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译英翻译难点
- 格式:docx
- 大小:37.55 KB
- 文档页数:2
翻译难点经验分享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跨国交流越来越频繁,翻译的重要性也逐渐凸显。
作为一名翻译者,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点,这些难点不仅需要我们有丰富的语言知识和文化素养,更需要我们有耐心和细致的态度。
在本文中,我将结合自己的经验,与大家分享翻译中常见的难点及解决方法。
一、词义歧义在翻译过程中,遇到词义歧义是很常见的事情,特别是在语境不明确的情况下更容易出现。
对于词义歧义,我们需要运用上下文和逻辑推理,合理地进行翻译。
例如,英文单词“Bank”,既可以表示“银行”,也可以表示“河岸”,在翻译时就需要根据语境进行判断。
又如英文中的形容词“fast”既可以表示“快速的”、“迅速的”,也可以表示“牢固的”、“紧凑的”,这时我们就需要根据句子结构及上下文来确定词义,确保翻译的准确性。
二、习惯用语和俚语在翻译世界各地的语言时,习惯用语和俚语是一个比较大的难点。
这些短语常常带有强烈的语言和地域特色,对于非母语的人来说,辨识和理解是比较困难的。
因此,在翻译过程中,我们需要学会根据语境翻译,同时也需要借助一些工具。
例如,英语中的“kick the bucket”就是一个俚语,意思是“过世”,但是直译会很别扭,因此在我们翻译时可以使用相应的汉语俚语来表达,如“挂了”。
对于习惯用语,我们可以选择使用相应的标准短语来表达,同时注意标注原文中的词语。
此外,我们也可以利用一些工具来学习和掌握更多的习惯用语和俚语,如阅读相关的书籍和资料,使用在线词典等。
三、语言风格差异在不同的语言和文化中,表达方式和语言风格也会有所不同。
在翻译时,我们需要根据原文所表达的情感、语气和语言特点,去适当地调整和转化译文的语言风格,使其更符合目标读者的文化背景和语言习惯。
例如,英文中的语言风格普遍比较直白,表达方式也比较简洁有力,而中文中的语言风格则更多地倾向于温和委婉,表达方式更注重语气和修辞。
因此,在翻译时,我们需要结合不同的语言风格差异,适当地进行语言转换和修辞调整,以便更好地传达原文的意思。
汉译英翻译难点举例说明汉译英的难点有哪些?一、学术型翻译每个语言环境下都会产生科学领域、社会领域、哲学领域、法学领域的不同名词,在语言环境的转换中,就要做到精确无比,不然容易不伦不类。
例如:1、社会领域脱贫致富――to shake off poverty set out on the road to prosperity 传销――pyramid sales 2、法学领域三个代表――Three Represents3、部分汉语名词由于其专业性则需要用汉语拼音代替。
例如:神舟九号――Shenzhou IX。
二、古诗词的翻译古代的诗词,在现代人看来,理解都稍显困难。
所以在翻译成英语时,需要注意的是原作者的行文风格,通假字的翻译,增添主语或动词等方面。
例如《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如深林,复照青苔上。
Empty the hills, no man in sight, Yet voices echo here; Deep in the woods slanting sunlight ,Falls on the jade-green moss.三、主语的翻译在中文的许多句子里,都会省略主语。
而在英语句子中,主语是不可缺少的。
所以主语的翻译也就成了我们汉译英的一大难题。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求同存异――找主语办喜事要选个良辰吉日。
――We usually choose an auspicious day for wedding.2、推倒主语谢绝参观――The place is not open to vist ors. 3、转移主语这个村建了一所小学――A primary school is this village. 4、结构主语要成功,就要付出劳动――It will cost you much labor to succeed in anytime. 四.成语的差异成语蕴含着中国的许多传统故事,所以翻译起来很是费劲。
[浅析汉英翻译的难点]汉英翻译技巧及难点汉英翻译,是在把汉语原文的意思充分理解之后的基础之上重新用英语进行表达的过程。
它是一种十分复杂的创造性劳动。
翻译要求翻译者对汉语语言及其相关的知识和文化具有深厚的功底。
同时翻译者还要对英语能够很好的掌握,熟悉英语的语法规则、写作风格、表达习惯和文化背景等。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往往遇到一些令人困惑的难点。
首先是文化差异。
一个国家、一个国家的生态地域、政治生活、物质生活、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不同的语言决定了不同的思维方式以及语言的表达方式,这样势必会产生文化方面的差异,这些差异往往成为翻译中的障碍。
有一种品牌的方便面“白象”,英语翻译成whiteelephant,语义对等是正确的,然而,从文化信息来看却不大合适,因为white elephant 在西方国家中的意思是“大而无用,累赘的东西”。
也许外国人看了这个品牌之后就不会购买这样的方便面。
就要求译者对西方文化有充分的了解。
