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
- 格式:ppt
- 大小:285.50 KB
- 文档页数:6
下载毙考题APP免费领取考试干货资料,还有资料商城等你入驻邀请码:8806 可获得更多福利中国近代史纲要笔记: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中国近代史纲要是考研政治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小编整理中国近代史纲要笔记,帮助大家梳理本科目重点,把握知识框架。
下面是中国近代史纲要笔记之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部分:中国近代史纲要笔记: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1.1931-1945为抗日战争的14年,前6年被称之为局部抗战(在东北);后八年被称之为全面抗战。
局部抗战开始的标志:九一八事变;全面抗战开始的标志:卢沟桥事变。
2.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工农红军和广大的工人、农民是抗日救亡运动的中坚力量。
3.《为抗日救国告全国同胞书》(八一宣言)呼吁全国各党派、各阶层、各军队团结起来,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一二·九运动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4.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十年内战的局面由此结束,国内和平基本实现。
5.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政策:首先,阐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可能性(中国的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是要抗日的;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态度是可能变化的;地主买办阶级在斗争矛头指向日本帝国主义时,英美的走狗有可能遵照其主子叱声的轻重,同日本帝国主义及其走狗暗斗以至明争的);其次,批判了左倾关门主义错误,强调共产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领导作用;再次,规定了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具体政策。
决定将人民共和国口号代替工农共和国。
6.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蒋介石发表实际承认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
以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7.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特点:第一,广泛的民族性和复杂的阶级矛盾。
它不仅包括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还包括以国民党蒋介石为代表的亲英美派大地主大资产阶级。
第二,国共双方有政权有军队的合作。
高考历史专项复习《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十年真题含答案2023年1.(2023年全国甲卷)【历史—选修3:20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加快向中国东北移民的步伐,在伪满初即制订了所谓“屯田兵”移民和一般“农业移民”的侵略方针。
为实现移民侵略,日本政府对本国人民进行欺诈性宣传。
日本移民主要配置在沿苏边境一带,山林边缘地区,重要政治、经济、军事和交通的中心地区,日本侵略者认为“选定和取得农耕地,与满洲日农移民成败的关系极大”。
1936年,日本政府正式通过了庞大的移民计划,并列为“七大国策”之一。
为此,日本和伪满洲国都强化了有关移民机构。
截至1944年底,日本移民侵占土地相当于当时东北耕地总面积的1/10,到1945年战败投降为止,日本在中国东北的移民达10.6万户31.8万人。
——摘编自孔经纬《一九三一至一九四五年间日本帝国主义移民我国东北的侵略活动》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抗战时期日本侵略者向中国东北移民的主要方式。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抗战时期日本侵略者移民中国东北的后果。
【答案】(1)【参考答案】方式:制定侵略方针;欺诈性宣传;政府主导;有目的向重点地区移民;强化移民机构等。
(2)【参考答案】后果:使我国东北的农业生产围绕着日本帝国主义利益进行,是“工业日本,原料满洲”的殖民主义经济政策的具体体现;他们对东北地区的农业物资和人力资源进行野蛮掠夺,使之成为日本进行侵略战争的经济后方;使得东北地区的社会经济进一步殖民地化;严重地破坏了东北地区的农业经济等。
【解析】(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
时空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
方式:根据材料“在伪满初即制定了所谓‘总四兵’移民和一般‘农业移民’的侵略方针”可知,制定侵略方针;根据材料“日本政府对本国人民进行欺诈性宣传”可知,欺诈性宣传;根据材料“1936年,日本政府正式通过了庞大的移民计划”可知,政府主导;根据材料“日本移民主要配置在沿苏边境一带,山林边远地区,重要政治、经济、军事和交通的中心地区”可知,有目的向重点地区移民;根据材料“日本和伪满洲国都强化了有关移民机构”可知,强化移民机构。
中国局部战争演变成全面抗战的开始中国局部战争演变成全面抗战的开始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形势非常紧张。
被当时的外国列强不断侵占和割让的中国处于内外交困的状态。
同时,国内政治也异常动荡。
中国的国共两党内部存在许多矛盾和争端,国民党政府对于共产党的打压更是愈发严厉。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迎来了局部战争,也因此开始了全面抗战的时代。
一、战争的导火索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发动了震惊中国和世界的“九一八”事变。
日本占领了中国东北的辽宁省,并在随后的几年时间里逐步占领其他地区。
国民党政府在面对日本的入侵时,表现出了明显的软弱。
此时,共产党针对国民党政府在解决日本侵略行为上的不力纷纷发表批评性的文章,激发了国民党对共产党的打压。
1934年,国民党发动了“皖南事变”,失败后对共产党进行了全面的围剿。
在长征的过程中,国共两党都受到了极大的伤亡,但共产党依然保留了一部分兵力在川陕边区组建游击队,不断骚扰国民党。
