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十三部分仿用变换句式及句式效果比较课件(13张)
- 格式:ppt
- 大小:519.00 KB
- 文档页数:13
(全国通用版)2018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专题十三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专题集训
1 (全国通用版)2018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专题十三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专题集训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全国通用版)2018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专题十三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专题集训)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 业绩进步,以下为(全国通用版)2018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专题十三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专题集训的全部内容。
(全国通用版)2018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专题十三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专题集训
2 专题十三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专题集训
(时间:60分钟 分数:62分)
1。依照下面的示例,根据语境,仍以“年"为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句式与示例相同。(6分)
小时候,年是一碗香气四溢的猪肉,是一件崭新漂亮的衣裳,是一挂噼啪震响的鞭炮;长大后, ;年老了, 。
解析:仿写题,一定要看清题目的具体要求,分析透例句的特征,掌握遣词造句的必要方法。根据例句,仿写句子应有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抓住“长大后”应该是回家团聚、有责任等特点,“年老了"应该是回忆、期盼儿孙团聚等特点.
答案:(长大后,)年是一张分量沉重的车票,是一杯味道醇厚的美酒,是一份孝老爱幼的责任;(年老了,)年是一缕悠远绵长的回忆,是一种翘首以盼的渴望,是一场儿孙绕膝的欢聚。(每句3分,据答案实际
给分。)
2。导学号 87202163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是母亲节,请以“母爱”为话题仿照下面句子写两句话。(6分)
高考
- 1 - / 12 分点突破三
变换句式
典题导引·明解题之规X
典 例 (2020·新高考某某样卷,改编)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整文本见分点突破一),完成题目。
某某的秋天是诗境的。诗的境界中必须有山有水。那么,请看某某吧。那颜色不同,方向不同,高矮不同的山,在秋色中便越发的不同了。以颜色说吧,山腰中的松树是青黑的,加上秋阳的斜射,那片青黑便多出些比灰色深、比黑色浅的颜色,把旁边的黄草盖成一层灰中透黄的阴影。山脚是镶着各色条子的,一层层的,有的黄,有的灰,有的绿,有的似乎是藕荷色儿。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山脚是镶着一层层的黄色、灰色、绿色、藕荷色等各色条子的。”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规X解题】
第一步,审明要求,明确方向。
第二步,阅读原文,分析句子。
比较修改句和原文,“一层层的黄色、灰色、绿色、藕荷色等”在修改句中修饰“各色条子”,而在原文中________(都单独成小句),有________(强调)作用,句子也更________(活泼)。原文语体方面呈现________(口语化)的色彩,与上下文语体风格________(一致),描写亲切生动。原文表达出了感知过程,层次感________(更加明显)。
第三步,整理答案,规X书写。
【自主试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①原文每个修饰成分都单独成小句,有强调作用,句子也更活泼;②原文表达出了感知过程,层次感更加明显;③原文表述与上下文语体一致,更口语化,描写亲切生动。
逐点突破·建知识之架构 高考
- 2 - / 12 导图指引
考向分析
变换句式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按要求在常见句式间转换。不同语气的句式、长句与短句、整句与散句、常式句与变式句、把字句与被字句等,各有其结构特点,各有其表达效果。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专题检测
