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数行程问题(含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14.67 KB
- 文档页数:4
行程问题50道详解一1、甲、乙二人以均匀的速度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他们第一次相遇地点离A地4千米,相遇后二人继续前进,走到对方出发点后立即返回,在距B地3千米处第二次相遇,求两次相遇地点之间的距离.解:第二次相遇两人总共走了3个全程,所以甲一个全程里走了4千米,三个全程里应该走4*3=12千米,通过画图,我们发现甲走了一个全程多了回来那一段,就是距B地的3千米,所以全程是12-3=9千米,所以两次相遇点相距9- (3+4)二2千米.2、甲、乙、丙三人行路,甲每分钟走60米,乙每分钟走67. 5米,丙每分钟走75米,甲乙从东镇去西镇,丙从西镇去东镇,三人同时出发,丙与乙相遇后,又经过2分钟与甲相遇,求东西两镇间的路程有多少米?解:那2分钟是甲和丙相遇,所以距离是(60+75) X2=270米,这距离是乙丙相遇时间里甲乙的路程差所以乙丙相遇时间=2704- (67. 5-60)=36分钟,所以路程二36X (60+75)=4860 米.3、A, B两地相距540千米.甲、乙两车往返行驶于A, B两地之间,都是到达一地之后立即返回,乙车较甲车快.设两辆车同时从A地出发后第一次和第二次相遇都在途中P地.那么两车第三次相遇为止,乙车共走了多少千米?解:根据总结:第一次相遇,甲乙总共走了2个全程,第二次相遇,甲乙总共走了4个全程,乙比甲快,相遇又在P点,所以可以根据总结和画图推出:从第一次相遇到第二次相遇,乙从第一个P点到第二个P点,路程正好是第一次的路程. 所以假设一个全程为3份,第一次相遇甲走了2份乙走了4份.第二次相遇,乙正好走了1份到B地,又返回走了1份.这样根据总结:2个全程里乙走了(540一3)X 4=180X4二720 千米,乙总共走了720X3二2160 千米.4、小明每天早晨6: 50从家岀发,7: 20到校,老师要求他明天提早6分钟到校.如果小明明天早晨还是6: 50从家出发,那么,每分钟必须比往常多走25米才能按老师的要求准时到校.问:小明家到学校多远?(第六届《小数报》数学竞赛初赛题第1题)解:原来花时间是30分钟,后来提前6分钟,就是路上要花时间为24分钟. 这时每分钟必须多走25米所以总共多走了24X25二600米而这和30分钟时间里,后6分钟走的路程是一样的,所以原来每分钟走600三6二100米.总路程就是=100X30=3000 米.5、小张与小王分别从甲、乙两村同时出发,在两村之间往返行走(到达另一村后就马上返回),他们在离甲村3. 5千米处第一次相遇,在离乙村2千米处第二次相遇.问他们两人第四次相遇的地点离乙村多远(相遇指迎面相遇)?解:画示意图如下.第二次相遇两人己共同走了甲、乙两村距离的3倍,因此张走了3.5X3 = 10. 5 (千米).从图上可看出,第二次相遇处离乙村2千米.因此,甲、乙两村距离是10.5-2 = 8.5 (千米).每次要再相遇,两人就要共同再走甲、乙两村距离2倍的路程.第四次相遇时, 两人己共同走了两村距离(3+2 + 2)倍的行程.其中张走了3.5X7=24.5 (千米),24. 5二8. 5 + 8. 5 + 7. 5 (千米).就知道第四次相遇处,离乙村8. 5-7. 5=1 (千米).答:第四次相遇地点离乙村1千米.行程专题50道详解二6、小王的步行速度是4. 8千米/小时,小张的步行速度是5.4千米/小时,他们两人从甲地到乙地去.小李骑自行车的速度是10. 8千米/小时,从乙地到甲地去. 他们3人同时出发,在小张与小李相遇后5分钟,小王又与小李相遇.问:小李骑车从乙地到甲地需要多少时间?解:画一张示意图:王张李I -------------------- 1---------------------- 1 ---------------- 1甲 B 入乙,图中A点是小张与小李相遇的地点,图中再设置一个B点,它是张、李两人相遇时小王到达的地点.5分钟后小王与小李相遇,也就是5分钟的时间,小王和小李共同走了B与A之间这段距离,它等于(4.8 f 10.8)= (千米)这段距离也是出发后小张比小王多走的距离,小王与小张的速度差是(5. 4-4. 8)千米/小时•小张比小王多走这段距离,需要的时间是1.34- (5. 4-4.8) X60=130 (分钟).这也是从出发到张、李相遇时已花费的时间.小李的速度10. 8千米/小时是小张速度5. 4千米/小时的2倍.因此小李从A到甲地需要1304-2=65 (分钟).从乙地到甲地需要的时间是130+65=195 (分钟)=3 小时15 分.答:小李从乙地到甲地需要3小时15分.7、快车和慢车分别从A, B两地同时开出,相向而行.经过5小时两车相遇.已知慢车从B到A用了12. 5小时,慢车到A停留半小时后返回.快车到B停留1小时后返回.问:两车从第一次相遇到再相遇共需多少时间?解:画一张示意图:设C点是第一次相遇处.慢车从B到C用了5小时,从C到A用了12. 5-5=7. 5 (小时).我们把慢车半小时行程作为1个单位.B到C10个单位,C到A15个单位. 慢车每小时走2个单位,快车每小时走3个单位.有了上而〃取单位〃准备后,下面很易计算了.慢车从C到A,再加停留半小时,共8小时.此时快车在何处呢?去掉它在B 停留1小时.快车行驶7小时,共行驶3X7=21 (单位).从B到C再往前一个单位到D 点.离A点15-1 = 14 (单位).现在慢车从A,快车从D,同时出发共同行走14单位,相遇所需时间是14=(2 + 3) =2.8 (小时).慢车从C到A返回行驶至与快车相遇共用了7. 5 + 0. 5 + 2. 8 = 10. 8(小时).答:从第一相遇到再相遇共需10小时48分.8、一辆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如果车速提高20%,可以比原定时间提前一小时到达;如果以原速行驶120千米后,再将速度提高25%,则可提前40分钟到达. 