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米800米训练方法
- 格式:docx
- 大小:3.67 KB
- 文档页数:3
中考体育800米、1000米跑专项指导800和1000米属于中距离跑,这类项目非常需要混合速度,力量和耐力,在田径运动中,中距离跑是最富挑战性的运动项目之一,无论是成绩的提高还是技术动作的稳定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基础进行强化和巩固,所以应贯彻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提高,切勿心急硬练,死练而造成不必要的运动损伤,适得其反。
第一段:抢位跑,注重一个:“抢”字。
听到迈佳步中短跑计时系统起跑枪声后尽力冲在前头,抢占有利位置,避免受阻或破坏跑的节奏,然后进入下一节奏,调节好自己的跑速。
第二段:放松跑,体会一个:“松”字。
不要因为是考试,就忘记了这三个字,肌肉紧绷对于成绩没有任何帮助,所以在平时训练时就应该注意心理的调整。
放松跑这一段应注意心理放松与生理放松。
心理放松应做到放下包袱,轻装上阵,排除各种私心杂念,加强自信心,以一种轻松的心情投入到测试中,心理放松了,神经不紧张,每个动作都会由大脑皮层支配协调完成,技、战术就能得到合理应用,能建立起良好的节奏知觉。
生理放松主要指全身各部位肌肉放松。
肌肉放松关节的灵活性和全身发力的协调性得到**提高,加速了运动技能的形成,提高了完成技术动作质量。
这样就会减少内力消耗,节省能量。
从而延长保持高速运动的能力,最“经济”合理地运用自身能量。
第三段:匀加速跑,把握一个“加”字。
由于放松减少了田径技术多余的动作用力,减少了能量消耗,为提高跑速创造了有利的经济基础。
适宜的跑速是中距跑创造成绩的关键,如果跑速过慢就会影响后半程正常节奏的发挥。
在轻松自如放松跑的情况下,逐步的加快摆臂、加快步频、加深呼吸,均匀的提高跑速,逐步将跑速提高到自己所能承包的的最大负荷。
但要注意避免突然加速。
第四段:保速跑,注意一个“保”字。
这一段是提高运动成绩的关键段落。
应以高速运动的能力,保持速度不变,直至终点撞线。
在训练中强调学生给自己鼓励,树立自信心,为自己下达积极的暗示词,如“我感到我跑的很轻松,一点儿也没减速,我始终有充沛的体力,我有实力创造优异的成绩”。
中考体育中1000米项目的训练方法有哪些一、训练方法1.呼吸技术是全程的关键技术800米和1000米能量消耗大,练习时一般采用三步一呼,三步一吸;或者二步一呼,二步一吸。
呼吸时采用半张嘴与鼻相结合的方式,学会从牙缝中吸气,让呼吸节奏与步伐配合,加强呼气深度。
空气较冷时,舌尖顶上腭。
2.要匀速更要冲刺老师建议,考生在跑的过程中要匀速,在临近终点的最后200米时,要用尽全身力气,向前冲,这时可以大口呼吸,直到冲过终点。
考生在跑步的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动作,考生跑步时一定要放松,注意全身协调,用前脚掌着地,屈膝缓冲过渡到前脚掌蹬地,上体挺直放松,两臂自然有力地摆动。
二、训练计划1.按照计划进行训练学生要按照计划进行体能训练,每天都坚持慢跑,不要求速度,也不用计时间,学生只是通过这段时间的慢跑来提高自己的体力和体能。
通过这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基本可以具备长跑1000米(或800米)的能力。
这个阶段完成之后,学生再长跑1000米(或800米)时,就不会有呼吸困难的感觉。
2.提高速度和耐力主要进行提高速度耐力的训练。
学生要在这一阶段时间适量加大训练强度,主要是提高跑步速度。
学生可以把考试要求的长跑距离分成若干段来进行训练。
比如女生可将800米跑分成2段,每段400米。
学生自己计时间,第一段一般要求在1分40秒到50秒的时间跑完,然后休息3分钟,再继续按照相同的时间把剩下的一段路程跑完。
通过这样的分段训练,学生可以逐渐提高自己的跑步速度。
3.进行模拟测试在考试前这一段时间,学生要进行自测。
学生可以自己进行计时模拟测试。
三、训练注意事项1.选择适合的场地要尽量选择塑胶的场地,不要在很坚硬的水泥地面上跑步。
2.选择适合的鞋子不要穿硬底鞋,尽量穿底子较软较厚的鞋,最好穿富有弹性的跑鞋。
