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百分数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89.00 KB
- 文档页数:10
标题: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生活与百分数-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概念,能够正确表示和理解生活中的百分数。
2. 使学生掌握百分数的计算方法,能够进行百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3. 培养学生运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运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百分数的定义和表示方法2. 百分数的计算方法3. 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步骤1. 引入百分数的概念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概念。
例如,班级中有30%的学生参加了数学竞赛,表示参加数学竞赛的学生占总学生数的30%。
2. 百分数的表示方法讲解百分数的表示方法,如30%可以写作0.3,表示30/100。
让学生通过练习,掌握百分数的表示方法。
3. 百分数的计算方法讲解百分数的计算方法,包括百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通过具体的例题,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并能够熟练运用。
4. 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学会运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计算班级中参加数学竞赛的学生占学生总数的百分比,计算商品打折后的价格等。
5. 练习与巩固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计算和解决问题,巩固所学的百分数知识。
四、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讲解和练习,观察学生对百分数概念的理解和计算方法的掌握情况。
2. 通过课后作业和小测验,检验学生对百分数知识的应用能力。
五、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2.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个别辅导和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提高学习效果。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练习,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能够理解百分数的概念,掌握百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重点关注的细节:百分数的实际应用详细补充和说明: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百分数》教案优秀五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百分数(二)》教案优秀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储蓄的意义和一些有关利息的初步知识,知道本金、利息和利率的含义,会利用利息的计算公式进行一些有关利息的简单计算。
2.提高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能力,培养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理解本金、利息和利率三者之间的关系及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准备1.某工厂的一车间有男工51人,女工40人。
男工是女工的百分之几?女工是男工的百分之几?2.六一班有男生25人,女生是男生的80%。
女生有多少人?3.小丽1998年1月1日把100元钱存入银行,存定期一年。
到1999年1月1日,小丽从银行共取回105.22元。
小丽现在取回的钱比存入银行前多了百分之几?板书:(105.22-100)100=5.22100=5.22%问:这道题叙述了一件什么事?师述: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有关储蓄问题的应用题。
板书课题:百分数应用题(二)学习新课1.导入。
师述:人们常常把暂时不用的钱存入银行储蓄起来,这样不仅可以支援国家建设,也使得个人用钱更加安全和有计划,还可以增加一些收入。
问:谁去银行存过钱?那你知道储蓄都有哪几种方式吗?存款主要分为定期存款、活期存款和大额存款等。
板书:存入银行的钱叫本金。
问:在刚才那道题中,哪个数是本金?板书:取款时银行多付的钱叫做利息。
问:哪个数是利息?板书:利息与本金的百分比叫做利率。
问:哪个数是利率?师述:利率的高低是由中国人民银行按照国家经济发展的程度来制定。
银行会按照国家经济的发展来调整利率的。
利率有按年计算的,称年利率;按月计算的,称月利率。
2.出示例1。
例1 张华把400元钱存入银行,存定期3年,年利率是5.22%。
到期后,张华可得利息多少元?本金和利息一共是多少元?(1)学生默读题。
(2)年利率5.22%是什么意思?是怎样得到的?(用利息除以本金等于5.22%。
)板书:利息本金=利率怎样求利息呢?板书:本金利率=利息这样求的是几年的利息?一年的还是三年的?为什么?(是一年的利息,因为一年的利率是5.22%。
