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水利计算电教径流计算及洪水设计计算部分
- 格式:pptx
- 大小:982.49 KB
- 文档页数:31
1. 水文水利计算(1) 设计暴雨推求有资料地区,设计暴雨的推求采用实测雨量进行分析;缺资料地区采用2003年颁布的《广东省暴雨参数等值线图》查算。
(2) 设计排涝流量设计排涝流量一般采用平均排除法,也可采用排涝模数经验公式法。
当涝区内有较大的蓄涝区时,一般需要采用产、汇流方法推求设计排涝流量过程线,供排涝演算使用。
1) 平均排除法广东省一般采用平均排除法计算排水流量,这种计算方法适用于集水面积较小的涝区排水设计。
平均排除法按涝区积水总量和设计排涝历时计算排水流量和排涝模数,其计算公式为:4321321)(1000q q q q T W W W h E R A C Q i i p i i ++++-----⨯=∑ (5-1)F Q q =式中:Q ——设计排水流量(m 3/s); Ci ——各地类径流系数,参考值:水稻田、鱼塘和河涌采用1.0;山岗、坡地、经济作物地类采用0.7;村庄、道路采用0.7~0.9;城镇不透水地面采用0.95;Ai ——各地类面积(km 2);Rp ——设计暴雨量(mm);Ei ——各地蒸发量(mm ),一般可采用4mm/d ;hi ——各地类暂存水量(mm ),水稻田采用40mm ,鱼塘采用50mm ~100mm,河涌采用100mm;W1——水闸排水量(m3);W2——截洪渠截流水量(m3);W3——水库、坑塘蓄滞水量(m3);T——排涝历时(s);q1——堤围渗漏量(m3/s)q2——涵闸渗漏量(m3/s)q3——涝区引入水量,对灌溉是指回归水量(m3/s)q4——废污水量(m3/s)q——设计排涝模数(m3/s·km2);F——控制排水面积(km2)。
治涝区内有水闸、泵站联合运用的情况下,一般先用水闸抢排,再电排。
在用平均排除法计算泵站排涝流量时,应扣除水闸排水量和相应排水时间。
2) 排涝模数经验公式法需求出最大排涝流量的情况,其计算公式为:nm F=(5-2)⨯q⨯RK=Q⨯Fq式中:K——综合系数(反映河网配套程度、排水沟坡度、降雨历时及流域形状等因素);m——峰量指数(反映洪峰与洪量的关系);n——递减指数(反映排涝模数与面积的关系)。
水文水利计算课程设计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学院:水利学院专业: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姓名:马梦梦学号:201103402指导老师:徐冬梅和吉《隔河岩水库水文水利计算》任务书一、任务(一)水文计算(2天)1、设计年径流计算(1)资料审查分析(2)设计保证率选择(3)频率计算确定设计丰水年、设计中水年、设计枯水年的年径流量(4)推求各设计代表年的径流过程2、设计洪水过程线及校核洪水过程线的推求(3天)(1)审查资料(2)确定设计标准及校核标准(3)频率计算求设计洪峰设计流量(4)求出设计洪水及校核洪水过程线(二)水能计算(1周)(1)了解水库兴利运用方式(2)计算保证出力(3)计算多年平均发电量(4)装机容量的选择二、成果及要求(1)课程设计报告组成:A、封面;B、任务书;C、目录;D、正文;E、参考文献;(2)课程设计要求:要求条理清楚,书写工整,数据正确,表格整齐、清楚。
计算必须写明计算条件、公式来源、符号的含义、计算方法及计算过程,并附有必要的图纸。
一、流域概况清江是长江出三峡后的第一条大支流,发源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自治州境内的齐岳山隆冬沟。
自西向东流经利川、恩施、建始、咸丰、宣恩、巴东、鹤峰、五峰、长阳、枝城十县市,于枝城市境内注入长江。
干流长423km,总落差1430km。
清江流域面积17000km2,形状呈南北窄、东西长的狭长形,属羽毛型河系。
流域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平均年雨量约1400mm,平均流量440㎥/s。
清江流域资源丰富,除水资源外,还有铁矿、森林及珍贵土特产,但工业基础薄弱,交通不便。
开发清江,可获得丰富的电能,还可减轻长江防洪负担,改善鄂西南山区水运交通,对湖北省及鄂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坝址拟定于近南北向河谷下段,河床高程60m左右,两岸山岩对峙,十分陡峭。
