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添加剂 硝酸钠
- 格式:pdf
- 大小:248.08 KB
- 文档页数:6
179个食品添加剂标准目录大全(一)(一)☆GBN246-1985 食品添加剂果胶☆GB1886-1992 食品添加剂碳酸钠☆GB1887-1998 食品添加剂碳酸氢钠☆GB1888-1998 食品添加剂碳酸氢铵☆GB1889-2004 食品添加剂磷酸氢钙☆GB1890-1989 食品添加剂六偏磷酸钠☆GB1891-1996 食品添加剂硝酸钠☆GB1892-1980 食品添加剂硫酸钙☆GB1893-1998 食品添加剂焦亚硫酸钠☆GB1894-1992 食品添加剂无水亚硫酸钠☆GB1895-2004 食品添加剂硫酸铝钾☆GB1896-1980 食品添加剂硫酸铝铵(铵明矾)☆GB1897-1995 食品添加剂盐酸☆GB1898-1996 食品添加剂沉淀碳酸钙☆GB1899-1984 食品添加剂亚铁氰化钾☆GB1900-1980 食品添加剂 2,6-二叔丁基对甲酚☆GB1901-1994 食品添加剂苯甲酸☆GB1902-1994 食品添加剂苯甲酸钠☆GB1903-1996 食品添加剂冰乙酸(冰醋酸)☆GB1904-1989 食品添加剂羧甲基纤维素钠☆GB1905-2000 食品添加剂山梨酸☆GB1906-1980 食品添加剂乳化硅油☆GB1907-2003 食品添加剂亚硝酸钠☆GB1908-1980 食品添加剂磷酸二氢钠☆GB1909-1987 食品添加剂磷酸氢二钠☆GB1916-1980 食品添加剂叔丁基-4-羟基茴香醚☆GB1917-1994 食品添加剂液体二氧化碳(发酵法) ☆GB1975-1980 食品添加剂琼胶☆GB1976-1980 食品添加剂海藻酸钠☆GB1986-1989 食品添加剂单硬脂酸甘油酯(40%) ☆GB1987-1986 食品添加剂柠檬酸☆GB2023-2003 食品添加剂乳酸☆GB2513-2004 食品添加剂高锰酸钾☆GB3149-2004 食品添加剂磷酸☆GB3150-1999 食品添加剂硫磺☆GB3263-1982 食品添加剂没食子酸丙酯☆GB3861-1983 食品添加剂香兰素☆GB3862-1983 食品添加剂天然薄荷脑☆GB4349-1993 食品添加剂丁酸乙酯☆GB4479.1-1999 食品添加剂苋菜红(二)☆GB4479.2-1996 食品添加剂苋菜红铝色淀☆GB4480.1-2001 食品添加剂胭脂红☆GB4480.2-2001 食品添加剂胭脂红铝色淀☆GB4481.1-1999 食品添加剂柠檬黄☆GB4481.2-1999 食品添加剂柠檬黄铝色淀☆GB4571-1996 食品添加剂紫胶红色素☆GB4578-1984 食品添加剂糖精钠☆GB4926-1985 食品添加剂红曲米☆GB5175-2000 食品添加剂氢氧化钠☆GB5176-1985 食品添加剂红花黄色素☆GB6225-1986 食品添加剂丙酸钙☆GB6226-1986 食品添加剂乳酸钙☆GB6227.1-1999 食品添加剂日落黄☆GB6227.2-1995 食品添加剂日落黄铝色淀☆GB6228-1986 食品添加剂越桔红☆GB6718-1986 食品添加剂萝卜红☆GB6772-1986 食品添加剂冷磨柠檬油☆GB6773-1986 食品添加剂97%柠檬醛☆GB6774-1986 食品添加剂苯乙醇☆GB6775-1986 食品添加剂乙酸苄酯☆GB6776-1986 食品添加剂乙酸异戊酯☆GB6777-1986 食品添加剂丁酸异戊酯☆GB6778-1986 食品添加剂异戊酸异戊酯☆GB6779-1986 食品添加剂茉莉浸膏☆GB6780-1986 食品添加剂桂花浸膏☆GB6781-1986 食品添加剂乳酸亚铁☆GB6782-1986 食品添加剂柠檬酸钠☆GB6783-1994 食品添加剂明胶☆GB7655.1-1996 食品添加剂亮蓝☆GB7655.2-1996 食品添加剂亮蓝铝色淀☆GB7656-1987 食品添加剂丙酸钠☆GB7657-1987 食品添加剂D葡萄糖酸δ内酯☆GB7658-1987 食品添加剂山梨糖醇液☆GB7912-1987 食品添加剂栀子黄(粉末、浸膏)☆GB8004-1987 食品添加剂聚氧乙烯木糖醇酐单硬脂酸酯☆GB8270-1999 食品添加剂甜菊糖甙☆GB8271-1987 食品添加剂甜菜红☆GB8272-1987 食品添加剂蔗糖脂肪酸酯☆GB8273-1987 食品添加剂D-异抗坏血酸钠☆GB8274-1987 食品添加剂固定化葡萄糖异构酶制剂☆GB8275-1987 食品添加剂α-淀粉酶制剂(三)☆GB8276-1987 食品添加剂糖化酶制剂☆GB8315-1987 食品添加剂己酸乙酯☆GB8317-1987 食品添加剂乳酸乙酯☆GB8318-1987 食品添加剂生姜油(蒸馏)☆GB8319-2003 食品添加剂亚洲薄荷素油☆GB8816-1988 食品添加剂异构化乳糖液☆GB8817-2001 食品添加剂焦糖色(亚硫酸铵法,氨法,普通法) ☆GB8818-1988 食品添加剂可可壳色素☆GB8819-1988 食品添加剂脱氢乙酸☆GB8820-1988 食品添加剂葡萄糖酸锌☆GB8821-1988食品添加剂β-胡萝卜☆GB8849-1988食品添加剂乙氧基喹☆GB8850-1988 食品添加剂对羟基苯甲酸乙酯☆GB8851-1988 食品添加剂对羟基苯甲酸丙酯☆GB8920-1988 食品添加剂碳酸钠包装☆GB9990-1988 食品添加剂活性钙☆GB9991-1988 食品添加剂菊花黄☆GB9992-1988 食品添加剂黑豆红☆GB9993-1988 食品添加剂高粱红☆GB10287-1988 食品添加剂松香甘油酯和氢化松香甘油酯☆GB10348-1989 食品添加剂乙酸芳樟酯☆GB10349-1989 食品添加剂己酸烯丙酯☆GB10350-1989 食品添加剂丁酸苄酯☆GB10351-1989食品添加剂桉叶素含量80%的桉叶油☆GB10352-1989食品添加剂α-戊基肉桂醛☆GB10353-1989食品添加剂松油醇☆GB10354-1989 食品添加剂苯甲醇☆GB10355-1989食品添加剂乳化香精☆GB10615-1989食品添加剂丙酸☆GB10616-2004 食品添加剂藻酸丙二醇酯☆GB10617-1989 食品添加剂蔗糖脂肪酸酯(丙二醇法)☆GB10618-1989 食品添加剂正丁醇☆GB10621-1989 食品添加剂液体二氧化碳(石灰窑法,合成氨法) ☆GB10783-1996 食品添加剂辣椒红☆GB10794-1989 食品添加剂L-赖氨酸盐酸盐☆GB10795-1989 食品添加剂呈味核苷酸二钠☆GB10796-1989 食品添加剂5'-鸟苷酸二钠☆GB11958-1989 食品添加剂肉桂油☆GB11959-1989 食品添加剂香叶油☆GB11960-1989 食品添加剂留兰香油☆GB11961-1989 食品添加剂广藿香油(四)☆GB11962-1989 食品添加剂丁酸☆GB11963-1989 食品添加剂己酸☆GB12486-1990 食品添加剂改性大豆磷脂☆GB12487-2004 食品添加剂乙基麦芽酚☆GB12488-1995 食品添加剂环已基氨基磺酸钠(甜蜜素)☆GB12489-1990 食品添加剂吗啉脂肪酸盐果蜡☆GB13481-1992 