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安法测量电表内阻的一点心得
- 格式:doc
- 大小:9.50 KB
- 文档页数:1
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心得和体会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伏安法测电阻这个实验。
你说这伏安法测电阻啊,就像是一场有趣的探险!电流和电压就像是两个小伙伴,你得好好摆弄它们,才能找到电阻这个小调皮的真面目。
刚开始接触的时候,我也是一头雾水啊。
那一堆仪器摆在面前,电流表、电压表、电阻,感觉它们都在跟我捉迷藏似的。
但咱可不能怕呀,得鼓起勇气去探索。
做这个实验,就好像是在走一条有点曲折的小路。
你得小心翼翼地连接电路,可不能接错了,不然那数据可就全乱套啦!这就跟你走路不能走错道儿一个道理。
然后呢,慢慢调节那个变阻器,看着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变化,那感觉,就好像在慢慢揭开一个神秘的面纱。
你想想啊,通过自己的操作,一点点地接近电阻的真实值,多有意思!有时候数据不太对,别着急,咱得像个侦探一样,仔细找找原因,是哪里出了问题呢?是接线松了?还是读数看错了?找到问题解决了,那成就感,简直爆棚!还有啊,做实验可不能粗心大意。
就像做饭一样,你盐放多了或者火候没掌握好,那味道可就差远了。
咱做伏安法测电阻也是,每一个细节都得注意到,不然得出个不靠谱的结果,那不就白忙活啦!而且,这个实验还特别考验耐心呢。
有时候测一组数据不够,得多测几组,那可得耐着性子慢慢来。
这就跟钓鱼似的,你得静静地等着鱼儿上钩,不能着急。
我记得有一次,我做实验的时候,因为太着急了,连线都没连好就开始测了,结果那数据啊,乱七八糟的。
哎呀,当时我就后悔了,为啥不仔细点呢!后来我就吸取教训了,每次做实验都告诉自己要慢慢来,不能马虎。
总之呢,伏安法测电阻这个实验,真的是让我又爱又恨。
爱的是它的有趣和挑战性,恨的是有时候会遇到一些小麻烦。
但不管怎么说,这都是我们探索科学世界的一个小窗口呀。
通过它,我们能更好地理解电和电阻的关系,也能锻炼我们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所以啊,大家可别小瞧了它哟!让我们一起在这个实验里找到乐趣,找到知识吧!。
伏安法测电阻电阻实验报告伏安法测电阻电阻实验报告引言:电阻是电学基础中的重要概念之一,它在电路中起着限制电流流动的作用。
为了准确测量电阻值,科学家们发展出了伏安法这一实验方法。
本文将介绍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实验步骤和结果分析。
一、实验原理伏安法是通过测量电阻两端的电压和电流,利用欧姆定律来计算电阻值的一种实验方法。
根据欧姆定律,电阻R等于电压U与电流I的比值,即R=U/I。
在实验中,我们可以通过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或者电流来观察电阻的变化。
二、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装置:将电阻器、电流表、电压表和电源连接好,确保电路连接正确无误。
2. 调节电流:将电流表的量程调至适当范围,根据实验要求设置所需电流值。
3. 测量电压:用电压表测量电阻两端的电压,并记录下来。
4. 计算电阻:根据欧姆定律,将测得的电压值除以电流值,即可得到电阻的数值。
三、实验结果分析在实验中,我们选择了几个不同的电阻值进行测量,并记录下了相应的电压和电流数据。
通过计算,我们得到了一系列的电阻数值。
在分析这些数据时,我们可以观察到以下几个现象:1. 直线关系:根据欧姆定律,电阻与电压和电流之间应该呈现线性关系。
通过绘制电压-电流图像,我们可以发现这种线性关系。
实验结果表明,电阻值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
2. 非线性关系:在某些特殊情况下,电阻与电压和电流之间可能呈现非线性关系。
这可能是由于电阻器本身的特性或者电路中其他元件的影响所导致的。
在实验中,我们可以通过观察电压-电流图像的形状来判断是否存在非线性关系。
3. 温度影响:电阻值与温度也有一定的关系。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改变电阻器的温度来观察电阻值的变化。
实验结果表明,电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四、实验误差分析在实验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存在,可能会导致实际测量值与理论值之间存在一定的误差。
主要的误差来源包括仪器误差、电源波动、电路接触不良等。
为了减小误差,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仪器校准:定期对实验仪器进行校准,确保其准确度和稳定性。