岩石主要为下、中寒武系的浅海相碳酸盐,总厚度约1700m。
坝址以下,右岸较平坦、开阔,左岸较陡峭。
《水文水利计算》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编号及名称水文水利计算(Hydrological Design and Water Conservancy Computation)二、开课对象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四年制本科。
三、课程的性质必修、专业必修课。
四、教学目的和任务水文水利计算是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主干专业课,它包括水文分析分析与计算和水利计算两部分。
水文分析与计算的任务是研究自然界水文现象发展变化的规律,正确估计水文情势的特征,并预测他们将来可能发生的变化情况,从而为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和其它国民经济建设提供合理的水文设计值。
水利计算的任务就是根据国民经济各部门的要求运用水文分析与计算找出河流的自然规律,对水利资源进行兴利除害的综合利用计算,以控制调节和重新分配河川径流,从而达到合理开发和利用水利资源的目的。
通过课程学习,培养学生认识水文现象的一般规律,正确理解和初步掌握水文水利计算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
为继续学习专业课打下基础,也为毕业后从事水文分析计算、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管理及科学研究打下基础。
五、基本要求1、使学生掌握水文水利计算的概念、分类。
2、了解降雨、径流的形成过程。
3、掌握水文分析计算中的设计年径流及其分配、由流量或暴雨自留推求设计洪水的方法和过程。
4、掌握水利计算中的水库兴利调节计算、水电站水能计算、水库防洪计算。
六、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有水力学、气象学、水文测验学、水文统计学、水文学原理、水文预报。
七、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学分:3学时:48,其中理论学时48。
课程设计1周(主要内容为水文分析与计算、水利计算)第一章绪论(理论1学时)1.水文水利计算学科的基本任务2.水文水利计算的主要研究方法3.水文水利计算的基本内容第二章水分循环与水文资料收集整理(理论3学时)1.水分循环2.河流与流域3.降水、蒸发与下渗4.径流与水量平衡原理5.水文测站及观测6.水文资料收集整理7.水文调查与水文资料的采集第三章洪峰流量及时段洪量的频率分析(理论4学时)1.水文过程的随机特性描述2.洪水资料的分析处理3.历史洪水的调查和考证4.考虑历史洪水资料信息的洪水频率计算方法5.设计成果的合理性分析6.洪水设计值的抽样误差和安全修正值问题第四章防洪安全设计与设计洪水(理论2学时)1.防洪安全设计2.设计洪水概念3.设计洪水过程线的拟定4.设计洪水的地区组成5.入库设计洪水6.分期设计洪水与施工设计洪水第五章由暴雨推求设计洪水(理论6学时)1.暴雨特性分析2.点暴雨量频率计算3.面暴雨量频率计算4.设计暴雨量的时空分布计算5.分期设计暴雨6.由设计暴雨推求设计洪水第六章城市及小流域设计洪水(理论6学时)1.小流域设计洪水计算特点2.小流域设计暴雨3.由推理公式推求设计洪水的基本原理4.地区经验公式推求设计洪水5.城市化对水文的影响6.城市排水管网设计流量计算7.管渠排水系统没计流量过程线推求第七章可能最大暴雨与最可能能最大洪水(理论6学时)1.可降水量2.时面深分析3.暴雨的极大化4.暴雨移置5.PMP时面深曲线绘制6.可能最大降雨的时空分布及其在流域上的应用7.暴雨组合法8.山区可能最大暴雨估算9.PMP等值线图的应用10.PMP成果的合理性分析11.可能最大洪水第八章设计年径流及其年内分配(理论6学时)1.影响年径流的因素2.具有长期实测资料时设计年径流量及年内分配的分析计算3.具有短期实测径流资料时设计年径流量及年内分配的分析计算4.缺乏实测径流资料时设计年径流量及年内分配的分析计算5.设计枯水径流量分析计算6.流量历时曲线第九章需水量计算与预测(理论2学时)1.用水户分类及其层次结构2.工业需水量的计算与预测3.灌溉需水量的计算与预测4.生态需水量的计算与预测5.其他需水量的计算与预测6.综合需水过程计算第十章径流(量)调节计算(理论6学时)1.