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03-26洁净室风速、换气次数测试方法
- 格式:doc
- 大小:20.00 KB
- 文档页数:1
风速换气次数监测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
1、技术指标
100级风速:水平层流≥0.4m/s;垂直层流≥0.3m/s
10000级换气次数≥20次/h
100000级换气次数≥15次/h
300000级换气次数≥12次/h
2、监测设备
电子微风仪、风量仪
3、监测依据
YY 0033-2000 无菌医疗器具生产管理规范
GB 50591-2010 洁净室施工及验收规范
4、监测条件
4.1风量风速检测必须首先进行,净化空调各项效果必须是在设计的风量风速条件下获得。
4.2风量检测前必须检查风机运行是否正常,系统中各部件安装是否正确,有无障碍,所有阀门应固定在一定的开启位置上,且必须实际测量被测风口、风管尺寸。
5、监测方法
5.1风速:。
洁净室风速风量与换气次数测试规程洁净室(区)是一种具有高洁净度的环境,用来控制微粒、细菌、病毒、有机以及无机有害物质等污染物质的标准,对于许多行业,如制药、生物医药、电子、食品等行业都有着重要的应用。
为了确保洁净室(区)的洁净度能够达到所需的标准,需要进行风速、风量以及换气次数的测试。
本文将介绍洁净室(区)风速、风量和换气次数的测试规程。
一、洁净室(区)风速测试规程1.测量仪器的选择:根据洁净室(区)风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仪器进行测试,常见的仪器有风速仪、静压差仪等。
2.测量点的选择:在洁净室(区)内选择一系列位置作为测量点,保证能够全面覆盖洁净室(区)内的各个区域。
3.测试方法:a.定时采样法:在一定时间内记录风速仪的读数,取平均值作为该点的风速。
b.连续记录法:在一定时间内持续记录风速仪的读数,计算每个时段的平均风速值。
c.手持风速仪法:使用手持风速仪在各个测点进行测量,记录风速读数。
4.测试时间和频率:根据洁净室(区)的使用情况,制定测试时间和频率,一般情况下建议至少每月进行一次测试。
5.结果分析与判定:根据洁净室(区)风速的标准要求,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判断是否符合要求,如不符合要求,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二、洁净室(区)风量测试规程1.测量仪器的选择:根据洁净室(区)风量的特点,选择合适的仪器进行测试,常见的仪器有风量计、流量计等。
2.测量方法:a.平均风速法:根据洁净室(区)的尺寸和平均风速计算风量。
b.静压差法:根据洁净室(区)内外的静压差和洁净室(区)的面积计算风量。
c.烟雾法:使用烟雾发生器观察洁净室(区)内的烟雾扩散时间和区域的面积,计算风量。
3.测试时间和频率:根据洁净室(区)的使用情况,制定测试时间和频率,一般情况下建议至少每季度进行一次测试。
4.结果分析与判定:根据洁净室(区)风量的标准要求,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判断是否符合要求,如不符合要求,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风量测量的目的通常是用来计算换气量,一般是在非单一的流向型无尘室,或是测量空调系统中各式各样的出风口、回风口、排气口等的风量时使用。
只有在无法使用气罩的场合(气罩体积较大,有时会受限制),才能使用风速乘以面积等于风量的方式,用风速来换算风量。
使用风速换算风量时,须注意出风口之有效面积以及修正系数的取得。
在回风口和排气口,使用换算法的准确度非常差,应尽量避免。