食品添加剂山梨醇酐单硬脂酸酯(斯潘60)☆GB13482-1992 食品添加剂山梨醇酐单油酸酯(斯潘80)☆GB13509-1992 食品添加剂木糖醇☆GB13510-1992 食品添加剂三聚甘油单硬脂酸酯☆GB13736-1992 食品添加剂山梨酸钾☆GB13737-1992 食品添加剂L-苹果酸☆GB13886-1992 食品添加剂黄原胶☆GB14750-1993 食品添加剂维生素A☆GB14751-1993 食品添加剂维生素B1(盐酸硫胺)☆GB14752-1993 食品添加剂核黄素(维生素B2)☆GB14753-1993 食品添加剂维生素B6(盐酸吡哆醇)☆GB14754-1993 食品添加剂维生素C(抗坏血酸)☆GB14755-1993 食品添加剂维生素D2(麦角钙化醇)☆GB14756-1993 食品添加剂维生素E(dl-α-醋酸生育酚)☆GB14757-1993 食品添加剂烟酸☆GB14758-1993 食品添加剂咖啡因☆GB14759-1993 食品添加剂牛磺酸☆GB14888.1-1994 食品添加剂新红☆GB14888.2-1994 食品添加剂新红铝色淀☆GB14889-1994 食品添加剂柠檬酸钾☆GB15044-1994 食品添加剂卡拉胶☆GB15358-1994 食品添加剂DL-酒石酸☆GB15559-1995 食品添加剂杭白菊浸膏☆GB15570-1995 食品添加剂叶酸☆GB15571-1995 食品添加剂葡萄糖酸钙☆GB15572-1995 食品添加剂乙酸钙☆GB15612-1995 食品添加剂蒸馏单硬脂酸甘油酯☆GB15809-1995 食品添加剂抗坏血酸钙☆GB15961-1995 食品添加剂红曲红☆GB16313-1996 食品添加剂抗坏血酸钠☆GB16314-1996 食品添加剂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五)☆ GB17203-1998 食品添加剂柠檬酸钙☆ GB17511.1-1998 食品添加剂诱惑红☆ GB17511.2-1998 食品添加剂诱惑红铝色淀☆ GB17512.1-1998 食品添加剂赤藓红☆ GB17512.2-1998 食品添加剂赤藓红铝色淀☆ GB17787-1999 食品添加剂左旋肉碱☆ GB/T17779-1999 食品添加剂 L-苏糖酸钙☆ GB19191-2003 食品添加剂天然维生素E☆ GB2760-1996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GB2760-1996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1997年增补) ☆ GB2760-1996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1998年增补) ☆ GB2760-1996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1999年增补) ☆ GB2760-1996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2000年增补) ☆ GB2760-1996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2001年增补) ☆ GB2760-1996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2002年增补) ☆ GB2760-1996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2003年增补) ☆ G B/T 12493-1990 食品添加剂分类和编码☆ GB/T 5009.074-2003 食品添加剂中重金属限量试验☆ GB/T 5009.075-2003 食品添加剂中铅的测定☆ GB/T 5009.076-2003 食品添加剂中砷的测定。
亚硝酸钠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亚硝酸钠这个名字可能会让人觉得有点陌生或者有点吓人。
但别担心,它并不像名字那么吓人,只要我们了解了它的真正用途和使用标准,就会发现其实它是个老实巴交的“好伙伴”。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化学小助手”——亚硝酸钠,看看它在食品里的角色,以及我们应该怎么用它才能确保安全和健康。
1. 亚硝酸钠是什么?1.1 亚硝酸钠的基本知识先来了解一下亚硝酸钠这个家伙。
它其实是一种无色晶体,溶于水,味道有点咸。
这东西在工业上可是个大忙人,尤其在食品加工领域。
它最常用来做防腐剂,尤其是在腌制肉类产品中。
说白了,亚硝酸钠就是食品界的小保镖,能防止食品变质,还能给食品上色,让食物看起来更诱人。
1.2 为何要使用亚硝酸钠那么问题来了,为啥我们需要它呢?想象一下,没有亚硝酸钠,我们的火腿、腊肉可能很快就会变质,搞不好还会滋生细菌,吃下去对身体可是个大威胁。
它还能帮助保持肉的颜色,让火腿看起来更红润可口。
没了它,火腿可能就变成灰扑扑的“老年人专属”,谁还会愿意买呢?2. 使用标准有讲究2.1 使用量的把控不过,亚硝酸钠不是说用就用的。
用得多了可就不好了,所以在使用时得有个量。
根据规定,亚硝酸钠在食品中的使用量是有限的。
一般来说,肉制品中添加的量要控制在每公斤产品不超过200毫克。
这是为了确保既能发挥它的防腐效果,又不会对健康造成威胁。
就像在做菜时加盐一样,盐多了可能会咸得让人受不了,亚硝酸钠也是如此。
2.2 使用范围的限制除了量的限制,还有范围的限制。
亚硝酸钠主要用于腌制的肉类产品,比如火腿、香肠等,其他食品是不允许添加的。
别想着把它撒到水果上,效果可能不是你想要的。
每种食品都有它适合的添加剂,乱加可不行。
3. 安全注意事项3.1 注意与其他添加剂的搭配用亚硝酸钠的时候,也要注意和其他添加剂的搭配。
比如说,有些食品还会加入硝酸盐,这和亚硝酸钠有点关系。
硝酸盐在体内可以转化成亚硝酸盐,但要是这两者混合过量,就有可能形成致癌物质。
亚硝酸钠的作用
亚硝酸钠(NaNO2)是无机化合物,常见的用途如下:
1. 食品添加剂:亚硝酸钠在食品中被用作防腐剂和抗氧化剂,特别是在加工的肉类制品(如香肠、火腿等)中。
它可以抑制细菌的生长并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2. 化学试剂:亚硝酸钠在实验室中常用作化学试剂,特别是在进行分析化学和有机合成等方面。
3. 金属腐蚀抑制剂:亚硝酸钠可以作为金属腐蚀抑制剂,添加在冷却系统和锅炉中,以抑制金属的腐蚀。
4. 制造硝酸盐:亚硝酸钠被用作制造其他硝酸盐的原料,例如硝酸钾和硝酸铁等。
5. 染料和颜料的合成:亚硝酸钠可以被用作合成染料和颜料的原料,例如亚硝基染料。
6. 草坪绿化:亚硝酸钠可以作为一种草坪绿化剂,用于促进草坪的生长和改善土壤质量。
总结起来,亚硝酸钠是一种常见的化学物质,其主要用途包括食品添加剂、化学试剂、金属腐蚀抑制剂、硝酸盐的原料、染料和颜料的合成以及草坪绿化等领域。
亚硝酸钠添加量标准亚硝酸钠是一种常用的食品添加剂,主要用于防腐保鲜和增强食品的色泽。
