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语言文字应用之句式仿写与变换 课件33张
- 格式:pptx
- 大小:1004.33 KB
- 文档页数:33
昌都市特殊教育学校(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个人教学计划
科目:语文
任课教师:毛明明
一、 指导思想
以2016年版《聋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遵循语文教学的规律,顺应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建立开放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聋生的语言文字理解和应用能力提升聋生的综合素质,为聋生其他学科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 班级学情分析
我班七名学生都有听力障碍,其中有四名学生还伴有较为明显的智力和注意力问题,简单的沟通交往都很难进行,所以维持正常的课堂教学秩序和教学活动举步维艰。其次大部分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很差,基本上处于逼迫着学习的状态,只有1名学生主动学习的意愿较强。
三、教材分析
本册共22课,其中其中包括必读课文16课,选读课文6课。课文内容有描写自然风光的、叙事故事、古代典故、祖国秀美山川、等,主要对学生思想教育和良好品格的培养,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周边的事物,让学生用心去感受身边的花花草草、小狗小猫。其中出现了250个生字,其中包括150个需要掌握识记的词语。
在课文中加入许多形声词《找春天》、《春天的色彩》、《咕咚》中都加入了许多自然界的形声词,让听障儿童能了解自然界的声音,但这些内容也增加了教学的难度,在声音教学中要多运用视觉和触觉补偿,让学生去感知。同时,课文中的表述多采用的拟人的手法,在增加句子美感的同时也增加了学生理解句子的难度,这就要求学生在吃透基础文字的前提下多读多理解。
一、教学目的要求:
继续学习23个声母,35个韵母的发音部位及方法,能较正确地掌握声母、韵母的发音和口形,并能默写声、韵母,能准确地认读16个整体认读音节。学会用两拼法拼读音节,对有听力的学生要求会用韵母带调拼读音节,会拼读(或)直呼教材中出现的200多个常用音节,做到口形基本正确。
朱建军高考语文报告会文稿及现场讲话摘要(下)
高考二轮复习
1220 16:23
::
第五大题“语言文字运用”。5个小题,共20分。该大题客观与主观并重,客观题考查了成语运用、病句辨识和语句衔接三个知识点,分值共9分;两道主观题中,一道考查了语言表达连贯,一道考查了仿写句式。
[答题情况]平均得分13分,得分率65%,得分率在六个大题中排名第三。
小题号 答案 分值 平均分 难度 区分度
13小题 B 3 0.74 0.25 0.90
14小题 C 3 2.36 0.79 0.77
15小题 D 3 2.53 0.84 0.56
16小题 5 3.42 0.57 0.54
17小题 6 3.94 0.79 0.37
整体上看,第五大题难度为0.65,难度系数适中,只有第13小题难度过大(0.25),该题的区分度很好。
13.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
