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训练应用题绳子及爬楼问题教案含答案完整版
- 格式:docx
- 大小:21.94 KB
- 文档页数:4
儿童全脑数学思维训练(定稿)第一篇:儿童全脑数学思维训练(定稿)《儿童全脑数学思维训练》共分上下学期,上学期为《数字与形状》,下学期为《数学与理财》。
全脑思维是指在教学中先通过右脑形象思维感知知识,再通过左脑抽象思维来理解知识,然后左右脑相结合形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套教材适合于学前儿童学习。
上学期主要引导学前儿童建立数概念、形概念,并与生活相结合,感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下学期侧重于培养学前儿童基本的判断与推理意识,应用数学能力建立零用钱计划、比例储蓄、计划购买、买卖策略、投资与利润、爱心捐赠等基本的理财常识,体现数学的实用价值。
第二篇:全脑思维课程设置课程设置全脑思维1)每班学员10名每次3课时每个课时40分钟 2)总共6次共计18课时 3)安排班08:00---10:0010:15---12:15 14:00-----16:0016:15---18:15 费用:1170元+380元教材+100元档案排课费=1650元现场报名省100元档案排课费,教材费减半=1360元训练课程:每班学员10名1)每次三小时共计3课时 2)总共12次共计36课时 3)安排班上午08:30---11:30下午14:30---17:30小学共计2个月:1008 元12次=36课时28元/课时初中共计2个月:1260元12次=36课时35元/课时高中共计2个月:1440元12次=36课时40元/课时小学:2658元初中:2910元高中:3090元现场优惠:小学生:2360元初中生:2670元高中生:2800元第三篇:全脑数学全脑数学.一个培养儿童全脑思维的计算方式子不用打算盘,不用掰手指,也不用花费很长时孩间,只要经过十几天,每天一个半小时的学习,学习成效远远超过几年珠心算学习的效果。
全脑数学,快心算是目前唯一不借助任何实物进行简便运算的方法,快心算有别于“珠心算”“手脑算”,既不用算盘,也不用手指。
快心算(口算,心算,笔算)与小学数学计算方法一致快心算(口算,心算,笔算)三算专利教学法,是幼儿升入小学笔算口算过关的最佳方法。
备课说明:1、本讲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应用题(1小时),共10道题,题目类型较多,其中1复习了上堂课学习的还原问题,可让学生自行完成;5、6为和差倍基础题,为下节课的和差倍问题做准备;10为第一期周长与面积拓展提高中的难题,利用割补思想解题,可先让学生思考,再进行讲解。
第二部分为盈亏问题(11小时),共3道例题和练习。
其中例1为基础题,例题3小题,练习3小题,介绍了盈亏问题的3种类型,用时25分钟左右,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并会判断盈亏问题的三种类型,明确盈亏问题中每次分配的总量与参与分配对象是不变的;例2(15分钟)、例3(15分钟)为盈亏问题的提高题,让学生学会判断什么是分配对象,什么是物品,并能找出盈数与亏数,再通过对比的思想,解决问题。
2、重点:学会分析并解决应用题;能准确找出盈数与亏数,通过对比的思想解决盈亏问题。
难点:能准确找出盈数与亏数,通过对比的思想解决盈亏问题。
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弄清题意,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分析题里数量间的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列出算式并解答;检验,写答句。
小明家养了一些鸭子,要知有多少,细细想一想:“鸭子一半下了水,一半的一半正往水里走,剩下15只围在小明身边吃食物。
”一共有多少只鸭?解:602215=⨯⨯(只)答:一共有60只。
一筐梨连筐重40千克,卖掉一半后,连筐重22千克,筐重多少千克?解:42)2240(40=⨯--(千克)答:筐重4千克。
一只油桶里有一些油,如果把油加到原来的2倍,油桶连油重26千克;如果把油加到原来的4倍,这时油和桶共重48千克,原来油桶里有油多少千克?桶有多少千克? 解:油重 ()()()kg 11242648=-÷-桶重 ()kg 421126=⨯-答:原来油桶里有油11千克,桶有4千克。
甲、乙、丙三个公司到汽车制造厂订购了18辆汽车,按合同三个公司平均分配,付款时丙没有带钱,甲公司付出10辆的钱,乙公司付出8辆的钱,丙公司应付款90万元。
趣味逻辑_思维训练题(答案)第一组1.烧一根不均匀的绳,从头烧到尾总共需要1个小时。
现在有若干条材质相同的绳子,问如何用烧绳的方法来计时一个小时十五分钟呢?2.你有一桶果冻,其中有黄色、绿色、红色三种,闭上眼睛抓取同种颜色的两个。
抓取多少个就可以确定你肯定有两个同一颜色的果冻?3.如果你有无穷多的水,一个3公升的提捅,一个5公升的提捅,两只提捅形状上下都不均匀,问你如何才能准确称出4公升的水?4.一个岔路口分别通向诚实国和说谎国。
来了两个人,已知一个是诚实国的,另一个是说谎国的。
诚实国永远说实话,说谎国永远说谎话。
现在你要去说谎国,但不知道应该走哪条路,需要问这两个人。
请问应该怎么问?5.12个球一个天平,现知道只有一个和其它的重量不同,问怎样称才能用三次就找到那个球。