3.正确的跑步姿势跑步的姿势要科学合理。
脚着地时应避免脚跟先着地。
应该用前脚掌着地,充分发挥脚弓的弹性,以利于作好缓冲动作,减小着地时的阻力。
初中800米1000米训练方法初中800米和1000米是学生常见的短跑项目之一,对于想要提高自己的跑步速度和耐力的同学来说,训练方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针对初中生800米和1000米训练的方法和建议。
一、热身准备在开始800米和1000米训练之前,必须进行充分的热身准备。
热身运动可以帮助我们的肌肉和关节逐渐适应运动,减少受伤的风险。
常见的热身运动包括慢跑、拉伸、小规模的踢腿和摆臂运动等。
二、基础有氧能力训练800米和1000米属于中长跑项目,对有氧能力的要求较高。
因此,在训练中应注重基础有氧能力的提升。
可以选择进行慢跑、快走等有氧运动,逐渐增加运动的持续时间和强度。
同时,可以尝试进行间歇训练,即快慢交替进行跑步,提高心肺功能和耐力。
三、速度训练除了有氧能力的提升,800米和1000米的训练还需要注重速度的训练。
可以选择进行短跑训练,如100米、200米或400米短跑。
在短跑训练中,要注重起跑姿势、加速度和终点冲刺等技术细节。
此外,还可以进行爬坡训练,选择一些坡度适中的路段进行爬坡跑,这样可以提高爆发力和腿部力量。
四、间歇训练间歇训练是800米和1000米训练中的重要环节。
可以选择进行200米、300米或400米的间歇训练。
间歇训练的主要目的是提高速度和耐力,通过快速跑步和恢复跑步的交替进行,让身体逐渐适应高强度的运动。
在进行间歇训练时,要注意控制好恢复跑步的时间和速度,以保证训练效果。
五、技术训练除了基础的有氧能力和速度训练,技术训练也是提高800米和1000米成绩的关键。
在技术训练中,可以注重起跑姿势、摆臂和踢腿动作的练习。
此外,还可以进行起跑和终点冲刺的训练,提高起跑和冲刺的速度和效果。
六、合理安排训练计划在进行800米和1000米训练时,要合理安排训练计划。
不宜过度训练,应根据个人情况和身体状况来制定训练安排。
适当安排休息时间,给身体充分恢复的机会。
同时,还要注意饮食和睡眠的调节,保证营养和休息的充足。
中考体育中长跑1000和800米必知点800、1000米跑是一种有氧无氧跑的典型项目,也是中考体育中必考的项目,运动量大,体能消耗大,对有氧供能和无氧供能的要求都很高,算得上是中考体育中一块难啃的骨头。
一、动作要领1.起跑采用站立式起跑,听到各就位的口令时,两脚前后开立,站于起跑线后,两腿弯曲,两臂成摆臂姿势,上体前倾,重心前移,保持身体稳定;当听到跑的信号后,两腿有力蹬地向前跑出,两臂配合腿部积极摆动。
2.起跑后加速跑大腿积极前摆,后蹬有力,身体重心逐渐抬起,抢占有力位置,调整好跑速。
3.途中跑上体保持正直或稍前倾,大腿积极前摆,后蹬充分,髋部前送,保持重心平稳。
做到动作轻快、有节奏,步幅适中。
4.冲刺跑在途中跑技术的基础上尽可能增大摆臂的幅度,提高跑的频率,注意上下肢配合。
二、常见错误和对策1.后蹬无力坐着跑产生原因:髋关节灵活性差;下肢力量不够。
纠正方法:多做50-60米距离的后蹬跑练习,或做30-40米距离的跨步跳练习;站立式起跑,用大腿发力小腿蹬地,做走步变跑步的过渡练习。
2.摆臂方式不正确产生原因:摆动方式不对,用肩或者身体摆动;摆臂过于向两侧;摆臂过于向上。
纠正方法:原地体验和掌握摆臂技术要领;行进间体验和掌握摆臂技术要领,如中速60米和100米跑;多做后蹬跑或屈蹬跑练习。
3.身体过分前倾产生原因:腰背肌和腹肌力量不强。
纠正方法:原地体验和掌握身体前倾角度3-5度;加强腰背肌和腹肌力量,如平板支撑、仰卧起坐、两头起、俯卧背起、斜体侧起。
4.脚着地方式不正确产生原因:着地方式理解不到位;腿部力量不强;膝、踝关节力量弱。
纠正方法:原地体验和掌握着地方式,脚跟至脚掌的滚动式着地;重复性进行小步幅跨步跳练习,掌握和巩固扒地动作,强化滚动式着地;加强腿部和膝、踝关节力量训练,如原地半蹲跳、立踝跳、一定距离蛙跳。
5.呼吸方式不正确产生原因:原有错误呼吸习惯。
纠正方法:原地体验和掌握张开嘴巴呼吸动作要领;原地高抬腿体验和掌握鼻子嘴巴同时呼吸动作要领;定时跑12分钟以上,途中跑掌握和巩固鼻子嘴巴同时呼吸动作要领。
