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作业井控基本知识和案例
- 格式:ppt
- 大小:10.55 MB
- 文档页数:103
井控常识手册(井下作业)西北油田分公司采油气工程管理处二Ο一二年十二月第一部分井控管理知识1、井下作业井控工作管理有哪几项管理制度?答:井下作业井控工作有17项管理制度。
分别是:井控分级管理制度,井控工作责任制度,井控工作检查制度,井控工作例会制度,持证上岗制度,井控设计管理制度,监督管理制度,井控和H2S防护演习制度,井控设备管理制度,专业检验维修机构管理制度,井控设备安装调试与维护制度,开工检查验收制度,钻(射)开油气层审批(确认)制度,干部值班带班制度,坐岗观察制度,井喷应急管理制度,井喷事故管理制度。
2、“三高”油气井指的是什么?答:“三高”油气井指:具有高产、高压、高含硫化氢(三者具有其一)特征的油气井。
3、高含硫油气井的定义是什么?答:是指地层气体介质中硫化氢含量达1000ppm及以上的油气井。
4、阈限值的定义是什么?答:几乎所有工作人员长期暴露都不会产生不利影响的某种有毒物质在空气中的最大浓度。
如硫化氢的阈限值为15mg/m3(10ppm),二氧化硫的阈限值为5.4mg/m3(2ppm)。
5、安全临界浓度定义是什么?硫化氢的安全临界浓度是多少?答:工作人员在露天安全工作8h可接受的某种有毒物质在空气中的最高浓度。
如硫化氢的安全临界浓度为30mg/m3(20ppm)。
6、危险临界浓度定义是什么?硫化氢的危险临界浓度是多少?答:有毒物质在空气中达到此浓度时,对生命和健康产生不可逆转的或延迟性的影响,如硫化氢的危险临界浓度为150mg/m3(100ppm)。
7、中石化安全生产十大禁令是什么?答:①严禁在禁烟区内吸烟,在岗饮酒,违者予以开除并解除劳动合同。
②严禁高处作业不系安全带,违者予以开除并解除劳动合同。
③严禁水面作业不按规定穿戴救生衣,违者予以开除并解除劳动合同。
④严禁无操作证从事电气、起重、电气焊作业,违者予以开除并解除劳动合同。
⑤严禁工作中无证或酒后驾驶机动车,违者予以开除并解除劳动合同。
钻井井喷案例案例1、川东钻探公司“12.23”特别重大井喷失控案例2003年12月23日,位于重庆市开县高桥镇晓阳村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所属四川石油管理局川东钻探公司钻井二公司川钻12队承钻的罗家16H 井发生特别重大井喷失控事故,造成243人死亡(其中石油系统职工2人),直接经济损失9262.71万元。
一、事故简要经过2003年12月23日2时52分,罗家16H井钻进至井深4049.48m时,因更换钻具需要,在仅进行了35min泥浆循环(应该循环90min)的情况下,就开始起钻。
在起钻作业中总共起钻120柱,灌注泥浆38次,但是在操作中没有遵守每3柱钻杆灌满泥浆1次的规定及时灌注泥浆;其中有9次是超过3柱才进行灌浆操作的,最多至提升9柱才进行灌浆。
23日12时因机械故障停止起钻操作,用了4个多小时进行检修。
在16时20分检修结束后,没有下钻进行泥浆充分循环即继续起钻作业。
21时55分,录井员发现泥浆溢流,向司钻报告发生井涌,司钻发出井喷警报,井队采取多种措施未能控制局面。
至22时4分左右,井喷完全失控,富含硫化氢的天然气大量逸出。
22时30分左右,井队人员开始撤离现场,同时疏散了井场周边居民。
23时20分左右,井队人完全撤离,在外围设立了警戒线。
23时左右,重庆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接到川东北气矿事故报告,并要求协助事故抢险工作。
23时左右,高桥镇政府听到晓阳村方向群众燃放爆竹和传来类似洪水声响的声音,镇党政领导派人前去查看。
晓阳村党支部书记周克安回答:是井场出了事故,许多群众在他家周围。
镇里随即叫他通知群众转移。