13个呢?(注意此题并未说明那个球的重量是轻是重,所以需要仔细考虑)6.在9个点上画10条直线,要求每条直线上至少有三个点?7.在一天的24小时之中,时钟的时针、分针和秒针完全重合在一起的时候有几次?都分别是什么时间?你怎样算出来的?8.怎么样种植4棵树木,使其中任意两棵树的距离相等?第二组1.为什么下水道的盖子是圆的?2.中国有多少辆汽车?3.将汽车钥匙插入车门,向哪个方向旋转就可以打开车锁?4.如果你要去掉中国的34个省(含自治区、直辖市和港澳特区及台湾省)中的任何一个,你会去掉哪一个,为什么?5.多少个加油站才能满足中国的所有汽车?6.想象你站在镜子前,请问,为什么镜子中的影象可以颠倒左右,却不能颠倒上下?7.为什么在任何旅馆里,你打开热水,热水都会瞬间倾泻而出?8.你怎样将Excel的用法解释给你的奶奶听?9.你怎样重新改进和设计一个ATM银行自动取款机?10.如果你不得不重新学习一种新的计算机语言,你打算怎样着手来开始?11.如果你的生涯规划中打算在5年内受到奖励,那获取该项奖励的动机是什么?观众是谁?12.如果微软告诉你,我们打算投资五百万美元来启动你的投资计划,你将开始什么样商业计划?为什么?13.如果你能够将全世界的电脑厂商集合在一个办公室里,然后告诉他们将被强迫做一件事,那件事将是什么?第三组1.你让工人为你工作7天,回报是一根金条,这个金条平分成相连的7段,你必须在每天结束的时候给他们一段金条。
小学低年级数学思维训练——间隔问题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为间隔,比如两棵树的间隔就是其中一棵树到另一棵树之间的距离。
间隔问题,其实就是一条非封闭或封闭的线上的“点数”与相邻两点间的线的段数之间的关系问题。
常见的间隔问题有植树问题、上楼梯、锯木头、敲钟等,他们体现的是间隔数与点数之间的关系。
做这类题目时要多动脑筋,弄清题意,理解数量间的关系,这样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在间隔问题中点数与间隔数之间有四种关系:植树问题:解答植树问题首先要判断地形,分清是否时封闭线。
①非封闭线的两端都有“点”。
如在一条马路的一侧种树,两端都种时,棵数=间隔数+1。
②非封闭线只有一端有“点”。
如在教学楼的门前小路上植树,由于紧挨的楼房的一端不能植树,因此只有一端植树,即一端有点,棵数=间隔数。
③封闭线上。
如,在湖边植树或在操场上插旗,也可以看成是只有一端有点。
棵数=间隔数。
上楼梯问题:楼层也要考虑它们的间隔,每两层之间是一个间隔,一楼到二楼有1个间隔,一楼到三楼有2个间隔……以此类推,如一楼到6楼就有5个间隔,楼层数=间隔数+1。
锯木头问题:非封闭线的两端都没有“点”。
如,将一根木头锯开,两端都没有切口,次数=段数-1。
敲钟问题:敲钟问题也是“两端都有点”的情况。
时间是从第1下敲响之后开始算起。
知道了间隔也就可以计算出敲钟所需要的时间。
解题时既要考虑敲的次数所用的时间,又要考虑每个间隔所用的时间。
间隔数=敲钟次数-1 在解答间隔问题时,要认真分析,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借助画图、动手操作等方式弄清“间隔数”与“点数”之间的关系,正确解答。
【典型例题】1.为欢送毕业生,学校安排学生组成欢送队,100米的道路两旁都站学生,每隔4米一个人,应该安排多少学生呢?【答案】52人【解析】此题为非封闭线段;两端有点:点数=间隔数+1。
一边人数(点数):100÷4+1=25+1=26(人)两边人数为:26×2=52(人)2. 在一个圆形小花园内的四周植树8棵,每两棵树之间的间隔是3米,请问:这个小花园的周长一共有多长?【答案】24米【解析】此题为封闭线段,因此点数=间隔数。
小学奥数思维训练100题及答案解析(完整版)1. 计算: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A. 50B. 55C. 60D. 65答案:B解析:运用加法结合律,(1 + 10) + (2 + 9) + (3 + 8) + (4 + 7) + (5 + 6) = 11×5 = 552. 一个等差数列:2,5,8,11,14,······,第10 个数是()A. 29B. 31C. 32D. 35答案:A解析:公差为3,第10 个数为2 + (10 - 1)×3 = 2 + 27 = 293. 鸡兔同笼,共有15 个头,40 只脚,鸡有()只。
A. 10B. 5C. 8D. 7答案:B解析:假设全是兔,应有脚15×4 = 60 只,比实际多60 - 40 = 20 只。
一只兔比一只鸡多4 - 2 = 2 只脚,所以鸡有20÷2 = 10 只。
4. 小明从一楼到三楼用了6 分钟,照这样计算,他从一楼到六楼要用()分钟。
A. 15B. 18C. 12D. 10答案:A解析:从一楼到三楼走了2 层,每层用时6÷2 = 3 分钟。
从一楼到六楼走5 层,要用3×5 = 15 分钟。
5. 有10 个小朋友排成一队,每两人之间相隔1 米,这个队伍长()米。
A. 9B. 10C. 11D. 8答案:A解析:10 个小朋友中间有9 个间隔,每个间隔1 米,队伍长9×1 = 9 米。
6. 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20 厘米,长是7 厘米,宽是()厘米。
A. 3B. 4C. 6D. 5答案:A解析:宽= 周长÷2 -长= 20÷2 - 7 = 3 厘米7. 一根绳子对折3 次后,每段长5 米,这根绳子原来长()米。
