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井下作业基础知识
- 格式:ppt
- 大小:2.51 MB
- 文档页数:60
井下作业安全基本常识井下作业是一种在地下进行的作业,通常涉及到煤矿、金属矿山、水泥、建筑等行业。
由于井下环境特殊,地质条件复杂,作业风险较高,所以在进行井下作业时,必须要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安全常识。
以下是关于井下作业安全的基本常识,供大家参考。
一、井下作业环境1. 了解地质条件:井下作业环境复杂多变,地质条件直接影响着作业的安全。
因此在进行井下作业前,必须要了解地质条件,包括岩层结构、地层压力、地下水位等。
2. 掌握通风情况:通风是井下作业环境中最重要的指标之一。
良好的通风可以保证空气的新鲜,排出有害气体,为作业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3. 制定预案:在进行井下作业前,必须要制定合理的作业预案,明确作业的任务、要求和步骤,确保作业的顺利进行。
二、井下作业安全装备1. 安全帽:井下作业中,头部是最容易受伤的部位,因此必须要佩戴安全帽,保护头部免受坠落物品的伤害。
2. 防护鞋:井下作业环境复杂,地面不平整,所以必须要穿着结实耐磨、防滑的防护鞋,以防止滑倒或受到其他物品的伤害。
3. 防护眼镜:井下存在着大量的尘埃和颗粒物,所以必须要佩戴防护眼镜,保护眼睛免受颗粒物的伤害。
4. 防护手套:井下作业中,手部是最容易受伤的部位之一,所以必须要佩戴防护手套,保护手部免受切割、磨擦等伤害。
5. 防护面罩:井下作业中,可能会产生有害气体或者高温等情况,所以必须要佩戴防护面罩,保护呼吸道和面部免受伤害。
三、井下作业安全操作1. 严格遵守规章制度:井下作业中,必须要严格遵守安全规章制度,不得擅自行动。
如需更改作业方案、操作要求,必须要经过相关部门的批准和指导。
2. 注意检查设备性能:井下作业中,设备的性能直接影响着作业的安全性。
因此在进行作业前,必须要认真检查设备的性能,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 遵守操作流程:井下作业往往涉及到复杂的操作流程,必须要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对于不熟悉的操作,要求必须有专业人员进行指导。
井下作业第一次测验单位姓名分数一、填空题(1.修井施工是在井口(敞开)的情况下进行起下管柱和处理井下故障的。
2.压井要保护油层,应遵守“压而不(喷),压而不(漏),压而不(死)三原则。
3.将密度合适的(压井液)用泵泵入井内并进行循环,密度较小的原压井液被压井用的压井液替出井筒达到压井目的的方法,叫循环法。
4.反循环压井是将压井液从(环形空间)泵人井内顶替井内流体,由管柱内上升到井口的循环过程。
5.管式泵又分为(整体)和组合泵。
6.为了对抽油泵的工作状况能进行准确的诊断,现采用的方法是利用动力仪实测的(光杆)示功图进行解释。
7.所谓排出部分的漏失是指排出阀及活塞和(泵筒)之间的漏失。
8.所谓吸人部分的漏失是指固定阀球与(阀座)配合不严,阀座装配不紧,阀罩内落人脏物或蜡卡着阀球等造成的漏失。
9.压井前应用(油嘴)排除井筒上部存气。
10.挤压井的压井液挤入到产层顶部以上(50 )m。
11.出口管线的连接是进行气井和高压高油气比井压井作业的重要环节,以接硬管线且平直,( 10 )m一固定,双闸门控制出口为原则。
12.按照检泵的原因和目的不同,检泵可分为计划检泵和(躺井)两种。
13.按照抽油泵在井内安装方式的不同,将抽油泵分为(杆式泵)和(管式泵)两大类。
14.将进站闸门关闭,然后启动抽油机开始抽汲,待井口压力达到3~5 MPa,停止抽汲,观察压力变化情况,如果压力逐渐(下降)而地面部分不漏失,否则说明井内油管漏失。
15.油井出砂示功图呈(锯齿)状。
16.管式泵检泵的主要工作内容是起下油管、(抽油杆)和(组配管柱)17.泵挂深度=(油补距)+油管挂短节长度+泵以上的油管总长度+(泄油器)长度+(泵筒)长度。
