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常用技术操作
- 格式:ppt
- 大小:233.50 KB
- 文档页数:13
一、手卫生一般洗手(一)目的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二)实施要点1.洗手指征:(1)直接接触患者前后。
(2)无菌操作前后。
(3)处理清洁或者无菌物品之前。
(4)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5)接触不同患者之间或者从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
(6)处理污染物品后。
(7)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粘膜皮肤或伤口敷料后。
2.洗手要点:(1)正确应用六步洗手法,清洗双手,也可以将洗手分为七步,即增加清洗手腕。
(2)流动水下彻底冲洗,然后用一次性纸巾/毛巾彻底擦干,或者用干手机干燥双手。
(3)如水龙头为手拧式开关,则应采用防止手部再污染的方法关闭水龙头.(三)注意事项1。
认真清洗指甲、指尖、指缝和指关节等易污染的部位。
2.手部不佩带戒指等饰物。
3。
应当使用一次性纸巾或者干净的小毛巾擦干双手,毛巾应当一用一消毒.4。
手未受到患者血液、体液等物质明显污染时,可以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外科手消毒(一)目的1。
清除指甲、手、前臂的污物和暂居菌.2。
将常居菌减少到最低程度。
3.抑制微生物的快速再生.(二)实施要点1。
外科手消毒指征:进行外科手术或者其他按外科手术洗手要求的操作之前。
2。
操作要点:(1)修剪指甲、锉平甲缘,清除指甲下的污垢.(2)流动水冲洗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3)取适量皂液或其他清洗剂按六步洗手法清洗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用无菌巾擦干.(4)取适量手消毒剂按六步洗手法揉搓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至消毒剂干燥。
(三)注意事项1.冲洗双手时,避免水溅湿衣裤.2。
保持手指朝上,将双手悬空举在胸前,使水由指尖流向肘部,避免倒流。
3。
使用后的海棉、刷子等,应当放到指定的容器中,一用一消毒.4。
手部皮肤无破损。
5。
手部不佩带戒指、手镯等饰物。
二、无菌技术无菌持物钳的使用法(一)目的取用或者传递无菌的敷料、器械等。
(二)实施要点1。
评估操作环境是否符合要求。
50项基础护理技术操作流程及考核标准基础护理技术是医护人员的必备技能,它包含了很多操作流程和考核标准。
下面是。
1. 手卫生操作流程:包括洗手、消毒及穿戴手套。
考核标准:能够正确按照流程操作,洗手达到规定时间(20-30秒),穿戴手套无破损。
2. 看护卧床病人操作流程:包括病人翻身、更换床单、口腔护理等。
考核标准:能够正确操作,保证病人舒适,床单整洁,口腔清洁。
3. 静脉输液操作流程:包括静脉通路的开放、连接输液器等。
考核标准:能够正确操作,保证静脉通路通畅,输液器连接牢固。
4. 注射操作流程:包括皮下、肌肉和静脉注射等。
考核标准:能够正确选择注射部位,采用无菌操作,确保注射安全。
5. 利尿操作流程:包括导尿、更换尿布等。
考核标准:能够正确操作,导尿过程无刺激,尿布整洁。
6. 饮食护理操作流程:包括餐前准备、宣教、喂食等。
考核标准:能够正确准备食物,根据病人需要进行宣教,保证饮食安全。
7. 拔除引流管操作流程:包括胃管、尿管等。
考核标准:能够正确操作,保证拔除过程无疼痛和感染。
8. 皮肤护理操作流程:包括擦洗、涂抹药膏等。
考核标准:能够正确操作,保证皮肤清洁,涂抹药膏均匀。
9. 血压测量操作流程:包括选择正确袖带、测量位置等。
考核标准:能够正确测量,保证测量结果准确。
10. 吸痰操作流程:包括口腔、气管吸痰等。
考核标准:能够正确操作,保证吸痰过程顺利,无刺激。
11. 心肺复苏操作流程:包括胸外按压、人工呼吸等。
考核标准:能够正确操作,保证按压准确、呼吸通畅。
12. 疼痛评估与缓解操作流程:包括疼痛评估方法、给药等。
考核标准:能够正确评估疼痛程度,根据评估结果给予恰当的缓解措施。
13. 体温测量操作流程:包括口温、腋下温、肛温等。
考核标准:能够正确测量体温,保证测量结果准确。