1.请以平实的语言表述下面材料中画线句子的含意,不超过15个字。
有个青年人总是抱怨环境,一位长者对他说:“你想保护自己的脚,穿上一双鞋子比给全世界铺上地毯更容易做到。”
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调整画线部分的语序,并做到各短语句式协调一致,匀整对称。(可增删个别词语)
生活中不可能每一个日子都很精彩,①有时有些平淡,苍白有时伴随着,有时或者有些灰暗。但只要我们心中充满阳光,就能“每天拭亮一个太阳”。②明亮代替了苍白,用新奇代替灰暗,用七色代替平淡。
3.下面是张岱《西湖梦寻·明圣二湖》中的一段文字,请仿照所给示例,给加点词“滟潋”做批注。
故余尝谓:“善读书,无过董遇三余。而善游湖者,亦无过董遇三余。董遇曰:‘冬者,岁之余也;夜者,日之余也;雨者,月之余也。’雪山献古梅,何逊烟堤高柳;夜月空明,何逊朝花绰约;雨色空蒙,何逊晴光滟潋。深情领略,是在解人。”
【示例】 绰约:“绰”和“约”都是绞丝旁,和丝有关。这里的意思是“柔美的样子”,写出了早晨花朵的娇嫩柔美,更衬托出皎洁月色的空明澄澈。
滟潋:
4.请根据下面的例句,运用所给的话题仿写两个句子,要求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句式要与例句相同。
田园诗是乡村牧童手中的一支短笛,清新而幽雅,绿林、青山、田野、炊烟,尽收眼底。
边塞诗是
送别诗是
5.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题目。(6分)
12月1日起,新修订的《上海市轨道交通乘客守则》将正式实施。其中新增了禁止手机等电子设备声音外放的条款。禁止电子设备外放并非新鲜事,近年来,北京、广州、天津、长沙、武汉等地均出台过类似规定。上海地铁方面表示,对于使用电子设备时外放声音的行为,工作人员会进行劝阻。
(1)请为上述新规拟一条公益广告语。要求主题鲜明,至少使用一种修辞,不超过20个字。(2分)
(2)针对上述新规,说说你的看法。(不超过50个字)(4分)
6.中国的科研项目不乏极具古典文化内涵的命名,比如探月计划“嫦娥”、月球车“玉兔”、行星探测任务“天问”、大型多功能运输机“鲲鹏”、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请仿照例句,任选另外两个名称,阐释命名理由。(6分)
1“仿用、变换句式”过关检测(一)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1分)苍苍的榕树啊,用怎样的魔力把全村的人召集到膝下?不是动听的言语,也不是诱惑的微笑,只是默默地张开温柔的翅膀,在风雨中为他们遮挡,在炎热中给他们阴凉,以无限的爱心庇护着劳苦而淳朴的人们。我深深怀念在榕树下度过的愉快的夏夜。有人卷一条被单,睡在光滑的石板上;有人搬几块床板,一头搁着长凳,一头就搁在桥栏杆上,铺一张草席躺下。我喜欢跟大人们一起挤在那里睡,仰望头上黑黝黝的榕树的影子,在神秘而恬静的气氛中,用心灵与天上微笑的星星交流。__①__,如水的月华给山野披上一层透明的轻纱,将一切都变得不很真实,似梦境,似仙境。在睡意中,有嫦娥驾一片白云悄悄飞过,有桂花的清香自榕树枝头轻轻洒下来。而桥下的流水静静地唱着甜蜜的摇篮曲,催人在夜风温馨的抚摸中慢慢沉入梦乡……那样的日子不会回来了。我仿佛刚刚从一场梦中醒转,身上还留有榕树叶隙漏下的清凉。小儿子摘了一把榕树叶子,递到我面前,于是我又一叶一叶卷起来给他吹。那忽高忽低、时远时近的哨音,弥漫成一片浓浓的乡愁,笼罩在我的周围。故乡的亲切的榕树啊,我是在你绿阴的怀抱中长大的,如果你有知觉,会知道我在这遥远的异乡怀念着你吗?如果你有思想,你会像慈母一样,__②__?1.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3分)()A.设问、通感、拟人B.设问、排比、拟人C.比喻、通感、对偶D.比喻、排比、对偶答案:A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有嫦娥驾一片白云飞过,有桂花的清香自榕树枝头洒下来。而桥下的流水唱着甜蜜的摇篮曲。”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4分)答:参考答案:“悄悄”“轻轻”“静静”等词,把动作表现得轻柔,衬托出环境的静谧,渲染出优美、温馨的意境,表现出音韵美。3.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4分)答:参考答案:①要是有月亮的夜晚(关键信息为月亮)②思念我这飘泊天涯的游子吗(关键信息为思念、游子)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11分)静极了,这朝来水溶溶的大道,只远处牛奶车的铃声,点缀这周遭的沉默。顺着这大
专题十三 仿用、变换句式 习题2
1.仿写句子,构成排比。
金钱能买来漂亮的眼镜,但买不来明亮的眼睛。
金钱能买来高档的钢笔,但买不来敏捷的文思。
金钱能买来名贵的篮球,_____________________。
金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仿写
“艺术起源于至微”,艺术总是体现在一些富有美感的细节上。请仿照后面的三句诗,再寻觅三个富有诗意的细节,并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表达出来。
诗
宗白华
啊,诗从何处寻?