参考答案:B[A项对象使用错误,“芝兰玉树”比喻优秀子弟(品性优异),此处误用于形容女子的外貌。C项望文生义,“上下其手”比喻玩弄手法,暗中作弊。此处误用于两位反扒队员合力制服一名惯偷。D项望文生义,“从一而终”本指妇女一生只嫁一个丈夫,丈夫死了也不再嫁;也比喻忠臣不事二主。此处应用“始终如一”等。B项“闻过则喜”意为“听到别人指出自己的缺点、错误就感到高兴。形容虚心,对自己要求严格”,符合语境。该小题考查点较为单一,偏重望文生义这一误用类型的考查,所考四个成语或不常用(如“芝兰玉树”)或易误用(如“上下其手”“从一而终”),有一定难度。]
14.本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
参考答案:C(A项句式杂糅,应为“很可能造成对毫不知情的或有恩于己的善良的人的伤害”或“很可能使毫不知情的或有恩于己的善良的人遭到伤害”;B项搭配不当,“取得的成绩”与“得到了回报”不搭配,应删去“和取得的成绩”;D项搭配不当,应改为“挑战带给了经济复苏的欧洲各国”。) 15.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
第 1 页 共 14 页 专题七 句式的选用、仿用和变换,常见修辞方法的正确运用
探考情 悟真题
【考情探究】
考纲
要求 阐释 五年考情
常考
题型 考点
年份 句式选用 句式仿用 句式变换 修辞运用
句式的
选用、
仿用和
变换,
常见修
辞方法
的正确
运用 1.句式选用:能根据特定的语言环境选用恰当的句式来更好地表情达意。
2.句式仿用:给定仿用“母句”,规定话题或情境,涉及修辞、句式、表达等内容。
3.句式变换:将所提供的句子准确变换为题干要求的句子。
4.常见的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考试主要考查修辞特点、修辞效果。 2019
主观题
选择题 2018
2017 5.归谬法是指为反对错误观点,先假设这个观点是正确的,由此推论得出荒谬结论的论证方法。仿照下面的示例,另写一句话。要求:符合归谬逻辑,句式基本一致,语言简洁明了。
2016
2015 5.填入下面空缺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预测热度 ★★ ★★★ ★★★ ★★★
分析解读
1.浙江卷的语言文字运用题中,句式仿用题的考查频率比较高,往往有限定话题型仿写、不限定话题型仿写等形式。以前主要针对所给语境进行句式仿写,2017年的高考题仿写考查归谬逻辑。
2.句式的选用、变换主要集中在句子重组和长短句、单复句、整散句的变换等题型上,主要是根据不同语境和要求,通过句式的选、变,更好地表达思想感情和观点。
第 2 页 共 14 页 3.修辞的考查还是以高考要求的九种修辞为主要对象,2017年高考将其糅合在扩写中,而2018年、2019年高考没有单独设题。预计2021年有可能出现。
【真题探秘】
【考点集训】
1.(2019汤溪中学月考,5,4分)请你仿照《朗读者》里董卿的开场白,续写两个句子。
古往今来,有太多太多的文字,在描写着各种各样的遇见:“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是撩动心弦的遇见 “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这是宝玉和黛玉之间,初次见面时欢喜的遇见;
■匪
腹 有 诗 书 气 自 华
高考语文仿写题一瞥
王西燕
(酒泉市第一中学,甘肃酒泉735000)
摘 要:高考仿写是对考生语言表达能力的综合考查。除 了考查考生语言表达的运用能力之外.还间接地考查了考生的
知识范围及文化修养,反映出了理解、表达、运用等多层级的 能力要求。考试能力层级为D级。本文分析了仿写的其中一种
形式——续写式仿写探究高考仿写题的意义,为高考复习教
学提供借鉴。
关键词:高考 仿写题 复习教学
新课标下的高考语言表达能力题里仍然保留了仿写题.