伏安法测电阻实验总结1. 引言伏安法是一种常用的电阻测量方法,通过测量电压和电流的关系来求解电阻值。
本文将总结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过程、原理和注意事项。
2. 实验目的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伏安法测量不同电阻的值,并验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3. 实验设备和材料•变电流电源•变阻器•电压表•电流表•连接线•计算机(用于数据处理)4. 实验步骤4.1 准备工作•将实验设备连接正确,确保电阻和电流表之间的连接没有杂散电容或电感的影响。
•调整电流电源的输出电流为初始值。
4.2 测量电流和电压•打开电流电源,调整输出电流为所需值。
•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分别测量电流和电压值,并记录数据。
4.3 计算电阻值•根据欧姆定律,计算电阻值:R = U / I,其中R为电阻值,U为电压值,I为电流值。
4.4 重复实验•重复以上步骤,测量不同电阻值下的电流和电压,并记录数据。
5. 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实验测量得到的电流和电压数据,可以计算出相应的电阻值。
将所有测量数据整理,并绘制电流和电压之间的关系图。
根据绘制的关系图,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电阻值与电流成正比:随着电流的增加,电阻值也增加。
•电流和电压呈线性关系:电流和电压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直线拟合得到。
通过比较实验结果和理论值,可以评估实验的准确性和误差。
如果实验结果与理论值相符,则实验结果可认为是准确的。
6. 注意事项在进行伏安法测电阻实验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确保实验设备连接正确,避免杂散电容或电感的影响。
•调整电流电源的输出电流为合适的范围,避免过大电流损坏电阻器。
•测量时要保持电路稳定,减少外界干扰。
•注意安全操作,避免电击和短路等事故发生。
7. 结论通过本次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我们成功地测量了不同电阻值下的电流和电压,并计算得到相应的电阻值。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我们发现实验结果与理论值相吻合,说明实验的准确性较高。
同时,我们也强调了在实验中的注意事项,以确保实验的安全性和精确性。
伏安法测电阻实验总结介绍电阻是电学基础中重要的一个概念,它用于限制电流,消耗电能以及调节电路。
伏安法是一种常用的测量电阻的方法,本文将对伏安法测电阻实验进行总结。
实验步骤1.实验目的确定电阻的阻值。
2.实验器材和材料–直流电源–变阻器(待测电阻)–恒流源–数字电压表–数字电流表–连接线3.实验原理伏安法通过测量在电阻上产生的电压与流过电阻的电流之间的关系,计算电阻的阻值。
根据欧姆定律,电阻的阻值可以通过Ohm’s Law 计算得出:$$ R = \\frac{V}{I} $$其中,R为电阻的阻值,V为电阻上的电压,I为通过电阻的电流。
4.实验步骤–步骤1:连接电路将直流电源的正极连接到恒流源的正极,将恒流源的负极连接到待测电阻的一端。
再将待测电阻的另一端连接到数字电流表的输入端,将数字电压表的电压端与待测电阻的两端相连。
–步骤2:调节电流通过恒流源调节电流大小,使得电流稳定在一个较小的数值。
–步骤3:测量电压使用数字电压表测量待测电阻的两端电压。
–步骤4:计算电阻阻值使用数字电流表测量通过待测电阻的电流。
将测量的电流值和电压值代入欧姆定律公式,计算电阻的阻值。
5.实验注意事项–采用直流电源和电流表。
–电流源稳定,使电流大小在合适范围内。
–测量电压时,确保数字电压表的电压端与待测电阻的两端连接良好。
–多次测量并取平均值,以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对伏安法测电阻实验的实施,我们可以得到待测电阻的阻值。
根据测量的电压和电流值,我们可以使用欧姆定律公式计算电阻的阻值。
实验中,我们应该进行多次测量,并取平均值,以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还需要注意恒流源的稳定性和电压端与待测电阻的连接。
如果电流不稳定或者连接不良,可能会导致测量结果的误差。
另外,如果待测电阻的阻值较小或较大,可能会导致电压过高或过低,进而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调节电流大小或使用合适的量程的电压表。