那么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解:设原速度是1.原时间=学,鹿耐间=学+ 2珈就得出,沁20%后,所用时间缩短1 _ 5到扇取圆的 1 + 20%_?这是具体地反映::距离固定,时间与速度成反比2 _ 片Cl-t> =6(小时)•□用原速行驶需要6J1 _ 4□同样道理,车遠提高25%,所用时间缩短到原来的1 + 25%_5\.换一句话说,缩短了]现在要充分利用这个;5 5如果一开始就加速25%,可少时间-360X | = 72 (分钟).现在只少了40分钟,72-40= 32 (分钟)•说明有一段路程耒加逮而没有少这个匸2分钟,它应是这的!因此这段路所用时间是32-|=160〔分钟).段路程所用时间 5 J真巧,$20760=160(分钟),120X (1+1)= 270 (千米)・原速的行程与加速的行程所用时间一样•因此全程长• 4 4答’甲、乙两地相距2®.壬米*9.—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如果车速提高20%,可以提前1小时到达。
小学奥数行程问题应用题100题及答案(1) 亮亮从家到学校需要走960米,他平时早晨7:00出发去上学,每分钟走40米,可以准时到校,亮亮今天起床晚了,他7:08才出发,为了准时到校,他每分钟需要走多少米?(2) 丹丹从家去学校,每分钟走60米,走了10分钟到达学校,问丹丹家到学校的距离有多远?(3) 王叔叔开车从北京到上海,从开始出发,车速即比原计划的速度提高了19,结果提前一个半小时到达;返回时,按原计划的速度行驶 280 千米后,将车速提高16,于是提前1 小时 40 分到达北京.北京、上海两市间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4) 有一个圆形人工湖的周长是450米,小胖在雷雷前面50米处,两人同时沿顺时针方向跑。
已知小胖速度为200米/分,雷雷速度为150米/分,问:几分钟后小胖追上雷雷?(5) 甲乙二人上午8时同时从东村骑车到西村去,甲每小时比乙快6千米。
中午12时甲到西村后立即返回东村,在距西村15千米处遇到乙。
求东西两村相距多少千米?(6) 田田和牛牛两人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出发,如果两个人同向而行,田田26分钟可以赶上牛牛;如果两个人相向而行的话,6分钟就可以相遇。
已知牛牛每分钟走50米,求甲、乙两地之间的路程。
(7)上学路上当当发现田田在他前面,于是就开始追田田。
当当每分钟走70米,田田每分钟走45米,当当一共经过了30分钟才追上田田,请问:两人开始相距多远?(8)飞飞和薇薇在操场上比赛跑步,飞飞每分钟跑60米,薇薇每分钟跑40米,一圈跑道长400米,他们同时从起跑点背向出发,那么第一次相遇需要多少分钟?第二次相遇需要多少分钟?第三次相遇需要多少分钟?有什么规律呢?(9)小明在420米长的环形跑道上跑了一圈,前一半时间的速度为8米/秒,后一半时间的速度为6米/秒。
问:他后一半路程用了多少时间?(10)六年级同学从学校出发到公园春游,每分钟走72米。
15分钟以后,学校有急事要通知学生,派乐乐骑自行车从学校出发用9分钟追上同学们,乐乐每分钟要行多少米才可以准时追上同学们?(11)甲、乙两人在周长为400米的环形跑道上同时同地同向而行,甲每分钟走60米,乙每分钟走40米,甲每追上乙一次,两人就会击一次掌,当两人击了第3次掌时,甲掉头往回走,每相遇一次仍击一次掌,两人又击了5次掌,此时甲走了多少米?乙走了多少米?(12)有一个周长为100米的圆形花圃,小张和小王同时从边上同一点出发,沿着同一方向跑步,已知小张的速度是5米/秒,小王的速度是3米/秒,小张跑多少圈后才能第一次追上小王?(13)小王和小李两人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出发同向而行,小李在前,小王在后面。
奥数:行程问题(6题)例1:某校和某工厂间有一条公路,该校下午2点钟派车去该厂接某劳模来较作报告,往返需用1小时,这位劳模在下午1点钟便离厂步行向学校走来,途中遇到接他的汽车,上车去学校,在下午2点40分到,汽车速度是劳模的几倍解:汽车行驶全程时间是1个小时,现在情况汽车2点出发,2点40分回来,说明汽车行驶40分钟,也就是说走了全程的三分之二。
在不管单位的情况下可列式:车速*20min=三分之二路程(因为往返用了40min,所以单程是20min),人步行的时间是1点走到2点的60min,再加上汽车行驶三分之二路程用的20min,即80min,可列式:人速*80min=三分之一路程。
两式相除车速=8倍人速8倍例2、自行车队出发24分钟后,通信员骑摩托车去追他们。
在距出发点9千米处追上了自行车队。
通信员立即回出发点,然后又返回去追自行车队,再追上时恰好离出发点18千米。
求自行车队和摩托车的速度。
答案:与例1类似,摩托车24分钟行9千米×2,所以速度为9×2×(60÷24)=45(千米/小时) 摩托车行9千米用12(=24÷2)分钟,比自行车快24分钟,所以自行车36(=12+24)分钟行9千米,速度为9×60÷36=15(千米/小时)例3、刘江骑自行车在一条公共汽车线路上行驶。
线路的起点站和终点站间隔相同的时间发一次车,并且车速都相同。
他发现从背后每隔12分钟开过来一辆汽车,而迎面每隔4分钟有一辆汽车驶来。
问汽车是每隔多少时间发一辆车?答案:由于每隔12分钟,背后开过来一辆车,而每隔4分钟有一辆车迎面驶来,所以每经过12分钟,恰好有两辆车从不同的方向驶过身边,不妨假设一开始就如此。
设相邻两辆车的间隔为1个单位,到开始时,刘江背后的一辆车与刘江相距1个单位,刘江前面的在第三辆车与刘江相距3个单位,经过12分钟,这两辆车从不同方向驶过刘江身边,由于这两辆车之间相距4个单位,车速相等,所以各驶过2个单位,而刘江则走过1个单位,这表明车速是刘江的2倍,于是汽车6(=12÷2)分钟驶过1个单位,即每6分钟发一辆车。
小学奥数多人行程问题及答案【三篇】
【篇一】
答案
【篇二】
已知小明与小强步行的速度比是2:3,小强与小刚步行的速度比是4:5。
已知小刚10分钟比小明多走420米,那么小明在20分钟里比小强
少走几米?
