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井下作业基础知识讲解
- 格式:ppt
- 大小:2.90 MB
- 文档页数:60
井下作业教材第一章井下作业设备井下作业设备是用來对井下管柱或井身进行维修或更换而提供动力的一套综合机组。
它包括动力机、传动设备、绞车、井架、天车、游动滑车、大钩、水龙头、转盘、泥浆泵和其它辅助设备。
第一节修井机修井机或通井机是修井和井下作业施工中最基本、最主耍的动力來源,按其运行结构分为履带式和轮胎式两种形式。
履带式修井机一般不配带井架,其动力越野性好,适用于低洼泥泞地带施工。
轮胎式修井机一般配带自背式井架,行走速度快,施工效率高,适合快速搬迁的需要,但在低洼泥泞地带及雨季、翻浆季节行走和进入井场相对受到限制。
各油[□使用的轮胎式修井机型号较多,目前现场使用较多的有XJ350型、XJ250型、库泊ETO—350型、英格索兰350型和KREMCO—120。
履带式修井机一般通称通井机,英实是一种履带式自走型拖拉机经改装添加滚筒而成。
目前常用的修井机型号有兰州通用机械厂制造的红旗100型,鞍山红旗拖拉机制造厂制造的AT-10型,青海拖拉机制造厂制造的XT—12, XT—15型等型号。
第二节井架、天车、游动滑车、大钩井架是支撑吊升系统的构件,常用的井架可分为固定式井架和车载式井架两种,在常规作业和油水井增产增注措施作业施工中,经常使用固圧式井架;在油水井大修作业施工中,经常使用车载式井架。
天车和游动滑车是吊升系统的两个部件,通过纲丝细的反复上下穿绕把它们连成一个定、动滑轮纽•合。
最后一道纲丝细绕过天车轮后,细头放下缠绕在绞车滚筒上,从天车轮另—端下來的纲丝纯则把它固定在井架下的死纯固定器上。
天车、游动滑车、钢丝纯三个部把绞车、井架以及钻、管柱联系起來,以实现起下作业。
大钩是修井机游动系统的主要设备之一。
它的作用是悬挂水龙头并通过吊环、环卡悬挂钻柱、套管柱、油管柱,并完成修井作业及其他辅助施工。
游车大钩为游动滑车与大钩纽•成为一体的幣体结构型式,其游车为单轴式,大钩为三钩。
第三节水龙头水龙头是修井机旋转系统的-•个部件。
井下作业安全基本常识模版井下作业是指在地下矿井、隧道、坑道等地下工程中进行的工作。
由于作业环境复杂、隐患多样,井下作业安全极为重要。
以下是井下作业安全基本常识的模板,共____字。
一、井下作业环境安全1. 确保井下通风系统正常运行。
井下作业通常存在有害气体和缺氧的问题,因此,井下通风系统的运行非常重要。
在作业前,要确保通风系统完好,通风管道畅通,并进行适时的检修和清理。
2. 组织井下探矿。
在进行井下作业之前,要先对作业区域进行探矿,了解井下地质情况以及可能存在的隐患。
必要时,要进行地质勘测,并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
3. 设置警示标志和安全标识。
在井下作业区域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和安全标识,提醒工人注意可能存在的危险。
标志和标识要明确易懂,并定期检查和更新。
4. 安装照明设备。
井下作业通常存在光线不足的问题,为了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要安装足够的照明设备,确保作业区域明亮可见。
二、作业人员安全1. 进行必要的培训。
所有参与井下作业的人员都应接受必要的安全培训,了解井下作业的风险和防范措施。
培训内容包括逃生方法、应急处理、使用个人防护装备等。
2. 穿戴个人防护装备。
所有作业人员在进行井下作业时都要穿戴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服、防护手套、安全鞋等。
3. 遵守操作规程。
在井下作业中,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作业,不得擅自更改或越权操作。
如有需要,要向上级汇报并获得批准。
4. 技术交底和操纵权限。
在井下作业中,要进行必要的技术交底,确保作业人员了解作业要求和作业流程。
同时,对不同的设备和机械操作,要进行操纵权限的管理,避免未经授权的人员操作。
三、设备和机械安全1. 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
井下作业中使用的设备和机械要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特别要注意电气设备的安全使用,防止发生触电事故。
2. 使用符合标准的设备。