A. 40B. 30C. 80D. 60答案:A解析:对折3 次,绳子被平均分成8 段,原来长5×8 = 40 米8. 小红有20 本书,小明有10 本书,小红给小明()本书,两人的书就一样多。
一年级数学思维拓展练习题年龄、排队、锯木头、爬楼梯问题1、一本书,小红第一天读10页,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读一页,到第四天,一共读了()页。
2、小明从一楼上到二楼用了1分钟,他从一楼上到六楼,要几分钟?3、小强家住4楼,每一层楼有7级楼梯,小强放学回家要爬()级楼梯。
4、把一根木头锯成2段要2分钟,锯成6段要几分钟?5、小玉有32张卡片,小婷有24张卡片,小玉给小婷多少张卡片,两人的卡片就一样多了?6、小洁今年8岁,今年妈妈比她大25岁,十年后,妈妈比她大几岁?7、小雅今年7岁,去年她比妈妈小23岁,五年后,妈妈比她大几岁?8、一列队伍,丹丹前面有35名同学,丹丹后面有21位同学,这一列队伍一共有多少人?9、一口深7米的枯井,一只在井底的蜗牛每天白天向上爬3米,晚上向下滑2米,请问:蜗牛几天后能爬出枯井?10、学校插了16面旗,在两面红旗之间又插了黄旗,黄旗插了()面。
参考答案1、10+11+12+13=46(页)。
2、一楼到二楼实际上只要爬一层楼梯,所以一层楼梯1分钟,一楼到六楼实际上是五层楼梯,所以是5分钟。
3、4楼实际上只有3层楼梯,题中得知每一层楼梯有7级楼梯,所以是21级楼梯。
4、锯成2段用了2分钟,说明锯1次需要2分钟,6段要锯5次,所以5个2分钟就是10分钟。
5、32-24=8,因为要一样多,所以要给4张。
6、不管过多少年,她妈妈永远都比她大25岁。
7、不管过多少年,她妈妈永远都比她大23岁。
8、35+1+21=57。
9、求高度即可.第一天:白天爬3米,晚上掉到3-2=1米第二天:白天爬1+3=4米,晚上掉到4-2=2米第三天:白天爬2+3=5米,晚上掉到5-2=3米第四天:白天爬3+3=6米,晚上掉到6-2=4米第五天:早上到4+3=7米,爬出井口因此答案是5天。
10、算式:16—1=15(面)。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上楼下楼的过程中,也蕴藏着许多数学问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楼梯中的数学,日常生活中与爬楼梯类似的问题还有锯木头的段数问题,敲钟遇到的时间问题等,都是比较特殊的问题。
1、爬楼梯遇到的层次问题,主要明白几楼与几层楼梯是不同的,从底楼起,楼数比楼梯层数多1。
即:楼数=楼梯层数+1 楼梯层数=楼数-12、锯木头的段数问题,主要明白锯成木头的段数比锯木头的次数多1。
即:段数=次数+1 次数=段数-13、敲钟遇到的时间问题,主要明白敲的次数比钟声之间的间隔多1。
即:次数=间隔数+1 间隔数=次数-1解决这类应用题,先要考虑以上提到的这些差别,再选择恰当的解题方法。
例1、聪聪住的这幢楼共有6层,每层楼梯20级,她家住在五楼,聪聪每次回家要走多少级台阶才能到自己住的那一层分析与解答:聪聪住在五楼,从底楼走到五楼其实走了5-1=4(层)楼梯。
每层楼梯20级,要求从底楼走到五楼的台阶数,其实就是求4个20是多少。
(1)聪聪从底楼到五楼要走几层楼梯(2)聪聪从底楼到五楼要走几级楼梯答:聪聪每次回家要走级台阶才能到自己住的那一层。
试一试1:冬冬住在11楼,他他发现第8层到第9层有25级台阶,从底楼到冬冬家一共有多少级台阶例2、小红家住六楼,她从底楼走到二楼用1分钟,那么她从底楼走到六楼要用多少分钟分析与解答:从底楼到六楼其实爬了6-1=5(层)楼梯,小红从底楼到二楼用了1分钟,即走一层楼梯要用1分钟,所以从底楼到六楼要用1×5=5(分)。
(1)从底楼到六楼要爬几层楼梯(2)从底楼到六楼要爬几分钟答:她从底楼走到六楼要用分钟。
试一试2:许亮家住五楼,他从四楼到五楼需要30秒,他从底楼走到五楼要多少秒例3:把一根粗细均匀的木料锯成5段,每锯一次要用3分钟,一共要用多少分钟分析与解答:要把木料锯成5段,其实只需要锯5-1=4次,每锯一次要3分钟,要求一共用了多少分钟,就是求4个3分钟是多少(1)把木料锯成5段,要锯几次(2)一共要锯多少分钟答:一共要用分钟。
上楼下楼的过程中,也蕴藏着许多数学问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楼梯中的数学,日常生活中与爬楼梯类似的问题还有锯木头的段数问题,敲钟遇到的时间问题等,都是比较特殊的问题;1、爬楼梯遇到的层次问题,主要明白几楼与几层楼梯是不同的,从底楼起,楼数比楼梯层数多1;即:楼数=楼梯层数+1 楼梯层数=楼数-12、锯木头的段数问题,主要明白锯成木头的段数比锯木头的次数多1;即:段数=次数+1 次数=段数-13、敲钟遇到的时间问题,主要明白敲的次数比钟声之间的间隔多1; 即:次数=间隔数+1 间隔数=次数-1解决这类,先要考虑以上提到的这些差别,再选择恰当的解题方法;例1、聪聪住的这幢楼共有6层,每层楼梯20级,她家住在五楼,聪聪每次回家要走多少级台阶才能到自己住的那一层分析与解答:聪聪住在五楼,从底楼走到五楼其实走了5-1=4层楼梯;每层楼梯20级,要求从底楼走到五楼的台阶数,其实就是求4个20是多少;1 聪聪从底楼到五楼要走几层楼梯2 聪聪从底楼到五楼要走几级楼梯答:聪聪每次回家要走级台阶才能到自己住的那一层;试一试1:冬冬住在11楼,他他发现第8层到第9层有25级台阶,从底楼到冬冬家一共有多少级台阶例2、小红家住六楼,她从底楼走到二楼用1分钟,那么她从底楼走到六楼要用多少分钟分析与解答:从底楼到六楼其实爬了6-1=5层楼梯,小红从底楼到二楼用了1分钟,即走一层楼梯要用1分钟,所以从底楼到六楼要用1×5=5分;1 