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知识点归纳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3
《兰亭集序》知识点完整归纳王羲之(303年-361年),字逸少,是东晋时期的著名书法家和文学家。
他是王献之的孙子,王珣的儿子。
王羲之精通书法,并在艺术上取得了重要成就,被誉为“书圣”。
他的作品风格独特,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兰亭集序》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二、《兰亭集序》的背景三、《兰亭集序》的内容概况四、《兰亭集序》中的主要意思和表达1.描写自然景色:文章通过描绘兰亭、山水、花草树木等自然景色,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丰富的变化。
3.赞美艺术:文章赞美了艺术创作的力量和价值,认为艺术有着超越时空的魅力,能够引领人们享受美好的精神享受。
五、《兰亭集序》中的艺术手法和特点1.精致的描写:文章中的景物描写细致入微,如“烟霞凝结,欲晓还留”、“遥山舒共远,直入海流清”的描写,让人感受到了山水美的真实和细腻。
2.打动人心的情感表达:文章中的情感表达真挚感人,如“对景伤怀,不禁视屏翳然”、“机杼众聚,纷披日月之光”的表述,让人对生命和艺术产生共鸣。
3.抒发对艺术的赞美:文章通过抒发对文学和绘画的赞美,展示了艺术创作的魅力和价值,让人对艺术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六、《兰亭集序》对后世的影响1.文字影响:《兰亭集序》的文字风格独特,影响了后世文人的创作风格和艺术表达方式。
2.书法影响:王羲之是中国古代著名的书法家,他的书法作品对后世书法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艺术价值的认识:《兰亭集序》通过艺术创作的赞美,提升了人们对艺术的认识和理解,对后世艺术创作起到了指导作用。
七、《兰亭集序》的主要论点和价值观1.学术追求:文章中提到了“文彩飘然”,赞美了文人墨客的学识和才华。
2.崇尚自然:文章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对大自然美的赞美和对自然的热爱。
3.珍惜时间:文章通过对人生的思考,呼吁人们珍惜时间,追求永恒的价值。
4.艺术至上:文章表达了对艺术的崇尚和赞美,认为艺术有着超越时空的价值。
兰亭集序》知识点梳理
一、背景知识
1.作者王羲之:东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擅长行书,为中国书法史上
的巨擘。
2.兰亭:位于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兰山山上,为建于东晋时期的园林。
兰亭素以风景秀丽、环境优美而闻名。
3.文人雅集:古代文人雅士的聚会,一般在风景秀丽的地方,进行艺术、文学的交流和创作。
二、篇章结构
1.序言:作者王羲之以自谦的语气介绍自己,以及参加兰亭雅集的决定。
三、主要内容
1.作者自谦才华:王羲之在序言中自谦自己的才华,以及因为自身的
职责所限制,无法如愿以偿。
四、主要语言技巧
1.对偶:通过对偶的句式,使文章的语言更加有节奏感和韵律感。
2.比喻:运用比喻手法,将兰亭比作仙境,用以形容兰亭的美景。
3.对仗:采用对仗的句式,使文字更加韵律流畅,增强表达的力度和
美感。
五、主题思想
1.追求精神境界:《兰亭集序》通过描绘兰亭雅集的情景,表达了作者追求高尚的文化艺术境界的愿望。
六、现实意义
《兰亭集序》以其卓越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被称为中国古代骈文的巅峰之作。
它不仅是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也是文化传统和审美价值观的传承和发展。
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之一,《兰亭集序》对于今天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提醒着我们要以高尚的情操面对世界,追求精神境界的升华。
语文《兰亭集序》知识点归纳语文《兰亭集序》知识点归纳大全知识点的归纳是作为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学习方法。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兰亭集序》知识点归纳,欢迎阅读。
《兰亭集序》知识点归纳一【一词多义】(一)临1、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面对,引申为"阅读"。
2、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面对,引申为"迎"。
3、临不测之渊,以为固:面对。
4、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将要。
(二)一(1) 一起。
例:若合一契(2) 一样。
例:其致一也(3) 看作一样。
例: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4) 一边……一边……。
例:一觞一咏(三)次1、列坐其次旁边水边2、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驻扎3、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次一等4、余船以次俱进次序5、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下一等。
6、陈胜、吴广次当行:次序、按次序引申为"轮到"。
