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漆作业工人的职业危害与防护
- 格式:doc
- 大小:19.00 KB
- 文档页数:3
油漆涂料工安全操作规程范文一、概述油漆涂料工是进行涂装施工的职业人员,工作涉及到化学品和高空等较危险的环境。
为了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和身体健康,制定本安全操作规程。
二、安全防护措施1.佩戴个人防护装备:(1)工作时应穿戴防尘服、防静电鞋、安全帽等,并确保装备完好。
(2)工作时佩戴护目镜、化学防护手套、防尘口罩等防护用具。
2.室内通风做好:(1)工作环境应保持良好的通风,施工时开启通风设备。
(2)施工现场应使用防尘网进行封闭,防止粉尘扩散。
3.化学品使用安全:(1)在使用化学品前,应详细了解其安全操作规程和相关毒性及危险性。
(2)化学品使用时,应佩戴防护手套和防护面罩,避免直接接触。
(3)化学品密封保存,防止泄漏。
4.作业高度安全:(1)高处作业前,应检查安全设施是否完好,并正确使用安全绳索等防护装备。
(2)高处施工时,应经过相关培训,并不擅自进行高空作业。
5.机械使用安全:(1)机械设备在使用前,应检查是否正常,如有异常应及时通知维修人员。
(2)工作时应注意机械设备的安全保护装置,不得随意解除或绕过。
6.火灾防范:(1)工作地点周围应设有灭火器,并保持有效。
(2)操作结束后,必须将携带的明火熄灭并彻底清理施工现场,防止火灾发生。
7.紧急情况处置:(1)紧急情况下,应立即采取安全措施,并报告上级和相关部门。
(2)对于伤害事故,应及时将伤者送往医院,并妥善保护现场。
三、施工规范1.施工前准备:(1)施工前应仔细检查施工区域,确保安全使用。
(2)清理施工现场,清除障碍物。
(3)查验涂料及工具的质量,确保施工质量。
2.涂装过程:(1)正确使用喷枪、刷子等涂装工具,注意涂料的均匀性。
(2)遵循涂装工艺流程,依次进行底漆、中间漆和面漆的施工。
(3)涂装时注意操作技巧,避免涂料溅到人体或其他设备。
3.涂漆完成:(1)涂漆完成后,及时清理施工区域,清除残留的涂料和垃圾。
(2)保护好施工区域,禁止随意进入,防止他人误入。
油漆工劳动防护要求油漆工是一种特殊职业,他们在工作过程中经常接触到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和颗粒物。
为了保护油漆工的健康,必须严格执行劳动防护要求。
以下是油漆工劳动防护要求的一些重要内容。
1.个体防护装备选择与使用:(1)油漆工必须穿戴适合的防护服装,如防护工作服、帽子、手套、防静电鞋等。
防护服装应具有抗化学品的性能。
(2)在进行有害颗粒物喷涂作业时,应佩戴过滤效果良好的防尘口罩或呼吸器,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过滤器。
(3)进行有机溶剂喷涂作业时,应佩戴适用于有机溶剂的防毒面具。
防毒面具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并确保面罩与脸部的密封性良好。
2.工作场所通风:(1)工作场所应具备良好的通风条件,以保持空气流动和空气质量。
(2)在进行有害颗粒物喷涂作业时,应确保喷涂区域有充足的排风设备和通风系统,以避免有害颗粒物在空气中积聚。
(3)在进行有机溶剂喷涂作业时,应选择具有排风功能的喷涂室,并配备排风设备。
喷涂室的排风系统应保证风速适宜,确保有机溶剂的浓度不会超过安全标准。
3.工作方式控制:(1)在进行有害颗粒物喷涂作业时,应采用湿涂或封闭式喷涂工艺,并使用专业的喷涂设备,减少颗粒物产生和飞散。
(2)在进行有机溶剂喷涂作业时,应使用高固体份和低挥发性的喷漆材料,减少有机溶剂的挥发。
(3)避免使用有毒有害的油漆材料,尽量选择环保型的涂料和清洗剂。
4.培训与监督:(1)油漆工必须接受相关的职业健康教育和培训,了解职业病的防护知识和措施。
(2)雇主应建立一套完善的工作程序和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油漆工熟悉和遵守相关的劳动防护要求。
(3)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检测油漆工的健康状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总之,油漆工的劳动防护要求是为了保护他们的身体健康和减轻职业病危害。
通过正确选择和使用个体防护装备,保持工作场所通风,控制工作方式,以及进行培训与监督,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油漆工接触有害物质的风险,提高工作环境的安全性和健康性。