14. 心电监护操作流程:包括贴电极、连接监护仪等。
考核标准:能够正确操作,保证监护仪正常工作。
15. 疾病诊断与护理操作流程:根据不同病种制定相应护理计划。
各项护理技术操作流程护理是医疗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不仅能帮助病人恢复健康,还能提供安全舒适的医疗环境。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护理技术操作流程。
一、床位转移1.确认病人的需求:了解病人的身体状况,确定是否需要床位转移;2.组织准备工作:准备好移动的辅助工具,如护士站的帮助,轮椅、担架等;3.介绍操作过程:向病人解释转移操作的步骤,并告知病人需要配合的注意事项;4.准备好环境:清除床边的物品,确保转移过程中没有阻碍;5.准备好人力:医护人员合作完成转移操作,确保病人的安全;6.转移病人: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移动方式,如侧翻、侧扶、应用机动床等;7.安置病人:将病人安放在新的床位上,确保舒适和安全;8.记录:及时将转移操作的情况记录在护理记录中。
二、口腔护理1.准备工作:洗手、准备口腔护理所需用具,如滴管、口腔护理消毒液、漱口杯等;2.介绍操作过程:向病人解释口腔护理的步骤,并告知病人需要配合的注意事项;3.保护病人:将毛巾等放置在病人的口腔外,防止水和清洁液流入病人的喉咙;4.清洁口腔:用湿纱布或棉签蘸取口腔护理消毒液,轻轻擦拭病人口腔的内侧、外侧和舌面,注意不要伤害口腔组织;5.漱口:使用漱口杯为病人提供含漱口液的开水,让病人漱口后吐出,重复数次;6.记录:及时将口腔护理的情况记录在护理记录中。
三、皮肤护理1.准备工作:洗手、准备皮肤护理所需用具,如洗涤剂、洗盆、肤色座椅等;2.介绍操作过程:向病人解释皮肤护理的步骤,并告知病人需要配合的注意事项;3.检查肌肤:观察病人的皮肤状况,如是否有湿疹、破损等;4.清洗皮肤:使用洗盆和温水,将洗涤剂稀释后涂抹到病人皮肤上,注意按摩和冲洗干净,并及时擦干皮肤;5.保护皮肤:涂抹保湿露或护肤霜等,在洗浴或更换尿布之后,及时保护病人的皮肤;6.记录:及时将皮肤护理的情况记录在护理记录中。
四、静脉注射1.准备工作:洗手、准备注射所需材料,如注射器、针头、消毒棉球、药物等;2.确认注射方式:根据医嘱确定静脉注射的方式,如直接注射、插管注射等;3.规范操作:按照无菌操作规范对注射材料进行消毒处理;4.选择静脉注射部位: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如手背静脉、手臂静脉等;5.插管注射:先用消毒棉球按压注射部位的静脉,插入针头,然后注射药物;6.注射完成:将剩余的药液注射完毕,轻轻拔出针头,并用消毒棉球按压注射点;7.观察状况:观察病人的反应,如有异常及时采取措施;8.记录:及时将静脉注射的情况记录在护理记录中。
十大护理技术操作规程一、青霉素过敏试验1、评估:(1)询问,了解病人身体状况向病人解释取得病人配合(2)询问病人药物过敏“三史”(用药盒史,家族史,过敏史)是否用过青霉素或停药时间,是否更换批号,是否有变态反应疾病史。
(3)观察病人局部皮肤状况。
2、准备:(1)护士准备:着装整齐,洗手,关心体贴病人,做好解释工作。
(2)用物准备:1)注射盘,1ml、5ml注射器,75%乙醇,棉签,砂轮,80万青霉素,生理盐水注射液,弯盘。
2)抢救药物与用品:注射盘内加备0.1%付肾素,将备有各种抢救药物与用物的急救小车推至病室门外,检查氧气,吸痰机等是否性能良好可供急需时用。
3)如用青霉素快速过敏试验必另备青霉素试验药液(用注射用稀释液至1万u/ml 青霉素注射用水,0.25%普鲁卡因溶液,纱布。
4)青霉素皮试液的配制:每毫升试验发生旋晕,恶心等反应,易与过敏反应相混消,2),让病人了解注射目的,懂得皮试观察期间不要随意离开,不要搔抓或按皮试局部,如有异常不适要随时告知医护人员。
(4)环境准备:环境安静,整洁,光线充足。