解析:
根据条件,小明、小强和小刚的速度比是:2×4:3×4:5×3=8:12:15再根据"小刚10分钟比小明多走420米"能够得出,小明10
分钟走:420×8÷(15-8)=480米所以,小明在20分钟里比小强少走:[480×(12-8)÷8]×2=480米做完才发现,小明20分钟比
小强少走的,正好是小明10分钟走的路程,所以方法应该更简单一些。
另一种方法:
把小强的看作单位"1",那么小明是小强的2/3,小刚是小强的
5/4所以小强10分钟行420÷(5/4-2/3)=720米小明10分钟比小
强少行1-2/3=1/3,那么20分钟就少行1/3×2=2/3所以,小明在
20分钟里比小强少走720×2/3=480米
【篇三】。
奥数专题行程问题50道题目详解1、甲、乙二人以均匀的速度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他们第一次相遇地点离A地4千米,相遇后二人继续前进,走到对方出发点后立即返回,在距B地3千米处第二次相遇,求两次相遇地点之间的距离.解:第二次相遇两人总共走了3个全程,所以甲一个全程里走了4千米,三个全程里应该走4*3=12千米,通过画图,我们发现甲走了一个全程多了回来那一段,就是距B地的3千米,所以全程是12-3=9千米,所以两次相遇点相距9-(3+4)=2千米。
2、甲、乙、丙三人行路,甲每分钟走60米,乙每分钟走67.5米,丙每分钟走75米,甲乙从东镇去西镇,丙从西镇去东镇,三人同时出发,丙与乙相遇后,又经过2分钟与甲相遇,求东西两镇间的路程有多少米?解:那2分钟是甲和丙相遇,所以距离是(60+75)×2=270米,这距离是乙丙相遇时间里甲乙的路程差所以乙丙相遇时间=270÷(67.5-60)=36分钟,所以路程=36×(60+75)=4860米。
3、A,B两地相距540千米。
甲、乙两车往返行驶于A,B两地之间,都是到达一地之后立即返回,乙车较甲车快。
设两辆车同时从A地出发后第一次和第二次相遇都在途中P地。
那么两车第三次相遇为止,乙车共走了多少千米?解:根据总结:第一次相遇,甲乙总共走了2个全程,第二次相遇,甲乙总共走了4个全程,乙比甲快,相遇又在P点,所以可以根据总结和画图推出:从第一次相遇到第二次相遇,乙从第一个P点到第二个P点,路程正好是第一次的路程。
所以假设一个全程为3份,第一次相遇甲走了2份乙走了4份。
第二次相遇,乙正好走了1份到B地,又返回走了1份。
这样根据总结:2个全程里乙走了(540÷3)×4=180×4=720千米,乙总共走了720×3=2160千米。
4、小明每天早晨6:50从家出发,7:20到校,老师要求他明天提早6分钟到校。
行程问题奥数题(共5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甲从A地出发,乙从B地出发相向而行,两人在C地相遇,相遇后甲继续走到B地后返回,乙继续走到A地后返回,第二次在D地相遇。
一般知道AC和AD的距离,主要抓住第二次相遇时走的路程是第一次相遇时走的路程的两倍。
例题:1.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向而行,在距B地54千米处相遇,它们各自到达对方车站后立即返回,在距A地42千米处相遇。
请问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2.两汽车同时从A、B两地相向而行,在离A城52千米处相遇,到达对方城市后立即以原速沿原路返回,在离A城44千米处相遇。
两城市相距()千米绕圈问题:3.在一个圆形跑道上,甲从A点、乙从B点同时出发反向而行,8分钟后两人相遇,再过6分钟甲到B点,又过10分钟两人再次相遇,则甲环行一周需要()A.24分钟B.26分钟C.28分钟D.30分钟有甲,乙同时行走,一个走得快,一个走得慢,当走的慢的走在前,走得快的过一段时间就能追上。
这就产生了“追及问题”。
实质上,要算走得快的人在某一段时间内,比走得慢的人多走的路程,也就是要计算两人都的速度差。
如果假设甲走得快,乙走得慢,在相同时间(追及时间)内:追及路程=甲走的路程-乙走的路程=甲的速度×追及时间-乙的速度×追及时间=速度差×追及时间核心就是“速度差”的问题。
1.一列快车长170米,每秒行23米,一列慢车长130米,每秒行18米。
快车从后面追上慢车到超过慢车,共需()秒钟2.甲、乙两地相距100千米,一辆汽车和一台拖拉机都从甲开往乙地,汽车出发时,拖拉机已开出15千米;当汽车到达乙地时,拖拉机距乙地还有10千米。
那么汽车是在距乙地多少千米处追上拖拉机的千米千米千米千米3.环形跑道周长是500米,甲、乙两人按顺时针沿环形跑道同时、同地起跑,甲每分钟跑50米,乙每分钟跑40米,甲、乙两人每跑200米均要停下来休息1分钟,那么甲首次追上乙需要多少分钟甲乙二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并在两地间往返行走。
含答案】四年级奥数行程问题精选练习(相遇、追及)小牛老师工作室精华讲义:小学奥数行程问题知识点一:相遇问题1.两辆汽车同时从相距325千米的两地相对开出。
甲车速度为35千米/时,乙车速度为30千米/时。
当甲、乙两车相遇时,它们各行驶了多少千米?解答:两车相对速度为35+30=65千米/时。
根据相遇问题,它们行驶的总时间相等,所以它们各行驶了325/2=162.5千米。
2.高小帅家距离学校3000米。
小帅妈妈从家出发接小帅放学,小帅也要从学校回家。
他们同时出发。
小帅妈妈每分钟比小帅多走24米。
30分钟后两人相遇。
