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作业井控技术培训
- 格式:ppt
- 大小:3.26 MB
- 文档页数:346
井下作业中的井控技术1.1 起下管柱作业时的井控1.1.1 起下管柱作业前,相关作业人员应弄清井下管柱结构、工具性质及与起下管柱有关的井下情况。
1.1.2起下管柱作业前应对设备、工具进行检查保养。
1.1.3起下管柱作业时井口应配套安装相应压力等级的防喷器,防喷器的闸板应与井内管柱外径尺寸相匹配,内防喷工具及其附件、油管悬挂器、配合接头等工具应备齐置于钻台(边)上。
1.1.4安全起下管柱作业的基本要求1.1.4.1循环时,工作液进出口密度差不大于0.02 g/cm3;1.1.4.2 下列情况起钻前需进行静止观察或短程起下钻检查油气侵和溢流;a)射开油气层后和储层改造、井内压井介质改变后第一次起钻前;b)溢流压井后起钻前;c)井漏堵漏后或尚未完全堵住起钻前;d)井内发生严重油气侵但未溢流起钻前;e)需长时间停止循环进行其他作业(下桥塞、测井、换装井口等)起钻前。
1)静止观察时间宜超过下一作业周期的时间,才能进行起下钻作业;2)在录井设备在场的情况下,可进行短程起下钻检查油气侵和溢流。
短程起下钻基本做法:①一般情况下可试起10-15柱管柱,再下入井底循环一周,若无油气侵,则可正式起钻;②特殊情况下(长时间无法循环或井下复杂)时,可将管柱起至安全井段,停泵检查一个起下钻周期或停泵需要时间,在下至井底循环一周观察。
3)起钻前循环井内工作液不应少于2周。
1.1.5在水平井、大斜度井、高产井等产层已打开的井进行起下管柱作业时应控制起下钻速度,在距产层300 m内,起下管柱速度不超过5 m/min,全程起下管柱控制速度,减小压力波动。
1.1.6作业队应严格执行液面坐岗观察制度并做好坐岗记录(见附录C),观察出口及液面的变化,对工作液的进、出量进行计量,循环工况时每隔15 min记录一次液量变化,遇特殊情况应加密观察并记录。
1.1.7每起下6-10根钻杆、2根钻铤或10-15根油管应记录工作液灌入或返出量一次,并及时校核累计灌入或返出量与起下管柱的本体体积是否一致,若发现实际量与理论量不符,应先停止作业,立即关井,查明原因,整改确认井内正常后方可继续进行作业。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井控培训管理办法中油工程字〔2007〕437号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井控培训工作,推进井控培训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培养高素质石油工程技术作业队伍,确保安全生产,根据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教育培训工作暂行规定》、《石油与天然气钻井井控规定》、《石油与天然气井下作业井控规定》等有关要求,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集团公司所属各油气田企业的井控培训工作。
第三条井控培训工作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方针,遵循“按需施教、突出技能、注重实效、质量第一”的培训原则,以提高井控管理能力、技术水平和操作技能为重点,根据不同的专业和岗位分级开展培训与考核。
第四条人事劳资部作为集团公司教育培训工作的主管部门,在井控培训工作中履行井控培训整体规划、宏观管理、协调服务、监督检查等职能。
第五条工程技术与市场部是集团公司井控工作的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和指导井控培训工作;指导重点井控培训项目的设计,起草井控培训项目安排建议,协助人事劳资部编制井控培训规划;参与组织井控培训大纲和教材审定;制定钻井、井下作业等工程技术队伍井控培训指导意见。
