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垄断典型案例汇编
- 格式:docx
- 大小:85.84 KB
- 文档页数:92
第1篇一、案件背景某市电信公司(以下简称“电信公司”)作为该市唯一的电信运营商,拥有固定的电信市场。
长期以来,电信公司在本地电信市场占据垄断地位,对消费者和服务提供商形成了较强的市场控制力。
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其他电信企业纷纷进入该市电信市场,电信公司的市场地位受到了挑战。
为了维护自身利益,电信公司采取了一系列限制竞争的行为,涉嫌构成法律垄断。
二、案件经过1. 案件举报2019年,某市某电信企业(以下简称“举报企业”)向某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市场监管局”)举报,称电信公司涉嫌垄断,要求监管部门依法查处。
2. 调查取证市场监管局接到举报后,立即成立调查组,对电信公司的垄断行为进行调查。
调查过程中,市场监管局收集了大量证据,包括:(1)电信公司与其他电信企业签订的排他性合作协议,限制其他企业进入本地电信市场;(2)电信公司利用自身优势,强制其他企业使用其提供的电信设备和服务,拒绝与其他企业合作;(3)电信公司通过提高资费标准、降低服务质量等手段,排挤其他电信企业,维护自身垄断地位。
3. 调查结论经过调查,市场监管局认定电信公司存在以下垄断行为:(1)滥用市场支配地位,限制其他企业进入本地电信市场;(2)强制其他企业使用其提供的电信设备和服务,拒绝与其他企业合作;(3)通过提高资费标准、降低服务质量等手段,排挤其他电信企业,维护自身垄断地位。
三、案件处理1. 依法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的相关规定,市场监管局对电信公司作出如下处罚:(1)责令电信公司停止垄断行为,恢复市场竞争秩序;(2)对电信公司处以罚款人民币XX万元;(3)要求电信公司公开道歉,消除不良影响。
2. 赔偿损失市场监管局还要求电信公司赔偿举报企业及其他受害企业的经济损失,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四、案件启示1. 市场监管的重要性本案中,电信公司涉嫌垄断行为得到了及时查处,体现了我国市场监管部门在维护市场公平竞争、保护消费者权益方面的积极作用。
第1篇一、案件背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互联网行业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
然而,在互联网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一些互联网巨头开始垄断市场,限制市场竞争,损害消费者权益。
腾讯公司作为我国互联网行业的领军企业,其垄断行为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本文将以腾讯垄断案为例,分析垄断法律案例的审理过程及启示。
二、案件概述2019年,我国市场监管总局对腾讯公司涉嫌垄断行为进行了立案调查。
经调查发现,腾讯公司在多个领域存在垄断行为,如:在社交领域,腾讯旗下的微信和QQ 占据市场主导地位,对其他社交平台形成压制;在游戏领域,腾讯通过投资、并购等方式,对游戏市场形成垄断;在音乐、视频等领域,腾讯同样具有垄断地位。
三、案件审理过程1. 调查阶段2019年,我国市场监管总局对腾讯公司涉嫌垄断行为进行了立案调查。
调查组对腾讯公司进行了现场检查,查阅了相关资料,并调取了腾讯公司的内部文件。
2. 调查结果公布2020年,我国市场监管总局公布了腾讯垄断案的调查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腾讯公司在多个领域存在垄断行为,损害了消费者权益和市场竞争。
3. 处罚决定2020年,我国市场监管总局对腾讯公司作出处罚决定,要求腾讯公司停止垄断行为,并处以其2018年营业额8%的罚款,约合人民币182亿元。
4. 上诉与二审腾讯公司不服处罚决定,向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2021年,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二审维持了市场监管总局的处罚决定。
四、案件启示1. 垄断行为损害消费者权益腾讯垄断案充分说明了垄断行为对消费者权益的损害。
垄断企业通过限制竞争、提高价格等手段,使消费者利益受损。
因此,监管部门应加大对垄断行为的打击力度,切实保护消费者权益。
2. 监管部门应加强监管腾讯垄断案的审理过程表明,监管部门在维护市场秩序、打击垄断行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监管部门应加强监管力度,完善监管机制,确保市场竞争公平、有序。
3. 企业应树立合规意识腾讯垄断案给企业敲响了警钟,企业应树立合规意识,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不得从事垄断行为。
第1篇一、背景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然而,部分行业和企业为追求高额利润,通过垄断手段排除、限制竞争,损害了消费者权益和市场竞争秩序。
为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反垄断工作,依法查处各类垄断行为。
本文将以XX垄断案为例,探讨垄断追究法律责任的相关问题。
二、案情简介XX公司成立于2000年,主要从事XX产品的生产、销售业务。
在市场竞争初期,XX公司凭借先进的技术和优质的产品,迅速占领了市场份额。
然而,随着市场份额的扩大,XX公司开始滥用市场支配地位,通过限制供应、提高价格等手段,排挤其他竞争对手,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
三、垄断行为的认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的规定,垄断行为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垄断协议:XX公司与部分经销商达成协议,限制XX产品的销售区域,排挤其他竞争对手。
2. 滥用市场支配地位:XX公司凭借其在XX产品市场的支配地位,提高产品价格,损害消费者权益。
3. 滥用知识产权:XX公司利用其拥有的专利技术,限制其他企业生产同类产品,排除竞争。