在细雨下,点碎落花声。
在微风里,飘来流水音。
在蓝空天末,摇摇欲坠的孤星
3.请仿照下面一则幽默的形式,另选话题再写两则。(参考话题:青春、成功、坚忍、勇敢、怯懦、苦笑、乐观、遗憾等)
示例:所谓悲观,打个比方,就像鼻梁上的墨镜。不管眼前有多少光明,也统统变成黑暗。
4.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
示例:没有识见的人看到群行就会随波逐流,看到群止就会东施效颦,所以人们说“群行群止看识见”。
材料:胸襟 难事 怒事 顺境 喜事 涵养 大事 担当
卑躬屈膝 畏首畏尾 拊膺切齿 趾高气扬 束手无策 心花怒放
5.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组句子,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青春是多彩的朝霞,映照着广阔的大地;
青春是智慧的火花,点缀着灿烂的星空;
青春是美丽的鲜花,装扮着绚丽的人生。
6.请改写文段中画线的句子,使之简洁明了,句式整齐,与上下文语境和谐。 走进萍乡就是走进历史,走出萍乡就是走向世界。葛玄葛洪在武功山悟道成一代宗师,启迪万千百姓;一休大师“茶禅一味”顿悟,开启中日两国佛学交流盛世。周敦颐曾经在芦溪县履职,他留下了美好名声,因为两袖清风;韩愈乃一代文豪,经楚昭王庙时赋诗,留下了诗坛佳话。刘禹锡撰文悼高僧,汤显祖赋诗送好友。……
1“仿用、变换句式”过关检测(二)1.(原创题)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5分)吴越同舟、将相言和、共危难拒外辱,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团结精神。材料:创造合作敬业共目标求发展呕心血精修业搞发明创奇迹焚膏继晷流马编钟连横合纵司马著史孙刘结盟蔡伦造纸答:解析:首先,根据示例句式中的“团结精神”可知,仿句应该是“创造精神”“合作精神”和“敬业精神”;然后,根据“创造”“合作”“敬业”的含义归类,与其分别照应的词组是“流马编钟、蔡伦造纸、搞发明创奇迹”“连横合纵、孙刘结盟、共目标求发展”和“焚膏继晷、司马著史、呕心血精修业”;最后,按照相应的顺序组合即可。参考答案:(1)流马编钟、蔡伦造纸、搞发明创奇迹,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创造精神。(2)连横合纵、孙刘结盟、共目标求发展,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合作精神。(3)焚膏继晷、司马著史、呕心血精修业,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敬业精神。2.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5分)如琢又如磨、两句三年得、锤名句出精品,中国人向来就有精益求精的精神。材料:淡泊名利一丝不苟桀骜不屈昂头颅挺脊梁耕陇亩隐山林谨于行慎于言名利是身仇十年磨一剑砍头不要紧功名尘与土聚精正会神丹心照汗青答:解析:首先,根据示例句式中的“精益求精的精神”可知,仿句应该是“淡泊名利的精神”“一丝不苟的精神”和“桀骜不屈的精神”;然后,根据“淡泊名利”“一丝不苟”“桀骜不屈”的含义归类,与之分别照应的词组是“名利是身仇、功名尘与土、耕陇亩隐山林”“十年磨一剑、聚精正会神、谨于行慎于言”和“砍头不要紧、丹心照汗青、昂头颅挺脊梁”;最后,按照相应的顺序组合即可。参考答案:(1)名利是身仇、功名尘与土、耕陇亩隐山林,中国人向来就有淡泊名利的精神。(2)十年磨一剑、聚精正会神、谨于行慎于言,中国人向来就有一丝不苟的精神。(3)砍头不要紧、丹心照汗青、昂头颅挺脊梁,中国人向来就有桀骜不屈的精神。3.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
专题九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1.[2022合肥高三调研性检测,19,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为了把“玉兔二号〞顺利转移到月面,匠心独运的中国航天人设计了精巧的转移机构。而对非科技人员而言,( ),让人惊喜万分。作为月球车,“玉兔二号〞安装了全景相机、测月雷达、红外成像光谱仪和与瑞典合作的中性原子探测仪,为完成独特的探月任务做好充分准备。
以下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 )
A.初见“玉兔二号〞,犹如看到一个琳琅满目的百宝箱
B.“玉兔二号〞负载仪器很多,就如同一个百宝箱一样