选择符合标准的设备和机械,确保其质量可靠、操作方便,并且符合井下作业的要求。
井下作业基本安全常识近期,我单位连续出现两起安全轻微伤害事件,虽然对当事人的伤害不严重,但对分公司的影响很大,对安全生产的局面是很大的考验。
根据两起事件的分析来看,主要是因为同志们对一些基础性的常识掌握不好,我把自己对作业行业的一点体会整理了一下,与大家共同分享学习。
目的是提高全员的业务知识水平,努力遏制这种低级操作错误的发生,减少伤害。
一、有关数据:距离、承重量、数量、方位和压力。
(一)、距离1、横穿有车辆通行道路的电缆必须深埋地下70CM处,且电缆上下各铺5CM厚的细沙。
冬季建议直接穿油管,在油管螺纹端用胶套防护,以免割伤电缆。
2、井场50米以内禁止动火,包括吸烟;3、防喷器远程控制台应放在修井机侧前方25米以外,排液用储液罐应放置距井口25米以外;4、值班房、工具房距井口不应小于30米;5、天车、游动滑车、井口在同一垂线上,空载时游动滑车与井口中心偏差不超过40mm;6、地锚桩与井口中心距离(包括18米架子、带压作业修井机架子)前绷绳不低于20米,开裆距离18~20米;后绷绳不低于22米,开裆距离16~18米。
带压设备中心点距地锚桩10~13米,四周分布,根据井场操作条件适度调整远近与角度,但不能低于最短距离要求;7、以井口为中心,以不小于1.2倍井架总高度为半径的范围内不得有影响修井作业安全的高压线、房屋建筑等;8、接地线钎子砸入地下60CM深;9、打桩车工作时,闲人远离,确有必要靠近时,要保持与地锚桩长度两倍以上的安全距离;10、吊装过程绳套挂牢以后,迅速闪开,远离吊车回转半径,待吊装物下落至存放处20CM高度时,允许靠近;11、有电气焊操作的场所,氧气瓶、乙炔瓶存放间距不低于5米,距明火不低于10米;12、起管柱过程中,由带压设备向下顺油管,四岗位用管钳搭拽油管时,应始终保证与油管端面1.5米以上的安全距离,以防油管从滑道上跌落砸脚。
(二)承重量根据条件对钢丝绳的破断拉力值进行计算:直径×直径×50÷1000=T(理论),但是必须要除以4-8倍的安全系数才可以。
井下作业安全基本常识模版井下作业是指在矿井或地下工程中进行的各种作业活动。
由于环境的特殊性,井下作业往往存在着许多安全隐患,因此掌握井下作业安全基本常识是每个从业人员必备的能力。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介绍井下作业的安全常识,以帮助读者增强安全意识并掌握正确的操作技巧。
一、个人防护装备在井下作业过程中,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是保证安全的首要条件。
常见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防护眼镜、耳塞、防尘口罩、防护手套、防护鞋等。
其中,安全帽是最基本的防护装备,能够保护头部免受坠落物和碰撞的伤害。
防护眼镜能够阻挡眼部受到异物的侵扰,防尘口罩则可以过滤掉空气中的有害物质,保护呼吸道的健康。
防护手套和防护鞋都能够防止手部和脚部受到化学品、尖锐物品等的伤害。
二、气体检测与通风井下存在着许多有害气体,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等,若人体长时间暴露于这些气体中,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甚至导致生命危险。
因此,在进行井下作业之前,必须进行气体检测。
气体检测可以使用便携式气体检测仪进行,通过检测仪的数据来确定井下气体是否超标。
若检测到有害气体超标,必须进行通风处理,排除井下有害气体,保证作业空间安全。
三、安全出入井管理井下作业涉及到安全出入井的问题。
在出入井的过程中,必须遵守严格的操作规范,以确保安全。
首先,必须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严禁穿拖鞋、高跟鞋等不符合安全要求的鞋子。
其次,必须按照规定的通道和设备进行出入井的动作。
在出入井的过程中,要保持清醒状态,不得受到酒精、药物等影响,以免引发事故。
四、火灾防护井下作业容易引发火灾,因此必须重视火灾防护工作。
在井下作业进行之前,必须清理作业区域的可燃物,保持干燥清洁。
作业区域必须配备灭火器材,以应对紧急情况。
在井下作业过程中,禁止使用明火和易燃物品。
若发现火源,必须立即报告并采取措施进行扑灭。
五、机械设备操作安全在井下作业过程中,机械设备是不可或缺的工具。
然而,机械设备的操作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
