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的外延--参与表演的舞台人物造型
- 格式:pdf
- 大小:939.65 KB
- 文档页数:1
戏剧外延名词解释《戏剧外延》是一种戏剧技术,它可以帮助演员将重要的戏剧元素延伸到更远的范围内,以便准确地表现出戏剧的主题和意义。
这种技术的目的是将演员的任务延伸到舞台以外,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角色的情感和动机。
戏剧外延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演员的角色重构,也称为“指示性角色重构”。
这是一种研究和理解角色的工作方法,演员需要仔细分析角色特征,认真探索角色的性格特点、情感动机以及要表达的关键信息,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重新构建角色。
这种构建的工作可以帮助演员更深刻地理解角色的内心活动和动机,并有更多的可能性在舞台上表达出角色的性格特点。
另一个戏剧外延的重要方面是演绎,这是演员根据角色在剧本中的语言,动作,体态和环境背景,以及角色自身的生活经验和情感状态,去演绎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
演绎是将文本与演员生动有趣的表演结合,它将文本和演员的能力紧密结合,构成一个具有真实感的戏剧形象。
戏剧外延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演员的身体表达,身体表达可以帮助演员更好地体现角色的情感和动机,并传达出戏剧的意义。
演员可以通过充分利用肢体姿势,脸部表情,肢体语言等技巧来帮助角色更好地传达信息。
例如,演员可以借助手势和肢体语言来表达角色的焦虑,而借助眼神,表情和肢体动作可以表达出角色的欢乐和悲伤。
最后,戏剧外延也涉及技术和人类学的理论方面,技术包括声音设计,灯光设计,舞台布景等,而人类学的理论涉及角色的行为表现,神经及情感驱动,以及角色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这些理论能够帮助演员理解角色的想法,感受和动机,并有助于更准确地表达出角色的性格特征。
总之,戏剧外延是一种重要的戏剧技术,它不仅可以帮助演员更好地理解角色的情感和动机,更可以帮助演员更准确地表达角色的内心活动,从而促使戏剧达到更丰满的效果。
因此,戏剧外延是必不可少的戏剧技术,每个专业演员都应当努力去掌握和运用它,以便在舞台上表现出最真实的艺术表现。
舞台课堂知识点总结第一章舞台基础知识1.1 舞台的定义舞台是戏剧和舞蹈艺术表演的地方,是演员和观众之间交流的平台。
舞台的构成包括舞台空间、舞台布景、灯光、音响和特技等元素。
1.2 舞台的类型舞台按功能可以分为剧场舞台、露天舞台、舞台式表演厅等不同类型。
按舞台结构可以分为舞台伸展式、旋转式、平移式等不同构造形式。
1.3 舞台的历史古希腊的戏剧演出开始了舞台表演的历史,以后各个国家的文化也形成了各自特色的舞台艺术。
第二章舞台布景2.1 布景的作用舞台布景是舞台上用来表现舞台空间的道具、搭景、幕布等,有利于营造舞台空间环境,为演员表演提供背景支持。
2.2 布景的种类舞台布景根据戏剧、舞蹈剧情的特点可分为实景布景、抽象布景、符号布景等。
根据面板的结构可以分为单面板、双面板、曝光板等不同类型。
2.3 布景的设计布景设计包括构思、草图、设计图纸、试装、修改等多个环节。
设计师需要根据作品剧情、氛围等特点来设计布景。
第三章舞台灯光3.1 灯光的作用舞台灯光能够营造氛围,调配舞台布景的光影效果,提高观众的审美感受,引导观众关注演员表演重点等。
3.2 灯光的类型舞台灯光有透射光、射灯、洗墙灯、扩展灯、信号灯、纹投灯等不同类型,具有不同的光束角度和色彩效果。
3.3 灯光的设计灯光设计需要根据舞台作品的剧情、氛围、情感等特点进行设计,通过灯光的亮度、颜色、移动、变化来实现表演目的。
第四章舞台音响4.1 音响的作用舞台音响可以提高演员声音的传达效果,加强音乐的音效效果,营造环境氛围,提高观众听觉感受。
4.2 音响设备舞台音响设备包括扬声器、话筒、混音器、功放器、效果器等,通过这些设备可以实现音响的调配和效果处理。
4.3 音响系统布局音响系统的布局要考虑音响的传播范围、声音的质量、声音的平衡等因素,以提高观众的听音体验。
