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鼻咽癌NCCN临床实践指南
- 格式:ppt
- 大小:199.00 KB
- 文档页数:12
2015年第1版,05/04/15 © 2015 NCCN Inc. (美国国家癌症综合网络)版权所有。
未经NCCN 书面授权许可,不可将这些指南和解释部分以任何形式复制。
翻译:丁培荣,姜武,孔令亨,刘国臣,唐京华注:除非特别指出,NCCN 对所有建议均达成2A 类共识。
临床试验:NCCN 认为任何肿瘤患者都可以在临床试验中得到最佳处理,因此特别鼓励患者参加临床试验研究。
前 言相较于已被临床工作者广泛接受的《结肠癌/直肠癌NCCN 临床实践指南》,NCCN 旗下另一本经典刊物《遗传性结直肠癌实践指南》尚未为大家所熟识。
此番,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结直肠科组织一线临床医生,将2015年第1版翻译成册供大家学习研究。
与《结肠癌/直肠癌NCCN 临床实践指南》不同,《遗传性结直肠癌实践指南》除了提供相应的治疗方案,更强调防治结合,注重对遗传性/家族性疾病的筛查发现和监测随访。
可以说,它是我们当下精准医疗时代防治结合的经典读物。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历来重视遗传性结直肠癌的诊治工作。
从2011年起,医院在国内率先开展了针对所有新发结直肠癌患者的MMR 蛋白免疫组化检测和Lynch 综合征普筛,目前已检测病例近3000例,筛查出疑似Lynch 综合征200多例,使患者及其家族成员获得及时精准的治疗。
2014年,中心成为卫计委公布的肿瘤领域第二代基因测序20家试点单位之一,也是华南地区唯一获得试点资格的医院实验室;其推出的“遗传性肿瘤、肿瘤个体化治疗基因检测”检测项目,特别是“遗传性结直肠癌14基因突变检测”为遗传性结直肠癌的进一步筛查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
在结直肠科主任潘志忠教授的倡导下,科室于2014年成立了遗传性结直肠癌工作小组,由结直肠科、病理科、分子诊断科和内镜科的相关医务人员组成,定期开展学术讲座、科普宣传和疑难病例讨论。
2015年,以工作小组成员为主要班底的遗传性结直肠癌咨询门诊正式设立,依托中山大学肿瘤医院强大的检测平台和丰富的临床诊治经验,为患者及其家属带来专业的遗传咨询和诊治建议。
NCCN 结肠癌指南(2015.2 最新版)一.重要的更新内容:1. 检测RAS 基因状态,包括KRAS 外显子2 和非外显子2 以及NRAS,还需检测BRAF 基因状态,不论是否有RAS 突变。
2. FOLFOX+Cetuximab作为治疗选择时需注意如下注释:对潜在可切除肝转移疾病的治疗数据仍有争议。
3. 对可切除的转移性疾病,围手术期总的治疗时间不超过6 个月。
二.概述美国的结直肠癌诊断位列第四,癌症导致死亡位列第二,数据显示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下降趋势。
发病率与死亡率的改善是癌症预防、早期诊断、更好治疗决定的。
临床医生在使用指南时要明确以下几点:1. 指南中分期按TNM 分期;2. 除非有特别标注,所有推荐级别均为2A。
三.风险评估大约20% 的结肠癌有家族聚集性,新诊断结直肠癌腺癌或腺瘤病人的一级亲属患结直肠癌风险增高。
结直肠癌遗传易感性包括:明确定义的遗传综合征如林奇综合征和家族性腺瘤样息肉增生。
推荐所有结肠癌病人要询问家族史及风险评估。
1. 林奇综合征是最常见的遗传性结肠癌易感综合征,占所有结直肠癌2%-4%。
由DNA 错配修复基因(MMR)突变所致,包括MLH1、MSH2、MSH6 和PMS2。
目前检测林奇综合征的方法有免疫组化分析MMR 蛋白表达和分析微卫星不稳定性(MSI)。
若免疫组化MLH1 蛋白缺失,还需检测BRAF 突变,后者可致MLH1 启动子甲基化影响蛋白表达。
NCCN 支持对所有小于70 岁病人或是大于70 岁、满足Bethesda 指南的病人进行MMR 检测。
另外对II 期病人也要进行检查。
2. 结直肠癌的其它风险因素炎症性肠病患者结直肠癌风险增加,其它可能风险因素包括吸烟、红肉和加工肉类的食用、饮酒、糖尿病、体力活动少、代谢综合征、肥胖或高BMI。
吸烟、代谢综合征、肥胖或红肉和加工肉类的食用可能与预后差相关,结直肠癌家族史则预后相对好,数据尚有争论。
四.分期第七版AJCC 分期手册对结肠癌分期作了部分调整。
