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标点符号的用法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5
标点符号的使用,一直是困扰中小学生的一大难点,小编为学生整理了常见标点符号的用法。
句号(。
)是个小圆点,用它表示说话完。
逗号(,)小点带尾巴,句内停顿要用它。
顿号(、)像个芝麻点,并列词语点中间。
分号(;)两点拖条尾,并列分句中间点。
冒号(:)小小两圆点,要说话儿写后边。
问号(?)好像耳朵样,表示一句问话完。
叹号(!)像个小炸弹,表示惊喜和感叹。
引号(“”)好像小蝌蚪,内放引文或对话。
话里套话分单双,里单外双要记牢。
省略号(……)六个点,表示意思还没完。
破折号(——)短横线,表示解说、话题转。
书名号(《》)两头尖,书、刊名称放中间。
圆括号(),方括号[],注解文字放里边。
学标点,并不难,多看多练才熟练。
二、标点符号的使用(一)句号句号是最常用的符号,小学一年级就要认识它。
句号表示一句话完了之后的停顿。
用句号的句子语调平缓。
例如:01. 太阳暖烘烘的。
(小学《语文》第四册《丑小鸭》)02. 原来池底长着许多石笋,有的像起伏的丘陵,有的像险峻的山峰,有的像矗立的宝塔,有的像成簇的珊瑚。
(小学《语文》第七册《五彩池》)03.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桂林山水》)04. 眼看你们的身子一天比一天衰弱,只要哪一天吃不上东西,说不定就会起不来。
(小学《语文》第十一册《金色的鱼钩》)例1非常简单,讲太阳给人们的感觉,是一个完整的句子,用句号。
例2 是一个较长的句子,它用四个“ 有的” 把几种池底石笋的形象连在一块,句末用句号标示。
例3是个长句子,实际是并列的三句话,讲了漓江水的三个特点:静、清、绿。
因为三个句子作用相同、形式一样,联系紧密,放在一个大的句子中,中间用分号隔开。
例4是一个带有关联词语的句子,“只要……就……”是连接构句的纽带,所以仍算为一个句子。
在阅读过程中,句号标志着停顿较大,即停顿的时间较长,例2 例4 中的逗号和例3 中的分号,它们所标志的停顿时间都不能超过句号。
中考语文专项集训标点符号的用法标点符号是语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帮助我们清晰地表达意思,使文章更易读、易懂。
本文将详细介绍中考语文中标点符号的使用规则和注意事项。
一、句号(。
):句号的作用是表示陈述句的结束。
在语文考试中,句子结尾处必须使用句号,否则会扣分。
二、问号(?)和感叹号(!):问号用于疑问句的结尾,表示疑问或询问。
感叹号用于感叹句的结尾,表示强烈的感情或意愿。
在语文考试中,问号和感叹号的使用要恰当,不可滥用。
三、逗号(,):逗号的使用是最常见的标点符号之一、它用来表示一个简单句中的停顿,分隔并列词语、词组或短语,以及分隔并列句或分句。
逗号可以使句子更加流畅,但也要避免使用过多,以免句子结构不清晰。
四、顿号(、):顿号用于列举事物或成分。
它多用于句子中的分隔和补充,与逗号的作用有些类似。
五、分号(;):分号常用于分开句子中的长句和短句,或在列举中用于表示分隔。
分号可用于替代逗号和句号,使句子更加连贯。
六、冒号(:):冒号一般用于引出下文、解释说明、列举或示例,也可用于提示或指示。
冒号的使用要掌握恰当,不可滥用。
七、引号和破折号:引号用于引述和援引,可以用于表示直接引语、书名、文章名、篇章名、对话、俗语等。
破折号常用于表示插入语、对比、强调等。
八、括号((、[]、{}):括号用于补充说明,表示插入成分,以及表示分音符、类别符号等。
括号内的内容是不影响句子的主干结构的,可以省略括号内的内容,不影响整个句子的完整性。
九、省略号(…):省略号用于表示省略、暗示或引起思考。
它可以表示语句中的省略,也可以表示句子中的延续或暗示。
在文章中,省略号的使用应该掌握适度。
十、疑问号和感叹号的重复:疑问号和感叹号在特殊情况下可以重复使用,以强调或表达强烈的情感。
例如:“你真的不知道?”、“你竟然敢这样对我!”以上就是中考语文专项集训标点符号的用法,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在实际写作中,要根据具体情况合理运用标点符号,使文章更加准确和生动。
中考语文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是语文写作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能够帮助我们准确、清晰地表达意思,使文章更易读、易懂。
以下是中考语文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方法:一、句号(。
)1.句子结束时使用句号,表示陈述、命令、感叹的句子。
例如:我们今天去公园玩。
你真厉害!2.一些省略部分的句子,也要用句号。
例如:我昨天买了两本书。
你呢?二、问号(?)1.句子结束时,如果是疑问句,则使用问号。