1000米/800米训练方法1、高抬腿,重要作用是提高步频,所以做这个动作的时候要尽量快速2、小步跑,这个也是经典训练动作之一,练的是一种感觉,脚蹬地的感觉3、跑楼梯,以高步频来爬楼梯,距离不要太长,力求短期加速4、摆臂练习,眼睛直视前方,肩部尽量不晃动,手臂大约成90度角,放松自然摆动,可以体会不同摆动速度5、起跑训练,作为一个短距离项目,起跑十分关键,可以让同学帮忙发令,找到一个感觉,提升反应速度6、韧带训练,其实韧带也是跑步的一个核心,压好韧带,成绩又会有新的突破7、深蹲,练习腿部肌肉爆发力,还是很有效果的。
8、10~15分钟定时跑,在场地上,校园内或树林中,强度为55~65%。
9、6~8次变速赶超:在场地上排成两路纵队慢跑,听口令排尾突然加速跑至排头,所有人依次跟进做加速跑,强度55~65%或加速跑中可进行变向“s”形跑。
10、5分钟变速跑,在场地内以50米分段做变速跑,如50快,50慢,或50米慢100米快,60~65%强度。
11、反复变向跑在田径场地或足球场内,听口令或看信号做的前后左右变换方向跑。
每次进行2分钟,重复3~5组,组间间隔3~5分钟,强度55~60%,变向跑的每个段落均为往返跑。
跑出后返回起跑位置。
每次至少完成50米,间歇后心率恢复到120次/分以下。
12、100米多人接力跑:在跑道上,将人数分成5组,每个直曲段站一组,采用击掌方式,进行接力跑每人总跑量约400米,后返回原地。
要求速度14~16秒,也可采用200米接力跑,分成3组完成,总跑量约800米或1600米。
13、连续测滑步跑或侧身交叉步跑,前后交叉步跑等方法跑100~150米重复4~8组,不规定速度,但每次练习后心率指标在130~150次/分之间。
14、阶梯式变速跑:在场地内,采用阶梯式变速跑的方法,如50米快~100米慢~100米快~150米慢等,总跑量可以在1500米~2000米之间。
15、原地练习:如做原地高抬腿跑,小步跑,车轮跑等,每组100~150次,做5~6组,每组间歇2~3分钟。
中学生1000米、800米训练方法如何练中考体育800m、1000m800m、1000m是田径中的中距离跑,需要具备速度和耐力。
为了获得好成绩,必须具备较强的心肺功能。
在中长距离跑步中,有一个重要概念——“极点”。
当氧气供应无法满足身体需要时,会出现呼吸困难、四肢无力等症状,这就是“极点”。
要克服“极点”,需要坚定意志,加强呼吸,调整步速。
只要克服了“极点”,成绩就会有很大提升。
以下是800m跑步的注意事项:1.做好准备活动。
不要只做简单的徒手操,而是做5分钟左右的慢跑,拉伸大腿和肩部韧带2分钟,踢腿30m两趟,快速跑30m两趟,休息1-2分钟。
2.开始跑步后,前200m应以75%的速度进行匀速跑进,200m-500m之间以65%的速度进行匀速跑进,注意保持匀速节奏和调整呼吸。
500m-650m左右是最累的时候,需要加大摆臂幅度、加大步幅和加深呼吸。
650m左右时,应加快摆臂和提高跑步频率,尽自己最大能力冲向终点。
3.终点后不能立刻坐下或躺下休息,应先走动2分钟左右再坐下,稍稍拉伸韧带2分钟,XXX多走动一会,然后再小口喝水进行休息。
以上练方法可以帮助提高800m、1000m的成绩。
讲解800m和1000m跑步的简单训练方法:1.如果时间和场地有限,可以采用以下简单的方法:在楼下空地慢跑4分钟左右热身;进行中速跑8分钟左右的跑步练,以匀速跑步为主。
隔天进行8分钟的变速跑(走40秒+跑30秒);休息一会可以进行立定跳远练和实心球、球类的练,练时间不要超过10分钟;以个人能力的65%左右速度匀速跑进3分钟;如果没有以上时间,可以用跳绳跑(5分钟/天/次)和原地跳绳(150个*4组/天)代替;晚上睡觉之前建议做仰卧起坐15个/组*4组。
2.有条件的同学建议进行较为系统的训练,给大家介绍几种训练方法:跑走交替练法:先用中等以下速度匀速跑一定的距离,感觉疲劳后用走一定距离来调整、休息接着跑。
如跑1000m时,可用中等或中等以下速度先跑200m,再走100m,共跑5次,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慢慢过渡到全程匀速跑;匀速跑练法:在规定时间或者规定距离内,用中等或者中等以下速度匀速跑法来发展一般耐力的方法。