在汉译英过程中,存在着文化缺失的显现。
很多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词语在英语中几乎无对应或相近的表达方式,比如,武术,气功等有鲜明中国特色的词语,都是由于文化空缺造成了词语空缺。
因此,译者必须克服这种文化差异给翻译过程中带来的束缚,并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灵活的翻译方法来进行处理,中国传统文化英译中出现的问题,使译文尽可能达意、传神。
比如在汉语中存在这大量的歇后语,其特点是存在双关,即借助于谐音、一词多义而达到一语双义的效果。
由于两种语言语音体系方面存在和很大的差异,在翻译过程中很难找到对应的起到幽默效果的词语,因此大部分译者都采取了忠实与原文的翻译方法。
汉语中有这样一个歇后语“外甥打灯笼,照舅(照旧)”,这个歇后语在《暴风骤雨》中出现,“一切跟平常一样,一切似乎都是外甥打灯笼,照舅(照旧)”,译为but things seemed to be setting down again.Thenthe villagers felt themselves back in the old rut.在《上海的早晨》中,“顶多在忙一阵子,再过几天还不是外甥打灯笼,照舅(照旧)”,从这两种译文可以看出,两者都无法表达出“灯笼…照舅”等形象,只能是忠实于原文,把“照旧”给翻译出来。
中英文翻译难点及解决方法研究引言: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各国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也越来越频繁,因此跨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语言差异已成为一项挑战。
而中英文翻译则是在这种语言差异中的一种重要形式。
中英文之间的翻译不仅涉及到语言上的差异,还涉及到文化、习惯、社会背景等多个方面。
因此,本文将分析中英文翻译的难点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 语言差异导致翻译困难中英文之间的语言差异是中英文翻译难点的最主要因素。
首先,语言的语法结构、基本词汇以及用词方式就存在巨大的不同。
其次,中英两种语言一些词汇上的差异也会导致翻译困难。
中英文翻译中的解决方法:1.深入理解目标语言和原始语言的语言差异。
语言是一种工具,它为人们提供了一种表达思想和感情的方法。
在中英文翻译中,语言的不同之处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因此,译者需要深入熟悉两种语言的基本语法结构和语言运用方式。
一旦了解了两种语言的基本差异,译者就能更好地处理与源语言的语言障碍。
2.通过专业翻译工具提高翻译质量。
在翻译过程中,翻译工具可以大大提高翻译的质量。
借助语法检查、拼写检查和同义词检查等工具,译者可以更好的处理翻译过程中的语言差异,从而提高翻译品质。
二.文化差异导致翻译难度中英文之间的文化差异也是中英文翻译难点的重要因素。
文化渊源不同,习俗和惯例的差异,语言表述的时间、地点、环境的不同等因素都会导致文化差异。
中英文翻译中的解决方法:1.充分了解本国和目标国的文化。
因为译者需要将一种文化转译成另一种文化,所以译者必须深入了解本国和目标国的文化。
在特定文化环境中,即使是用同样的语言,同样的词语的意义也会有所不同。
不了解文化,译者就难以准确的传达信息。
2.通过合理的解释方式缩小文化差异。
尽管文化差异难以避免,但译者可以通过适当的解释方式来简化它们的影响,从而缩小文化之间的差异。
例如,在翻译一篇文化类的文章时,译者可以通过添加注释或其他方式来解释一些区域性的概念,以便读者能够更好的理解文章的内容。
英汉翻译中的常见问题解析引言:英汉翻译是一门复杂而又有趣的艺术。
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英汉翻译的需求越来越大。
然而,由于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翻译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
本教案将从语法、词汇、文化等多个方面解析英汉翻译中的常见问题,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法。
一、语法问题1. 语序不同英语和汉语的语序有很大的不同。
英语是主谓宾的语序,而汉语是主谓宾的语序。
在翻译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语序的颠倒,给读者造成困惑。
解决方法:在翻译过程中,要根据上下文和语境进行调整,保证句子的通顺和易读。
2. 时态和语态的转换英语的时态和语态与汉语有很大的差异。
在翻译过程中,经常需要将英语的时态和语态转换为汉语的相应形式。
解决方法:要根据上下文和语境进行转换,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二、词汇问题1. 词义的多样性英汉两种语言的词汇有着不同的特点,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下可能有不同的词义。
解决方法:在翻译过程中,要根据上下文和语境选择合适的词义,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表达的恰当性。