那么小帅的速度是多少?解答:设小帅速度为v,则小帅妈妈速度为v+24.根据相遇问题,它们行驶的总时间相等,所以小帅行驶了30v米,小帅妈妈行驶了30(v+24)米。
因为两人相遇,所以它们行驶的总路程为3000米,即30v+30(v+24)=3000,解得v=48米/分钟,即小帅的速度为48/60=0.8米/秒。
3.甲、乙两辆汽车分别从A、B两地相对而行。
已知甲车的速度为38千米/时,乙车的速度为40千米/时。
甲车先行2小时后,乙车才开始出发,乙车行驶5小时后两车相遇。
求A、B两地的距离。
解答:设A、B两地的距离为d。
则甲车行驶了d+2×38千米,乙车行驶了5×40千米。
因为它们相遇,所以它们行驶的总路程相等,即d+2×38+5×40=2×38+5×40+d,解得d=342千米。
4.两列城际列车从两城同时相对开出,其中一列车的速度为40千米/时,另一列车的速度为45千米/时。
在行驶途中,两列车先后各停车4次,每次停车15分钟。
这样经过7小时后两车相遇。
求两城的距离。
解答:设两城的距离为d。
则两车相对速度为40+45=85千米/时。
因为两车在行驶途中各停车4次,所以它们行驶的总时间为7小时-4×4×15分钟=6.4小时。
【导语】海阔凭你跃,天⾼任你飞。
愿你信⼼满满,尽展聪明才智;妙笔⽣花,谱下锦绣第⼏篇。
学习的敌⼈是⾃⼰的知⾜,要使⾃⼰学⼀点东西,必需从不⾃满开始。
以下是为⼤家整理的《四年级奥数⾏程问题及答案【三篇】》供您查阅。
【第⼀篇】甲、⼄两个港⼝之间的⽔路长300千⽶,⼀只船从甲港到⼄港,顺⽔5⼩时到达,从⼄港返回甲港,逆⽔6⼩时到达。
求船在静⽔中的速度和⽔流速度? 解答:由题意可知,船在顺⽔中的速度是300÷5=60千⽶/⼩时,在逆⽔中的速度是300÷6=50千⽶/⼩时,所以静⽔速度是(60+50)÷2=55千⽶/⼩时,⽔流速度是(60-50)÷2=5千⽶/⼩时。
【第⼆篇】某船在静⽔中的速度是每⼩时15千⽶,它从上游甲地开往下游⼄地共花去了8⼩时,⽔速每⼩时3千⽶,问从⼄地返回甲地需要多少时间? 【分析】顺⽔速度是15+3=18千⽶/⼩时,从甲地到⼄地的路程是18×8=144千⽶,从⼄地返回甲地时是逆⽔,逆⽔速度是15-3=12千⽶/⼩时,⾏驶时间为144÷12=12⼩时。
【第三篇】A、B两港相距360千⽶,甲轮船往返两港需35⼩时,逆流航⾏⽐顺流航⾏多花了5⼩时。
⼄轮船在静⽔中的速度是每⼩时12千⽶,⼄轮船往返两港要多少⼩时? 解答:⾸先要求出⽔流速度,由题意可知,甲轮船逆流航⾏需要(35+5)÷2=20⼩时,顺流航⾏需要 20-5=15⼩时,由此可以求出⽔流速度为每⼩时[360÷15-360÷20]÷2=3千⽶,从⽽进⼀步可以求出⼄船的顺流速度是每⼩时 12+3=15千⽶,逆⽔速度为每⼩时12-3=9千⽶,最后求出⼄轮船往返两港需要的时间是360÷15+360÷9=64⼩时。
奥数思维拓展:行程问题(试题)一、选择题1.小张从家到单位有两条一样长的路。
一条是平路、另一条是一半上坡路,一半下坡路,小张上班走这两条路所用的时间一样多。
已知下坡的速度是平路的1.5倍,那么上坡的速度是平路的()倍。
A.35B.25C.14D.342.15辆车组成一列车队以速度v经过主席台,已知主席台长度为L,车长为S,每辆车之间的距离为车长的15倍,请问这列车队经过主席台需要多少时间?()。
A.225S LV+B.240S LV+C.2252S LV+D.2102S LV+3.已知A、B两地相距300米.甲、乙两人同时分别从A、B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在距A地140米处相遇;如果乙每秒多行1米,则两人相遇处距B地180米.那么乙原来的速度是每秒()米.A.235B.245C.3D.315二、填空题4.甲、乙两人同时从A、B两地开车相向而行,经过2小时在距中点21千米处相遇。
甲的平均速度为x千米/小时,乙比甲的34少6千米,乙的平均速度为( )千米小时;已知60x=,那么A、B两地相距( )千米。
5.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他们相遇时,甲比乙多行90米,相遇后乙的速度减少50%,甲到B地后立即调头,追上乙时离A地还有90米,那么A、B两地间的距离为( )米。
6.李阳和明明同时从公园的南、北门出发,相向而行,李阳每分钟行走100米,明明速度与李阳的速度比是4∶5,两人出发20分钟后相遇,公园南、北门相距( )米。
7.平时在微风吹送下,一帆船由甲地经3小时到达乙地.今天这船照例在微风中从甲地出发,行驶了全程的13;由于风向骤变,船继而以原速度的25行驶了8千米,接着风向又变得顺起来,而且风力加大,这时船以最初的速度的2倍行驶,到达乙地时比往常迟36分钟.则甲乙两地相距_______千米.8.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乙的速度是甲的2,二人相遇后继续3行进,甲到B地、乙到A地后立即返回.已知两人第二次相遇的地点距第三次相遇的地点是100千米,那么,A、B两地相距( )千米.9.(2003年迎春杯)甲、乙两人同时同地同向出发,沿环形跑道匀速跑步.如果出发时乙的速度是甲的2.5倍,当乙第一次追上甲时,甲的速度立即提高25%,而乙的速度立即减少20%,并且乙第一次追上甲的地点与第二次追上甲的地点相距100米,那么这条环形跑道的周长是_______米.三、解答题10.A、B两地相距840千米,甲、乙两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经过6时相遇,已知两车的速度比是3∶4,甲、乙两车每时分别行驶多少千米?11.甲、乙两车从相距900km的两地相向而行,乙车速度为每小时100km。