人教版数学六下第二单元《百分数(二)》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百分数的概念和性质;–能够运用百分数计算实际问题;–能够解决生活中的百分数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讲解、示例分析、问题引导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行分组合作,互相讨论,共同解决问题;–运用课外实际情景,让学生深入了解百分数的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意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习惯和实际应用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掌握百分数的概念和基本运算方法。
•难点:运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百分数”的概念,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思考。
2.新课讲解(20分钟):–讲解百分数的定义和性质;–示例分析,指导学生如何将百分数转换为分数和小数;–演示实际问题,让学生理解百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练习与讨论(30分钟):–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或小组完成;–引导学生相互讨论,分享解题思路;–教师及时指导,解决学生在练习中遇到的问题。
4.拓展应用(20分钟):–给学生提供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5.总结与反思(10分钟):–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思考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不足和进步之处。
四、课堂练习1.将13%、0.38和4/5分别转换为百分数。
2.在购买商品时,商家打八折,实际支付了多少钱?3.用百分数表示:已经买入的股票占总额的3/5。
五、作业布置1.完成课堂练习中的题目,将答案整理到作业本上。
2.复习学过的知识点,准备下节课的内容。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围绕百分数的概念和运用展开,通过生动的例子和练习,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教学过程中,不足之处在于有些学生对百分数定义理解得还不够深入,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复习和实践。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5 生活与百分数》人教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理解生活中百分数的实际意义2.掌握将生活中的问题转化为百分数的计算方法3.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过程与方法1.利用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理解百分数的应用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对百分数的认识和计算方法3.引导学生通过实际问题求解,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2.通过生活中的案例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3.培养学生认真分析问题的态度二、教学内容1. 生活中的百分数•什么是百分数?•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2. 百分数的计算方法•将生活中的问题转化为百分数的计算方法•百分数的加减乘除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老师通过一个关于购物打折的案例引出百分数的概念,让学生思考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2. 学习(25分钟)1.老师讲解百分数的概念,并举例说明。
2.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各自对百分数的理解和计算方法。
3.学生进行练习,将生活中的例子转化为百分数,并计算结果。
3. 拓展(15分钟)学生通过老师提供的多个实际问题,利用百分数的计算方法进行求解,拓展对百分数应用的理解。
4. 巩固(10分钟)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巩固所学知识,并解答疑惑。
5. 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完成教材上相关练习题,并思考生活中更多使用百分数的例子。
四、教学反思通过这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对百分数的概念理解较为明确,但在实际应用时存在一定困难,下节课需要通过更多实例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提高他们对百分数计算的熟练程度。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活中的百分数应用。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学设计第二单元第四课时利率教学目标1.通过对利率的含义和意义的理解,掌握本金、利息和利率的含义,并能正确计算存款利息。
2.通过计算利息,使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增强数学意识,发展数学思维,培养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通过让学生了解相关的金融知识,培养学生理财的意识。
3.使学生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利息的计算方法。
【难点】利用利息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1.学生深入家庭、银行做的调查表。
2.银行储蓄凭证。
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计算下面各算式。
