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简便运算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184.50 KB
- 文档页数:9
教案:分数的简单计算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掌握分数的简单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内容1. 分数的概念2. 分数的简单计算3. 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分数的概念,分数的简单计算。
2. 教学难点: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故事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分数的概念讲解分数的定义,分数的分子、分母、分数线等基本概念,并通过实例进行演示。
3. 讲解分数的简单计算讲解分数的加减法、乘除法等基本计算方法,并通过例题进行演示。
4.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分数的简单计算,并尝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5. 课堂练习布置一些分数的简单计算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6.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巩固所学知识。
五、作业布置1. 请学生完成教材中的相关练习题。
2. 请学生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六、教学评价1. 课后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检查,了解学生对分数概念和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
2.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学习态度。
七、教学资源1. 教材2. 教学课件3. 练习题八、教学时间1课时九、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方法。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3.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分数知识解决问题。
十、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方法。
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此外,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分数知识解决问题。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分数的概念和简单计算方法,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分数的简单运算教案【篇一:《分数乘法简便运算》教学设计】《分数乘法的简便运算》教学方案会应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教材分析分数乘法的简便运算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乘法计算、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教材通过几组算式,让学生计算出○的左右两边算式的得数,找出它们的相等关系,总结出整数的运算定律对分数同样适用。
学好这部分内容,不仅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而且以后能用本课所学的使一些分数的计算简便,也为以后学习用不同方法解答应用题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3、学情分析在本节课的学习之前,学生对于分数乘法计算、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乘法内容有一定的知识经验。
但不知道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是否适用于分数乘法。
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计算,经历猜想、验证等数学活动中知道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
2、能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评价任务任务1: 说一说:你学过整数乘法的哪些运算定律?用字母该如何表示?任务2: 尝试完成课本例4.任务3: 观察图形,小组内交流放大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相比,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教学过程教学反思:《列方程解决稍复杂的分数除法应用题》教学方案课时:共10课时,第8课时授课对象:六年级学生设计者: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在具体运算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乘与除的互逆关系。
能解决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2、教材分析列方程解决稍复杂的分数除法问题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第十一册第三单元的内容。
这个单元解决问题是在本册第一单元中,学生已经学习了运用分数乘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是在简单的分数除法应用题的基础上,根据稍复杂的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问题的数量关系,教学列方程解决问题,同时也为教学直接用算术法解决这类问题作准备。
由于它不像简单的分数除法问题那样易于理解和掌握,所以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本单元的重点,又是难点。
分数的简单计算數學教案設計标题:分数的简单计算数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分数的基本概念,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数加减运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分数的概念:分子、分母、分数线的理解。