中考体育800米、1000米跑专项指导800和1000米属于中距离跑,这类项目非常需要混合速度,力量和耐力,在田径运动中,中距离跑是最富挑战性的运动项目之一,无论是成绩的提高还是技术动作的稳定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基础进行强化和巩固,所以应贯彻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提高,切勿心急硬练,死练而造成不必要的运动损伤,适得其反。
第一段:抢位跑,注重一个:“抢”字。
听到迈佳步中短跑计时系统起跑枪声后尽力冲在前头,抢占有利位置,避免受阻或破坏跑的节奏,然后进入下一节奏,调节好自己的跑速。
第二段:放松跑,体会一个:“松”字。
不要因为是考试,就忘记了这三个字,肌肉紧绷对于成绩没有任何帮助,所以在平时训练时就应该注意心理的调整。
放松跑这一段应注意心理放松与生理放松。
心理放松应做到放下包袱,轻装上阵,排除各种私心杂念,加强自信心,以一种轻松的心情投入到测试中,心理放松了,神经不紧张,每个动作都会由大脑皮层支配协调完成,技、战术就能得到合理应用,能建立起良好的节奏知觉。
生理放松主要指全身各部位肌肉放松。
肌肉放松关节的灵活性和全身发力的协调性得到**提高,加速了运动技能的形成,提高了完成技术动作质量。
这样就会减少内力消耗,节省能量。
从而延长保持高速运动的能力,最“经济”合理地运用自身能量。
第三段:匀加速跑,把握一个“加”字。
由于放松减少了田径技术多余的动作用力,减少了能量消耗,为提高跑速创造了有利的经济基础。
适宜的跑速是中距跑创造成绩的关键,如果跑速过慢就会影响后半程正常节奏的发挥。
在轻松自如放松跑的情况下,逐步的加快摆臂、加快步频、加深呼吸,均匀的提高跑速,逐步将跑速提高到自己所能承包的的最大负荷。
但要注意避免突然加速。
第四段:保速跑,注意一个“保”字。
这一段是提高运动成绩的关键段落。
应以高速运动的能力,保持速度不变,直至终点撞线。
在训练中强调学生给自己鼓励,树立自信心,为自己下达积极的暗示词,如“我感到我跑的很轻松,一点儿也没减速,我始终有充沛的体力,我有实力创造优异的成绩”。
【中考体育】1000、800米完整动作解析(附训练方法)1000\800米几乎是每一个地区必考或选考项目,也是分值占的最多的考试项目。
主要考察学生一般耐力和速度耐力素质,对学生本人的无氧和有氧能力要求特别高。
所以体育要想取好成绩,1000\800米成绩必须要好。
一、1000米完整技术动作分析1000\800米技术主要分为:起跑、起跑后加速跑、途中跑、终点冲刺跑四个方面。
1、起跑1000\800米属于中长距离跑,所以采用站立式起跑,起跑线为一条弧线。
起跑后,不分跑道,可直接进行串道内切。
技术重点:两脚前后站立,重心在前脚上,上体前倾,手臂成跑步姿势。
2、起跑后的加速跑中考时,一般都是“10—15”人为一组。
由于人数较多,起跑后,我们必须快速冲刺占据有利的跑道位置。
技术重点:加大摆臂幅度,增大步幅和步频,身体前倾。
3、途中跑一般在“50”米之后就进入了途中跑阶段。
这个阶段是最考验学生体能和技术的时候,能不能取得好成绩就在就看谁在这个阶段表现的好。
技术分析:A.呼吸方法一般我们采用嘴和鼻同时呼吸,呼吸的节奏为“三步一吸,三步一呼”或“两步一吸,两步一呼”。
B.呼吸频率快慢人在跑步时,人体所需氧气需要量随着跑步速度加大而相应增加,一般最有效的范围是每分钟“35—50”次。
过快的呼吸频率会使呼吸变浅,换气量减少,影响氧气的吸入。
C.注意呼吸节奏均匀跑步时,有意识地把双脚步伐节奏与呼吸节奏协调起来,当呼吸节奏与跑步节奏相适应并形成习惯后,就可避免呼吸急促表浅和节奏紊乱,对加深呼吸的深度极为有利。
D.保持跑步的频率和节奏途中跑时我们应该保持固定的跑步频率,摆臂应自然放松,手掌半握拳,保持固定的跑步频率,自然轻松的摆臂。
切不可握紧拳头,或者忽快忽慢。
这会在无形间导致身体紧张,从而浪费不必要的体力。
途中跑跑步(自然轻松)4、终点冲刺跑终点冲刺跑对我们成绩提高也是有很大的影响。
在途中跑时,我们的身体机能基本已经适应了这样的跑步节奏,在距离终点“200”米左右,就进入了终点跑阶段。
中考体育1000米、800米训练思路分析及训练要点陈江龙以下均以300米田径场为例一、1000米的训练(800米以此为理论基础)1000米/800米跑的体力分配(节奏)一般为(以我校300米跑道为例):第一圈用稍快的速度跑完。
第二圈用中等速度匀速跑。
一般保持第一圈结束时的速度(因为体力消耗,第一圈结束时速度会比开始时慢一些)。
第二圈很关键,因为它不仅仅是单纯匀速运动,同时还是调整呼吸、恢复体力为第三圈作准备。