年调节水库径流调节计算方法2.年调节水库保证供水量与设计库容之间的关系3.时历法多年调节计算4.数理统计在径流调节中的应用5.数理统计法多年调节计算6.水库水量损失计算第十一章水电站水能计算(理论2学时)1.电力系统的负荷及其容量组成2.保证出力和多年平均年发电量计算3.水电站装机容量选择4.正常蓄水位与死水位选择5.水电站水库调度图6.抽水蓄能电站简介第十二章灌溉工程水利计算(理论2学时)1.引水灌溉工程水利计算2.蓄水灌溉工程水利计算3.提水灌溉工程水利计算4.地下水灌溉工程水利计算第十三章防洪工程水利计算(理论2学时)1.水库防洪水利计算2.水库防洪计算有关问题3.堤防防洪水利计算4.分(蓄)洪工程水利计算5.溃坝洪水计算八、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目推荐教材:[1]梁忠民主编:《水文水利计算》,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 参考书目:[2]叶守泽主编:《水文水利计算》,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2[3]沈黎国胜编著:《工程水文与水利计算》,黄河出版社,2009 撰稿人:宗永臣审稿人:。
工程水文与水利计算(武大版教材 ) 第六章设计年径流及径流随机模拟第一节设计年径流分析计算的目的和内容在一定时段内,通过河流某一断面的累积水量称径流量,记作3W(m) ;也可以用时段平均流量 Q 函(m3/s)或流域径流深R (mm)来表示。
径流量与流量的关系为:W Q T (8 — 1) 式中T ——计算时段,s。
根据工程设计的需要,T 可分别采用年、季或月。
则其相应的径流分别称为年径流、季径流或月径流。
其中年径流及其时程分配形式对水利水电工程的规划设计尤为重要。
本章重点介绍年径流的分析计算,较短时段径流的分析计算。
可以参照进行。
一、径流特性河川径流具有如下的一些特性:1。
径流的季节分配河川径流的主要来源为大气降水。
降水在年内分配是不均匀的,有多雨季节和少雨季节,径流也随之呈现出丰水期和枯水期,或汛期与非汛期。
最大日径流量较之最小日径流量,有时可达几倍到几十倍。
2.径流的地区分布河川径流的地区性差异非常明显,这也和雨量分布密切相关。
多雨地区径流丰沛,少雨地区径流较少。
我国的丰水带。
包括东南和华南沿海,云南西部和西藏东部,年径流深在1000mm以上。
我国的少水带,包括东北西部,内蒙古、宁夏、甘肃大部和新疆西北部,年径流深在 10— 50mm之间;而许多沙漠地区为干涸带。
年径流深不足10mm。
3。
径流的周期性绝大多数河流以年为周期的特性非常明显。
在一年之内,丰水期和枯水期交替出现,周而复始。
又因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或人为影响,在一年的主周期中,也会产生一些较短的特殊周期现象。
例如,冰冻地区在冰雪融解期间,白昼升温,融解速度加快,径流较大;夜间相反,呈现出以锯齿形为特征的径流日周期现象。
又如担任调峰任务的水电站下游,在电力负荷高峰期间,加大下泄流量,峰期过后。
减小下泄流量,也会出现以日为周期的径流波动现象。
在实测年径流系列中,往往发现连续丰水段或连续枯水段交替出现的现象,连续2—3 年年径流偏丰或偏枯的现象极为常见;连续3— 5 年也不罕见,有的甚至超过10 年以上。
⽔⽂⽔利计算课程设计报告《⽔⽂⽔利计算》课程设计报告(⽔⽂与⽔资源⼯程专业)班级姓名指导教师黄红虎⽇期扬州⼤学⽔利科学与⼯程学院⽬录1绪论 (1)1.1题⽬ (1)1.2设计任务 (1)1.3时间安排 (1)1.4流域概况 (1)2⽔⽂⽔利计算过程 (3)2.1设计年径流分析计算 (3)2.1.1 P = 90%的设计年径流量的计算 (3)2.1.2 P = 90%的设计年径流量的年内分配 (4)2.2由流量资料推求设计洪⽔ (4)2.2.1洪量统计时段 (5)2.2.2展延马村站峰量资料 (5)2.2.3马村站峰量系列频率计算 (6)2.2.4 设计洪峰和洪量的移⽤ (7)2.2.5设计洪⽔过程线推求 (8)2.3 由暴⾬资料推求设计洪⽔ (10)2.3.1 统计时段和代表站的确定 (11)2.3.2 代表站设计点暴⾬量的推求 (11)2.3.3 点⾯关系的建⽴ (12)2.3.4设计暴⾬时程分配及设计净⾬过程 (13)2.3.5 设计洪⽔过程 (13)2.3.6 流量与暴⾬推求的设计成果对照分析 (14)3⼼得体会 (16)4参考⽂献 (17)附图: (18)附表: (33)1绪论1.1题⽬亭下以上流域⽔⽂分析计算1.2设计任务为克服剡江下游的洪涝灾害,以及配合其它⼯程解决剡江两岸的灌溉⽤⽔需要,拟在剡江上游亭下站兴建⽔库。