C.查看百宝箱一样的“玉兔二号〞,就会感到眼花缭乱
D.就如同一个百宝箱一样,“玉兔二号〞藏着多种仪器
2.[2022甘肃重点中学高三第一次联考,18,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从全球尺度的荒野地图看,中国现存荒野总面积在世界各国中名列前茅。占国土面积18%的中国自然保护地体系,已经覆盖了很多高质量的荒野地区。然而,( )。尽管存在诸多挑战,中国荒野保护也正在迎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机遇:在观念层面,生态文明建设强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以及“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环境伦理观念,这与荒野保护所蕴含的“生态整体主义〞紧密契合;在制度层面,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已经成为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任务之一。这些都为荒野保护提供了适宜、适时的前提条件。
以下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 )
A.中国的荒野保护面临诸多挑战,即使经济高速开展和城镇化快速推进
B.中国经济的高速开展和快速城镇化进程,在挑战着中国的荒野保护
C.在经济高速开展和快速城镇化进程中,中国的荒野保护面临诸多挑战
D.中国经济的高速开展和快速城镇化进程,使中国的荒野保护面临挑战
3.[2022河南焦作高三第一次模拟,21,5分]仿照下面画横线的句子续写三句话。要求:续写局部与画横线的句子构成排比,表达的内容要关联。
2021届高三语文一轮温习检测卷 仿用和变换句式(含修辞)
(每题5分,总分值:125分 时刻:120分钟)
1. [2021·湖北卷] 下面四个字是由象形字“人”()转变组合而成的会意字。请依照给出的古文字义,仿照“比”“化”两例,用七字句描述“从”“北”的形体结构与字义。要求:①形义描述合理;②押韵。(5分)
(从:跟从) (比:并列) (北:相背) (化:转变)
______ 二人排齐向右站 ______ 左人正立右倒画
______ 亲热并列肩比肩 ______ 人形倒置表转变
20.[答案] 一人前行一人后 后人随着前人走(从)
二人站立背靠背 字义相背可意会(北)
[解析] 此题是对语文知识与能力的综合考查,既关涉到中国汉字的相关知识,如“象形”“会意”等,又关涉到语言形式的押韵,还有整句的形式及精要的表达。
2. [2021·新乡模拟]仿照下面的例如,自拟一个描述对象,写一组句子,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例如相同。
例如:晶莹的露珠,即便是一滴,也会感激草尖的柔嫩,拥抱早霞的艳丽,向往蓝天的广漠。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仿用句式,属于开放式仿写题型,兼考描述和修辞能力。仿写时先选择与“晶莹的露珠”相近的话题,再运用“即便……也”的句式结构和排比的修辞手法,进行贴切的描述。
答案:例如:枯萎的花,即便是一瓣,也会怀念春风的和善,牢记小雨的吩咐,承载花根的希望。
3. [2021·哈尔滨模拟]调整下面语段中画线的句子,使整个语段合乎逻辑,表达和谐一致。
人们在一样的时刻里奔跑,错过了稻禾沾满金露、树木寄走枯叶的秋;夏天,浪花裂高兴花,荷盖展开青霞,错过了;山坡覆盖白雪、水面凝成银冰的冬,错过了;错过了桃花送走雪花的春,错过了春风唤醒田蛙的春。人们应该在如此的季节、如此的景色中踱步,让一个个脚印有翡翠的韵脚、金银的注释。这才是绿色的生活、生动的世界。
1 2020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训练卷
第四单元《选用仿用变换句式题》一
1.为上联“抚琴弹落西江月”选择下联,最适合的下联是(3分)( )
A. 把酒醉归东山下 B. 横笛吹升东方红C. 落日归来老苏仙 D. 击剑振飞金凤钩
2.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月光是引人清心的,因此在中国旧诗词里不知有多少关于月的吟咏,像“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像“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像“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但那多是赞秋月的。而今是冬月,没有_________________,没有___________________,但空旷、辽阔。
