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源 羟考酮在全身麻醉中的临床作用
- 格式:pdf
- 大小:124.04 KB
- 文档页数:6
对比分析羟考酮与舒芬太尼在乳腺癌手术全身麻醉中的应用效果王晓娟; 秦岭; 韩明【期刊名称】《《贵州医药》》【年(卷),期】2019(043)011【总页数】2页(P1732-1733)【关键词】乳腺癌根治术; 全身麻醉; 羟考酮; 舒芬太尼; 麻醉效果; 镇痛; 镇静; 安全性【作者】王晓娟; 秦岭; 韩明【作者单位】渭南市妇幼保健院麻醉科陕西渭南714000; 渭南市妇幼保健院外科陕西渭南71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9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乳腺癌手术患者手术范围大,围手术期的痛疼使患者产生强烈的应激反应[1]。
羟考酮可在围术期不同时期发挥镇痛镇静作用,目前临床对于羟考酮用于乳腺癌根治术中的麻醉镇痛效果研究较少[2],本方案对比分析乳腺癌根治术常用的舒芬太尼和羟考酮的麻醉镇痛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行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羟考酮组和舒芬太尼组,各50例。
羟考酮组年龄(54.52±7.93)岁;体质量(63.52±7.42) kg,体质量指数(23.62±3.68) kg/m2,乳腺癌临床分期:Ⅰ期7例,ⅡA期14例,ⅡB期17例,ⅢA期12例,美国麻醉医师评级(ASA):Ⅰ级19例,Ⅱ及31例。
手术方式:改良乳腺癌根治术35例,保乳术15例。
舒芬太尼组年龄(54.54±7.95)岁;体质量(63.49±7.47) kg,体质量指数(23.59±3.67) kg/m2,乳腺癌临床分期:Ⅰ期8例,ⅡA期13例,ⅡB期18例,ⅢA期13例,美国麻醉医师评级(ASA):Ⅰ级18例,Ⅱ及32例。
手术方式:改良乳腺癌根治术34例,保乳术16例。
纳入标准:(1)患者均符合《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5版)》[3]中乳腺癌诊断标准,并符合手术治疗指征;(2)年龄18~65岁;(3)患者ASA分级≤Ⅱ级;(4)认知功能正常;(5)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
羟考酮与舒芬太尼对宫腔镜手术患者术后恢复质量QoR-40的影响引言宫腔镜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技术,对于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子宫肌瘤和不孕不育等疾病有着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手术后的恢复质量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手术效果。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止痛药物包括羟考酮和舒芬太尼,它们可以有效缓解术后的疼痛,并且对患者的术后恢复也有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羟考酮与舒芬太尼对宫腔镜手术患者术后恢复质量QoR-40的影响,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科学的药物选择依据,以提高患者的术后恢复质量。
羟考酮与舒芬太尼的药理作用羟考酮是一种强效的合成阿片类药物,其主要作用是通过与中枢神经系统的阿片受体结合,产生止痛、镇痛的效果,同时也会引起一定的麻醉和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
舒芬太尼是一种合成的阿片受体激动剂,具有较快的起效时间和较短的作用时间,主要用于术中和术后镇痛。
它具有较好的止痛效果,并且对呼吸系统的抑制作用相对较小。
羟考酮与舒芬太尼的临床应用在宫腔镜手术中,羟考酮和舒芬太尼常被用于术前麻醉和术后镇痛。
羟考酮通过口服或静脉注射的方式给药,能够快速缓解患者的术后疼痛,同时还能够减轻术后的焦虑和紧张情绪。
舒芬太尼多数情况下通过脊麻或静脉输注,其镇痛作用持续时间短,能够使患者迅速从麻醉状态中苏醒,并且减少术后恶心和呕吐的发生率。
羟考酮与舒芬太尼对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宫腔镜手术后,患者的术后恢复质量是评价手术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
QoR-40是一种评价术后恢复质量的常用量表,包括五个维度:身体状态、休息/睡眠、情感状态、认知状态和术后恢复情况。
研究发现,羟考酮和舒芬太尼对患者的术后恢复质量有不同的影响。
一些研究表明,使用羟考酮镇痛的患者在术后恢复质量方面表现出更好的结果。
羟考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术后的疼痛和焦虑情绪,促进患者身体的快速康复。
羟考酮还具有镇静和安抚的效果,有利于患者的休息和睡眠质量,从而提高了患者在认知状态和情感状态上的表现。
·21·2020年第4卷第4期2020 V ol.4 No.4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Modern Medicine and Health Research□临床研究/Clinical Research羟考酮与芬太尼对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患者生命体征的影响与安全性分析吴祥弟(贵州六盘水安琪儿妇产医院妇产科,贵州 六盘水 553002)摘要:目的 分析羟考酮与芬太尼对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患者生命体征的影响与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贵州六盘水安琪儿妇产医院收治的50例需行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患者的临床资料,按麻醉药物不同分为观察组(用羟考酮麻醉)与对照组(用芬太尼麻醉),各25例。