一、背景油漆作业在建筑施工、家具制作等行业中广泛应用,但油漆中含有大量有害物质,如甲醛、苯、TVOC等,对人体健康和环境保护造成严重危害。
为确保油漆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特制定本预案。
二、目标1. 减少油漆工职业危害事故的发生;2. 提高油漆工的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3. 保障油漆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三、预防措施1. 人员培训(1)对新入职的油漆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使其了解油漆作业的危害和防护措施;(2)定期对油漆工进行安全知识更新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3)对从事油漆作业的工人进行定期体检,发现身体不适及时调整工作岗位。
2. 作业环境(1)施工场所应保持良好的通风,确保有害气体及时排出;(2)施工场所应设置有害气体监测设备,实时监测空气质量;(3)施工场所应配备个人防护用品,如防毒口罩、防尘口罩、防护眼镜、手套等。
3. 作业流程(1)油漆工在作业前应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如防毒口罩、防护眼镜、手套等;(2)油漆工在作业过程中应尽量避免皮肤和呼吸道直接接触油漆;(3)油漆工在作业后应及时清洗双手和面部,避免有害物质残留;(4)油漆工在作业过程中应保持室内通风,降低有害气体浓度。
4. 设备设施(1)施工场所应配备足够的通风设备,确保有害气体及时排出;(2)施工场所应配备有害气体监测设备,实时监测空气质量;(3)施工场所应配备急救箱,以备突发情况。
5. 应急处理(1)发现油漆工出现不适症状时,应立即停止作业,将其送往医疗机构;(2)如发生油漆中毒事故,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紧急救援措施;(3)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制定整改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四、监督与考核1. 对油漆工的安全培训、个人防护用品佩戴、作业环境等方面进行定期检查;2. 对违反安全规定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3. 对安全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五、附则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遇特殊情况,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
油漆工的职业病有哪些?油漆工体检项目有哪些?多久体检一次油漆工长时间接触油漆特别是有机溶剂,容易出现有机溶剂中毒。
喷漆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是接触溶剂:苯、甲苯、二甲苯、溶剂汽油等。
建议你去当地的职业健康检查机构(不是一般的医院,是取得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职业健康检查资质的查体机构,并不是所有的医院都有这个资质的),告诉查体机构你的工作岗位是什么,接触什么东西,他们会按照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的要求确定查体项目。
重点检查的是呼吸系统,因为这些职业环境都伴随着有害气体,所以得检查下呼吸系统。
比如:呼吸道,肺功等。
还有常规检查:抽血,验血,口鼻,三高(血压,血糖,血脂),肝功,肾功,心脏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的要求,必检项目为:血常规(注意细胞形态及分类)、尿常规、血清ALT、心电图、肝脾B超。
选检项目为:尿反-反粘糠酸测定、尿酚、骨髓穿刺、溶血试验。
具体还要根据体检中心的安排和流程来确定,建议半年时间做一次专业前面的体检。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漆工从业人员已达200万人。