A. 虫的吟唱,花的清香/浓浓的树影,萧瑟的凉风
B. 花的清香,虫的吟唱/浓浓的树影,淡淡的凉风
C. 虫的吟唱,淡淡的凉风/花的清香,浓浓的树影
D. 花的清香,浓浓的树影/虫的吟唱,萧瑟的凉风
3.李伯伯的亲友甲要结婚,亲友乙要生孩子,李伯伯打算各送他们两副对联。请你帮李伯伯从下面的对联中作出恰当的选择。(只填序号)(4分)
①杏花雨润韶华丽,椿树云深淑景长。
②春暖花开偕彩凤,冬寒雪飘获石麟。
③画屏射雀成双璧,玉树鸣鸾庆百年。
④诗歌杜甫其三句,乐奏周南第一章。
⑤水如碧玉山如黛,凤有高梧鹤有松。
⑥绕庭已喜临风玉,照室还欣入掌珠。
送给甲的对联是____和____,送给乙的对联是____和____。
4. 阅读下面论述性语段,选出能更好地完成其论证的一项是(3分)( )
人类学家坚定地断言:文化仅当它是独立的而非依赖的,才能有所发展。也就是说,只有当来自于它外部的压力被来自于它内部的首创精神所取代的时候,它才能有所发展。换句话说,只有民族文化才是推动文化发展的动力,非主体文化可以提供有价值的建议,但是,任何把外来文化的观点强加给民族文化的做法,都会威胁它的独立和发展。
同样,如果我们把每一所单独的学校视为一种独立的文化的话,那么,教育进步的关键是:
第 1 页 共 16 页 201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题精练专题05 扩展、压缩语段和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1.(14届河南中原名校联盟高三第一次摸底)提取下列材料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对“组合类新材料作文”下一定义。(可适当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5分)
①近几年高考中出现了一种新的材料作文形式。
②这种材料作文的材料不只是一个,而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③材料之间内容彼此相关,复合组成,表达共同主题。
④它是一种综合性较强的作文形式之一。
2.(14届黄冈中学、黄石二中、鄂州高中高三11月联考)仿照下面示例,按要求写一段文字。(4分)
示例:如果是在古代,我可能是一个赶考的人,我可能会遇见一个青衣白衫的女子,她家就在驿馆的旁边,曾倚门,回首嗅一枝青梅,我会把诗题于壁上,或者写在宣纸上。
如果是在古代,你可能是一个正在做什么的人呢?是漂泊江湖的游子,还是被贬谪流放的官员?是寄情山林的隐士,还是执手相看的离人?
请你从上一段中选择一种角色,恰当化用古诗文(可回忆教材中学过的诗词文章),写一段文字;不必完全仿照例句的句式。
如果是在古代,我可能是一个
3.(14届河南中原名校联盟高三第一次摸底)仿照下面的句子和比喻形式,本体不变,第 2 页 共 16 页 再写两个句子。(6分)
示例:如果把人生比作是一次远航,那么家便是一个灯塔,让我们在远航中有了方向。
4.(14届山东潍坊高三上期中)根据下面材料提供的信息,拟一条一句话新闻。(限20字以内)(4分)
正在起草中的《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草案修改稿)》倡议:机动车驾驶员在停车3分钟以上时熄灭发动机。
对此,不少人认为,提倡停车3分钟熄火能够使车主充分了解停车熄火的必要性,提高节能减排意识,从而使停车熄火变为自觉行为。不过,也有人对这一条款的可操作性表示怀疑。出租车公司安全总监高鹏说,对停车熄火的时间地点不应该一刀切,比如早晚高峰和拥堵路段,车辆频繁启动也无法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此外,出租车在酷热或寒冷天气时需要开启空调,如果严格要求停车熄火,就有可能招致乘客的不满甚至投诉。
12020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训练卷第四单元《选用仿用变换句式题》二1.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月光是引人清心的,因此在中国旧诗词里不知有多少关于月的吟咏,像“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像“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像“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但那多是赞秋月的。