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 ·董源 《龙宿郊民图》
20
此图以立幅构图表现山野水 滨的隐居环境,上端绘崇山 峻岭,耸立的山口间露出一 股溪流蜿蜒而下,山涧又有 流泉飞瀑。在山脚下汇聚, 山麓筑有竹禽茅舍,岸边水 榭中高士闲坐。此画以墨色 染出山石体面,溪水波纹以 细笔画出,在董源的传世作 品中很少见。此画的左下有 “北苑副使臣董源画”款识, 钤有“天水赵氏”及“柯九 思印”,及近人张大千、张 善孖诸藏印。
五代·董源《寒林重汀图》
18
《潇湘图》画的是江南景色。画中山峦连绵, 云雾暗晦, 山水树石都笼罩于 空灵朦胧之中, 显得平淡而幽深, 苍茫而深厚。岸边船上有几组人物, 远处坡 下有张网的渔人和船只。此画以花青运以水墨, 清淡湿润, 山石用笔点染, 而 山坡底部用披麻皴, 显得浑厚滋润, 江南山水的草木繁盛, 郁郁葱葱俱得以表 现。董源的山水画对后世的文人画影响巨大, 宋代郭若虚在《图画见闻志》 中称, 董源画法“水墨类王维, 着色如李思训”,对其评价很高。
五代 ·关约978年)曾任南唐 北苑副使,故人称“董北苑”。 他的山水,好以淡墨轻岚写出江 南平淡天真之趣。尤擅长用披麻 皴,线条圆润细长,如麻线下披; 并缀以点子皴,描绘出江南山峦 土后林茂、草木华滋的特色。 《寒林重汀图》则描绘隆冬时节 的江南景色。作品中看不到人踪, 听不到喧哗,甚至风儿似乎也被 冷得不愿再发出一丁点儿声息。 静穆横卧的山丘,幽深延绵的水 汀,沉默相对的房舍,无言挺立 的竹木……体现了画家把握四季 景物的高超技艺。
荆浩为五代后梁时代的儒生,因避战乱隐于太行山洪谷,陶 情林泉,寄趣丹青,人称“洪谷子”。所作笔墨并重,常绘 云中山顶,四面峻原,气势磅礴,山岩苍苍,峭峰危立,深 得北方气象。传作他的代表作《匡庐图》,成功地运用坚劲 而密集的皴法,恰如其分地表现出山石的凹凸明暗和纹理结 构,并以虚实浓淡变化多端的水墨,创造出富有质感的画面, 表达了既雄伟又深远辽阔的意境,有“全景山水”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