[14]He LX.Research advances in DC -CIK treatment of malignanttumors [J ].Medical Recapitulate ,2013,19(1):59-62.(in Chinese )何立香.DC -CIK 治疗恶性肿瘤的研究进展[J ].医学综述,2013,19(1):59-62.[15]Zhang JP ,Mao GH ,Shi TL ,et al.Dendritic cell -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s combined with chemotherapy in treatment ofadvanced 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 patients :the clinical effectiveness [J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Biotherapy ,2011,18(4):424-429.(in Chinese )张俊萍,毛光华,史天良,等.DC -CIK 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J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2011,18(4):424-429.[16]Xu YM ,Xu DY ,Zhang NZ ,et al.Observation of chemotherapycombined with cytokine -induced killer cells and dendritic cells inpatients with the advanced 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 [J ].The Practical Journal of Cancer ,2010,25(2):163-166.(in Chinese )徐永茂,徐冬云,张南征,等.化疗联合过继免疫细胞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J ].实用癌症杂志,2010,25(2):163-166.(收稿日期:2014-06-18;修回日期:2014-12-26)(本文编辑:吴立波)2015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 )指南:肺癌的全身治疗 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 )于2015年4月28日更新了第六版肺癌临床实践指南。
中国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2015 年版)一、概述(一)前言原发性肺癌(以下简称肺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全国肿瘤登记中心 2014 年发布的数据显示,2010 年,我国新发肺癌病例 60.59 万(男性 41.63 万,女性 18.96 万),居恶性肿瘤首位(男性首位,女性第 2 位),占恶性肿瘤新发病例的 19.59%(男性 23. 03%,女性 14. 75%)。
肺癌发病率为 35. 23/10 万(男性 49.27/10 万,女性 21.66/10 万)。
同期,我国肺癌死亡人数为 48.66 万(男性 33.68 万,女性 16.62 万),占恶性肿瘤死因的 24.87%(男性 26. 85%,女性 21. 32%)。
肺癌死亡率为 27. 93/10 万(男性 39. 79/10 万,女性16.62/10 万)。
在高危人群中开展肺癌筛查有益于早期发现早期肺癌,提高治愈率。
低剂量CT(low-dose computed tomography,LDCT) 发现早期肺癌的敏感度是常规胸片的 4-10 倍,可以早期检出早期周围型肺癌。
国际早期肺癌行动计划数据显示,LDCT 年度筛查能发现 85% 的 I 期周围型肺癌,术后 10 年预期生存率达 92%。
美国全国肺癌筛查试验证明,LDCT 筛查可降低 20% 的肺癌死亡率,是目前最有效的肺癌筛查工具。
我国目前在少数地区开展的癌症筛查与早诊早治试点技术指南中推荐采用 LDCT 对高危人群进行肺癌筛查。
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 (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 指南中提出的肺癌筛查风险评估因素包括吸烟史(现在和既往)、氡暴露史、职业史、患癌史、肺癌家族史、疾病史(慢阻肺或肺结核)、烟雾接触史(被动吸烟暴露)。
风险状态分 3 组:(1)高危组:年龄 55~ 74 岁,吸烟史≥30 包年,戒烟史 <15 年(1 类);或年龄≥50 岁,吸烟史≥20 包年,另外具有被动吸烟除外的项危险因素(2B 类)。
原发性肝癌规范化病理诊断指南(2015版)我国是世界上肝癌高发国家之一。
手术切除是肝癌的首选治疗方法。
而病理学则是肝脏外科最主要的支撑学科之一。
为此,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肝癌学组和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全国肝胆肿瘤及移植病理协作组于2010 年制订了《原发性肝癌规范化病理诊断方案专家共识(2010 年版)。
近五年来,肝癌临床和病理学研究又有了新进展,肝癌异质性、生物学特性、分子分型和个体化治疗等新概念开始成为现代临床肝癌治疗学的基本指导思想。