第五章舞台特效5.1 特效的作用舞台特效可以通过烟雾、火焰、光影、音响、动作等手段来实现,增强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和震撼力。
国家开放大学(影视鉴赏)[多项选择题]1、人声的传达信息的组成部分不仅只有说话中的文字,还有()A.音高B.音色C.音量D.节奏E.音长参考答案:A,B,C,E[多项选择题]2、光影的主要作用表现在()A.曝光作用B.说明作用C.情调作用D.抒情作用E.叙述作用参考答案:A,B,D,E[多项选择题]3、演员靠()来创造角色。
A.造型B.姿态C.表情D.动作E.声音参考答案:A,B,C,D,E[多项选择题]4、电影语言的三大元素是()A.画面B.声音C.蒙太奇D.导演E.编剧参考答案:A,B,C[多项选择题]5、电影画面是由两类元素构成的()A.形象性元素B.视觉性元素C.形式性元素D.听觉性元素E.感觉性元素参考答案:A,C[单项选择题]6、导演阐明思想内容,抒发感情,延长意境的主要方式是()A.前景B.满景C.空镜头D.全景参考答案:C[单项选择题]7、画面中没有人物的镜头叫()A.前景B.空镜头C.满景D.全景参考答案:B[单项选择题]8、根据在画面中的位置关系,对()进行分类。
A.人物B.景物C.静物D.色彩参考答案:B[单项选择题]9、()是表现画面诗意面貌的最主要的体现元素。
A.人物B.景物C.静物参考答案:B[单项选择题]10、要用人物的()构思电影。
A.造型B.姿态C.表情D.动作参考答案:D[单项选择题]11、()是人的心理、性格、品质的外在表现。
A.造型B.姿态C.表情D.动作参考答案:D[单项选择题]12、()是人的动机的外化,意志的外延。
A.造型B.姿态C.表情D.动作参考答案:D[单项选择题]13、()是人的感情在面孔上的流露。
A.造型B.姿态C.表情D.动作参考答案:C[单项选择题]14、如何找准感觉呢?最有效的办法,用电影表演行话来说,就是()A.“下生活”B.模仿D.听导演建议参考答案:A[单项选择题]15、()是戏剧表演的风格,却是电影表演之大忌。
A.风格化B.个性化C.程式化D.大众化参考答案:C[单项选择题]16、在表演艺术中不仅是首要的而且也是难度最大的是()A.对人的姿态的模拟B.对人的声音的模拟C.对人的表情的模拟D.对人的服饰的模拟参考答案:A[单项选择题]17、“上镜头”(photogenic)这个概念是()首先提出来的。
演员在舞台上的身体表达与动作设计演员是舞台上的主角之一,他们通过身体表达和动作设计来传递角色的情感、展示角色的形象,使观众更好地理解剧情和与角色产生共鸣。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讨论演员在舞台上的身体表达和动作设计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表达和设计。
身体表达是演员与观众之间沟通的重要方式之一。
通过不同的肢体动作、姿态和面部表情,演员能够将角色内心的情感状态传递给观众。
例如,一位正直的角色可以通过笔直的身姿和坚定的目光来表达自己的坚定和决心。
而一位悲伤的角色可以通过低头、沉默和无助的姿态来让观众感同身受。
此外,演员的动作设计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角色形象的展示。
动作设计是指演员在表演过程中刻意安排的肢体动作和动作组合。
通过精确的动作设计,演员能够更好地展示角色的个性和特点,使观众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角色。
例如,在一场战斗场景中,动作设计可以通过精准的拳脚动作和迅猛的动作节奏来展现角色的勇敢和力量。
在进行身体表达和动作设计时,演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演员应该根据角色的性格和情感状态进行身体表达和动作设计。
不同的角色有着不同的性格特点和情感状态,因此在表演中应该选择适合角色的肢体动作和姿态。
例如,一个天真活泼的角色可以采用轻盈、灵活的动作,而一个高傲、冷漠的角色则可以采用慢动作和自大的姿态来展示。
其次,演员需要注意身体的协调性和舞台占用空间的合理运用。
在舞台上,演员的身体动作需要与其他演员、道具和舞台空间相协调,保持整体的和谐感。
同时,演员还需要根据舞台布景和剧情需要合理运用舞台占用空间,创造出合适的表演效果。
最后,演员应该注重动作的节奏和呼吸。
动作设计不仅仅是一种静态的姿态,更应该包含着节奏感和呼吸感。
演员可以通过控制动作的速度和力度来表达角色的情感和状态变化。