经调查,XX公司存在上述垄断行为,严重扰乱了市场竞争秩序,损害了消费者权益。
四、法律责任追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的规定,垄断行为人应当承担以下法律责任:1. 责令停止违法行为:XX公司被责令立即停止限制供应、提高价格等垄断行为。
2. 处以罚款:根据XX公司的垄断行为情节和违法所得,依法处以罚款。
3. 撤销相关许可证:XX公司因垄断行为被吊销相关许可证。
4. 责令赔偿损失:XX公司因垄断行为给其他企业或消费者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在本案中,XX公司因垄断行为被罚款XX万元,并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撤销相关许可证。
同时,XX公司还应当对因垄断行为给其他企业或消费者造成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五、案例启示XX垄断案的发生,给我们带来了以下启示:1. 市场监管部门应加强反垄断执法,严厉打击垄断行为,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第1篇 一、案件背景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行业的蓬勃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然而,一些互联网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滥用市场支配地位,通过垄断协议等手段限制市场竞争,损害消费者利益。本案涉及的某互联网企业,因其涉嫌垄断协议行为,被上海法院依法审理。
二、案情简介 原告甲公司是一家从事网络购物平台的互联网企业,被告乙公司是一家从事网络支付服务的互联网企业。原告认为,被告在市场支配地位下,与多家网络平台达成垄断协议,共同提高网络支付服务费率,限制了市场竞争,损害了消费者利益。
具体来说,原告甲公司指控被告乙公司存在以下垄断行为: 1. 被告乙公司与多家网络平台签订独家合作协议,限制其他支付服务提供商进入市场,形成事实上的垄断地位。
2. 被告乙公司与多家网络平台签订垄断协议,约定网络支付服务费率不得低于一定比例,从而提高整体市场支付服务费率。
3. 被告乙公司利用其市场支配地位,对原告甲公司采取歧视性定价,导致原告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三、法院审理 上海法院依法受理了本案,并组织了法庭调查和审理。 1. 法庭调查 在法庭调查阶段,法院依法传唤了原告甲公司、被告乙公司以及相关证人,调取了相关证据材料。经过调查,法院发现以下事实:
(1)被告乙公司在网络支付服务市场具有市场支配地位,其市场份额超过50%。 (2)被告乙公司与多家网络平台签订独家合作协议,限制其他支付服务提供商进入市场。
(3)被告乙公司与多家网络平台签订垄断协议,约定网络支付服务费率不得低于一定比例。 (4)被告乙公司对原告甲公司采取歧视性定价,导致原告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2. 法庭审理 在法庭审理阶段,法院依法听取了双方当事人的陈述、辩论和质证。经过审理,法院认为:
(1)被告乙公司在网络支付服务市场具有市场支配地位,其行为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规定的垄断行为要件。
(2)被告乙公司与多家网络平台签订独家合作协议、垄断协议以及歧视性定价行为,限制了市场竞争,损害了消费者利益。
第1篇一、案件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通信行业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然而,在市场竞争的过程中,部分企业凭借其市场优势地位,实施了垄断行为,损害了消费者利益和市场竞争秩序。
本案涉及的某通信公司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纠纷案,就是一起典型的垄断法律实务案例。
二、案情简介原告:某市消费者协会被告:某通信公司案由: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纠纷案情:1. 被告某通信公司是我国某地区通信市场的龙头企业,拥有较高的市场份额。
2. 被告某通信公司在其经营过程中,通过限定交易相对人、附加不合理交易条件等手段,实施了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
3. 原告某市消费者协会认为,被告某通信公司的垄断行为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遂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判决被告停止垄断行为,并赔偿原告及消费者协会的损失。
三、争议焦点本案的争议焦点在于:1. 被告某通信公司是否具有市场支配地位。
2. 被告某通信公司是否实施了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
3. 被告某通信公司的垄断行为是否给原告及消费者协会造成了损失。
四、法院判决1. 关于被告某通信公司是否具有市场支配地位: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某通信公司在某地区通信市场占有较高的市场份额,且在技术、资金、品牌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因此具有市场支配地位。
2. 关于被告某通信公司是否实施了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法院认为,被告某通信公司在经营过程中,通过限定交易相对人、附加不合理交易条件等手段,限制了市场竞争,损害了消费者利益,构成了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
3. 关于被告某通信公司的垄断行为是否给原告及消费者协会造成了损失:法院认为,被告某通信公司的垄断行为导致消费者在通信服务方面付出了更高的成本,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给原告及消费者协会造成了损失。
综上,法院判决如下:1. 被告某通信公司停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