2019-12-27小学数学试卷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2、提前xx分钟收取答题卡一、单选题(共11题;共0分)1.甲、乙两地相距112千米,小强骑自行车,每小时行25千米。
小明步行每小时行10千米。
二人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出发,经过几小时后二人相遇?正确列式是( )A.112÷(25-10)B.112÷(25+10)C.112÷25-112÷10D.112÷10-112÷252.小芳和小玲两人骑自行车同时从甲、乙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小芳每小时行20千米,小玲每小时行18千米,2.5小时后两人相遇。
求甲、乙两地间的路程。
正确列式是( )A.20+18×2.5B.20×2.5×18×2.5C.18+20×2.5D.(20+18)×2.53.如图,沿着边长为90米的正方形,按A→B→C→D→A…方向,甲从A以63米/分的速度,乙从B以72米/分的速度同时行走,当乙第一次追上甲时是在正方形的某个顶点处,则这个顶点是()A.顶点AB.顶点BC.顶点CD.顶点D4.如图,甲、乙两动点分别从正方形ABCD的顶点A、C同时沿正方形的边开始移动,甲点依顺时针方向环行,乙点依逆时针方向环行.若乙的速度是甲的速度的5倍,则它们第2010次相遇在边()上.A.ABB.BCC.CDD.DA5.如图,赛车场的2400米跑道中套着1800米小跑道,大跑道与小跑道有1200米路程相重,甲车以每秒40米的速度沿大跑道逆时针方向跑,乙车以每秒20米的速度沿小跑道顺时针方向跑,两人同时从两跑道的交点A处出发,那么他们第二次在跑道上相遇时,甲共跑了()米.A.4400B.3600C.2800D.15006.如图所示,甲骑车顺时针方向、乙步行逆时针方向沿着正方形的边同时从A点出发,刚好在B点相遇.已知甲骑车8分钟可骑完一圈,那么乙步行()分钟可走完一圈.A.6B.8C.24D.327.如图,在一圆形跑道上,甲从A点、乙从B点同时出发,反向而行,8分后两人相遇,再过6分甲到B 点,又过10分两人再次相遇.甲环行一周需()分.A.28B.30C.32D.348.池塘周围有一条道路,A、B、C三人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A和B往逆时针方向走,C往顺时针方向走.A以每分钟80米、B以每分钟65米的速度行走,C在出发后的20分钟遇到A,再过2分钟遇到B,池塘的周长是()米.A.2800B.3000C.3200D.33009.两人同时从相距6400米的两地出发相向而行,一个人骑摩托车,每分钟走600米,另一个人骑自行车,每分钟走200米。
行程问题(一)邹玉芳例1: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东西两地相向开出,甲车每小时行56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8千米。
两车在距中点32千米处相遇。
东西两地相距多少千米?思路导航:两车在距中点32千米处相遇,由于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所以相遇时,甲车应行了全程的一半多32千米,乙车行了全程的一半少32千米,因此,两车相遇时,甲车比乙车共多行了32×2=64(千米)。
两车同时出发,又相遇了,两车所行的时间是一样的,为什么甲车会比乙车多行64千米?因为甲车每小时比乙车多行56-48=8(千米)。
64÷8=8(时),所以两车各行了8小时,求东西两地的路程只要用(56+48)×8=832(千米)练习:1.甲、乙两汽车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
甲汽车每小时行50千米,乙汽车每小时行55千米,两车在距中点15千米相遇。
求两地之间的路程是多少千米?2、一辆汽车和一辆摩托车同时从A、B两城相对开出,汽车每小时行60千米,摩托车每小时行70千米,当摩托车行到两城中点处时,与汽车还相距30千米,求A、B两城之间的距离?3、下午放学时,小红从学校回家,每分钟走100米,同时,妈发也从家里出发到学校去接小红,每分钟走120米,两人在距中点100米的地方相遇,小红家到学校有多少米?例2:快车和慢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向开出,快车每小时行40千米,经过3小时快车已驶过中点25千米,这时快车与慢车还相距7千米。
慢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思路导航:快车3小时行驶40×3=120(千米),这时快车已驶过中点25千米,说明甲乙两地间路程的一半是120-25=95(千米)。
此时,慢车行了95-25-7=63(千米),因此慢车每小时行63÷3=21(千米)练习:1、兄弟二人同时从学校和家中出发,相向而行。
哥哥每分钟行120米,5分钟后哥哥已超过中点50米,这时兄弟二人还相距 30米。
弟弟每分钟行多少米?2、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32千米,4小时后,剩下的路程的一半少8千米,如果改用每小时56千米的速度行驶,再行几小时到乙地?3、学校运来一批树苗,五(1)班的40个同学都去参加植树活动,如果每人植3棵,全班同学能植这批树苗的一半还多20棵。