同样气罩通常可以测量送风与回风,正值代表送风,负值代表回风或排气。
须注意的是反向测量时,其测量范围通常会降低。
具体的测试项目有如下几个要点:一、测试仪器风量测量应当使用气罩,气罩的测量范围是15~2500 cfm ,要求为读数的±3%。
由于气罩本身会产生压损,因此其形状很重要,应尽量使用原厂气罩。
若有必要自行制造罩子,应注意气流顺畅并且做详细比对。
气罩的校正非常重要,必须主机连同罩子一起校正,才能得到准确校正值。
检验时必须使用校正合格且仍在有效期限的仪器,于正式检测前及缴交报告时均须检附合格之校正文件。
二、测试步骤:1.在图面上记录滤网尺寸、数量并编号。
2.使用恰当尺寸气罩将出风口完全罩住,然后测量与计录。
3.依验收标准分析所有风量,计算平均值、标准差、相对标准差,并标明不合格测试点。
4.记录所有原始数值,以及分析后的数值。
三、数据分析:风量均匀度的计算与风速向同,都是由相对标准差来代表,其计算步骤如下:1.平均值:将所有风测量量值取算数平均2.标准差:计算所有风测量量值的标准差杭州克林埃尔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独立商检机构,具有独立法人地位和第三方实验室地位。
为国内净化厂房和设备提供第三方检测、调试和咨询服务。
公司目前是一家净化检测项目齐全的检测机构。
附录B 洁净室测试方法1 风量或风速的检测1.1 对于单向流洁净室,采用室截面平均风速和截面积乘积的方法确定送风量。
离高效过滤器0.3m,垂直于气流的截面作为采样测试截面,截面上测点间距不宜大于0.6m,测点数不应少于5个,以所有测点风速读数的算术平均值作为平均风速。
1.2 对于非单向流洁净室,采用风口法或风管法确定送风量,做法如下:1.2.1风口法是在安装有高效过滤器的风口处,根据风口形状连接辅助风管进行测量。
即用镀锌钢板或其他不产尘材料做成与风口形状及内截面相同,长度等于2倍风口长边长的直管段,连接于风口外部。
在辅助风管出口平面上,按最少测点数不少于6点均匀布置,使用热球式风速仪测定各测点之风速。
然后,以求取的风口截面平均风速乘以风口净截面积求取测定风量。
1.2.2 对于风口上风侧有较长的支管段,且已经或可以钻孔时,可以用风管法确定风量。
测量断面应位于大于或等于局部阻力部件前3倍管径或长边长,局部阻力部件后5倍管径或长边长的部位。
对于矩形风管,是将测定截面分割成若干个相等的小截面。
每个小截面尽可能接近正方形,边长不应大于200mm,测点应位于小截面中心,但整个截面上的测点数不宜少于2个。
对于圆形风管,应根据管径大小,将截面划分成若干个面积相同的同心圆环,每个圆环测4点。
根据管径确定圆环数量,不宜少于3个。
2 静压差的检测2.1 静压差的测定应在所有的门关闭的条件下,由高压向低压,由平面布置上与外界最远的里间房间开始,依次向外测定。
2.2 采用的微差压力计,其灵敏度不应低于2.0Pa。
2.3 有孔洞相通的不同等级相邻的洁净室,其洞口处应有合理的气流流向。
洞口的平均风速大于等于0.2m/s时,可用热球风速仪检测。
3 空气过滤器泄漏测试3.1 高效过滤器的检测,应使用采样速率大于1L/min的光学粒子计数器。
D类高效过滤器宜使用激光粒子计数器或凝结核计数器。
3.2 采用粒子计数器检漏高效过滤器,其上风侧应引入均匀浓度的大气尘或含其他气溶胶尘的空气。
洁净区风速、风量与换气次数检测
1 测试仪器
风流量罩:应带有流量计,可直接得出风量。
适宜乱流洁净室的风速、风量与换气数的测试。
2 测试条件
2.1 风量检测前必须检查风机运行是否正常,系统中各部件安装是否正确,有无障碍,所有阀门应固定在一定的开启位置上,且必须实际测量被测风口、风管尺寸。
2.2 在空调系统正常运转不少于30分钟后进行测试。
2.3 测定任何洁净室风口风量(风速)时,风口上的任何配件、饰物一律保持原样。
3 测试方法