(四)致1、所以兴怀,其致一也情致2、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达到3、家贫,无从致书以观得到4、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招致(五)修1、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高2、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长3、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学习进步4、是故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办好5、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修建6、修守战之具整治(六)期1、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至、及,注定2、不期修古,不法常可期望、要求3、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时间期限4、期(jī )年之后周、满5、、君与家君期日中约定《兰亭集序》知识点归纳二【文学常识】《兰亭集序》选自《_________》,王羲之,字_________,_________(朝代)琅玡临沂(现山东省临沂县)人,是中国古代杰出的_______家,有"_________"之称,世称"_______"。
【通假字】1、悟言一室之内 "悟"通"晤",会面2、趣舍万殊 "趣"通"取"【古今异义】1、列坐其次古义:其,代词,指曲水。
兰亭集序》知识点梳理一、基本常识1、关于序、跋类文体放在卷首为序,也称前言;放在卷末为跋或后序。
序言有的是作者或者编者自己写的,也有的是别人所写。
其内容和作用,多为说明写作或编写的情况、目的,阐述某些观点,介绍或评价作品等。
序的体裁,有的是近似论说文,如《史记》中的书、表、传的序,都是在议论中夹着感慨,总结历史教训,表达作者的见解和对人对事的态度。
欧阳修编写《新五代史》,其中的《伶官传序》即属此类。
抒情成分较多的序,多为诗歌唱和的集子而作。
如李白的《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后序或跋一般是对序的再补充,大都简峻峭拔,不像序那样详细丰富。
另外古代还有一种赠序,为临别赠言一类的文体。
如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
要和书序严格区别开来。
2、王羲之简介王羲之(321—379),东晋著名书法家。
琅琊临沂(今山东)人,后居浙江会稽山阴。
曾任右军内史、会稽内史,故世称王右军。
工书法,尤擅楷书和行书,人称“书圣”。
他的《兰亭集序》帖,笔意妍丽劲健,“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其他较有影响的还有《乐毅论》、《十七帖》等。
其子王献之也是书法名家,父子齐名,世称“二王”、“二圣”。
3、写作背景修禊,古代的一种习俗。
于阴历三月上旬的巳日(魏以后始固定为三月三),到水边嬉游,以消除不祥,也称“春禊”。
据说东晋永和九年三月三,风和日丽,天清气朗,王羲之与当时的名人谢安、孙绰等41人在山阴兰亭畅饮欢歌,其实也可以看作是他们借“修禊”之名而举行的一次诗会吧。
名人雅士,融融欢聚,曲水流觞,低吟浅唱,好不惬意。
王羲之面对高朋挚友,挥笔泼墨,写下了“绝代无双”、书文皆美的序文。
二、字词语言1、通假字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趣通取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由通犹2、古今异义茂林修竹古:长今;常用义为“修理”、“修饰”列坐其次古:旁边、水边今:常用义为质量差或取诸怀抱古:兼词,“之于”合音今:常用义为众曾不知老之将至古:读zeng ,竟今:读zeng 多作姓向之所欣古:过去、原来今:常用义为方向终期于尽古:至、及今:无此义亦将有感于斯文古:这些文章今:常用义为文雅,又指文化或文人3、词类活用A、形容词作名词群贤毕至贤士少长咸集年轻人,年长的人B、形容词作动词齐彭殇为妄作看作相等C、名词作动词映带左右环绕一觞一咏喝酒D、数词作动词固知一死生为虚诞看作一样4、一词多义列坐其次旁边水边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驻扎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次一等余船以次俱进次序所以兴怀,其致一也情致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达到家贫,无从致书以观得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招致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高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长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学习进步是故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办好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至、及不期修古,不法常可期望、要求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时间期限5、虚词运用所以所以兴怀,其致一也表原因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以此用来吾知所以距子者,吾不言表方法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