(1)300×5%(2)700×4%+700(3)9000×(1+3%)学生完成后,说说整数乘百分数是怎么计算的,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预设生1:先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再计算。
生2:先按整数乘法进行计算,再把计算结果缩小为原来的1100……二、导入新课方法一师:同学们,上节课老师布置给你们一个任务,就是老师有1000元钱,暂时不用,应该怎么更好地管理这笔钱呢?预设生1:可以用来买保值产品,防止贬值。
生2:可以存入银行,获得一部分利息。
师:我想把钱存入银行获得一部分利息,那么银行是怎么给我们计算利息的呢?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同学们做的关于2015年5月央行公布的存款利率调查表。
(PPT课件出示调查表)项目年利率(%)一、城乡居民及单位存款(一)活期存款0.35(二)定期存款1.整取整存三个月1.85六个月2.05一年2.25二年2.85三年3.50 2.零存整取、整存零取、存本取息一年1.85三年2.05五年2.403.定活两便按一年以内定期整存整取同档利率打6折师:观察这个表,我们能了解到哪些信息呢?预设生1:存款的时间可以分好多种。
生2:不同的存款种类,存款的利率是不同的。
师:那么什么是利率?我们存入银行的钱又怎么来计算利息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存款的内容,也就是学习利率。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百分数(二)生活与百分数|人教新课标(年秋)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 理解并掌握百分数的概念,能够正确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2) 学会计算百分数的增加和减少,理解其与整数、小数的关系。
(3) 能够运用百分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描述问题的能力。
(2)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百分数的概念2. 百分数的增加和减少3. 百分数与整数、小数的关系4. 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 百分数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2) 百分数的增加和减少的计算方法(3) 百分数与整数、小数的关系2. 教学难点:(1) 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2) 百分数增加和减少的计算方法四、教学方法:1. 实例分析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3. 情境教学法: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百分数知识。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百分数实例,如商品打折、彩票中奖率等,引导学生关注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 探究新知(15分钟)(1)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概念,学会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2) 引导学生探讨百分数的增加和减少的计算方法,以及与整数、小数的关系。
3. 巩固练习(15分钟)(1) 让学生独立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教师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题目进行讲解,强调易错点。
4. 小组讨论(10分钟)(1) 分组讨论生活中的百分数实例,如商场打折、税率等。
(2)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解题思路。
(新课标)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2单元“百分数(二)”第3课时《认识税率 例3》公开课教学设计教学流程情境导入—引“探究”教师谈话导入:同学们,为了让祖国更强大,人民生活更美好,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来进行建设。
学 校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学习目标 1.明确纳税的含义和重要意义,理解应纳税额和税率的含义,了解常见的税种。
2.能运用百分数的知识正确地解决有关纳税的实际问题。
3.在学习的过程中理解依法纳税的含义,树立正确的纳税观。
重 点理解应纳税额和税率的含义,解决有关税率的实际问题。
难 点 建立税率问题与百分数问题之间的联系。
学情分析 (一)知识基础方面。
学生刚学过的百分数知识,对百分数已有一定的基础,总体上掌握得较好,进而计算应纳税额是百分数应用的一种,所以应纳税额的计算学生比较易接受。
农村学生对纳税知识了解非常少,应做好课前充分准备。
(二)能力基础方面。
学生总体上自学、实践解决问题能力较低,所以要多让学生探索、讨论、实践。
核心素养在解决与税率有关的实际问题时,提高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辅助教学课件、学习任务单、(若有教具等教师自行增加)1.出示下图。
同学们,改革开放40几年来,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请看:(边出示边说)我国的基础建设、航空航天事业、公益事业等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2.提问。
国家发展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和国防事业的资金是从哪来的?(学生对于这一问题比较陌生,不太了解。