从事用漆作业的,除家装行业、建筑行业的涂刷工外,还有家具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造船业、修理和机械制造业及制鞋业的喷漆工等。
油漆因为含有苯、甲苯、二甲苯等有毒挥发性物质,漆工长年工作在一个这样的环境里,对其身体健康无疑是一种伤害。
据跟踪调查,超过10年工龄的漆工大都有咳嗽、头疼、胸闷、容易疲劳、四肢无力等症状。
同时,这个群体得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结核、胸膜炎、尘肺病等严重疾病的比例也相当高。
日照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张守伟认为,油漆工的健康问题,必须从源头开始进行防治。
他提出,改善工作环境,做好职业病防护工作,采用更健康安全的晨阳水漆产品更能保护漆工健康。
晨阳水漆已经联合数百名漆工共同发起了“917漆工健康日”联合倡议,呼吁更多的人来关注“漆工健康”,希望社会、政府、企业各方共同努力,综合治理,改善油漆工工作环境,据悉该倡议在网络上已得到了数万漆工及相关从业者的支持与点赞。
(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2020版油漆作业工的职业危害和预防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make mistakes2020版油漆作业工的职业危害和预防某地大酒店修建浴室,由某经营部工程队负责施工。
现场一个长宽各3米、高2米的水箱需油漆,水箱顶部有一长宽各0.5米的进口和一长宽各0.2米的通风口。
民工某某被指派进入水箱内油漆内壁。
下午12时30分进入,2时30分被人发现昏倒在水箱内。
急送医院抢救,诊断为重度急性二甲苯中毒。
当日下午4时30分现场毒物浓度监测结果:甲苯浓度为807mg/m3,二甲苯浓度为34347mg/m3,均严重超过国家卫生标准(甲苯、二甲苯为100mg/m3)。
在密闭型的水箱内涂刷以甲苯、二甲苯为溶剂的涂料,由于现场气温高,通风条件差,大量混苯蒸汽积聚,无法排出,再加上操作工人缺乏必要的职业性甲苯和二甲苯中毒的防范意识,无间隙作业制度,作业时不使用任何个人防护用品,造成一起典型的职业中毒事故的发生。
目前,从事油漆作业的除上述的建筑行业的涂刷工外,主要有家具制造业的家具涂饰工及造船业、汽车制造业、修理和机械制造业及制鞋业的喷漆工等。
由于油漆涂料中较多存在着甲苯、二甲苯等有机溶剂,有些劣质产品中往往掺杂有一定含量的苯,这些职业病危害因素对油(喷)漆工造成了一定的急慢性的损害。
以苯危害为例:急性苯中毒主要是由于短时间内吸入大量苯蒸气而引起,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的症状。
起初有眼粘膜刺激症状,随后出现兴奋或酒醉状态,并伴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现象,严重时还可出现昏迷、抽搐、呼吸困难,进而可因呼吸和循环衰竭而死亡。
油漆喷涂时的呼吸系统防护在进行油漆喷涂等类似工作时,呼吸系统防护是至关重要的。
由于涂料和喷雾颗粒中可能含有有毒物质和有害气体,未经适当防护的吸入可能给工人的健康带来严重威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呼吸系统防护方法,以确保在油漆喷涂过程中工作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一、戴口罩戴口罩是最基本的呼吸系统防护措施之一。
口罩可以阻挡大部分喷涂过程中产生的颗粒和气体,减少工人吸入有害物质的风险。
选择合适的口罩是关键,应根据涂料的性质选择不同过滤效果的口罩。
常见的口罩有N95和N100等级的口罩,能有效过滤细小的颗粒和有毒气体。
工人在喷涂过程中应佩戴好口罩,并及时更换,避免滤芯饱和导致防护效果下降。
二、穿戴防护服除了口罩外,穿戴防护服也是必不可少的。
防护服可以阻隔油漆和溶剂对皮肤的直接接触,避免有害物质对皮肤的刺激和吸收。
常见的防护服包括工作服、手套和防护眼镜等。
工作服应选择抗化学品的材料,手套应选用防酸碱的材质,防护眼镜应具备抗冲击和防化学滴溅的功能。
三、在通风环境下作业保持通风是非常重要的。
在涂漆喷涂操作前,应进行充分的通风预处理,确保喷涂环境中的气体得到有效稀释和排除。
通风设备如风扇和排风管道可被用于增加工作场所中的新鲜空气流动,并将有毒气体和有害颗粒排出。
此外,工人也应尽量避免在密闭空间或通风差的环境下进行喷涂工作。
四、定期体检由于喷涂作业潜在的健康风险,工人需要定期接受健康体检。
呼吸道的毒害剂会对肺功能产生潜在的损害,而只有通过定期体检,才能及早发现和处理问题。
如果发现有任何异常,工人应立即停止喷涂操作,并寻求医生的帮助。