3、实施操作步骤如下:二、无菌技术1、目的:防止感染和交叉感染2、操作前准备护士:衣帽整齐,剪指甲,洗手环境:清洁,操作前30分钟通风,停止清扫地面,避免不必要人群走动,湿抹治疗盘及治疗台用物:无菌手套、无菌碗包、无菌布包、无菌卵圆钳包、碘伏、无菌纱布缸、无菌溶液、弯盘、棉签、剪刀、标签、笔、表、指甲剪、洗手液、治疗盘1个、抹布、生活垃圾桶、感染性垃圾桶、浸泡桶(含氯2000mg/L)3、步骤:着装用圆顶帽→推用物至治疗室→抹治疗盘、治疗台→洗手戴口罩→端治疗盘放治疗上→开无菌卵圆钳包,写启用时间并签名→开无菌包(查看日期名称)看指示卡,取巾放左手上→按原折好包布→扇形铺开→开无菌碗包(查看日期、名称)放无菌盘内→夹无菌纱布→倒无菌溶液(要核对瓶签,瓶盖有无松动、溶液有无浑浊)→开瓶(手持标签朝上倒少许弯盘内,再倒入治疗碗内)→盖无菌巾(反折,近侧向上折两下,左右侧向下折一下)无菌纱布缸,无菌布包,都写好启用及开包时间签名,有效期保持24小时,无菌盘写铺盘时间及签名,有效期保持4小时→无菌盘四边反折处打开→打开右下角→戴无菌手套(查看号码及有效期)→端治疗碗→清理碗放浸泡桶→脱手套放感染性垃圾桶→治疗巾放治疗车下层4、注意事项1、铺无菌盘区域必须清洁,干燥,完整,无菌巾避免潮湿。
50项护理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一、洗手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洗手是护士最基本的护理技能之一,下面是洗手操作的流程及评分标准:1. 打开水龙头,并调节水温合适,使水温在37-42摄氏度之间;2. 用流动水将双手全部浸湿;3. 取适量洗手液于手心,揉搓至起泡;4. 用十指相互交叉互搓;5. 十指交叉搓指背;6. 十指相对交叉揉搓掌心;7. 十指相对交叉搓手心;8. 旋转搓手指;9. 拇指绕掌交替搓揉;10. 冲洗手腕;11. 用干净纸巾擦干双手;12. 将水龙头关紧。
评分标准:- 水温调节准确性;- 使用洗手液的规范性;- 搓手步骤的顺序正确性;- 搓手的时间和力度是否充分;- 搓手步骤的熟练程度。
二、测量体温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测量体温是护理中常见的操作之一,以下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1. 准备好体温计,并确保其干净;2. 让患者舒适地坐下,露出体温测量部位;3. 将体温计插入患者口腔下舌根部(或其他测量部位);4. 等待体温计提示音响,读取体温数值;5. 将体温计取出,并做好清洁消毒准备;6. 记录测量到的体温值。
评分标准:- 使用体温计的消毒情况;- 测量的部位选择准确性;- 插入体温计的深度合适性;- 读数的准确性;- 测量后的清洁操作是否正确。
三、更换尿布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更换尿布是护理中常见的操作,下面是更换尿布的流程及评分标准:1. 准备好新的尿布、湿纸巾、干纸巾等物品;2. 叠好新尿布,准备好将旧尿布取下;3. 将患者翻身,取下旧尿布;4. 用湿纸巾清洁患者的私密部位;5. 用干纸巾擦干患者的私密部位;6. 将新尿布穿好,并将患者翻正;7. 调整尿布位置,确保贴合舒适。
评分标准:- 更换尿布的速度和顺畅度;- 私密部位的清洁度;- 尿布的穿戴位置准确性;- 患者的舒适度;- 清洁操作的规范性。
通过上述50项护理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我们可以看到护理工作中需要严格按照操作流程来进行,同时对护理质量也有严格的评分标准,保障了护理工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50项护理技术操作流程在护理工作中,护士需要掌握和运用多项技术操作流程,以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下面将介绍50项常见的护理技术操作流程。
1.洗手:护士在进行任何操作前都需要正确洗手,以保持卫生。
2.戴手套:在接触患者的体液、分泌物或者进行伤口换药等操作时,护士需要戴上手套以保护自己和患者。
3.双人确认:在进行重要操作,如给药、输血、手术等前,护士需要与另一名护士进行双人确认以确保操作正确。
4.体征测量:护士需要定期测量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等指标,记录在病历中。
5.导尿:护士需要有相关技术操作导尿,以帮助患者排尿。
6.留置尿管护理:对于留置尿管的患者,护士需要定期进行尿管的清洁和更换。
7.管路护理:对于患有中心静脉导管等管路的患者,护士需要定期进行管路的清洁和更换。
8.呼吸道护理:对于需要呼吸机辅助通气的患者,护士需要进行呼吸道护理,包括吸痰、雾化等操作。
9.给药:护士需要按照医嘱给予患者口服、皮下、肌肉或静脉注射药物。
10.输液:护士需要按照医嘱进行静脉输液,注意输液速度和输液器的更换。