第六条各油气田企业人事劳资部门作为本单位培训工作的归口管理部门,应为井控培训工作给予充分的资源保障与支持,并会同井控管理部门开展井控培训工作的督促检查。
第七条各井控培训机构应当按照集团公司井控培训大纲组织培训,严格教学管理,保证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标。
第二章井控培训机构第八条井控培训机构应按如下程序设立:(一)集团公司所属油气田企业根据工作需求向人事劳资部和工程技术与市场部提出申请。
(二)人事劳资部和工程技术与市场部组织论证设立井控培训机构的可行性,给予批复。
(三)提出申请企业根据批复建设井控培训机构。
第九条井控培训机构应具备以下条件:(一)具有在不同作业工况下进行防喷演习训练的教学井场(至少包括教学实验钻机或作业机一部、实验井一口、配套齐全的井控装置);(二)具备一套全功能、适合于各种作业工况的井控模拟装置;(三)具备满足教学要求的教具、模型;(四)具有满足培训要求的教师,专职教师的配备数量应达到年平均培训人数的3‰到5‰;(五)具备满足需求的固定教室等办学条件和学员食宿条件。
井下作业井控知识一、井下作业井控工作的内容包括:设计的井控要求,井控装备,作业过程的井控工作,防火防爆防硫化氢措施和井喷失控的紧急处理,井控培训及井控管理制度等六个方面。
二、井控装备包括防喷器、射孔闸门及防喷管、简易抢防喷装置、采油树、内防喷工具、防喷器控制台、节流压井管汇等。
三、井控装备配置标准1、小修作业井的井控装备配置最低标准为:21MPa手动单闸板防喷器、抽油杆防喷装置,油管快速抢喷装置等,并配备简易压井、放喷管线。
2、试油井和高压油气井(井口最高压力14Mpa以上)的井控装备最低配置标准为:35MPa 手动单闸板防喷器、射孔闸门、快速抢喷装置等,并配备简易节流压井管线。
3、大修井井控装备的最低配置标准为:21MPa单闸板液压防喷器、21MPa单闸板手动防喷器、液压控制系统、单流阀、21MPa节流压井管汇、抢喷短节及各种配合接头等。
4、高压油气井及居民住宅、学校、厂矿、联合站、加油站等要害地区施工的大修井井控装备的最低配置标准为:35MPa双闸板液压防喷器、环行液压防喷器液压控制系统、方钻杆下旋塞、旋塞、35MPa节流压井管汇、抢喷短节及各种配合接头等。
5、压井管汇、节流管汇及闸门等的压力级别和组合形式要与防喷器压力级别和组合形式相匹配。
四、井场设备的布局要考虑防火的安全要求,标定井场内的施工区域并严禁烟火,在进行井下作业施工时,必须设置隔离带或隔离墙,发电房、锅炉房等应在井场盛行季节风的上风处,发电房和储油罐距井口不小于30米且相互间距不小于20米,井场内应设置明显的风向标和防火防爆安全标志。
放喷管线安装在下风向,接出井口20米以远,通径不小于62毫米,放喷闸门距井口3米以远,压力表接在内控管线与放喷闸门之间,放喷管线如遇特殊情况需要转弯时,转弯处要用锻造钢制弯头,每隔10米-15米用地锚或水泥墩将放喷管线固定牢靠。
压井管线自套管闸门接出,安装在当地季节风的上风向。
五、所有在用的井控装备必须按规定的时间由使用单位送到勘探局指定井控检测中心进行检测。
油田井下作业井控技术措施油田是重要的能源资源开发地,而井下作业则是油田生产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为了确保油田井下作业的顺利进行,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技术措施来进行井控,保障作业的安全和高效。
本文将介绍油田井下作业井控技术措施的相关内容。
一、地层井控技术1、封隔井控油田地下水平方向的运移、转运和活动都是由于地下压力在地下岩层中的分布情况所决定,而这种地下压力则是由地下岩层之间的渗流关系及岩层孔隙介质的特性所决定的。
在油田地面开放式钻井作业中,如果没有进行封隔井控的话,就会导致地下岩层的地下水平方向的运移、转运和活动,从而造成地下岩层的资源的浪费。
此外如果地下岩层的地下水平方向的开发量过大的话,就会导致地下岩层之间的地下水平方向的压力差的偏移,甚至增大地下岩层的崩塌的危险性。