五、培训和教育对工人进行培训和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
他们需要了解涂料和溶剂的潜在危害,以及如何正确佩戴和使用呼吸系统防护设备。
只有工人具备必要的知识和技能,才能减少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
六、合理规划施工工艺在施工过程中,合理规划工艺也至关重要。
例如,可以选择使用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的涂料,以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
编号:AQ-JS-02160( 安全技术)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涂料油漆工职业病的预防及处理措施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measures of occupational diseases of paint workers涂料油漆工职业病的预防及处理措施使用备注:技术安全主要是通过对技术和安全本质性的再认识以提高对技术和安全的理解,进而形成更加科学的技术安全观,并在新技术安全观指引下改进安全技术和安全措施,最终达到提高安全性的目的。
从事油漆作业的除建筑行业的涂刷工外,主要有家具制造业的家具涂饰工及造船业、汽车制造业、修理和机械制造业及制鞋业的喷漆工等。
由于油漆涂料中较多存在着甲苯、二甲苯等有机溶剂,有些劣质产品中往往掺杂有一定含量的苯,这些职业病危害因素对油(喷)漆工造成了一定的急慢性的损害。
以苯危害为例:急性苯中毒主要是由于短时间内吸入大量苯蒸气而引起,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的症状。
起初有眼粘膜刺激症状,随后出现兴奋或酒醉状态,并伴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现象,严重时还可出现昏迷、抽搐、呼吸困难,进而可因呼吸和循环衰竭而死亡。
如某机电安装工程公司在一项隔油池施工工程中,使用“氯丁胶”作防水涂料,因原料中含有大量的苯(105.6mg/g)而发生了中毒三人,死亡一人重大事故。
慢性苯中毒最常见的为神经衰弱综合症,患者常感觉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失眠、乏力等,同时以造血系统的异常表现为主要特征,以白细胞减少最常见,一般白细胞数低于4000个/mm3始有诊断意义,进一步可发展为血小板和红细胞的减少,即再生障碍性贫血,甚至慢性苯中毒性白血病。
例如广东顺德某家具厂,使用苯作涂料,在仅有23人的厂里,18人诊断为苯中毒,有的成为严重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
喷漆作业的职业危害
油漆作业的主要职业危害是吸入有机溶剂蒸气。
各种漆都是由成膜物质(各种树脂)、溶剂、颜料、干燥剂、添加剂组成。
普通油漆通常用汽油作溶剂,环氧铁红底漆含少量二甲苯,浸漆主要含甲苯,也有少量苯。
喷漆(硝基漆)及其稀释剂(香蕉水)中含多量苯或甲苯、二甲苯,在无防护情况下喷漆,作业场所空气中苯浓度相当高,对喷漆工人危害极大。
制作家具都要涂漆,没有这道工序再美的家具也没有光泽。
各种油漆中都含有多种危害人体的污染物质,在油漆家具时应注意防止污染。
油漆中都含有松香、苯类和醇类等有毒物质,这些物质对人体危害相当大。
如苯蒸气达到一定的高浓度可致人死亡。
长期接触苯会引起慢性中毒,造成白细胞减少、血小板降低、骨髓造血功能发生障碍等疾病产生。
在油漆家具时,含有有毒的溶剂不断挥发,使人头痛、恶心、疲劳和腹疼,长时间接触能使人食欲减退,发生慢性中毒。
油漆对人体的危害,不仅可以通过肺部吸入而发生,还可以通过皮肤吸收。
人体皮肤直接与油漆接触,能溶去皮肤中的脂肪,造成皮肤于裂、发炎的同时还进入人体。
因此,必须注意对油漆污染的防治。
油漆家具时最好选择干燥天气,将门窗打开,让空气畅通,降低室内的溶剂在空气中的浓度。
油漆时应戴手套、穿工作服。
油漆后要立即清洗皮肤,用细黄砂、锯未及醋酸丁脂等混合物擦洗干净。
操作规程编号:YTO-FS-PD846
油漆作业的职业危害通用版
In Order T 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Of Daily Behavior, The Activities And T asks Are Controlled By The Determined Terms, So As T o Achieve The Effect Of Safe Production And Reduce Hidden Danger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精品规程范本
