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贵州水城矿业大河边
- 格式:pptx
- 大小:795.25 KB
- 文档页数:74
一、矿井概况大河边煤矿位于六盘水市钟山区大河镇境内,地理位置为东经104°51′~104°52′,北纬26°37′~26°45′之间,大河边煤矿是水城矿业(集团)公司的一个中型矿井,井田位于大河边耳状向斜西翼南端。
水大铁路、水毕公路从矿区附近经过。
该矿于1966年开工建设,设计生产能力60万吨/年,设计服务年限为100年。
1970年底简易投产,1979年达到设计能力,矿井通过1994年至1997年改扩建设,矿井为四采区生产,水平为+1100m,设计能力为120万吨/年,由于改扩建中,各系统未按设计进行完善,故矿井生产能力未达到设计要求。
大河边煤矿为斜井开拓,每个区段所有煤层布置一条机轨合一巷道,中煤组布置集中瓦斯抽放巷道。
井筒及主要开拓巷道布置在玄武岩层内,井筒采取逐区段往下延深。
主斜井采用箕斗提升方式运输,副斜井采用矿车串车提升方式。
采用分区抽出式通风。
+1317m标高的水经+1317m水仓排至+1500m水仓,然后由+1500m水仓排至地面。
第一水平+1500m水平的一、二、三采区已于1997年回采完毕,靠北部的两个采区由于受乡镇煤矿开采影响,煤层破坏严重,省煤炭工业局已下文划归钟山区开采;第二水平+1200m水平为现生产水平。
全矿现有一个生产采区即四采区,根据生产的需要现由南京设计院规划设计为为两个采区。
即:南翼采区、北翼采区(正在设计报批中)。
全矿现有两个采煤工区,三个掘进工区,一个巷修工区。
全矿二○○三年末在册职工总数2251人,其中原煤生产人数1773人。
矿井东南+1500m标高以上以F2-1断层与红旗矿毗邻,+1500 m标高以下以白岩脚断层F1-3为界,西以乃河流煤柱为界,浅至34#煤层露头线,深至1#煤层+1000m水平标高。
走向长6km,倾斜宽2.36km,面积14.16km2。
井田范围内煤系地层总厚212~249m,一般厚232.75m,含煤27~39层,可采煤层5层,均属中厚煤层,其平均总厚10.8m。
党委书记郎华伟矿长梁晓敏大湾煤矿位于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大湾镇境内,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大湾井田分主井、风井、副井三个工业厂区,占地面积约27.8平方千米,地质储量30169万吨,工业储量29112万吨,可采储量25413.6万吨。
煤种为主焦煤,煤质优良,低硫低灰,高发热量,是冶金、电力、化工优质用煤。
大湾煤矿于1992年开工建设,2000年全面投入生产。
原设计年生产能力90万吨,20 06年经贵州省煤管局核定矿井生产能力115万吨。
下辖采煤、掘进、巷修、通风等工区和机关业务科室共30个单位、部门,全矿在册职工2021人,其中,管理人员158人(专业技术人员104人),员工1863人。
截至2009年2月,已生产原煤863万吨。
现正在实施300万吨扩能技改工程。
2006年5月、8月分别开工建设的中井年设计生产能力为90万吨,西井为90万吨/年,截至2009年2月,中、西井共完成投资1.01亿元,完成60048.93米的掘进进尺。
现开采的东井年生产能力为120万吨,有2个综采工作面、9个掘进工作面(其中3个综掘机械化作业工作面)。
大湾煤矿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科技兴矿之路。
现装备有两套综采设备和三套综掘设备,运输实现皮带输送机械化。
调度指挥采用了综合信息管理系统,配置了一套电子考勤系统对上下井作业人员进行自动考勤,安全生产管理正向信息化迈进。
通过加大投入和改造,已建立了较为完备的矿井通风系统、矿井瓦斯抽采系统、矿井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矿井供电系统、矿井排水系统、矿井防尘系统、矿井压风系统、矿井提升运输系统。
2004年建成西南地区第一座瓦斯发电站,现使用17台RW-500燃气发电机组,单机容量500KW/h,装机总容量达8500 KW/h。
大湾煤矿坚持改革发展之路。
一是深化劳动、人事、工资分配三项制度改革,实行定编、定岗、定员、定责“四定制”。
二是提出建设“两型三化四个一流”(本质安全型、和谐高效型、管理精细化、质量标准化、行为规范化、管理一流,安全一流、效益一流、文明一流)现代化矿井的奋斗目标。
贵州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贵州水城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大河边煤矿价款计算结果的复函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贵州省国土资源厅•【公布日期】2016.11.12•【字号】黔国土资储资函[2016]345号•【施行日期】2016.11.1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矿产资源正文关于贵州水城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大河边煤矿价款计算结果的复函黔国土资储资函[2016]345号你院《关于申请贵州水城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大河边煤矿价款计算备案的函》(黔国土规院价备申字〔2016〕042号)收悉,现函复如下:一、2011年,我厅对贵州水城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大河边煤矿进行过价款处置。