伏安法测电动势和内阻的误差分析
1.安培表的内接法
如图176所示:设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的测量值分别为εc 和r c 。
E c = U + I r c = U + I (R A + r )
因为电流表的电阻一般远大于电源的内阻,可以认为内电阻的测量值远大于真实值。
所以,测出的电源内电阻的相对误差非常大。
因为 E c = U + I r c = U + I (R A + r )=E 真
所以,测出的电源电动势就等于真实值。
2 安培表的外接法 如图177所示:
令外电路电阻趋近于无穷大(相当于断路):电压表的示数即认为电源的电动势的测量值E c 。
E c =E 真 -E 真 V R r r +=E 真V
V R r R + E c <E 真 相对误差δ= V
c R r r +=-εεε真 因为 R v 远大于r ,所以相对误差很小。
由于E c = U + I r c
E 真 = U + (I + U / R V ) r 得到:真εεc =V
c R Ur Ir U Ir U +++ = V
V R r R + ,则 r c =V c R r r r r r +=- 所以测量电源内电阻的相对误差δ=
V V R r R +因为 R v 远大于r ,所以相对误差很小。
比较以上两种电路,安培表内接时,虽然电动势的测量值较准确,但内阻的测量值误差太大,故此电路不大采用。
安培表外接时,虽然电动势和内电阻的测量值都有误差,但误差很小,所以常常采用。
浅谈伏安法测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作者:康长建来源:《新课程·中旬》2013年第10期测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是高考电学实验的热点,采用伏安法测量是最基本的方法。
但学生对这个实验的理解比较困惑。
现在我谈一谈自己对这个实验的理解。
一、实验原理本实验的原理是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E=U+Ir,路端电压U和干路电流I是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所以选择电流表和伏特表。
二、电路图由于之前已经学过伏安法测电阻,所以如果考虑电表内阻的话,电路图有两种。
如图以电源为待测对象,按照之前学过的伏安法测电阻,电路图甲可以用电流表外接来记忆,同理图乙为电流表内接。
三、数据处理1.联立方程求解的公式法调节滑动变阻器,测得多组数据(一般不少于6组),比如分别联立列方程求出E和r,最后求出平均值。
如果忽略电流表和伏特表的内电阻,则:但这种方法如果某组数据是错误的,计算出的E、r必定也不准确,并且这种方法实际操作很复杂,所以一般不采取。
2.作图法四、误差分析1.偶然误差(1)由读数不准和电表线性不良引起误差。
(2)用图像法求E和r时,由于作图不准确造成的误差。
(3)测量过程中通电时间过长或电流过大,都会引起E、r变化。
2.系统误差由于电压表和电流表内阻影响而导致的误差。
(1)如图甲,电流表外接所示,电压表测量值准确。
但由于电压表分流,电流表测量的值不准确。
测量值小于真实值I测所以我们作出的图像和准确图像与横轴交点相同,当路端电压(即电压表示数)为U 时,由于电流表示数I测小于干路电流I真,所以当作出测量的图像与准确图像,就可以直观地看出E测(2)如图乙,电流表内接所示,电流表测量值准确。
但由于电流表分压,U测所以我们作出的图像与准确图像与纵轴交点相同,E准确,当干路电流(即电流表示数)为I时,U测r真。
但学生初次学习本实验时对于这种方法分析系统误差有点困难,建议可以采用等效电源的方法来分析:同理,如图乙,电流表测量不准确,但我们在数据处理时把它当做路端电压处理,所以把电源和电流表当做等效电源,这样的话,r测=r真+rA>r真,按照E=U+Ir,E测=U测+Ir测=(U真-IrA)+I(r真+rA)=U真+Ir真=E真。
伏安法测电阻结论
伏安法是一种常用的电阻测量方法,通过测量电压和电流来计算电阻值。
该方法适用于各种电路和元件的电阻测量,包括导体、电阻器、电容器等。
通过伏安法测量电阻的结论是,电阻值等于所施加电压与通过电阻的电流之比。
具体而言,电阻值可以用欧姆定律表示为:
R = V / I
其中,R代表电阻值,V代表所施加电压,I代表通过电阻的电流。
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原理是,当通过一定电压的电流流过电阻时,根据欧姆定律,电流与电压成正比,而电阻值则等于电压与电流的比值。
因此,通过测量所施加电压和通过电阻的电流,就可以得到电阻的准确值。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确保测量的准确性,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电压和电流的测量应尽可能精确,避免误差的产生。