井下作业安全常识模版井下作业是指在矿井、隧道、地下工程等地下环境中进行的各种作业活动。
由于井下环境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井下作业安全是非常重要的。
在井下作业中,必须严格遵守一系列安全常识,以确保工人的安全和作业的顺利进行。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井下作业安全常识,以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掌握井下作业的安全要求。
一、井下通风安全常识1. 井下作业地点必须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确保空气流通畅通。
特别是在季节变化、气温升高和高温天气时,必须采取适当的通风措施,防止煤气和有毒气体积聚。
2. 井下作业地点应设置有效的通风设备和防爆设备,确保通风系统的正常运行和防爆性能。
井下作业人员应定期检查通风设备和防爆装置,发现问题及时更换和修复。
3. 井下作业人员应佩戴合适的防尘口罩和防毒面具,防止吸入尘埃和有毒气体。
同时,还要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过度劳累和体力消耗过多。
二、井下电气安全常识1. 井下作业地点的电气设备必须符合安全标准,并经过专业人员的定期检查和维护。
电气设备的安装位置和线路布置必须合理,防止电气火灾和触电事故的发生。
2. 井下作业人员必须熟悉电气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和紧急故障处理方法。
在进行电气维修和操作时,应切断电源,防止触电危险。
同时,还要避免使用过载的电气设备,以免引发电气事故。
3. 井下作业人员应定期检查电气设备的接地情况,确保接地线的连接可靠。
同时,还要注意防止电气设备与易燃和易爆物质接触,以免造成火灾和爆炸。
三、井下防火安全常识1. 井下作业地点禁止使用明火作业,避免火源引发火灾事故。
如有必要使用明火进行作业,必须事先进行防火措施和消防器材的准备,并由专人进行监护。
2. 井下作业地点必须保持干燥清洁,防止可燃物质的堆积和积水。
同时,还要定期清理作业现场的杂物和垃圾,避免引发火灾。
3. 井下作业地点应配备适当的消防器材,包括灭火器、消火栓等。
井下作业人员应接受消防安全培训,并掌握正确使用消防器材的方法和技巧。
井下作业基本安全常识近期,我单位连续出现两起安全轻微伤害事件,虽然对当事人的伤害不严重,但对分公司的影响很大,对安全生产的局面是很大的考验。
根据两起事件的分析来看,主要是因为同志们对一些基础性的常识掌握不好,我把自己对作业行业的一点体会整理了一下,与大家共同分享学习。
目的是提高全员的业务知识水平,努力遏制这种低级操作错误的发生,减少伤害。
一、有关数据:距离、承重量、数量、方位和压力。
(一)、距离1、横穿有车辆通行道路的电缆必须深埋地下70CM处,且电缆上下各铺5CM厚的细沙。
冬季建议直接穿油管,在油管螺纹端用胶套防护,以免割伤电缆。
2、井场50米以内禁止动火,包括吸烟;3、防喷器远程控制台应放在修井机侧前方25米以外,排液用储液罐应放置距井口25米以外;4、值班房、工具房距井口不应小于30米;5、天车、游动滑车、井口在同一垂线上,空载时游动滑车与井口中心偏差不超过40mm;6、地锚桩与井口中心距离(包括18米架子、带压作业修井机架子)前绷绳不低于20米,开裆距离18~20米;后绷绳不低于22米,开裆距离16~18米。
带压设备中心点距地锚桩10~13米,四周分布,根据井场操作条件适度调整远近与角度,但不能低于最短距离要求;7、以井口为中心,以不小于1.2倍井架总高度为半径的范围内不得有影响修井作业安全的高压线、房屋建筑等;8、接地线钎子砸入地下60CM深;9、打桩车工作时,闲人远离,确有必要靠近时,要保持与地锚桩长度两倍以上的安全距离;10、吊装过程绳套挂牢以后,迅速闪开,远离吊车回转半径,待吊装物下落至存放处20CM高度时,允许靠近;11、有电气焊操作的场所,氧气瓶、乙炔瓶存放间距不低于5米,距明火不低于10米;12、起管柱过程中,由带压设备向下顺油管,四岗位用管钳搭拽油管时,应始终保证与油管端面1.5米以上的安全距离,以防油管从滑道上跌落砸脚。
(二)承重量根据条件对钢丝绳的破断拉力值进行计算:直径×直径×50÷1000=T(理论),但是必须要除以4-8倍的安全系数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