使之真正成为了高考实验田里的保留节目,然而学生的答题
情况并不让人乐观。深入分析研究,发现了一些问题,也找到
了一些对策。下面就模拟考的情况进行整理,以提高高考复习
有效性。
这次的仿写是“续写式”,限制不多,要求也不高。只要大
胆写,就有得分机会。
【题目】仿照下面示例,按要求写一段文字。(5分)
示例:如果是在古代,我可能是一个赶考的人,我可能会
遇到一个轻衣罗衫的女子.她家在驿馆的旁边,曾倚门.回首
嗅一枝青梅,我会把诗题上墙壁,或者写在宣纸上。 如果是在古代,我可能是一个正在做什么的人呢?是漂泊
江湖的游子.还是被贬谪流放的官员?是寄情山林的隐士,还
是执手相看的离人? 请你从上一段中选择一种角色,恰当化用古诗文(可回忆
教材中学过的诗词文章),写一段文字;不必完全仿照例句的 句式。例如:如果是在古代,我可能是一个 。
【学生答卷点评】第一种角色:漂泊江湖的游子。
学生甲:每次看到身上的衣服.就会想起临行前夜母亲手 巾的针线,我把诗写在纸上,用“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
样的诗句寄托我对母亲的感恩之情。
点评:这是化用唐・孟郊的《游子吟》,原诗以富有感情的
语言,表达了一位慈母对即将离开自己的儿子的深深的爱.读 来令人感动。该同学巧妙地化用以寄托对母亲的感恩之情.自
然贴切,发挥较好。
学生乙:我可能会遇到一个轻衣罗衫的女子。刹那间我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同步练习
1白鹭
第一课时
一、读拼音,写词语。
sè sù shì yí bái hè zhū lù
( ) ( ) ( ) ( )
wàng shào yùn wèi jìng xiá ēn huì
( ) ( ) ( ) ( )
二、在括号里填写恰当的词语。
( )的结构 ( )的长喙
( )的歌 ( )的诗
( )地站立 ( )地飞翔
三、补全课文内容。
1. 的配合, ,一切 。
2. 那雪白的 ,那 , 的长喙,
,增之 , , ,黛之
。
第二课时
一、写出下列语句的修辞方法。
1.在清水田里( )
2.晴天的清晨( )
3.但是白鹭本身( )
4.白鹭实在是( )
二、读句子,写出下列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1.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
2.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
3.然而白鹭,忘却..( ) 4.晴天的清晨,孤独..地站立,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 )( )( )
三、课文表达了对白鹭的什么情感?( )
2023年全国高考甲卷语文试题详解及答案
2023年全国高考甲卷语文试题详解及答案
高考语文题型包括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古诗鉴赏、默写、小说阅读及作文等,这些题型有什么答题技巧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些全国高考甲卷语文试题详解及答案,欢迎阅读参考。
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1. 论述类文本阅读
节选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徐良高的《以考古学构建中国上古史》,论证中国考古学取得的巨大成就,“延伸了历史轴线,增强了历史信度,丰富了历史内涵,活化了历史场景”,文章展现了中国上古史构建的广阔学术前景。文中列举的诸多考古发现,有助于考生增强文化自信,更好地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鼓励他们继续探索未知、揭示本源。
2. 实用类文本阅读
材料摘编自德国科普作家彼得•渥雷本《树的秘密生命》第6题要求学生回答,人工栽培的植物要经常喷洒农药带给人们什么思考,引导学生在充分掌握和理解材料信息的基础上,对从材料引申出来的问题作深入思考。
3. 文学类文本阅读
选用巴金的散文《机械的诗——旅途随笔之一》,文章赞美机械具有“创造的喜悦”和“散布生命”的诗性,以独特的视角塑造工人形象,礼赞劳动,引导考生思考“机械的诗”背后是工人的辛勤创造。
二、古代诗文阅读
1. 文言文阅读(单文本)
材料选自《隆平集•儒学行义》,文中周尧卿是一位出色的学者,事母至孝、周济亲族、为官爱民。第11题B选项将文中“何怨”与教材中李白《行路难》“今安在”的结构进行比较。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宾语前置是文言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知识点,试题不要求考生具备系统的文言文语法知识,只需要熟悉课文中同类句子即可。
2. 古代诗歌阅读