2. 习惯用语和成语的翻译习惯用语和成语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有很重要的地位,但它们的翻译常常会带来困扰。
解决方法:在翻译过程中,要根据上下文和语境选择合适的习惯用语和成语,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表达的恰当性。
三、文化问题1. 文化差异英汉两种语言所处的文化环境不同,这导致了在翻译过程中常常会遇到文化差异的问题。
解决方法:在翻译过程中,要了解两种语言所处的文化背景,根据上下文和语境进行适当的调整,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贴近读者的需求。
2. 文化隐喻的翻译文化隐喻是文化中常见的表达方式,但在翻译过程中常常会带来困扰。
解决方法:在翻译过程中,要了解文化隐喻的含义和背景,根据上下文和语境进行适当的调整,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表达的恰当性。
结语:英汉翻译中的常见问题是一个复杂而又有趣的话题。
通过对语法问题、词汇问题和文化问题的解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英汉翻译中的挑战和难点,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法。
汉译英问题与解决方法
汉译英是许多学生在英语学习中面临的难题。
许多学生在翻译时往往会遇到各种问题,如词汇不足、语法错误、结构混乱等。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学生的翻译水平,还会影响学生的英语学习和交流能力。
因此,解决汉译英问题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解决方法:
1. 增强词汇量:词汇是翻译的基础。
学生需要积极学习和掌握更多的词汇,包括常用的单词、短语和句型。
同时,学生还要学会运用不同的词汇表达同样的意思,提高表达的准确性和多样性。
2. 提高语法水平:语法是翻译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需要掌握英语的基本语法规则,并能够正确运用语法知识进行翻译。
可以通过学习语法书籍和练习语法题来提高语法水平。
3. 注重句子结构:句子结构对于翻译来说非常重要。
学生需要了解英语句子结构的基本规律,并能够根据汉语句子的结构来调整英语句子的结构。
同时,学生还需要注意句子的连贯性和完整性,避免出现断句或者结构混乱的情况。
4. 学会阅读和翻译技巧:阅读和翻译技巧对于汉译英非常重要。
学生需要学会快速阅读和理解英语文章,同时还要学会提取关键信息和理清文章的逻辑结构。
在翻译时,学生可以采用逐词翻译、逐句翻译和整段翻译等不同的技巧,以提高翻译的准确性和流畅度。
总之,汉译英是一项需要长期积累和实践的技能。
学生可以通过增强词汇量、提高语法水平、注重句子结构和学习阅读和翻译技巧等方法来解决汉译英问题,提高翻译水平和英语交流能力。
英语翻译中级笔译:汉译英难点解析9导读:本文英语翻译中级笔译:汉译英难点解析9,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That Home is Home though it is never so Homely.译文:家虽不佳仍是家。
(刘炳善译)赏析:此处译例出自刘炳善先生的一篇谈翻译的文章,刘先生想用这个译例说明翻译时灵感思维的重要性,有时绝妙的译句真可谓"千呼万唤不出来,得来全不费功夫"。
刘先生说他的这个译句是一刹那间在脑海中闪现的。
本例的译句确实让人叫绝:原句中有"Home","Home","Homely" 这三个形,音相同(似)的词,译句中有"家","佳","家" 这三个音同的字,原句中不可传达的形美化成了译句中的音美,以"创"补"失",不失为一条思路。
俗语云,"机遇只青睐有准备的头脑",想在翻译实践方面作出一定成就的人不可不在平时多作准备。
They come out on to the village green and photograph each other in a stone armchair,said to be the throne of Artila.(Nancy Mitford: The Water Beetle)译文:踏上村中草地,看到一张石椅,听说是匈奴王阿提拉的宝座,就要照相;一个个登上大位,你给我照,我给你照。
(翁显良译)赏析:名词在英语中占优势,英语句子倾向于多用名词和介词。
现代汉语中动词占优势,一个句子不限于只用一个动词,可以连续使用几个动词,即所谓的动词连用,这是现代汉语句法的显著特征之一。
请看这里的原文和译文,原文里只使用了两个动词(过去分词"said"这里不计),而译文中却有六七个动词之多,前面几个动宾结构连用,中间不用任何连接词,纯靠动作发生的时间先后而产生语义上的关联,读来顺畅,自然。
第一篇形形色色的人1.一根筋儿one track-minded.别跟他较劲了。
他一根筋,你还不知道?Stop reasoning with him. Don‟t you know he is one track-minded?2.出众的人a lulu要说漂亮,我们公司新来的秘书可算是个相貌出众的女孩子了。