助词表定语后置之曾不知老之将至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及其所之既倦动词往达到每览昔人兴感之由助词的三、理解分析1、结构脉络(一)叙宴集盛况(1)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事情(2)写景——山、林、竹、水、气候;(3)盛况——流觞曲水,一觞一泳(4)感受——信可乐也(二)发人生感慨(1)为人处世的方式静态——晤言一室动态——放浪形骸(2)感慨抒怀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死生亦大矣(三)明作序要旨(1)否定虚无主义人生观——“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2)写作动机——“后之览者,将有感于斯文”2、重点语句理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兴之于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兰亭集序》文言知识复习清单一、文化知识:①癸丑:中国传统干支纪年中一个循环的第50年称“癸丑年”。
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总称,古人用十天干(甲、乙、丙、丁、午、己、庚、辛、壬、癸)和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循环相配来表示年月次序,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称为“干支纪年法”。
②修禊:古代民俗,于农历三月上旬的巳日(三国魏以后始固定为三月初三)到水边嬉戏,以祓除不祥,称为“修禊”。
③流觞:古人于弯曲的水渠旁集会时,把盛酒的杯浮在水面从上游放出,循曲水而下,流到谁的面前,谁就取来饮用。
觞,酒杯。
④契:即符契,古代符信的一种,以金玉竹木等制成,上刻文字,分成两半,合在一起可为凭验。
⑤彭殛:彭,即彭祖,传说他曾活到八百岁;殛,未成年而死去的人。
⑥暮春:春季的末一个月。
孟、仲、季表示每季月份的顺序,孟表示每季的第一个月,仲表示第二个月,季表示最后一个月,即第三个月,如孟春指春季的第一个月。
⑦岁:岁星,即木星。
古人曾以岁星纪年,将一周天分为十二个星次,岁星每行经一个星次即一年。
二、重要词语释义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群贤(形作名,贤明的人)毕(全)至,少(形作名,年少的人)长(形作名,年长的人)咸(都)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名动,环绕)左右,引以为流觞(酒杯)曲水,列坐其次(旁边)。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胜景),一觞1名作动,喝)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深远高雅的情思)。
是(这)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自然界万物)之盛,所以(用来)游目骋(舒展)怀,足以极(极尽享用)视听之娱,信(的确)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相互交往),俯仰一世,或取诸(之于)怀抱(心怀),悟(通“悟”,面对)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躯体)之外。
虽趣(通“取”)舍万殊(不同),静躁不同,当其欣(对……感到欣喜)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形作名,老年)之将至;及(等到)其所之(求得)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连接)之矣。
王羲之《兰亭集序》文言知识点归纳【古今异义】其次古义:其,代词,指曲水。
次,旁边、水边。
如:列坐其次。
今义:①次第较后;第二。
②次要的地位。
斯文古义:这次集会的诗文。
如:亦将有感于斯文。
今义:文雅;文化或文人。
怀抱古义:胸怀抱负。
今义:①抱在怀里;②胸前;③心里存着;④打算。
【句式】古汉语句式:a) 判断句:死生亦大矣。
b) 倒装句:欣于所遇(宾语前置)c) 倒装句: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状语后置)【词类活用】①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少,年龄轻的人,长,年龄大的人。
均是形容词作名词。
贤,贤德之人,形容词作名词。
②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一,数量词作动词,等同,把……看作一样。
③齐彭殇为妄作。
“齐”字形容词作动词,把……看作相等。
④少长咸集。
少长,形容词作名词,年龄大的和年龄小的人。
【一词多义】(一)之(1)动词,往,到达。
例:所之既倦。
(2)代词,回指上文中的事。
例:以之兴怀。
(3)结助,取消句子独立性。
例:夫人之相与。
(4)结助,定语标志。
例:极视听之娱。
(5)音节助词,衬足四个音节。
例:暮春之初。
(一)一(1)一起。
例:若合一契(2)一样。
例:其致一也(3)看作一样。
例: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4)一边……一边……。
例:一觞一咏【通假字】悟言一室之内“悟”通“晤”,面对面。
趣舍万殊“趣”通“取”,取向。
或通“趋”,趋向。
