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清层次
请同学们借助标志起承转合的标志性词语,找 到课文的结论句,并给课文分层。 起承转合的标志性词语:“是故”“故”。 结论句:教学相长也。 课文层次: 第一层:虽有嘉肴……不知其善也。第二
层: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学相长也。第三 层:《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体会情感
请自由练读课文,在文中标注那些你认为最能 表达作者观点或情感的语句。说说诵读它们时 应注意的地方。
通假字: 学学半 “学”同“敩”,教导
古今异义: ①不知其旨也 古义:味美。今义:意义。
②教然后知困 古义:困惑。今义:困难。 ③教学相长也 古义:教与学。今义:教师把知识、 技能传授给学生的过程。
一词多义:
学学半 (动词,同“敩”,教导) 学
学学半 (动词,学习)
倒装句: 其此之谓乎 宾语前置,“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正常语序应为“其谓此乎”
22 《礼记》二则
第1课时 第2课时
新课导入
第1课时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的礼仪之邦,在历 史长河中,出现过众多光耀千古的作品,儒家典籍 “五经”就是其中璀璨的明珠。你们知道“五经” 分别指哪几部作品吗?
《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五经”中的《礼记》是战国至秦汉间 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为西汉经学家戴圣编 纂。这节课我们要学的课文——《虽有嘉肴》 就出自《礼记》,让我们一起来探索一下这 篇文章阐述了怎样的思想。
方法提示:抓住文章主要内容,分析其内在 联系,明确文章的论点论据;最后用“首先…… 接着……最后……”表述论述层次。
首先用“嘉肴”“至道”做类比,指出 学习的重要性,接着从教和学两方面的关系 来加以论证,得出“教学相长”这个结论, 最后用《兑命》里“学学半”的话加以佐证, 印证“教学相长”论点的正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