专题08行程问题1.A 、B 两地相距330千米,一辆客车和货车同时分别从A 、B 两地相向出发,客车以60千米/时的速度行驶,货车以50千米/时的速度行驶,客车和货车行驶几小时后相遇?2.同方向行驶的火车,快车每秒行30米,慢车每秒行22米.如果从辆车头对齐开始算,则行24秒后快车超过慢车,如果从辆车尾对齐开始算,则行28秒后快车超过慢车.快车长多少米,慢车长多少米?3.现有速度不变的甲、乙两车,如果甲车以现在速度的2倍去追乙车,5小时后能追上,如果甲车以现在速度的3倍去追乙车,3小时后能追上.那么甲车以现在的速度去追,几小时后能追上乙车?4.货车和客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货车速度是68千米/时,客车速度是95千米/时,经过2.8小时相遇,两地相距多少千米?5.甲、乙两车从相距325千米的两地同时相向而行,2.5小时后还相距65千米,已知甲车每小时行4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6.兄妹二人同时由家上学,哥哥每分钟走90米,妹妹每分钟走60米。
哥哥到校门口时发现忘记带课本,立即沿原路回家去取,行至离校180米处和妹妹相遇,问他们家离学校有多远?7.甲乙两地相距770千米,一列客车和一列货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货车每小时行50千米,客车的速度是货车的1.2倍,两车开出后几小时相遇?8.甲、乙两车同时从A 、B 两地出发相向而行,4小时相遇后又相距9千米,已知甲车行完全程要7小时,乙车每小时行27千米,AB 两地间的路程是多少千米?9.学校组织学生步行去野外实习,每分钟走80米,出发9分钟后,班长发现有重要东西还在学校,就以原速度返回,找到东西再出发时发现又耽搁了18分钟,为了在到达目的地之前赶上队伍他改骑自行车,速度为260米/分,当他追上学生队伍时距目的地还有120米.求走完全程学生队伍步行需多长时间?10.甲、乙两人分别从相距 35.8千米的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行 4 千米,但每行 30 分钟就休息 5 分钟;乙每小时行 12 千米,则经过多少时间两人相遇?19.A、B两地相距960km。
一、 相遇与追及1、路程和路程差公式【例 1】 如下图,某城市东西路与南北路交会于路口A .甲在路口A 南边560米的B 点,乙在路口A .甲向北,乙向东同时匀速行走.4分钟后二人距A 的距离相等.再继续行走24分钟后,二人距A 的距离恰又相等.问:甲、乙二人的速度各是多少?【考点】行程问题 【难度】3星 【题型】解答【关键词】2003年,明心奥数挑战赛【解析】 本题总共有两次距离A 相等,第一次:甲到A 的距离正好就是乙从A 出发走的路程.那么甲、乙两人共走了560米,走了4分钟,两人的速度和为:5604140÷=(米/分)。
第二次:两人距A 的距离又相等,只能是甲、乙走过了A 点,且在A 点以北走的路程=乙走的总路程.那么,从第二次甲比乙共多走了560米,共走了42428+=(分钟),两人的速度差:5602820÷=(米/分),甲速+乙速140=,显然甲速要比乙速要快;甲速-乙速20=,解这个和差问题,甲速14020280=+÷=()(米/分),乙速1408060=-=(米/分).【答案】甲速80米/分,乙速60米/分2、多人相遇【例 2】 有甲、乙、丙3人,甲每分钟走100米,乙每分钟走80米,丙每分钟走75米.现在甲从东村,乙、丙两人从西村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在途中甲与乙相遇6分钟后,甲又与丙相遇. 那么,东、西两村之间的距离是多少米?【考点】行程问题 【难度】2星 【题型】解答【解析】 甲、丙6分钟相遇的路程:()1007561050+⨯=(米);甲、乙相遇的时间为:()10508075210÷-=(分钟);东、西两村之间的距离为:()1008021037800+⨯=(米).【答案】37800米3、多次相遇【例 3】 甲、乙两车分别同时从A 、B 两地相对开出,第一次在离A 地95千米处相遇.相遇后继续前进到达目的地后又立刻返回,第二次在离B 地25千米处相遇.求A 、B 两地间的距离是多少千米?【考点】行程问题 【难度】2星 【题型】解答【解析】 画线段示意图(实线表示甲车行进的路线,虚线表示乙车行进的路线):可以发现第一次相遇意味着两车行了一个A 、B 两地间距离,第二次相遇意味着两车共行了三个A 、B 两地间的距离.当甲、乙两车共行了一个A 、B 两地间的距离时,甲车行了95千米,当它们共行三个A 、B 两地间的距离时,甲车就行了3个95千米,即95×3=285(千米),而这285千米比一个A 、B 两地间的距离多25千米,可得:95×3-25=285-25=260(千米).【答案】260千米二、典型行程专题1、火车过桥【例4】某列车通过250米长的隧道用25秒,通过210米长的隧道用23秒,若该列车与另一列长150米.时速为72千米的列车相遇,错车而过需要几秒钟?【考点】行程问题之火车问题【难度】3星【题型】解答a)根据另一个列车每小时走72千米,所以,它的速度为:72000÷3600=20(米/秒),某列车的速度为:(25O-210)÷(25-23)=40÷2=20(米/秒)某列车的车长为:20×25-250=500-250=250(米),两列车的错车时间为:(250+150)÷(20+20)=400÷40=10(秒)。