从底楼到六楼要爬几层楼梯2 从底楼到六楼要爬几分钟答:她从底楼走到六楼要用分钟;试一试2:许亮家住五楼,他从四楼到五楼需要30秒,他从底楼走到五楼要多少秒例3:把一根粗细均匀的木料锯成5段,每锯一次要用3分钟,一共要用多少分钟分析与解答:要把木料锯成5段,其实只需要锯5-1=4次,每锯一次要3分钟,要求一共用了多少分钟,就是求4个3分钟是多少1 把木料锯成5段,要锯几次2 一共要锯多少分钟答:一共要用分钟;试一试3:把一根16米长的钢管锯成4段,每锯一次用6分钟,一共需要几分钟例4:时钟3点钟敲3下,6秒钟敲完;6点钟敲6下,几秒钟敲完分析与解答:时钟敲3下,中间有2个间隔,2个间隔用了6秒,由此可知每个间隔用了6÷2=3秒;时钟敲6下,中间有6-1=5个间隔,所用时间就是5个3秒;1 敲3下钟声之间有几个间隔2 每个间隔用多少秒3 敲6下钟声之间有几个间隔4 敲6下钟声用了多少时间答:秒钟敲完;试一试4:时钟12秒钟敲了7下,敲11下需要几秒例5:六一儿童节同学们参加队列表演,有32人参加,每4人一行,前后两行间隔2米,这个队列全长多少米解:1可以站几行2有多少个间隔3队列有多长答:这个队列全长米;试一试5:学校组织同学去看电影,三2班40个同学排成两路纵队,前后相邻两个同学之间的距离是1米;三2班的队伍长多少米例6:某工厂厂庆,在一条长40米的大路两侧插彩旗,从起点到终点共插了22面,相邻两面彩旗之间的距离相等,相邻两面彩旗之间相距多少米解:1每侧有多少面彩旗2每侧有多少个间隔3相邻两面彩旗之间相距多少米答:相邻两面彩旗之间相距米;试一试6:在学校一条长24米的走廊两边摆菊花,从起点到终点共摆了18盆,相邻两盆之间的距离相等,相邻两盆之间相距多少米练习:1、乐乐家住四楼,每次回家要走72级台阶,如果每层台阶一样多,每个楼层有多少个台阶2、王阿姨到一幢十层大楼的第八层办事,不巧停电,电梯停开,她从一楼走到四楼用了48秒,用同样的速度走到8楼,需要多少秒3、把一根钢管锯成小段,一共花了25分钟,已知每锯开一段需要5分钟,这根钢管锯成了几段4、时钟4点钟敲4下,9秒钟敲完,8点钟敲8下,几秒钟敲完5、同学们在两幢楼房间栽树,每隔5米栽一棵,一共栽了8棵,这两幢楼房相隔多少米6、李强用同样的速度在公园的林荫道上散步,他从第1棵树走到第10棵树用了9分钟,当他走了20分钟,他应该走到第几棵树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相等如果路的一边从头到尾种了50棵树,他从头到尾共需要走多少分钟7、云和小亮两人比赛爬楼梯,小云跑到3楼时,小亮恰好跑到2楼,照这样计算,小云跑到9楼时,小亮跑到几楼试一试5:猴山上有大猴子22只,小猴子的只数是大猴子的4倍,中猴子有43只,三种猴子一共有多少只例6:强强去外婆家,如果他来回都步行要用90分钟;如果他去时步行,回来时乘车一共用了58分;他回来时乘车要用多少分钟分析与解答:根据来回都步行要用90分钟可以求出他去时步行用的时间,又知道他去时步行,回来时乘车一共用了58分,可以求出他回来时乘车要用多少分钟;1他去时步行用了多少时间2回来时乘车用多少分钟综合算式:答:他回来时乘车要用分钟;试一试6:邮递员叔叔去某地送信,来回都骑车要用48分钟,如果他去时骑车,回来时步行,一共要用95分钟;他回来时步行要用多少分钟练习:1、在学雷锋活动,三年级同学做好事73件,五年级同学做好事的件数是三年级的3倍;两个年级共做好事多少件2、爸爸今年30岁,是小明年龄的5倍,爸爸今年比小明大多少岁3、花圃里有48盆鸡冠花,是郁金香的4倍,郁金香的盆数比月季花少18盆,花圃里有多少盆月季花4、书架上摆数三层图书,第一层有32本,第二层有28本,第二层和第三层的总本数是第一层的2倍,第三层有多少本图书5、学校体育器材室足球84只,是排球只数的2倍,篮球有56只,三种球一共有多少只6、李老师上班时坐车,下班时步行,在路上共用50分钟,如果往返都步行要用80分钟;如果往返都坐车,只需多少分钟7、爸爸共买回56个鸡蛋,过了几天后,吃掉的鸡蛋是还剩的6倍,还剩多少个鸡蛋学会倒着想例1:一条毛毛虫由幼虫长到成虫,每天长一倍,16天能长到16厘米;问长到4厘米时要用多少天分析与解答:由题中条件可知:每天毛毛虫的长度都是前一天的2倍,倒着想,就是前一天的长度是后一天的一半;我们就从第16天长到16厘米一天一天往前推算:1第15天长到多少厘米 2第14天长到多少厘米答:长到4厘米时要用天;试一试1:一条小青虫由幼虫长到成虫,每天长一倍,20天能长到20厘米;问长到5厘米时要用多少天例2:一个数减16加上240,再除以7得40,求这个数是多少分析与解答:我们先理清题中的顺序:如下:用倒着想的方法思考,就是从原来运算的逆运算一步一步地推想;最后是除以7得40,如果不除以7,那应该是40×7=280;如果不加上240,那应该是280-240=40;如果不减去16,那应该是16+40=56;答:这个数是 ;试一试2:一个数如果加上5,乘5,减去5,再除以5,结果还是5;这个数是多少例3:小丽在做一道加法时,由于粗心,把个位上的4看作7,十位上的8看作2,结果和是306;正确的答案应该是多少分析与解答:要求正确的答案,就要知道两个正确的加数;看错的加数是27,因此得到错误的和是306;我们倒着想,根据逆运算可以得到一个没有看错的加数是306-27=279;题中已知一个正确的加数是84,所以,正确的和应该是:1 2答:正确的答案应该是 ;试一试3:小明在做一道加法时,将个位上的5看作9,把十位上的8看作3,结果所得的和是123,正确的答案应该是多少例4:一根铁丝剪去一半,再减去余下的一半,还剩14分米,这根铁丝原来长多少分米分析与解答:根据题意,画出线段图:从上面的线段图可以看出,剩下的14分米和余下的一半同样多;那么,原来铁丝长的一半就是14×2=28分米;所以这根铁丝原来长就是:答:这根铁丝原来长米;试一试4:小华用压岁钱的一半买了一只新书包,又用余下的一半买了几本文艺书,还剩15元,小华的压岁钱一共有多少元例5:小红、小丽、小华三人分苹果,小红得的比总数的一半多1个,小丽得的比剩下的一半多1个,小华得10个;原来有多少个苹果分析与解答:根据题意,画线段图:为什么小华得10个,这是因为小丽得到剩下的一半多1个,如果小丽只得了剩下的一半,那么小华应该得到10+1=11个,也就是剩下的另一半,这样也就说明了小丽得到了同样多的11个,我们由此可以算出小红取去后剩下的苹果数是11×2=22个;同样,如果小红得的是总数的一半,那么剩下的应该是22+1=23个;显然,总数的另一半也就是23个,那么苹果总数应该是23×2=46个;1如果小丽只得剩下的一半,那么小华该得多少个2小红取了后,还剩多少个苹果3如果小红只得总数的一半,应剩多少个4原来有多少个苹果答:原来有个苹果;试一试5:小明看一本故事书,第一天看了这本书的一半又10页,第二天看了余下的一半又10页,还剩下15页没看;这本故事书一共有多少页例6:三只笼子里共养24只兔子,如果从第一只笼子里取出4只放到第二只笼里,再从第二只笼里取出3只放到第三只笼里,那么三只笼里的兔子就一样多;原来三只笼里各养了多少只兔子分析与解答:根据题意可知,第一只、第三只笼子里的兔子只发生了一次变化,而第二只笼里的兔子只数发生了两次变化;三只笼里的兔子不管怎样移动,兔子的总只数是不变的,我们从变化的结果“三只笼里的兔子就一样多”可知,最后每只笼子的兔子都是24÷3=8只;再对照条件,把各笼里的兔子还原,就得到了原来各养了多少只;1三只笼子最后各有多少只兔子2第一只笼子原来有多少只兔子3第二只笼子原来有多少只兔子4第三只笼子原来有多少只兔子答:第一只笼子原来有只兔子;第二只笼子原来有只兔子;第三只笼子原来有只兔子;试一试6:小青、小白、小华都喜爱画片,如果小青给小白11张画片,小白给小华20张画片,小华给小青5张画片后,他们三人的画片张数就同样多;已知他们三人共有画片150张,他们三人原来各有多少张画片练习:1、有种水草每天能长一倍,8天能长满一池塘;长满半池塘要几天2、一个数的5倍加上6减去10再除以9,得4;这个数是多少3、小马虎在做一道减法题时,把减数十位上的8错看成5,个位上的7错看成1,结果求出的错误的差是236;正确的差是多少4、某人乘火车从甲地到乙地,行了全程的一半时开始睡觉,当他醒来时发现火车又行了睡时剩下路程的一半,这时离乙地还有100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5、妈妈从副食店买回一些鸡蛋;第一天吃了全部的一半又一个,第二天吃了余下的一半又2个,第三天吃了3个,恰好吃完;妈妈买回多少个鸡蛋6、有甲、乙、丙、丁四篮苹果,如果从甲篮拿出10个给乙篮,从乙篮拿出12个给丙篮,从丙篮拿出20个给丁篮,从丁篮拿出14个甲篮后,四篮苹果的个数相等,已知四篮共有苹果120个;原来四篮各有多少个苹果加减法应用题用数学方法解决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就产生了通常所说的“应用题”;应用题由已知的“条件”和未知的“问题”两部分构成,而且给出的已知条件应能保证求出未知的问题;这一讲主要介绍利用加、减法解答的简单应用题;例1 小玲家养了46 只鸭子,24 只鸡,养的鸡和鹅的总只数比养的鸭多5 只;小玲家养了多少只鹅解:将已知条件表示为下图:表示为算式是:24+=46+5;由此可求得养鹅46+5-24=27只;答:养鹅27 只;若例1 中鸡和鹅的总数比鸭少5 只其它不变,则已知条件可表示为下图,表示为算式是:24++5=46;由此可求得养鹅46-5-24=17只;例2 一个筐里装着52 个苹果,另一个筐里装着一些梨;如果从梨筐里取走18 个梨,那么梨就比苹果少12 个;原来梨筐里有多少个梨分析:根据已知条件,将各种数量关系表示为下图;有几种思考方法:1根据取走18 个梨后,梨比苹果少12 个,先求出梨筐里现有梨52-12=40个,再求出原有梨52-12+18=58个;2根据取走18 个梨后梨比苹果少12 个,我们设想“少取12 个”梨,则现有的梨和苹果一样多,都是52 个;这样就可先求出原有梨比苹果多18-12=6个,再求出原有梨52+18-12=58个;3根据取走18 个梨后梨比苹果少12 个,我们设想不取走梨,只在苹果筐里加入18 个苹果,这时有苹果52+18=70个;这样一来,现有苹果就比原来的梨多了12 个见下图;由此可求出原有梨52+18-12=58个;由上面三种不同角度的分析,得到如下三种解法;解法1:52-12+18=58个;解法2:52+18-12=58个;解法3:52+18-12=58个;答:原来梨筐中有58 个梨;例3 某校三年级一班为欢迎“手拉手”小朋友们的到来,买了若干糖果;已知水果糖比小白兔软糖多15 块,巧克力糖比水果糖多28 块;又知巧克力糖的块数恰好是小白兔软糖块数的2 倍;三年级一班共买了多少块糖果分析与解:只要求出某一种糖的块数,就可以根据已知条件得到其它两种糖的块数,总共买多少就可求出;先求出哪一种糖的块数最简便呢我们先把已知条件表示为下图;由上图可求出,小白兔软糖块数=15+28=43块,水果糖块数=43+15=58块,巧克力糖块数=43×2=86块;糖果总数=43+58+86=187块;答:共买了187 块糖果;例4 一口枯井深230 厘米,一只蜗牛要从井底爬到井口处;它每天白天向上爬110 厘米,而夜晚却要向下滑70 厘米;这只蜗牛哪一个白天才能爬出井口分析与解:因蜗牛最后一个白天要向上爬110 厘米,井深230 厘米减去这110 厘米后等于120 厘米,就是蜗牛前几天一共要向上爬的路程;因为蜗牛白天向上爬110 厘米,而夜晚又向下滑70 厘米,所以它每天向上爬110-70=40厘米;由于120÷40=3,所以,120 厘米是蜗牛前3 天一共爬的;故第4 个白天蜗牛才能爬到井口;若将例4 中枯井深改为240 厘米,其它数字不变,这只蜗牛在哪个白天才能爬出井口第5 个白天练习:1.