2. 检查电路连接是否牢固,避免接触不良或断路等问题,影响电阻值的准确测量。
3. 在测量前应对电路进行预估计算,选择合适的电压和电流范围,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总之,伏安法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电阻测量方法,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电路和元件的测量。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测量条件和方法,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测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常用方法和误差分析公主岭市第一中学 魏景福 2012.11.12测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是高中物理电学部分的一个重点实验,也是高考的热点实验,笔者就此实验的常见方法(“伏安法”、 “伏阻法”、 “安阻法”)及误差分析的问题谈一谈个人的观点。
一、用“伏安法”测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用“伏安法”测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就是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是通过电流表和电压表测出外电路的电流和路端电压,然后利用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求出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实验要求多测几组I.U 数据,求出几组E.r 值,然后取他们的平均值。
还可以用作图法处理,即利用电池的U.I 图象求出E.r 值。
用“伏安法”测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分为电流表“内接”和电流表“外接”两种接法。
实验误差有:1、偶然误差,主要来源于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以及作U-I 图象时描点不很准确;2、系统误差,主要来源于没有考虑电压表的分流和电流表的分压作用。
(一)、电流表内接(相对待测元件——电池)1、电流表内接时测量原理:如图1所示,电压表.电流表分别测出两组路端电压和总电流的值,则11U E I r =- ①,22U E I r =- ②, ① - ② 解得 2112U U r I I -=- ③, ③带入①解得 122112I U I U E I I -=- ④,2、系统误差分析:图1电路由于电流表分压使电压表读数(测量值)小于电源的实际路端电压(真实值)。
导致实验产生系统误差。
(1)通过理论的推导分析误差:设电流表的内阻为A R ,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真实值分别为0E 和0r 。
则有 1101A U I R E I r +=- ⑤ 22020A U I R E I r +=- ⑥⑤﹣⑥ 得 12021A U U r R I I -=-- ⑦ ⑦代入⑤得2112021I U I U E I I -=- ⑧比较⑦、⑧式和③、④可知 r > 0r ,E =0E . 不难看出电流表内接时测得的内电阻偏大,测得的电动势准确。
伏安法测电阻教学反思身为一位优秀的教师,我们要有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教学的心得体会可以总结在教学反思中,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学反思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伏安法测电阻教学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伏安法测电阻教学反思篇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觉着有许多感触,即有新的课改精神,又有一些不足之处。
现在对这节课进行了反思如下:1、成功之处在教学过程中,我积极的创设一种和谐,轻松的探究学习氛围,使学生在做中学,玩中学,带着疑问去探究。
并用语言去鼓励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敢于质疑,敢于创新。
2、不足之处在课堂教学安排上,在探究之前的方案设计上用时过长,使的反馈练习用时有些少,在整个教学环节上显的“头重脚轻”。
使得反馈练习的时间不够用。