在食品加工过程中,适量添加亚硝酸钠可以有效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不过,亚硝酸钠的使用需要遵守一定的标准和规定,以确保食品安全。
首先,亚硝酸钠的添加量应该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法规的要求。
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GB2760-2014》,亚硝酸钠的最大使用量是根据不同食品的种类和用途来确定的。
例如,在肉制品中的使用量为0.01g/kg,腌制蔬菜和果蔬制品中的使用量为0.03g/kg,其他食品中的使用量为0.05g/kg。
这些数值是经过科学研究和实践验证的,可以保证食品的安全性。
其次,亚硝酸钠的添加量还应考虑到食品的特性和加工工艺。
不同的食品在加工过程中可能会受到不同的影响,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一般来说,亚硝酸钠的添加量不宜过多,以免对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同时,在使用亚硝酸钠时还应注意与其他添加剂的配合使用,避免产生不良反应。
此外,亚硝酸钠的添加量还受到国际食品安全标准的限制。
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对亚硝酸钠的使用有更为严格的规定。
例如,欧盟对亚硝酸钠的使用量进行了限制,并规定了最大残留量。
因此,如果企业要将产品出口到这些国家和地区,就需要严格控制亚硝酸钠的使用量,以确保符合相关标准。
最后,亚硝酸钠的添加量需要在生产过程中进行严格控制和监测。
企业应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亚硝酸钠的添加量符合标准要求,并进行相应的记录和报告。
同时,还应定期对产品进行抽样检测,确保产品符合相关标准和法规要求。
总之,亚硝酸钠作为一种常用的食品添加剂,在使用过程中需要遵守一定的标准和规定。
合理控制亚硝酸钠的添加量,既可以保证食品的安全性和质量,又可以增强食品的色泽和口感。
企业应加强对亚硝酸钠使用的管理和监控,确保产品符合相关标准和法规要求,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健康的食品。
常见食品添加剂的LD50值1. 引言食品添加剂是指在食品生产和加工过程中为改善食品质量、增加食品特性、提高食品安全性而添加的化学物质。
它们被广泛应用于各类食品中,如调味料、防腐剂、色素等。
然而,一些食品添加剂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的危害。
为评估其安全性,科学家们通常使用LD50值作为参考指标。
LD50(Lethal Dose 50)是指在实验条件下,使得半数试验动物死亡所需摄入或接触的毒性物质量。
本文将详细介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及其LD50值。
2. 常见食品添加剂及其LD50值2.1 防腐剂防腐剂是用于抑制或延缓微生物生长以保持食品新鲜度和延长保质期的化学物质。
以下是几种常见防腐剂及其LD50值:•苯甲酸:该防腐剂广泛应用于果酱、果冻等产品中。
其LD50值为1500-2000mg/kg(大鼠口服)。
•亚硝酸钠:亚硝酸钠常用于肉制品的防腐处理。
其LD50值为180-200mg/kg (大鼠口服)。
2.2 色素食品色素是用于增加食品的色彩、改善外观和吸引消费者的化学物质。
以下是几种常见色素及其LD50值:•雪莉红:雪莉红是一种红色食品色素,广泛应用于糕点、果冻等产品中。
其LD50值为>5000mg/kg(大鼠口服)。
•孟加拉红:孟加拉红是一种橙色至红色食品色素,常用于面制品和果冻中。
其LD50值为>5000mg/kg(大鼠口服)。
2.3 增稠剂增稠剂在食品生产中用于增加食品的黏度和稳定性。
以下是几种常见增稠剂及其LD50值:•可可胶:可可胶是一种天然增稠剂,常用于巧克力制品和冰激凌中。
其LD50值为>5000mg/kg(大鼠口服)。
•羧甲基纤维素钠:羧甲基纤维素钠是一种合成增稠剂,常用于调味品和罐头食品中。
其LD50值为>5000mg/kg(大鼠口服)。
2.4 调味料调味料用于增加食品的风味和口感。
以下是几种常见调味料及其LD50值:•味精:味精是一种常用的增香剂,广泛应用于各类食品中。
食品添加剂与香精香料中英文词汇/cn_news/tech/2010041305.html食品添加剂与香精香料中英文词汇发布者::chem 发布时间::2010-04-13浏览次数::40食品添加剂与香精香料中英文词汇Food additive and flavoring substances1 碳酸钠 Sodium carbonate2 磷酸氢钙 Calcium monohydrogen phosphate3 六偏磷酸钠 Sodium hexametaphosphate4 硝酸钠 Sodium nitrate5 硫酸钙 Calcium sulfate6 无水亚硫酸钠 Anhydrous sodium sulphite7 硫酸铝钾(钾明矾) Aluminum potassium sulfate8 盐酸 Hydrochloric acid9 沉定碳酸钙 Calcium carbonate precipitated10 2,6-二叔丁基对甲酚 (BHT) 2.6-ditertiary butyl-p-cresol11 苯甲酸 Benzoic acid12 苯甲酸钠 Sodium benzoate13 冰乙酸(冰醋酸) Glacial acetic acid14 羧甲基纤维素钠 Sodium carboxymethyl cellulose15 山梨酸 Sorbic acid16 亚硝酸钠 Sodium nitrite17 叔丁基-4-羟基茴香醚 Tertiary butyl-4-hydroxyl anisole18 液体二氧化碳(发酵法) Liquid carbon dioxide(from alcohol fermentation plant)19 琼胶 Agar20 海藻酸钠 Sodium alga acid21 单硬脂酸甘油酯 (40%) Glycerin monostearate (40%)22 柠檬酸 Citric acid23 乳酸 Lactic acid24 高锰酸钾 Potassium permanganate25 磷酸 Phosphoric acid26 硫磺 Sulphur27 没食子酸丙酯 Propyl gallate28 香兰素 Vanillin29 天然薄荷脑 Natural menthol30 丁酸乙酯 Ethyl butyrate31 苋菜红 Amaranth32 苋菜红铝色淀 Amaranth aluminum lake33 胭脂红 Ponceau 4R34 胭脂红铝色淀 Ponceau 4R aluminum lake35 柠檬黄 Tartrazine36 柠檬黄铝色淀 Tartrazine aluminum lake37 紫胶红色素 Lac dye38 糖精钠 Saccharin sodium39 