)师:其实啊,这些款项大部分来自税收。
(板书:税收)税收是国家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了解税收,认识税率。
学习任务一:理解纳税的含义,了解税率。
【设计意图:通过多媒体课件播放,感受经济建设日新月异,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让学生体验所学的内容与生活紧密联系,学生课前已调查了有关纳税的知识,但较复杂,学生理解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先让学生自学,再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有关纳税的知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纳税,应纳税额和税率等相关专业术语,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百分比教学设计背景介绍本教学设计针对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百分比进行设计。
百分比是数学中的重要概念,通过本单元的研究,学生将学会如何理解和运用百分数。
教学目标1. 理解百分数的含义,能够将百分数转化为小数或分数。
2. 能够将数据转化为百分数,并能够将百分数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3. 掌握百分数间的相互转化方法,如百分数与小数、分数之间的转化。
4. 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包括百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教学内容1. 百分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 百分数与小数、分数的转化。
3. 百分数的应用,如百分比的增长和减少、找零问题等。
4. 百分数的运算,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导入新知识引导学生回顾小数和分数的概念,并通过问题引入百分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研究新知识1. 给出一些百分数的例子,并让学生观察并总结百分数的表示方法。
2. 教授百分数的定义,即百分数表示一个数相对于100的比例关系。
3. 引导学生将一些常见的百分数转化为小数和分数,并通过练巩固。
拓展应用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将百分数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并进行解答和讨论。
第二课时复与巩固复上节课研究的内容,包括百分数的表示方法和转化方法,并通过练题巩固学生的理解。
研究新知识1. 引入百分数的应用,如百分数的增长和减少问题。
2. 教授百分数的增长和减少的计算方法,通过实例演示和练让学生掌握。
拓展应用通过一些购物、打折等生活场景,让学生应用百分数的增长和减少问题,并进行解答和讨论。
第三课时复与巩固复上节课研究的内容,包括百分数的增长和减少计算方法,并通过练题巩固学生的理解。
研究新知识1. 引入百分数与小数、分数的转化问题。
2. 教授百分数与小数、分数之间的相互转化方法,通过实例演示和练让学生掌握。
拓展应用通过一些化简百分数、比较大小等问题,让学生进一步应用百分数与小数、分数的转化,并进行解答和讨论。
第四课时复与巩固复上节课研究的内容,包括百分数与小数、分数的转化方法,并通过练题巩固学生的理解。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优秀6篇】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篇一教学内容: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教材第16页综合实践课《生活与百分数》教学目标:调查银行最新利率,了解利率调整的原因;了解普通储蓄存款和购买国债两种理财方式,知道如何是收益最大,学会理财;了解千分数、万分数的概念;通过活动更多地接触实际生活中的百分数,体会数学应用的广泛性,提高在生活中发现数学、运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向他人学习,与他人沟通和交流的习惯,提高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深化百分数的意义和运用,掌握百分数问题的解决办法。
教学难点:强调生活体验和社会实践,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喜欢过新年吗?生:喜欢。
师:为什么呢?生:因为有许多好吃的。
生:因为有压岁钱。
师:哇,说到压岁钱大家如此开心!那你收到压岁钱之后怎么处理呢?生:买我喜欢的东西。
生:用来交生活费、学习费用等。
生:交给爸爸妈妈存入银行。
师:你的想法真不错!我们把钱存入银行就是在进行储蓄,而储蓄中的利率和百分数是息息相关的。
其实,生活中许多方面都离不开百分数。
今天,我们将继续和大家一起来研究生活与百分数。
打开幻灯片1,板书课题:生活与百分数。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设计了学生们喜闻乐见的情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让学生在熟悉、亲切的生活背景素材中自然而然地抓住新旧知识的衔接点,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同时也验证了“数学源于生活,也用于生活”的道理。
二、新授1、活动一:调查利率,对比利率,了解国家调整利率的原因。
师:昨天,老师给大家布置了一个作业,让同学们去调查一下附近银行整存整取的最新利率,你调查的是哪家银行的利率呢?请拿出活动一的表格跟我们分享一下吧!生:我调查的是建设银行的利率情况:活期利率是0.30﹪;三个月的利率是1.43﹪;六个月的利率是1.69﹪;一年的利率是1.95﹪;二年的利率是2.73﹪;三年的利率是3.575﹪;五年的利率是3.575﹪师:打开幻灯片2,谢谢你汇报的如此详细,请坐。
年级六学科数学章(组)第二章主备人朱红军学习内容百分数(二)教材分析百分数这一单元主要包括折扣、成数、税率、利率这几部分的内容。