根据《关于水城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大河边煤矿采矿权价款评估(计算)备案证明》(黔国土资矿评备字[2011]122号),该矿山应缴纳价款10133.6万元。
按照《关于缴纳汪家寨煤矿等七个煤矿采矿权价款问题的回复》(黔国土资储资函[2011]62号),贵州水城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已一次性交清大河边煤矿价款10133.6万元。
二、按照《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减轻煤炭企业负担促进煤炭行业平稳发展工作措施的通知》(黔府办发[2015]22号)的规定,现水城大河边煤矿申请按中型矿山最长颁证年限20年对该矿山进行价款处置。
根据国土规院价备申字〔2016〕042号,本次价款计算结果为:根据《关于<贵州水城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大河边煤矿(预留)资源储量核实及勘探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证明》(黔国土资储资函[2015]351号)及专家评审意见书,截止2015年3月31日,累计查明矿权范围内煤炭保有资源13964万吨,开采消耗较上次处置价款时新增1680.96万吨,煤类为气煤。
根据《关于印发<贵州水城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大河边煤矿(变更)开发利用方案>的函》(黔国土资矿管函[2016]485号)及专家审查意见,该矿山设计生产规模90万吨/年,矿山服务年限60年。
贵州省水城矿务局某煤矿“9·27”特大爆炸事故2000年9月27日20点30分,贵州省水城矿务局某煤矿四采区41114机巷发生一起瓦斯煤尘爆炸事故。
事故波及整个四采区,造成162人死亡,37人受伤,其中重伤14人,直接经济损失1227.22万元。
矿井概况某煤矿位于贵州省六盘水市境内。
井田走向长为8km,倾斜宽为0.9km—1.9km,面积约12.65km2,矿井可采储量9946万吨。
1974年投入生产,设计年生产能力90万吨,1999年实际产量63.3万吨。
矿井为平硐上、下山开拓,抽出式通风。
1999年矿井瓦斯的鉴定结果为高瓦斯矿井,贵州省煤炭工业局审批意见为按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管理。
矿井的相对瓦斯涌出量是16.63m3/t·d,绝对瓦斯涌出量是29.93m3/min,自然发火期为7—9个月,煤尘爆炸指数为27%—36%,具有爆炸性,11号煤层的瓦斯含量是15.78m3/t,最大瓦斯压力是16.3Kg/cm2。
矿井通风状况为:矿井需要风量4510m3/min,实际风量5078m3/min,矿井负压1930Pa,最大风量流程8040m。
井田采用走向平硐开拓。
划分为一个水平,即+1800水平,水平内分8个采区,为单水平上、下山开采。
现开采的是第四采区下山部分。
主要可采煤层为3号、7号和11号。
四采区为三条集中下山开拓。
其中:轨道下山和通风行人下山进风,轨道下山回风。
在采区的西冀共布置两个回采工作面(41112综采工作面、41114高档工作面)、一个综采准备工作面和6个掘进工作面(41116轨巷、41116切眼、41118轨巷、四采区通风行人下山及联络巷)。
事故经过事故当班井下共出勤244人,主要是41112综采面和41114高档面的生产、41114综采准备工作面的安装和6个掘进工作面的掘进及维修。
20点41116轨巷开始排放瓦斯,20点38分,井下汇报+1740车场有一股黑烟冲出来,烟雾很大。
构建“立体抽采”系统实现矿区瓦斯源头治理贵州水城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一、企业概况水城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现有8对生产矿井,除1对矿井为高瓦斯矿井外,其余都是煤与瓦斯突出矿井。
设计生产能力1071万t/a,核定生产能力1031万t/a,核定通风能力1351万t/a,2007年生产原煤801万t。
水城矿区地质构造复杂,大小断层发育、煤层赋成条件较差,给开采布局、瓦斯治理、顶板管理造成困难;含煤地层为二叠系上统宣威组和龙潭组,矿井开采深度大,目前开采深度在300~800m之间;煤层瓦斯含量高,为15~25 m3/t,主采煤层绝大部分是突出煤层并且是自燃煤层,煤尘具有爆炸危险性。