2019-12-27小学数学试卷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2、提前xx分钟收取答题卡一、单选题(共11题;共0分)1.甲、乙两地相距112千米,小强骑自行车,每小时行25千米。
小明步行每小时行10千米。
二人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出发,经过几小时后二人相遇?正确列式是( )A.112÷(25-10)B.112÷(25+10)C.112÷25-112÷10D.112÷10-112÷252.小芳和小玲两人骑自行车同时从甲、乙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小芳每小时行20千米,小玲每小时行18千米,2.5小时后两人相遇。
求甲、乙两地间的路程。
正确列式是( )A.20+18×2.5B.20×2.5×18×2.5C.18+20×2.5D.(20+18)×2.53.如图,沿着边长为90米的正方形,按A→B→C→D→A…方向,甲从A以63米/分的速度,乙从B以72米/分的速度同时行走,当乙第一次追上甲时是在正方形的某个顶点处,则这个顶点是()A.顶点AB.顶点BC.顶点CD.顶点D4.如图,甲、乙两动点分别从正方形ABCD的顶点A、C同时沿正方形的边开始移动,甲点依顺时针方向环行,乙点依逆时针方向环行.若乙的速度是甲的速度的5倍,则它们第2010次相遇在边()上.A.ABB.BCC.CDD.DA5.如图,赛车场的2400米跑道中套着1800米小跑道,大跑道与小跑道有1200米路程相重,甲车以每秒40米的速度沿大跑道逆时针方向跑,乙车以每秒20米的速度沿小跑道顺时针方向跑,两人同时从两跑道的交点A处出发,那么他们第二次在跑道上相遇时,甲共跑了()米.A.4400B.3600C.2800D.15006.如图所示,甲骑车顺时针方向、乙步行逆时针方向沿着正方形的边同时从A点出发,刚好在B点相遇.已知甲骑车8分钟可骑完一圈,那么乙步行()分钟可走完一圈.A.6B.8C.24D.327.如图,在一圆形跑道上,甲从A点、乙从B点同时出发,反向而行,8分后两人相遇,再过6分甲到B 点,又过10分两人再次相遇.甲环行一周需()分.A.28B.30C.32D.348.池塘周围有一条道路,A、B、C三人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A和B往逆时针方向走,C往顺时针方向走.A以每分钟80米、B以每分钟65米的速度行走,C在出发后的20分钟遇到A,再过2分钟遇到B,池塘的周长是()米.A.2800B.3000C.3200D.33009.两人同时从相距6400米的两地出发相向而行,一个人骑摩托车,每分钟走600米,另一个人骑自行车,每分钟走200米。
(奥数典型题)行程问题-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册小升初数学思维拓展第8讲行程问题【知识点归纳】1.、速度:指单位时间内所行的路程。
因为速度=路程÷时间,所以速度的单位名称是路程单位/时间单位,即千米/时,米/分,米/秒,千米/分……2、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1)已知路程和时间,求速度:速度=路程÷时间;(2)已知路程和速度,求时间:时间=路程÷速度;(3)已知速度和时间,求路程:路程=速度×时间。
在路程、时间和速度三个量中,知道其中的任何两个量,都能求出第三个量。
【方法总结】1、路程、时间和速度之间的关系:路程=速度×时间时间=路程÷速度速度=路程÷时间1.客车和货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3h相遇,相遇后客车又行驶2h到达乙地,已知货车每时行驶50km,问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2.甲乙两列火车分别从南、北两地同时相对开出,6小时后相遇。
甲车的速度是120千米/时,乙车的速度是130千米/时。
求南、北两地的路程。
(先画图整理条件和问题,再解答。
)3.客、货两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在离乙地80千米的地方第一次相遇,相遇后继续行驶,到达对方出发点后立即返回,第二次在距离甲地50千米的地方相遇。
求甲、乙两地间相距多少千米?(画图可以帮助理解!)4.甲、乙两人沿400米环形跑道练习跑步,两人同时从跑道的同一地点向相反方向跑去。
相遇后甲比原来速度增加2米/秒,乙比原来速度减少2米/秒,结果都用24秒同时回到原地。
求甲原来的速度。
5.从电车总站每隔一定时间开出一辆电车。
甲和乙两人在一条街上沿着同一方向步行,甲每分钟步行82米,每隔10分钟遇上一辆迎面开来的电车;乙每分钟步行60米,每隔10分15秒遇上迎面开来的一辆电车。
则电车总站每隔多少分钟开出一辆电车?6.甲乙两地相距1200千米。
一辆大客车和一辆小客车分别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6小时相遇。
六年级上册奥数行程问题
1、甲、乙两人在环形跑道上以各自的不变速度跑步,如果两人同时从同地相背而跑,乙跑4分钟后两人第一次相遇,已知甲跑一周需6分钟,那么乙跑一周需多少分钟.