材料选用宋代晁补之的《临江仙》,是一首典型的“言情”之作,面对未来与友人的离别,词人愈加珍视与朋友的相聚时光,词作以细腻的笔触表达了两人间深厚的情谊。词中有被后人赞为“绝妙”的两句“柳垂江上影,梅谢雪中枝”。第15题要求学生分析这两句的“妙处”,引导考生借助联想和想象丰富自己对文学作品的体验和感受,品味诗词的语言之美。
---来源网络,仅供分享学习1/3 四年级语文教研活动记录
四下第一组课文解读及教法讨论
本册书第一组有四篇课文,作者用生动优美的语言,并以他们独特的感受,描绘了大自然令人神往的景观。那富有诗情画意的江南山水,那充满神奇色彩的天然溶洞,那风景如画的桂林山水,那奇特的新疆天山风光,犹如一幅幅画卷,带领学生走进祖国的万水千山。古诗词、散文游记,多样化的文章体裁,丰富多彩的语言,能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语言是文学作品的主要表现形式。课文中准确、鲜明、生动的语言,有着很强的表现力,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仔细咀嚼,余味无穷。
研究了本组教材,并参考了教学大纲,我们教研组的老师一致认为教学本组课文,应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品味,以激发美感,感受语言的魅力。对于精彩的语段,更要熟读成诵,积累优美的词句。为此,教研组各老师还利用晨会课的时间,在班级里展开朗诵比赛,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语言积累。
本组教材除课文外,还在《语文园地》中安排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如积累描摹自然风光的古诗名句,搜集自然风光的图片、文字资料。我们在教学《语文园地》时,多方搜集资料,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呈现给学生。通过这些语文活动,进一步拓宽学生视野,感受大自然的美。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2—14课时,其中精读课文6—7课时,略读课文1—2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2课时,“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宽带网”2课时。教学时间比较紧张,主要是因为课堂作业主要在课内完成。
面对新课程,面对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课文,面对熏陶在新课程下成长起来的学生,如何上好我们的语文课,成了开学前摆在我们语文老师面前最重要的问题了。这不,我们四年级组文教研组的老师们已经利用空余时间,聚在一起,讨论7册语文第一单元的备课情况。
风起云涌,潮涨潮落,奇花异木,高山深谷……大自然像一位魔术师,它的杰作常常令人惊叹和震撼。第一单元所选的课文再一次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观潮》向我们展现了“钱江潮天下壮观无”的景象;《雅鲁藏布大峡谷》令我们领略到了世界最深最长峡谷的风采,《鸟的天堂》再一次让我们感受到了美丽动人,充满生趣的南国风光;还有《火烧云》似乎为我们勾画了一幅绚丽多姿的火烧云图……
专题四 句 子 补 写
1.(2015·全国卷Ⅰ)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电子商务存在的价值之一,就是通过互联网进行网上购物、网上支付,节省消费者与商家的时间和空间,__①__。对于工作忙碌的上班族而言,__②__,还易于达到货比三家、快乐购物的目的。在信息多元化的21世纪,__③__,完成购物,已经成为许多消费者的习惯。
答:
解析:①处要填的内容应是前面内容所产生的结果,要包括消费者和商家两方面。②处内容上要注意与上句的“工作忙碌”相关联,句式上要注意与下句的“还”相衔接。③处应与后句的“完成购物”构成承接关系,形成网上购物的一个连续过程。
参考答案:①从而大大提高交易效率 ②除了大量节省宝贵时间 ③上网浏览商品信息
2.(2015·全国卷Ⅱ)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读书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记住书中的内容吗?答案是否定的。① 。记忆型阅读是我们缺乏想象力的根源之一,因为它容易导致盲从书本知识,从而失去质疑精神。批判型阅读是一种创造性阅读,它不追求② ,而主张激发想象力和灵感,带着自己的思考,让自己变得更有思想。能通过阅读提出有价值的质疑,③
,通过分析根源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这在泛阅读日益普遍的时候更显得难能可贵。