红曲米 Red kojic rice40 氢氧化钠 Sodium hydroxide41 乳酸钙 Calcium lactate42 日落黄 Sunset yellow43 日落黄铝色淀 Sunset yellow aluminum lake44 冷磨柠檬油 Lemon oil,cold pressed45 乙酸异戊酯 Isoamyl acetate46 茉莉浸膏 Jasmine concrete47 桂花浸膏 Osmanthus concrete48 乳酸亚铁 Ferrous lactate49 柠檬酸钠 Sodium citrate50 明胶 Gelatine51 亮蓝 Brilliant blue52 亮蓝铝色淀 Brilliant blue aluminum lake53 D葡萄糖酸δ内酯 Glucono delta lactone54 山梨糖醇液 D-sorbitol solution55 桅子黄(粉末、浸膏) Gardenia yellow,crocin56 蔗糖脂肪酸酯 Sucrose fatty acid ester57 D-异抗坏血酸钠 Sodium D-isoascorbate58 固定化葡萄糖异构酶制剂 Food addition--Immobilizod glucose isomerase preperation59 α-淀粉酶制剂α-Amylase preperation60 糖化酶制剂 Glucoamylase preperation61 己酸乙酯 Ethyl hexanoate62 乳酸乙酯 Ethyl lactate63 生姜油 (蒸馏) Oil of ginger (distilled)64 亚洲薄菏素油 Oil of mentha arvensis, partially dementholized65 食品添加剂中铅的测定方法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lead in food additives66 食品添加剂中砷的测定方法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arsenic in food additives67 食品添加剂中重金属限量试验法 Method for limit test of heavy metals in food additives68 异构化乳糖液 Lactulose liquid69 焦糖色 Caramel70 可可壳色素 Cacao pigment71 葡萄糖酸锌 Zinc gluconate72 β-胡萝卜素β-carotene73 对羟基苯甲酸乙酯 Ethyl p-hydroxybenzoate74 对羟基苯甲酸丙酯 Propyl p-hydroxybenzoate75 活性钙 Calcium of intensifiens76 高粱红 Sorghum pigment77 松香甘油酯和氢化松香甘油酯 Glycerol ester of rosin and glycerol ester of partially hydrogenated rosin78 乙酸芳樟酯 Linalyl acetate79 桉叶素含量80 %的桉叶油 Oil of eucalyptus, 80% cineole content80 苯甲醇 Benzyl alcohol81 乳化香精 Emulsion flavour82 藻酸丙二醇酯 Propylene glycol alginate83 蔗糖脂肪酸酯 (丙二醇法) Sucrose fatly acid ester (method of propylene glycol)84 液体二氧化碳 (石灰窑法和合成氨法)Liquid carbon dioxide (from lime—Kiln and ammonia plant off gases)85 辣椒红 Paprika red86 肉桂油 Oil of cassia87 香叶油 Oil of geranium88 留兰香油 Oil of spearmint89 广藿香油 Oil of patchouli90 丁酸 Butyric acid91 己酸 Hexanoic acid92 乙基麦芽酚 Ethyl maltol93 环已基氨基磺酸钠(甜蜜素) Sodium cyclamate94 吗啉脂肪酸盐果蜡 Morpholine fatty acid salt fruit wax95 食品添加剂分类和代码 The classification and numbering of food additives96 山梨醇酐单硬脂酸酯(斯潘60) Sorbitan monostearate (Span 60)97 山梨醇酐单油酸酯(斯潘80) Sorbitan monooleate (Span 80)98 木糖醇 Xylitol99 三聚甘油单硬脂酸酯 Tripolyglycerol monostearates100 山梨酸钾 Potassium sorbate101 L-苹果酸 L-Malic acid102 黄原胶 Xanthan gum103 食品用香料分类与编码 Classification and code of flavouring substances104 维生素A Vitamin A105 维生素B1(盐酸硫胺) Vitamin B1(Thiamine hydrochloride)106 核黄素(维生素B2) Riboflavin (Vitamin B2)107 维生素B6 (盐酸吡哆醇) Vitamin B6 (Pyridoxine hydrochloride) 108 维生素C(抗坏血酸) Vitamin C(Ascorbic acid)109 维生素D2(麦角钙化醇) Vitamin D2(Ergocalciferol)110 维生素E(d1-α-醋酸生育酚) Vitamin E(d1-α-Tocopheryl acetate) 111 烟酸 Nicotinic acid112 咖啡因 Caffeine113 牛磺酸 Taurine114 新红 New red115 新红铝色淀 New red aluminum lake116 柠檬酸钾 Potassium citrate117 卡拉胶 Carrageenan118 DL-酒石酸 DL-Tartaric acid119 杭白菊浸膏 Hang Zhou chrysanthemum flower extract120 叶酸 Folic acid121 葡萄糖酸钙 Calcium gluconate122 乙酸钙 Calcium acetate123 蒸馏单硬脂酸甘油酯 Distilled glycerin monostearate124 香辛料调味品通用技术条件The general techniques and standards for spices and seasoning products 125 抗坏血酸钙 Calcium ascorbate126 红曲红 Monascus color127 抗坏血酸钠 Sodium ascorbate128 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 L-ascorbyl palmitate129 柠檬酸钙 Calcium citrate130 碳酸氢钠 