封隔井控就是通过封隔井塞和封堵井塞的方法,在井下地面的地下岩层上进行封隔井孔的作用,从而实现地下岩层对地下崩塌的井控作用。
2、砂砾层井控在地下岩层的地下砂砾层上进行砂砾层井控就是在地下砂砾层的上方进行砂壳的啃食和破坏,从而使得砂层上方的砂岩墙和岩壁受到了很明显的剪切和套拉的作用。
在这种情况下,砂层上方的砂岩墙和岩壁就发生了裂缝和裂纹,从而使得地下岩层对地下油脂和天然气的开发被打断。
二、井下设备井控技术1、安全防爆技术在油田井下作业中,井下设备的安全是至关重要的。
由于油气的存在,井下作业环境往往存在易燃易爆的危险。
采取安全防爆技术措施十分必要。
使用防爆设备、防爆灯具等,并严格执行防爆操作规程,确保井下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2、井下监测技术为了保障井下设备的正常运行,需要进行实时监测。
通过安装传感器和监测装置,可以对井下作业环境、设备状态等进行实时监测,提前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井下作业安全进行。
三、油井压力井控技术1、注水井控在油田生产中,注水是一种重要的辅助增油工艺。
通过注入清洁的水或其他化学物质,可以维持或提高油层压力,促进油气的产出。
井控培训要求及计划一、培训要求1. 培训对象:公司所有井控人员和相关管理人员2. 培训目标:提高井控人员的专业能力和安全意识,增强对井控作业的掌控能力,降低井下作业风险和事故发生率。
3. 培训内容:包括井控概念、井控技术、井控设备使用、应急处理等内容。
4. 培训形式:以理论讲解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培训。
二、培训计划1. 培训周期:3天2. 培训内容:第一天:井控概念和原理、井场标示和警示标志的意义、井控设备和工具的使用方法。
第二天:井下作业管理和现场检查、应急处理流程、模拟井下突发事件演练。
第三天:井下作业现场观摩、总结井控培训内容、培训考核和颁发结业证书。
3. 培训地点:公司内部井下实验场地或特定的培训基地。
4. 培训方式:组织专业的井下作业安全培训机构进行培训,结合实际案例和现场操作进行讲解。
5. 培训教材:提供详细的井控培训教材,包括PPT、视频资料等。
6. 培训效果评估:培训结束后进行培训效果评估调查,了解学员的学习情况和掌握程度,对培训教材和形式进行改进。
7. 培训人员:安排经验丰富的井下作业安全专家或资深井控人员担任培训讲师,保障培训的专业性和实用性。
8. 培训费用:公司承担全部培训费用,包括培训教材、培训讲师和培训场地等费用。
9. 培训实施计划:制定具体的培训实施计划,包括培训时间、人员安排、教材准备、培训场地布置等。
三、培训效果1. 培训后,学员能够掌握井下作业的井控技术和操作要点,能够准确判断井下作业风险,并且能够有效应对突发事件。
2. 培训后,公司井下作业安全事故率明显下降,井下作业风险得到有效控制,井下作业安全管理水平提升。
3. 培训后,学员能够严格遵守井下作业安全规程和操作规范,提高工作纪律性和遵守规章制度的意识。
四、培训后继跟进1. 培训结束后,定期组织学员进行井控技术和安全知识的复习和考核,巩固培训效果。
2. 培训结束后,建立健全的井下作业安全管理制度和相应的奖惩机制,持续关注井下作业的安全问题,确保井下作业安全。
井下作业相关专业技术服务人员(D2证)一、培训对象酸化压裂队正副队长、技术员;射孔现场人员等作业现场服务人员。
二、井控工艺1.课程的性质和任务井控工艺是井下作业相关专业技术服务人员参加井控培训的主要课程之一。
其主要任务是通过培训,使井下作业相关专业技术服务人员了解井控基本理论,熟悉井喷发生的原因、溢流的及时发现及应采取的措施和步骤,掌握溢流、井喷发生时与井下作业操作人员的配合要领。
2.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提高解决现场实际问题能力。
主要包括课堂教学、井控模拟、防喷演习三个方面教学培训。