3、教材设计地位和作用:“伏安法测电阻”是学习并理解欧姆定律之后的一节探究课,是对欧姆定律知识的升华,也是对电压表和电流表使用的更深一层次的练习。
为以后的电学探究左打好坚实的操作基础。
教材处理:本节内容分教材开门见山的提出用“伏安法测小灯泡在不同亮度下的电阻”,我个人认为这样的安排不利于中下等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和应用,所以我在进行实验探究之前用了一定的时间去让学生理解“伏安法测电阻”,所以导课时间比较长针对本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容易出现的思维障碍,本课的教法主要采用引导探究法。
精心构筑体验的平台,把握“开”、“引”、“放”三个环节。
“开”即开放情境、提供资源,提出课题、交给学生富有探索性的任务。
“引”即在学生的探索活动遇到困难时,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实践探索,而不是超前指路、给结论,更不能“代替”学生得出结论。
“放”即“放开来让学生学活”,允许学生提出不同见解,鼓励“标新立异”。
本课采用体验探究的学法,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学生自主探索、分析、归纳,突出“做中学”,在体验中去发现、去认识、去领悟。
去分析,从而得到结论。
最后,由于本人年轻,工作经验不足,在本节课的设教授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问题,希望大家的多多指教,多多批评《伏安法测电阻》评课记录1、准备相当充分,语言少而精。
[精品]伏安法测电阻教学心得伏安法是一种测量电阻的方法,应用非常广泛。
在电子专业的教学中,伏安法是必学的基础知识。
下面是我对伏安法测电阻的教学心得:一、实验目的:掌握伏安法测量电阻的方法和原理,了解电阻的量测误差,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处理能力。
二、实验器材:使用数字万用表,直流稳压电源和标准电阻箱等器材,其中标准电阻箱是关键设备。
三、实验原理:伏安法测量电阻是基于欧姆定律的,欧姆定律是电学基础知识,即U=IR,其中U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R表示电阻。
在测电阻时,我们需要测量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电阻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可以计算出电阻的值。
此外,还需要考虑电路中其他元件对电阻测量的影响,尤其是电源内阻、万用表内阻等因素。
四、实验步骤:1.接线:将直流稳压电源的正负极分别接在标准电阻箱的两端,万用表的电压档和电流档相应接在测量电阻两端。
2.调整电阻:标准电阻箱上调节其内部电阻,使得万用表的读数尽量接近电阻真值,此时测量电路中通过电阻的电流I就可以通过万用表读取。
3.测量电压:在测量电路中通过电阻的电流I和通过电阻两端的电压U可以用万用表分别读取。
4.计算电阻:根据欧姆定律计算电阻的值,即R=U/I。
5.多次测量:为了提高精度和确定误差范围,需要进行多次测量,并计算平均值和标准差。
五、实验注意事项:1.接线要正确:接线不牢固或接反会导致测量不准确,甚至可能损坏设备。
2.精度要求高:电阻箱的精度要足够高,万用表的读数精确度和灵敏度要能达到要求。
3.消除误差:需要注意电源内阻、万用表内阻、线路电阻对测量误差的影响,应尽量消除这些误差。
六、实验结果:通过伏安法测量电阻,可以得到电阻的实际数值,同时可以计算测量误差范围,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和科学性。
伏安法测量电阻是一种基本的电学量测方法,通过合理的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可以得出准确的电阻值,并进一步应用于工程实践中。
伏安法测电阻实验报告心得# 伏安法测电阻实验报告心得## 引言电阻是电学基础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它用于描述电路中电流通过时的阻碍程度。
伏安法是一种常见的测量电阻的方法,通过测量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来计算电阻值。
本实验旨在通过伏安法实验,掌握电阻的测量方法和技巧,并深入理解电阻的意义和作用。
## 实验内容1. 搭建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实验电路。
2. 使用直流电源提供稳定的电压,调节电源输出和互感电流的大小。
3. 测量电阻两端的电压,并记录下来。
4. 测量通过电阻的电流,并记录下来。
5. 根据所测得的电阻两端的电压和电阻的电流,计算出电阻值。