《赤壁赋》知识点整理一、虚词1.而(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连词,表转折)(2)倚歌而和之(连词,表修饰)(3)正襟危坐,而问客曰(连词,表承接)(4)侣鱼虾而友麋鹿(连词,表并列)(5)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连词,表转折)(6)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连词,表转折)(7)自其不变者而观之(连词,表修饰)2.之(1)月出于东山之上(助词,的)(2)凌万顷之茫然(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3)哀吾生之须臾(助词,的)(4)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代词,它)(5)苟非吾之所有(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6)耳得之而为声(代词,它)(7)取之无禁,用之不竭(代词,它们)(8)吾与子之所共食(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3.于(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介词,在)(2)月出于东山之上(介词,从)(3)徘徊于斗牛之间(介词,在)(4)于是饮酒乐甚(介词,在)(5)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介词,被)(6)渔樵于江渚之上(介词,在)(7)寄蜉蝣于天地(介词,在)(8)托遗响于悲风(介词,在)4.乎(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形容词词尾)(2)飘飘乎如遗世独立(形容词词尾)(3)郁乎苍苍(形容词词尾)(4)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语气词,表示疑问)(5)而又何羡乎(语气词,表示疑问)(6)相与枕藉乎舟中(介词,在)二、实词1.通假字(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通“凭”,乘)(2)山川相繆(通“缭”,环绕)(3)举酒属客(通“嘱”,劝人饮酒)(4)举匏尊以相属(通“嘱”,劝人饮酒)2.古今异义(1)徘徊于斗牛之间古义: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2)白露横江古义:白茫茫的水汽(3)凌万顷之茫然古义:浩荡渺远的样子1.望美人兮天一方古义:指他所思慕的人。
《兰亭集序》知识清单一、作者简介《兰亭集序》的作者是王羲之。
王羲之,字逸少,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
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
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
二、创作背景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 353 年)农历三月初三,“初渡浙江有终焉之志”的王羲之,曾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今绍兴城外的兰渚山下),与名流高士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举行风雅集会。
与会者临流赋诗,各抒怀抱,抄录成集,大家公推此次聚会的召集人王羲之写一序文,记录这次雅集,即《兰亭集序》。
三、原文及译文原文: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译文:永和九年,即癸丑年,三月上旬,我们在会稽郡山阴城的兰亭集会,为的是到水边进行消灾求福的活动。
众多贤才都汇聚到这里,年龄大的小的都聚集在这里。
兰亭这个地方有高峻的山峰,茂盛的树林,高高的竹子。
又有清澈湍急的溪流,辉映环绕在亭子的四周,我们引溪水作为流觞的曲水,大家依次坐在水畔。
文言文《兰亭集序》知识点整理《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兰亭集序》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兰亭集序一、通假字1.趣舍万殊(“趣”通“趋”,意为“往,取”)2.悟言一室之内(“悟”通“晤”,意为“面对面”)兰亭集序二、古今异义①是日也(是:古义:指代词“这”;今义:判断动词,是)②茂林修竹(修:古义:长;今义:指修建、处理)③所�杂文砍一常ㄋ?裕汗乓澹褐赣美矗唤褚澹罕硪蚬?叵盗?剩�④信可乐也(信:古义:指实在;今义:指书信)⑤向之所欢(向:古义:指过去;今义:指方向)⑥列坐其次(次:古义:指旁边,水边;今义:指次序或质量差)⑦及其所之(及:古义:指等到;今义:表并列关系连词,和)⑧曾不知老之将至(曾:古义:指竟然今义:指曾经)⑨亦将有感于斯文(斯文:古义:这次集会的诗文;今义:文雅)兰亭集序三、词类活用(一)名词作动词(1)一觞一咏(觞:喝酒)(2)映带左右(带:环绕)(二)动词作名词足以极视听之娱(视、听:眼睛、耳朵)(三)动词的使动(1)引以为流觞曲水(流:使……流)(2)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兴:使……兴,使……产生)(四)形容词作名词⑴ 群贤毕至(贤:有才有德的人、贤士)⑵ 少长咸集(少长:少者、年轻的人)⑶ 无丝竹管弦之盛(盛:热闹的场面)(五)形容词的意动(1)齐彭殇为妄作(齐:把……看作相等、相同看待)(2)当其欣于所遇(欣:以……为欣、对……感到高兴)(六)数词的意动固知一死生为虚诞(一:把……看作一样)(七)副词作动词足以极视听之娱(极:尽情享受)兰亭集序四、一词多义1 之⑴所之既卷(动词,意为“往,到达”)⑵ 以之兴怀(代词,指“向之所欣……已为陈迹”)⑶夫人之相与(取消句子独立性)⑷极视听之娱(结构助词,的)⑸向之所欣(音节助词,不译)2 