2. 分数的大小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
3. 分数的加减法: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三、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教师可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出分数的概念,例如切蛋糕、分享物品等。
(二)讲解新知1. 分数的概念:将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分母表示平均分的份数,分子表示取了几份。
2. 分数的大小比较:同分母分数,分子大的分数就大;异分母分数,需要先通分再比较。
3. 分数的加减法:同分母分数直接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异分母分数,需要先通分再相加减。
(三)课堂练习设计一些简单的分数加减法题目让学生进行练习,以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通过课堂练习和作业反馈,了解学生对分数概念的理解以及分数加减法的掌握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激发其学习兴趣。
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支持。
六、家庭作业:布置一些与课堂内容相关的练习题,让家长协助监督完成,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以上就是关于“分数的简单计算”的数学教案设计,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分数简便运算》教学设计(2篇)教学目标:1、使学生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理解并把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挨次,并能按运算挨次正确进展计算,主动体会整数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并能依据运算律和运算性质进展一些分数的简便计算。
2、使学生在理解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挨次以及应用运算律进展分数简便计算的过程中,进一步培育观看、比拟、分析和抽象概括的力量。
3、使学生在学习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过程中,进一步积存数学学习的阅历,体会数学学习的严谨性和数学结论确实定性。
教学重点: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挨次。
教学难点:运用运算律和运算性质进展简便计算。
教学预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做练习十二第1题,直接写出得数。
集体沟通,选择几题让学生说说算法。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出示教科书第75页的例题图。
提问:要求“两种中国结各做18个,一共用彩绳多少米?”这个问题,可以怎样列式?要求学生自主列出综合算式,并尽可能列出不同的综合算式。
2、集体沟通。
教师依据学生的答复板书算式。
2/5×18+3/5×18 (2/5+3/5 )×18追问:列式时你是怎么想的?3、指出:在一道有关分数的算式中,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是运算,统称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这两道算式都属于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板书课题)三、教学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挨次。
1、谈话:依据以上计算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阅历,想一想,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挨次是怎样的?你会计算上面这两道式题吗?4、做“练一练”第1题。
提问:这两题的运算挨次是怎样的?同桌相互说一说。
学生独立计算,指名板演。
集体校对,共同评议。
提问:在进展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时,你认为要注决些什么?指出:计算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要先弄清晰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例如第一小题,分数乘除法连在一起,可以把除法转化为乘法,一次约分,同时计算;再如其次小题,分数连加时可以同时通分。
分数的简单计算教案教学目标:学生能够进行分数的简单计算,包括分数与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教学材料:白板/黑板,书籍或其他教学辅助资料。
教学步骤:1. 复习:引导学生回顾分数的基本概念,包括分数的定义、分子、分母等概念。
2. 提出问题:“小明有1/2块巧克力,小红有1/4块巧克力,他们一共有多少块巧克力?”引导学生思考并计算,然后进行讨论。
3. 讲解分数的加法运算:将一些简单的分数加法题目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解决方法。
然后请学生进行解答,并与学生共同讨论答案。
4. 讲解分数的减法运算:同样的方式,通过例题讲解分数的减法运算。
引导学生注意分子和分母的处理方法。
5. 讲解分数的乘法运算:通过例题和练习题讲解分数的乘法运算。
提醒学生注意约分和分子、分母的相乘操作。
6. 讲解分数的除法运算:同样通过例题和练习题讲解分数的除法运算。
提醒学生注意约分、转化为乘法以及分子、分母的相除操作。
7. 练习与巩固:布置一些练习题,要求学生进行分数的加减乘除计算。
可以将问题进行变化和拓展,让学生能够掌握更多的应用场景。
8. 知识拓展:介绍分数的混合运算和运算顺序的概念,引导学生进行练习。
9.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总结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规则,并回顾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10. 作业布置: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提示:- 在讲解过程中,可以结合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进行说明,增加学生的兴趣和理解。