6. 重复测量和计算过程,验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 实验步骤1.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实验所需要的器材和元件,包括电源、电阻、导线、电流表、电压表等。
2. 按照实验要求,搭建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实验电路,保证电路的连接正确无误。
3. 打开电源,调节电源输出电压,使其保持稳定在一定的数值。
4. 使用导线连接测量电阻两端的电压的电压表,保证连接牢固且接触良好。
5. 使用导线连接测量通过电阻的电流的电流表,同样保证连接牢固且接触良好。
6. 测量电阻两端的电压,并记录下来。
7. 测量通过电阻的电流,并记录下来。
8. 计算电阻值,根据所测得的电阻两端的电压和电阻的电流,使用欧姆定律即可得到电阻的值。
9. 重复测量和计算过程,验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 实验结果通过一系列测量和计算,我们得到了一组电阻测量结果。
根据这些数据,可以计算出电阻的平均值,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
通过比较可以得出结论,验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实验心得通过本次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我深刻体会到了实验方法和技术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需要耐心细致地进行各项测量和计算工作,并且要保持实验环境的良好状态。
实验数据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最后得出的结论的可靠性。
因此,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要时刻保持思维的敏锐和工作的细致,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和可靠。
关于伏安法测电阻之我见
伏安法是一种测量电阻的方法,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测量电流和
电压,从而计算出电阻的值。
我认为伏安法是一种非常常用的测量
电阻的方法,它的测量结果是比较精确的。
首先,伏安法的原理比较简单易懂,通过测量电流和电压,可
以比较准确地计算出电阻的值。
其次,伏安法的测量范围比较广泛,可以测量小到几个欧姆的电阻,也可以测量高达几百兆欧姆的电阻。
此外,伏安法不仅可以测量固体电阻,也可以测量液体电阻和气体
电阻,适用范围十分广泛。
然而,伏安法也有一些局限性。
首先,伏安法的测量准确度受
到外界因素的影响比较大,如温度、电源电压等。
其次,伏安法测
量大电阻时需要较高的测量精度,而且在高阻值时测量时间比较长。
此外,伏安法对特殊电阻体的测量不够灵敏,比如说对于高频、高
压等情况下的电阻测量,可能需要使用其他更加精确的测量方法。
综上所述,伏安法是一种比较常用的测量电阻的方法,其原理
简单易懂,测量范围广泛。
但在使用时需要注意外界因素的影响,
尤其是在测量大电阻值时需要较高的测量精度。
此外,对特殊的电
阻体,可能需要使用其他更加精确的测量方法。
1。
伏安法测电阻教学心得金华十八中学陈丽萍摘要高中物理教材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应用中安排了用伏安法测量未知电阻的阻值的实验。
这个实验涉及的知识面广,实验技能要求高,学生在实验中常常会在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本文就教学中笔者遇到的问题谈一下自己的教学心得。
关键词伏安法测电阻实验高中物理教材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应用中安排了这样一个学生实验:伏安法测量未知电阻的阻值。
这个实验涉及的知识面广,实验技能要求高,学生在实验中常常会在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果我们不能在事先有所准备,就会在课堂上无所适从。
在这个实验教学中笔者就遇到这样一些问题。
首先是实验方法。
我们测量电阻没有用万用电表直接测量,而是用电流表与电压表分别测出电阻两端的电压与电流,然后用欧姆定律算出该导体的电阻值的方法。
其实这种方法我们以前也用过,如测量物质的密度,我们只要测出该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用密度习班公式就能算出物质的密度;测量固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只要测出固体的重力和固体与地面之间的受力面积就可以了。