11.输血:护士需要按照医嘱进行输血操作,注意输血血型的匹配和输血速度。
12.高级生命支持操作:对于心脏骤停等紧急情况,护士需要进行高级生命支持操作,如心肺复苏、除颤等。
13.管理疼痛:护士需要对患者的疼痛进行评估,并给予相应的药物或非药物控制疼痛。
14.引流管护理:对于患有胃管、胆管或其他引流管的患者,护士需要定期进行管路的清洁和更换。
15.妇科检查:护士需要协助医生进行妇科检查,如阴道检查、宫颈涂片等。
16.胃肠造影:护士需要为患者准备好检查所需药物和设备,并协助医生进行胃肠造影。
17.心电图监测:护士需要进行心电图监测,记录患者的心电图波形。
18.眼药水给予:护士需要按照医嘱给予患者眼药水,注意卫生和正确的使用方法。
19.眼部护理:护士需要协助患者进行眼部清洁和护理,如眼科手术后的眼部护理。
20.口腔护理:护士需要协助患者进行口腔清洁和护理,如口腔吸引、刷牙等。
50项护理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1.体温测量:用体温计测量患者的体温,评分标准:准确性、规范操作、卫生条件等。
2.血压测量:用血压计测量患者的血压,评分标准:准确性、规范操作、卫生条件等。
3.心电图检查:采集患者的心电图数据,评分标准:采集准确、操作规范、卫生条件等。
4.静脉输液:将药物或营养液经静脉输送到患者体内,评分标准:无痛、无漏液、输液速度合适等。
5.中心静脉置管:将导管经颈部或腋下插入体内,评分标准:无痛、无感染、导管位置正确等。
6.肠内营养支持:通过胃管或肠管将营养液经口腔或鼻腔插入体内,评分标准:无痛、无漏液、进食顺畅等。
7.膀胱造瘘护理:对人工膀胱造瘘患者进行护理,评分标准:无痛、无感染、排尿畅通等。
8.气管插管:将插管经口或鼻插入患者气管,评分标准:无痛、无误吸、通气顺畅等。
9.气管切开护理:对气管切开术后患者进行护理,评分标准:无感染、无误吸、通气顺畅等。
10.吸痰:通过管路吸取呼吸道分泌物,评分标准:无痛、无误吸、吸痰深度合适等。
11.气管切除术后护理:对气管切除术后患者进行护理,评分标准:无感染、通气顺畅、口腔卫生等。
12.经皮内镜胃造瘘护理:对经皮内镜胃造瘘患者进行护理,评分标准:无感染、管路通畅、进食顺畅等。
13.胃肠减压:通过管路将胃肠内的气体或液体排出,评分标准:无痛、无误吸、管路通畅等。
14.磁共振检查护理:对接受磁共振检查的患者进行护理,评分标准:操作规范、耐心细致、保持患者舒适等。
15.CT检查护理:对接受CT检查的患者进行护理,评分标准:操作规范、保持患者舒适、保护患者隐私等。
16.X光检查护理:对接受X光检查的患者进行护理,评分标准:操作规范、保护患者隐私、保持患者舒适等。
17.耳鼻喉科检查护理:对接受耳鼻喉科检查的患者进行护理,评分标准:操作规范、保持患者舒适、减轻痛苦等。
18.消化内镜检查护理:对接受消化内镜检查的患者进行护理,评分标准:操作规范、保护患者隐私、减轻痛苦等。
(一)耳针法(耳穴埋豆)操作评分标准
科室
考核者签名:时间:年月日
(二)艾条灸法操作评分标准
科室
注:1. 艾条灸方法常用者有温和灸、雀啄灸、回旋灸三种。
2.若有艾灸火脱落烧伤皮肤,烧坏衣被均为不合格。
考核者签名:考核时间:年月日
(三)拔火罐法操作评分标准
科室
注:若有皮肤烫伤,衣裤等被烧坏均为不合格。
考核者签名:考核时间:年月日
(四)穴位按摩法操作评分标准
科室
考核者签名:考核时间:年月日
(五)刮痧法操作评分标准
科室
注:刮破皮肤,扣20分。
考核者签名:考核时间:年月日
(六)湿敷法操作评分标准
科室
考核者签名:检查时间:年月日
(七)涂药法操作评分标准
科室
考核者签名:考核时间:年月日
(八)熏洗法操作评分标准科室
考核者签名:考核时间年月日。
一、常用护理技术操作(一) 铺备用床法[目的] 保持病区整洁,准备接受新患者。
表1-1 铺备用床操作规程总分:100分1. 铺床前后均应洗手,避免病原体经过操作者的手进行传播,以达到保护患者和自身的目的。
2. 操作前应仔细评估床的各部位1有无损坏,以确保患者安全。
3. 同室病友在进行治疗、换药或进餐时应暂停铺床。
4. 如遇有新患者入院时,则将备用床盖被3折于床尾,并根据病情在床中部加橡胶单和中单,改成暂空床,以方便患者使用。
(二)铺麻醉床法【目的】1.便于接受和护理麻醉手术后的患者。
2.使患者安全、舒适,预防并发症。
3.保护被褥不被污染。
表1-2 铺麻醉床操作规程总分:100分注意事项:1、同备用床注意事项。
2、更换全部床单,以保证患者术后安全、舒适。
