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散定律
- 格式:ppt
- 大小:939.50 KB
- 文档页数:73
扩散系数的公式扩散系数(Diffusion coefficient)是描述物质扩散能力的物理量。
一、菲克定律与扩散系数。
1. 菲克第一定律。
- 表达式为J = -D(dc)/(dx),这里J是扩散通量(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物质的量),D就是扩散系数,(dc)/(dx)是浓度梯度(沿x方向的浓度变化率)。
- 由该定律可以推导出扩散系数D=(-J)/(frac{dc){dx}}(在已知扩散通量J和浓度梯度(dc)/(dx)的情况下)。
2. 菲克第二定律。
- 表达式为(∂ c)/(∂ t)=Dfrac{∂^2c}{∂ x^2}(在一维扩散情况下),其中c是浓度,t是时间,x是空间坐标。
- 在一些特定的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下,通过求解菲克第二定律的方程,可以得到扩散过程中浓度随时间和空间的分布,进而可以确定扩散系数D的值。
例如在简单的扩散问题中,假设扩散物质初始时局限于某一区域,随着时间的推移,根据浓度分布的变化情况来计算D。
- 如果已知浓度c随时间t和空间x的函数关系c(x,t),可以通过对(∂ c)/(∂ t)和frac{∂^2c}{∂ x^2}求导,然后根据菲克第二定律计算D=(frac{∂ c)/(∂ t)}{frac{∂^2c}{∂ x^2}}。
二、爱因斯坦 - 斯托克斯方程(适用于稀溶液中的球形粒子扩散)1. 公式为D = (kT)/(6πeta r),其中k是玻尔兹曼常量(k = 1.38×10^-23J/K),T 是绝对温度,eta是溶剂的粘度,r是球形粒子的半径。
2. 这个公式的推导基于分子运动论和流体力学原理。
它表明扩散系数与温度成正比,与溶剂粘度和粒子半径成反比。
例如,在研究胶体溶液中球形胶粒的扩散时,可以通过测量温度T、溶剂粘度eta以及已知胶粒半径r,利用该公式计算扩散系数D。
玻尔兹曼扩散定律引言玻尔兹曼扩散定律是描述微观粒子扩散行为的数学模型,被广泛应用于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等领域。
它由奥地利物理学家路德维希·玻尔兹曼在19世纪提出,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实验验证,逐渐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本文将全面介绍玻尔兹曼扩散定律的基本原理、数学表达式以及应用领域,并深入探讨其在自然界和工程实践中的重要性和意义。
理论基础扩散的基本概念扩散是指物质由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自发传播的过程。
在自然界中,大量的物质传输现象都可以归结为扩散现象,如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传播、离子在溶液中的扩散和脂质双层中的分子传输等。
扩散行为的描述玻尔兹曼扩散定律基于一系列假设,描述了微观粒子扩散行为的数学模型。
根据该定律,扩散速率与浓度梯度成正比,并与温度、压强等因素有关。
玻尔兹曼扩散定律的数学表达玻尔兹曼扩散定律可以用下式表示:J=−D dc dx其中,$ J $ 是物质的扩散通量,$ D $ 是扩散系数,$ c $ 是物质浓度,$ x $ 是传输距离。
扩散系数扩散系数是描述物质传输速率的重要参数。
它与物质的性质、温度、压强等因素密切相关。
在实际应用中,扩散系数可以通过实验测定或计算得到。
实验验证为了验证玻尔兹曼扩散定律的准确性,科学家们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
例如,他们将溶质分子溶解在液体中,并观察其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变化。
实验结果往往与玻尔兹曼扩散定律的预测相吻合,验证了该定律的可靠性。