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麻醉后及气管插管时的生命体征;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 、12 、24 h 的V AS 评分;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后24 h 内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与麻醉前比,麻醉后至气管插管时,两组患者SBP 、DBP 、HR 、SPI 均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且麻醉后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气管插管时,观察组患者HR 显著低于对照组;与术后6 h 比,术后12 ~ 24 h 观察组患者V AS 评分呈显著降低趋势,且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24 h 对照组显著降低;麻醉后24 h 内,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 < 0.05)。
结论 对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患者进行麻醉时,羟考酮与芬太尼均能抑制生命体征剧烈波动,可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选择合理的麻醉药,但羟考酮安全性更高,镇痛效果更好。
关键词:羟考酮;芬太尼;全身麻醉;气管插管中图分类号:R61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3718.2020.04.0021.03作者简介:吴祥弟,大学专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临床麻醉。
麻醉镇静药物可减轻患者全身麻醉后气管插管造成的不良反应,临床通常使用羟考酮与芬太尼进行麻醉,以缓解气管插管带来的伤害性刺激,减轻不良反应。
盐酸羟考酮防治瑞芬太尼全身麻醉爆发痛的临床观察目的觀察盐酸羟考酮与舒芬太尼在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中防治瑞芬太尼术后爆发痛的比较研究。
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羟考酮组(Q组)和舒芬太尼组(S组)及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每组20例。
冲洗止血时停用七氟烷和顺式阿曲库铵,缝皮时停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同时对Q组患者静脉注射羟考酮注射液0.1 mg/kg,对S组患者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1 μg/kg,对C组患者静脉注射等量0.9%生理盐水。
观察三组患者缝皮结束(T0)、拔管时(T1)、拔管后5 min(T2)、15 min(T3)、30 min(T4)的MAP、HR以及T1至T4时间的视觉模拟评(V AS)评分,记录患者恶心呕吐、嗜睡、烦躁、呼吸抑制等并发症及追加的镇痛药量。
结果Q组与S组的MAP值,HR值及V AS评分在T1至T4四个时间点均低于C组,Q组MAP值及HR值在T2及T3时间低于S组,Q组恶心呕吐发生率高于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Q组及S组在镇痛追加及烦躁明显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手术结束时静脉注射0.1 mg/kg 羟考酮能够有效防治瑞芬太尼麻醉后的术后爆发痛和痛觉过敏,羟考酮镇痛效果良好且不影响苏醒质量,无呼吸抑制发生,是用于腔镜宫颈癌根治术后安全有效的镇痛方法,但要注意不良反应恶心呕吐的发生,临床应用需提前预防。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effect of oxycodone hydrochloride and sufentanil in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postoperative breakthrough pain after using remifentanil in laparoscopic radical hysterectomy. Methods 60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Oxycodone group(Q group),sufentanil group (S group)and saline control group(C group),with 20 cases in each group. Sevoflurane and cisatracurium were discontinued during hemostasis by washing. Propofol and remifentanil were discontinued when suturing the skin,and meanwhile,patients in group Q,group S and group C were given oxycodone of 0.1 mg/kg,sufentanil of 0.1 μg/kg,and the same amount of 0.9% normal saline through intravenous injection,respectively. At the end of the skin suture(T0),at the time of extubation(T1),5 min(T2),15 min(T3)and 30 min(T4)after extubation,we observed MAP,HR and the visual analogue scale(V AS)from T1 to T4 of the three groups,and recorded nausea and vomiting,somnolence,dysphoria,respiratory depression and other complications and additional dose of analgesics. Results The MAP,HR and V AS scores from T1 to T4 of group Q and group 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group C;the MAP and HR values at T2 and T3 of group Q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group S,and the incidence of nausea and vomiting of group Q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group