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中小医院门诊人才队伍的培养
- 格式:doc
- 大小:31.50 KB
- 文档页数:6
中国卫生产业HE A L T H E DUC A T I O N 卫生教育1武警部队医院现代化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从现阶段武警部队医院建设的实际情况来看,武警部队医院现代化人才培养模式与建设现代化武警人才建设的要求还不相适应,主要体现在医护人员素质、培训师资力量、医疗学科建设三个方面。
正如人力资源是社会一切部门发展的根本,培养现代化武警人才也是建设现代化武警部队医院的关键所在。
武警部队建设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也证明,要推动武警部队医院建设,顺应使命任务需要,建设一支优秀的现代化人才队伍是很关键。
现阶段,在培养现代化人才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1培养对象基础较薄弱,培养难度较大由于部分医护人员的文化基础“先天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人才培养的难度。
受医疗人员素质基础较为薄弱的因素的影响,人才培养中的更新换代难度也比较大。
从武警部队医疗体系来看,现阶段培养对象的来源错综复杂,其中多以大中专毕业生为主,大学生及以上学历的比例不大,在层次结构上制约了培养质量。
另外,由于医疗人员素质基础薄弱这个“硬伤”还一定程度存在,加大了高技术、高技能、高层次的现代化知识普及和教育难度。
在现代化知识的教育过程中,容易出现“普及慢,吸收慢”的“消化不良”现象。
所以,要加快武警部队医院现代化人才建设步伐,必须在培养对象结构上进行改善。
吸收那些求知欲强、文化基础扎实、接受能力强的高素质医护人员进入武警医疗培训系统学习深造,改善人才部养结构体系。
1.2培养体系师资力量不充足,培养素质不均目前,虽然一些医院依托部队或地方培训机构或体系也开设了高技术、高技能等相关的专业课程,但在培训体系师资力量上还存在专业知识不熟、专业技能不高等“短板”[2]。
培养体系师资力量大多是从其他力量“嫁接”过来的。
培养体系师资力量转移了,但是相应的师资力量培养没有及时跟上,出现了师资力量数量不足、补充渠道不畅、实践能力偏弱等“营养不良”现象。
军队医院门诊部工作计划
根据医院门诊部工作实际情况,制定以下工作计划:
1. 加强医疗设备维护保养工作,定期进行设备检查和维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
2. 完善门诊医疗服务流程,提高就诊效率和服务质量,确保患者的医疗需求得到及时满足。
3. 加强医疗废物管理工作,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医疗废物分类、包装、运输和处置,保障医疗废物的安全处置。
4. 加强医疗卫生防控工作,定期进行环境消毒和医疗废物处理,保障医院门诊部的卫生环境。
5. 做好门诊医疗服务记录和档案管理工作,确保医疗档案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便于医疗服务的跟踪和回溯。
6. 加强医护人员培训和技能提升工作,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服务意识,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新形势下干休所门诊部人才队伍建设探索[关键词] 军队干休所;老干部;门诊部;医疗保健;人才队伍干休所门诊部作为保障军队离退休老干部医疗保健的“前沿阵地”,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老干部的关心及重视。
随着军队改革的不断深化,干休所门诊部新入职文职人员逐渐增多,并逐渐成为这支队伍的主体,如何适应这一变化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提高医疗保障能力,是目前干休所门诊部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现就干休所门诊部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如下:1 干休所门诊部人才队伍的现状及面对的问题1.1 人员构成的多样化军队干休所门诊部医务人员构成成分较多,主要由现役干部、文职人员构成,有的干休所门诊部还存在卫生员、聘用人员。
