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个民族、56朵花
- 格式:ppt
- 大小:8.54 MB
- 文档页数:28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一、教材分析《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第四课《好大一个家》主题下的第一个活动。
本主题包括“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和“勤奋智慧的好女儿”两个活动内容。
教科书24—25页是中国主要民族分布图。
通过阅读图例,引导学生了解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北部、西部、西北、西南、东北等边疆地区。
通过阅读教科书提供的文字信息,了解少数民族聚居区的特点。
教科书第26页上图是各族人民代表在人民大会堂合影,结合资料和统计表等内容,引导学生认识到各族不分大小,地位同等,都是国家的主人。
二、教学目标1、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56个民族,其中55个少数民族,全国设立5个自治区。
2、能够在地图上找出我国的5个自治区,并能说出它的名称,了解我国少数民族的主要分布地区。
3、逐步树立心爱少数民族的情感,尊崇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增强维护民族团结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使学生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认识到各民族不分大小,地位同等,都是国家的主人,感受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
四、课前准备教师: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的课件。
实物投影仪。
教唱十册音乐第四单元《中华民族歌》。
学生:收集我国有关民族的资料,图片,服饰等(可以是剪、贴画等)。
五、教学过程(一)听一听激情导入师:同学们喜欢音乐吗?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希望你能随音乐一起唱。
(师出示课件一:56个例外民族的少年儿童,穿着例外的服饰,在《中华民族歌》的旋律中载歌载舞。
)师:同学们听了这首民族歌曲,你知道了什么呢?生1:我知道了我国有56个民族。
生2:……师:是呀!正如歌中所唱:“中华古老民族多,五十六族共一国”。
这五十六个民族共同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而努力奋斗着。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
(板书课题)(二)找一找感受家之广师:同学们,在祖国960万平方千米的空阔土地上,生活着哪些民族呢?请同学们在“中国主要民族分布示意图”上找一找,(出示课件二:中国主要民族分布图)看看这些民族分布在我国的哪些地区。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设计意图我上课的内容是《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第四单元的第一课《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本课共由六个话题组成。
在进行本课的教学设计我先让学生对中华大家庭有所认识,并以认识和情感基础为基点创设教学活动。
教学此课之前我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通过不同的方式、不同的渠道,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民族去搜集、整理有关的资料。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将教材中原本知识性较强的内容,通过几个趣味性的活动呈现出来。
使学生能够在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各民族生活的丰富多彩,从而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兴趣和积极健康的情感态度。
最后以民族团结的录音资料作为感情升华,让生知道各民族不管人口多少,身在何处都是心心相连的兄弟姐妹。
教学目标:1、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共有五十六个民族。
2、初步了解各民族的民族特色,增进民族团结。
3、知道在祖国温暖的大家庭里,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身在何处都是心心相连的兄弟姐妹。
活动准备:课前:学生收集大量的民族资料。
课中:《爱我中华》歌舞视频、录像小片段、课件。
活动过程:(一)歌曲引入师:同学们,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他就像一个美丽的大花园。
花园里盛开的鲜花五彩缤纷。
我们的歌唱家宋祖英就曾用她甜美的歌声赞扬了这块广袤而神秘土地,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歌舞《爱我中华》(播放爱我中华歌舞视频)师:从这首歌中你们获得了什么信息呢?(叫3、4个)赞扬:真棒!师:是呀,中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
在刚才这首歌中,把我们祖国的56个民族比作——引说(贴板书)。
在大家的印象中,花是什么样的呢?(五彩缤纷、绚丽多彩等)师:可见我们的民族真是多姿多彩啊!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点击课件(出示课件一: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二)活动一:魅力畲族1、了解班级孩子是属于哪个民族的(汉族、畲族或回族)2、如果有孩子是畲族的,就请畲族孩子用畲语和大家打招呼,让孩子初步感受不同民族的语言区别。
四年级第八册《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教材分析:《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社会》第四单元《我们生长在中国》中的第四个主题活动。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主要是让学生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了解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增进民族团结。
学情分析:本课内容很多,一般的学生都清楚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十六个民族的大家庭,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其他民族人口较少。
还有许多并不都是学生在生活中能直接感受到的,如民族历史文化与民族风情等。
好在我们面对的是四年级的学生,他们具备一定的查阅资料与研究问题的能力。
课前我让学生收集了一些关于各民族的资料,再进行适当的帮助与指导,使学生将资料进行提炼与总结,这样就可以为课堂教学提供充分的资源。
教学时我再尽量选择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与合作性学习,使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多彩。
设计思路:1、放手先让学生收集自己所感兴趣的各族资料:地理分布,名称由来,民族服饰图片等等,从而训练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
在课堂上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策略为主,充分让学生进行小组交流,集体交流,这样就能达到一个苹果换两个苹果的效果,而且对于五十五个少数名族的知识也了解更全面一些。
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兴趣和欲望,使学生学习的过程也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和共同参与提高的过程。