(三)口腔护理【目的】1.保持口腔清洁、湿润,使患者舒适,预防口腔感染等并发症。
2.防止口臭、口垢,增进食欲,保持口腔正常功能。
3.观察口腔黏膜及舌苔的变化,特殊的口腔气味,提供病情的动态信息。
注意事项:1、关爱患者,动作轻柔,边操作、边进行有效的沟通,特别对于凝血功能差得患者,要防止碰伤口腔粘膜及牙龈。
2、昏迷患者严禁漱口,需用开口器时,应从磨牙处放入(牙关紧闭者不可用暴力助其张口)。
擦洗棉球不宜过湿,以防患者将溶液吸入呼吸道;擦洗时须用血管钳夹紧棉球,防止棉球遗留在口腔内;操作前后要清点棉球数,有活动义齿应取下,浸入清水中保存。
3、对于长期应用抗生素者,应观察口腔粘膜有无真菌感染。
漱口溶液的选择:1.清洁口腔预防感染等渗盐水、2%-3%硼酸液、0.02%呋喃西林液。
2.轻度口腔感染朵贝尔溶液。
3.口腔感染、口臭1%-3%过氧化氢溶液。
4.真菌感染1%-4%碳酸氢钠溶液。
5.绿脓杆菌感染0.1%醋酸溶液(四)卧床患者更换床单【目的】使床铺平整、舒适、预防压疮,保持病区整洁、美观。
表1-4 卧床患者更换床单操作规程总分:100分注意事项:1. 保护患者,冬天防止患者受凉。
55项临床护理技术操作标准一、患者体格检查。
1. 体温测量。
在进行体温测量时,护士应选择合适的体温计,确保测量准确。
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体温计的消毒和安全使用。
2. 血压测量。
护士在进行血压测量时,应选用合适大小的袖带,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测量,确保测量结果准确可靠。
3. 心率测量。
护士在进行心率测量时,应选择合适的测量位置和方法,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4. 呼吸频率测量。
护士在进行呼吸频率测量时,应注意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并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和时机,确保测量结果准确可靠。
二、导管操作。
5. 静脉输液。
护士在进行静脉输液时,应选择合适的静脉通道和输液器材,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输液安全。
6. 静脉采血。
护士在进行静脉采血时,应选择合适的采血部位和方法,确保采血过程的安全和无菌。
7. 动脉采血。
护士在进行动脉采血时,应选择合适的采血部位和方法,确保采血过程的安全和准确。
8. 胃管置入。
护士在进行胃管置入时,应选择合适的胃管和方法,确保置入过程的安全和舒适。
三、危重病人护理。
9. 机械通气。
护士在进行机械通气时,应严格按照医嘱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通气的安全和有效。
10. 血压监测。
护士在进行危重病人的血压监测时,应选择合适的监测设备和方法,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
11. 血氧监测。
护士在进行危重病人的血氧监测时,应选择合适的监测设备和方法,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
12. 心电监护。
护士在进行危重病人的心电监护时,应选择合适的监护设备和方法,确保监护结果的准确性。
四、手术室护理。
13. 手术准备。
护士在进行手术准备时,应按照手术流程和要求进行准备工作,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14. 手术巡回。
护士在手术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手术情况,配合医生进行手术操作,确保手术过程的安全和顺利。
15. 手术器械处理。
护士在手术结束后,应按照规定程序对手术器械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确保手术器械的安全和无菌。
五、急救护理。
护理18项操作技术护理18项操作技术涵盖了护理人员在工作中需要掌握的一系列基本技能,这些技能对于保证患者安全、提高护理质量至关重要。
1.手卫生:洗手:使用流动水和肥皂,按照六步洗手法彻底清洁双手。
手消毒: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或酒精湿巾进行手部消毒。