18.回音标深度=油补距+(油管挂断节)长度+回音标上平面以上(油管)长度二、名词解释:(1.井喷:地层中的流体(泊、气、水)无控制地涌入井筒,喷出地面的现象,称为井喷。
3.循环法压井:是将密度合适的压井液用泵泵入井内并进行循环,密度较小的原压井液(或油气水)被压井用的压井液替出井筒达到压井目的的方法。
井下作业安全常识非煤矿山有两种主要开采方式,一种是地下开采,一种是露天开采。
对于埋藏较深的矿床,一般采用地下开采的方法。
地下开采有其特殊的作业特点,主要是:作业环境差,空间较小;地质条件多变,经常受到顶板、矿尘、水、火等灾害的威胁;生产工艺复杂,劳动强度大等。
因此,井下作业人员必须掌握一定的井下作业安全常识才能保证安全。
一、下井前的准备1.人井人员在人井前,一定要吃饱睡足休息好,并且人井前严禁喝酒。
2.人井前要穿戴好安全帽、工作服和胶鞋,做到整齐利索;脖子上最好戴一条毛巾,既可擦汗,又可防矿渣掉落到衣服里去,在自救互救中也可能用上。
3.人井人员必须随身携带矿灯等照明灯具。
4.随身携带的锋利工具,如瓦刀、斧子、锯等必须套上护套或装人工具袋,以防伤人。
5.必须遵守入井挂牌登记制度,登记后方可人井。
6.每个人井人员都必须自觉参加班前会,明确当班生产任务和安全注意事项,防止发生事故。
7.接受岗前培训,取得安全资格证书方可人井。
每个在井下工作的人员都必须熟悉自己工作地点的各种灾害情况的避灾路线。
8.了解本次下井所经过路线的安全条件和工作环境的安全条件及紧急情况下的安全逃生路线和方法。
二、乘坐罐笼和人车罐笼是运送人员上下井和提升矿石、材料、设备的专用设备,是保证矿井正常生产和人员安全出入井的关键设备。
井下人员必须遵守以下规定:1.上下井人员乘坐罐笼,都要遵守有关规定或把罐工的指挥,按顺序上下,不得拥挤和打闹。
无论任何时候,没有得到井口管理人员或把罐工的许可,不准进出罐笼,尤其是发出了升降信号以后,或者罐笼没有停稳之前,千万不要争抢上下。
每罐不得超员运行。
2.进入罐笼后,必须关好罐门或罐帘,人要站立稳当,两腿稍弯曲,手要握住扶手。
不要把头和手脚或携带的工具伸到罐笼外面去,不要在罐笼内互相打闹,更不准向井筒内抛扔任何东西,否则容易造成事故。
3.严禁人和物料或矿车同乘一层罐笼。
在装有爆破材料的罐笼内,除爆破工或护送人员外,其他人员不得同行。
井下作业教材第一章井下作业设备井下作业设备是用来对井下管柱或井身进行维修或更换而提供动力的一套综合机组。
它包括动力机、传动设备、绞车、井架、天车、游动滑车、大钩、水龙头、转盘、泥浆泵和其它辅助设备。
第一节修井机修井机或通井机是修井和井下作业施工中最基本、最主要的动力来源,按其运行结构分为履带式和轮胎式两种形式。
履带式修井机一般不配带井架,其动力越野性好,适用于低洼泥泞地带施工。
轮胎式修井机一般配带自背式井架,行走速度快,施工效率高,适合快速搬迁的需要,但在低洼泥泞地带及雨季、翻浆季节行走和进入井场相对受到限制。
各油田使用的轮胎式修井机型号较多,目前现场使用较多的有XJ350型、XJ250型、库泊LTO—350型、英格索兰350型和KREMCO—120。
履带式修井机一般通称通井机,其实是一种履带式自走型拖拉机经改装添加滚筒而成。
目前常用的修井机型号有兰州通用机械厂制造的红旗100型,鞍山红旗拖拉机制造厂制造的AT—10型,青海拖拉机制造厂制造的XT—12,XT—15型等型号。
第二节井架、天车、游动滑车、大钩井架是支撑吊升系统的构件,常用的井架可分为固定式井架和车载式井架两种,在常规作业和油水井增产增注措施作业施工中,经常使用固定式井架;在油水井大修作业施工中,经常使用车载式井架。
天车和游动滑车是吊升系统的两个部件,通过纲丝绳的反复上下穿绕把它们连成一个定、动滑轮组合。
最后一道纲丝绳绕过天车轮后,绳头放下缠绕在绞车滚筒上,从天车轮另一端下来的纲丝绳则把它固定在井架下的死绳固定器上。
天车、游动滑车、钢丝绳三个部件把绞车、井架以及钻、管柱联系起来,以实现起下作业。
大钩是修井机游动系统的主要设备之一。
它的作用是悬挂水龙头并通过吊环、吊卡悬挂钻柱、套管柱、油管柱,并完成修井作业及其他辅助施工。
游车大钩为游动滑车与大钩组成为一体的整体结构型式,其游车为单轴式,大钩为三钩。
第三节水龙头水龙头是修井机旋转系统的一个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