3.教学内容井控工艺教学内容和要求:初次培训安排28课时,培训章节课时分配、教学内容要求如下。
复训安排20课时,授课教师应根据复训学员各章节知识的掌握情况及井控新知识、新标准的变化情况合理分配课时。
第二章井下各种压力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1课时第三章井控设计2课时第四章井内流体的运移3课时第五章常规井控技术3课时第六章几种常见作业压力控制4课时第七章法规标准及案例分析4课时井控工艺模拟教学内容及要求:初训6课时;复训4课时。
复习考试:初训4课时;复训2课时。
三、井控设备1.课程的性质和任务井控设备是井下作业相关专业技术服务人员参加井控技术培训的主要课程之一。
其主要任务是井下作业相关专业技术服务人员经培训了解井控装置的组成、结构和原理。
掌握施工过程中与井下作业队的配合要求。
2.教学方法实行课堂讲授、动画演示、图片展示、井控设备操作,使学员确实达到大纲所规定的水平。
3.教学内容井控设备教学内容及要求:初次培训安排16课时,培训章节课时分配、教学内容要求如下。
复训安排8课时,授课教师应根据复训学员各章节知识的掌握情况及井控新知识、新标准的变化情况合理分配课时。
第二章环形防喷器2课时第三章闸板防喷器2课时第四章井控管汇 2 课时第五章完井井口装置1课时第六章管柱内防喷工具和液气分离器2课时井控设备操作演练:初训6课时;复训2课时复习考试:初训4课时;复训2课时。
钻井队井控培训计划一、培训目的钻井队井控培训的目的是为了提高钻井人员在钻井过程中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减少事故的发生和降低事故的严重程度。
通过培训,使钻井人员熟练掌握井控技术和操作规程,提高井控能力,确保钻井作业的安全高效进行。
二、培训对象本次培训主要对象为钻井队的井控人员,包括井控工程师、钻井监督员、井下作业人员等。
三、培训内容(一)基础知识1. 井控的概念和重要性2. 井控的基本原理3. 井控操作规程和流程4. 井眼压力的控制方法5. 爆炸性气体的处理方法6. 井下作业环境的特点和安全措施(二)设备使用1. 井控设备的使用和维护2. 爆炸性气体检测仪的使用和校准3. 井下气体分析仪的使用和数据解读4. 安全防护装备的使用和检查(三)实际操作1. 井控人员的角色和责任2. 模拟实际井控操作3. 常见的井控问题及解决方法4. 事故现场的处置方法5. 井控演练和技能考核四、培训方式本次培训采取理论教学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
理论教学通过课堂讲解、案例分析等形式进行,实际操作通过模拟井控操作、事故处置演练和技能考核等形式进行。
五、培训时间本次培训计划为期7天,每天8小时,共56小时。
第一天:基础知识理论教学(8小时)第二天:基础知识理论教学(8小时)第三天:基础知识理论教学(8小时)第四天:设备使用理论教学(8小时)第五天:设备使用实际操作(8小时)第六天:实际操作演练(8小时)第七天:井控技能考核(8小时)六、培训地点本次培训将在公司指定的培训基地进行,确保培训环境安全、设备齐全。
七、培训要求1. 参训人员须严格遵守培训纪律,服从培训安排。
2. 参训人员须认真学习和实践,提高井控技能。
3. 参训人员应穿着符合安全要求的工作服和安全防护装备。
4. 参训人员应严禁酗酒、赌博等不良行为,保证身心状态良好。
八、培训评估在培训结束后,将对参训人员进行井控技能考核,通过考核合格者将颁发证书。
九、培训效果跟踪培训结束后,将定期对参训人员进行跟踪调查和评估,收集培训后的实际工作表现和安全记录,以评估培训的效果并不断改进培训内容和方式。
井控技术试卷注意: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卡表中!一、填空题,把正确的内容填在对应的“”上,(每小题2分,共30分)。
1、在钻开含硫油气层前50m,将钻井液的pH值调整到9.5以上直至完井。
2、一级井控就是采用适当的钻井液密度,建立足够的液柱压力去平衡井底压力的工艺技术。