同时,呼吸也是重要的元素,适当的呼吸可以帮助演员更好地运用身体表达和动作设计。
总结起来,演员在舞台上的身体表达和动作设计在传递角色情感、展示角色形象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现代舞台技术的创新与应用现代舞台技术作为舞蹈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不断的创新与应用,为舞台呈现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
本文将以舞台装置、灯光、投影、影像等多个方面,探讨现代舞台技术的创新与应用。
一、舞台装置现代舞台装置设计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布景和道具,而是借助先进的科技手段,创造出更为想象力丰富的舞台空间。
例如,通过机械系统的运用,舞台能够实现多维度的运动和转场,使得舞蹈演员可以在各种不同的空间状态中自由穿梭。
此外,还可以利用舞台特殊材料的运用,打破舞台构造的限制,创造出奇特的视觉效果。
二、灯光灯光设计在现代舞台技术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通过利用先进的灯光技术,舞台上的舞蹈演员可以呈现出更加绚丽多彩的形象。
例如,使用LED灯光可以实现高度可调的亮度和颜色变化,使舞台瞬间从昏暗转为明亮,或者呈现出不同的色彩效果,为舞蹈作品增添丰富的情感表达。
三、投影与影像投影技术的应用为现代舞台艺术带来了巨大的创新。
通过投影仪和特殊的投影幕布,舞台上可以实现静态或动态的影像投射,将虚拟的世界与现实舞台融为一体。
这种技术的运用不仅可以为观众展示出更加生动逼真的舞台效果,还可以与舞蹈演员的动作相协调,创造出独特的视觉冲击力。
同时,投射的影像还可以与演员互动,达到艺术表达和情感传递的效果。
四、音响效果音响技术的创新与应用也对现代舞台技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现代舞蹈作品常运用立体声、环绕声等音响效果,使观众能够更加身临其境地感受舞蹈作品所传递的情感和意境。
音乐的合成、处理与编排也为舞蹈作品带来了更为丰富的层次感和节奏感。
总结现代舞台技术的创新与应用,推动了舞台艺术的发展。
通过舞台装置、灯光、投影、影像以及音响等多个方面的技术手段,舞台上呈现出更加丰富多样的艺术效果,为观众带来前所未有的视听体验。
在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舞台技术势必会有更大的突破和创新,为舞台艺术创作带来更多的新可能。
舞台灯光的特点、功能及其在舞蹈表演中的作用-舞蹈论文-艺术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1、舞台灯光的特点1.1 舞台灯光的依从性。
舞蹈本身是一种的艺术形式,但是参与到戏剧演出之后,就变成了从属性的艺术形式,舞台灯光在戏剧舞台上,终究是不了戏剧演出的需要,而改变了存在的属性,在戏剧中,舞台灯光处于一种从属的地位上,必须要按照戏剧的内容而发挥创造性,不能特立独行,出于这一特点,舞台灯光是在一定的约束下工作的,灯光的设计要受到剧本、音乐和音响的效果制约。
光只有在投射在具体的对象上才能产生效果,舞台灯光是依附人和景物而存在的。
1.2 舞台灯光的可控性和可塑性。
舞台灯光的可控性和可塑性才使它成为一种艺术照明形式,可控性表现在它能控制光线的投射方向和光的强弱,根据光的这一特性,可以利用一些技术手段按照艺术创作的需要,控制光的照明范围和明暗程度,达到塑造艺术形象的目的;可塑性表现在利用灯光为表演对象塑造形象,除了服装、布景在塑造人物形象中的作用之外,灯光可以使一些不统一、不和谐的对象变得和谐。
由于光的可变性,可以突出动态的形象,对于人物心理空间的塑造也具有一定的作用。
2、舞台灯光的功能舞台灯光可以使舞台的画面更加清晰,可以加强舞台表演的效果,使其符合剧情的发展需要,使舞台背景变得更加自然,起到调节气氛的作用。
舞台灯光在使用时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在强度上应该满足其能够让观众看到颜色、外表和细节;分配上应该满足主体与配角的差别;颜色上应该依靠电脑调色的方式来满足剧情发展的需要;依据剧情的变化需要,可以使灯光的颜色、亮度等根据需要变化。
3、舞台灯光在舞台表演中的作用舞蹈灯光是舞蹈、舞剧舞台美术的一种造型手段。