应用领域环境科学玻尔兹曼扩散定律在环境科学中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研究大气中的污染物扩散行为,可以评估和预测空气质量,为环境保护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材料科学在材料科学中,玻尔兹曼扩散定律被用于研究材料中的原子和分子的扩散行为。
通过控制扩散速率,可以改变材料的性能和结构,从而实现材料的功能设计和优化。
生物学玻尔兹曼扩散定律在生物学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
例如,通过研究细胞膜中的分子扩散过程,可以揭示细胞内物质传输的机制,进而推动研究生物学中的一系列问题。
第十一讲扩散定律1.扩散第一定律考点再现:08、09年出现了证明扩散第一定律的题目,而10年出现了用误差函数解决扩散第二定律的问题,所以按照往年的经验,扩散第一定律和扩散第二定律必考其一,所以这部分比较重要,分值会在8至10分,题型还是简答。
考试要求:理解,记忆,并且要求会推导出扩散第一定律。
知识点在气体或者液体中,物质的传输方式为(扩散)和(对流)。
★★★★在固体中,物质的传输方式为(扩散)。
★★菲克第一定律,条件——稳态扩散,即材料内部各处的浓度不随时间而变(dc/dt=0)★★★★★单位时间内通过垂直于扩散方向单位截面的物质流量(称为扩散通量J)与该出的浓度梯度成正比。
J为扩散通量;D为扩散系数;dc/dx为浓度梯度。
由扩散第一定律可以得到一下几点结论:★★★(1)只要有浓度梯度,就会有扩散。
(2)扩散通量的大小与浓度梯度成正比(3)扩散方向与浓度梯度正方向相反,即扩散的宏观流动总是从溶质浓度高的向浓度低的方向进行。
2.扩散第二定律考点再现:10年已经出现了扩散第二定律的内容,相对来说11年考的可能性就要小一些,但是不能完全忽视,毕竟08,09还都考了扩散第一定律了,考试方式很固定,即误差函数法解扩散第二定律。
考试要求会用误差函数法解题,会计算,知道每个字母所代表的意义,对于一些题目,能够从中抽象出问题。
知识点扩散第二定律的表达★★★条件,非稳态扩散,即材料内部溶质浓度随时间改变。
dc/dt≠0因为这个公式相对比较复杂,所以对于这个公式的推导并不作为考试的要求,这一部分我们只需要把公式记住就可以了。
利用误差函数分布作为扩散第二定律的解★★★★★现对书中的例题进行讲解注:公式中,C0为初始浓度,C为某一点的浓度,Cs为表面浓度,x为浓度为C的那一点的深度,t为所需要的时间,将计算得到的结果查询误差函数表,就可以得到最后的结论。
同学们,以上就是第十一讲的主要内容,考点只有两个,即扩散第一定律的证明和用误差函数法解扩散第二定律,这两个考点都是非常重要的,每年二者必考其一,好了这一讲就到这里。
扩散方程扩散方程稳态扩散与非稳态扩散1.稳态扩散下的菲克第一定律(一定时间内,浓度不随时间变化dc/dt=0)单位时间内通过垂直于扩散方向的单位截面积的扩散物质流量(扩散通量)与该面积处的浓度梯度成正比即J=-D(dc/dx)其中D:扩散系数,cm2/s,J:扩散通量,g/cm2·s ,式中负号表明扩散通量的方向与浓度梯度方向相反。
可见,只要存在浓度梯度,就会引起原子的扩散。
x轴上两单位面积1和2,间距dx,面上原子浓度为C1、C2则平面1到平面2上原子数n1=C1dx ,平面2到平面1上原子数n2=C2dx若原子平均跳动频率f, dt时间内跳离平面1的原子数为n1f·dt跳离平面2的原子数为n2fdt,但沿一个方向只有1/2的几率,则单位时间内两者的差值即扩散原子净流量。
令,则上式2.扩散系数的测定:其中一种方法可通过碳在γ-Fe中的扩散来测定纯Fe的空心园筒,心部通渗碳气氛,外部为脱碳气氛,在一定温度下经过一定时间后,碳原子从内壁渗入,外壁渗出达到平衡,则为稳态扩散单位时单位面积中碳流量:A:圆筒总面积,r及L:园筒半径及长度,q:通过圆筒的碳量则:即:则:q可通过炉内脱碳气体的增碳求得,再通过剥层法测出不同r处的碳含量,作出C-lnr曲线可求得D。