例如:你去过北京吗?去过,我有亲戚住在那里。
你是不是忘记了带钥匙?2.间接疑问句也要用问号。
例如:我不知道他是不是真的生病了?三、感叹号(!)1.表示强烈的感情或喊叫时使用感叹号。
例如:天气真好!太好了,我们考试得满分了!2.感叹句放在句首时,前面需要加逗号。
例如:哇,这是怎么一回事!四、逗号(,)1.表示并列成分之间的间隔。
例如:他喜欢蓝色,我喜欢红色。
2.引导非限制性定语从句之后,分隔主句与从句。
例如:世界上最高的山是珠穆朗玛峰,它位于喜马拉雅山脉。
3.分隔表示次序的语句或表示关系的动词后接的成分。
例如:首先,我们要认真学习。
她对你很好,你也要对她好。
五、分号(;)1.用于连接具有一定独立意义但又关系密切的句子。
例如:他外表看上去很严肃;实际上,他是个很搞笑的人。
我们的目标是提高学习能力;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们需要付出努力。
六、冒号(:)1.表示引子,把所要引起读者注意的内容引出来。
例如:常言道:书中自有黄金屋。
2.表示列举。
例如:他有很多优点:机智、勤奋、诚实。
七、引号(‘’、“”)1.表示直接引用别人的话或文字。
例如:“你好!”他说。
“凡事都要谨慎”,这是我父亲常说的。
八、括号(())1.表示插入语、补充说明、注解等。
例如:我爸爸(一位英语老师)给我买了一本英语书。
星期四(四月十五日)是我生日。
九、破折号(,)1.表示顿挫、变化、陈述、疑问等。
例如:他奋发图强,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他每天都加班加点。
十、省略号(……)1.表示语句未完成或暗示有更多内容。
中考语文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在语文写作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够使文章结构更加清晰,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内容。
然而,中考语文考试中,很多考生在标点符号使用上存在一些错误。
下面是一些中考语文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方法,希望对考生们有所帮助。
一、句号(。
)句号用来表示陈述句或命令句的结束,一般放在句子的最后。
例如:“今天天气很好。
”“请大家遵守校规。
”二、问号(?)问号用来表示疑问句的结束,一般放在句子的最后。
例如:“你们明天要去哪里?”“你会游泳吗?”三、感叹号(!)感叹号用来表示感叹句的结束,一般放在句子的最后。
例如:“太棒了!”“真的吗!”同时,感叹号也可以用在祈使句末,表示强调和加强语气。
例如:“不要打扰我!”“好好听讲!”四、逗号(,)逗号的使用非常广泛。
它可以表示句子中的停顿、列举事物、进行表语、状语和插入语等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使用情况:1.表示成分之间的并列关系。
例如:“他喜欢吃苹果,还喜欢吃橙子。
”2.表示句子中的状语、插入语和关系状语从句。
例如:“昨天,我去了图书馆。
”“小明,你在干什么?”3.在列举事物时,逗号用于隔开每个事物。
例如:“他学会了游泳,跳舞,弹吉他。
”五、分号(;)分号的使用情况比较特殊。
它主要用来连接两个意思相近的句子,起到衔接、过渡的作用。
例如:“我喜欢运动;我每天都去操场锻炼。
”六、冒号(:)冒号的使用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用于引出或解释前面的内容。
例如:“他有一个习惯:每天都要读书。
”2.用于表示列举的内容或引导下文的开头。
例如:“下列城市有哪些:北京、上海、广州。
”“那个人说:‘我可以帮助你。
’”七、引号(‘’、“”)引号主要用于引用别人的话,用于表示直接引语和引文。
例如:“他对我说:‘你好!’”“他说:“请不要打扰我。
””八、括号(())括号主要用于插入附带的说明或说明的补充。
例如:“他是我最好的朋友(邻居)。
”“我喜欢读书(除了数学)。
”九、破折号(,)破折号用于表示语气的突然转变或句子的中断,常用于对话中的表达。
初中(中考)语文常见标点符号规则精简版标点符号分为点号和标号两大类。
(1)点号包括逗号、顿号、分号、冒号、句号、问号、叹号;(2)标号包括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专名号。
一、问号(1)选择问只在句末用问号。
如: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2)连续问每个问句都用问号。
如:怎么可能这样?你说的?没搞错吧?有没有再调查?(3)疑问句不独立(全句不是疑问句),不能用问号。
如:我不知道他是谁。
(4)问话中含有称呼的,问号一律用在句尾。
如:小刘,你到过上海吗?你到过上海吗,小刘?二、引号(1)引文独立,句末点号放在引号里;引文不独立,引文句末点号(问号、感叹号除外)放在后引号外或不用,引文前不用冒号。