Sodium hydrogen carbonate131 碳酸氢铵 Ammonium bicarbonate132 焦亚硫酸钠 Sodium metabisulphite133 诱惑红Fancy(Allura) red134 诱惑红铝色淀 Fancy(Allura) red aluminum lake135 赤藓红 Erythrosine136 赤藓红铝色淀 Erythrosine aluminum lake137 甜菊糖甙 Steviosides/html/huazhuangpinzhishi/xingyebiaozhun/7648.html国际香精与化妆品行业部分名称英文缩写与中英文对照时间: 2009年04月15日来源:汕头化妆品数字城作者: 汕头化妆品数字城市编辑浏览次数: 291标签:香精化妆品英文对照FTFA:Cosmetic, Toiletry and Frarance Association化妆品,盥洗用品和香精协会(美国)CIR: Cosmetic Ingredient Review化妆品成分评估(美国)FDA: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食品和药品管理局(美国)CAS: Chemical Abstracts Service化学文摘社(CTFA) 国际命名委员会(属CIFA)INCI: International Nomencalture Cosmetic Ingredient化妆品成分国际名称CFR: Code of Federal Regulations联邦法规代码(美国)EU: European Union欧共体Colipa: European Cosmetic. Toiletry and Perfumery Association 欧洲化妆品,盥洗用品和香料协会EEC: European Economic Community欧洲经济共同体EINECS: European Inventory of Existing Chemical Substance欧洲现有化学品目录ELINCS: European List of Notified Chemi cal Substance欧洲已登记化学品目录FDAC: Food Drug and Cosmetic食品、药品和化妆品LCLN: Liason committee Labeling Nomen ?Clature (Colipa)联络委员会标签标识名称(属Colipa)JCIC: Japanese Cosmetic Ingredients Codex日本化妆品成分法典JCIS: The Comprehensive Licensing Stan dards of Cosmetics by Category 化妆品分类综合发证标准(日本)JSCI: Japanese Standards of Cosmetic In gredients日本化妆品成分标准JSQI: Japanese Standards of Quasi ?drug In gredients日本化妆品成分标准FTFA:Cosmetic, Toiletry and Frarance Association化妆品,盥洗用品和香精协会(美国)CIR: Cosmetic Ingredient Review化妆品成分评估(美国)FDA: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食品和药品管理局(美国)CAS: Chemical Abstracts Service化学文摘社INC: International Nomenclature Commit ?tee (CTFA)国际命名委员会(属CIFA)INCI: International Nomencalture Cosmetic Ingredient化妆品成分国际名称CFR: Code of Federal Regulations联邦法规代码(美国)EU: European Union欧共体Colipa: European Cosmetic. Toiletry and Perfumery Association 欧洲化妆品,盥洗用品和香料协会EEC: European Economic Community欧洲经济共同体EINECS: European Inventory of Existing Chemical Substance欧洲现有化学品目录ELINCS: European List of Notified Chemi cal Substance欧洲已登记化学品目录FDAC: Food Drug and Cosmetic食品、药品和化妆品LCLN: Liason committee Labeling Nomen ?Clature (Colipa)联络委员会标签标识名称(属Colipa)JCIC: Japanese Cosmetic Ingredients Codex日本化妆品成分法典JCIS: The Comprehensive Licensing Stan dards of Cosmetics by Category 化妆品分类综合发证标准(日本)JSCI: Japanese Standards of Cosmetic In gredients日本化妆品成分标准食用香精是由各种食用香料和许可使用的附加物调合而成,用于使食品增香的食品添加剂食用香精.. flavoring essence食用香料.. flavouring agent附加物appendage食品添加剂food additiveFlavoring essence is a concoction of all sorts of flavouring agents and appendages allowed to use. It is used as the food additive to make the food more savory./jd/E_19852.html各类食品材料中英文对照:调味类各类食品材料中英文对照:调味类香草精/云尼拉香精/凡尼拉香精 vanilla extract/vanilla essence 味精monosodium glutamate醋 vinegar白醋(工研醋) rice vinegar白醋 white vinegar (西洋料理用的)乌醋 black vinggar酱油 soy sauce蚝油 oyster sauce麻油 sesame oil白酒 white spirits加饭酒 rice wine桂花酒 osmanthus-flavored wine芝麻酱 Sesame paste辣椒酱 chili sauce牛头牌沙荼酱 bull head barbecue sauce/Chinese barbecue sauce南乳 ermented red beancurd姜粉 ginger powder调味蕃茄酱 ketchup蕃茄酱 tomato sauce (普通甜的)蕃茄酱 tomato paste (意大利料理用的)豆办酱 chilli bean sauceXO酱 XO sauce豆豉 salt black bean薏米 pearl barley西贾米 Sago沙莪粒/西米/小茨丸 pearl sago/pearl tapioca红豆沙/乌豆沙 red bean paste绿豆片 split