第一定律可用来处理扩散中浓度不因时间变化的问3.菲克第二定律:解决溶质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即dc/dt≠0两个相距dx垂直x轴的平面组成的微体积,J1、J2为进入、流出两平面间的扩散通量,扩散中浓度变化为,则单元体积中溶质积累速率为(Fick第一定律)(Fick第一定律),,,(即第二个面的扩散通量为第一个面注入的溶质与在这一段距离内溶质浓度变化引起的扩散通量之和)若D不随浓度变化,则故:4.Fick第二定律的解:很复杂,只给出两个较简单但常见问题的解a. 无限大物体中的扩散设:1)两根无限长A、B合?金棒,各截面浓度均匀,浓度C2>C1 2)两合金棒对焊,扩散方向为x方向3)合金棒无限长,棒的两端浓度不受扩散影响4)扩散系数D是与浓度无关的常数根据上述条件可写出初始条件及边界条件初始条件:t=0时, x>0则C=C1,x<0, C=C2边界条件:t≥0时, x=∞,C=C1, x=-∞, C=C2令,代入则,则菲克第二定律为即(1)令代入式(1)则有(2)若代入(2)左边化简有而积分有(3)令,式(3)为由高斯误差积分:应用初始条件t=0时x>0, c=c1,x<0, c=c2,从式(4)求得(5)则可求得(6)将(5)和(6)代入(4)有:,,,,,,,,,,,,上式即为扩散偶经过时间t扩散之后,溶质浓度沿x方向的分布公式,其中为高斯误差函数,可用表查出:根据不同条件,无限大物体中扩散有不同情况(1)B金属棒初始浓度,则(2)扩散偶焊接面处溶质浓度c0,根据x=0时,,则,若B棒初始浓度,则。
扩散第二定律扩散第二定律是描述质点扩散过程中的扩散速率的物理定律,也被称为菲克定律。
它描述了在稳态条件下,质点由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扩散的速率是由浓度梯度决定的。
扩散是指由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自发地传播的现象。
当浓度不均匀存在时,质点会受到无规则的碰撞,从而发生随机运动。
扩散过程中,质点会由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移动,直到达到浓度均匀分布的稳态。
具体地,扩散第二定律可以用以下方程来表示:∂C/∂t = D * ∇²C其中,∂C/∂t表示浓度变化的时间导数,C表示浓度分布函数,D表示扩散系数,∇²表示拉普拉斯算子。
扩散第二定律描述了浓度分布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扩散第二定律可以通过下面的推导得到:考虑一个一维的情况,即扩散发生在一个长度为L的导体中。
假设浓度梯度在x方向上为Grad(C),并假设扩散系数D是常数。
根据物质守恒定律,单位时间内从x处流出的物质量等于单位时间内通过x处横截面的物质量减去单位时间内通过x+Δx处横截面的物质量:J(x)ΔS - J(x+Δx)ΔS = - ∂C/∂t ΔV其中,J(x)表示单位面积横截面通过x处的物质流,ΔS表示横截面面积,ΔV表示长度为Δx的小段体积。
将上式展开并忽略二阶项,可以得到:-J(x)ΔS + [Δx∂(J(x)ΔS)/∂x] = - ∂C/∂t ΔV将J(x) = -D∂C/∂x代入上式,并取极限∆x趋近于0,可以得到:∂C/∂t = D∂²C/∂x²这就是一维情况下的扩散第二定律。
类似地,可以推导出二维和三维情况下的扩散第二定律:∂C/∂t = D(∂²C/∂x² + ∂²C/∂y²)∂C/∂t = D(∂²C/∂x² +∂²C/∂y² + ∂²C/∂z²)扩散系数D是一个与物质性质相关的常数。
它表示单位浓度梯度下的物质传递率。
fick扩散定律公式
菲克(fick)扩散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介绍:
fick第一定律指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垂直于扩散方向的单位截面积的扩散物质流量(称为扩散通量)与该截面处的浓度梯度成正比。
适用于稳态扩散的场合。
公式:J=-D×dc
dx
D称为扩散系数(m/s),C为扩散物质(组元)的体积浓度(原子数/m或kg/m),dc
为浓度梯度,“–”号表示扩散方向为浓度梯度的反dx
方向,即扩散组元由高浓度区向低浓度区扩散。
扩散通量J的单位是kg / m·s。
fick第二定律是在第一定律的基础上结合质量守恒方程推导出来的。