甲、乙、丙三人原各有桃子若干个;甲给乙2 个,乙给丙3 个,丙又给甲5 个后,三人都有桃子9 个;甲、乙、丙三人原来各有桃子多少个2.三座桥,第一座长287 米,第二座比第一座长85 米,第三座比第一座与第二座的总长短142 米;第三座桥长多少米3.1幼儿园小班有巧克力糖40 块,还有一些奶糖;分给小朋友奶糖24块后,奶糖就比巧克力糖少了10 块;原有奶糖多少块2幼儿园中班有巧克力糖48 块,还有一些奶糖;分给小朋友奶糖26块后,奶糖就只比巧克力糖多18 块;原有奶糖多少块4.一桶柴油连桶称重120 千克,用去一半柴油后,连桶称还重65 千克;这桶里有多少千克柴油空桶重多少5.一只蜗牛从一个枯水井底面向井口处爬,白天向上爬110 厘米,而夜晚向下滑40 厘米,第 5 天白天结束时,蜗牛到达井口处;这个枯水井有多深若第5 天白天爬到井口处,这口井至少有多少厘米深厘米以下的长度不计6.在一条直线上,A 点在B 点的左边20 毫米处,C 点在D 点左边50 毫米处,D 点在B 点右边40 毫米处;写出这四点从左到右的次序;7.1五个不同的数的和为172,这些数中最小的数为32,最大的数可以是多少2六个不同的数的和为356,这些数中,最大的是68,最小的数可以是多少。
三年级思维训练题目
1.一只蜗牛在井底12米处向上爬,每小时爬3米,但又会滑下2米。
问蜗牛需要多少小时才能爬出井口?答案是10小时。
2.三只猫三天吃了三只老鼠,那么九只猫九天能吃几只老鼠?答案是27只。
3.学校里有兴趣小组,其中合唱队的人数是器乐队人数的3倍,舞蹈队的人数比器乐队少8人,而舞蹈队有24人。
问合唱队有多少人?答案是96人。
4.甲、乙、丙三人原本各有若干个桃子。
甲先给乙2个,然后乙又给丙3个,最后丙又给甲5个。
这时三人都有9个桃子。
问甲、乙、丙原本各有多少个桃子?答案是甲有6个,乙有10个,丙有11个。
5.一个书架共有3层书,共有27本书。
从第一层拿出2本放到第二层,从第三层拿出1本放到第二层,这时三层书架中书的本数相等。
问原来每层各有几本书?答案是第一层有11本,第二层有6本,第三层有10本。
6.一根绳子,第一次剪去了2米,第二次剪去了剩下的一半,还剩8米。
问这根绳子一共有多长?答案是18米。
7.参加四年级数学竞赛的同学中,男同学获奖人数比女同学多2人,而女同学获奖人数比男同学人数的一半多2人。
问男女同学各有多少人获奖?答案是男生有8人,女生有6人。
8.4×4×……×4(25个4)的积的个位数是几?答案是9.
9.一桶柴油连桶称重120千克,用去一半后,连桶称还重65千克。
问这桶里还有多少千克油?空桶重多少千克?答案是还有55千克油,空桶重10千克。
2019-2020年三年级思维能力训练楼梯上的数学上楼下楼的过程中,也蕴藏着许多数学问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楼梯中的数学,日常生活中与爬楼梯类似的问题还有锯木头的段数问题,敲钟遇到的时间问题等,都是比较特殊的问题。
1、爬楼梯遇到的层次问题,主要明白几楼与几层楼梯是不同的,从底楼起,楼数比楼梯层数多1。
即:楼数=楼梯层数+1 楼梯层数=楼数-12、锯木头的段数问题,主要明白锯成木头的段数比锯木头的次数多1。
即:段数=次数+1 次数=段数-13、敲钟遇到的时间问题,主要明白敲的次数比钟声之间的间隔多1。
即:次数=间隔数+1 间隔数=次数-1解决这类应用题,先要考虑以上提到的这些差别,再选择恰当的解题方法。
例1、聪聪住的这幢楼共有6层,每层楼梯20级,她家住在五楼,聪聪每次回家要走多少级台阶才能到自己住的那一层?分析与解答:聪聪住在五楼,从底楼走到五楼其实走了5-1=4(层)楼梯。
每层楼梯20级,要求从底楼走到五楼的台阶数,其实就是求4个20是多少。
(1)聪聪从底楼到五楼要走几层楼梯?(2)聪聪从底楼到五楼要走几级楼梯?答:聪聪每次回家要走级台阶才能到自己住的那一层。
试一试1:冬冬住在11楼,他他发现第8层到第9层有25级台阶,从底楼到冬冬家一共有多少级台阶?例2、小红家住六楼,她从底楼走到二楼用1分钟,那么她从底楼走到六楼要用多少分钟?分析与解答:从底楼到六楼其实爬了6-1=5(层)楼梯,小红从底楼到二楼用了1分钟,即走一层楼梯要用1分钟,所以从底楼到六楼要用1×5=5(分)。
(1)从底楼到六楼要爬几层楼梯?(2)从底楼到六楼要爬几分钟?答:她从底楼走到六楼要用分钟。
试一试2:许亮家住五楼,他从四楼到五楼需要30秒,他从底楼走到五楼要多少秒?例3:把一根粗细均匀的木料锯成5段,每锯一次要用3分钟,一共要用多少分钟?分析与解答:要把木料锯成5段,其实只需要锯5-1=4次,每锯一次要3分钟,要求一共用了多少分钟,就是求4个3分钟是多少?(1)把木料锯成5段,要锯几次?(2)一共要锯多少分钟?答:一共要用分钟。
思维题大全及答案思维题是指需要运用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来解决问题的题目。
