植用地质量,土质适宜度,宜植物种类,植保技术等方面。
土壤有助于控制蔬菜种子发芽和生长,其有效性取决于土壤质量,正确的施肥方法和控制土壤温湿度,可以有效控制生菜的成长和发育。
生菜的栽培技术更加成熟,一般可采用直播、假播和挖植移栽三种栽培方式。
其中直播也称伞播,是将蔬菜种子直接播种在田里,根据种子的种类、饱和度,调节土壤的温度和湿度,为种子发芽提供有利环境,从而促进蔬菜的生长发育。
假播也称直栽,是先将蔬菜种子播种在苗圃里,提前到达一定生长发育阶段,再全株移植到田间种植,这种模式有利于提供良好的种植环境和栽培条件,提高生菜的质量和产量。
挖植移栽是将同类上一届生菜株挖植在新垦田里,它可以有效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土壤润湿性和结。
蔬菜栽培学总论蔬菜栽培学总论绪论一、关于蔬菜和蔬菜栽培学(一)蔬菜的定义“谷以养民,菜以佐食”;狭义上,蔬菜是一、二年生作为副食品用的草本植物的总称;但食用菌和一些木本植物的嫩芽、嫩叶,包括一些调料都可称为蔬菜。
所以,广义上,我们把可以作为副食品食用的植物(菌物)产品器官统称为蔬菜。
(二)蔬菜栽培学蔬菜栽培学是园艺专业的主干课程;蔬菜栽培学是研究蔬菜的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对环境条件的要求,采取相应的农艺措施,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调控蔬菜的生长发育,从而达到优质、高产、高效的栽培目的的科学。
蔬菜栽培学是一门综合性科学,涉及许多基础学科和其他相关知识;蔬菜栽培学是一门应用科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二、蔬菜在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一)蔬菜的营养价值蔬菜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副食品1、供给人们大量的维生素2、是人体重要的矿物质来源3、调解人体的酸碱平衡4、共给人体大量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5、含有一定的热能6、调味品7、医用价值(二)蔬菜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1、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商品2、是农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3、是一些食品工业和其他工业的原料4、是我国重要的出口农产品三、我国蔬菜栽培的生产现状和发展趋势(一)悠久的历史(二)近代的发展(三)发展趋势1、生产面积不断扩大,产值在农业中的比重越来越大2003年,全国蔬菜栽培面积26930万亩,总产量54032万吨;吉林省面积490万亩,总产量1070万吨。
全省园艺特产业产值由1993年的36亿元增加到2003年的194亿元,2004年的215亿元。
2、设施(保护地)生产面积快速增长,设施结构日趋合理2003年,全国设施面积941673公顷,即1410多万亩;吉林省面积65万亩,占全国的近5%。
3、各地蔬菜产业发展不平衡全国蔬菜生产面积超过1000万亩的省10个,集中在山东、两广、两湖、两河、江浙、四川,山东达到3000多万亩。
平均单产的差别也较大,高的亩产在3000公斤以上,低的才1144公斤。
蔬菜栽培学总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意识的提升,蔬菜成为了人们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食物来源。
蔬菜以其丰富的营养素和更少的脂肪吸引着更多的消费者。
但是,要享受到蔬菜的美味,却需要恰当的栽培技术。
所以,蔬菜的栽培成了蔬菜种植者的重要课题,本文就蔬菜栽培学的基本内容进行综述。
首先,在蔬菜栽培中,土壤是重要的因素,良好的土壤可以有效地提高蔬菜的品质。
因此,在蔬菜栽培中,土壤必须经过适当的准备,调整土壤的PH值,适当添加肥料,以使土壤达到蔬菜栽培的最佳状态。
其次,蔬菜的种植是蔬菜栽培的一个重要部分。
在蔬菜种植过程中,要根据不同季节、不同地域种植适宜的蔬菜,以选择合适的播种时间,以确保种植成活。
此外,蔬菜栽培还必须注意空气湿度、温度的调节,使蔬菜生长过程中的水分供应充足,以及肥料的适当补充,以促进蔬菜的健康生长。
最后,必须对害虫和病害进行防治。
在蔬菜的种植过程中,害虫和病害是经常发生的,如果不及时有效地进行控制,可能会给蔬菜种植造成损失。
以上是蔬菜栽培学的基本内容,从土壤准备、种植、空气湿度、温度调节以及害虫病害防治等方面进行分析,可以为蔬菜种植者提供技术参考,使蔬菜的种植、加工和销售变得安全、高效。
此外,为了进一步提高蔬菜的品质和营养价值,科学家们也不断尝试利用基因技术,改良和增强蔬菜品种,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以期达到更好的营养效果。
蔬菜是人类营养和健康的重要来源之一,蔬菜栽培是实现健康饮食的重要环节。
未来,蔬菜栽培技术将会得到更加深入和普及的研究,以进一步促进人们健康和美味、安全的蔬菜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