2.无菌技术:无菌操作:在无菌区域内进行各项操作,确保无菌物品不被污染。
无菌物品管理:正确存储、取用和处理无菌物品。
3.生命体征监测:测量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
记录并报告异常生命体征。
4.口腔护理:评估患者口腔状况。
使用适当的口腔护理工具和技术进行口腔清洁。
5.鼻饲技术:评估患者鼻腔和消化道状况。
插入鼻胃管,确认位置后进行喂养。
6.导尿技术:评估患者泌尿系统状况。
无菌操作下插入导尿管,确保引流通畅。
7.灌肠技术:评估患者肠道状况。
使用灌肠液和灌肠器进行肠道清洁。
8.氧气吸入:评估患者呼吸状况。
选择合适的氧疗装置,调节氧流量。
9.雾化吸入:准备雾化吸入器和药物。
指导患者正确使用雾化吸入器。
10.血糖监测:使用血糖仪和试纸进行血糖测量。
记录并报告血糖值。
11.口服给药:核对药物和患者信息。
指导患者正确服药,观察药物反应。
12.注射技术:皮下注射、肌肉注射、静脉注射等。
核对药物、剂量和注射部位,确保注射安全有效。
13.静脉采血:选择合适的静脉和采血器具。
无菌操作下采集静脉血样本。
14.动脉采血:选择合适的动脉和采血器具。
无菌操作下采集动脉血样本,通常用于血气分析。
15.心肺复苏:评估患者意识和呼吸状况。
按照CPR指南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
16.心电图监测:放置电极片,连接心电图机。
观察并记录心电图波形,识别异常心律。
17.输液技术:准备输液器和药液。
无菌操作下建立静脉通道,调节输液速度。
18.穿脱隔离衣:在接触传染病患者或进入污染区域时穿隔离衣。
离开污染区域时脱去隔离衣,并进行手卫生处理。
以上是对护理18项操作技术的简要说明。
在实际操作中,每项技术都有详细的步骤和注意事项需要遵循,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护理的质量。
一、手卫生一般洗手(一)目的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
(二)实施要点1.洗手指征:(1)直接接触患者前后。
(2)无菌操作前后。
(3)处理清洁或者无菌物品之前。
(4)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5)接触不同患者之间或者从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
(6)处理污染物品后。
(7)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粘膜皮肤或伤口敷料后。
2.洗手要点:(1)正确应用六步洗手法,清洗双手,也可以将洗手分为七步,即增加清洗手腕。
(2)流动水下彻底冲洗,然后用一次性纸巾/毛巾彻底擦干,或者用干手机干燥双手。
(3)如水龙头为手拧式开关,则应采用防止手部再污染的方法关闭水龙头。
(三)注意事项1.认真清洗指甲、指尖、指缝和指关节等易污染的部位。
2.手部不佩带戒指等饰物。
3.应当使用一次性纸巾或者干净的小毛巾擦干双手,毛巾应当一用一消毒。
4.手未受到患者血液、体液等物质明显污染时,可以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外科手消毒(一)目的1.清除指甲、手、前臂的污物和暂居菌。
2.将常居菌减少到最低程度。
3.抑制微生物的快速再生。
(二)实施要点1.外科手消毒指征:进行外科手术或者其他按外科手术洗手要求的操作之前。
2.操作要点:(1)修剪指甲、锉平甲缘,清除指甲下的污垢。
(2)流动水冲洗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
(3)取适量皂液或其他清洗剂按六步洗手法清洗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用无菌巾擦干。
(4)取适量手消毒剂按六步洗手法揉搓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至消毒剂干燥。
(三)注意事项1.冲洗双手时,避免水溅湿衣裤。
2.保持手指朝上,将双手悬空举在胸前,使水由指尖流向肘部,避免倒流。
3.使用后的海棉、刷子等,应当放到指定的容器中,一用一消毒。
4.手部皮肤无破损。
5.手部不佩带戒指、手镯等饰物。
二、无菌技术无菌持物钳的使用法(一)目的取用或者传递无菌的敷料、器械等。