它不仅考验着我们的知识面,更考验着我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面,我们将为大家整理一些思维题及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在思维训练中有所收获。
1. 两个人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一个人每小时走3公里,另一个人每小时走4公里,问他们走多久可以相遇?答案,假设相遇时间为t小时,则第一个人走的距离为3t公里,第二个人走的距离为4t公里。
因为他们是同时出发的,所以3t+4t=7t,即7t=距离。
所以t=距离/7。
也就是说,两个人相遇的时间是他们出发地点之间的距离除以7。
2. 有一条绳子,可以在1小时内烧完。
现在有若干根这样的绳子,问怎样用这些绳子来测量15分钟的时间?答案,先点燃一根绳子两端,然后同时点燃另一根绳子的一端。
当第一根绳子烧完时,正好15分钟过去了。
3. 有一个8升的水桶和一个5升的水桶,如何用这两个桶得到4升的水?答案,首先,用8升的水桶装满水,然后倒入5升的水桶中,这时8升的水桶中还剩3升水。
然后将5升的水桶中的水倒掉,再把8升的水桶中的3升水倒入5升的水桶中,接着用8升的水桶再装满水,再倒入5升的水桶中,这时5升的水桶中已经有3升水了。
最后,把5升的水桶中的水倒掉,再把8升的水桶中的3升水倒入5升的水桶中,这时8升的水桶中还剩下4升水。
4. 有一根绳子,可以在1小时内烧完。
现在有若干根这样的绳子,问怎样用这些绳子来测量45分钟的时间?答案,先点燃一根绳子两端,然后同时点燃另一根绳子的一端。
当第一根绳子烧完时,正好30分钟过去了。
接着,点燃第三根绳子的另一端,当第二根绳子烧完时,正好45分钟过去了。
5. 有一堆砖头,每块砖头的重量都是整数,现在要求你用这些砖头搭成一个天平,使得天平平衡。
请问最少需要多少块砖头?答案,首先,将所有砖头按照重量从小到大排序。
然后,从最轻的砖头开始,将砖头分成两堆,每堆的重量尽量接近,直到无法再分为止。
二年级数学思维秋季班方法讲义:第六讲《连一连剪一剪》姓名方法点播:两根绳子连起来只要打一个结,两根绳子结成一个圆需要打两个结,一根绳子剪4次被剪成了5段等等,这是日常生活中的比较特殊的问题。
如果要想做好这类题要多动脑筋,多动笔画画,才能找到正确答案。
这组练习都是有关绳子打结和剪绳子的事。
给绳子打结如果不结成一个圆,打结的次数比绳子的根数少1;如果结成一个圆,打结的次数与绳子的根数同样多。
同样,如果剪绳子,剪成的段数比剪的次数多1。
掌握了这些内在的关系,解答这类问题就很方便了。
【典型例题】【例1】一根绳子长8米,把它剪成2米长的小段,可剪多少段?要剪多少次?练习1:(1)一根木料长10米,木工把它锯成2米长的小段,可以锯成多少段?要锯几次?(2)把一根6米长的电线,剪了2次,平均每段长多少米?【例2】一根8米长的绳子,剪了3次,平均每段长多少米?(1)一根9米长的绳子,剪了2次,平均每段长多少米?(2)一根绳子剪了2次后,平均每段长5厘米,这根绳子原来长多少厘米?【例3】一根绳子被剪了4次后,平均每段长4厘米,这根绳子原来总长多少厘米?练习3:(1)一根绳子被剪了3次后,平均每段长8厘米,这根绳子原来总长多少厘米?(2)两根同样长的绳子重叠,被剪3次后,平均每段长2米,你知道这两根绳子总长多少米吗?【例4】小明家住七楼,他从底楼走到二楼用1分钟,那么他从底楼走到七楼用几分钟?(1)李明家住五楼,他从四楼走到五楼需30秒,那么他从底楼到五楼需多少秒?(2)小红家住七楼,她从底楼到三楼要用2分钟,那么她从底楼到七楼要几分钟?【例5】荣荣住的这幢楼共七层,每层楼梯20级,她家住在五楼,你知道荣荣走多少级楼梯才能到自己住的那一层?练习5:(1)小冬住在大厦11层,他数了10层到11层有21级台阶,你能算出从底楼到小冬家有多少级台阶吗?(2)小明和小红同住一幢楼,小红住三楼,小明住六楼,小明说:“我走的楼梯是小红的2倍。
第1页共2页 思维训练04 应用题综合(一)二 一、填空题(共1道,每道20分) 1.猴王带领一群猴子去摘桃。下午收工后,猴王开始分配。若大猴分5个,小猴分3个,猴王可留10个。若大、小猴都分4个,猴王能留下20个。在这群猴子中,大猴(不包括猴王)比小猴多____只。
答案:10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盈亏问题
二、解答题(共4道,每道20分) 2.使用甲种农药每千克要兑水20千克,使用乙种农药每千克要兑水40千克。根据农科院专家的意见,把两种农药混起来用可以提高药效,现有两种农药共50千克,要兑水1400千克,那么,其中甲种农药用了多少千克?
答案:30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平均数问题
3.自动扶梯以均匀速度由下往上行驶,小嘉和小时从扶梯上楼,已知小嘉每分钟走25级台阶,小时每分钟走20级台阶,结果小嘉用了5分钟上楼,小时用了6分钟到达楼上,那么这个扶梯有多少级台阶?
答案:150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牛吃草问题
4.有一个蓄水池装了9根水管,其中一根是进水管,其余8根是出水管,开始时,进水管以均匀的速度不停地向蓄水池注水。后来,想打开出水管,使池内的水全部排光。如果同时打开8根出水管,则3小时可排尽池内的水,如果仅打开5根出水管,则需6小时才能排尽池内的水,若要在4.5小时内排尽池内的水,那么应当同时打开多少根出水管?