第三圈,加速跑和冲刺跑。
第二圈结束的时候体力已经恢复了些,第三圈开始就开始慢慢的加大速度,注意千万不要猛的去加速,否则不到一半你就会精疲力尽,应该均匀的加速,到最后100米左右的时候达到最快速度(相对),完成最后的冲刺。
那么如果我们希望自己达到一个目标成绩,我们应该如何去训练耒达到这个目标呢?我们先来看一个例子(大家根据这个例子开动脑筋,举一反三):某同学的1000米目标是3′30″(满分)。
以我们学校训练和考试的300米田径场为例,1000米需要跑100米+3圈,姑且按3圈计算。
那么,平均每圈需要耗费的时间为1′10″,也就是70秒。
第一圈400米:由100+300组成,按上面的平均速度,前100米至少要在20秒内完成,后300米至少要在50秒左右完成。
第二圈,300米用1分10秒完成,这部分是用来调整呼吸的,不需要用太快的速度,只要在1分10秒内用匀速跑完300米就可以。
能用同样的时间跑完前面的400米,这300米就更轻松了!第三圈,一般跑到这你已经看到曙光了——别高兴太早,很多人就败在最后一圈上。
这一圈你要开始慢慢的加速,因为前面的一圈的呼吸调整已经使你恢复了一部分体力,这个时候你要做的就是迈开腿,摆大臂,在剩下最后100米左右的时候达到相对快的速度,完成最后100米的冲刺。
这圈的速度一般会比第一圈更慢,但又比第二圈快些。
耗时少于1分10秒。
这样,你就完成了一次满分的1000米跑。
有注意到在上面提及的两个时间吗?——50秒、70秒。
1000/800米基本训练方法一、变速跑、间歇跑是体育考生800、1000米训练的主要手段800、1000米跑是一种有氧无氧跑的典型项目。
对有氧供能和无氧供能的要求都很高,因此,训练既要改善心脏和循环系统功能,增强有氧供能能力;又要改善肌肉工作能力,增强无氧供能的能力。
变速跑的生理效果,首先是增加心脏容量,改善跑的过程中心脏对循环系统的泵血能力,从而更好地向工作中的肌肉提供血液,提高有氧代谢能力,即提高了耐久能力。
间歇跑的生理效果,是引起肌肉中的血液的“过度酸化”,为了消除“过度酸化”对肌肉工作能力的影响,就要求血液中有大量的碱储备,发挥中和作用。
运动员有了更好地抵抗较长时间“过度酸化”和供氧不足的能力,便提高了无氧供能能力,即提高了速度耐力。
匀速跑(或定时跑)也有变速跑同样的生理效果,经常采用,会对肌肉收缩的生物化学变化发生影响,使肌肉中肌糖元增多,有氧分解产生能量供给肌肉收缩的能力提高,而相反地使发挥速度所需要的无氧分解能力,因得不到锻炼而相对削弱,所以会影响速度,进而影响其他专项成绩,因此不适宜体育考生的800米训练。
体育考生800、1000米训练,第一阶段多采用变速跑训练;第二阶段变速跑和间歇跑训练交替采用;第三阶段多采用间歇跑的训练。
二、周训练计划中800、1000米训练的合理安排周训练计划是根据阶段训练计划所规定的任务、内容与要求制定的。
在制定周训练计划时,要准确地掌握学生的训练情况,根据学生现有的训练水平,周密地考虑训练的运动负荷量,兼顾各专项训练。
周训练计划中的800米训练安排:在第一、第二阶段,每周一般要有两次,第三阶段每周不得少于一次,训练间隔不得少于两天;必须与力量素质训练(特别是杠铃负重练习)叉开,一般安排在大强度力量素质训练前一到两天,或者周末,通过星期天的调整,以求达到超量恢复。
三、一次训练课运动量及强度安排体育考生800、1000米训练,第一阶段逐渐增加运动负荷量,第二阶段在增加运动负荷量的同时加大运动负荷强度,第三阶段只上强度而不增加运动量(或适量减小运动量)。
中考体育中1000米项目的训练方法有哪些在中考文化课考试之前,中考体育是非常重要的,它的得分影响到你的中考总体成绩,所以很多家长会花钱给孩子找私教,希望能将他们的体育成绩提升上去,不要拖中考的后腿。
今天给大家整理了中考体育中1000米项目的训练方法!中考体育中1000米项目的训练方法有哪些一、训练方法1.呼吸技术是全程的关键技术800米和1000米能量消耗大,练习时一般采用三步一呼,三步一吸;或者二步一呼,二步一吸。
呼吸时采用半张嘴与鼻相结合的方式,学会从牙缝中吸气,让呼吸节奏与步伐配合,加强呼气深度。
空气较冷时,舌尖顶上腭。
2.要匀速更要冲刺老师建议,考生在跑的过程中要匀速,在临近终点的最后200米时,要用尽全身力气,向前冲,这时可以大口呼吸,直到冲过终点。