如:①我联想到了贾岛的诗句:“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②唐代大诗人杜甫,写下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名句。
③在老张“同志们,走吧!”的招呼声中,我们这支不大的队伍便冒着雨出发了。
(2)写人物对话时:①“XX说”在前,话在后,用冒号。
如:他亲切地问:“你真的姓唐吗?”②“XX说”在中间,话在“XX说”前后,用逗号。
如:“我的老天爷!”他想,“难道我是愚蠢的吗?”③“XX说”在后,话在前,用句号。
如:“这好像是将军家的狗。
”人群里有人说。
三、分号(1)并列的分句之间如果没有逗号,则不用分号,只用逗号。
如: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2)并列的短语作宾语时,短语之间要用分号。
如:版权法应规定:侵犯版权行为的种类;版权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制裁各类侵犯版权行为的方式。
四、顿号(1)表示概数(约数)的地方不用顿号。
如:他看上去才十七八岁。
(2)确数之间要加顿号。
如:今天三、四两组扫地。
(3)顿号与连词“和”“及”“与”不能并列使用。
如:孩子们给在地里劳动的人送来开水、地瓜和煎饼。
(4)大并列短语套小并列短语,大并列间用逗号,小并列间用顿号。
如:原子弹、氢弹的爆炸,人造卫星的发射、回收,标志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了新的水平。
标点符号一、考点概览复习标点符号,要掌握各个符号的用法,了解它们之间的区别。
平时写作时经常注意些,应该很快就会熟练应用的。
1.标点符号分点号和标号两大类:点号主要是表停顿和语气,标号主要是表词语或句子的性质和作用。
2.标点符号用法:(1)顿号、逗号、分号:三者都表示句子内部停顿。
顿号用于并列词语或短语之间;分号用于并列分句之间。
(2)句号、问号、感叹号:三者都用于句末,分别表示陈述、疑问、感叹语气。
(3)冒号:用在提示性话语之后表提示下文,或用在总括性话语之前表总结上文。
(4)引号:表实际引用;表特定称谓;表着重指出或有特定含义,表讽刺反语。
(5)括号:表括号内的文字是对前文的注释或补充说明。
(6)破折号:表对前文的解释或补充说明;表语意的跳跃或转折;表语音的中断或延长。
(7)连接号:表时间、地点、数目等的起止;表人或事物的内在联系。
(8)省略号:表文中省略;表语未说完或语意未尽;表说话断续。
(9)着重号:用来标出要读者注意的主要词语。
(10)间隔号:表文字间的间隔;表外国人的名字和姓氏的音界。
(11)书名号:表书籍、文章、报刊、歌曲、剧作等名称。
3.引号和书名号的单双使用规则:先用双引号或双书名号,若内部仍需使用引用或书名号时,则用单引号或单书名号。
4.破折号与括号都有注释作用,两者的区别在于:括号内的话不是句子的一部分,而破折号引出的话是句子的一部分。
二、题型例举1.下列标点符号使用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我问那个卖牡蛎的人:“应该付您多少钱,先生?”B.生活教我认识了桥——与水形影不离的过河的建筑。
C.无名战士小心翼翼地一根根拨弄着火柴,口里小声数着:“一,二,三,四……”D.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答案】D解析:上例三个句子都出现了冒号,A、C、D三个句子内部有引号,应从冒号和引号的用法上去思考。
D项中《诫子书》是诸葛亮的一篇文章,应该使用书名号,而不能作用引号。
中考语文专项集训5标点符号的用法标点符号是书写语言的一种重要工具,它的正确使用可以清晰表达语义,帮助读者理解句子的意思。
下面我们来学习一下标点符号的用法。
首先,我们来看看标点符号的分类和基本用法。
1.句号(.):用于句子的结尾,表示陈述句、祈使句或直接引语的结束。
例如:“我很高兴。
”、“请把门关上。
”、“他说:“我喜欢你。
”。
”。
2.问号(?):用于疑问句的结尾,表示疑问。
例如:“你喜欢吃苹果吗?”、“明天放学后你会来吗?”。
3.感叹号(!):用于表示强调、感叹、惊讶等情感。
例如:“好漂亮!”、“真是太好了!”。
4.逗号(,):用于隔开并列的词、词组或句子,使句子结构清晰。
例如:“我喜欢唱歌、跳舞、画画。
”、“明天放学后,我们一起去游乐园吧。
”。
5.分号(;):用于连接两个有关联的独立句子,表示句子之间的递进关系。
例如:“她年纪轻,知识渊博;他年纪老,精神矍铄。
”。
6.冒号(:):用于表示引出一个列表、解释、引语等。
例如:“以下是我们参加活动的名单:小明、小红、小华。
”、“他对我说:“我很高兴。
””。
7.引号(“”):用于引用直接语言。
例如:“她对我说:“今天天气真好。
””。
8.省略号(……):用于表示语句的省略或停顿。
例如:“我想……这件事我还需要考虑一下。
”、“你又是……怎么总是这样呢?”。