本单元内容充分体现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现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通过教学活动的探究,使学生体会到百分数就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学情分析百分数这一知识是在学生学过百分数的概念和相关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百分数实际上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
学习目标 1、解决“打折”等实际问题,沟通各类百分数问题的联系。
2、体验百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以及在交流、信息传递中的作用,树立依法纳税和科学理财的意识。
3、感受百分数在日常生活中和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对周围环境中与百分数有关的事物具有好奇心,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学习重难点重点:会解决有关打折、成数、税率及利率方面的问题难点:利息的计算课时安排折扣……………………1课时成数……………………1课时税率……………………1课时利率……………………1课时学会购物………………1课时生活与百分数…………………1课时学习准备课件、图片等年级六学科数学章(组)第二章主备人朱红军学习内容第1课时折扣(课本第8页例1)学习目标 1、让学生在商品打折销售的情境中理解“折扣”的意义。
2.学生在掌握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这种问题的基础上自主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养成独立思考、认真审题的学习习惯。
学习重难点重点:理解“折扣”的意义。
难点:正确进行相关计算。
学习准备课件学习过程一、创设情景理解“折扣”的意义师:利用课件或挂图出示商场店庆、商品打折的情境。
问:“打折”是什么意思?八五折、九折表示什么?生:结合实际了解到的信息进行思考和交流,再阅读课本进行对照分析。
小结:商店降价出售商品叫做折扣销售,通称“打折”。
几折就表示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
问:七五折表示什么?五折表示什么?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1、出示例12、让学生独立解答3、集体汇报时请学生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并且两个问题加以比较板书:(1)180×85%=153(元)(2)160×(1-90%)=16(元)师生共同总结解题方法三、巩固练习:1、小华买了一辆玩具车,原价是240元,现在打八折出售,小华少付多少元?2、一双运动鞋按原价八五折销售是204元,这双运动鞋原价是多少元?3、某商店搞促销活动,一件1000元的羽绒服按八折优惠。
如果王老师有该商店的贵宾卡,可以再打九五折,她买这件羽绒服只付多少元?4、妈妈按八五折优惠的价格买了5张游乐园门票,一共用去340元。
每张游乐园门票的原价是多少元?5、一件衣服售价320元,便宜了80元,是打几折在销售?6、有两种空调,打折后哪种便宜些?A牌B牌原价(元)2700 2860折扣八五折八折现价(元)四、课堂总结学生谈谈学习本课有什么新的收获。
五、作业:P13第2、3题板书设计折扣八五折=85% 九折=90%例1:(1)180×85%=180×0.85=153(元)(2)解法一:160×(1-90%)解法二:160-160×90% =160×10% =160-1 44=16(元) =16(元)年级六学科数学章(组)第二章主备人朱红军学习内容第2课时成数(课本第9页例2)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事物,经历认识“成数”,解答有关“成数”的实际问题的过程。
2、对“成数”问题有好奇心,获得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学习重难点重点:理解“成数”的意义。
难点:正确进行相关计算。
学习准备课件学习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报纸上写道:“今年我省油菜籽比去年增产二成”,这是什么意思呢?原来商业上与百分数有关的术语是“折扣”,而农业上与百分数有关的术语就是“成数”。
二、探究体验1、成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十分之几,通称“几成”。
如一成就是十分之一,改写成百分数就是10%。
2、让学生尝试把二成及三成五改写成百分数。
3、让学生说说除了农业上使用成数,还有哪些行业是使用成数的知识。
4、教学例2(1)出示例题,让学生读题,分析题意(2)学生尝试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巡堂了解情况,指导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3)理解“节电二成五”就是比去年节省了百分之二十五的意思。
从而根据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解法列出算式和解答。
350×(1-25%)=262.5(万千瓦时)或者引导学生列出:350-350×25%=262.5(万千瓦时)三、巩固练习1、王大爷的这块地去年产玉米4050千克,预计今年的收成比去年增加一成,预计今年可产玉米多少千克?2、某水泥厂8月份销售水泥875吨,比7月份减少三成,7月份水泥销售量是多少吨?3.一块小麦实验田,去年产小麦 24.5 吨,今年增产了二成。
这块实验田今年产小麦多少吨?4.一块地,去年产水稻 12 吨,因水灾比前年减少二成五。
这块地前年产水稻多少吨?5.一块棉花地,去年收皮棉 30 吨,比前年增产了 5 吨。
这块棉花地皮棉产量增长了几成?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五、布置作业第13页第4、5题板书设计成数成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十分之几,通称“几成”。