这是局部战争的一个导火索。
二、局部战争的爆发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
日本军队在事先进行了偷袭后,主动挑衅中国军队。
在随后几个月时间里,日军先后侵占了北平、天津等地,而中国政府和军队的反应较为消极。
不少中国人对于国民党政府的软弱失望,纷纷加入抗日救亡运动。
三、形势的变化面对日军的入侵,中国政府和军队逐渐觉醒,开始采取措施抵抗日本军队。
同年10月,在国民党中央召开的政治协商会议上,毛泽东提出了“抗日救亡”口号。
会议决定,成立了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合作的统一战线,共同抵抗日本侵略。
此后,中国各地纷纷展开了广泛的抗日救亡运动。
不少人自愿加入八路军、新四军等革命武装队伍。
国共两党共同抗日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要求,抗战的呼声愈来愈高。
四、全面抗战的开端1937年12月,日军在南京进行了大规模的暴行,史称南京大屠杀。
随后,中国政府宣布对日本宣战,全面抗战开始。
各地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也在这个时候形成,包括原本对共产党非常敌视的国民党,也被迫与共产党合作共同抗日。
第23课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知识点一:局部抗战】1.日本侵华的背景:(1)明治维新后,日本制定了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
(2)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爆发,日本走上了法西斯道路。
为转嫁危机,日本加快了侵略中国的步伐。
(3)中国国内国共两党内战不断,为日本侵略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2.日本侵华的表现:1931年东北九一八事变、1932年上海一·二八事变、1932年3月在吉林长春建立伪满洲国、1935年“华北事变”(民族矛盾成主要矛盾)3.国内外的反应:国民政府推行“攘外必先安内”对日本侵略实行不抵抗政策;国际联盟:提出国际共管方案,日本退出国联。
民众抗日救亡运动兴起,东北抗日联军。
1935年北平学生发起的“一二·九运动”,促进民族新觉醒。
4.西安事变:1936年12月12日发动“兵谏”,以武力逼蒋抗日,这就是西安事变。
中共中央确定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派周恩来为代表到西安同国民政府代表谈判。
经各方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十年内战基本结束,全国团结抗战的局面初步形成。
【知识点二:全面抗战的开始】1.爆发: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
中国全面抗战由此开始。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1937年8月,中共在陕北洛川召开会议,制定了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的人民战争路线,即全面抗战路线。
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国共合作抗战宣言。
1937年9月23日,蒋介石承认中国共产党合法地位,国共第二次合作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知识点三:日军的侵华暴行】1.政治上“以华制华”: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南京大屠杀。
1940年3月,扶植汪精卫在南京成立伪国民政府。
2.经济上,“以战养战”:在占领区野蛮掠夺资源,垄断经济、统制粮食、强征苦力。
3.“三光”政策:对敌后抗日根据地实行“烧光、杀光、抢光”政策;在华北推行“治安强化运动”,对抗日根据地进行疯狂“扫荡”。
第23课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基础性达标作业1.“所谓抗日战争的起点,简言之,就是抗日战争的重大事件的开始时间问题。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也是一个从小到大,由局部地区抗战逐渐发展到全民族抗战的历史过程。
”这一观点认为抗日战争的起点应为()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C.华北事变D.卢沟桥事变【答案】A【解析】材料中的观点认为,抗日战争应从局部抗战开始算起,而九一八事变是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故选A。
2.美国记者史沫特莱认为:“西安事变……是一次全国性的胜利。
一个统一的中国,虽然缓慢而且伴有剧痛,终于在渐渐诞生。
”她所说的“统一”指的是()A.国民政府事实上统一了全国B.蒋介石重新执掌了军政大权C.国共两党停止对峙走向合作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答案】C【解析】题干材料反映的是史沫特莱对西安事变结束时中国局势的评价。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是扭转时局的关键,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所以“统一”指的是国共两党停止对峙走向合作,故选C项。
3.标语口号承载了重要的历史信息。
下列是不同历史时期的标语口号,按照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停止内战,一致抗日”②“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③“外争国权,内除国贼”④“打倒列强,除军阀”A.②①③④B.③②①④C.②①④③D.③④①②【答案】D【解析】“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是1935年中国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的内容;“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是解放战争时期的标语口号;“外争国权,内除国贼”是1919年五四运动时期的标语口号;“打倒列强,除军阀”是1926-1927年北伐时期的口号,因此按照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③④①②,故选D。
4.蒋介石在1937年8月的反省录中写道:“平津沦陷,人民荼毒,至此虽欲不战亦不可得,否则国内必起分崩之祸。
与其国内分崩,不如对倭抗战,以倭寇内部之虚弱及其对华之横暴,以理度之,不难制胜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