9.括号(():用于插入附加说明、括弧内代替列举等。
例如:“请帮我(如果有时间的话)去买一瓶水。
”、“他这道题(14÷2+4)的计算结果是多少?”。
10.破折号(,):用于表示语句的转折、强调或突然停顿。
例如:“我喜欢她,她是一个很聪明的女孩。
”、“我想……”他停顿了一下说道。
以上是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我们需要注意的是,标点符号在句子中的使用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标点符号的使用应符合句子的语法和逻辑,符合句子的完整性和连贯性。
2.不同的标点符号之间应有适当的间距,可以使句子清晰易读。
3.在中文汉字的书写中,标点符号的用法相对比较灵活,可以根据句子的需要来决定是否使用标点符号。
专题六标点符号及运用典例精析初中生使用标点符号常见错误1. 概数之间用顿号。
概数是表示大概的数目,有时拿数词连用来表示,如三五个、七八十人等。
因为表示约数,所以概数中间不需要停顿。
因此,如果加上顿号,就是错误的。
2. 缩写的集合词用顿号。
一些词语,如父母、中小学生、干群、干警等是一些缩写的表示集合群体意义的词语,它们之间结构紧密,不能用顿号分隔开来。
3. 并列词语中如果有连词“和”“与”“或”“或者”等,就不必再用顿号。
这类连词一般用在只有两项的并列词语之间或多项并列词语的最后两项之间。
4. 并列谓语、补语用顿号。
并列词语或短语作谓语、作补语,并列成分之间不用顿号,而用逗号。
5. 分句间用顿号。
分句间的停顿时间较长,并列成分之间各自成句,各自表达自己的意义,不能用顿号。
6. 并列成分不同层次间用顿号。
如果并列词语中还有并列词语,因为不在一个层次上,所以大的并列词语要用逗号,小的并列词语之间要用顿号。
7. 分句间没有逗号,直接用分号。
顿号、逗号、分号、冒号都是句内点号,但是停顿时间有长短之分,不能乱了次序。
停顿先用逗号,再用停顿长的分号。
只有在分行列举的各项之间,才能直接用分号。
8. 单句排比用分号。
单句排比,要求气势贯通,一气呵成,一般用逗号,不用分号。
9. 无疑问处用问号。
有的句子虽然有疑问代词,但是并没有疑问,这时,就不能用问号。
10. 倒装疑问句中问号前置。
有的疑问句,主语和谓语倒置,问号应放在句末,才能准确表达出疑问或反问的语气。
11. 选择疑问句中问号前置。
选择疑问句虽然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择分句,但仍然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表达完整的意思,因而只在句末用一个问号,句中各分句之间用逗号。
12. 冒号后解释范围不清。
冒号的解释作用要发挥到句子末尾,也就是说,冒号要管到句末,不能只管到句中。
13. 句中“说”后用冒号。
“某某说”出现在一段引语的中间,这个“某某说”之后不能用冒号,而只能用逗号。
中考语文标点符号运用技巧详解一、引言标点符号是语文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句子中起到断句停顿、区分语气、明确语义等功能,对于准确表达思想感情和提升文章可读性具有关键作用。
尤其在中考语文试题中,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更是考察学生语言规范、逻辑清晰的重要标准。
因此,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标点符号的技巧显得尤为重要。
二、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及注意事项1. 句号(。
):用于陈述句末尾,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或一段话的结束。
注意不要在未完句或祈使句后误用。
2. 逗号(,):常用于列举、插入语、复合句中分句间的停顿等。
切勿滥用,以免影响句意理解。
3. 问号(?):用于疑问句末尾,表示疑问、询问或反问。
注意仅在一个完整疑问句末尾使用,而非疑问词后面。
4. 感叹号(!):用于感叹句末尾,表达强烈情感或惊叹。
同样,只在完整感叹句末尾使用。
5. 冒号(:):用以提示下文,或者引出解释、说明、列举的内容。
冒号前后应保持内容上的紧密联系。
6. 分号(;):用于并列关系的复句之间,以及某些较长的单句内层次分明的并列成分之间。
其分割力度大于逗号,小于句号。
7. 引号(“”):用于直接引用他人的话、特定称谓、特殊含义词语、需要突出强调的部分等。
引号内的标点一般遵循原文,若引文独立成句,则句尾标点在引号内。
8. 破折号(——):用于补充说明、转折、话题转换、声音延长等,需根据上下文合理使用。
三、中考语文标点符号解题技巧1. 结合语境理解:判断标点符号是否恰当,首先要从整体上把握句子意思和结构,结合上下文进行分析。
2. 观察句子类型:根据句子的语法结构和语气特征,确定应该使用的标点符号。