这对肝癌病理诊断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此,2014 年4 月,在吴孟超院士的直接参与和指导下,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肝癌学组、中国抗癌协会病理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消化病学组、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肝脏外科学组、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专业委员会和全国肝胆肿瘤及移植病理协作组召开了《原发性肝癌规范化病理诊断指南(2015 年版)》制订专家会议。
并于2015 年1 月召开定稿会,做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最后形成了能基本反映我国现阶段肝癌病理诊断技术水平的《指南》,以期为提高我国肝癌病理诊断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水平提供指导性和引导性的意见和建议。
病理检查方案原发性肝癌统指起源于肝细胞和肝内胆管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其中以肝细胞癌和肝内胆管癌最为常见,但本方案中的大部分内容也适用于肝脏其他类型的原发性肿瘤。
病理检查方案主要包括大体标本的固定和取材、大体和显微镜下特点的描述、免疫组化和分子病理学检查等重要环节。
规范化的病理检查是从源头上保证病理诊断准确性的基础和前提,由此可为临床评估肝癌复发风险和远期预后以及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1. 大体标本的处理(1)标本固定:a. 手术医生应在病理申请单上标注送检标本的种类和数量,对手术切缘、可疑病变以及重要血管和胆管切缘可用染料染色或缝线标记,对切除小组织标本及淋巴结等应单独放置容器内并贴好标签说明;b. 为最大限度地保留细胞内核酸和蛋白质的完整性,防止细胞自溶,应尽可能将肿瘤标本在离体30 min 以内送达病理科切开固定;c. 病例可接受标本后,在不影响病理诊断的前提下切取新鲜组织冻存于组织库,以备分子病理学检查之用,沿瘤体最大直径,每隔1cm 做一个剖面,并保持标本的连续性;d. 常温下10% 中性缓冲福尔马林溶液4~5 倍于标本体积固定12-24 h。
NCCN肿瘤学临床实践指南(NCCN指南)胸腺瘤与胸腺癌2014第1版中文翻译()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中西医结合肿瘤科翻译翻译人员:项忆瑾: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内科专业硕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住院医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中西医结合肿瘤学基地学员;刘军: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内科学博士;上海市第一届肿瘤学规范化培训基地毕业(二年制);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中西医结合肿瘤科主治医师;作为主要获奖人之一,“胰腺癌基因组学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获得2012年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审阅人员:顾喜喜:复旦大学中西医结合医学硕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中西医结合肿瘤科主治医师;丁建勇: 复旦大学外科学博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胸外科副主任医师;翻译说明:胸腺瘤临床治疗效果较好,即使是IV期(出现多发转移),仍有较长的生存期,对于大多数临床肿瘤内科医生及放疗科医生,限于资料较少,可能对于辅助治疗及姑息治疗方案不是非常了解,因此翻译该文为自我学习以及医生之间沟通交流使用。
尽管翻译人员对全文进行了认真仔细的翻译和审校,但限于翻译者英文水平及专业水准,可能存在不够准确甚至错误之处,请读者自行辨别,谨慎参考。
放疗部分个别字句经过中山医院放疗科杨平医生审阅,特此感谢。
*此文电子版可于医脉通及丁香园下载。
胸腺瘤和胸腺癌小组成员名单:见英文版第1页,此处略指南更新概要初始评估(THYN-1)初始治疗(THYM-2)可切除性疾病(THYM-3)局部晚期,晚期或复发性疾病(THYM-4)Array手术切除原则(THYM-A)放射治疗原则(THYM-B)胸腺恶性肿瘤的化疗原则(THYM-C)分期(ST-1)指南更新概要:2014年第1版胸腺瘤与胸腺癌指南同2013年第2版相比,主要更新内容包括:THYM-1首次评估中删除了以下部分:“TSH,T3,T4作为临床证据”“胸腺恶性肿瘤可能”修改为“胸腺肿瘤可能”“胸腺恶性肿瘤可能性不大”修改为“胸腺肿瘤可能性不大”限定词“如适用”新增在“见疾病的具体准则”之后THYM-3胸腺癌在R0切术术后,新增为I类监测建议中“每年随访胸部CT监测复发”修改为“CT随访两年内每6个月1次,然后胸腺癌每年1次,随访5年,胸腺瘤每年1次,随访10年” 脚注“f”新增为“监测的持续时间尚未确定”THYM-B 1 of 2放疗一般原则,第2条修改为“未手术切除的患者或侵袭性胸腺瘤及胸腺癌不完全切除术后应予以放疗”。