3.1 用风量罩口完全罩住出风口,测量并记录风速和风量。
3.2 记录好房间内每个出风口的风量,根据房间的面积计算换气次数。
3.3 注意事项
3.3.1 风量罩面积应接近风口面积。
3.3.2 测定时应将风量罩口完全罩住过滤器或出风口,风量罩边与接触面应严密无泄漏。
4 结果计算
4.1 平均风速
N N
2 1V
V
V
V
+
⋯⋯
+
+
=
式中Vi——某一采样点的粒子浓度(i=1,2,---,N),m/s;
N——总测点数。
4.2 房间换气次数
A N
2 1L
L
L
N
+
⋯⋯
+
+
=
式中Li——某一采样点的粒子浓度(i=1,2,---,N),m3/h;
A——房间体积。
目的建立洁净室风速、风量测定及换气次数的规程。
范围适用于洁净室风速、风量测定及换气次数的计算。
责任设备管理员负责制定;动力设备部部长审核;主管生产副总经理批准;动力设备部负责执行。
内容1.在对洁净室进行的各项检测中,风量、风速检测必须首先进行,空气净化调节系统的各项效果必须是在设计的风量、风速条件下获得的。
2.风量检测前,必须首先检查风机运行是否正常,系统中各部件安装是否正确,有无障碍(如过滤器有无被堵、挡),所有阀门应固定在一定的开启位置上,并且必须实际测量被测风口、风管尺寸。
3.对于单向流(层流)洁净室采用截面平均风速和截面积乘积的方法确定送风量。
其中垂直单向流(层流)洁净室的测定截面积取距地面0.8m的水平截面;水平单向流(层流)洁净室取距送风面0.5m的垂直截面。
截面上测点间距不应大于2m,测点数应不少于5个,均匀布置。
检测仪器可选用热球风速仪。
计算标准操作规程文件编号TG-S62-0014.对于乱流洁净室,采用风口法或风管法确定送风量。
5.对于安装过滤器的风口,根据风口形式可选用辅助风管,即用硬质板材做成与风口内截面相同,长度等于2倍风口边长的直管段。
连接于过滤器风口外部,在辅助风管出口平面上,按最少测点数不少于5点均匀布置测点,用热球风速仪测定各点风速。
以封口截面平均风速乘以风口净截面积确定风量。
各测点风速之和送风口平均风速=测量点数送风口风量(m3/h)=平均风速(m/s)×风口通风面积(m2)×36006.对于矩形风管,将测定截面分成若干个相等的小截面,每个截面尽可能接近正方形,边长最好不大于200mm,测点设于小截面中心,但整个截面上的测点数不宜少于3个。
对于圆形风管,应按等面积圆环法划分测定截面积和确定测定点数。
在风管外壁上开孔,以便插入热球风速仪测杆或毕托管,用毕托管时先测定动压,然后由下式确定风量。
7.换气次数的计算:换气次数的计算是将每小时的总送风量除以房间的空间体积,计算公式为:。
洁净室的风速与风量的检测方法1、风速与风量的检测方法A 、风量、风速检测必须首先进行。
各项净化效果都是在设计的风量、风速下获得。
B 、检测前检查风机是否运转正常。
必须实地测量被测风口、风管的尺寸。
C 、对于单向流(层流)洁净室,采用室截面平均风速和洁净积乘积的方法确定风量。
(取离高效过滤器 0.3m 垂直于气流处的截面作为采样截面,按照测试点间距不宜大于 0.6m 在截面上设置不少于 5 个测试点,所有读数的算术平均值作为平均风速。
)垂直单向流(层流)洁净室的测定截面取据地面 0.8m ~ 1m 的水平截面;水平单向流(层流)洁净室的测定截面取据送风面 0.5m ~ 1m 的垂直截面;截面上测试点数量应不少于 10 个,间距不应大于 2m ,均匀布置;D 、对于安有过滤器的风口,以风口截面平均风速和风口净截面积的乘积确定风量。
(在风口截面或引用辅助风管的截面上按不少于 6 个均匀布置的测试点得出平均风速。
)E 、对于风口上风侧有较长的支管段且已经或可以打孔时,可以用风管法确定风量。
(在出风口前不小于 3 倍管径或 3 倍大边长度处打孔;)F 、对于矩形风管,将测定截面分成若干个相等的小截面,每个小截面尽可能接近正方形,边长不大于 200mm ,测试点位于小截面中心,但整个截面上不宜少于 3 个测试点;对于圆形风管,应按等面积圆环法划分测定截面和确定测试点数;在风管外壁上开孔,插入热式风速计探头或皮托管。