不少学生到实验室不知道测量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些都是由于不少学生没有把握好实验方法的结果。
其次是实验器材的选择。
在实验桌上放着一些器材,有的用得到,有的用不到,在不加说明的情况下,学生们拿起来就用,什么器材都要接上去,也不考虑实验操作的规程,这样会损坏实验器材。
鉴于此,我们在实验前必须告知学生要有选择地使用实验器材,电源电压应选多大的,太大了易损坏器材,而太小了实验的效果不明显,实验中要不要滑动变阻器,滑动变阻器要选什么规格的,同样存在选择不当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第三是在接线中的问题。
让学生接线时大多数情况下学生能够正确接线。
在未加说明时,学生有两种接线的方法:一是电压表接在电阻R的左右两端,就是我们书上所画的电路图那样接线的;另一种是电压表接在R与电流表的两端。
这两种接线方法去测量同一电阻它的电阻值却不同。
学生是不可能知道问题究竟出在哪的。
而我们知道,这两种方法都不能准确地测量出未知电阻的阻值。
伏安法测电阻的教学反思伏安法测电阻的结论看具体的数据才能给出结论,不管怎么样应该有两种:1.如果数据中的电压和电流的比值都不变的,那得出的结论是:把得出的电阻值求出后求平均值,求出的平均值就是结论2.如果数据中的电压和电流的比值变化就得出结论:电阻与温度有关初中物理老师为你服务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原理欧姆定理或由I=U\/R,得R=U\/I,电阻=电压除以电流,R为导体的电阻(单位欧姆Ω),U为导体两端的电压(单位伏特V),I为通过导体的电流(单位安培A)。
伏安法是一种较为普遍的测量电阻的方法,通过利用部分电路欧姆定律:R=U\/I来测出电阻值。
用电流表测出在此电压下通过未知电阻的电流,然后计算出未知电阻的阻值。
但是用电压表并联来测量电阻两端的电压,用电流表串联来测量电阻通过的电流强度。
但由于电表的内阻往往对测量结果有影响,所以这种方法常带来明显的系统误差。
扩展资料伏安法测电阻电流表有两种接法:外接法和内接法。
所谓外接内接,即为电流表接在电压表的外面或里面。
这样,接在外面,测得的是电压表和电阻并联的电流,而电压值是准确的,根据欧姆定律并联时的电流分配与电阻成反比,这种接法适合于测量阻值较小的电阻。
接在里面,电流表准确,但电压表测量得到的是电流表和电阻共同的电压,根据欧姆定律,串联时的电压分配与电阻成正比,这种接法适合于测量阻值较大的电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伏安法测电阻伏安法测电阻中作图法的优点和缺点缺点:伏安zd法测电阻精度不很高,人们为了消除电压表、电流表的影响,还有各种伏安法测电阻的补偿电路,但都需要用到电流计,且电路十分繁琐。
优点:但所用的测量仪器比较简单,而且使用也方便。
是最基本的测电阻的方法,测电阻的方法还有替代法、惠斯通电桥法等多种。
用电压表并联来测量电阻两端的电压,用电流表串联来测量电阻通过的电流强度。
但由于电表的内阻往往对测量结果有影响,所以这种方法常带来明显的系统误差。
有两种接法:外接法和内接法。
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报告大家好,今天咱们来聊聊伏安法测电阻这个实验,真是个妙趣横生的事儿,听起来有点拗口,但其实就是利用电压和电流之间的关系来搞定电阻,简单得很!一开始,咱们准备一些实验器材,像电源、安培计、伏特计和被测电阻,少不了导线啦,没它可真不行。
说实话,看到那些闪闪发光的仪器,我心里就乐开了花,科学就是这么有趣!实验一开始,大家纷纷忙碌起来,像小蜜蜂似的。
首先得把电源给接上,然后把伏特计和安培计也连上。
说到这里,大家可得注意,接错了可就麻烦了,电流可不是好惹的!不过,咱们这帮小伙伴都挺聪明的,几番试探之后,终于把一切都搞定。
哎,心里那叫一个美,真想给自己竖个大拇指!然后,咱们开始调电压,慢慢地把电压从零调到某个值,看着伏特计的指针一点点上升,心里那个激动啊,真是如同看着一场精彩的比赛,谁也不想错过任何精彩瞬间。
与此同时,安培计的指针也跟着跳动,这真是双管齐下,一时间,电压和电流的变化让我觉得自己像个小科学家,正站在实验室的中心,掌控着一切。
每当我调整电压,安培计上的读数也随着变化,简直像在看一场华丽的舞蹈,电流和电压在这场舞会上交相辉映。
心想,这电阻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呢?像个调皮的小家伙,总在这里捣蛋,真让人摸不着头脑。
不过,没关系,咱们有公式呀,哦对了,电阻等于电压除以电流,简单又实用,真是科学的神奇之处。
逐渐地,我开始记录下每一个电压下对应的电流,眼看着纸上密密麻麻的数字,心里那种成就感真是没得说。
实验就像是在种树,越是细心,越能收获丰硕的果实。
实验的气氛也越来越好,大家围在一起讨论,分享着各自的发现,仿佛整个实验室都充满了知识的香气,让人忍不住想多待一会儿。