mung bean芝麻 Sesame Seeds莲子 lotus seed莲蓉 lotus paste栗蓉 chestnut puree / chestnut paste蜜枣 preserved red dates红枣 chinese red dates枣泥 red date paste百合 dried lily bulb金针 Tiger lily buds陈皮 dried orange peel/dried tangerine peel豆腐 Tofu腐竹 dried beancurd sticks腐皮 beancurd sheet酸菜 pickled mustard-green蒸山芋 steamed sweet potatoes咸黄瓜 salted cucumber脱水蒜粒 dehydrated garlic granules冬菇 dried black mushroom木耳 Mu-er黑木耳 black fungus / wood ear fungus / dried black fungus海带 sea vegetable / Sea weed烧海苔 toasted nori seaweed / roasted seaweed sushi nori板海苔 nori seaweed / dried sea laver燕菜 agar-agar虾米 dried shrimp鱼干 dried fish咸蛋黄 salted egg yolk皮蛋(糖心/ 硬心) preserved duck eggs (soft and hard yolk)咸鸭蛋 salted duck eggs牛肉粒 dried beef cubes牛肉片 dried beef sliced猪肉松 dried pork floss腊鸭 preserved duck鸭肫干preserved duck gizzard烤鸭 roasted duck方便面 instant noodles面条 noodles米粉 rice-noodle粉丝 silk noodles馄钝皮 wonton wrapper/wonton skins水饺皮 dumpling wrapper / dumpling skins /gyoza wrapper.春卷皮 spring roll wrapper , egg roll wrapper......香草粉 vanilla powder班兰粉/香兰粉 ground pandan/ground screwpine leaves/serbok daun pandan班兰精/香兰精 pandan paste/pasta pandan玫瑰露/玫瑰露精 rosewater/rosewater essence essence皮屑 grated zest/grated rind抹荼粉 green tea powder马蹄粉 water chestnut flour葛粉 arrowroot flour杏仁粉 almond flour/almond mieal海苔粉 ground seaweed凉粉/仙草 grass jelly椰丝/椰茸/椰子粉 desiccated coconut/shredded coconut果子冻/果冻粉/啫喱 jelly鱼胶粉/吉利丁/明胶 gelatine sheets/powdered gelatine大菜/大菜丝/菜燕/燕菜精/洋菜/洋菜粉/琼脂 agar powder白矾 alum硼砂 borax石膏 gypsum碱水/(木见)水/ 碳酸钾 alkaline water/lye water/potassium carbonate 食用色素 food colouring香草豆/香草荚/香草片/香子兰荚 vanilla bean/vanilla pod。
亚硝酸钠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1. 亚硝酸钠的背景和作用好啦,大家都知道,吃得好才是真正的幸福。
不过,有时候我们在享受美食的时候,也得瞪大眼睛看清楚食材的成分。
今天咱们聊聊一种你可能听说过但没怎么在意的东西——亚硝酸钠。
听到这名字,很多人可能会直皱眉头,觉得它就像个隐形的坏蛋。
但其实,亚硝酸钠在食品行业中有着它的“光辉时刻”。
首先,亚硝酸钠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主要用来作为防腐剂和色素固定剂。
说白了,它的工作就是帮助食物保持新鲜,防止腐坏。
像是咱们常吃的腊肉、火腿这些,亚硝酸钠的身影就常常出现。
它能让食物保持那诱人的颜色,让我们吃得既放心又开心。
2. 使用标准的规定那么,既然亚硝酸钠这么重要,它的使用标准可得认真对待。
别小看了这些标准,它们就像是给这位“食品保镖”制定的行为规范,一不小心就可能让美食变成健康隐患。
咱们来看看这些标准是怎么规定的吧。
2.1 含量限制首先,亚硝酸钠的用量是有严格限制的。
根据食品安全规定,这家伙在食物中的使用量不能超过一定的标准。
举个简单的例子,假设你在吃火腿,火腿生产商就必须确保亚硝酸钠的含量在安全范围之内。
这是为了确保你吃得安全,不会因为吃了过多的亚硝酸钠而对健康产生影响。
毕竟,量大了可不是好事,就像咱们常说的“喝水也会淹死人”嘛。
2.2 使用范围除了含量限制,亚硝酸钠的使用范围也是有规定的。
它并不是能随便用在任何食品上的,比如说,你就不会在面包、饼干这种甜点上看到它的身影。
它的使用主要集中在一些加工肉制品中,比如腊肠、火腿等。
这个规定就像是给亚硝酸钠划了个圈儿,让它在这个圈儿里安安分分地工作,不乱跑。
3. 亚硝酸钠的健康影响说了那么多关于使用标准的事儿,咱们再来聊聊亚硝酸钠对咱们身体的影响。
这个话题可能会让人有点担忧,但放心,咱们会用最简单的方式来聊聊。
3.1 正面的影响首先,亚硝酸钠的使用确实有它的好处。
它能有效防止细菌的滋生,保持食物的新鲜。
咱们常吃的火腿、腊肉如果没有它的“帮助”,可能早就变成了腐臭不堪的“怪物”。
亚硝酸钠食品添加剂国标
亚硝酸钠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业中。
为了确保食品安全以及保护消费者的健康,各国制定了亚硝酸钠食品添加剂的国家标准。
亚硝酸钠食品添加剂国标是一套用于规范亚硝酸钠在食品加工中使用的标准。
这些国标旨在控制亚硝酸钠的使用量,确保其在合理范围内,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
国标对于亚硝酸钠的使用给出了严格的限制和规定。
首先,国标规定了亚硝酸钠的使用范围和允许的最大添加量。
食品生产商必须遵守这些规定,确保亚硝酸钠的使用量不超过国家标准的限制。
其次,国标还对于亚硝酸钠的质量要求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食品生产商必须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优质亚硝酸钠,确保其质量稳定可靠。
此外,国标还要求食品生产商进行严格的产品追溯和质量监控,以确保亚硝酸钠添加剂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国标还强调了亚硝酸钠食品添加剂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例如,国标规定了亚硝酸钠的存储条件和保质期要求,严禁过期使用。