修⑴茂林修竹(意为“高”)⑵况修短随化(长,修短指寿命长短)⑶ 乃重修岳阳楼(意为“修建”)⑷修守战之具(意为“整治治办)3 虽⑴虽趣舍万殊(虽然,连词)⑵虽世殊事异(即使,连词)4 于⑴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意为“在,介词”)⑵欣于所遇(意为“对,介词”)⑶终期于尽(意为“到,介词”)5 以⑴引以为流觞曲水(意为“把,介词”)⑵亦足以畅叙幽情(意为“用来,介词”)⑶犹不能不以之兴怀(意为“因,介词”)6一⑴ 若合一契 (一起)⑵ 其致一也(一样)⑶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动词,看作一样)⑷ 一觞一咏(有的,表示分指,一边……一边……)⑸ 悟言一室之内(数词,一)兰亭集序五、特殊句式(一)判断句① 死生亦大矣(语意上构成判断)② 固知一生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③ 其致一也(二)倒装句1.状语后置⑴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⑵当其欣于所遇⑶终期于尽⑷不能喻之于怀⑸亦将有感于斯文2.定语后置⑴仰观宇宙之大⑵俯察品类之盛⑶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三)省略句1、(众人)列坐(于)其次2、(众人)引(之)以(之)为流觞曲水3、悟言(于)一室之内4、放浪(于)形骸之外【古今异义】1.其次古义:其,代词,指曲水。
《兰亭集序》学问点整理一、字音癸.(guǐ)丑会.〔kuài〕稽修楔.(xì)激湍.〔tuān〕流觞.(shāng)管弦.〔xián〕游目骋.(chěng)怀彭殇.〔shāng〕二、通假字1、悟言一室之内悟通“晤”,面对面2、虽趣舍万殊趣通“取”取得三、古今异义词1、列坐其.次.古义:这个地方今义:居于次一等2、俯察品.类.之盛古义:物品、物类今义:物品的种类3、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古义:形容时间短暂今义:低头、抬头襟怀抱负古义:襟怀抱负今义:怀里抱着4、或取诸怀.抱.四、重要词语1、修禊.事也祓禊,一种祭祀活动。
2、列坐其次.地方3、虽无丝竹管弦之盛.盛况4、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极:尽。
信:实在,确实。
5、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相互结交6、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诸:之于悟:面对面7、及其所之.既倦到,到达8、向.之所欣向:以前,从前9、况修.短随化.修:长化:造化10、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临:面对喻:明白11、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一:把……看成一样齐:把……看做等同五、一词多义。
所以①所以游目骋怀〔表凭借,用来……〕②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表缘由,……的缘由〕一①其致一也〔一样〕②固知一死生为虚诞〔把……看成一样〕③六王毕,四海一〔统一〕修茂林修竹〔高〕修守战之具〔修理,修整〕则修文德以来之〔修治〕乃重修岳阳楼〔修建〕六、词类活用1、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形容词作名词,贤士。
年少和年长的人。
〕2、一觞.一咏〔名词作动词,喝酒。
〕3、死生亦大.矣〔形容词作名词,大事〕4、所以游.目骋.怀〔使动用法,使……放纵,使……奔驰。
〕5、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数词意动用法,把……看作一样。
形容词意动用法,把……看作相等〕七、推断以下各句的文言句式1、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状语后置2、引以为流觞曲水省略句3、列坐其次省略句4、放浪形骸之外省略句5、不能喻之于怀状语后置八、翻译句子1、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兰亭集序》知识点归纳
一、文学常识
王羲之,字逸少,东晋(朝代)琅玡临沂(现山东省临沂县)人,是中国古代杰出的书法家,有“书圣”之称,其书法作品《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世称“王右军”。
文体“序”——也叫“叙”或“引”,是说明作品的写作目的或作者情况,也有对作品的评论和相关问题的阐发。
序一般写在作品前面,列在后面的称“后序”或“跋”。
二、文化知识
1、我国古代纪年法主要有四种
(1)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
(以王公在位年数来纪年。
如《左传。
骰之战》:“三十三年春,秦师过周北门。
”指鲁僖公三十三年。
)
(2)年号纪年法。
(汉武帝起开始有年号。
此后每个皇帝即位都要改元,并以年号纪年。
如《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
)(3)干支纪年法。
(所谓“天干”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这十个字,“地支”则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这十二个字。
纪年的方法,从“天干”中的“甲”开始,配“地支”中的“子”依次搭配,得出: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等等六十个组合,俗称作“六十花甲”。
如:《兰亭集序》“岁在癸丑”。
)?