菲克第二定律指出,在非稳态扩散过程中,在距离x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率等于该处的扩散通量随距离变化率的负值。
爱因斯坦扩散定律
爱因斯坦扩散定律是描述物质分子在溶液或气体中扩散的过程的基本定律之一。
这个定律说明了,分子扩散的速率与分子的尺寸、分子浓度、分子与溶剂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等因素有关。
根据爱因斯坦扩散定律,物质分子在溶液或气体中扩散的速率可以用下式表示:
D = kBT/6πηr
其中,D是扩散系数,k是玻尔兹曼常数,B是温度,T是时间,η是溶液或气体的黏度,r是分子的半径。
这个式子说明了扩散速度与温度成正比,与溶液或气体的黏度成反比,与分子半径平方成反比。
爱因斯坦扩散定律不仅在化学、物理学等领域中有重要应用,还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医学等领域中,例如用于描述细胞内物质的扩散、药物的吸收和扩散等。
总之,爱因斯坦扩散定律是描述物质分子扩散过程的基本定律之一,对于理解和应用物质扩散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 1 -。
格雷姆气体扩散定律
格雷姆气体扩散定律是物理学家格雷姆根据实验观察到的一种气体扩散现象提出的定律。
该定律描述了两种不同气体分子混合情况下的扩散速率。
根据该定律,两种不同气体分子的扩散速率与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的平方根成反比。
即扩散速率与分子质量的平方根成反比。
具体表达式为:
\(\frac{r_1}{r_2} = \sqrt{\frac{M_2}{M_1}}\)
其中,\(r_1\)和\(r_2\)分别表示两种气体的扩散速率,\(M_1\)和\(M_2\)分别表示两种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
该定律的实际意义在于可以通过扩散速率的差异来判断两种气体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大小。
fick扩散定律公式Fick扩散定律是描述物质在浓度梯度下扩散的定律。
它是化学和物理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条定律,广泛应用于研究物质的传输过程和扩散现象。
该定律的公式为:J = -D * (∂C/∂x)其中,J表示扩散通量,D表示扩散系数,C表示浓度,x表示空间坐标。
扩散是物质在浓度梯度作用下从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传输的过程。
根据Fick扩散定律,扩散通量与浓度梯度成正比,与扩散系数成反比。
这意味着,在相同浓度梯度下,扩散通量越大,物质的扩散速率越快;而在相同扩散系数下,浓度梯度越大,扩散通量也越大。
Fick扩散定律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生物学中,我们可以利用Fick 扩散定律来研究细胞膜的透过性和物质的跨膜运输。
例如,通过测量溶质在细胞膜两侧的浓度变化,可以计算出扩散系数,从而了解物质在细胞膜中的传输速率。
在化学工程中,Fick扩散定律也被广泛应用于研究不同物质在多孔介质中的传质过程。
通过控制扩散系数和浓度梯度,可以实现物质在多孔介质中的选择性传输,从而实现分离和纯化的目的。
例如,通过控制气体在吸附剂中的扩散速率,可以实现气体的分离和纯化。
Fick扩散定律还在环境科学和材料科学等领域有重要应用。
在环境科学中,我们可以利用Fick扩散定律来研究地下水中有害物质的扩散和迁移,从而评估地下水污染的风险。
在材料科学中,Fick扩散定律可以用于研究材料中杂质的扩散行为,从而改善材料的性能和稳定性。
总结起来,Fick扩散定律是描述物质在浓度梯度下扩散的重要定律。
它的应用范围广泛,可以帮助我们研究和理解物质的传输过程和扩散现象。
通过掌握和应用Fick扩散定律,我们可以更好地设计和优化化学反应、生物过程、环境工程和材料科学等领域中的相关过程,从而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