此外,国标还要求食品生产商在食品标签中清晰地标明亚硝酸钠添加剂的名称和使用量,以便消费者可以知晓。
总的来说,亚硝酸钠食品添加剂的国标对于保障食品安全和消费者健康起到了重要作用。
食品生产商必须严格遵守国标的规定,确保亚硝酸钠的使用量和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也应留意产品标签上有关亚硝酸钠的信息,以便做出明智的选择。
亚硝酸钠的使用方法亚硝酸钠是一种无色或白色晶体,是食品添加剂和防腐剂的重要成分之一。
它可以用于制作不同类型的食品,如腌渍食品,熟肉制品和鱼类,以改善它们的味道和延长保质期。
除了对食品的使用,亚硝酸钠还可以用于医药行业和其他工业领域。
在食品加工工业中,亚硝酸钠的使用被广泛认为是一种安全和有效的方式,它不仅能为食品增色,同时也能够起到防腐和杀菌的作用。
根据国家的法规和规定,食品制造商需要使用特定量的亚硝酸钠满足食品加工的相关需求。
使用方法如下:1. 食品腌制亚硝酸钠广泛用于肉类腌渍和熟肉制品加工中,如火腿、培根、香肠等。
通常使用的方法是将亚硝酸钠和食盐混合添加到肉类中进行浸泡或拍击。
根据食品类型,亚硝酸钠的浓度可以在5-200g/kg之间,一般来说,浓度越高,腌渍后的颜色就越深,味道也更浓郁。
2. 口腔外科亚硝酸钠还可以用于口腔外科中,主要作用是减轻牙龈炎和口腔溃疡等问题。
用法通常是将零点几克的亚硝酸钠加入适量的温水中,用来漱口。
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亚硝酸钠的剂量,避免过量使用导致不良反应。
3. 医药领域亚硝酸钠在医药制造过程中也可以使用,如制备更多品种的药物。
同时也可以作为化学试剂使用。
4. 工业领域亚硝酸钠在某些工业领域中也有广泛的用途,如作为某些染料的原料、制造化肥和具有生物毒性的化学物质等。
此外,亚硝酸钠还可以用于钢铁生产、纸浆制造、橡胶工业等。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亚硝酸钠是一种常用的工业原料,但是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潜在的安全风险。
这种化学物质的长时间接触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不良影响,如神经系统损伤和癌症等问题。
因此,在设计工艺流程和使用过程中,必须遵循相关的安全和操作规定,采取预防措施确保使用的安全性。
总之,亚硝酸钠作为一种食品添加剂和防腐剂在食品行业中是非常常见的。
在使用过程中,需要遵守相关规定和使用方法,以确保使用的安全性。
除此之外,在医药和其他工业领域中,亚硝酸钠也有广泛的应用。
食品添加剂的化学成分食品添加剂是指为了改善食品的色、香、味、形及保质期等特性而在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添加的各种物质。
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工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也引起了人们对其安全性的关注。
食品添加剂的化学成分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食品添加剂的化学成分及其作用。
一、防腐剂1. 亚硝酸盐:亚硝酸盐是一种常用的防腐剂,其主要化学成分是亚硝酸钠。
亚硝酸盐可以抑制细菌的生长,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但过量摄入亚硝酸盐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因此在食品中的使用需严格控制。
2. 苯甲酸钠:苯甲酸钠是一种常用的食品防腐剂,其主要化学成分是苯甲酸钠。
苯甲酸钠可以抑制霉菌和酵母菌的生长,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但长期过量摄入苯甲酸钠会对肝脏和肾脏造成损害,应适量食用。
二、色素1. 柠檬黄:柠檬黄是一种常用的食品色素,其主要化学成分是柠檬黄色素。
柠檬黄可以为食品增添黄色,提升食品的视觉吸引力。
但柠檬黄对某些过敏体质的人群可能引起过敏反应,应慎重食用。
2. 辣根红:辣根红是一种常用的食品色素,其主要化学成分是辣根红色素。
辣根红可以为食品增添红色,使食品更加美观。
但长期过量摄入辣根红可能对健康造成影响,应适量食用。
三、增味剂1. 谷氨酸钠:谷氨酸钠是一种常用的增味剂,其主要化学成分是谷氨酸钠。
谷氨酸钠可以增强食品的鲜味,提升食品的口感。
但过量摄入谷氨酸钠可能对神经系统造成损害,应适量食用。
2. 甜蜜素:甜蜜素是一种常用的增味剂,其主要化学成分是甜蜜素。
甜蜜素可以为食品增加甜味,降低食品中的糖分含量。
但长期过量摄入甜蜜素可能对健康造成影响,应适量食用。
四、抗氧化剂1. 维生素C:维生素C是一种常用的抗氧化剂,其主要化学成分是维生素C。
维生素C可以延缓食品氧化变质,保持食品的新鲜度。
但过量摄入维生素C可能对消化系统造成刺激,应适量食用。
2. 维生素E:维生素E是一种常用的抗氧化剂,其主要化学成分是维生素E。
维生素E可以保护食品中的不饱和脂肪酸不被氧化破坏,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亚硝酸钠与硝酸钠的分离方法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亚硝酸钠和硝酸钠是常见的无机化合物,它们在许多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然而,由于其性质和用途的差异,有时需要对这两种化合物进行分离。
本文将介绍亚硝酸钠与硝酸钠的区别,并探讨两种分离方法:溶剂萃取法和离子交换法。
1.2 文章结构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
首先,在引言部分我们将概述文章内容和目的。
接下来,第二部分将详细介绍亚硝酸钠与硝酸钠之间的区别,包括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和应用领域方面的差异。
第三部分将介绍溶剂萃取法这一分离方法的原理、操作步骤、条件以及实验结果和分析。
第四部分则探讨离子交换法作为另一种分离方法的原理、操作步骤、条件以及实验结果和分析。
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将总结两种方法的优缺点,并提出适用场景推荐和建议。
1.3 目的本文旨在详细介绍亚硝酸钠与硝酸钠的区别,以及溶剂萃取法和离子交换法这两种分离方法的原理、操作步骤、条件和实验结果。
通过深入了解这些内容,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两种化合物的分离技术,并在相应的场景中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分离。