而今是冬月,没有_________________,没有___________________,但空旷、辽阔。A.虫的吟唱,花的清香/浓浓的树影,萧瑟的凉风B.花的清香,虫的吟唱/浓浓的树影,淡淡的凉风C.虫的吟唱,淡淡的凉风/花的清香,浓浓的树影D.花的清香,浓浓的树影/虫的吟唱,萧瑟的凉风2.阅读下面论述性语段,选出能更好地完成其论证的一项是(3分)()人类学家坚定地断言:文化仅当它是独立的而非依赖的,才能有所发展。也就是说,只有当来自于它外部的压力被来自于它内部的首创精神所取代的时候,它才能有所发展。换句话说,只有民族文化才是推动文化发展的动力,非主体文化可以提供有价值的建议,但是,任何把外来文化的观点强加给民族文化的做法,都会威胁它的独立和发展。同样,如果我们把每一所单独的学校视为一种独立的文化的话,那么,教育进步的关键是:A.外来的各种有利或有害的因素必须被阻止参与学校的发展之中。B.某些学校只要依靠他们全体员工和学生的创造力就能有所发展。C.学校管理人员必须随着学校发展的进程而调整自己的首创精神。D.每个学校要依靠独立于外来压力的内部首创精神才能有所发展。3.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6分)诸子争鸣、造纸印刷、筑长城开运河,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创造精神。材料:奋斗团结梦想建强国谋复兴御外侮卫家国脱贫困奔小康垦田拓海开天辟地守望相助抗灾治水逐日奔月同舟共济4.请根据下面一段话的中心意思,在横线处续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表达生动。要求:每处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并不超40个字。(6分)读书,就是在追溯文明的长河。鼓起船帆,借远古吹来的风或顺流而下,或逆风而上;划动船桨,借湖海荡起的波或驶向彼岸,或回归炊烟升起的地方。《诗经》以其无邪之思,给我国历代诗人带来滋养;①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三段论推理是演绎推理中的一种简单推理判断,它包含一个一般性原则的大前提,一个附属于大前提的小前提,一个由此引申出的符合一般性原则的结论。请仿照下面的示例,另写一句话。要求:大前提必须是引用名言,语言简明、连贯,句式不要求完全一致。(6分)示例:
1/11 第3讲 变化来与去,不变本来意——变换句式
句式变换就是能根据一定的要求,将所提供的句子准确改成适应语境要求的句子。句式变换有两个原则:一是必须服从表达效果的需要,二是不可改变句子的原意。近几年这一题型考查较多,如2022年新高考全国Ⅰ卷、2021年新高考全国Ⅱ卷都直接考查了“长句变短句”,2021年全国乙卷21题“要求使用包含因果关系的句子”简述段落内容,这些都意味着对“句式表达”这一基本的语言技能的重视。综观历年高考题,经常考查的有长短句互换、整散句变换、句子重组、语体的变换、常式句与变式句间的变换五大题型。复习时要以“句式表达”为中心,掌握常见句式的特点以及一些句式变换技巧。
题型一 长短句互换
长句,包括结构复杂的单句和复句中包含着长句的句子,特点是结构复杂,节奏舒缓,表意严密、细致、精确,一般用于书面语。长句变短句是将一个结构复杂的长单句变成复句或句群。
短句,包括短的单句和复句中结构简单的句子,特点是结构简单,节奏紧凑,表述简洁,一般用于口语。短句变长句与长句变短句在思维上正好相反,从语法上说,就是要以一个核心句为主体,将其他句子变为核心句的修饰成分。
1.长句变短句
【解题技法】
(2022·新高考全国Ⅰ卷,节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在没有国外技术援助、自身又缺乏技术力量的情况下,整个团队按照先在陆上发射台发射、再把导弹装进发射筒以模拟水下发射环境、最后进行潜艇发射的规划开始了“巨浪一号”的研制攻关。这三步被称为“台、筒、艇”,但每一步都失败过。 2/11 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解题指津:
第一步:提取主干句。从语法的角度分析语句的成分,找到语句的主谓宾成分,把这个内容作为其中的一个短句。长句的主干是“整个团队按照……规划开始了‘巨浪一号’的研制攻关”,这句话就可以当作短句中的一个语句。
第二步:理顺枝叶。抽出修饰语独立成句,分析语句的定语、状语、补语,把这些成分按照内容切分成几个部分。把修饰限定成分“按照……的规划”中的三个短句摘取出来,按照“首先……然后……最后……”的顺序排列即可。