除了提供照明外,主要为了使演出达到场景生动、节奏鲜明的艺术效果,利用光与形、明与暗、光色的冷暖与进退所造成的对比与和谐,使一幅幅舞蹈画面之间产生连贯、互应、对比、联想等相辅相成的关系,并通过光色的变化帮助揭示舞蹈、舞剧内在的含义,增强舞蹈的艺术感染力。
人工智能改变舞台艺术表演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工智能逐渐被应用于各个领域,其中包括舞台艺术表演。
人工智能的引入为舞台表演注入了全新的元素,改变了传统的艺术呈现形式,提升了舞台艺术表演的观赏体验。
本文将探讨人工智能在舞台艺术表演中的应用,分析其对表演形式、演员培养以及观众体验等方面的影响。
一、舞台表演形式的变革传统舞台艺术表演通常依赖于演员的人类能力,但人工智能的引入改变了这一现状。
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模拟人类的创造力和表演能力,使得表演形式多样化。
例如,虚拟人物在舞台上可以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进行精准的模拟,呈现出逼真的表演效果。
此外,人工智能还可以通过语音识别、语音合成等技术实现与演员的互动,使演员与虚拟角色之间形成更加生动的表演互动。
二、演员培养的创新传统的演员培养主要侧重于技艺的训练和表演经验的积累,但人工智能的应用为演员的培养带来了全新的机遇。
人工智能可以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对大量的表演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提炼出表演的规律和技巧,并通过虚拟演员进行模拟表演。
演员可以通过与虚拟演员的互动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表演技能和创作能力。
此外,人工智能还可以通过人脸识别和情感识别等技术,帮助演员深入理解角色情感,并在表演中更加准确地表达出来。
三、观众体验的提升人工智能的应用让观众参与到舞台艺术表演中,提供了更加丰富的观赏体验。
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观众可以与虚拟演员进行互动,参与到演出中,与角色进行对话、互动,增强了观众的参与感和代入感。
此外,人工智能还可以根据观众的兴趣和喜好,个性化地推荐演出内容,提供更加符合观众需求的表演体验。
综上所述,人工智能在舞台艺术表演中的应用,使得表演形式多样化,演员培养更加创新,观众体验得到提升。
然而,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例如,如何平衡人工智能和人类演员之间的合作关系,如何保护演员的个人表演特色等。
因此,我们需要继续深入研究和探索,充分发挥人工智能在舞台艺术表演中的潜力,为舞台表演带来更加丰富多彩的未来。
艺术创新的舞台表演舞台表演是艺术创新的重要载体之一,通过创新的手段和表现形式,舞台表演能够为观众带来独特、新颖的艺术体验。
在当代社会,艺术创新在舞台表演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断推动着表演艺术向前发展。
首先,舞台表演通过剧本和编导的创新,为观众呈现出独特的艺术体验。
剧本的创新不仅在于故事情节的设置和发展,更重要的是在于角色形象的塑造和人物关系的处理。
艺术家们通过对剧本的深入解读和艺术构思,创造出具有独特风格和个性的角色形象,使观众能够在表演中感受到情感的共鸣和思想的碰撞。
同时,编导的创新也是舞台表演的重要组成部分。
艺术家们通过对舞台布景、道具、音效等方面的创新设计,将观众带入到一个全新的艺术世界,让观众在表演中体验到艺术创新的魅力。
其次,舞台表演通过演员的表演艺术创新,展现出丰富的情感和独特的审美观。
演员作为舞台表演的主要承载者,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艺术家们通过对人物性格的深入研究和表演技巧的创新,将观众带入到角色的内心世界,让观众能够真实地感受到人物的情感和情绪。
同时,演员的表演艺术创新也通过表演风格和审美观的独特呈现。
不同演员的表演方式和风格各不相同,他们通过对表演形式的创新,将观众带入到一个充满个性和魅力的艺术境界。
第三,舞台表演通过舞台技术的创新,提升了表演艺术的视觉冲击力和观赏体验。
舞台技术的创新既包括舞台灯光、音效等技术手段的应用,也包括舞台机械和特效的创新应用。