编号:YTO-FS-PD846
2 / 2 油漆作业的职业危害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操作规程文件可用于工作中为规范日常行为与作业运行过程的管理,通过对确定的条款对活动和任务实施控制,使活动和任务在受控状态,从而达到安全生产和减少隐患的效果。
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油漆作业的主要职业危害是吸入有机溶剂蒸气。
各种漆都是由成膜物质(各种树脂)、溶剂、颜料、干燥剂、添加剂组成。
普通油漆通常用汽油作溶剂,环氧铁红底漆含少量二甲苯,浸漆主要含甲苯,也有少量苯。
喷漆(硝基漆)及其稀释剂(香蕉水)中含多量苯或甲苯、二甲苯,在无防护情况下喷漆,作业场所空气中苯浓度相当高,对喷漆工人的造血器官危害极大。
该位置可输入公司/组织对应的名字地址
The Name Of The Organization Can Be Entered In This Location。
喷漆作业危险源辨识及预防措施喷漆危险源辨识在喷漆工作中,存在许多潜在的危险源。
为了确保安全,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些危险源及其相应的预防措施。
1.易燃易爆物喷漆过程中使用的油漆和稀释剂等易燃易爆物,在遇到明火或高温时可能导致火灾或爆炸。
预防措施:在喷漆作业前,应先检查工作场所是否符合防火要求,并确保空气流通。
使用防火设备和材料,如灭火器、防火布等。
避免在高温或明火环境下进行喷漆作业。
2.有害气体喷漆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如苯、甲苯、二甲苯等,可能导致头痛、眩晕、呕吐等健康问题。
预防措施:使用封闭式的喷漆室或局部排风设施,以减少有害气体的逸出。
定期检查工作场所的空气质量,并确保排风系统正常运行。
工作人员应佩戴防护用品,如防护手套、防护口罩等。
3.职业病喷漆过程中可能产生职业病,如尘肺、皮肤病等。
这些疾病会对工作人员的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预防措施:使用防护用品,如防护口罩、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以减少职业病的产生。
定期检查工作人员的健康状况,并采取必要的健康管理措施。
4.机械伤害喷漆过程中使用的机械设备可能产生机械伤害,如旋转、挤压等。
预防措施:在使用机械设备时,应佩戴适当的防护用品,如防护手套、防护鞋等。
保持设备整洁完好,避免使用带有故障或缺陷的机械设备。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避免将手或肢体置于危险区域内。
5.静电危害喷漆过程中由于高速喷射和干燥过程,可能产生静电并导致火花放电或静电积累。
这些静电可能引燃油漆或其他易燃物质,导致火灾或爆炸。
预防措施:使用导电材料,如金属、导电漆等,来提高设备和工具的导电性。
避免使用非导电材料,如塑料、木材等。
工作人员应穿戴导电纤维制成的衣物和鞋子,以消除静电积累。
定期检查接地装置是否良好,并确保其与大地连接。
在操作前应先进行除静电处理,例如通过导电性良好的稀释剂进行清洗。
6. 高处坠落在喷漆作业中可能需要登高作业,如果不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可能会导致高处坠落事故。
预防措施:在进行登高作业时,工作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带和安全帽等个人防护用品。
工作中常见作业的职业危害1.耐火砖生产的职业危害耐火砖生产中的主要职业危害是粉尘,破碎、筛分、配料运输、出窑等均有粉尘产生,粉尘中二氧化硅的含量越高危害越大,矽肺发病率亦高。
窑工接触高温和强热辐射。
制沥青砖作沥青加热时,有沥青蒸气散发。
供隧道窑燃烧的煤气发生炉,可有一氧化碳逸出。
各种机器设备均可产生噪声。
2.油漆作业的职业危害油漆作业的主要职业危害是吸入有机溶剂蒸气。
各种漆都是由成膜物质(各种树脂)、溶剂、颜料、干燥剂、添加剂组成。
普通油漆通常用汽油作溶剂,环氧铁红底漆含少量二甲苯,浸漆主要含甲苯,也有少量苯。
喷漆(硝基漆)及其稀释剂(香蕉水)中含多量苯或甲苯、二甲苯,在无防护情况下喷漆,作业场所空气中苯浓度相当高,对喷漆工人的造血器官危害极大。
