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橇》的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59.00 KB
- 文档页数:5
【前言】幼儿园音乐教学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不仅能够提高幼儿的音乐素养,还能够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教师们不仅需要具备音乐教学知识,还需要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独特的教学方法。
今天,我将与大家分享一份幼儿园音乐教学教案——小雪橇。
【教学目的】1、让幼儿了解什么是冬天,冬天的特点。
2、激发幼儿们的对音乐的兴趣,培养他们的音乐素养。
3、让幼儿们体验冬天的乐趣和与众不同的滑雪体验。
【教学内容】1、冬天是什么时候?2、冬天的特点有哪些?3、让幼儿们听一首名为《小雪橇》的歌曲。
4、让幼儿们模仿歌曲中的滑雪动作。
【教学步骤】1、导入:给幼儿一些道具来引领他们思考,例如:手套、毛线帽、围巾等,让幼儿们通过观察道具来猜测今天的话题。
2、学习:向幼儿们介绍并讨论冬天的特点,例如:寒冷、下雪等。
3、欣赏:让幼儿们听一首名为《小雪橇》的歌曲,了解滑雪的乐趣。
4、动手:给幼儿们一个小雪橇,让他们模仿歌曲中的滑雪动作,体验冬天的乐趣。
【教学重点】1、让幼儿了解什么是冬天,冬天的特点。
2、用音乐来激发幼儿们的兴趣,培养他们的音乐素养。
3、通过动作让幼儿们体验冬天的乐趣和与众不同的滑雪体验。
【教学评价】1、观察幼儿们对冬天和滑雪的认知程度。
2、评价幼儿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否独立思考并表达自己的观点。
3、观察幼儿们在模仿滑雪动作时的表现。
【结语】通过这样一节音乐教学课,不仅能够让幼儿们了解冬天的特点,还能够促进幼儿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我相信,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和经验,只要我们用心去做,就能够让幼儿们收获更多的乐趣与感悟。
⼩雪橇教学设计《⼩雪撬》教学设计学唱歌曲《⼩雪橇》歌词部分第⼀段。
⼆、课型教唱型三、授课年级⼆年级四、教材分析歌曲《⼩雪橇》描写⼉童们在冰天雪地中不畏严寒、快乐嬉戏的场景。
歌曲为降B⼤调,2/4拍,第五、六乐句是补充乐句,进⼀步渲染了歌曲欢快的情绪。
歌曲节奏丰富、速度较快,情绪欢快、活波,充满了童趣。
歌曲中有⼏处⾳程跳动较⼤,此外,还有两处切分⾳,教唱时应注意。
五、学情分析⼆年级学⽣经过⼀年的⾳乐学习,还是有⼀点基础的,他们活波可爱,但年级⼩⽐较好动,集中⼒⽐较弱。
六、教学⽬标1、学会唱歌曲《⼩雪橇》歌词部分第⼀段。
2、能⽤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第⼀段,并能⽤打击乐器为歌曲第⼀段伴奏。
七、教学重难点1、学会唱歌曲《⼩雪橇》第⼀段。
2、⽤不同乐器模仿马奔跑、马铃的声⾳,⽤打击乐器为歌曲《⼩雪橇》第⼀段伴奏。
⼋、教具准备录⾳机、录⾳带、多媒体、打击乐器。
九、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思路这节课我运⽤“情境-陶冶”模式,⽬的是培养学⽣对⾳乐的兴趣,引导学⽣积极参与⾳乐活动,激发学⽣的情感,对学⽣进⾏个性的陶冶和⼈格的培养,提⾼学⽣的⾃主精神,培养学⽣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
⼗⼀、教学过程⼀、激趣定标1、教师播放⾳乐,让学⽣猜歌曲名字。
2、请学⽣复习歌曲《雪花》并⽤⾝边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3、师问:下雪天你们喜欢做什么?⽣:、、、、、、、、、、、(堆雪⼈、打雪仗、滑雪橇、滚雪球)。
教师:在冬天这个寒冷的季节⾥,能给⼤家带来快乐的,莫过于⼀场飞扬的⼤雪了。
那晶莹、透明的雪花漫天飘舞,飘飘洒酒来到⼈间。
装扮着⼀个银装素裹的童话世界。
也带给我们⼀个充满欢声笑语的童年。
⼆、⾃学互动1、教师播放歌曲《⼩雪橇》。
请认真听⾳乐回答以下问题。
(1)、你们从歌曲当中听到了什么呢?⽣:(⼩雪橇轻便⼜灵巧,驾⼩雪橇像驾着⽕箭,⼩朋友们愉快的笑声。
)(2)、他们在玩什么游戏啊?(雪橇)那你认识雪橇了吗?那你们知道雪橇是⽤什么来拉的吗?(学⽣们议论)?是啊。
二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设计《第二单元唱歌小雪橇》人教版(1)一. 教材分析《第二单元唱歌小雪橇》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材中的一首歌曲。
歌曲《小雪橇》是一首富有童趣的民歌,旋律简洁、优美,歌词描绘了孩子们乘坐小雪橇快乐滑雪的情景,体现了童年生活的美好。
歌曲节奏欢快,富有节奏感,适合二年级的学生学习。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对音乐具有浓厚的兴趣,他们喜欢通过唱歌、跳舞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学生在一年级已经学习了简单的音乐知识,如五线谱、音符、节奏等,对音乐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歌曲的理解和表现还不够到位,需要在教学中加以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歌曲《小雪橇》,并能用欢快的情绪演唱。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表现能力,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
3.通过学习歌曲,让学生体验集体合作的乐趣,培养团队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音高、节奏、音符等音乐知识。
2.歌曲的情感理解与表达。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用示范演唱的方式,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情感和节奏。
2.互动法:教师与学生互动,共同探讨歌曲的特点,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演唱,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小雪橇》的歌词、旋律、图片等。