一成:10% 二成:20% 三成五:35% 例2: 350×(1-25%)=350×75%=262.5(万千瓦时)答:今年用电262.5万千瓦时。
年级六学科数学章(组)第二章主备人朱红军学习内容第3课时税率(课本第10页例3)学习目标1、理解纳税的含义和纳税的重大意义。
2、能计算一些有关纳税的问题。
3、培养学生的依法纳税意识。
学习重难点重点:能进行一些有关纳税问题的计算。
难点:正确进行相关计算。
学习准备课件学习过程一、学生汇报自学情况,介绍有关纳税的知识。
纳税是根据国家各种税法的有关规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体或个人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国家用收来的税款发展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和国防等事业,以便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水平,保卫国家安全。
因此,根据国家规定应该纳税的集体或个人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
1993年我国进行了税制改革,将纳税主要分为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和个人所得税等几类。
缴纳的税款叫应纳税额。
根据纳税种类的不同,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也有说不同。
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如销售额、营业额、应纳税所得额等)的比率叫做税率。
二、探索计算纳税的方法教学例31、出示例3、一家饭店十月份的营业额约是30万元。
如果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这家饭店十月份应缴纳营业税多少万元?结合例3,进一步让学生理解什么是营业额、什么是税率、什么是营业税、什么是应纳税额。
在弄清以上这些相关概念之后,学生尝试解答例3。
2、在学生独立审题解答的基础上订正。
30×5%=1.5(万元)三、巩固练习:1、填空(1)天天超市上个月的营业额是420万元,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该超市上个月应缴纳营业税()万元。
(2)某市场二月份比一月份的营业额少60万元,一月份营业额是二月份的150%,二月份的营业额是()万元。
(3)张老师出版了一本《高年级数学解题技巧》获得稿费4000元。
按规定超出800元部分应缴纳14%的个人所得税。
张老师应缴税( )元。
实际得到( )元。
(4)李阿姨看中了一套套装原价1200元,现商场八折酬宾,李阿姨凭贵宾卡在打折的基础上又享受5%的优惠,她买这套套装实际付( )元。
2、下面是我国2005年公布的个人收入所得税征收标准。
个人月收入1600元以下不征税。
月收入超过1600元,超过部分按下面的标准征税。
秦茜的爸爸月收入2400元,妈妈月收入1800元,他们各应缴纳多少个人所得税?四、课堂小结:税率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五、布置作业:第14页第6、7、8题不超过500元的 5% 超过500元~2000元的部分 10%超过2000元~5000元的部分 15% …… 板书设计 税率1.税率: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的比率2.应纳税额:缴纳的税款叫应纳税额3.应纳税额=各种收入×税率例3; 30×5%=1.5(万元)答:10月份应缴纳营业税1.5万元。
年 级 六 学 科 数学 章(组) 第二章 主备人 朱红军 学习内容 第4课时 利率(课本第11页例4)学习目标 1、学生在调查实践中了解储蓄的意义、种类,理解 什么是本金、利息。
2、能正确计算利息。
学习 重点:能进行一些有关利息问题的计算。
重难点难点:正确进行相关计算。
学习准备课件学习过程一、创设生活情境,了解储蓄的意义和种类1、储蓄的意义师:快要到年底了,许多同学的爸爸妈妈的单位里会在年底的时候给员工发放奖金,你的爸爸妈妈拿到这笔钱以后是怎么处理的呢?2、储蓄的种类。
(学生汇报课前调查)二、自学课本,理解本金”、“利息”、“利率”的含义。
1、自学课本中的例子,理解“本金”、“利息”、“利率”的含义,然后四人小组互相举例,检查对“本金”、“利息”、“利率”的理解。
本金: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
利息:取款时银行多付的钱叫做利息。
利率:;利息与本金的百分比叫做利率。
2、师:根据国家经济的发展变化,银行存款的利率先让学生谈谈你所知道的储蓄有哪几种,并举例说明,然后教师作适当的补充。
有时会有所调整,而且,根据存款是定期还是活期,定期时间的长短,利息也是不一样的。
3、利息计算(1)利息计算公式利息=本金×利率×时间(2)例4:王奶奶要存5000元请你帮助王奶奶算一算存两年后可以取回多少钱?(整存整取两年的利率是3.75%)。
在弄清以上这些相关概念之后,学生尝试解答例题。
在学生独立审题解答的基础上订正。
方法一:方法二:5000×3.75%×2=375(元) 5000×(1+3.75%×2) 5000+375=5375(元) =5000×1.075=5375(元)三、巩固练习:1、王老师存了10万元3年期的教育储蓄,年利息是5.22%。
到期后,可以从银行取得本金和利息一共多少元?2、小刚把 1000 元钱存入银行,2 年后取出本金,税后利息共 1038.88 元,每年的利率是多少?3、李叔叔于 2000 年 1 月 1 日在银行存了活期储蓄1000 元,如果每月的利率是 0.165%,存款三个月时,可得到利息多少元?本金和利息一共多少元?4、叔叔今年存入银行 10 万元,定期二年,年利率 4.50% ,二年后到期,扣除利息税 5% ,得到的利息能买一台 6000 元的电脑吗?四、课堂总结:学生谈谈学习本课有什么新的收获。
五、布置作业:第14页的第9题板书设计利息=本金×利率×存期例4:小明的解法:小丽的解法:5000×3.75%×2=375(元) 5000×(1+3.75%×2) 5000+375=5375(元) =5000×1.075 =5375(元)答:到期后王奶奶可以取回537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