解析:根据下文的内容很容易看出①处应填阅读的两种类型:记忆型和批判型。②处应填的是批判型阅读与记忆型阅读相比的优点:不追求盲从书本知识。③处与上下句之间形成递进关系的排比句。
参考答案:①阅读有记忆型和批判型之分 ②简单的、机械的知识记忆 ③通过质疑找出问题的根源(写出一处给1分,写出两处给3分,写出三处给5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010年全国高考语文统一卷结构分析
2010年全国高考语文统一卷共分为两卷:第I卷和第II卷。两卷共有七道大题,其中包含20道小题和一篇作文,满分150分,答题时间150分钟。试卷具体结构和内容分析如下:
一、试卷整体结构分析
2010年全国高考语文统一卷结构的第一层次是第I卷:基础知识及阅读题。共三道大题,10道小题,30分,占全卷的20%;第II卷:非选择题(表达题)。共四道大题,11道小题,120分,占全卷的80%。
本试卷的结构划分体现出对语文能力层次的划分,符合新课改理念,符合《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所要求的语文课程考试能力要求的六个能力层次:识记(A);理解(B);分析综合(C);鉴赏评价(D);表达应用(E);探究(F)。
2010年全国高考语文统一卷结构的第二层次是第I卷基础知识及阅读题分成两个板块“基础知识题”(12分,占全卷8%)和“文本阅读题”(18分,占全卷12%);第II卷非选择题分成两个板块“语言文字应用”(60分,占全卷40%)和“写作”(60分,占全卷40%)。
2010年全国高考语文统一卷结构第三层次的划分是在阅读题上,“古代诗文阅读”板块分成三个分题:“文言文阅读”(4题,共19分);“古代诗歌阅读”(2题,共8分);“名篇名句默写”(选考,1题,共5分)。“现代文本阅读”板块分成两个分题“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3题,共9分);“文学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4题,共22分)。
2010年全国高考语文统一卷的这个结构框架,既继承了原全国高考语文试卷的结构模式,又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进行调整,整体安排合理。同时,2010年全国高考语文统一卷还对部分考点内容进行调整,使它与新课改语文教学内容一致起来。
二、新课改特征分析
新课改的一个特征就是选择性,而基础性则一直是语文高考的特征之一,包括新课改之后的语文高考。2010年全国高考语文统一卷恰当地处理了选择性与
高考语文总复习(二十)——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考点透视
考点明确
本题目的在于考查考生灵活使用各种句式表情达意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选用句式,要求考生能根据特定的语言环境,选用恰当的、与意境相符合的句式;仿用句式是指在一定的语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参照题干所提供的句式,另造一个或多个句式相同、内容与上下文衔接的句子;变换句式,要求考生能根据特定的题目要求,在保持原语句意思不变的前提下,改变原句的句式。
命题趋势
在考查形式上,由单一走向综合,常与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比拟、排比、对偶等联合起来考查;在题型上,以主观题为主,兼及客观题;选择的语料大多语言优美、富有哲理,且时效性较强,贴近考生的生活实际。
知识讲解
几种常见句式
长句与短句
句子的长短是相对而言的。长句是指结构复杂、词语较多的句子;长句表意严密,精确细致,内容丰富。短句是指结构简单、词语较少的句子;短句表意灵活,简洁明快,节奏感强。
肯定句与否定句
肯定句,对事物作出肯定判断的句子;否定句,对事物作出否定判断的句子。这两种句式表达的意思基本相同,但在表达效果上有差别。一般说来,否定句语意比肯定句轻,语气也比肯定句弱。
否定句有两种类型:单重否定句和双重否定句。单重否定句中只有一个否定词,双重否定句最常见的是先后连用两个否定词,如'没有……不'、'不……不',也可以用一个否定词加上否定意义的动词或反问语气。双重否定表示肯定的意思,比一般的肯定句语气更强,更加肯定;三重否定则还是表达否定的意思。 主动句与被动句
主动句是指该句主语是谓语所表示的动作行为的发出者的句子。被动句则是指该句主语是谓语所表示的动作行为的承受者的句子。
常式句与变式句
常式句是指句子成分按一般次序排成的句子。变式句是指句子成分打破一般次序,排列次序较特殊的句子。
常见的变式句有两类:一类是单句成分次序排列特殊的句子,如主谓倒装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等;一类是复句中分句次序排列特殊的句子,如因果倒置句、转折倒置句、条件倒置句、假设倒置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