为此需对亭下站上游流域进⾏⽔⽂分析计算,以提供亭下⽔库规划设计所需的⽔⽂数据。
现选定灌溉设计保证率P = 90%,下游地区防洪标准P = 5%;⼤坝防洪:设计标准P = 1%;校核标准P = 0.1%。
根据上述要求本次课程设计的任务是:1、推求P = 90%的设计年径流量及其年内分配;2、⽤流量资料推求P = 1%、P = 0.1%的设计洪⽔;3、⽤暴⾬资料推求P = 1%、P = 0.1%的设计洪⽔。
1.3时间安排表1.3-1时间安排表1.4流域概况亭下⽔库位于浙江省东南沿海奉化县奉化江⼲流剡江上游,坝址在亭下镇处,控制⾯积176平⽅公⾥。
工程水文的计算内容
工程水文的计算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降雨量计算:估算区域内一定时间内的自然降雨量,通常采用等值方法、等密度方法、等面积法等。
2. 洪水流量计算:通过水文分析方法计算出河流在一定时间内的洪水流量,通常采用径流量计算、洪水频率计算等方法。
3. 水位流量关系计算:通过河道横断面断面积与水位的关系,计算出各个水位下的流量值,建立水位-流量曲线。
4. 水力特征参数计算:包括闸门、堤防、道渠水力特征参数计算,通常采用一般水力学公式、实验公式等方法。
5. 河流设计洪水计算:根据地区的物理地理环境、河道水系情况,计算某一设计标准下的洪水流量值,并根据该值进行设计河道的断面大小、堤防高度、附属建筑物高度等的计算。
6. 险工评估:评估河道流域内险工的稳定性、影响面积及灾害程度等情况,可以采用水文模拟、人工干预模拟、地形分析、水文资料分析等方法。
7. 河道治理规划:根据河道流域内的降雨、流量、水位等参考数据,设计污水处理设施、间断式河段打底等治理方案。
水利水电工程水文计算规范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水利水电工程水文计算规范Regulation for hydrology computation ofwater resource and hydropower projectsSL278一2002主编单位: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施行日期:2002年12月1日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2北京关于批准发布《水利水电工程水文计算规范》的通知前言根据水利部水利水电技术标准修订计划和SL01一97 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任主编单位,对SDJ214一83《水利水电工程水文计算规范》进行了修订。
修订的《水利水电工程水文计算规范》,吸收了近年来工程水文计算的新经验和较成熟的科研成果,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水文计算的主要内容,分为总则,基本资料,径流,泥沙,水位和水位流量关系,气象要素、水面蒸发、水温和冰情,水文测报系统共7章22节134条和5个附录。
本规范与原规范比较,适用阶段由初步设计阶段扩充到可行性研究阶段,适用范围由山丘区扩大到兼顾平原区和沿海地区;强调了水文计算方法的科学性、实用性和计算成果的合理性分析;补充了径流、推移质泥沙的计算方法,枯水径流、冰雪融水补给地区及岩溶地区径流、水温、冰情分析计算的规定;增加了地下水的分析计算,江河水位、潮水位分析计算,主要气象要素的统计分析和运行期水文自动测报系统等内容,本规范的1.0.4、1.0.5、1.0.6、1.0.7、1.0.8、2,2.1、3.5.1、5.3.1、5.3.7条为强制性条文,用黑体字表示,其余为推荐性条文。
1 总则1.0.1为适应水利水电工程设计需要,统一水文计算的技术要求,保证成果质量,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阶段的水文计算。
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议书阶段、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及江河流域规划的水文计算,可参照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