近年来,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增加,矿山压力越来越大,瓦斯涌出量逐年上升,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不断增大。
历史上曾发生过79次煤与瓦斯突出动力现象,18次瓦斯爆炸事故,12次瓦斯燃烧事故,14次瓦斯窒息事故,瓦斯灾害治理的任务十分繁重。
二、构建“立体抽采”系统,实现瓦斯源头治理(一)提前用专用岩石巷道打穿层钻孔抽采瓦斯在煤层开采之前,首先在煤层的下部或上部岩层(或瓦斯含量小的煤层)中开掘抽采瓦斯专用巷道,巷道长度与煤层开采走向长度基本相同,在抽采瓦斯专用巷道内每隔30m布置一个抽采钻场,在钻场内施工穿层抽采钻孔到开采煤层进行抽采(图1)。
抽采钻孔在煤层内成网格布置,钻孔长度80~120m,钻孔终孔间距10m左右。
每个钻场布置24~32个钻孔,抽采浓度20%~40%,抽采负压在15~18kPa,抽采纯瓦斯流量在0.5~0.8 m3/min,抽采时间达到1年以上。
图1 大河边煤矿S1376底板专用抽采巷道布置示意图(二)本煤层顺层钻孔先抽后采(掘)掘进工作面掘进前,通常在工作面向前方施工5个直径为65mm、长度为80~100m的顺层抽采钻孔对掘进巷道前方煤体中的瓦斯进行抽采。
同时,在掘进工作面巷道两帮布置钻场向掘进前方煤体施工钻孔,钻场间距为30m。
贵州水城矿业股份有限公司老鹰山煤矿“3·11”较大顶板事故调查报告2019年3月11日9时50分,贵州水城矿业股份有限公司老鹰山煤矿(以下简称老鹰山煤矿)1081综采工作面发生一起较大顶板事故,造成3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约362.06万元。
事故发生后,贵州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李再勇,副省长陶长海,六盘水市委书记王忠,市委副书记、市长李刚等领导分别对事故抢险救援及善后处理等工作作出了指示、批示;贵州煤矿安全监察局局长李建民,贵州省应急管理厅厅长冯仕文等率有关部门人员赶赴现场传达省、市领导的指示、批示精神,指导抢险救援及善后处理工作。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也派员赶赴现场指导抢险救援及善后处理工作。
3月12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经六盘水市人民政府同意,成立了以贵州煤矿安全监察局水城监察分局局长刘长华为组长,六盘水市应急管理局安全生产执法局副局长徐应华、市能源局副局长吴学刚、贵州煤矿安全监察局水城监察分局副局长滕杰为副组长,贵州煤矿安全监察局水城监察分局、六盘水市应急管理局、能源局、公安局、总工会、水城县人民政府有关人员为成员的事故调查组,对事故展开调查;同时聘请有关专家对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进行鉴定。
事故调查组按照“科学严谨、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的原则,通过现场勘查、调查取证和查阅相关资料,查明了事故原因,划清了事故责任,依据六盘水市纪委监委《关于<关于贵州水城矿业股份有限公司老鹰山煤矿“3·11”较大顶板事故移交调查的函>的复函》提出了对有关责任人员、责任单位的处理建议和防范措施。
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事故单位基本情况(一)公司概况2011年7月,成立贵州水矿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水矿控股公司),2012年7月,成立贵州水城矿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水矿股份公司),属国有控股公司。
一、矿井概况大河边煤矿位于六盘水市钟山区大河镇境内,地理位置为东经104 51 '〜104 52 ',北纬26 37 '〜26 45 '之间,大河边煤矿是水城矿业(集团)公司的一个中型矿井,井田位于大河边耳状向斜西翼南端。
水大铁路、水毕公路从矿区附近经过。
该矿于1966年开工建设,设计生产能力60万吨/年,设计服务年限为100年。
1970年底简易投产,1979年达到设计能力,矿井通过1994年至1997年改扩建设,矿井为四采区生产,水平为+1100m ,设计能力为120万吨/年,由于改扩建中,各系统未按设计进行完善,故矿井生产能力未达到设计要求。
大河边煤矿为斜井开拓,每个区段所有煤层布置一条机轨合一巷道,中煤组布置集中瓦斯抽放巷道。
井筒及主要开拓巷道布置在玄武岩层内,井筒采取逐区段往下延深。
主斜井采用箕斗提升方式运输,副斜井采用矿车串车提升方式。
采用分区抽出式通风。
+1317m 标高的水经+1317m 水仓排至+1500m 水仓,然后由+1500m 水仓排至地面。
第一水平+1500m 水平的一、二、三采区已于1997年回采完毕,靠北部的两个采区由于受乡镇煤矿开采影响,煤层破坏严重,省煤炭工业局已下文划归钟山区开采;第二水平+1200m水平为现生产水平。