2. 被告某通信公司赔偿原告及消费者协会损失人民币XX万元。
五、案例分析本案是一起典型的垄断法律实务案例,具有以下特点:1. 案件涉及的法律关系复杂,包括垄断法、合同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第1篇一、案情简介某市饮料市场长期被A公司所垄断,A公司生产的XX饮料在市场上占据了90%以上的份额。
由于A公司的垄断地位,市场上的其他饮料品牌难以生存,消费者也面临着选择单一、价格偏高的困境。
在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经销商和部分饮料企业的共同努力下,某市反垄断局对A公司进行了调查,并最终认定A公司构成了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
二、案件背景1. 市场背景:某市饮料市场以果汁、碳酸饮料、茶饮料等为主,市场规模逐年扩大。
但由于进入门槛较高,市场竞争相对较弱。
2. A公司背景:A公司成立于上世纪90年代,是国内最早从事饮料生产的公司之一。
经过多年的发展,A公司已经成为某市饮料市场的龙头企业,拥有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
3. 消费者权益:由于A公司的垄断地位,消费者在购买饮料时缺乏选择,且价格相对较高。
此外,A公司还通过限制经销商销售其他品牌饮料,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单一化。
三、案件调查过程1. 举报与立案: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经销商和部分饮料企业向某市反垄断局举报A公司涉嫌垄断行为。
某市反垄断局在接到举报后,立即展开调查。
2. 调查取证:某市反垄断局对A公司的经营状况、市场份额、销售策略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调查。
调查过程中,某市反垄断局调取了大量的证据,包括销售数据、合同、会议记录等。
3. 专家论证:某市反垄断局邀请了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对A公司的垄断行为进行论证。
专家们认为,A公司通过限制经销商销售其他品牌饮料、提高产品价格等手段,严重损害了消费者权益,构成了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
四、案件处理结果1. 责令改正:某市反垄断局责令A公司立即停止限制经销商销售其他品牌饮料、提高产品价格等垄断行为。
2. 罚款:根据《反垄断法》的规定,某市反垄断局对A公司进行了罚款,罚款金额为A公司上一年度销售额的3%。
3. 责令公开道歉:某市反垄断局要求A公司在媒体上公开道歉,以消除其垄断行为对消费者权益造成的损害。
五、案例分析1. 垄断行为的认定:本案中,A公司通过限制经销商销售其他品牌饮料、提高产品价格等手段,滥用其市场支配地位,损害了消费者权益。
公平竞争审查工作典型案例案例一:北京市纠正房山区燃气开发中心行政性垄断行为2018年2月,根据有关线索,北京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对房山区燃气开发中心涉嫌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进行调查。
经查,房山区燃气开发中心负责房山区天然气工程建设、管理和经营等工作,承担着房山区燃气行业管理职能。
该中心在开展燃气项目报装审批过程中,以直接委托、指定等形式,要求开发单位签订由房山区燃气开发中心提供的制式合同,限定开发单位选择房山区燃气开发中心下属企业从事施工建设。
据调查,房山区内绝大部分燃气工程都未执行招投标程序,直接由房山区燃气开发中心下属企业施工建设。
前述行为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开发单位的自主选择权和其他具有资质施工企业的公平竞争权,违反了《反垄断法》第三十二条“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不得滥用行政权力,限定或者变相限定单位或者个人经营、购买、使用其指定的经营者提供的商品”之规定,构成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
针对上述情况,北京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向房山区政府办、区国资委、区城管委、区燃气开发中心等相关部门通报了排除、限制竞争行为的事实,并提出立即全面纠正的建议。
房山区燃气开发中心积极配合执法调查,并实施了有效的整改措施,对行使区政府授权的燃气行业管理职能时存在的排除、限制竞争行为予以主动纠正,于2018年4月通过网站对主动纠正情况予以公示。
案例二:山西省纠正晋中市住房保障和城乡建设局行政性垄断行为2018年初,山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晋中市住房保障和城乡建设局涉嫌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进行调查。
经查,2014年9月,晋中市住房保障和城乡建设局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晋中市城区新建公共租赁住房项目建设前期准备工作有关事宜,形成《晋中市住房城乡建设局专题会议纪要》([2014]33号),指定山西恒龙施工图审查有限公司负责该项目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
此外,晋中市住房保障和城乡建设局行政审批大厅在无法律法规依据的情况下,设置了施工图审查备案条件,限制了外地施工图审查机构与本地施工图审查机构的公平竞争。
企业垄断案例案例分析-V1正文: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的数量不断增加,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然而,某些企业会逐渐垄断市场,影响正常的市场竞争,从而产生一系列不良影响。
以下是一些企业垄断案例的分析和讨论。
一、微软公司的垄断案例20世纪90年代,微软公司垄断了个人电脑操作系统市场。
微软的垄断行为主要表现为使用其Windows操作系统预装软件的市场优势,将竞争对手排除在市场之外。
例如,微软在Windows中内置了其Internet Explorer浏览器,让竞争对手的浏览器难以与之竞争。