-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解答问题,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 注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的巩固和反馈,及时纠正他们的错误,帮助他们做好知识的掌握和应用。
-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学习兴趣。
分数的简单计算數學教案設計
主题:以分数的简单计算数学教案设计
一、课程目标:
1. 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概念。
2. 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数加减乘除运算。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分数的概念和表示
2. 简单的分数加法
3. 简单的分数减法
4. 简单的分数乘法
5. 简单的分数除法
三、教学方法:
采用讲授、示范、练习和讨论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分数的简单计算。
四、教学步骤:
第一步:导入新课(10分钟)
通过讲述生活中的实例引入分数的概念,让学生初步了解分数的意义。
第二步:教授新知(30分钟)
1. 详细解释分数的概念和表示,让学生理解分子、分母和分数线的含义。
2. 讲解并演示如何进行简单的分数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运算。
3.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解答学生的疑问。
第三步:课堂练习(20分钟)
设计一些简单的分数计算题目,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以此检验他们是否掌握了所学知识。
第四步:课堂讨论(10分钟)
组织学生对分数计算进行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五、作业布置:
布置一些相关的习题作为家庭作业,以便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
六、教学反思:
在课程结束后,教师应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总结教学效果,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思考改进的方法。
以上就是关于“以分数的简单计算数学教案设计”的全部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分数的简便运算的教学设计引言分数是数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也是学生在初中阶段开始接触和学习的内容。
然而,许多学生对分数运算感到困惑和困难。
本文介绍了一种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分数的简便运算,从而提高他们的数学运算能力。
一、教学目标1. 理解分数的基本概念,包括分子、分母、真分数和假分数;2. 掌握分数的四则运算,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3. 能够简化分数,使其约分至最简形式。
二、教学准备1. 教材:初中数学教材中有关分数运算的章节;2. 教具:黑板、粉笔、练习册;3. 课堂活动:小组合作、师生互动、练习演算。
三、教学步骤1. 导入活动(10分钟)通过提问学生关于分数的前置知识,例如分子、分母的定义,真分数和假分数的区别等,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引导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 理论知识讲解(15分钟)通过示意图和具体例子,讲解分数的基本概念和四则运算的方法。
重点解释如何进行分数的通分、分数的加减法、乘法和除法。
同时,强调约分的概念和方法。
3. 实例演算(20分钟)选择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计算。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中。
4. 练习巩固(20分钟)提供一些针对分数运算的练习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并在课堂上相互交流和讨论答案。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指导和反馈。
5. 拓展教学(15分钟)针对对分数运算已掌握的学生,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拓展思考题,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探究。
6. 总结反馈(10分钟)通过回顾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思考和总结所学的知识和方法。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意见,并给予及时的解答和反馈。
四、教学评价1. 教师观察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回答问题的能力,对学生的掌握程度进行评估。
2. 练习作业评价:布置适当的练习作业,以检测学生对分数运算的掌握情况。
3. 课后讨论:鼓励学生在课后与同学、家人或老师讨论课堂上的问题,梳理和加深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
《分数简便运算》(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教学分数简便运算,包括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以及简便运算的技巧和方法。
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分数简便运算的规则和技巧,提高运算的准确性和速度。
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分数加减乘除的运算规则和方法,能够熟练进行分数的四则运算。
2. 培养学生运用简便方法进行分数运算的能力,提高运算的准确性和速度。
3.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分数简便运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 分数加减乘除运算的规则和方法,特别是异分母分数的加减运算。
2. 分数简便运算的技巧和方法,如何运用运算律和性质进行简便计算。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鞭等。
2. 学具:计算器、草稿纸、铅笔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复习回顾:让学生回顾一下分数加减乘除的运算规则和方法,检查学生对分数四则运算的掌握情况。