3. 注意关联词语:关联词语常常能提示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而帮助我们选择合适的标点符号。
4. 细心审题:针对题目要求,有的放矢地检查句子标点符号的使用情况,尤其是易混淆的标点如逗号与分号、顿号与逗号等。
四、总结标点符号虽小,却关乎到文章的质量和阅读体验,同学们在日常学习和备考过程中,要不断积累、实践、纠错,逐步提高对各类标点符号的敏感度和运用能力,从而在中考语文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中考语文知识点顿号逗号分号问号的使用顿号、逗号、分号和问号是中文语法中常用的标点符号,它们在句子中承担着不同的功能和作用。
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它们的使用方法:一、顿号(、):顿号是中文中最常见的标点符号之一,一般用于列举事物、并列成份、表示顿挫等。
1、列举事物:顿号可以用来列举相同成份的事物,起到分隔和强调的作用。
例如:我有很多爱好,比如旅游、摄影、读书等。
2、并列成份:顿号可以将两个或多个并列的语句或词组连接起来。
例如:他是个善良、聪明的孩子。
3、表示顿挫:顿号可以用于表示停顿、顿挫或句子的整体分段感。
例如:他走进教室,一脸疲倦,整个人看起来都很憔悴。
二、逗号(,):逗号是使用频率最高的标点符号,它有很多用法。
1、连接并列成分:逗号可以将两个或多个并列成分连接在一起。
例如:他喜欢跳舞,画画和唱歌。
2、分隔插入语:逗号可以将插入语与句子分开。
例如:在我看来,这个问题并不难。
3、分隔主从句:逗号可以将主句和从句分开。
例如:他吃完饭,就开始写作业。
4、分隔同位语:逗号可以将同位语与前面的名词或代词分开。
例如:我的朋友,李明,是一个很有才华的学生。
5、分隔对话中的称呼语:逗号可以将对话中称呼语与其他部分分隔开。
例如:小红,你在干什么呢?三、分号(;):分号是中文中比较常见的标点符号之一,主要有以下几个用法。
1、分隔独立语句:分号可以将完整而独立的语句分开。
例如:他考试成绩很好;大家都为他感到骄傲。
2、分隔长句:当句子过长需要有明确的分段时,可以用分号进行分隔。
例如:这个国家人民奋斗团结,政府的领导智慧高明;社会文明进步,国家就能更加繁荣昌盛。
四、问号(?):问号是标点符号中的一种,用于表示疑问语气。
例如:你知道今天有什么活动吗?。
六、常用标点符号用法不要求做到完美,但要求尽量规范使用标点符号。
一、汉语中的句子类型陈述句:用来说明事实的句子。
祈使句:用来要求听话人做某件事情的句子。
疑问句:用来提出问题的句子。
感叹句:用来抒发某种强烈感情的句子。
复句、分句:意思上有密切联系的小句子组织在一起构成一个大句子。
这样的大句子叫复句,复句中的每个小句子叫分句。
二、标点符号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性质和作用的书写符号,共16种。
包括句号(。
)、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专名号(____)等。
“标点符号”包括7种点号(4种句中点号和3种句末点号)和9种标号。
点号:顿号、逗号、分号、冒号(句中点号)。
句号、问号、感叹号(句末点号)。
标号: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书名号、着重号、间隔号、连接号、专名号。
三、一些常用错标点符号的地方顿号1、大写数字相连表概数时,中间不用顿号;小写数字相连表概数时中间要用。
例:我刚要跨过大门,被一个十二三岁的女孩子捉住了。
2、顿号与连词不能同时使用。
例:孩子们给在地里劳动的父母送来了开水、地瓜和煎饼。
3、并列成分后带有语气词不用顿号。
例:这里的山啊,水啊,树啊,草啊,都是我从小就很熟悉的。
4、并列成分出现不同层次,大并列用逗号,小并列用顿号。
例:过去、现在、未来,上下、左右,中国、外国,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
5、并列的主语、宾语根据并列成分短长选用顿号或逗号。
例:这翻滚的麦浪,这清清的河水,这鲜艳的山花,使年轻人深深地陶醉了。
标题中的并列一般用空格或连词表示而不用顿号。
分号1、并列分句中没用逗号,不能径直使用分号。
例: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2、分条陈述时,每一条不管是词、短语还是句子,每条内部不管有没有逗号,之间都可用分号。
中考语文标点符号正确使用方法大全中考备考语文科目时,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是必不可少的一项技能。
下面是一些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的大全,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1. 句号(。
):表示陈述、叙述、声明等完整的句子结束。