实验中也不是一帆风顺。
偶尔会出现一些小插曲,比如电流突然飙升,大家顿时一阵慌张,电线就像个不听话的小孩,发出“嘭”的一声响,吓得我差点跳起来。
不过,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最终还是平安无事,真是有惊无险,嘿嘿,咱们可不能被这些小麻烦吓到,科学探索就是这样,总是充满挑战。
对电阻教学的一点体会伏安法测电阻实验步骤在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电压、电阻”的教学中,学生对“电阻”这个物理量认识模糊,弄不清楚它到底描述了什么问题,它的物理含义是什么,所以经常出现的错误是,给这个导体两端加一定的电压,流过一定的电流,这个导体的电阻就存在,不给导体的两端加电压,它的电阻就不存在了,为零了。
这是因为学生对“电阻”这个概念没有很好的理解。
下面是关于电阻教学的一点感受。
1、教师经过多次强调,打比方,举例子,让学生认识到“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描述了导体在导电能力这方面的一个特性。
导体的导电能力强,它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小,电阻就小;反之,导电能力差,它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就大,电阻就大。
金属的电阻小,绝缘体的的电阻大。
如教材P15图,箭头越向上,导电能力越强,对电流阻碍作用越小,电阻越小;箭头越向下,绝缘能力越强,对电流阻碍作用越大,电阻越大,为了描述导体的这方面的性质,所以就引进了“电阻”这个物理量。
2、用实验测出电阻的大小。
给某一定值电阻两端加一定的电压,测出导体中流过的电流,就可以知道导体的阻碍作用有多大。
因为电流的大小是由电压(导体两端加的力量)和电阻(导体的阻碍作用)两个量一起决定的,知道了电压的大小,测出电流的大小,也就能算出这个导体的阻碍作用到底有多大,电阻的大小在数值上等于电压与电流的比值。
所谓,是骡子还是马,拉出来溜一溜就知道了,这个导体的电阻到底有多大,加一定的电压试一下就知道了。
3、让学生真正理解“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特性。
当给它的两端加上电压,电路中就形成了电流,电流在导体中流过时,电阻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表现出来了;反之,不给导体两端加电压,电路中一定没有电流,这时电阻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没有表现出来,并不能说电阻对电流就没有阻碍作用了,电阻就不存了,电阻就为零了,这时电阻的大小是不变的,它是导体本身的一种特性,只与自身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有关系,与外界所加的电压和流过的电流都无关。
伏安法测电阻是利用伏特表和安培表测量电阻的一种方法,其中伏特表测量电压,安培表测量电流。
为了深入理解这个实验,以下是一些思考题,涉及到伏安法测电阻和电表内阻:
电表内阻的影响:
当使用伏安法测电阻时,电表的内阻会对测量结果产生什么影响?如何减小这种影响?
精确测量的挑战:
在实际操作中,如何提高伏安法测电阻的精确度?有哪些因素会影响测量的精确度?
误差来源分析:
请分析伏安法测电阻中的主要误差来源,并提出减小误差的方法。
电表的选择:
在选择伏特表和安培表时,需要考虑哪些因素?如何选择合适的电表量程?
实验操作注意事项:
在进行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时,有哪些操作要点需要注意?如何保证实验的安全性?
伏安法与其他方法的比较:
请比较伏安法与其他电阻测量方法的优缺点。
实际应用中的问题:
在实际应用中,如何解决由于电表内阻引起的误差问题?有没有其他方法可以补偿电表内阻的影响?
电路设计和优化:
如何优化伏安法测电阻的电路设计,以提高测量精度和稳定性?
误差分析和数据处理:
如何进行误差分析和数据处理,以获得更准确的结果?在实验报告中如何呈现这些结果?
实验改进和创新:
针对伏安法测电阻的局限性,有哪些改进和创新的方法?这些方法在实际应用中有何价值?。
龙源期刊网
伏安法测量电表内阻的一点心得
作者:汪礼杰
来源:《物理教学探讨》2006年第22期
电阻的测量,一直是电学实验中的热点。
其测量方法有伏安法、半偏法、等效替代法、比较法等,其中伏安法是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
伏安法测电表内阻需要结合电表自身的特点,比一般电阻的测量更灵活,它要求根据题给器材,先初步猜想设计出测量电路,然后通过估算,确定可行的实验方案和挑选出合适的实验器材。
是电路设计中的重难点。
笔者就此问题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