Talking about being pretty, our company‟s new secretary is indeed a lulu.3.两面派two-faced我知道怎样对付两面派,而且一眼就能看出谁是一贯两面讨好的人。
I know how to handle two-faced people and can even tell at the first glance who are in the habit of running with the hare and hunting with the hounds.(注:run with the hare and hunt with the hounds指人两面讨好,不得罪任何一方的做法。
)4.傻大个儿a lummox听说那个傻大个儿把他们公司的买卖搞得一团糟。
It is said that the lummox has loused up their company‟s whole business.5.收破烂儿的人a rag man那些收破烂儿的人走街串户,有时也能挣不少钱。
Those rag men going from door to door sometimes may also earn quite a handsome sum of money.6.乡巴佬a hayseed她说她决不会嫁给一个乡巴佬,不管他多有钱。
She insisted that she would not marry herself off to a hayseed, no matter how rich he was.7.不三不四的人riff-raffs老张的家里总来些不三不四的人,可想而知老张不是什么好东西。
英译汉英汉互译【实用版】目录1.英译汉的重要性2.英汉互译的难点与技巧3.提高英译汉能力的方法4.实际应用中的英汉互译案例正文英译汉,即英文到中文的翻译,是现代社会中十分常见的一种翻译需求。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英语已经成为了国际通用语言,许多国外的文献、资料、影视作品等都需要经过英译汉,才能让国内的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接受。
然而,英译汉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其中充满了各种难点和挑战。
例如,英语中有许多固定搭配和习惯用语,翻译时需要考虑到其特殊的语境和含义;英语的语法结构和表达方式与中文也有很大的差异,翻译时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转换。
英汉互译更是充满了挑战。
除了需要掌握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的基本语法和词汇外,还需要了解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和特点,以便在翻译时进行适当的转换和调整。
同时,英汉互译还需要掌握一定的翻译技巧和策略,例如对译、意译、直译、转喻等,以便更好地传达原文的含义和表达方式。
那么,如何提高英译汉和英汉互译的能力呢?首先,我们需要扎实掌握英语和汉语的基本语法和词汇,这是进行翻译工作的基础。
其次,我们需要多阅读、多翻译,以此来提高我们的翻译技能和经验。
此外,我们还可以参加一些翻译培训课程,或者寻求专业的翻译人员的指导和帮助。
在实际应用中,英汉互译的案例无处不在。
例如,在国际会议中,我们需要将英文的演讲稿翻译成中文;在影视作品中,我们需要将英文的对话翻译成中文字幕;在商务交流中,我们需要将英文的合同和文件翻译成中文。
这些都需要我们有扎实的英译汉和英汉互译的能力。
总的来说,英译汉和英汉互译是一项充满挑战和机遇的工作,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和提高。
英汉互译英汉1. 什么是英汉互译?英汉互译是指将英语和汉语之间进行相互转换的过程。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英语作为一种国际通用语言,与汉语的关系日益密切。
因此,掌握英汉互译技能对于沟通交流、文化交流以及跨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2. 英汉互译的难点尽管英语和汉语都属于世界上最重要的语言之一,但由于两种语言在表达方式、句法结构、文化内涵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进行英汉互译时会遇到一些难点。
2.1 文化差异中西方文化存在明显的差异,这也反映在了两种语言之间。
例如,在英文中,“猫”被描述为“cat”,而在中文中,“猫”被描述为“猫”。
这种差异不仅仅是表达方式上的区别,更体现了两种文化对事物的理解和认知。
2.2 句法结构句法结构是指一个句子中各个成分之间的关系和顺序。
英语和汉语的句法结构存在一些差异,例如,英语中主语+谓语+宾语的顺序在汉语中可能会被颠倒。
这就需要在互译过程中灵活运用句法结构的变化。
2.3 习惯用语和俚语习惯用语和俚语是两种语言中常见的表达方式。
然而,由于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的不同,英汉互译时可能会遇到一些习惯用语和俚语难以直接对应的情况。
这时候需要通过理解其内涵和寻找相似表达来进行翻译。
3. 英汉互译技巧为了有效地进行英汉互译,以下是一些实用的技巧:3.1 理解上下文理解上下文是进行准确翻译的关键。