例如:“我喜欢读书。
”2. 问号(?):表示疑问句的结束。
例如:“你去过北京吗?”3. 感叹号(!):表示感叹句的结束。
例如:“多么美丽的风景啊!”4. 逗号(,):用于列举、分隔短语、插入语等。
例如:“他喜欢唱歌、跳舞、画画。
”5. 分号(;):用于分隔两个独立但相关的句子,中间没有连词。
例如:“她努力学习;她希望考上大学。
”6. 顿号(、):用于列举相同性质或属于同一范畴的事物。
例如:“水果有苹果、梨子、香蕉。
”7. 引号(“”):用于引用直接的话语或别人的观点。
例如:“他说:‘我很高兴见到你。
’”8. 冒号(:):用于引出解释、解说、下文或列举。
例如:“他有一个梦想:成为一名科学家。
”9. 省略号(……):表示语句未完,有省略的部分。
例如:“天空中飘着几朵白云……”10. 括号(()):用于插入补充内容或解释。
例如:“他是我最好的朋友(他也是我的邻居)。
”11. 破折号(—):用于断句,表示意思上的转折、进一步解释等。
例如:“他是个善于思考的人—也许这就是他的优势。
”12. 斜线(/):用于分隔相对或相对的词、短语或数字。
例如:“他们生活在中国/美国。
”13. 省略符号(……):表示语句未完或有省略的内容。
例如:“他对我说了很多话……”以上是中考语文标点符号正确使用方法的大全,希望对你的备考有所帮助!。
标点符号的用法(中考必备,高手总结)第一篇:标点符号的用法(中考必备,高手总结)标点符号的用法一、人物对话的几种方式说在前用:语文老师说:“王鹏鹏是个好孩子。
” 说在中间用,“语文作业要按时完成,”语文老师说,“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 说在结尾用。
例子“语文作业一定要按时完成,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语文老师说。
二、问号及其用法A、选择疑问句:选择问中间用逗号,只在句末用问号示例:你喜欢吃苹果,还是香蕉呢? B连续问,各句后均用问号你叫什么名字?你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C 注意有疑而无问的的句子的句末标点不用问。
有些句子,形似疑问句,但整个句子不是疑问语气,句末不能用问号。
示例:我不知道她到底姓什么。
D、成分倒装的疑问句,语气词之后不用问号。
主谓倒装句,问号应用在全句的末尾,句中表疑问的语气词后应用逗号。
示例:“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们?三、引号的几种使用方法A、凡是把引用的话独立使用,末尾的标点放在引号的里边。
示例:陆游诗云:“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
”这令我想到一则名言:“所谓的‘大人物’,使每个人觉得自己渺小;真正的大人物,使每个人都觉得自己伟大。
” B、凡是把引用的话作为作者自己话的一部分,标点放在引号外。
1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许多评论家说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机”。
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这就是说,做学问必须要勤奋。
四、顿号与逗号的区别1顿号用在句子中,表示并列词语间的短暂停顿,逗号使句子内部的停顿。
这里的山、水、树、草,都是我从小就非常熟悉的。
这里的山啊,水啊,树啊,草啊,都是我从小就非常熟悉的。
(如果句内并列的各项都带有“啊”、“啦”等语气词的话,由于这些词语的使用延长了停顿的时间,使得这些并列成分之间的停顿加长,因此应用逗号表示停顿,而不能用顿号。
)2同一层次的简单的名词性词语的并列,应用顿号。
不同层次的用逗号示例:董文卿王鹏小李是一班的学生,尚金波郭松花金阳是二班的学生,小王李六王二是三班的学生。
[中考语文复习]标点符号的种类、用法标点符号的种类1、点号主要用来表示语言中的停顿和语气。
点号有七种:句号(。
)问号(?)感叹号(!)顿号(、)逗号(,)分号(;)冒号(:)2、标号主要用来标明词语或句子的性质和作用。
常用的有七种: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书名号(《》〈〉)间隔号(·)着重号(·)标点符号的用法1、句号:表示一句话完了之后的停顿。
例如:我家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做百草园。
2、问号:表示一个问句完了之后的停顿。
例如:我们坐车去吗?我们坐火车去。
船呢?先从船,……注意:该不该用问号主要看句子是否真正发问,有没有真正发问,有没有疑问语气。
例如:谁都不知道他是谁。
(一句就不能用问号)3、感叹号:用在一句话完了之后的停顿,表示强烈的感情。
感叹句和语气很重的祈使句才用感叹号。
例如:(1)好一幅美丽的图画!(感叹句)(2)小李,快来!快来!(祈使句)注意:在感叹句中,如果有的成分倒置于句末,感叹号应放在句末。