(二)实施要点1.评估操作环境是否符合要求。
一、单人心肺复苏操作流程目的:迅速建立有效的循环和呼吸,恢复全身的血氧供应,防止加重脑缺氧,促进脑功能恢复。
评估:1、观察患者有无意识和呼吸.2、观察颈动脉搏动(触摸近侧颈动脉,)。
3、呼救及时。
操作:1、判断意识、呼吸、心跳,求救: 轻晃病人双肩,同时呼叫:“喂!你怎么啦!”观察有无反应。
听呼吸音用颊部感受气流,看胸部起伏,同时摸近侧颈动脉搏动。
判断无搏动时,举手高喊“快来救人啊!”2、解开患者衣领、腰带,暴露胸部,放按压板于病人背下,置脚踏台于术者易操作地方(野战条件下在地面进行,免去按压板和踏脚凳,护士跪于病人右侧,两腿间距为1拳,护士左腿与病人肩部平齐)。
3、开放气道、吹气2次:将患者头偏向一侧,用纱布清除口鼻腔内分泌物及异物。
将病人置于仰卧位,两臂放于躯干两侧。
操作者左肘关节撑床(或地面),左手大鱼际肌按前额向下推,使头后倾,右手食、中指分开托起下颌角,右手大拇指分开上下嘴唇,左手拇指、食指捏鼻翼,操作者深吸一口气,口唇完全包住患者口部吹气,观察胸部起伏,松鼻换气,同时操作者头偏向一侧深呼吸,连续2次.4、心脏按压30次.部位:胸骨中下1/3交界处(剑突上2横指).定位方法:右手食中指并拢沿病人右侧肋缘滑向剑突上固定,左手掌根部置于右手食指边,右手掌压于左手掌上,手指扣于左手指间,两肘伸直,以胸骨中下1/3交界处为中心,借助体重和两肩、臂肌肉的力量有节奏地向脊柱方向下压,使胸骨下限3-4cm.(中青年4-5cm,老年人2-3cm),心脏按压30次。
5、按同法吹气2次,心脏按压30次,以30:2(小儿5:1)反复进行5个循环.6、最后按同法吹气2次。
(总共按压150次,吹气12次,呼吸频率成人16-20次/分;儿童20次/分;心脏按压频率成人80—100次/分;儿童100次/分)7、观察病情:看病人胸廓是否起伏,摸颈动脉有无搏动,面色转红润,自主呼吸恢复.8、处理病人、记录抢救过程:给病人穿好衣服,撤去按压板和脚踏台,垫枕,摆舒适体位,整理好床单位,记录抢救过程.9、解释交待,进一步治疗。
注意:以下各项操作中口述内容均为卫生部下发的50项操作的相关理论知识一般洗手操作要点操作技术标准分值评分素质要求·护士着装整齐,仪表端庄2洗手指征·直接接触患者前后·无菌操作前后·处理清洁或者无菌物品之前·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接触不同患者之间或者从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处理污染物品后·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粘膜皮肤或伤口敷料后(以上均口述)2222222操作前准备1.着装整洁(修剪指甲、锉平甲缘,清除指甲下的污垢)2.用物:洁净肥皂或含杀菌成分的洗手液、干净毛巾(纸巾或暖风吹手设备)指甲刀、流动自来水及水池设备3.用物准备1分钟222六步清洗1.取下手表,卷袖过肘2.打开水龙头,湿润双手3.取适量肥皂液或洁净肥皂4.双手揉搓(应用六步洗手法):1) (掌心相对,手指并拢互相搓擦)2)(手心对手背,沿指缝互相搓擦)3)(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搓擦)4)(弯曲各手指关节,双手相扣进行搓擦)5)(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搓擦,交换进行)6) (一手指尖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搓擦,交换进行)2223555555七步清洗7)六步清洗后增加清洗手腕,使肥皂起沫,一手握住另一手腕部旋转搓擦手腕、手臂达腕上6cm,双手交换进行5.每个步骤搓洗时间不少于10s55冲洗擦干6.流动水下彻底冲洗7.关闭电源8.用一次性纸巾或毛巾彻底擦干,或者用干手机干燥双手522关闭水龙头·如水龙头为手拧式开关,则应采用防止手部再污染的方法关闭水龙头。
·口述注意事项44评价·操作熟练、规范·掌握洗手要领·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操作。