3.电镀作业的职业危害电镀作业的主要职业危害是接触多种有害气体和溶液。
用有机溶剂去油时,有汽油、三氯乙烯等有机溶剂蒸气逸出。
使用强酸的工序均有酸雾逸出,浸蚀时酸雾逸出量最大,对粘膜有刺激腐蚀作用,并可引起牙酸蚀病,强酸溶液溅到皮肤上立即引起灼伤。
铬电镀时镀槽周围空气中铬酸浓度较高,长期接触可发生鼻中隔穿孔、皮肤溃疡、皮炎、湿疹,有些人可发生支气管哮喘。
镀镍时接触硫酸镍也可引起皮炎和湿疹。
采用碱性铬盐电镀时,可有氰化氢逸出,若镀液中的氰化物遇酸,可产生高浓度氰化氢,能引起急性中毒甚至威胁生命。
水泥生产中主要职业危害是粉尘,粉碎、研磨、过筛、配料、出窑、包装等工序都有大量粉尘产生。
通常,生料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约10%,熟料含1.7-9.0%,成品水泥含1.2-2.6%。
长期吸入生料粉尘可引起矽肺,吸入烧成后的熟料或水泥粉尘可引起水泥尘肺。
水泥遇水或汗液,能生成氢氧化钙等碱性物质,刺激皮肤引起皮炎,进入眼内引起结膜炎、角膜炎。
原料烘干、立窑煅烧(145OC)等作业地带,有高温、热辐射。
此外,各种设备运转时,可产生不同程度的噪声,可损伤听力。
5.印染工业的职业危害印染工业主要职业危害是高温、高湿及染料中的毒物。
在油漆作业中,油漆工职业中毒事件时有发生,油漆工职业病防护问题已成为油漆行业中必须引起重视的一个问题。
油漆作业的职业危害目前的油漆行业大多采用溶剂型油漆作业,作业过程中使用调和好的油漆,其中有60%溶剂(含有毒有害物质苯、甲苯、二甲苯等)要在作业现场挥发出来,一些小企业作业人员的防护条件极差,大部分没有任何防护措施;即使有也是用一些低质低价、防护性能低的保护器材。
现场作业人员大量吸入有毒有害物质。
特别是采用喷涂方法时,整个空间弥漫着油漆颗粒,对人的呼吸道和肺部危害极大。
或者出现皮肤黏膜刺激感,对神经系统及肝、肾、造血系统造成损害,严重者可能当场因心功能衰竭死亡。
病学调查显示,在接触油漆的工人中,早老性痴呆病发病率显著提高。
涂料中的苯为无色具有特殊芳香味的液体,专家们称之为“芳香杀手”。
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已确认苯为人类致癌物之一。
现在国内油漆作业已经杜绝使用苯作为溶剂,但还在使用二甲苯。
这些溶剂漆在形成涂膜的过程中,所含的苯及一些毒害性低分子化合物就会释放出来。
长期接触苯系混合物的工人再生障碍性贫血罹患率较高,并可引起白血病。
长期反复接触低浓度的苯可引起慢性中毒,主要是对神经系统、造血系统的损害,表现为头痛、头昏、失眠,白血球持续减少、血小板减少而出现出血倾向,如牙龈出血、鼻出血、皮下出血点或紫瘢,女性月经量过多、经期延长等症状。
预防措施常见病症规范油漆市场,杜绝使用假冒伪油漆中含有的特殊的化学成分,劣产品;改革工艺和进行技术改造,会对人的眼睛和皮肤造成很大程度的使用低毒或无毒溶剂代替有毒或高毒溶剂;加大企业对职业卫生的资金投入;把职业病有害因素的浓度控制在国家职业卫生标准以内;执行就业前体检和就业后定期体检制度;教育工人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在作业过程中尽可能打开门窗,加强通风排毒;油漆作业时应强调戴口罩和防毒面罩,戴手套,穿好工作服,工作完成后及时洗净身体接触油漆部位;发现就业禁忌者不宜从事油漆工作。
刷油漆劳动防护措施有哪些刷油漆工作是一项具有一定危险性的工作,因为油漆中可能含有有害物质,如有机溶剂、重金属等。
为了保护劳动者的身体健康,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护措施。
以下是关于刷油漆劳动防护措施的一些建议:1. 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在进行刷油漆工作时,劳动者应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工作服、防护手套、安全鞋、护目镜和口罩等。
工作服应采用长袖、长裤的设计,以保护皮肤不受油漆溅泼的伤害。
防护手套应选用具有耐化学品性能的手套,以防止有害物质对皮肤的侵害。
安全鞋的目的是防止有害物质接触到脚部,而护目镜和口罩则能有效阻挡有害物质进入眼睛和呼吸道。
2. 通风设备:刷油漆作业产生的有害气体往往会聚集在工作区域中,而长时间暴露在这些有害气体中对人体健康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在刷油漆作业现场设置通风设备非常重要。
通风设备可以帮助排出有害气体,保持空气清新。