例如:(1)多美呀,祖国的春天!4、逗号:表示一句话中间的停顿。
例如: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5、顿号:表示句中较短的、并列的几个词语或短语之间的停顿。
例如:作者描写了飞瀑、祠庙、翠松、古柏、洞天云海。
6、分号:表示一个并列复句中并列的分句之间的停顿。
例如: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
7、冒号:一种是用在总括语之后(提示下文)。
例如:下午他拣了几件东西:两条长桌子,四个椅子,一副香炉烛台,一杆抬秤。
一种用总括语之后(总结上文)。
例如:教师爱护学生,学生尊敬教师:师生关系非常融洽。
注意:“××说”之类放在引用的话前头,在说后面要用冒号。
放在引用的话的中间或后边的时候,在说后面不用冒号。
例如:“谢谢你,”李老师,“放右边书架上。
”8、引号:第一种表示引用。
例如:他告诉我:“小王出去了。
”第二种表示特定称谓。
例如:“六一”第三种表示着重指出或强调的内容。
例如:母亲是个“平凡”的人。
第四种表示讽刺和反语。
例如:好个“友邦人士”注意:凡是把引用的话独立起来时,末尾的标点放在引号里边。
凡是把引用的话作为作者自己文章的一部分时,末尾不用标点。
例如:(1)李白诗云:“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2)写文章应做到“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
9、括号:表示括起来的语句是对前边词语或句子的注释或补充说明。
例如:(1)一个东洋婆(日本女人)走过来了。
(2)那一天他还是没有去上课。
(听说,后来被他父亲揍了一顿。
)10、破折号:第一种表解释或补充说明的话。
例如:无须挂画,门外有幅巨画——名叫自然。
第二种表示后面是跳跃或转折的话。
例如:大家正谈得高兴,——他走了进来。
第三种表示语音的中断、延长。
例如:“呜——呜——呜”小男孩大声哭了起来。
第四种表示递进。
例如:他偏要放下经卷,横来招是搬非,大约是怀着嫉妒罢,——那简直是一定。
11、连接号:第一种表示时间、地点、数目等的起止。
例如:鲁讯(1881年——1936年)第二种连接相关的名词,表示一个独立的意义单位。
例如:中国——日本友好往来协会。
第三种表示事物的发展。
例如:团结——批评——团结12、省略号:第一种表示文中省略的部分。
例如:就是我被人随意辱骂、踢打……时候,我问题总是昂着头。
第二种表示说话断续。
例如:唔……,唔……,唔……这个……这个我记不得了第三种表示话未说完或语意未尽。
例如:他用尽所有的力气举起手来,直指正北方向:“好,好同志你把它带给……”13、着重号:标出需要读者注意的重要词语。
例如:高度的愉悦性...是审美的、基本的、主要的特征。
14、间隔号:第一种表示文字间的间隔。
例如:《孟子·告子上》第二种表示外国人名字和姓氏的音界。
例如:马克·吐温15、书名号:表示书籍、篇章、报刊、剧作、歌曲等名称。
例如:《最后一课》注意:(1)书名号里面还有书名号时,里面的书名号要用单书名号。
例如:《读<最后一课>有感》这篇文章写得很好。
(2)用书名号时,不要把后面的普通名词引进去。
例如:①正确的书写:《大众电影》杂志错误的书写:《大众电影杂志》附三、标点符号的位置1、点号要打在语句的右下角,占一个字的位置。
点号可以打在行的末尾,但不能打在行的开头。
2、引号、括号、书名号的前半个不能放在行的末尾,后半个不能放在另行的开头。
3、省略号和破折号各占两个字的位置,不应把它分作两截分别放在上行的末尾和下行的开头。
【基础演练】1、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他是真的没有听到我的话呢?还是故意装作没听见?B、“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余光中的《乡愁》和《乡愁四韵》,是海外游子深情而优美的恋歌!C 、前几天,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来到了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水乡小镇——南浔镇。
D、“我喜欢孩子们,”月亮说,“特别是那些非常有趣的小不点儿们。
”2、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我们往往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只从一个方向考虑问题,路子越走越窄。
换个角度想一想,或许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B、在飞机翱翔于蓝天之前,有谁相信人类能在云海漫步?在电话诞生之前,有谁相信远隔千里能够自由交谈?然而,无数看似不可能实现的梦想竟都变成了现实。