考生在跑步的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动作,考生跑步时一定要放松,注意全身协调,用前脚掌着地,屈膝缓冲过渡到前脚掌蹬地,上体挺直放松,两臂自然有力地摆动。
二、训练计划1.按照计划进行训练学生要按照计划进行体能训练,每天都坚持慢跑,不要求速度,也不用计时间,学生只是通过这段时间的慢跑来提高自己的体力和体能。
通过这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基本可以具备长跑1000米(或 800米)的能力。
这个阶段完成之后,学生再长跑1000米(或800米)时,就不会有呼吸困难的感觉。
2.提高速度和耐力主要进行提高速度耐力的训练。
学生要在这一阶段时间适量加大训练强度,主要是提高跑步速度。
学生可以把考试要求的长跑距离分成若干段来进行训练。
比如女生可将800米跑分成2段,每段400米。
学生自己计时间,第一段一般要求在1分40秒到50秒的时间跑完,然后休息3分钟,再继续按照相同的时间把剩下的一段路程跑完。
通过这样的分段训练,学生可以逐渐提高自己的跑步速度。
3.进行模拟测试在考试前这一段时间,学生要进行自测。
学生可以自己进行计时模拟测试。
三、训练注意事项1.选择适合的场地要尽量选择塑胶的场地,不要在很坚硬的水泥地面上跑步。
800米1000米跑步技巧_800米跑的锻炼方法800米跑步是我们学生时期必考的短跑项目,但是跑800米还是有一定的技巧的。
下面店铺给大家分享800米1000米跑步技巧,希望能帮到大家。
800米1000米跑步技巧在1000/800米项目中,可以人为的把距离划分下段落。
1、起跑后的加速跑(前50-100米)。
2、途中跑(中段600-700米)。
3、最后冲刺跑(最后150-200米)。
阶段1主要任务:获取有利位置与加速。
阶段3的主要任务:冲刺过终点。
阶段2的距离最为长,它的主要任务:匀速通过,在这个过程中,呼吸节奏与呼吸方式最为重要。
1、呼吸节奏。
在跑步过程中,一个呼吸周期(吸一次加呼一次)里面跑了多少步可以称为呼吸节奏。
因人而异,2-3步。
并且在不同阶段时的呼吸节奏是不一样的。
比如刚开始的时候为3步,到最后的时候就可能变为2步。
所以要注意的是,在自己习惯的呼吸节奏基础上不断的去调整,在不同的阶段把控自己的呼吸节奏。
2、呼吸方式。
全程采用鼻子吸。
只有当呼吸极为急促的时候,才采用半张开嘴与鼻子呼相结合向外呼,原则上嘴不能吸气。
在后程呼吸实在困难采用微张开嘴与鼻子相结合向外呼。
呼吸节奏与呼吸方式采用的不好,会造成运动性腹痛、岔气、提前“极点”等。
提到呼吸,有必须赘述一下。
3、“极点”与“第二次呼吸”.“极点”指的是在1000/800米的后段,400米-700米处(距离因人而异)在跑动中会出现呼吸极为不顺畅,心慌,胸闷,难受,有一种不想跑下去的感觉,叫做“极点”.这是人体的保护抑制系统(人体在受到外界伤害时的正常反应)的作用。
这时不可能停止运动。
首先,减慢步频与减小步幅;其次,调整呼吸,尽可能的深呼吸。
比如“- - - -”几个急促呼吸后面跟一个长呼吸。
大概50米,会出现心慌,胸闷,难受的症状消失,呼吸顺畅,有一种刚起跑的感觉,称为“第二次呼吸”,这也是人体的正常反应。
高水平运动员有可能避免“极点”的出现。
中考8001000米训练方法
中考800米和1000米考试是初中生体育考试中的重要项目。
以下是一些建议的中考800米和1000米训练方法:
基础训练: 在训练过程中,需要注重基础训练,包括跑姿、呼吸、节奏等方面的训练。
可以通过慢跑、间歇跑、模拟比赛等方式进行基础训练。
增加训练强度: 训练强度需要逐渐增加,可以采用高强度训练和低强度训练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例如,每天进行两次训练,一次高强度训练,一次低强度训练。
提高跑步速度: 提高跑步速度需要通过间歇训练、冲刺训练、爬坡训练等方式进行。
可以选择在操场上进行绕圈跑、起伏跑等训练。
合理饮食: 在训练过程中,需要注意饮食,保证充足的营养和能量。
可以选择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如鸡胸肉、鱼肉、蔬菜等。
充足休息: 训练过程中需要给身体充分的休息时间,避免过度训练造成身体损伤。
可以选择在周末或假期进行训练。