2.音响设备:播放歌曲《小雪橇》。
3.雪花贴纸:用于奖励学生。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小雪橇》,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欢快氛围。
然后向学生介绍歌曲《小雪橇》的内容和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歌曲的歌词和旋律,让学生初步感知歌曲的结构和节奏。
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音高和节奏的准确性。
3.操练(1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演唱歌曲《小雪橇》。
要求学生用欢快的情绪演唱,注重音准和节奏。
教师巡回指导,对表现优秀的小组给予表扬和奖励。
4.巩固(10分钟)教师挑选几名学生进行歌曲表演,其他学生观看并学习。
然后让学生再次跟唱歌曲,加强歌曲的记忆。
小雪橇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用明快活泼的情绪演唱《小雪撬》,能有表情地朗读歌词,吐字清晰,灵巧、甜美的声音,感情的充沛。
2、为歌曲编配打击乐器伴奏,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2学情分析这个阶段是非常重要的,经过一年的音乐学习,学生对学习音乐有了一定的认识并有自己的见解。
这时对今后学习有很大的作用,我们必须要抓住这个阶段的学习,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现在的孩子在家都是小皇帝,自主性差,个性强又怕困难,本学期将加以正确引导,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学校生活,接轨新课程。
3重点难点重难点:有情感地演唱歌曲4教学过程一、导入1、我听说咱们班很多小朋友都喜欢猜谜语,那老师今天也带来了一条,请大家听好罗:(叫花不是花,夏天不见它。
寒风出来时,飘落千万家。
)打一自然现象。
(雪花)2、同学们可真聪明。
那你喜欢雪花吗?为什么?(堆雪人、打雪仗、滑雪橇、滚雪球)是啊。
在冬天这个寒冷的季节里,能给大家带来快乐的,莫过于一场二讲授欣赏《小雪橇》除了咱们大家刚才说的游戏。
老师这儿还知道一种雪地游戏。
——(播放《小雪橇》的MTV) 2、雪橇的由来他们在玩什么游戏啊?(雪橇)那你认识雪橇了吗?雪橇最早起源于瑞士山地,是用木制的或者是金属制作的,最先是用来在雪地里运送物资,后来发展为供旅游者娱乐。
并在很多国家流行。
(圣诞老人坐着雪橇是用驯鹿来拉的,也有的用马来拉,马的脖子上还系着铃呢。
那就让我们带着这种愉悦的心情一起来学习歌曲吧)3、学唱歌曲(1)聆听歌曲,感受歌曲情绪。
(你能有感情的朗诵《小雪橇》歌词吗?)再次聆听,熟悉歌曲旋律。
(2)同学们已经熟悉了旋律: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学唱歌曲吧。
老师弹旋律,你用“啦”来唱。
(3)你能试着加上歌词吗?(4)歌曲处理:你觉得歌曲的哪些地方有困难?音程跳动较大的两处。
注意切分音的地方。
(5)你能把歌曲第一段完整唱一遍吗?(6)想一想,冰天雪地里,孩子们乘坐着雪橇,他们的心情是怎样的?你应该怎么唱?(7)请同学们随老师弹琴再来唱一遍第一段。
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二单元唱歌小雪橇》人教版 (6)一. 教材分析《第二单元唱歌小雪橇》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音乐教科书中的一个课题。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学习歌曲《小雪橇》,通过学习这首歌曲,让学生感受三拍子的韵律,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表现力。
歌曲《小雪橇》旋律优美,节奏轻快,描绘了孩子们乘坐小雪橇快乐滑雪的场景,充满了童趣。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对音乐充满热情,他们喜欢通过歌唱、舞蹈等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在学习《小雪橇》这首歌曲时,学生已经掌握了简单的乐理知识,如音高、节奏等,同时也具备了一定的合唱经验。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三拍子的节奏感知还不够敏锐,需要在教学中加以引导和训练。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感受三拍子的韵律,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2.学会歌曲《小雪橇》,提高学生的歌唱技巧和表现力。
3.通过合唱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歌曲《小雪橇》,掌握三拍子的节奏。
2.教学难点:三拍子的节奏感知和运用,以及合唱时的音准和协调。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描绘雪橇滑雪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游戏教学法:运用音乐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感知三拍子的节奏。
3.合唱教学法:分组练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合唱技巧。
4.反馈评价法:及时给予学生反馈,鼓励他们积极参与音乐活动。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小雪橇》的旋律、歌词、图片等。
2.音响设备:播放歌曲《小雪橇》。
3.乐器:三角铁、铃鼓等打击乐器。
4.合唱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一名组长。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然后引入本节课的歌曲《小雪橇》。
通过展示图片,让学生想象乘坐小雪橇滑雪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小雪橇》,让学生初步感受三拍子的韵律。
接着,教师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音准和节奏。