2020-2021学年统编版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考重点11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含修辞)
★知识划重点★
“选用句式”指的是根据语境和表意的需要使用恰当的句式。长句和短句、主动句和被动句、肯定句和否定句、整句和散句、常式句和变式句等不同句式,在强调的重点、语意的轻重或适用的语境方面都存在一-定差异,选用恰当的句式是为了使表达更加准确流畅而富有表现力。
“仿用句式”指的是依照给定的例句仿写--句话或几句话。仿用句式主要是指在语言形式上要求“仿”,在内容上一般要求“变”。仿用句式常涉及语法、修辞等多方面的知识,能有效地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想象创造能力、知识迁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仿写多与修辞或语言表达得体组合考查。
“变换句式”指的是根据题目的要求,在不改变句子原意的前提下,改换句子的结构形式或语气。高考中以长句变短句、短句变长句较为多见,此外,整句和散句之间的变换以及重组句子的试题在高考中也时有出现。“常见的修辞手法”指的是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等。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含修辞)”的考查着力点考查着力点包括句式的选用,各种类型的仿写,形象生动或含蓄抽象的语言与平时语言的转换,长句与短句的互换等。而常用修辞手法,一方面考查对修辞知识的调取和运用能力,考生要明晰其含义,熟悉其特点,能在比较中准确辨认;另一方面要求考生对选项进行理解和分析,特别是古诗词语料,要具备阅读古典诗歌的语感与能力。高考对本专题的考查会更灵活,仍将与其他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提炼语意等)综合考查。
一、选用句式
选用句式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根据语言表达需要选用恰当的、最富有表现力的句式。选用句式应遵循的原则是:话题保持--致,情调氛围一致,符合内在逻辑,时间空间一致,句式结构一致。
解答选用句式题,要注意以下几点:
1.把握各类句式的特点。比如整句形式整齐,音节匀称,音韵和谐;散句自由活泼,挥洒自如,节奏鲜明。
高三语文高中语文选用变换句式复习题及答案
一、高中语文选用变换句式
1.请将下面语段改写成句式整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可调整语序,可更改个别词语,但不可改变句子的原意。
我喜欢自然风光,还喜欢生活中的故事,情节曲折的小说我更喜爱,也喜欢大自然的音响,富于魅力的风光摄影更让我着迷,当然,那美妙动听的音乐尤其让我陶醉。
2.将下面这段文字整合成一个长单句,要求:语序合理,文辞简洁,表达流畅,不改变原意。
“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小说论坛暨最有影响力小说发布”活动在青岛举行,该活动由中国小说学会主办,由青岛市作家协会承办,举办此次活动的目的一方面是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另一方面是展现小说反映改革开放伟大征程的成果,时间是9月27日至29日。
3.修改下列文段中划线的句子,使整个文段语言风格一致,前后语句之间音节对称整齐。
枝头红叶翩翩,疏林如画,西风乍紧,犹如莺啼;暖日常喧,又添蛩语。遥望东南,建几处依山楼榭;近看西北,造起三间面临绿水的轩斋。笙簧盈座,别有幽情;罗绮穿林,倍添韵致。
4.将下面的长句变为三个连贯的短句。(可适当增删词语)
联合国安理会昨天通过了关于海湾四国联合提出的严禁以色列在占领区建立新的居民点的报告的决议。
5.请以“蒙娜丽莎效应”为表述对象,将下面句子组合成一个语意通顺的单句。不超过80字。
很久以前就有传闻说,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莱奥纳多·达·芬奇最著名的画作《蒙娜丽莎》的眼睛似乎总在注视着参观者,无论你从什么角度看她。这种现象因此被称为“蒙娜丽莎效应”。
6.将下面的四个短句改为一个长单句,要求语言通顺,语意不变,可适当增删词语。要求不超过75个字。
①寺庙、佛塔在地震中往往不容易损毁、倒塌。
②这是因为寺庙、佛塔选址和建筑有玄机。
③它们比一般建筑更为科学、合理,具有极好的防震抗震性。
④科学最终揭开了这一“不倒之谜”。
7.我国的传统节日是民族之根,每一个节日都有其典型特征和节日内涵。请从元宵节、端午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中任选两个仿写,结构与示例一致。