艺术家们通过对舞台技术的运用,创造出具有独特艺术效果的舞台空间,为观众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观赏体验。
舞台灯光的变化和音效的运用,使观众能够更加深入地感受到表演氛围的变化和角色情感的转变。
舞台机械和特效的创新应用则为表演艺术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使表演呈现出更加生动、逼真的效果。
总之,舞台表演作为艺术创新的重要载体,通过剧本的创新、演员的表演艺术创新和舞台技术的创新,为观众呈现出独特、新颖的艺术体验。
艺术创新的舞台表演不仅丰富了观众的审美经验,也推动着表演艺术向前发展。
舞台与表演舞台表演艺术舞台是表演艺术的核心组成部分,它不仅提供了表演的空间和背景,更是演员表现自己的平台。
通过舞台的设计、布景、灯光等元素的运用,表演艺术得以完美展现。
本文将探讨舞台与表演艺术的关系,以及舞台在表演艺术中的重要作用。
一、舞台的意义与形式舞台是表演艺术的载体,它为表演提供了必要的空间和环境。
舞台的意义不仅在于提供表演的场地,更在于通过布景、道具、灯光等元素的安排来渲染舞台的氛围,并与表演形成有机的结合。
在不同的表演艺术形式中,舞台可以有不同的形式,比如剧院舞台、音乐会舞台、舞蹈剧场等,每一种形式都有其独特的设计和用途。
二、舞台设计的要素与原则舞台设计是表演艺术中不可忽视的一环,它通过布景、道具、灯光等元素的安排,为表演营造合适的环境和氛围,增强观众的观赏体验。
舞台设计的要素包括布景、道具、灯光、音响等,而其设计原则则涉及舞台的整体性、比例尺度、色彩搭配、视觉重点等方面。
一个成功的舞台设计应该能够与表演内容相得益彰,使观众沉浸其中。
三、舞台与表演的互动关系舞台与表演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
舞台的设计和策划需要根据表演艺术的需求来进行,而表演的呈现和展示也受到舞台条件的限制。
舞台通过其视觉效果和氛围的营造,为表演提供了更广阔的想象空间,让演员有更多的发挥余地。
同时,表演的精彩也能够进一步凸显舞台设计的魅力,二者形成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艺术互动。
四、舞台对表演艺术的意义舞台是表演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给予表演更多的想象空间和表现力。
良好的舞台设计能够为观众创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和氛围,使观众仿佛身临其境。
舞台也是演员展现才华的平台,通过舞台的展示,演员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表演技巧。
因此,舞台在表演艺术中的意义不可忽视,它是表演艺术与观众之间的桥梁和媒介。
综上所述,舞台与表演艺术密不可分,舞台不仅是表演的空间和背景,更是表演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舞台的设计和表演的展示相互影响、相互补充,共同营造出艺术的魅力。
22
常艳红:功能的外延——参与表演的舞台人物造型
功能的外延——参与表演的舞台人物造型
常艳红
(中央戏剧学院 北京 102209)
一、历史追溯:参与戏曲表演的人物造型
参与表演的人物造型由来已久,中国戏曲的服装、化妆手段是戏曲表演艺术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具有戏剧性格的造型艺术。
戏曲的人物形象集演员的唱念做打和精美寓意的造型手法为一体,共同创造了“角色”和“脚色”。
戏曲表演中有大量的舞、做、亮相等,形成与装扮为一体的程式化基本功,是戏曲表演重要的动作表现,如“甩发”“水袖”“弹须”,装扮不仅艺术化地创造了人物的外部形象,还帮助和支持了演员的表演动作,成为特有的一种表演手段和表演技艺,组成与人物身份相和谐的动态美。
作为延伸人物情绪的媒介,在表达情感上有强烈的戏剧效果。
戏曲的表演和造型关系密切,在戏曲这个“综合性”艺术中,两者处于同样重要的地位。
戏曲的人物造型参与表演的形式具有程式化的特点,然而戏曲不同于当代戏剧,两者有不同的审美体系和艺术欣赏价值。
高度程式化的人物造型形式、手法符合戏曲独特的审美规范和欣赏标准。
但也有赖于特定的、约定俗成的文化背景。
二、参与表演的当代戏剧人物造型特点