总之,中考800米和1000米考试对于初中生来说是一项挑战。
通过科学的训练和合理的安排,可以提高跑步速度和体能水平,从而达到考试的要求。
1000/800米基本训练方法一、变速跑、间歇跑是体育考生800、1000米训练的主要手段800、1000米跑是一种有氧无氧跑的典型项目。
对有氧供能和无氧供能的要求都很高,因此,训练既要改善心脏和循环系统功能,增强有氧供能能力;又要改善肌肉工作能力,增强无氧供能的能力。
变速跑的生理效果,首先是增加心脏容量,改善跑的过程中心脏对循环系统的泵血能力,从而更好地向工作中的肌肉提供血液,提高有氧代谢能力,即提高了耐久能力。
间歇跑的生理效果,是引起肌肉中的血液的“过度酸化”,为了消除“过度酸化”对肌肉工作能力的影响,就要求血液中有大量的碱储备,发挥中和作用。
运动员有了更好地抵抗较长时间“过度酸化”和供氧不足的能力,便提高了无氧供能能力,即提高了速度耐力。
匀速跑(或定时跑)也有变速跑同样的生理效果,经常采用,会对肌肉收缩的生物化学变化发生影响,使肌肉中肌糖元增多,有氧分解产生能量供给肌肉收缩的能力提高,而相反地使发挥速度所需要的无氧分解能力,因得不到锻炼而相对削弱,所以会影响速度,进而影响其他专项成绩,因此不适宜体育考生的800米训练。
体育考生800、1000米训练,第一阶段多采用变速跑训练;第二阶段变速跑和间歇跑训练交替采用;第三阶段多采用间歇跑的训练。
二、周训练计划中800、1000米训练的合理安排周训练计划是根据阶段训练计划所规定的任务、内容与要求制定的。
在制定周训练计划时,要准确地掌握学生的训练情况,根据学生现有的训练水平,周密地考虑训练的运动负荷量,兼顾各专项训练。
周训练计划中的800米训练安排:在第一、第二阶段,每周一般要有两次,第三阶段每周不得少于一次,训练间隔不得少于两天;必须与力量素质训练(特别是杠铃负重练习)叉开,一般安排在大强度力量素质训练前一到两天,或者周末,通过星期天的调整,以求达到超量恢复。
三、一次训练课运动量及强度安排体育考生800、1000米训练,第一阶段逐渐增加运动负荷量,第二阶段在增加运动负荷量的同时加大运动负荷强度,第三阶段只上强度而不增加运动量(或适量减小运动量)。
800米1000米训练计划800米和1000米是中长跑项目中的重要赛事之一,训练计划的制定对于运动员的成绩提升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个针对800米和1000米训练的计划,包括训练目标、训练内容和训练周期,以帮助运动员取得更好的成绩。
一、训练目标800米和1000米的训练目标是提高运动员的速度和耐力,同时加强其心肺功能和肌肉弹性。
具体目标包括:1. 提高最大摄氧量和肌肉耐力;2. 提高速度和加快赛段间的恢复;3. 培养耐力和持久力,以应对赛程中的各种挑战。
二、训练内容1. 基础训练(前期阶段)在前期阶段,重点是提高运动员的基础身体素质和耐力能力。
该阶段的训练内容包括:- 长距离慢跑:每周进行2-3次长距离慢跑,距离在5-8公里之间,以提高心肺功能和耐力。
- 高强度间歇训练:每周进行2次高强度间歇训练,如200米冲刺+200米慢跑,重复6-8组,以提高速度和加快恢复能力。
- 登山训练:每周进行1次登山训练,选择适当的山地或坡道进行爬升训练,以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
2. 强化训练(中期阶段)在中期阶段,重点是进一步提高运动员的速度和力量,同时增强肌肉协调性。
该阶段的训练内容包括:- 中短距离冲刺训练:每周进行2次中短距离的冲刺训练,如400米冲刺,重复4-6组,以提高速度和爆发力。
- 爆发力训练:每周进行1次爆发力训练,包括蹲跳、深蹲等动作,以提高肌肉爆发力和协调性。
- 技术练习:每周进行2次技术练习,包括起跑姿势、弯道跑和终点冲刺等,以提高比赛技术水平。
3. 竞速训练(后期阶段)在后期阶段,重点是模拟比赛情况进行具体的竞速训练,以提高赛场表现。
该阶段的训练内容包括:- 模拟赛训练:每周进行1-2次模拟赛训练,包括800米和1000米的全程冲刺,以提高比赛适应能力和心理素质。
- 高强度间歇训练:每周进行1次高强度间歇训练,以提高速度和加快恢复能力。
- 短跑冲刺训练:每周进行1次短跑冲刺训练,如100米冲刺,重复8-10组,以提高速度和爆发力。
超实用!1000/800米训练的小技巧--变速跑!