23时20分左右,开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电话询问高桥镇是否发生井喷事故、在哪个地点。
高桥镇回答:在晓阳村一组的气井发生事故。
井场没有向镇里报告,派人去了解情况,还没有回来。
23时25分左右,开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再次电话通知高桥镇组织群众疏散。
高桥镇党政领导分工负责组织转移当地中学800多名住校学生和高桥镇居民;同时要求镇机关全体干部利用电话和手机拨打井场附近各村能打通的号码,通知人员撤离。
油田井下作业井控技术措施1. 引言1.1 引言油田是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而井下作业是油田开发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为了高效地进行井下作业,需要采取一系列的井控技术措施来保障作业安全和有效性。
本文将对油田井下作业的井控技术措施进行详细介绍。
在油田开发过程中,井下作业种类繁多,包括钻井、修井、完井、采气、注水等。
每种作业都有其特定的井控技术要求和措施。
在油田生产过程中,为了确保井下作业的安全和顺利进行,需要采取相应的井控技术措施,例如设备监控、安全防范、应急处置等。
压裂作业是一种常见的井下作业方式,通过注入高压液体使油层裂开,从而增加油藏渗透率。
在压裂作业中,需要严格控制注入压力和液体流量,以避免地层破裂和环境污染。
注水作业是另一种重要的井下作业方式,通过向油藏注入水来提高油藏压力,促进油的产出。
在注水作业中,需要考虑地层的渗透性和水质对油藏的影响,以保证作业效果和油田开发的持续性。
井下作业的井控技术措施是油田开发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只有通过科学合理地制定和执行井控措施,才能保障油田作业的安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
在未来,随着油田开发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完善,相信井下作业的井控技术将得到更好的发展和应用。
2. 正文2.1 背景介绍油田是地球上埋藏着大量石油资源的地区,通过井下作业来开采这些资源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作业方式。
随着油田的逐渐衰老和资源的逐渐枯竭,井下作业的难度和复杂性也在不断增加。
为了保证井下作业的安全高效进行,井控技术措施成为了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井下作业过程中,人们需要面对诸多挑战,比如高温高压、井下储层情况复杂、地质条件多变等。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井控技术措施必不可少。
井控技术措施包括对井下作业的实时监测、井下压力的调控、安全防护设施的完善等方面,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保障井下作业人员的安全,并确保作业顺利进行。
在井下作业中,压裂作业和注水作业是两种常见的作业方式。
压裂作业是指通过给井下岩石施加高压,从而将其中的石油或天然气压裂出来;而注水作业则是将水或其他液体注入井下,从而保持井下地层的稳定性,促进油田的产油。
井控知识井控知识应知应会第七采油⼚作业⼤队⼀、什么是井控?井控的分类?井控:即压⼒控制,就是采取⼀定的⽅法控制住地层压⼒,基本上保持井内的压⼒平衡,保证钻井或井下作业的顺利进⾏。
分类:按照井漏规模和采取措施的不同,把井控分为初级井控、⼆级井控、三级井控三级。
⼆、井控操作六个⽅⾯内容?1)、设计的井控要求;2)、井控装备;3)、作业过程中的井控⼯作;4)、防⽕、防爆,防硫化氢措施和井喷失⽕的紧急处理;5)、井控培训:6)、井控管理制度。
