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翻译实务_第十三单元 国际商务合同翻译
- 格式:ppt
- 大小:1.49 MB
- 文档页数:89
最新整理国际商务合同翻译国际商务合同翻译研究一、国际商用合同的特点与翻译目的论概要(一)国际商用合同的特点国际商务合同核心价值体现在国际范围内用来维护商务合同相关利益主体(一般是合同双方)合法权益,并明确界定各自义务的法律文书,对国际经济与贸易的规范化发展具有重意义和作用。
关于国际商务合同的特点,概括来讲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专业性、规范性和法律性。
所谓专业性,主要是指国际商务合同的内容涉及大量专业术语,比如Return the allocation proportion、Appendix to tender、The Contractors documents for approval等,它要求翻译人员不仅具备良好的语言素质,更具备坚实的国际经济与贸易基础。
所谓规范性,是指国际商务合同的用语,尤其是翻译语言要切实做到完整规范,尽可能使用完整句子,并注重特定修饰语言的合理使用,切勿使用简单句、疑问句、反问句和感叹句。
所谓法律性,是指国际商务合同作为规范合同双方乃至多方权利和义务的一种法律文书,要求无论是格式还是用语均必须严格遵循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尤其是要合乎国际经济与贸易领域的有关法律法规。
(二)翻译目的论基本概要翻译目的论最早是德国翻译学家弗米尔(Vermeer)在研究中提出的一种翻译假说,该学说核心要义是翻译不仅仅是一种语言文化现象,而是一种具有特定目的的文化交流载体或工具。
在翻译目的论看来,人类的经济社会活动总是在特定情境中发生的,具有特定的目的性和效果价值追求,因此翻译者在进行翻译时决不可仅仅根据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将两种语言进行简单的对接,从而就大功告成。
由此可以看,目的视角下的翻译工作,对翻译者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不仅要求翻译者具有特定的语言学功底,更要深刻领会翻译对象的中心思想和目的追求,重在突出翻译过程的目的性以及翻译内容的功能性,要求翻译人员不仅要对翻译内容进行精准把握,更要从深层次把握翻译的目的和价值追求,在此基础上合理选择翻译方法与翻译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