(通过测动压,换算为风量。
)2、风速和风量的评定标准( 1 )、对于乱流洁净室:A 、系统得实测风量应大于各自的设计风量,但不应超过 20% ;B 、总实测新风量和设计新风量之差,不应超过设计新风量的±10% ;C 、室内各风口的风量与各自设计风量之差均不应超过设计风量的±15% ;( 2 )、对于单向流(层流)洁净室:A 、实测室内平均风速应大于设计风速,但不应超过 20% ;B 、总实测新风量和设计新风量之差,不应超过设计新风量的±10% ;( 3 )、新鲜空气量:洁净室(区)内应保持一定的新鲜空气量,其数值应取下列风量中的最大值A 、非单向流洁净室(区)总送风量的 10% ~ 30% ,单向流洁净室(区)总送风量的 2% ~ 4% ;B 、补偿室内排风和保持室内正压值所需的新鲜空气量;C 、保证室内每人每小时的新鲜空气量不小于 40m3 ;3 、相关标准数据净化空调系统,根据室内容许噪声级要求,风管内的风速:总风管: 6 ~ 10m /s ;无送、回风口的支风管: 4 ~ 6m /s ;有送、回风口的支风管: 2 ~ 5m /s※为保证空气洁净度等级的送风量,制药洁净室按下表相关数据进行计算:洁净度等级( ISO14644-1 )气流类型平均风速( m/s )换气次数( h-1 )应用实例1 ~ 4单向流0.3 ~ 0.5—无菌加工5单向流0.2 ~ 0.5—直接支持无菌加工的其它加工区6非单向流—50 ~ 60无菌加工的支持区;包括受控的制备区7非单向流—15 ~ 258~9非单向流—10 ~ 15微电子洁净室实例:洁净度等级( ISO14644-1 )气流流型平均风速( m/s )单位面积送风量(m3/㎡·h )应用实例2 U 0.3 ~ 0.5—光刻、半导体工艺区; 3U0.3 ~ 0.5—工作区、半导体工艺区; 4U0.3 ~ 0.5—工作区、多层掩膜工艺、密盘制造、半导体服务区、动力区; 5U0.2 ~ 0.5—6M0.1 ~ 0.3—动力区、多层工艺、半导体服务区; N 或M—70 ~ 1607N 或 M —30 ~ 70服务区、表面处理; 8N 或 M— 10 ~ 20 服务区U :单向流N :非单向流M : 混合流(单向流和单向流的组合流型)医院中,采用空调的手术室、产房工作区和灼伤病房的气流速度宜 ≤ 0.2m /s ;核医学科的通风柜应采用机械排风,排风口的风速应保持 1m /s 左右; 生物实验室用生物安全柜与排风系统得连接方式:生物安全柜级别 工作口平均进风速度( m/s ) 循环风比例( % ) 排风比例( % ) 连接方式 Ⅰ级 0.380 100 密闭连接 Ⅱ级A10.38 ~ 0.507030可排到房间或设置局部排风罩A2 0.50 70 30可设置局部排风罩或密闭连接B1 0.50 30 70密闭连接B2 0.50 0 100密闭连接Ⅲ级—0 100密闭连接4 、出具测试报告测试报告应包含如下内容:a 、测试单位的名称与地址、测试人名称、测试日期、数据采集系统得名称;b 、所参考的测试标准的编号与版本日期,如 ISO 14644-3 : 2002 ;c 、所测设施名称及毗邻区域的名称及测试点的座标;d 、测试类型与测试条件;e 、指定的性能标准,包括占用状态;f 、所采用的测试方法;g 、测试结果;h 、所参考的测试标准对特定测试所规定的其他具体要求;。
1. 目的建立洁净室风量检测的标准操作程序。
2.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洁净室风量和换气次数的检测。
3. 职责洁净区风量检测人员执行本规程。
4. 工作程序(1)风量检测必须首先进行,各项净化效果都是在设计的风量下获得。
(2)检测前必须检查风机运行是否正常。
(3)万级和十万级洁净室检测风量和换气次数。