而在军改的新形势下,现役军人逐渐减少,文职人员逐渐增多,并已成为干休所门诊部医疗保健队伍的相对主体。
文职人员也分为现役军人转改和社招文职两类,两类文职人员既往的工作及教育背景不同,对于军队政策认识及具体把握不同,思想作风不同,导致人员管理有一定的难度。
1.2 人员业务水平参差不齐在原有干休所门诊部医疗保健队伍基础上,新入职的文职人员虽然弥补了医务人员缺编状态,但人员业务水平参差不齐。
有的是应届毕业生,没有临床工作经验;有的虽然工作多年,临床经验丰富,但缺乏军队老干部医疗保健工作经验,对老干部医疗保健工作规律特点、工作任务、相关的政策规定缺乏最基本认识和了解,难免在工作中出现不必要的差错。
院前抢救、医疗后送工作逐渐增多,使得干休所门诊部的工作任务日益繁重,对门诊部医护人员的业务水平和临危处置能务有了更加全面而严苛的要求[1]。
1.3 人员工作状态欠佳老干部日常医疗保健工作具有全程、全要素,且具体琐碎,节奏比较慢的特点,长期的安逸工作状态,易使工作人员队伍出现懒惰、懈怠的工作状态,主观能动性较差,钻研业务热情不高,不利于医疗保健工作的创新、能力素质的提高。
如何调动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他们的优势和专长,为老干部的保健工作添砖加瓦,同样是目前面对的又一大问题。
军队中小医院门诊人才队伍的培养
【摘要】本文分析了军队中小医院门诊工作的特点和现状,提出从责任心和使命意识,加强专业培训,合理分配技术力量,重视卫生宣传工作,完善考核制度,狠抓质量工作,学习心理和法律知
识等方面培养军队中小医院门诊人才队伍。
【关键词】军队医院;门诊;人才培养
1 引言
近年来,随着患者需求发展的多样化,使得医院的门诊工作面临着各种新问题。
由于城市卫生的整体规划及部队医院的特殊任务, 军队医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既要很好地完成部队的医疗后勤保障任务,又要发挥本院特色,有效利用自身有限的医疗资源,提高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1]。
门诊是一所医院展示服务水平、医疗技术的服务性窗口,军队医院门诊的功能,不仅包括平时做好驻地群众和体系部队的门诊诊疗工作,还包括战时形成卫勤保障力量, 所以, 军队医院门诊工作有
其独有的特点,人才培养也需要重视[2]。
2 军队中小医院门诊工作的特点和现状
2.1 人员队伍变动大
军队中小医院每年都会有干部转业复员,也会接收新的工作人员,所以骨干难以保留。
且决定于军队医院的性质,平时要涵盖驻地群众和部队的门诊诊疗工作,战时还要参加抢险救灾,确保后勤保障
力量,所以日常工作中包含战备训练,所有此类任务都会影响门诊的日常工作。
且医院规定,具有中高级职称的医生和高年资的住院医生,都必须在规定的时段内, 承担相当数量的门诊轮岗工作,这
也就造成了门诊工作人员的多样性和人员轮岗的不稳定性。
2.2 人员水平参差不齐
由于军队中小医院编制人数的减少, 再加上军队医院既要承担后勤保障任务, 又要参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医疗演练, 使得各科门诊的医生数量骤减,造成随着患者数量的日益增多, 门诊的工作量明显加大。
为解决日益增加的门诊工作量, 医院外聘的人员数量明显增多,包括现役军人、地方返聘人员、军队院校毕业学员、地方院校毕业学员等。
这些人员水平参差不齐,流动性大,结构复杂,管理难度大[3],给门诊的服务工作带来诸多新问题。
日益复杂的医患关系会使经历较少的工作人员容易处理不当,极易引
发医患纠纷。
2.3 接待病人类型多
军队中小医院门诊接待病人包括地方普通病人和军队伤病员等,要在坚持军人优先的前提下接待好地方的普通病人,这成为了考察军队医院门诊工作的重要指标之一。
2.4 承担任务复杂艰巨
战时治疗部队的伤病员、抢救危重病人、确保军队的战斗力是军队医院的核心任务, 而平时要做好驻地群众和所在部队的门诊诊
疗工作,而且遇到特殊时期还需要参加抢险救灾,所以对军队中小医院门诊的工作人员要求更加严格[4]。