为了达到这一教学效果,课堂上我采用听一听、赛一赛、评一评、说一说、唱一唱以及小组自主合作探究等方式进行教学,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知识。
3、另外,由于我国民族众多,而且各民族都有自己丰富多彩的文化历史和各具特色的民族风情,短短的二三节课很难对各民族都有一个深入细致的了解。
教学时我只能选取学生比较熟悉和感兴趣的内容去引导。
俗话说:学习不止在课堂。
我希望学生能将这种学习拓展延伸到课堂以外的其他学习中。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教案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热爱自己伟大的祖国。
能力:尝试多渠道地收集相关民族特点的服饰、文字、风俗等资料,并学会对已有资料进行筛选、整理、归类,从中了解相关知识。
知识: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了解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尊重、理解不同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礼仪内容。
教学重点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和礼仪习俗。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热爱多民族的统一大家庭,增进民族情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歌曲《爱我中华》,有关少数民族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制作课件。
学生准备:进行民族小考察,收集整理相关的图片、文字等各种资料。
课时安排3课时。
第1课时完成话题“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教材内容。
第2课时完成话题“说说自己的民族”“各具特色的民族风情”的教材内容。
第3课时完成话题“多彩的民族节日”“各具特色的体育运动”“民族习俗与礼仪”的教材内容。
教学过程活动一中华民族大家庭1.[播放视频:爱我中华]结合情境问题引导学生讨论:我们的大家庭有哪些民族?(板书:中华民族大家庭)在民族分布图上找一找各民族,并把找到的这些民族填在表格中。
[出示图片:中国民族分布图][播放课件:我所知道的民族]2.开展“看谁知道的民族多”抢答竞赛。
小结:汉族人口最多,而其他55个民族人口相对汉族人口较少,被称为少数民族。
(板书:56个民族 55个少数民族)“中华民族”是中国各民族的总称,我们祖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设计意图:歌曲《爱我中华》拉开了此课的序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抢答竞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初步感受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
】活动二我国的少数民族及其自治区1.了解民族区域自治。
[播放课件:民族区域自治]小结:我国的少数民族虽然人口少,但分布非常广。
“56个民族56朵花,56个兄弟姐妹是一家……”“都是一家人,不分你和我……”。
这几句歌词不知唱出了多少人的心声,家是一个家,国是大中国,都是一家人,不分你和我…….”乌鲁木齐“7.5”事件后,新疆音乐人创作的《一家人》这首歌唱出了新疆各族人民的心声。
乌鲁木齐“7.5”事件虽然使全疆民族团结受到严重影响,使自治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大好局面遭到破坏,但是各族人民群众在乌鲁木齐“7.5”事件中互相关心,互相救助,用正义、良知和爱心谱写了一曲曲民族团结坚如磐石的赞歌。
事实证明,在这场血与火的洗礼中,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我自豪,我是中华民族的儿女!我要用最美的语言,歌唱我伟大的母亲!我骄傲,我是新疆的孩子,我要用满腔的热情拥抱这个富有三千年丝绸之路文化底蕴的历史区域,拥抱这个正在催化无尽现代神话的中国最边缘的自治区,拥抱这个正在不断创造人间奇迹的沙漠绿洲!我们的新疆正在开发中走向世界!走向未来!各族人民在长期开发、建设新疆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休戚与共、生死相依、血肉相连的深厚感情是牢不可破的。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我国西北边陲,面积160多万平方公里,人口达2000多万,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
对于内地许多省市来说,它是那么遥远,那么陌生,这也是它神秘吸引人的地方,不同的自然风景造就了不同的人文风情,多种文化相互交替交融,饮食、音乐、风俗习惯的表达为我们增加了许多情趣。
新疆历史悠久,古称西域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这里有神奇的沙漠景观,迷人的草原风光,挺拔俏丽的天山雪峰,也有酷热难耐的火焰山,各种资源十分丰富。
千佛洞,楼兰遗址、白杨沟、哈纳斯湖的水怪时隐时现,让人浮想联翩。
传统名产有:地毯、葡萄干、哈密瓜、库尔勒香梨、中药材雪莲花及各种民族乐器和小吃,吸引大批国内外游客。
由于新疆地处边疆,与祖国内脏相隔十万八千里,不了解的人认为这儿只有美丽的大草原和快乐的毛驴车,再或者就是那袅袅炊烟、洁白毡房,殊不知新疆各个城市近几年发展迅速,现代化建筑比比皆是,新疆首府乌鲁木齐市可以和各大城市媲美。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教材内容:《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们都是中华儿女》中的第一个主题活动。
教材与学情分析:《我们都是中华儿女》单元主要让学生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知道中华文化是由各族儿女共同创造的,各民族有自己不同的风俗习惯,各族人民要相互理解和尊重,共同维护国家的安定团结。
知道在海外生活的华人有着割不断的中国情。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主要是呈现各民族的民族特色,安排了“中华民族大家庭”、“说说自己的民族”、“各具特色的民族风情”、“多彩的民族节日”、“各具特色的体育运动”、“民族习俗与礼仪”六个话题。
五年级学生对本主题内容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众多的少数民族还是有一定距离的,缺乏感性认识。
设计理念:组织本课教学应做好三个“立足”,即立足教材,把握课目主题,宏扬民族特色文化;立足校本,挖掘地方资源,拓展课堂教学时空;立足学科,扣准课标理念,突显课程教学特点。
教学此课前,指导学生通过不同的方式、不同的渠道,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民族去搜集、整理资料,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在教学此课时,以比赛的方式激发学生对民族知识的探究热情;透过民族风情大展台,让学生体验56个民族就像56朵花一样绚丽多彩,激发学生热爱民族的情感;充分利用本地的地域优势,通过畲族风情展示,让学生较充分了解我们身边少数民族的文化习俗,对各民族知识的了解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通过畲汉两族学生融洽相处的点点滴滴,升华到各族人民团结一致,相亲相爱的民族情感。
教学目标:1.情感:尊重和理解不同民族人们的生活方式、礼仪习俗,激发民族团结的情感。
2.能力:尝试多渠道搜集相关民族的服饰、歌舞、风俗等资料,培养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3.知识: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初步了解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着重了解我们身边的少数民族——畲族。
教学过程:活动一:欣赏歌曲,激趣导题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他就像一个美丽的大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