答案:6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牛吃草问题
5.6个人围成一圈,每人心里一个数,并把这个数告诉左、右相邻的两个人。然后每个人把左、右两个相邻人告诉自己的数的平均数亮出来,如右图所示。问:亮出数11的人原来心中想的数是多少? 第2页共2页
答案:13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平均数问题
思维训练应用题绳子及
爬楼问题教案含答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思维训练应用题-绳子问题
专题简析
两根绳子连起来只要打一个结,两根绳子结成一个圆需要打两个结,一根绳子剪4次被剪成了5段等等,这是日常生活中的比较特殊的问题。
如果要想做好这类题要多动脑筋,多动笔画画,才能找到正确答案。
这组练习都是有关绳子打结和剪绳子的事。
给绳子打结如果不成一个圆,打结的次数比绳子的根数少1;如果结成一个圆,打结的次数与绳子的根数同样多。
同样,如果剪绳子,剪成的段数比剪的次数多1。
掌握了这些内在的关系,解答这类问题就很方便了。
.
例题1
一根绳子长8米,把它剪成2米长的小段,可剪多少段要剪多少次
【思路导航】
①8米长的绳子,剪成每段2米长,要求可以剪多少段,就是求8里面有几个2,8÷2=4(段),可以剪4段。
②要求剪几次,可以用线段图分析:(实心▲表示剪)
从图中可以看出每段剪一次,剪最后一次可以有2段,因此剪的次数比剪的段数少1。
即剪的次数=段数-1。
列式如下:
8÷2=4(段)
4-1=3(次)
答:可以剪4段,要剪3次。
.
练习一
1.一根木料长10米,木工把它锯成2米长的小段,可以锯成多少段要锯几次
2.一根25厘米长的铁丝,把它剪成5厘米长的小段,可剪几段要剪几次
3.把一根6米长的电线,剪了2次,平均每段长多少米?
.
例题2
一根8米长的绳子,剪了3次,平均每段长多少米?
【思路导航】8米长的绳子,剪了3次,应该剪成了4段。
求平均每段长多少米,也就是把8平均分成4份,求每份是多少。
求8÷4=2(米),因此平均每段长2米。
列式如下:3+1=4(段)
8÷4=2(米)
答:平均每段长2米。
.
练习二
1.一根9米长的绳子,剪了2次,平均每段长多少米?
2.一根12分米长的铁丝,剪了3次,平均每段长多少分米?
3.一根绳子剪了2次后,平均每段长5厘米,这根绳子原来长多少厘米?
一根绳子被剪了4次后,平均每段长4厘米,这根绳子原来总长多少厘米?
【思路导航】一根绳子被剪了4次,应该剪成了5段。
由于平均每段长4厘米,因此要求这根绳子原来总长多少厘米,其实就是求5个4是多少。
所以这根绳子长4×(4+1)=20(厘米)。
4+1=5(段)
4×5=20(厘米)
答:这根绳子原来总长20厘米。
.
练习三
1.一根绳子被剪了3次后,平均每段长8厘米,这根绳子原来总长多少厘米?
2.一根铁丝被剪5次后,平均每段长6米,这根铁丝原来长多少米?
3.同根同样长的绳子重叠,被剪3次后,平均每段长2米,你知道这两根绳子总长多少米吗?
思维训练应用题-爬楼问题
.
例题4
小明家住七楼,他从底楼走到二楼用1分钟,那么他从底楼走到七楼用几分钟?
【思路导航】从底楼走到二楼只有一层楼梯,那么从底楼到七楼应该为7-1=6(层)楼梯。
走一层楼梯用1分钟,那么走6层就用6分钟。
列式如下:
7-1=6(层)
1×6=6(分钟)
答:他从底楼走到七楼用6分钟。
.
练习四
1.张亮家住四楼,他从底楼到二楼需2分钟,那么他从底楼到四楼需要几分钟?
2.李明家住五楼,他从四楼走到五楼需30秒,那么他从底楼到五楼需多少秒?
3.小红家住七楼,她从底楼到三楼要用2分钟,那么她从底楼到七楼要几分钟?
.
例题5
荣荣住的这幢楼共七层,每层楼梯20级,她家住在五楼,你知道荣荣走多少级楼梯才能到自己住的那一层?
【思路导航】荣荣家住五楼,从底楼走到五楼,其实是走了5-1=4(层)楼梯。
由于每层楼梯20级,因此住在五楼,其实是求4个20是多少,是20×4=80(级)台阶。
列式如下:
5-1=4(层)
20×4=80(级)
答:荣荣走80级楼梯才能到自己住的那一层。
1.小冬住在大厦11层,他数了10层到11层有21级台阶,你能算出从底楼到小冬家有多少级台阶吗?
2.小明和小红同住一幢楼,小红住三楼,小明住六楼,小明说:“我走的楼梯是小红的2倍。
”你说对吗为什么
3.王师傅家住六楼,他从一楼到三楼要走40级台阶,那么他从一楼到六楼要走多少级台阶?
练习答案:
练习一
1.10÷2=5(段),5-1=4(次)
2.25÷5=5(段),5-1=4(次)
3.6÷(2+1)=2(米)
练习二
1.9÷(2+1)=3(米)
2.12÷(3+1)=3(分米)
3.5×(2+1)=15(厘米)
练习三
1.8×(3+1)=32(厘米)
2.6×(5+1)=36(米)
3.2×(3+1)×2=16(米)
练习四
1.4-1=3(层),2×3=6(分钟)
2.5-1=4(层),30×4=120(秒)
3.2÷(3-1)=1(分钟),1×(7-1)=6(分钟)
练习五
1.21×(11-1)=210(级)
2.错误。
因为小红住三楼,她走了二层楼的台阶,小明住六楼,他走了五层楼的台阶,所以,小明走的楼梯不是小红的2倍。
3.40÷(3-1)=20(级),20×(6-1)=100(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