3、值班房、发电房等应在井场季节风的上风处,距井口不小于30m,且相互间距不小于20m m,井场内应设置明显的风向标和防火防爆安全标志。
4、高含硫油气井是指地层天然气中硫化氢含量高于150mg/m3的井。
5、地层压力指地层流体所具有的压力。
6、在将井内气侵钻井液循环出井时,为了不使井口和井内发生过高的压力,必须允许天然气膨胀。
7、压井就是将具有一定性能和数量的液体,泵入井内,并使其液柱压力相对平衡于地层压力的过程。
8、井底常压法,是一种保持井底压力不变而排出井内气侵钻井液的方法,就是使井底压力保持恒定并等于(或稍稍大于)井底压力,这是控制一口井的唯一正确方法。
9、每只钻头入井钻进前,应以1/3—1/2正常流量测一次低泵冲循环压力,并作好泵冲数、流量、循环压力记录10、压井液密度以地层空隙压力当量钻井液密度值为基准,另加一个安全附加值,气井附加值是0.07—0.15g/cm311、受气体影响,关井状态井口和井底压力都在增大。
12、钻进作业,坐岗工应注意观察出口流量、钻时、岩性、气泡、气味、油花,测量循环罐液面、钻井液密度和粘度、气测值、氯根含量等变化情况,每隔15min对循环罐液面作一次观察记录,遇特殊情况应加密观察记录,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司钻。
13、在钻井作业中,井底压力最小的工况是起钻。
14、若需用环形防喷器进行不压井起下钻作业,在套压不超过7MPa且井内为18°斜坡接头钻具的情况下,控制起下钻速度不得大于0.2m/s,由上级单位批准并组织实施。
15、钻头在油气层中和油气层顶部以上300m井段内起钻速度不应超过0.5m/s,维持钻井液良好的造壁性和流变性,避免起钻中井内发生严重抽吸。
井控学习心得领会【篇一:井控学习心得-】井控培训学习心得作为一名技术员参加了油田公司举办的《井控培训》学习。
我想大部分人都有同感,那就是井控知识的培训的确是乏味无味的。
但整个学习过程,我也不得不认可,对于井控知识的此次培训,培训老师是负责任的。
第一,班主任老师给我们讲了井控的重要性,同时还穿插播放了一个个井喷现场的视频,很快震惊了在场每个学员的心。
特别是中石油川东钻探公司“12.23 ”特大井喷事故,造成 243 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 9262.7 万元,间接经经损失更是个天文数字,一串串的数字,一幕幕可怕的井喷现场,还有仙河社区 h2s 气体重毒事件的警觉,让每名学员的心变的深重,一种无形的责任感由心而生,也是这类责任感,让我集中精力的听完每一节课,并仔细做勤学习笔录。
备这方面的知识认识的较少,带着对知识的渴求,这也使我学习的分外仔细。
几日的学习,使我掌握了井控的观点,理解了井喷的原由及危害,认识了压井技术,熟记了井控管理的基本制度。
井控即实行油气井压力控制的简称,采纳必定的方法控制地层压力,基本上保持井内鼎力均衡,保证作业施工的顺利进行。
井控工作是油气井最重要的安全工作之一,是一项波及油井设计、装备配套、生产组织、现场管理、职工培训等多个环节的系统工程。
我们一定不停提升井控意识和技术素质,加强油气开发过程中的井控管理,才能安全、优良、高效的实行采油采气作业。
因此只有真实的认识认识了井下作业井控设施、井下作业井控技术及有毒有害气体防备等方面的知识,才能更好的做好井控工作。
要做好井控管理工作,一定从提升认识、正直思想下手,坚固建立五种观点:一是建立“以人为本”的观点。
要把职工素质的提升放到重要地点,经过培训学习,知识比赛、现场操练等多种形式,全面提升队伍素质。
假如人的素质达不到,再先进的设施不掌握、再规范的制度不履行也没实用。
二是建立井控工作是系统工程的观点。
各个岗位要在在井控工作上要形成共鸣,加强全员井控意识和全局意识,假如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哪个岗位发生违章便可能致使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