4.1 检测方法与仪器操作4.1.1洁净室风量的检测每一洁净室装有过滤器的送风口进行风量测试。
如果洁净室有多个送风口,每个送风口单独测试,将每个送风口的风量相加,计算出总风量。
(洁净室风口数及面积见表1)。
风口数为n,第1个送风口风量为A1,第2个送风口风量为A2,第n个送风口风量为An。
总风量(m3/h)= A1+A2+…+An4.1.2换气次数计算单位时间内室内空气的更换次数,即通风量与容积的比值。
换气次数(次/h)= 总风量/房间容积4.2检测仪器组成与安装4.2.1风量罩组成加野MODEL6705风量罩由风罩(标配610×610 mm)、玻璃纤维支杆、便携把手、底座(含16个测量点)及测量仪主机组成。
4.2.2支杆安装将一根支杆的一端插入到支杆安装槽内如下图①,将另一端插入到框架角如下图②(框架角的位置参考下图③)。
剩余3根支杆安装位置参考下图③,安装步骤同上。
支杆要交叉安装,支杆拆卸顺序与之相反。
版本V1.0 文件名称风量检测标准操作规程页码4.2.3便携把手安装便携把手安装顺序参考下图,其拆卸顺序与之相反。
4.3检测仪器操作4.3.1开机前准备:确认风量罩已按要求安装好。
测量仪主机确认有电,用4节AA型电池供电。
4.3.2开机:按住“ POWER”键 2 秒钟,进入测试主界面。
4.3.3风量检测:按键操作包括测量仪主机上的按键操作及底座按键操作。
底座左键,此按键用于控制风量测试的开始、停止。
底座右键,此按键用于控制风量测试值的保存。
在测试设置中确认测试模式为“ Single”,实际、标准风量设置为“Std”。
常见的风速测试方法风速测试是洁净室测试的一项重要内容,特别是单向流洁净室(区)尤为关键。
根据测试目的不同,风速测试方法也不尽相同。
下面对日常检测过程中经常用到的风速测试方法进行简单讨论。
一、为了测试风量而测风速1、乱流洁净室(区)乱流洁净室的送风口风量测试一般首选风量罩法。
但是实际检测中,有很多风口是非标尺寸,或者过大,导致风量罩罩口无法完全罩住风口。
此时,一般会通过截面平均风速乘以截面积的方法间接算出风量值。
此时,风速测试的实施就显得很重要。
众所周知,乱流洁净室的送风口出风是向四周扩散的。
若此时直接测试风速,一方面,风速值本身测不准确;另一方面,截面的面积无法界定。
这样测试的结果无准确性可言。
那么,该如何处理呢?下面简单为大家介绍一种有效的风速测试方法(原理同风量罩):首先,需要找到一个同风量罩罩体相似的、具有四周被布严密包围的罩体,罩体选择立方体。
罩体应刚好能完全罩住过滤器。
其次,将罩体罩住过滤器,就犹如风量罩一样,送风口的出来的风全部经过罩体,从下口排出;因为我们选择的是立方体结构,上下口尺寸均相同,这样尽量保证了气流在下降过程保持垂直向下的形式。
最后,在罩体下出口面进行风速测试,并尽量离边框一定距离而靠近中心的地方布置测点。
多个测点求出风速平均值。
以上这种风速测试方法,是在无法用风量罩直接测试风量的情况下选择的一种备选方法。
本方法本身也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日常检测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酌情选择。
2、单向流洁净室(区)单向流是沿单一方向呈平行流线的气流,与气流方向垂直的断面上的风速均匀。
理论上,单向流风速在没有阻力和其它干扰时,在流经的每个地方大小应该相等。
事实上,在实际工作中,阻力与干扰因素很多。
那么此时测试风速选择的位置就显得非常重要。
下面我们介绍单向流洁净室(区)风速测试的方法(以垂直单向流为例):上面提到,风速在流进过程会收到阻力和其他干扰,流经距离越长,风速改变的越大。
因此,首先,确定此时风速的测点位置应选择在风口送风的正下方接近风口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