三、井控管理的七项制度?①、井控分级责任制度;②、井控操作证制度;③、井控装置的安装、检修、试压、现场服务制度;④、防喷演习制度;⑤、井下作业队⼲部24⼩时值班制度;⑥、井喷事故逐级汇报制度;⑦、井控例会制度。
四、什么是现场井下作业井控?答:指利⽤井控装备和⼯具,采取相应措施快速安全地控制井⼝,防⽌井涌、井喷、井喷失控和⽕灾事故的发⽣。
1、在起下封隔器等⼤尺⼨⼯具时,控制起下速度,防⽌发⽣抽汲。
2、在起下管柱时,必要时向井内补灌压井液保持液柱压⼒。
3、因特殊原因判断可能形成超压情况下应控制防喷,及时汇报,并做好压井的准备。
五、地层三个压⼒及其概念?地层三个压⼒是指地层孔隙压⼒、地层破裂压⼒和地层坍塌压⼒。
地层孔隙压⼒是指地下岩⽯孔隙内液体的压⼒。
地层破裂压⼒是指某⼀深度地层发⽣破碎和裂缝时所能承受的压⼒。
地层坍塌压⼒是指某⼀深度地层发⽣垮塌时所能承受的压⼒。
六、井控装备的概念?井控装备是实施油⽓井压⼒控制技术的⼀整套专⽤设备、仪表和⼯具。
七、⽬前我国液压防喷器的压⼒等级与公称通径的分类?压⼒等级分为14MPa、21MPa、35MPa、70MPa和105MPa等五个等级。
公称通径分为180mm、230mm、280mm、346mm、426mm、476mm、528mm、540mm、680mm等九种。
⼋、硫化氢⽓体的主要来源?1、热作⽤下,⽯油中有机硫化物分解;2、⽯油中烃类和有机质通过储集层⽔中硫酸盐的⾼温还原;3、下部地层中硫化氢⽓体上窜;4、某些钻井液处理剂⾼温热分解。
井控基本知识1、井控是指对油气井压力的控制,包括初级井控、二级井控和三级井控三个阶段。
2、初级井控(或称一级井控),仅需通过修井液液柱压力来平衡地层压力。
其特征表现为无地层流体进入井内,井中无涌出物,因而不会产生溢流现象,此阶段井下安全稳定。
3、二级井控定义为仅通过井内修井液液柱压力无法控制地层压力的状况,地层流体进入井内引发井涌,并在地面形成溢流;此时需关闭地面井控设备以建立回压,结合井内液柱压力共同平衡地层压力,采用井控技术处理气侵修井液,消除井涌,恢复井内压力平衡,最终达到初级井控状态。
4、三级井控:是指二级井控失败后,井涌量大且失去控制而发生的井喷(即:井喷失控),此时,要利用专门的设备和技术重新恢复对井的控制,使其达到二级井控状态,然后再进一步恢复到初级井控状态。
三级井控就是平常说的井喷抢险。
5、井喷失控:井喷发生后,无法用常规方法控制井口而出现敞喷的现象,井喷失控就是井下作业中恶性事故,在实际工作中必须予以杜绝。
6、井侵:井底压力小于地层压力时,地层流体(油、气、水)进入井筒的现象。
7、溢流:当井侵发生后,井口返出的修井液比泵入的量多,停泵后井口修井液有外溢的现象。
8、井涌是溢流进一步发展的现象,表现为钻井液或压井液从井口喷出。
9、井喷:地层流体(油、气、水)无控制地进入井内,使井内流体喷出井口。
10、软关井:发现溢流后,先打开放喷阀(套管闸门),然后关闭防喷器,再关节流阀。
11、硬关井:发现溢流后,立即关闭防喷器。
12、井喷失控的危害:①打乱全面的正常生产、工作秩序,影响全局生产。
②极易引起火灾和地层坍塌,造成机毁人亡、油气井报废等严重事故,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③使修井事故复杂化。
④严重伤害油气层、破坏地下油气资源。
⑤油气无控制喷出地面进入空中,造成环境污染,影响周围人民的生命财产。
⑥在国际、国内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极为不利。
13、井喷失控的原因:1. 井口未装防喷器;2.无法及时发现溢流或处理不当;3.井控设备安装、试压不合格或存在问题;4.井口老化,出现刺漏;5.空井时间长,无人监控井口和采油树;6.洗井不彻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