3 军队中小医院门诊人才队伍的培养
3.1 培养责任心和使命意识
要精心选派工作人员,切实做好军队官兵的医疗工作,要选择服务热情、业务精湛、责任心强的工作人员,并经常对其进行业务培
训和岗位教育,强化其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5]。
3.2 加强专业培训
专业培训是各医院都十分重视的教育内容。
要鼓励门诊人员自学,以提高其理论水平。
要以自学、科室培养和临床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以普遍提高和重点培养相结合的原则,形成竞争体系。
每年选派若干名骨干外出取经,鼓励工作人员参加自学考试,以解决工
作与学习发展的矛盾。
3.3 合理分配技术力量
根据患者的就诊时段和训练安排时段,随时增减门诊各科室工作人员,各科室加强导医巡回,及时分流患者,缓解工作人员压力。
3.4 重视卫生宣传工作
基层官兵大多对训练保护知识、卫生保健知识、伤后自救知识等医学知识缺乏必要的了解,在为官兵服务中,要贯穿健康安全教育内容, 让基层官兵掌握一定的健康知识,提高健身防病的能力[6]。
3.5 完善考核制度
要加强聘用人员的管理,对新进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完善聘用制度,在临床工作中进行职业礼仪、职业道德素质等方面的培训,定期进行理论授课和操作考核。
要狠抓业务建设,鼓励其积极参加继续教育,以提高专业水平。
要完善门诊各项岗位职责及医疗制度的考评标准,监督医务人员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和规范流程,定期讲评和考核。
3.6 狠抓质量工作
质量工作是重中之重, 要经常进行岗位职责培训及岗前培训,经常开展医德医风教育及工作质量教育, 以是否执行规范作为工作奖惩的标准。
制定规章制度作为工作准绳,使门诊工作人员能够规范医疗服务的行为,严格遵守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确保医疗工作的安全性。
3.7 发挥高年资工作人员的潜力
高年资的工作人员有多年的门诊工作及管理科室的经验,具有良好的与患者沟通的技能,善于交往,责任心强,善于处理突发医疗事件,在医疗服务中法律意识较强。
因此,应充分发挥高年资工作人员的作用,定期组织高年资工作人员授课,鼓励其多向新进人员传授操作技术和业务知识,并提倡以老带新,使整体工作水平不断提高。
3.8 法律知识的学习
要使门诊工作人员明确自身的权利、义务及患者的权利,避免医
疗纠纷,在发生事故的时候能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3.9 心理学常识的学习
要定期开展心理咨询,使门诊工作人员掌握常用的排解心理压力的技巧,用以缓解工作压力, 提高心理承受力,调整情绪来为患者服务。
并且要求工作人员掌握患者心理和人际关系沟通技巧, 用以减少因态度引发的医患纠纷[7]。
4 结论
军队中小医院在实际工作中,应从各个方面加强专业技能培训,提高门诊人才队伍的实际水平,努力造就出学科配套,结构合理,业务精良,政治过硬,学历达标的门诊人才队伍。
参考文献
[1]黄小琴. 军队中小医院门诊医疗服务质量管理探讨[j]海军医学杂志, 2008(2):149-151.
[2]李荣芳. 综合性门诊急诊护理工作特点及人才培养要求[j]
甘肃中医, 2004(6):36-37.
[3]谢新梅, 杜晖俐. 军队医院门诊部护理管理体会[j]解放军医药杂志, 2011:218-219.
[4]勉闻光. 某军区军队医院军人门诊服务保障模式及评价指
标体系的研究[d]. 第三军医大学, 2010.
[5]李淑娥, 王海龙, 黄叶莉. 军队医院开设军人门诊专区的
做法[j]人民军医, 2007(12):779.
[6]江雪梅, 曹丹. 军队医院门诊护士做好为兵服务工作的体
会[j]. 沈阳部队医药:274-280.
[7]李穗华, 何丽卿. 加强以病人为中心的门诊质量细节管理
[j].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08(04):303-304.
作者单位:200000武警上海市总队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