变速跑大家都很熟悉,在体育课上或训练时大家都经历过,对于变速跑很多同学是又爱又恨,它跑起来确实非常的累,但对1000/800米的成绩提高非常有帮助。
变速跑是通过快慢速度交替跑,使身体机能在无氧代谢和有氧代谢交替,从而达到提高身体机能,提高耐力和速度。
变速跑是体育老师常采用的练习手段:
1.定距变速跑
定距变速跑是大家最熟悉的,在训练时,直道快跑,弯道慢跑,或者弯道快跑,直道慢跑。
在很多同学一起进行练习的情况下,快速跑能够满足每个同学的要求,同学们可以根据自身的能力去控制速度。
2.定时变速跑
定时变速跑是对快跑和慢跑设定固定时间,比如快跑15秒,慢跑20秒。
跑步时间完全可以自己设定。
3.极限变速跑
极限变速跑,故名思议就是快速跑的时候坚持最大速度到极限,然后慢跑恢复。
这种变速跑最累也是最难的,同时能够不断的突破速度的障碍!
其实变速跑的方法还有很多,可以根据场地、人数等来变换训练方法,只要能够坚持,成绩自然会提高!。
1000米800米训练方法
引言:
1000米和800米是田径比赛中常见的中长跑项目,对于参与者来说,掌握正确的训练方法和技巧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1000米和800米训练方法,帮助跑者提升速度和耐力,取得更好的成绩。
一、热身
在进行1000米和800米训练之前,热身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热身可以有效地预防运动损伤,提高身体的灵活性和血液循环。
常见的热身动作包括慢跑、动态拉伸和关节活动。
二、基础训练
1. 长跑训练
长跑是提高耐力的重要训练方式。
跑者可以选择在室外或室内的场地进行长跑训练,以适应不同的跑道条件。
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可以选择逐渐增加跑步的距离和时间,提高心肺功能和肌肉耐力。
2. 间歇训练
间歇训练是提高速度和耐力的有效方法。
跑者可以选择在跑道上进行间歇性的加速和减速训练。
比如,可以选择在100米的跑道上,以快速的速度跑200米,然后以慢速的速度跑200米,重复多次。
这样的训练可以提高肌肉的爆发力和耐力。
三、技巧训练
1. 起跑技巧
起跑是1000米和800米比赛中的关键环节。
跑者需要掌握正确的起跑姿势和技巧。
起跑时,双脚要紧贴起跑线,身体稍微前倾,双手放在身体两侧。
起跑时,要迅速用力推开地面,保持身体的稳定和平衡。
2. 转弯技巧
在800米比赛中,跑者需要在跑道上完成一次半圆的转弯。
为了保持速度和平衡,跑者应该选择内侧线路,并且保持身体的倾斜,尽量减小转弯半径。
转弯时,跑者需要保持手臂的摆动和腿部的频繁踏地,以保持速度的稳定。
四、饮食和休息
除了训练技巧和方法,饮食和休息对于提高1000米和800米比赛成绩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跑者需要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特别是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摄入,以提供足够的能量和修复受损的肌肉组织。
此外,跑者需要合理安排训练和休息时间,避免过度训练和疲劳。
结论:
通过正确的训练方法和技巧,跑者可以提高1000米和800米比赛的成绩。
热身、基础训练、技巧训练以及饮食和休息的合理安排都
是取得进步的关键。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跑者们在1000米和800米比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