3.操练(10分钟)教师运用游戏教学法,设计“雪橇滑雪”音乐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进一步感知三拍子的节奏。
小学音乐《小雪橇》教学设计教学内容
歌曲《小雪橇》
1课时
教学目标
[德育目标]:继续引导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开朗、大方的性格
[智育目标]:用欢快的、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小雪橇》
[素质发展目标]:为歌曲编配打击乐器伴奏,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从不同的角度体验冬天带给我们的不同感受
[教学难点]:为歌曲编配打击乐器伴奏,特别应注意启发学生模仿马蹄奔跑的声音
教学准备
录音机《小雪橇》的录音带打击乐器多媒体课件
学生活动设计
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第1篇年级:二年级课时:1课时教材:《小雪橇》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雪橇运动,感受雪橇带来的乐趣。
2. 培养学生用欢快、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小雪橇》。
3. 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让学生能够运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教学重点:1. 学会用欢快、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小雪橇》。
2. 学会运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教学难点:1. 附点音符的准确演唱。
2. 打击乐器伴奏的节奏感。
教学准备:1. 录音机、多媒体课件、打击乐器(如:铃鼓、沙锤等)。
2. 雪橇图片、视频。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播放雪橇运动的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并了解雪橇运动。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雪橇吗?雪橇运动有哪些乐趣?3. 教师简要介绍雪橇运动,激发学生学习歌曲的兴趣。
二、学唱歌曲《小雪橇》1. 教师播放歌曲《小雪橇》,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2. 学生跟唱歌曲,教师注意纠正学生的发音和节奏。
3. 教师分句教唱,引导学生注意附点音符的演唱。
4. 学生齐唱歌曲《小雪橇》。
三、打击乐器伴奏1.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为了更好地表现歌曲《小雪橇》的欢快气氛,我们可以用哪些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2. 学生分组讨论,选出合适的打击乐器。
3. 教师示范打击乐器伴奏,学生跟随伴奏演唱歌曲。
4.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提问: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歌曲《小雪橇》,你们觉得这首歌怎么样?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总结课堂内容。
五、作业布置1. 让学生回家后,与家人一起演唱歌曲《小雪橇》。
2. 家长协助学生练习打击乐器伴奏。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让学生了解雪橇运动,感受雪橇带来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歌曲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学生的发音、节奏和打击乐器伴奏的训练,提高了学生的音乐素养。
在今后的教学中,将继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
第2篇年级:二年级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雪橇的相关知识,激发学生对雪橇音乐的兴趣。
小学音乐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唱歌)小雪橇》获奖教案公开课优质课教案观摩课讲课精品教案小学音乐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唱歌)小雪橇》获奖教案公开课优质课教案观摩课讲课精品教案【省级获奖教案】1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用歌声表现出孩子们在雪地里嬉戏的时的喜悦心情。
2、在学习歌词环节,分别运用对比、示范、手势等方法进行教学。
2学情分析通过课前调查了解到90%的学生都知道在雪天玩的游戏内容,其中有一部分同学能够说出滑雪橇游戏名称,其余的同学不知道或者只是玩过但不知道名字。
3重点难点(一)教学重点能准确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小雪橇》(二)教学难点1. 演唱时高音的音准,以及声音的弹性。
2. 六度大跳的准确演唱,切分节奏在演唱时,第三个音不拖长。
3. 一字多音、附点节奏、切分节奏的准确演唱。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唱歌《小雪撬》《小雪橇》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分析(一)教学内容分析1.歌曲结构分析《小雪橇》是一首降B大调歌曲,2/4拍。
描写儿童们在冰天雪地里快乐嬉戏的场景。
歌曲为六个乐句组成的一段体结构。
第五、六乐句是补充乐句,是为了进一步渲染歌曲欢快的情绪。
歌曲节奏丰富、速度较快,情绪欢快、活泼,充满了童趣。
六处附点音符节奏的应用使歌曲更有歌唱性。
此外,还有两处切分节奏,增强了音乐的动力性。
第一乐句和第三乐句的节奏相同,其中第一乐句的1、2小节与3、4小节材料相同。
第三乐句的后两小节是前两小节的上行二度模仿。
第二乐句中有两处附点节奏和两处一字两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