如果为了进一步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可以使用负压吸尘器等专业设备。
3. 合理使用油漆:选择合适的油漆产品对于保护劳动者的健康至关重要。
在油漆产品选择时,需要注意选择环保型的油漆,尽量减少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
此外,在使用油漆时,应遵循操作要求,避免浪费和产生过多的废料。
4. 定期体检:经常从事油漆工作的劳动者应定期进行健康体检。
这样可以及时发现和治疗潜在的健康问题,确保身体健康。
同时,还应加强对有关职业病的知识学习,了解职业病引发的原因和预防措施。
5. 健康教育:对从事刷油漆工作的劳动者进行健康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
合理的健康教育可以提高劳动者的安全意识,使其更好地了解职业病的危害以及预防方法。
此外,还可以通过培训,提供刷油漆作业相关的安全技能,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6. 废弃物的处理:刷油漆作业产生的废弃物需要正确处理。
不能将废弃物随意丢弃,以免对环境和健康造成污染。
废弃物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分类、存放和处置,以确保环境和劳动者的安全。
总之,刷油漆工作具有一定的危险性,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护措施来保护劳动者的身体健康。
油漆作业工人的职业危害与防护
世界卫生组织属下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基于大量职业病调查和研究得出的报告
称:油漆作业工人是3类最有可能罹患癌症的职业之一,油漆工也一度被认是高风险的工种。
近年来,油漆中毒事故频频发生,2011年6月中旬,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库尔勒市金喜
来登大酒店后的一建筑工地内4人在地下室涂刷聚氨酯防水涂料时,因气体中毒,4人全部瘫
倒在地下室内;2011年8月8日上午,辽宁省北票市发电厂院内3名刷漆工人中毒,现场晕倒,
经过及时的医疗救助后才转危为安。类似这样因为油漆中毒而致伤致残的事情数不胜数,油
漆中毒事件不得不引发人们对施工者、消费者的人身安全的关注。油漆工职业健康形势严峻,
需要全社会及监察部门的通力合作,作为直接与油漆接触的工人更需要认清油漆的职业危
害,保证自身的职业安全健康。
油漆作业职业危害大
油漆涂料作为一种常见的工业原料,广泛应用于多种行业。目前,从事油漆作业的行业
主要有建筑的涂刷工、家具制造业的家具涂饰工及造船业、汽车制造业、海洋设施防腐、船
舶与集装箱行业、电子电器、玩具及装饰品、修理和机械制造业及制鞋业的喷漆工等各个行
业。这些行业的油漆都是由成膜物质(各种树脂)、溶剂、颜料、干燥剂、添加剂组成。普通
油漆通常用汽油作溶剂,环氧铁红底漆含少量二甲苯,浸漆主要含甲苯,也有少量苯。喷漆
(硝基漆)及其稀释剂(香蕉水)中含多量苯或甲苯、二甲苯。目前的油漆行业大多采用溶剂型
油漆作业,作业过程中使用调和好的油漆,其中有60%溶剂要在作业现场挥发出来,一些小
企业作业人员的防护条件极差,大部分没有任何防护措施;即使有也是用一些低质低价、防
护性能低的保护器材。现场作业人员大量被动吸入有毒有害物质。特别是采用喷涂方法时,
整个房间弥漫着油漆颗粒,对人的呼吸道和肺部危害极大。
大量研究表明,油漆涂料主要的职业危害是生产过程中调配加入的各类稀释剂、缓冲剂
(如天那水、开油水、白电油等),其主要成分为苯、甲苯、二甲苯、正己烷、丙酮、丁酮、
乙酸乙酯、异丙醇等有毒有害物质,在无防护情况下喷漆,作业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相
当高,对喷漆工人危害极大,主要侵犯神经、造血系统和肝脏,造成机体不同组织和器官的
损害。常见病症主要是以神经衰弱和上呼吸道刺激症状为主:例如流泪、咳嗽、头晕、恶心、
易疲劳、四肢无力、女性月经周期改变等。长期反复接触有毒有害物质可引起慢性中毒,其
主要损害神经系统、造血系统。临床表现为头痛、失眠,白血球持续减少、血小板减少,最
终生物再生不良或再生障碍性贫血。
涂料中的苯为无色具有特殊芳香味的液体,专家们称之为“芳香杀手”。国际癌症研究
中心已确认苯为人类致癌物之一。现在国内油漆作业已经杜绝使用苯作为溶剂,但还在使用
二甲苯。这些溶剂漆在形成涂膜的过程中,所含的苯及一些毒害性低分子化合物就会释放出
来。苯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确认为强烈致癌物质,短时间内吸入高浓度的苯可引起中枢神经