正确使用和处理洗手毛巾4422外科手消毒操作要点操作技术标准分值评分素质要求·护士着装整齐,仪表端庄2外科手消毒指征·进行外科手术或者其他按外科手术洗手要求的操作之前28用物准备·洗手池设备、肥皂或含杀菌成分的洗手液、消毒液、擦手纸或毛巾或热气干手机、盛放擦手纸或毛巾的容器6修指甲清污垢·修剪指甲、锉平甲缘·清除指甲下的污垢66流水冲手·流动水冲洗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 6清洗双手无菌巾擦干·取适量皂液或其他清洗剂按六步洗手法清洗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用无菌巾擦干666消毒双手·取适量手消毒剂按六步洗手法揉搓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 1/3至消毒剂干燥·口述注意事项66评价·各部位清洗到位·遵循无菌原则·操作规范·使用后的洗手用物放于指定容器内,一用一消毒4444无菌技术操作要点操作技术标准分值评分素质要求·护士着装整齐,仪表端庄·洗手、戴口罩33用物准备·无菌持物钳(镊)、无菌治疗巾包、治疗盘、无菌容器(内置弯盘1个)、无菌物品包、无菌溶液、无菌手套、开瓶器、钢笔、治疗车(车下备洗手用物和污物桶)。
50项护理技术操作规程一、洗手规程1.手部预洗。
在进行任何护理技术操作之前,首先需要将双手在肥皂和温水中进行预洗,确保双手表面干净。
2.手部消毒。
在进行无菌操作或接触感染性患者时,需要将双手进行消毒,确保双手没有细菌残留。
3.洗手步骤。
洗手时,应先潮湿双手,涂抹适量肥皂,揉搓双手至起泡,包括手指缝隙及指尖。
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最后使用干净的纸巾擦干。
二、患者翻身规程4.准备工作。
在进行患者翻身操作前,需要准备好必要的工具和设备,如护理床单、护理垫等。
5.协助患者转换体位。
在进行翻身操作时,护士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翻身方法,保证患者转换体位的顺利和安全。
6.督促患者配合。
在进行翻身操作时,护士需要督促患者积极配合,确保操作的顺利进行。
三、压疮预防护理规程7.定期翻身。
长期卧床的患者,应每隔2-3小时进行一次翻身,避免长时间压迫同一部位。
8.皮肤清洁。
定期为患者清洁皮肤,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9.使用护理床垫。
在卧床患者的床上铺设专用的护理床垫,减轻局部压力,预防压疮的发生。
四、静脉输液护理规程11.静脉穿刺。
在进行静脉穿刺时,需要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确保穿刺的准确和安全。
12.输液速度控制。
在进行输液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和输液药物来控制输液的速度,避免过快或过慢。
五、导尿护理规程13.导尿前准备。
在进行导尿前,需要准备好导尿管、导尿袋、消毒液等必要设备和工具。
14.导尿操作。
在进行导尿操作时,需要选择合适的导尿管和导尿袋,确保导尿的准确和安全。
15.导尿后护理。
在导尿后,需要及时更换导尿袋,保持导尿通畅,避免感染的发生。
六、胃管护理规程16.胃管插入前准备。
在进行胃管插入前,需要测量胃管插入长度、准备必要的工具和药物。
17.胃管插入操作。
在进行胃管插入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插入方式,并确保插入的准确和安全。
18.胃管固定。
在插入胃管后,需要将胃管固定在患者身体上,避免胃管的移位。
护理技能操作教学
一、体温测量
1. 选择适当的体温计。
常见的体温计有和。
2. 将体温计进正确的位置。
对儿童,通常是通过测量;成人可以通过口腔或耳朵测量。
3. 按标准操作步骤正确地使用体温计。
確保测量时间足够长,并精确读出体温数字或线。
4. 记录并报告体温读数。
二、血压测量
1. 选择血压计并检查是否工作正常。
2. 帮助患者放松,坐好或躺好。
3. 确保血压计蓖上的位置对齐患者的肘关节。
4. 操作血压计测量血压。
漫不经心地监测读数,直到听到两次“涟漪”声音。
5. 记录并报告血压高低值。
三、输液
1. 检查输液液体是否密闭无碎片。
2. 将针头正确连接静脉导管或针头。
3. 选择正确位置开启输液泵。
缓慢调节流速。
4. 监测针头是否渗出、输液是否顺畅。
必要时调整导管位置。
5. 记录输液速率和量。
以上就是一些基本的护理技能操作教学内容。
在实际操作中,还请参考标准作业规程,确保操作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