2. 亚硝酸钠与硝酸钠的区别:2.1 化学性质差异:亚硝酸钠(NaNO2)和硝酸钠(NaNO3)在化学性质上有一些明显的差异。
首先,它们的化学组成不同,亚硝酸钠含有一个氮原子和两个氧原子,而硝酸钠则含有一个氮原子、三个氧原子。
这种差异导致了它们在反应中表现出不同的行为。
其次,在水溶液中,亚硝酸钠会迅速分解生成亚硝酸和亚氮化物,而硝酸钠则相对稳定。
这也就意味着,亚硝酸钠水溶液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容易发生还原反应;而硝酸钠水溶液则更倾向于作为氧化剂参与反应。
此外,由于亚硝酸盐中含有较高比例的阳离子(如Na+),各种亚硝酸盐形式都对光线敏感,并且可以通过紫外线照射来产生放电或爆炸。
因此,在处理和储存时,亚硝酸钠需要特殊的注意和预防措施。
2.2 物理性质差异:在物理性质方面,亚硝酸钠和硝酸钠也存在一些区别。
首先,它们的外观不同,亚硝酸钠为白色结晶粉末状固体,而硝酸钠则为无色或白色结晶。
亚硝酸钠添加量标准
亚硝酸钠是一种常用的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加工中起到抑菌、保鲜、
增强食品色泽等作用。
,亚硝酸钠在过量使用或异常使用时,可能会
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针对不同食品的加工工艺和需求,国家对
亚硝酸钠的添加量设定了限制标准。
以下是中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4)中对亚硝酸钠的添加量标准的概述:
1. 腌制、加工肉制品和肉类制品,如午餐肉、火腿蹄筋等:使用量不能超过腌制液中的1.1g/kg,或者肉制品中的30mg/kg。
2. 醉鱼和醉虾干:使用量不能超过1.6g/kg。
3. 储存稻米:每100g米中亚硝酸钠不超过0.5mg。
4. 调味品:使用量不能超过2g/kg。
需要具体了解某种具体食品的添加量标准,可以参考国家相关食品安
全标准和法规文件,或咨询专业部门和食品加工相关的法律法规。
我国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是指“为了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的化学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食品卫生法》第五十四条)通过化学手段使元素或化合物发生化合反应所得到的物质叫人工合添加剂;利用动植或微生物的代谢物质中大多数并不是基本食品原料本民应有的物制裁,而是在生产、贮存、包装、使用等过程中为达到某一目的有意添加的物质。
它们在产品中必须不影响食品营养价值,具有增强食品感官性状、延长食品的保存期限或提高食品质量的作用。
如将行之有效量防腐变质;在油脂中加入抗氧化剂,以防止油脂氧化变质;为满足食品加工工艺需要、改进食品品质而加入消泡剂、抗结剂;为增强食品色、香、味感官性而加入着色剂、甜味剂、香料、疏松剂等;在连续生产豆腐的工艺中,使用葡萄糖酸-S-期嶋作粗占I剂.•食品营养强化剂是指“为增加营养成份而加入食品中的天然的或人工合成的属于天然营养素范围的食品添加剂。
”(《食品卫生法》第五十四条)食品中需要强化的营养素是根据历年来对我国人群膳食与营养状况调查证实人群中普遍供给不足的,或由于地坦环境因素造成地区性缺乏的,或满足生活环境和生理状况变化的特殊人群对某些营养素供给量特殊需要的营养素。
如据1992年膳食与营养状况调查,我国人群钙、维生素A和核黄素摄入不足,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在某些食品中强化上述营养素,以补充膳食中供给不足,从而改善国民的营养状况。
再如老年人骨质疏松是缺钙引起,3岁以下儿童和孕妇为缺铁性贫血的高发人群,可在食皿屮邑V 铁恥涔述人样补饮补细勺儘芯由于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有利于开发食品资源、有利于食品加工、增强食品营养成份和消费者的吸引力,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加工保存过程中已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物质。
目前,我国列入GB2760-1996《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的品种已达1150多种,并还将逐年增加。
我国将食品添加剂分为21类,按英文字母顺序排序依次为:酸度调节剂、抗结剂、消泡剂、抗氧化剂、漂白剂、膨松剂、胶姆糖基础剂、着色剂、护色剂、乳化剂、酶制剂、增味剂、面粉处理剂、被膜剂、水分保持剂、营养强化剂、防腐剂、稳定和凝固剂、甜味剂、增稠剂及其他类。
餐饮业使用食品添加剂的基本常识(一)食品添加剂的概念及分类1.定义: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通过化学手段使元素或化合物发生化合反应所得至的物质叫人工合成添加剂。
利用动植物或微生物的代谢产物等作为原料,经过提出取的物质为天然食品添加剂。
2. 分类(1)防腐剂(2)抗氧化剂(3)发色剂(4)漂白剂(5)酸味剂(6)凝固剂(7)疏松剂(8)增稠剂(9)消泡剂(10)甜味剂(11)着色剂(12)乳化剂(13)品质改良剂(14)抗结剂(15)增味剂(16)酶制剂(17)被膜剂(18)发泡剂(19)保鲜剂(20)香料(21)营养强化剂(22)其他添加剂。
防腐剂——常用的有苯甲酸钠、山梨酸钾、二氧化硫、乳酸等。
用于果酱、蜜饯等的食品加工中。
抗氧化剂——与防腐剂类似,可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常用的有维C、异维C等。
着色剂——常用的合成色素有胭脂红、苋菜红、柠檬黄、靛蓝等。
它可改变食品的外观,使其增强食欲。
增稠剂和稳定剂——可以改善或稳定冷饮食品的物理性状,使食品外观润滑细腻。
他们使冰淇淋等冷冻食品长期保持柔软、疏松的组织结构。
营养强化剂——可增强和补充食品的某些营养成分如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维生素、氨基酸、无机盐等)。
各种婴幼儿配方奶粉就含有各种营养强化剂。
膨松剂——部分糖果和巧克力中添加膨松剂,可促使糖体产生二氧化碳,从而起到膨松的作用。
常用的膨松剂有碳酸氢钠、碳酸氢铵、复合膨松剂等。
甜味剂——常用的人工合成的甜味剂有糖精钠、甜蜜素等。
目的是增加甜味感。
酸味剂——部分饮料、糖果等常采用酸味剂来调节和改善香味效果。
常用柠檬酸、酒石酸、苹果酸、乳酸等。
增白剂——过氧化苯甲酰是面粉增白剂的主要成分。
我国食品在面粉中允许添加最大剂量为0.06g/kg。
增白剂超标,会破坏面粉的营养,水解后产生的苯甲酸会对肝脏造成损害,过氧化苯甲酰在欧盟等发达国家已被禁止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