当代的一些戏剧演出中,尤其是实验性的戏剧演出中可能没有台词或台词只占很少的部分,即以非文本为主题的戏剧。
演员主要依靠自身的形体、动作来完成演出。
音乐、空间、演员、造型等都成为剧场演出中的重要戏剧部分。
一些戏剧中,性格塑造与表演更为有机地契合,参与表演的手法也更加灵活、多变,具有自我解构、发展、延伸的特点。
(一)形象功能的变化和扩展
1.静态造型:不再局限于剧本描述的规定再现,不再囿于常规的静态形象,而是会伴随演员表演、情节的开展,灵活转换。
通常我们会将性格化的塑造视为人物造型的主要任务,无论是性格化的、类型化、甚至具有美感寓意化的人物,所创造的是人物形象即便是神、鬼、物等在戏剧中被我们赋予了人性的色彩,有拟人化的处理。
然而,在当代的一些戏剧演出中,一些角色并无“人物”的意义,造型甚至和演员一起成了机动的易于迁换的“景”,或是将这两个演出元素共同创造成了一个意像的符号。
2.“动态”造型:不是伴随某一个角色的性格和命运发展的变化。
造型设计与动作结合,与表演结合编排而设计。
其次,造型自身具有可变化的因素,与以往的人物造型在功能上有所延伸。
这样的改变更具有戏剧创作的思维模式,呈现了更灵活多变的造型形式和手法。
人物造型作为视觉欣赏对象,在演出过程中有了更多的欣赏层次。
(二)参与表演动作
1.为表演提供支点
服装、化妆作为舞美因素中负责人物造型的部门,随着不同演出形式的成熟和探索,造型的多角度、多功能成为丰富表演的手段,也是当代戏剧创作中的必然趋势,设计中用具有典型特征、局部的、简练概括的造型元素和形象特征,易于在表演的过程中更为灵活地完成角色甚至时空的转换,成为演员行动的支点。
以色列戏剧《安魂曲》,由三个关于死亡的故事组成,剧中的角色只有如老人、车夫、老妇、母亲、妓女等简单的角色身份。
舞台非常简朴,演员需要借用造型来完成角色的转换或标识,比如妓女的服装造型只是用了典型化的女性内衣的局部或轮廓特征,来达到提示的效果。
而剧中马的角色造型,也是概括性地将藤条制作的马头由演员举着;鞋的前脚掌固定了一块U形的木质结构,形似马蹄;腰上系这着“马尾巴”来表现。
房屋和树也由演员装扮而成。
2.动作延伸形象的寓意化
演出过程中,人物造型通过表演动作的变换、排列、组合,呈现新的样貌,人物形象发生改变。
造型在运动、组合中延伸出富有寓意的形象且具有动感,以此提供给观众不同的视角、全新的视觉形象、巧妙的场景变换。
欧洲戏剧《爱丽丝梦游仙境》中,当爱丽丝进入到魔幻的世界,自己与周围的一切瞬间在比例上发生转换。
这个情节由演员们在舞台上排成一条蜿蜒的队列,通过演员服装和表演动作的结合,意向成了一只巨大的青虫。
这时,观众看到的舞台呈现,实际上巧妙地转换成了爱丽丝的主观视角,实现了多重的代入感。
三、人物造型动作化、过程化
参与表演的人物造型具有过程化的特点,扮的过程和演的过程在舞台上直接呈现,过程本身中如何扮、演既是演出内容又成为戏剧观赏的重要部分,形象本身是展示演出的重要内容。
另一方面,创作者的意图在演出的过程中由演员的行动展现出来。
四、影响演出氛围和表演节奏
造型形式配合不同的演出形式产生不同的演出节奏和欣赏角度。
此外,与常规意义上的人物造型不同,参与表演动作并随之产生本身功能变化的服装和化妆打破了观众常规的欣赏惯性,这样的造型语言在某种程度上使得整个演出节奏发生改变。
五、结语
戏剧是行动的艺术,更为灵活的人物造型丰富了表演的表现手法。
以开阔的创作思维,深入对自身的功能、特征的挖掘,以自己独特的戏剧语言为戏剧呈现更为有机、灵活的面貌,将是我们在未来戏剧创作中的一个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1]曹路生.国外后现代戏剧.江苏美术出版社,2002年8月.
【摘 要】戏剧人物造型是舞台角色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属性上与表演有着内在的联系,与表演成为有机的一体,体现了戏剧的本质。
从表演角度对人物造型功能进行研究,对戏剧形式的视觉化呈现和人物造型的研究比对,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创作实践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戏剧人物造型;表演;人物造型功能
中图分类号:J8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29-002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