芯衣州星海市涌泉学校仿用和变换句式(含修辞)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掌握常见的修辞手法。
2、掌握仿写要领。
3、掌握句式变换的要领。
【教学重点】仿写要领及仿写的隐含要求
【课时安排】第3课时
考点分析
[考纲要求]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才能层级:E 级(表达应用)。
【考纲解析】
1.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句式是指句子的构造方式,如长句和短句、整句和散句、主动句和被动句、肯定句和否认句、口语句式和书面语句式等。
“选用句式〞即在灵敏多变的句式中,根据题目需要,选用表达效果最正确的句式。“仿用句式〞即根据题目要求,按照特定句子的句式写一句话或者者几句话。此考点多以主观表述题的形式出现,并与修辞手法结合起来考察,其中排比句、比喻句、对偶句是考察热点。“变换句式〞是指在不改变句子原意的前提下,采用不同的句式,以适应不同语言环境的需要,到达最正确的表达效果。
2.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是指积极地随情应景地运用各种表现手法,极尽语言文字的一切技巧,使所说所写具有形象性、详细性和体验性。
“常见的修辞手法〞,即所考察的都是常见、常用或者者熟悉的。考试大纲对此作出了十清楚确的界定,规定考察九种,即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这就明确了复习的重点。
“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即能用考试大纲中明确提出的上述九种修辞手法自然生动地表达,重在考察使用,不考名词术语。重点考察判断修辞手法使用的优劣、正确理解修辞手法在语段(或者者篇章)中的作用和运用修辞手法进展表达的才能,等等。
[考卷分析]
[备考指导][轮空考点,关乎素养,有备无患,慎重取舍]
近几年全国卷几乎没有考察过选用、仿用和变换句式(含修辞),只有2021年全国大纲卷考察了仿用句式,2021年以前,仿用句式是全国卷考察的重点,几乎每年必考;变换句式在2021年考察过。其他份对本考点均有涉及。仿写时一般涉及比喻、对偶、排比、比拟等修辞手法,句式变换重点是长短句互换。
第1页 共4页 第2页 共4页
2022学年高考总复习
专题五 仿写、变换句式
(满分100分)
1.仿照下面一组句子,请在“虹飞”“雨落”“雪飘”“叶落”中任选一个,写一段话,注意修辞和意蕴。(5分)
例句:花开:好像谁说了一个笑话,把一摊草惹笑了。靠近我身边的那朵,张开薄薄的粉红花瓣,似有盈盈笑声入耳。
2.假设你们学校在近期要举行一场有关语文课本中古代名人的诗文朗诵会,其中一项活动就是为这些名人拟写一副对联。请代表你的班级从下面人物中任选两位,仿照示例拟写。要求:对仗工整,上下句字数不拘泥所给示例。(6分)
备选人物:屈原、文天祥、白居易、李白、辛弃疾、李清照、苏武、司马迁
示例:哀怨托离骚,生而独开诗赋立;孤忠报楚国,余风波及汉湘人。——屈原
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文天祥
3.文中①句描写了来自天地的波涛与浪花,请仿照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内容与句式,在横线处再写一个句子,使整段话的内容更丰富,要求前后连贯、意境协调。(5分)
眼前这哪里是海呢?只有水,水的天,水的地,水的色彩,水的造型。那如花灿烂的浪,时起时伏的波,星星点点的雨,湿湿软软的雾,一起塞满了这个蓝天覆盖下的穹庐。她们笑着,叫着,舔食着天上的云朵,吞没了岸边的沙滩,狂呼疾走,翻腾飞跃。①极目望去, ;那由地里泛起的浪花,洋洋洒洒,一层紧追着一层,像秋天田野上盛开的棉朵。那波浪互相拥挤着,追逐着,越来越近,越来越高。
4.从“乡路”“胡同”“小河”中任选一个作为表现对象,仿照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另写一句话,要求主旨明确,语意完整,句式与原句基本一致。(6分)
炊烟是村庄的呼吸。只要炊烟在,房屋这棵庄稼就永远不会枯萎。在人间烟火的呵护下,房屋在雨打风吹中要管几十年几百年。屋里的粮食、蔬菜、种子、锅碗瓢盆、镰刀锄头、枷担犁铧,屋外的羊圈牛舍、柴垛草棚、牛羊、鸡鸭鹅……再穷再苦,都会守着炊烟,把烟熏火燎的日子过下去,过出一幅六畜兴旺、五谷丰登的景象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