通过仔细阅读原文并分析上下文,可以更好地理解句子的意思、情感色彩以及所传递的信息。
只有充分理解了原文,才能更好地进行翻译。
3.2 注重准确性和流畅性在进行英汉互译时,要注重翻译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准确性是指翻译结果与原文的一致性,而流畅性则是指翻译结果在语言表达上的自然和流畅。
只有兼顾准确性和流畅性,才能使翻译更加贴近原文。
3.3 学习常见表达学习常见表达是提高英汉互译能力的重要途径。
通过积累常见的表达方式、短语和句型,可以更好地应对各种翻译任务。
在学习中应注重实践,通过大量阅读、写作和口语练习来提高自己的英汉互译能力。
英译汉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案在进行英译汉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可能涉及语言、文化、表达方式等方面。
本文将探讨一些英译汉的常见问题,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以帮助读者更好地应对这些挑战。
1. 语法结构的不同问题:英语和汉语的语法结构存在显著差异,翻译时难以保持句子的原有结构。
解决方案:翻译时要注意调整语法结构,确保译文自然流畅。
有时候需要重新构思句子,以使其在汉语环境下更为通顺。
2. 多义词的翻译问题:英语中的许多词汇具有多义性,翻译时难以确定最合适的意思。
解决方案:根据上下文和语境选择最合适的译文,确保译文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
有时候需要参考专业词典或咨询相关领域的专家。
3. 文化差异导致的表达方式不同问题:英语和汉语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有些表达方式在汉语中可能不够地道。
解决方案:在翻译时要注意尊重文化差异,选择适当的表达方式,使译文更符合汉语习惯。
有时候可以使用类比或解释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
4. 习惯用语和俚语的翻译问题:英语中的习惯用语和俚语在汉语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表达方式。
解决方案:尽量避免直译,而是选择相近意思的汉语习惯用语或表达方式。
在翻译时考虑到目标读者的理解程度,以确保信息传达的准确性。
5. 专业术语的翻译问题:英语文本中包含大量专业术语,翻译时难以找到准确对应的汉语词汇。
解决方案:在翻译专业术语时,可以参考相关领域的标准术语表,或者查阅专业词典。
如有需要,可以注明原文专业术语以保留原文信息。
6. 时态和语态的转换问题:英语中的时态和语态在汉语中可能需要进行转换,以适应语言习惯。
解决方案:注意时态和语态的变化,确保译文在汉语环境中符合语法规范。
这涉及到对上下文语境的准确理解和灵活运用。
7. 长句和短句的转换问题:英语中的句子往往较长,翻译成汉语时可能需要拆分或重组。
解决方案:在翻译长句时,注意保持句子的逻辑结构,合理拆分或重组,确保读者容易理解。
同时,要确保每个子句在汉语环境下都是通顺的。
英译汉英汉互译
【实用版】
目录
1.英译汉的重要性
2.英汉互译的难点与技巧
3.如何提高英译汉和英汉互译能力
4.总结
正文
英译汉,即英文到中文的翻译过程,是跨文化交流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与其他语言之间的交流愈发频繁。
英译汉作为英语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我国人民的英语水平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英汉互译并非易事,其中存在着诸多难点和挑战。
例如,语言结构、语法规则、词汇表达和文化差异等方面都可能导致翻译过程中出现困难。
为了更好地进行英汉互译,我们需要掌握一定的翻译技巧。
首先,我们要了解英汉两种语言的特点和差异。
英语是一种形合的语言,注重句子结构的完整和逻辑关系;而汉语则是意合的语言,更注重表达意思的直观性和简洁性。
因此,在英译汉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调整句子结构和表达方式,使之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
其次,我们要积累丰富的词汇和表达。
翻译过程中,词汇的丰富性和表达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我们需要通过大量阅读和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
此外,我们还要注重文化差异的处理。
翻译不仅仅是语言之间的转换,还涉及到文化背景的传递。
因此,在英汉互译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对文化差异进行适当的处理,使之更加符合目标语言的文化语境。
总之,英译汉和英汉互译是我国英语学习者和跨文化交际者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要想在这方面取得较好的成果,我们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水平、积累丰富的词汇和表达,同时注意处理好语言结构、语法规则和文化差异等方面的问题。