系统抑制为主的急性苯中毒。长期接触苯系混合物的工人再生障碍性贫血罹患率较高,并可
引起白血病。长期反复接触低浓度的苯可引起慢性中毒,主要是对神经系统、造血系统的损
害。轻度中毒会造成嗜睡、头痛、头晕、失眠、恶心、呕吐、胸部紧束,白血球持续减少、
血小板减少而出现出血倾向,如牙龈出血,鼻出血、皮下出血点或紫癜,女性月经量过多、
经期延长等症状。重度中毒可出现视物模糊、震颤、呼吸浅、心律不齐、抽搐和昏迷;少数
严重病例会出现呼吸和循环衰竭而死亡。
调查显示,大多数超过10年工龄的油漆工都有咳嗽、容易疲劳、头疼、胸闷、四肢无力
的症状,同时这个群体得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结核、胸膜炎等严重疾病的比例也相当
高。油漆工人存在的职业病不容忽视。
掌握油漆中毒防护措施最重要
油漆涂料,特别是作为溶剂和稀释剂的各种液体材料,会挥发刺激性、毒害人体的气体,
经常吸入这种气体,就会破坏人的机体的生理机能,并引起某些器官发生病变。有的气体和
人身皮肤接触后,可能产生皮炎、湿疹和皮肤干燥等疾病。一般规定,苯在居民住区的环境
空气中最高允许浓度为0.8mg/m3,工业企业中的工作场所的最高允许浓度为5mg/m3,否则就
会发生中毒现象。到底怎么才能有效预防油漆中毒事故的发生呢?经过笔者的调研和总结后
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充分保障油漆作业工人的职业健康安全。
1.规范油漆市场,杜绝使用假冒伪劣产品;2.改革工艺和进行技术改造,提高机械化
水平,使用低毒或无毒溶剂代替有毒或高毒溶剂,尽量使操作工人不接触和少接触含苯的有
害气体,如使用无苯油漆、低甲醛合成板,建立独立的喷漆房,使用静电喷漆、自动化淋漆
或浸漆等,会大大降低油漆的危害性;3.加大企业对职业卫生的资金投入,配备必要的防
护用具,如口罩、防毒口罩、安全护目镜或全面罩,工作场所应有洗眼装置,或橡皮手套(布
手套)、工作服、袖套、脚盖等;并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在存在上述职业病危害的作
业场所,必须安装机械通风设施,降低空气中含苯化合物的浓度,使之控制在国家卫生标准
以下;4.执行就业前体检和就业后定期体检制度,建立职业健康档案,发现就业禁忌者不
宜从事油漆工作,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性健康体检,尤其是经常接触含苯材料或可疑放射
性高的石材作业的人员应定期做血分析化验,接触粉尘的瓦工、木工应拍摄X线胸片等;5.工
作场地应有良好的通风条件,如通风条件不好,必须采取措施后方能涂刷;6.改善操作现
场环境,如红丹素类尽可能采用刷涂,少用喷涂,以减少飞沫及气体吸入人体的机会、操作
时,站在上风方向,盖紧封严涂料容器,避免气体挥发;7.教育工人增强自我防护意识,
使操作人员(包括相关人员)都能掌握有关防护知识,在作业过程中尽可能打开门窗户,加强
通风排毒。同时工人操作时应戴防毒口罩和防毒面罩,戴手套,穿好工作服,工作完成后及
时洗净身体接触油漆部位,在特殊环境下无法采取降低空气中含苯化合物浓度的作业点,工
人须使用送风式面罩;8.平时多吃些维生素高的食物,多喝开水;9.油漆工人要多学习一
些职业危害防护知识,了解一些维护自身权益的法律知识。受聘于公司的油漆工人,工作前
应该主动与公司签订劳动合同,将职业危害和防护在劳动合同中写明,并长期保存,一旦发
生了职业危害,保存的劳动合同将是重要的举证材料之一。
此外,还应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安全培训。由于很多油漆工是农民,文化素质低、流
动性大,大多对职业病浑然不知,更不会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企业应加大宣传力度,提高
油漆工的防护意识,并定期委托职业病防治院职业卫生检测中心进行现场空气采样和检测,
一旦毒害物浓度超过标准值,立刻实施整改。有关部门应加强对用人单位的监督管理,对超
标单位限期整改。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如果企业不提供相应措施,可以给予警告、
罚款、关闭等处罚。
内容标签:油漆,职业危害
文章来自来自南粤安全文化网
http://www.nyaqwh.com/dissertation/detail.aspx?id=5462
HTTP://www.nyaqw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