2、一列快车和一列慢车同时从相距千米的两个城市相对开出,经过小时以后两车相遇,快车每小时行千米,慢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3、甲、乙两车同时从A地出发去B地,甲车每小时行5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0千米.途中甲车出故障停车修理了3小时,结果甲车比乙车迟到1小时到达B地.A、B两地间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4、甲、乙两列火车同时从A、B两地相向而行,甲车平均每小时行驶120千米,乙车平均每小时行驶110千米,3小时相遇.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5、甲、乙两列火车同时从A、B两地相向而行,甲车平均每小时行驶120千米,乙车平均每小时行驶110千米,3小时相遇.A、B两地之间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行程问题
讨论有关物体运动的速度、时间、路程三者关系的应用题叫做行程应用题。
行程问题的主要数量关系是:
路程=速度×时间
如果用字母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v表示速度,那么,上面的数量关系可用字母公式样表示为:s=vt。
行程问题内容丰富多彩、千变万化。
主要有一个物体的运动和两个或几物体的运动两大类。
两个或几个物体的运动又可以分为相遇问题、追及问题两类。
这一讲我们学习一个物体运动的问题的一些简单的相遇问题。
例题与方法
例1.小明上学时坐车,回家时步行,在路上一共用了90分。
如果他往返都坐车,全部行程需30分。
如果他往返都步行,需多少分?
(90-30÷2)×2=150
例2.甲、乙两城相距280千米,一辆汽车原定用8小时从甲城开到乙城。
汽车行驶了一半路程,在中途停留30分。
如果汽车要按原定时间到达乙城,那么,在行驶后半段路程时,应比原来的时速加快多少?
280÷2÷﹙8÷2-0.5﹚-280÷8=5
例3.一列火车于下午1时30分从甲站开出,每小时行60千米。
1小时后,另一列火车以同样的速度从乙站开出,当天下午6时两车相遇。
甲、乙两站相距多少千米?
6-1.5=4.5
﹙60+60﹚×﹙4.5-1﹚+60=480
例4.苏步青教授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
一次出国访问,他在电车上碰到了一位外国数学家,这位外国数学家出了一道题目让苏步青做,题目是:
甲、乙两人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距离是100千米。
甲每小时行6千米,乙每小时行4千米。
甲带着一只狗,狗每小时行10千米。
这只狗同甲一道出发,碰到乙的时候,它就掉头朝甲这边走,碰到甲时又往乙那边走,直到两人相遇。
这只狗一共走了多少千米?
苏步青略加思索,就把正确答案告诉了这位外国数学家。
小朋友们,你能解答这道题吗?
100÷(6+4)×10=100
例5.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东、西两地相向开出,甲车每小时行56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8千米,两辆汽车在距中点32千米处相遇。
东、西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32×2÷﹙56-48﹚×(56+48)=832
练习与思考
1.小王、小李从相距50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小王下午2时出发步行,每小时行4.5千米。
小李下午3时半骑自行车出发,经过2.5小时两人相遇。
小李骑自行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50-4.5×1.5﹚÷2.5-4.5=12.8
2.A、B两地相距60千米。
两辆汽车同时从A地出发前往B地。
甲车比乙车早30分到达B地。
当甲车到达B地时,乙车离B地还有10千米。
甲从A地到B地共行了几小时?
60÷﹙10÷0.5﹚-0.5=2.5
3.一辆公共汽车和一辆面包车同时从相距255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公共汽车每小时行33千米,面包车每小时行35千米。
行了几小时后两车相距51千米?再行几小时两车又相距51千米?
﹙255-51﹚÷﹙33﹢35﹚=3 ﹙51+51﹚÷﹙33﹢35﹚=1.5
4.甲、乙两人同时从A、B两地相对而行,甲骑车每小时行16千米,乙骑摩托车每小时行65千米。
甲离出发点62.4千米处与乙相遇。
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62.4÷16×65﹢62.4=315.9
5.小张的小王同时分别从甲、乙两村出发,相向而行。
步行1小时15分后,小张走了两村间路程的一半还多0.75千米,此时恰好与小王相遇。
小王的速度是每小时3.7千米,小张每小时行
多少千米?
0.75×2÷1.25+3.7=4.9
6.A、B两地相距20千米,甲、乙两人同时从A地出发去B地。
甲骑车每小时行10千米,乙步行每小时行5千米。
甲在途中停了一段时间修车。
乙到达B地时,甲比乙落后2千米。
甲修车用了多少时间?
20÷5-﹙20-2﹚÷10=2.2
7.A、B两地相距1000千米,甲列车从A地开出驶往B地,2小时后,乙列车从B地开出驶往A地,经过4小时与甲列车相遇。
已知甲列车比乙列车每小时多行10千米。
甲列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1000+4×10﹚÷﹙4×2﹢2﹚=104
8.小李由乡里到县城办事,每小时行4千米,到预定到达的时间时,离县城还有1.5千米。
如果小要每小时走5.5千米,到预定到达的时间时,又会多走4。
5千米。
乡里距县城多少千米?
9.A、B两城相距75千米,小红从A向B走,每小时走6.5千米,小明从B地走向A,每小时走6千米。
小军骑自行车在小红和小明间联络,小军从A走向B,每小时走15千米。
三人同时动身,小军在途中遇见的小明即折顺往A走,遇见了小红,又折回向B走,再遇见了小明又折回往A走……一直到三人在途中相遇为止。
小军共走了多少千米?
10.东、西两镇相距240千米,一辆客车上午8时从东镇开往西镇,一辆货车上午9时从西镇开往东镇,到中午12时,两车恰好在两镇间的中点相遇。
如果两车都从上午8时由两地相向开出,速度不变,到上午10时,两车还相距多少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