英汉翻译技巧:常见翻译难点解析引言英汉翻译作为一项重要的语言交流工具,在跨文化交流和全球化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然而,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存在着许多困难和挑战,尤其是在翻译过程中。
本文将探讨英汉翻译中常见的难点,并提供一些解决方案和技巧。
1. 词义与场景1.1 多义词在英汉两种语言中,许多词汇存在多个意义,这给翻译带来了困扰。
例如英语单词"bank"可以表示银行、河岸等不同含义,需要根据上下文进行准确翻译。
解决方案:•仔细分析上下文,理解原文意图。
•根据句子结构、逻辑关系以及相关背景知识进行推测。
1.2 文化差异由于英汉两种语言所处的不同文化背景,某些表达方式在两种语言中可能会产生误解或无法直接对应。
解决方案:•熟悉目标文化,并做好文化背景的调研。
•利用类比、转换思维方式,寻找与原文等效的表达。
2. 语法和句型2.1 语序差异英汉两种语言在语序上存在明显的差异,这会导致句子结构不同,一对一的翻译可能会造成语意混乱。
解决方案:•理解原文词组和句子整体结构,而不仅仅是个别单词。
•根据目标语言的习惯和规范重新排列句子结构。
2.2 被动语态和主动语态英汉两种语言对被动和主动的运用有所不同,译者需要注意将被动和主动的信息准确传达出来。
解决方案:•注意原文中是否使用了被动形式或者主动形式。
•根据谓语所表达的行为主体确定最佳翻译方式。
3. 文化典故和成语3.1 文化典故文化典故是各国民族文化积淀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翻译中,如果不了解源于特定文化背景下的典故,可能会导致翻译出现纰漏或遗失。
解决方案:•充分了解原文中的典故背景和意义。
•寻找目标语言中与之相近的表达方式。
3.2 成语成语是一种固定概念和惯用语法结构的特殊表达方式。
在英汉翻译中,对于特定成语的准确理解和翻译是至关重要的。
解决方案:•理解成语背后所蕴含的意义与文化内涵。
•寻找目标语言中与之相等或相似的成语表达方式。
结论英汉翻译技巧涉及到多个层面的问题,包括词义、句型、文化差异等。
汉译英翻译难点
举例说明汉译英的难点有哪些?
一、学术型翻译
每个语言环境下都会产生科学领域、社会领域、哲学领域、法学领域的不同名词,在语言环境的转换中,就要做到精确无比,不然容易不伦不类。
例如:1、社会领域
脱贫致富――to shake off poverty set out on the road to prosperity 传销――pyramid sales 2、法学领域
三个代表――Three Represents
3、部分汉语名词由于其专业性则需要用汉语拼音代替。
例如:神舟九
号――Shenzhou IX。
二、古诗词的翻译
古代的诗词,在现代人看来,理解都稍显困难。
所以在翻译成英语时,需要注意的是原作者的行文风格,通假字的翻译,增添主语或动词等方面。
例如《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如深林,复照青苔上。
Empty the hills, no man in sight, Yet voices echo here; Deep in the woods slanting sunlight ,Falls on the jade-green moss.
三、主语的翻译
在中文的许多句子里,都会省略主语。
而在英语句子中,主语是不可缺少的。
所以主语的翻译也就成了我们汉译英的一大难题。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求同存异――找主语
办喜事要选个良辰吉日。
――We usually choose an auspicious day for wedding.
2、推倒主语
谢绝参观――The place is not open to vist ors. 3、转移主语
这个村建了一所小学――A primary school is this village. 4、结构主语
要成功,就要付出劳动――It will cost you much labor to succeed in anytime. 四.
成语的差异
成语蕴含着中国的许多传统故事,所以翻译起来很是费劲。
1、借助已有的英语俗语来进行翻译,使得成语的意思在英语环境中也变得通俗易懂。
瓮中之鳖――A rat in a hole(将“鳖”借助英语环境翻译为rat) 水底捞月――To fish in the air(“水”“月”代为fish和air) 2、词汇空缺
东施效颦――The ugly imitates the beautiful in such a distoted way that
the ugliness of the ugly becomes worse.
五、
谦辞敬语与委婉语的翻译
中国自古都崇尚在待人接物上要谦逊。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都有很多的谦辞敬语,而在
英语环境中,很少有这样的使用。
所以如果从中文翻译过来,就会存在文化差异。
我们翻
译时需要在了解中文意思的前提下,翻译成地道英语用语。
过世、长眠、与世长辞――fall asleep, go to a better world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