2. 提出问题:如何运用简便方法进行分数运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课导入1. 讲解分数简便运算的规则和方法,特别是异分母分数的加减运算。
2. 讲解分数简便运算的技巧和方法,如何运用运算律和性质进行简便计算。
三、例题讲解1. 讲解例题,让学生掌握分数简便运算的规则和技巧。
2. 引导学生运用简便方法进行分数运算,提高运算的准确性和速度。
四、课堂练习1. 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 老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2. 强调分数简便运算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板书设计:1. 《分数简便运算》2. 教学内容: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简便运算的技巧和方法。
3. 教学目标:掌握分数简便运算的规则和技巧,提高运算的准确性和速度。
4. 教学难点:分数加减乘除运算的规则和方法,简便运算的技巧和方法。
作业设计:1.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 作业内容:完成练习册上的分数简便运算题目。
课后反思:2. 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六年级分数简便运算混合的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分数简便运算的方法,能够灵活运用运算律进行混合运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演示和练习,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勇于挑战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分数简便运算的定义和性质2. 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3. 分数简便运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分数简便运算的方法和混合运算的顺序。
2. 难点:灵活运用运算律进行分数简便运算。
四、教学方法1. 实例演示法:通过具体的例子,讲解分数简便运算的方法和技巧。
2. 练习法:设计各种类型的题目,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3. 问题解决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分数简便运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个具体的问题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讲解:讲解分数简便运算的定义、性质和混合运算的顺序。
3. 实例演示:通过具体的例子,演示分数简便运算的方法。
4. 练习与讲解:学生进行练习,老师进行讲解和指导。
5. 应用拓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分数简便运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案仅供参考,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以及对分数简便运算和混合运算的理解程度。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练习题的数量和质量,评估其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问题解决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个体提问,评估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运用分数简便运算的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学PPT:制作包含知识点、实例和练习题的PPT,以便进行直观的教学演示。
2. 练习题库:准备一系列针对性的练习题,包括基础题、提高题和挑战题,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3. 小组讨论工具:准备可供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的表格、卡片等工具,促进合作学习。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分数简便运算的定义和性质,讲解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
分数简便运算【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在给学生回顾分数加减乘除运算的基础上,学会把复杂分数算式化简,并能正确计算。
2.过程与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提问法、讲授法,以及对比观察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举一反三等能力,培养学生解决分数简算的实际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理念,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难点】重点:灵活采用乘法分配律解决实际的分数简算问题。
难点:掌握转化思想解决数值较大的分数的计算问题。
【教学用具】【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师:同学们,大家好!在讲新课之前呢我想和大家来回忆一下,分数的运算法则,那我们已经学习过了分数的加减乘除,下面我出几道题,考考大家,看看大家还记得吗?生:好师:①31)76145127(⨯-+ ②4258394÷⨯⨯ ③ 322)13434(135÷⨯-+ 这3个题,下面派一个代表上来做,做得不对的其他组员可以补充,准备好了吗?生:准备好了,书写中。
师:那这些是分数的基本运算,数字不算大,算起来也比较轻松,其中最容易出错的就是除法,但是只要大家能记住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做题的时候仔细一点,就不会出错。
二、讲授新课(一)知识点1:正确利用结合律,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20分钟)1、新课讲授:师:刚刚也讲了,这些是属于比较简单的分数计算,但实际小升初考试的题目里面是会有很多复杂的多的题目,这就需要我们运用简便运算来计算,可能会利用到我们学过的分配律,交换律,结合律等,谁还记得它们的基本公式?生:乘法分配律:a(b+c)=ab+ac,加法交换律:a+b=b+a 乘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师:对,大家要熟记这些公式,特别是乘法对公式,下面我们就一起看看朱分数的运算中怎样运用。