《2015年第一版NCCN头颈部肿瘤临床实践指南》关于鼻咽癌更新内容及要点解读杨青廷;熊文婧;刘也;刘洋;让蔚清【期刊名称】《医院与医学》【年(卷),期】2016(004)002【摘要】【摘要】本文就2015年头颈部肿瘤Ⅵ版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关于鼻咽癌的变更重点内容和要点做一解读,内容包括:对原发灶进行活检或者进行颈部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考虑进行EBV检查或DNA检查;考虑进行眼科和内分泌检查用于评估临床指征;删除了,当放化疗结合化疗的时候,顺铂作为一类用药;单纯放疗剂量修改为66Gv(每次2.2Gy进行分割)到70—70.2Gy(每次1.8—2.0Gy进行分割),同步放化疗时放疗剂量修改为70~70.2Gy(每次1.8。
2.0Gy进行分割)。
NCCN临床实践指南为临床提供了借鉴,由于种族不同、地域有别以及肿瘤的异质性,更新后的标准需要接受临床实践的检验才能进一步完善。
【总页数】4页(P65-68)【作者】杨青廷;熊文婧;刘也;刘洋;让蔚清【作者单位】[1]南华大学,湖南衡阳421001;[2]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循证医学中心,北京1000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相关文献】1.2009年《NCCN乳腺癌临床实践指南》(中国版)重点内容解读 [J], 徐兵河2.NCCN《肾癌临床实践指南》更新解读 [J], 马建辉3.2017年《NCCN乳腺癌筛查和诊断临床实践指南》(第1版)更新与解读 [J], 张瑾;陈薇;刘蕾4.2019年V1版本《NCCN结直肠癌临床实践指南》更新解读 [J], 赵姗; 吕英谦5.2011年《NCCN临床实践指南》宫颈癌更新要点 [J],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15 NCCN子宫肿瘤临床实践指南(第二版)》解读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妇产科谢玲玲林仲秋近日,美国肿瘤综合协作网(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公布了《2015 NCCN子宫肿瘤临床实践指南(第二版)》。
相比2014年指南而言,2015年第二版与第一版指南在临床实践方面的更新相同,仅在讨论部分新版指南做了相应的更新,现对新版指南进行简要解读。
一、2015年指南(第二版)主要更新1. 新版指南将旧版指南中的“FIGO 2010分期”修正为“FIGO 2009分期”。
2. 讨论中新增“病理学”部分,强调术后病理诊断的内容及流程,指出术前活检病理标本确定的组织学分级与术后子宫切除标本的组织学分级不一定相符合。
有研究提示有15%-20%的术前标本在术后组织学分化会升级。
术中肉眼判断切除子宫标本浸润肌层的深度的准确性也与组织学分级有关,一个研究提示G1的准确度为87.3%,G2为64.9%,G3为30.8%。
结合近期的研究表明利用前哨淋巴结显像的病理超分期技术(如连续切片及免疫组织化学法)以提高肿瘤微转移病灶检测准确率的潜在重要性。
3. 对于怀疑肿瘤扩散到子宫外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可考虑术前新辅助化疗。
4. 放疗原则上指出阴道残端愈合后应尽早开始术后辅助放疗,最好不超过术后12周。
二、分期新版指南采用FIGO 2009子宫内膜癌和子宫肉瘤的分期标准(表1,表2)。
表1 FIGO 2009子宫内膜癌分期Ⅰa 肿瘤局限于内膜层或浸润深度<1/2肌层Ⅰb 肿瘤浸润深度≥1/2肌层Ⅱ肿瘤侵犯宫颈间质,但无宫体外蔓延Ⅲ肿瘤局部和(或)区域扩散Ⅲa 肿瘤累及浆膜层和(或)附件Ⅲb 阴道或宫旁受累Ⅲc 盆腔淋巴结和(或)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Ⅲc1 盆腔淋巴结阳性Ⅲc2 腹主动脉旁淋巴结阳性和(或)盆腔淋巴结阳性Ⅳ肿瘤侵及膀胱和(或)直肠黏膜,和(或)远处转移Ⅳa 肿瘤侵及膀胱和(或)直肠黏膜Ⅳb 远处转移,包括腹腔内和(或)腹股沟淋巴结转移表2 FIGO 2009子宫平滑肌肉瘤和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分期Ia 肿瘤最大直径≤5cmIb 肿瘤最大直径>5cmⅡ肿瘤扩散到盆腔侵犯附件Ⅱa侵犯子宫外的盆腔内组织ⅡbⅢ肿瘤扩散到腹腔一个病灶Ⅲa多个病灶Ⅲb侵犯盆腔和/或主动脉旁淋巴结ⅢcⅣ肿瘤侵犯膀胱和/或直肠或有远处转移肿瘤侵犯膀胱和/或直肠ⅣaⅣ远处转移b注:Ⅲ期是指肿瘤病灶浸润腹腔内组织而不仅仅是子宫底突向腹腔;子宫癌肉瘤的分期和子宫内膜癌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