全矿现有一个生产采区即四采区,根据生产的需要现由南京设计院规划设计为为两个采区。
即:南翼采区、北翼采区(正在设计报批中)。
全矿现有两个采煤工区,三个掘进工区,一个巷修工区。
全矿二。
三年末在册职工总数2251人,其中原煤生产人数1773人。
矿井东南+1500m 标高以上以F2-1断层与红旗矿毗邻,+1500 m标高以下以白岩脚断层F1-3为界,西以乃河流煤柱为界,浅至34#煤层露头线,深至1#煤层+1000m 水平标高。
走向长6km,倾斜宽2.36km,面积14.16km 2。
井田范围内煤系地层总厚212〜249m,一般厚232.75m ,含煤27〜39层,可采煤层5层,均属中厚煤层,其平均总厚10.8m。
目录一、企业背景 (5)1.1 工商信息 (5)1.2 分支机构 (5)1.3 变更记录 (5)1.4 主要人员 (8)1.5 联系方式 (8)二、股东信息 (8)三、对外投资信息 (8)四、企业年报 (9)五、重点关注 (10)5.1 被执行人 (10)5.2 失信信息 (10)5.3 裁判文书 (10)5.4 法院公告 (11)5.5 行政处罚 (12)5.6 严重违法 (12)5.7 股权出质 (13)5.8 动产抵押 (13)5.9 开庭公告 (13)5.11 股权冻结 (13)5.12 清算信息 (13)5.13 公示催告 (14)六、知识产权 (14)6.1 商标信息 (14)6.2 专利信息 (14)6.3 软件著作权 (14)6.4 作品著作权 (14)6.5 网站备案 (14)七、企业发展 (15)7.1 融资信息 (15)7.2 核心成员 (15)7.3 竞品信息 (15)7.4 企业品牌项目 (15)八、经营状况 (15)8.1 招投标 (15)8.2 税务评级 (16)8.3 资质证书 (16)8.4 抽查检查 (16)8.5 进出口信用 (16)8.6 行政许可 (16)一、企业背景1.1 工商信息企业名称:贵州水城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大河边煤矿工商注册号:520200000016218统一信用代码:91520200914650552N法定代表人:胡登举组织机构代码:91465055-2企业类型:股份有限公司分公司(国有控股)所属行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经营状态:开业注册资本:-注册时间:1986-08-19注册地址: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大河镇营业期限:1986-08-19 至无固定期限经营范围:法律、法规、国务院决定规定禁止的不得经营;法律、法规、国务院决定规定应当许可(审批)的,经审批机关批准后凭许可(审批)文件经营;法律、法规、国务院决定规定无需许可(审批)的,市场主体自主选择经营。
贵州省大河边煤矿采掘对含水层破坏探析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大河边煤矿采掘对含水层的破坏,提出了含水层结构、水位,含水层水质的防治措施及含水层监测。
关键词:含水层;结构;水位;监测1 煤矿采掘对含水层的破坏1.1对含水层结构的破坏煤炭采掘煤炭采掘造成煤层顶板围岩冒落与裂缝破坏,从而引起地表变形-沉陷,其冒落带、导水裂缝带和保护层带(即“三带”)的高度发生变化。
而煤层采掘形成的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也不会造成新生界松散层下部含、隔水层(组)结构的破坏,不会导致新生界松散层上、中部含水层(组)的水位降低或疏干,更不会对地表水产生影响。
而煤层开采必然会破坏碎屑岩类基岩裂隙水的结构,对碳酸盐岩类岩溶裂隙水结构破坏较严重,因为主要煤层的开采使岩溶裂隙水的顶部隔水层受到破坏,使得隔层水进入到煤层中。
1.2对含水层水位的破坏1.2.1对松散岩类孔隙水的破坏该矿井主要可采煤层的顶板岩性均为中硬,煤层倾角≤55°,根据《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采掘规程》,导水裂缝带和上部保护层高度计算模式为:导水裂缝带高度:式中,ΣM为累计采厚,m;n为分层层数。
计算的导水裂隙带计算高度与设计留设防水安全煤岩柱比照。
由计算结果可知,该煤矿各可采煤层在采掘上限时的导水裂隙带高度加保护层厚度之和均小于设计留设的防水安全煤岩柱高度。
该井田新生界松散层厚度在197.9~467.8m之间,煤层埋深一般在380~560m以下,煤炭采掘形成的导水裂隙带发育不会达到新生界内,且新生界各含水组基本无水力联系。
因此无论是受采掘影响的基岩裂隙水,还是由地面供给井下生产用水和消防洒水等井下排水,均不会造成对松散岩类孔隙水的影响,也不会造成地表浅层民用井水的干枯,更不会对地表水体产生影响。
1.2.2对二叠系砂岩裂隙含水层的破坏煤系砂岩分布在煤层和泥质岩石之间,砂岩厚度小,分布不稳定,又有煤层和泥岩相隔,断层带一般含水性弱,导水性差。
将含水层按煤层划分,本次方案主要考虑主采煤层C1、C5、C11、C13、C17顶板含水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