(4)年号干支兼用法。
(如《核舟记》“天启壬戌秋日”,“天启”是明熹宗朱由校年号,“壬戌”是干支纪年。
)??
2、修禊:中国古代民间的一种风俗,古人视暮春三月是万物萌生的时节,在这一天举行祈福消灾的仪式。
三、通假字
悟.言一室之内(“悟”通“晤”,会面)
四、古今异义
1、列坐其次
..
古义:其,代词,指曲水。
次,旁边、水边。
如:列坐其次。
今义:①次第较后;第二。
②次要的地位。
2、亦将有感于斯文
..
古:这些文章今:常用义为文雅,又指文化或文人
3、或取诸怀抱
..
古:胸怀抱负。
今:①抱在怀里;②胸前;③心里存着;④打算。
4、引(之)以.(之)为.流觞曲水。
古义:把……作为。
今义:认为。
5、所以
..游目骋怀
古义:①表凭借,用来。
②……的原因。
如:所以兴怀。
今义:①表因果关系的连词;②实在的情由或适宜的举动(限用于固定词组中做宾语)。
6、俯仰
..一世
古义:形容时间短暂。
今义:低头抬头
7、俯察品类
..之盛
古义:物品,物类。
指天地万物。
今义:物品的种类五、词类活用
(一)名词作动词??
1、一觞一咏(觞:喝酒)
2、映带左右(带:环绕)
(二)形容词作名词
1、少长咸集(少长:少者、年轻的人)?
2、不知老之将至(老:老年)
3、死生亦大矣(大:大事)
(三)使动用法
1、引以为流觞曲水(流:使……流)
2、所以游目骋怀(游:使……纵展;骋使……奔驰)
(四)意动用法
1、固知一死生为虚诞(一:把……看作一样)
2、齐彭殇为妄作(齐:把……看作相等、相同看待)
六、一词多义
1、之?
⑴所之既卷(动词,意为“往,到达”)?
⑵以之兴怀(代词,指“向之所欣……已为陈迹”)
⑶夫人之相与(取消句子独立性)
⑷极视听之娱(结构助词,的)??
⑸向之所欣(音节助词,不译)
2、修?
⑴茂林修竹(意为“高”)
⑵况修短随化(长,修短指寿命长短)
⑶乃重修岳阳楼(意为“修建”)
⑷修守战之具(意为“整治治办”)
3、虽
⑴虽趣舍万殊(虽然,连词)
⑵虽世殊事异(即使,连词)
4、于
⑴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意为“在,介词”)
⑵欣于所遇(意为“对,介词”)
⑶终期于尽(意为“到,介词”)
5、以?
⑴引以为流觞曲水(意为“把,介词”)
⑵亦足以畅叙幽情(意为“用来,介词”)
⑶犹不能不以之兴怀(意为“因,介词”)
6、一
⑴若合一契(一起)
⑵其致一也(一样)
⑶固知一死生为虚诞(动词,看作一样)
⑷一觞一咏(有的,表示分指,一边……一边……)
⑸悟言一室之内(数词,一)?
七、特殊句式
1、判断句:死生亦大矣。
2、倒装句:
(1)介宾短语后置(于+宾语也叫状语后置):
①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会
②不能喻之于怀──不能于怀(在内心)喻之
③亦将有感于斯文──亦将于(对)斯文有感
④当其欣于所遇──当其于所遇欣
(2)定语后置:
虽无管弦之盛──虽无盛之管弦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仰观大宇宙,俯察盛品类
3、省略句:
(1)省主语:
①(群贤)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②(群贤)引以为流觞曲水
(2)省介词宾词:引以(之)为流觞曲水
(3)省介词“于”:
①映带(于)左右②悟言(于)一室之内
八、涉及成语
群贤毕至:指贤能者齐集,济济一堂,都汇聚在这里。
崇山峻岭:高大陡峻的山岭。
放浪形骸:指行动不受世俗礼节的束缚。
情随事迁:感情随着事情的变化而发生改变。
感慨系之:感慨的心情联系着某件事,指对某件事有所感触而不禁慨叹。
感慨随之产生。
游目骋怀:纵目四望,开阔心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