2、例题讲解例1:(1)710×101-710生:这个数字好大啊.但是可以直接算出来。
师:对,我们可以用7乘101得707,同分母分数做减法分母不变分子相减,707-7=700,最后假分数化简。
这道题数字不是很大,还可以勉强计算,但是当数字大一些的时候就不方便我们计算,那大家再观察观察,这个题目有什么特点?我们再找找有没有其他的方法?生:都有710。
师:对,中间还有个减号连接,容易让我们联想到什么运算律?生:乘法分配律,但分配律是a(b+c)=ab+ac,这个没有括号?师:对,那能不能反过来用呢?生:可以师:对,如果ab+ac=a(b+c),这样用也是可以的,不过我们把它叫做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用。
师:根据我们刚才回忆的公式,但是后面只有一个710啊?生:可以看成710×1.师:非常好,所以这个题就可以这样列式:7 10×101-710=710×(101-1)=710×100=70生:这样真的简便很多咧。
师:对,所以我们要活学活用,这个题就灵活的运用到了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用,那谁能说一下乘法分配律的的公式?生:ab+ac=a(b+c)师:大家要牢记这个公式哦,这个公式正着反着都要能够灵活运用,因为用处非常大。
那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一个题:(2)( 56-59)×185大家先试着做一做,看看怎么简便。
生:练习中师:我刚看了一下,同学们基本上都能做对,这个题也是需要我们运用乘法分配律来完成。
( 56-59)×185=56×185-59×-185=3-2=1大家和自己做的对对,看看怎样做最简便。
师:接下来,我们再继续看看这个题:(3)⎥⎦⎤⎢⎣⎡⨯⎪⎭⎫ ⎝⎛-⨯÷13135115111110 还是大家先做,看看谁的方法最简便。
生:练习中。
师:我刚刚看了一下,大家做的有好几种种答案。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
⎥⎦⎤⎢⎣⎡⨯⎪⎭⎫ ⎝⎛-⨯÷13135115111110这里的1313511511⨯⎪⎭⎫ ⎝⎛-⨯,好多同学就直接等于1313511511⨯-⨯,这样做对吗?生:不对。
因为没有这样的运算定律,分配律不是这样用的。
师:对,非常好,这里是不能用分配律来简便计算的。
下面我请XX 同学来说一下他的做法。
生:⎥⎦⎤⎢⎣⎡⨯⎪⎭⎫ ⎝⎛-⨯÷13135115111110 =1110÷⎥⎦⎤⎢⎣⎡⎪⎭⎫ ⎝⎛-⨯⨯1351151311 =1110÷[]511513⨯-⨯=1110÷()[]11135-⨯=111师:非常好,这个题只能用这样的方法简便运算,而且这个题很容易误导人,导致刚刚同学的错误做法,所以我们做每个题的时候都要有依据才行。
那接下来我们看到(4)89 ×89 ÷89 ×89,大家做一下。
生:练习中师:看来大家都注意到了这个问题,看到了这个题蒙人的地方,很不错,但有的同学还是等于1,下面我来讲一下。
师:89 ×89 ÷89 ×89=8164÷89 ×89 =98898164⨯⨯ =89 ×89=8164 师:最后结果是8164,大家千万别被这个题误导了。
我们可以总结出一种题型:假如有一个数,a a a a ⨯÷⨯,结果千万不能等于1,应该等于这个数的平方,小升初的考试中这个题经常以判断题的形式出现,大家现在知道了就不需要每次都去计算了。
若是考到计算题,我们就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3、练习巩固师:好,现在大家就实际操练一下练习1: 35 × 99 + 35练习2:74747474⨯÷⨯ 生:74477474⨯⨯⨯ =4916 练习3:139×137138-137×1138. =137(二)知识点2:1、新课讲授:师:刚刚那是简单的乘法结合律和分配律的运用,比较容易观察,但在有的题型中,就不是那么一眼就看出方法的。
比如:2、例题讲解:例2:(1)师:大家先观察一下这个题,我们能用什么办法使得计算简便呢?生:不能用分配律,但是分子是44,分母是45,只相差1......师:特别好,大家很细心的发现分子分母只相差1,那我们想想这个发现有什么用?既然要简便,我们可以把这个分数化简吗?或是转化成其他的形式?生:......师:我们可以把4544写成1-451,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对,数字变简单了,这样整个式子就变成了374511⨯⎪⎭⎫ ⎝⎛-,再利用分配律进行计算。
现在计算简单了吗? 374511⨯⎪⎭⎫ ⎝⎛- =37-4537 =36458 师:大家看一下,刚拿到这个题的时候,我们发现不能直接利用公式,但是对于接近1的这样的分数,可以考虑转换一下,使得计算简便。
这也是一种常考题型,大家要牢记哦。
接下来我们看看这个例题。
练习:374544⨯6795767585858)6711(586766=-=⨯-=⨯ 3、练习巩固:练习1:27×2526练习2:3225 ×56例3:计算:13274155⨯+⨯ 师:同样的方法,也是利用转换的思想,分母都是5,如果我们能把分子也转换成一样的,这个题就简单了,据观察,2751⨯可以写成953⨯,这样就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 13274155⨯+⨯ =953⨯+4153⨯ =30师:转换的方法有很多,但是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把能约分的约掉,能变简单的变简单,和1有关的要及时想到。
所以大家回去以后牢记我们今天讲到的各种题型,做到举一反三,以后就不怕那些看似很复杂的分数巧算题啦。
练习3:81019×6+4519×7 =(10×6+5×7)+71946198⨯+⨯ =99(三)知识点3:1、新课讲授:师:大家看看刚刚那些题觉得难吗?生:不难师:那既然这样,我就开始加大难度了。
2、例题讲解:例4:计算: :师:看看这个题有思路吗?生:好难啊师:咋一看,数字真的特别大,很明显,肯定不会要求我们硬算,那大家观察观察有什么特点? 生:数字比较接近,师:对,很好,那我们先来看第一步,到分数可以写成什么形式呢?生:一个整数加一个分数师:那我们先来写写看。
=(2012+)× = 师:到了这一步还没完,我们发现2012还可以拆:=(2012+)× =20112010201012012⨯20112010201012012⨯201012011201020111201120102012+⨯20112010201012012⨯201012011201020111201120102012+⨯()201112011201012011+⨯+= =2011师:这个题其实并不难,大关键在于它是分几步完成的,有时候有些题并不是一步到位,是需要我们去探索,大胆尝试,发现算法。
大家看看这个题现在还难吗?生:不难了。
3、练习巩固:练习1:=== =2008三、课后总结四、作业布置五、板书设计:20082007200712009⨯20082007200712009⨯⎪⎭⎫⎝⎛+20081200820072009+⨯()20081200820071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