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3我的一本书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2.30 MB
- 文档页数:19
2023年《我的第一本书》说课稿2023年《我的第一本书》说课稿1各位专家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我的第一本书》。
我准备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等几个方面来说:(一)说教材教材简析:《我的第一本书》是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这个单元主要讲述的都是名人的人生当中一段难忘的经历,他会让我们体悟到人生奋斗的意义,感受到人间的关爱与温情。
学习这个单元要让学生感受生命的意义,了解社会人生。
《我的第一本书》是诗人牛汉的一篇随笔。
作者通过对他的第一本书的追叙,折射出20世纪初中国农村的苦难生活和苦难生活中的人间温情以及生活乐趣。
这篇课文最大的特点是作者对生活的那一份诗意的感悟。
__似是信笔写来,实际上每一个片段都耐人咀嚼。
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对生活的体验能力。
对于农村孩子来说,这篇__更容易引起共鸣;对于城里的孩子来说,可能觉得离自己生活相距甚远,但是可以通过文中所描写的情境,展开想象,去感悟那个时代的生活境况。
总之,在教学中,要注重激活学生对生活的体验,或者创设情境引发体验,使学生读有所感,学有所悟,进而思考生活的苦难对于人生的深刻影响。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重点字词,了解、把握课文内容、品味语言。
2.能力目标:激活生活体验,感悟课文的思想内涵和情感蕴含。
3.情感目标:理解作品展示的苦难生活境遇,感悟知识改变命运的深刻内涵。
教学重点和难点:1. 品评重点语句,渗透理解作品的人文内涵;2. 解作者对苦难生活的深刻体察和独特感悟。
(二)说教法教学方法:《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所以我决定本课采用采用合作探讨的方法,加上老师的适当点拨。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三)说学法学习方法:学生采用小组合作探究法,在合作交流中完成对课文的解读,引导学生感受文中所蕴涵的思想感情,理解作品展示的苦难生活境遇,感悟知识改变命运的深刻内涵。
第3课《我的第一本书》同步练习1.下列加粗字中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酷似(kù) 盈眶(kuànɡ)马鬃(zhōnɡ) 塾师(shú)B.晾晒(shài)磨蹭(cenɡ)苦楚(chǔ) 背熟(shú)C.红薯(sǔ) 驮灯(tuó)奥秘(mì)愣了(lènɡ)D.掺和(chān)愁苦(cóu)崇敬(chónɡ)沙哑(shā)答案:B解析:分析:A项马鬃的“鬃”应该读zōng, C项中红薯的“薯”应读shǔ,D项愁苦的“愁”应读chóu,选择正确的一项则是B项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于字音的掌握,把平时常混淆的找到看是否正确,逐个排除,答案就很简单。
2.下列句子中与原文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
A.我以为父亲要凑我了,可是没有。
B.父亲摸摸我额头上的马鬃,欣慰地夸奖了我一句:“不错。
”C.这就是我的第一本书。
对于元贞来说,是他一生唯一的一本书。
D.他一辈子挎着蓝子在附近几个村子里叫卖纸烟、花生、火柴等小东西。
答案:C解析:分析:A项中“凑”应该是“揍”B项中马鬃应该是“马鬃”,加引号的, D项中“蓝子”应该是“篮子”,本题选择完全正确的一项是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于字形的掌握,题目没有给出字完全正确的一项,所以,有可能在标点上有变化,所以,把握课文内容很重要,但同时注意标点也很关键,都注意到就容易得出答案了。
3.下列各句中,说明父亲回家次数最少的一句是( )。
A.我父亲在离家十几里地的崔家庄教小学,不常回家。
B.我父亲在离家十几里地的崔家庄教小学,极少回家。
C.我父亲在离家十几里地的崔家庄教小学,少有回家。
D.我父亲在离家十几里地的崔家庄教小学,很少回家。
答案:B解析:分析:因为要选择最少的一次,所以观察各个选项,有“不常”“极少”“少有”“很少”,从这四个词语中选出最的那就是“极”了,因为“极”就是“最”高级了,故选择B 项。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1 藤野先生2 我的母亲3 我的第一本书4列夫•托尔斯泰5 再塑生命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献给母亲的歌第二单元6 雪7 雷电颂8 短文两篇9 海燕10 组歌(节选)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寻觅春天的踪迹第三单元11 敬畏自然12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13 旅鼠之谜14 大雁归来15 喂——出来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科海泛舟第四单元16 云南的歌会17 端午的鸭蛋18 吆喝19 春酒20 俗世奇人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第五单元21 与朱元思书22 五柳先生传23 马说24 送东阳马生序25 诗词曲五首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第六单元26 小石潭记27 岳阳楼记28 醉翁亭记29 满井游记30 诗五首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背起行囊走四方课外古诗词诵读赠从弟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登幽州台歌送元二使安西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无题相见欢登飞来峰清平乐村居名著导读《西游记》:一个奇幻的神话世界《海底两万里》:科学与幻想之旅《名人传》痛苦和磨难造就的伟人附录欣赏唐人狂草短语结构类型表句子成分简表标点符号用法后记1.鲁迅《藤野先生》东京也无非是这样。
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象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
实在标致极了。
中国留学生会馆的门房里有几本书买,有时还值得去一转;倘在上午,里面的几间洋房里倒也还可以坐坐的。
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 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
从东京出发,不久便到一处驿站,写道:日暮里。
不知怎地,我到现在还记得这名目。
其次却只记得水户了,这是明的遗民朱舜水先生客死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