美国司法部门曾经对微软展开反垄断调查,并要求微软将Internet Explorer与Windows分离。
最终,微软同意与司法部合作,以规避垄断行为。
二、亚马逊公司的垄断案例亚马逊公司是一家电子商务巨头,占据了在线销售市场的大部分份额。
亚马逊的垄断行为集中体现为把自己的产品放在搜索结果的首位,并在某些情况下降低对竞争对手的搜索排名。
此外,亚马逊还研发了自己的语音助手Alexa,成为了家庭智能控制的领导者。
不过,尽管亚马逊面临着许多反垄断调查,但目前该公司仍未被判定为垄断企业。
三、谷歌公司的垄断案例作为全球最大的互联网搜索引擎,谷歌公司被指控垄断搜索市场。
谷歌通过使自己的搜索结果排在其他竞争对手的前面,占据了搜索市场的大部分份额。
此外,谷歌还拥有大量的广告收入,从而对其他公司的广告业务产生了不利影响。
世界各国已对谷歌进行了数十次反垄断诉讼,并处以巨额罚款。
四、苹果公司的垄断案例苹果公司拥有高价商品在市场上的高昂定价权。
例如,该公司出售的iPhone售价非常高昂,消费者不得不支付高价。
另外,苹果公司的应用商店App Store也被指控垄断应用程序市场,因为它强制应用程序开发者只能通过App Store售卖其应用程序,并对开发者产生巨大的经济压力。
总之,以上这些案例都是企业垄断市场的典型案例,这些企业所采取的垄断行为对市场和消费者带来了不良的影响。
第1篇一、案件背景XX市建材市场,作为该地区最大的建材批发市场,长期以来一直占据着市场主导地位。
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一些新进入的建材企业纷纷向XX市建材市场发起挑战。
为了维护自身的市场地位,XX市建材市场采取了多种手段,对竞争对手进行打压,甚至涉嫌垄断行为。
在此背景下,XX市一家建材企业(以下简称原告)向XX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起反垄断诉讼。
二、案件经过1. 原告指控原告指控XX市建材市场存在以下垄断行为:(1)限定交易。
XX市建材市场要求所有入驻商户必须购买其提供的配套设施和服务,否则将受到限制。
(2)搭售。
XX市建材市场将配套设施和服务与建材销售捆绑,迫使商户接受不合理条件。
(3)拒绝交易。
XX市建材市场对某些商户采取拒绝交易的行为,导致市场竞争不公平。
2. 被告答辩XX市建材市场辩称,其行为并未构成垄断,理由如下:(1)市场主导地位合法。
XX市建材市场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市场主导者,这是市场规律使然。
(2)配套设施和服务具有独特性。
XX市建材市场提供的配套设施和服务具有独特性,商户无法在市场上获得替代品。
(3)拒绝交易并非针对特定商户。
XX市建材市场对拒绝交易的商户进行审查,并非针对特定商户。
三、法院判决XX市中级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XX市建材市场的行为涉嫌垄断,判决如下:1. XX市建材市场立即停止限定交易、搭售和拒绝交易等垄断行为。
2. XX市建材市场赔偿原告经济损失50万元。
3. XX市建材市场承担本案诉讼费用。
四、法律责任分析1. 限定交易、搭售和拒绝交易等垄断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的相关规定,应承担法律责任。
2. XX市建材市场作为市场主导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损害了市场竞争秩序,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 XX市建材市场未履行举证责任,未能证明其行为不构成垄断,应承担不利后果。
五、案件启示1. 企业应遵守反垄断法,不得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损害市场竞争秩序。
行政垄断典型案例汇编广东省发展改革委价监局二零一八年五月目录类型一:限定或变相限定单位或者个人经营、购买、使用其指定的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案例一:“新居配”中排除、限制竞争行为案.. - 1 - 案例二:深圳市卫计委承诺纠正公立医院药品集团采购改革试点中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案.... - 3 - 案例三:汝州市人民政府主动纠正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案 ............................... - 4 - 案例四:洛宁县农业局等单位主动纠正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案 ........................... - 5 - 案例五:陕西省物价局依法纠正西安市房管局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案 ..................... - 6 - 案例六:包头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纠正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案 ....................... - 7 - 案例七:乌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纠正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案 ....................... - 8 - 案例八: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主动纠正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案 ....................... - 9 - 案例九:枣庄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主动纠正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案 ........................ - 10 -案例十:太原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纠正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案 ........................ - 12 - 案例十一:山西省价监局纠正大同市金融办等部门特种设备责任险行政垄断案 ........................ - 13 - 案例十二:中国证券业协会主动纠正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案 .......................... - 13 - 案例十三:锦州市商务局主动纠正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案 .............................. - 15 - 案例十四:锦州市古塔区卫生监督所主动纠正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案 .................... - 16 - 案例十五:甘肃省发改委建议白银市人民政府纠正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案 ................ - 17 - 案例十六:甘肃省发改委纠正兰州市安监局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案 ........................ - 18 - 案例十七:甘肃省发改委纠正甘肃省道路运输管理局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案 .............. - 19 - 案例十八:浙江省物价局纠正丽水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处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案 .......... - 21 - 案例十九:新疆自治区发展改革委纠正塔城地区卫计委行政垄断行为案 .............................. - 23 - 案例二十:安徽省物价局纠正涡阳县人民政府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案 .................... - 24 -案例二十一:天津市发改委纠正水泥市场存在的排除、限制竞争行为案 .............................. - 25 - 案例二十二:江安县卫计局主动纠正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案 .......................... - 26 - 案例二十三:江苏省质监局纠正推进电梯责任保险工作中排除、限制竞争行为案 ...................... - 27 - 案例二十四:江苏省物价局依法纠正连云港市车管所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案 .............. - 28 - 案例二十五:青海省价监局查处省环保厅在社会环境监测管理中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案..... - 29 - 案例二十六:黑龙江省物价局查处并纠正部分市(县)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案 ............ - 30 - 案例二十七:河北省蔚县人民政府主动纠正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案 ...................... - 31 - 案例二十八:广西自治区百色市房产管理局主动纠正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案 .............. - 33 - 案例二十九:湖北省物价局纠正两起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案 .......................... - 34 - 案例三十:广西壮族自治区道路运输管理局纠正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案 .................. - 34 - 案例三十一:青海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主动纠正医疗保险业务中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案. - 35 -案例三十二:成都市国资委主动纠正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案 .......................... - 36 - 案例三十三:安徽省蚌埠市卫计委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案 .............................. - 37 - 案例三十四:山东省交通运输厅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案 ................................ - 40 - 案例三十五:海南省物价局纠正琼海市交通运输局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案 ................ - 41 - 案例三十六:广东省教育厅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案 .................................... - 42 - 案例三十七:山东省工商局发出行政建议函纠正冠县卫计局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的行为案....... - 45 - 案例三十八:湖南省工商局纠正长沙市卫计委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案 .................... - 45 - 案例三十九:广东省工商局纠正某市政府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案 ........................ - 46 - 案例四十:宁夏回族自治区工商局纠正银川市环保局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案 .............. - 48 - 类型二:妨碍商品在地区间流通案例四十一:江西省发展改革委纠正上饶市广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案... - 50 -案例四十二:江西省发展改革委纠正鄱阳县城市管理局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案 .............. - 51 - 案例四十三:枣庄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主动纠正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案 .................... - 52 - 案例四十四:浙江省物价局纠正台州市住建局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案 .................... - 54 - 案例四十五: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纠正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案 ................ - 55 - 案例四十六:国家发展改革委依法建议河北省人民政府纠正交通运输厅等部门滥用行政权力案 .......... - 56 - 类型三:排斥或限制外地经营者案例四十七:广东省某市水务局涉嫌滥用行政权力案58 案例四十八:重庆市物价局纠正黔江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案 .......... - 61 - 案例四十九:延安市卫计局主动纠正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案 .......................... - 62 - 案例五十:安徽省物价局纠正芜湖市药品医用耗材管理中心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案......... - 63 - 案例五十一:四川、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及时纠正药品集中采购中排除、限制竞争行为案....... - 64 - 类型四:强制经营者从事本法规定的垄断行为案例五十二:甘肃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建议纠正武威市道路运输管理局滥用行政权力案 - 66 - 案例五十三:上海市交通委承诺纠正黄浦江游览行业管理中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案......... - 67 - 案例五十四:深圳市教育局承诺纠正中小学学生装管理中涉嫌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案....... - 70 - 案例五十五:云南省通信管理局承诺纠正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案 ........................ - 73 - 案例五十六:北京市住建委纠正混凝土行业管理中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案 ................ - 75 - 类型五:制定含有排除、限制竞争内容的规定案例五十七:张家界发改委及时纠正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案 ............................ - 78 - 案例五十八:潍坊市住房城乡建设局、财政局、发展改革委主动纠正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案. - 79 - 案例五十九:天津市人力社保局主动纠正医保支付工作中妨碍医药市场竞争行为案 .................... - 79 - 案例六十:北京市朝阳区农村工作委员会主动纠正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案 ................ - 81 - 案例六十一:永川区公共资源综合交易管理办公室主动纠正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案......... - 82 - 案例六十二:广东省发改委关于建议纠正某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案..... - 83 -类型一:限定或变相限定单位或者个人经营、购买、使用其指定的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案例一:“新居配”中排除、限制竞争行为案近年来,国家发展改革委收到多起举报,反映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所属部门指定供电企业,统一建设新建居民住宅小区供配电设施并统一收费(下称“统一收费、统一建设”),涉嫌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
据此,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开展了调查,分别听取了有关部门、供电企业、房地产企业和住宅业主的意见。
在此基础上,督促相关地方对照《反垄断法》,清理纠正排除限制竞争的规定和做法。
全国共有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部门出台了“统一收费、统一建设”政策,各地高度重视,及时清理纠正。
其中,重庆等地停止执行相关文件。
2016年6月30日,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明确,停止执行《重庆市新建居民住宅小区供配电设施建设管理办法(试行)》。
2016年11月7日,贵州省发展改革委明确,暂停执行新建住宅区供配电设施建设费收费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