C、“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问题在于,有了“过”,是任其自由发展,还是从“过”中吸取教训,变“过”为前进的动力。
D、今天,无偿献血成为杭城一道亮丽的风景。
在武林门献血点,3名三、四十岁的公安干警分别献出200毫升鲜血。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本刊除发表文学作品和文学评论外,还辟有《当代军人掠影》、《特区风情》、《开放城市巡礼》等丰富多彩的栏目。
B、电视以自己强大的冲击力,推出众多的引人注目的明星——歌星、舞星、体坛、明星、政坛风云人物……等等。
C、同学们拉着张老师,难过地问他:“您是今天走,还是明天走?”D、对李清照的诗,比之那“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我倒是更喜欢她那“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我这位朋友平素和人甚少交往,他虽住在闹市区,倒也称得上是:“结庐在人境,‘耳’无车马喧”了。
B、据《敦煌录》残卷记载:鸣沙山,“其山东西八十里,南北四十里,高处五百尺,悉纯沙聚起。
”(据王仲荦《敦煌石窟地志残卷考释》转引)C、大幕徐徐拉开了,琴声——这饱含情韵,畅快倾诉的心语——悠扬地飞翔在剧场中,萦绕在每个人的耳畔。
D、我国体育健儿扬威巴塞罗那,请你给其中一位获奖选手写一封贺信。
字数200字(以“×××”代表自己的姓名,不要出现自己学校的名称)。
5、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组是()A.、避讳之风可谓源远流长,“其俗起于周,成于秦,盛于唐宋,其历史垂二千年”(陈垣《史讳举例·序》)。
B、乌鲁木齐的大街上到处摆着水果摊。
甜瓜啊,西瓜啊,伊犁苹果啊,库尔勒香梨啊……走到哪儿都闻得见诱人的香味。
C、畅销海外的名贵药材——三七、天麻、红花、雪莲等,已被抢购一空。
D、浦东展开了翅膀,她是那样欢快、昂扬、奋发、正在向辉煌的明天飞去。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A、唐代古文化运动的领袖是韩愈,他的主张是“文以载道”、“唯陈言之务去”,苏轼赞之为“文起八代之衰”。
B、套用王勃的一句诗就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这不是也颇有诗意吗?C、一北一南,迥然不同的两个地域,迥然不同的两种经济模式,如今却面临着同样的窘境——技术工人缺口。
D、年味谈了,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还是其中别有原因?我们是漠然置之?还是积极主动地去做些什么?7、下面材料中画横线的四处,有一处有错误,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萧伯纳曾经被一个记者问到他成功的秘诀是什么A,是他很有钱,是他很努力地工作,还是他很有天分B? 萧伯纳的回答是C :你能告诉我D,你要想让一个车子往前走,它的哪一个轮子最重要吗?错误之处:改正:8、请在括号里给下面句子补上正确的标点。
(1)他问老人的儿子是干什么的,住在哪里((2)鲁迅先生说的“我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牛奶()也正是松树风格的写照。
(3)“这不是我们的狗,”普洛诃夫说()“这是将军的哥哥的狗。
”(4)奇怪啊,怎么楼前凭空涌起那么多黑黝黝的小山,一重一重的,起伏不断()9、请给下面句子的空格处填写正确的标点。
“长安自古帝王州□这座黄土高原上的历史名城,浓缩了人类在这方土地上几千年的风风雨雨□凝聚着华夏民族在世界之林中出类拔萃的智慧□兵马俑之气势,大雁塔之风雅,碑林之隽永,法门寺之深邃□无不令人在历史的时空交错中感慨万千。
10、找出下面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地方,并加以改正。
(1)从今年1月1日起,建筑企业必须“两证”齐全(安全许可证和企业资质证书),方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2)日本科学家最近在实验中发现,若物体距离人约四、五十米以内发出声音,人脑就会视听混淆。
(3)《诗经·斯干》那首诗里就是拿舞的姿势来赞美周宣王的宫室,说它“如斯翼,如矢斯棘,如鸟斯革,如斯飞。
”(4)作为一家拥有近60年历史的国际电子产业巨头,日本索尼公司不可能不知道侵犯其他企业专利权将意味着什么?参考答案1、A2、 B3、C4、C5、D6、D7、B改正:把“?”改为“。
”8、(1)。
(2)”,(3),(4)?9、。
”,:…… 10、(1)中括号为句内括号,解释“两证”,应紧跟“两证”后。
(2)中“四五十米”为概数,中间不用顿号。
(3)末尾句号在引号外。
(4)是陈述句,句末问号改为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