S(P<0.05). The additional dose of analgesics and dysphoria of group Q and 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group C(P<0.01). Conclusion Intravenous injection of oxycodone with 0.1 mg/kg at the end of surgery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the postoperative breakthrough pain and hyperalgesia after remifentanil anesthesia. Oxycodone has good analgesic effect without affecting the quality of reviving and with no respiratory depression. It is a safe and effective method for analgesia after laparoscopic radical hysterectomy.However,it is necessary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occurr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such as nausea and vomiting and should be prevented in advance.本研究比较了羟考酮和舒芬太尼在妇科恶性肿瘤腔镜术后防止瑞芬太尼爆发痛的镇痛优势和临床副作用。
羟考酮应用于临床麻醉及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研究发表时间:2017-09-13T10:44:31.873Z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2期作者:王冠刘洁(通讯作者)[导读] 对于全麻手术患者应用羟考酮,可以有效缩短患者的麻醉恢复时间,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辽宁大连 116023摘要:目的探讨羟考酮应用于临床麻醉及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在全麻下行手术的11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
对照组术中采用舒芬太尼麻醉,术后采用舒芬太尼镇痛;观察组术中采用羟考酮麻醉,术后采用羟考酮镇痛。
比较两组的临床麻醉及术后镇痛效果。
结果观察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以及拔除气管导管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2、12、24h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针对全身麻醉手术的患者使用羟考酮,可有效缩短麻醉恢复的时间,减轻了患者术后疼痛的程度,临床麻醉效果和术后镇痛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舒芬太尼;羟考酮;麻醉;镇痛对患者进行手术时,患者体内炎性介质、组胺、缓激肽等物质会被释放出来,使患者产生强烈的疼痛感,从而增加外科手术的难度。
为了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对其给予麻醉及术后镇痛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临床常用的麻醉及镇痛药物有阿片类和非阿片类药物,舒芬太尼和羟考酮是鸦片类药物,具有镇静、镇痛的效果。
本文中我院采用羟考酮应用于临床麻醉和术后镇痛,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现详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在全身麻醉下行手术治疗的11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接受全身麻醉,自愿参与本次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常规检查均正常。
排除标准:术前检查有心肺功能异常和肝肾功能异常者;有高血压病史、严重窦缓病史或精神疾病史等;对麻醉及术后镇痛药物过敏者。
将11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例,其中观察组中,男28例,女27例,年龄36~67岁,平均年龄(45.7±7.1)岁;对照组中,男29例,女26例,年龄35~66岁,平均年龄(46.3±7.0)岁。
羟考酮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全身麻醉患者临床效果的评价王从军;张运淳【期刊名称】《中外医学研究》【年(卷),期】2022(20)16【摘要】目的:探讨羟考酮与舒芬太尼分别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全身麻醉患者的价值。
方法:选取太和皖北医院2019年1月-2021年6月收治的70例全身麻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
观察组采用羟考酮麻醉,对照组采用舒芬太尼麻醉。
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和苏醒时间,观察两组患者术后30 min(T;)、4 h(T;)、12 h(T;)VAS疼痛评分及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及苏醒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T;、T;时刻的疼痛评分低于T;时刻(P<0.05),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T;、T;、T;时刻的疼痛评分较低(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相比于舒芬太尼,羟考酮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全身麻醉患者中的镇痛作用显著,缓解患者的手术切口疼痛,还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总页数】5页(P145-149)【作者】王从军;张运淳【作者单位】太和皖北医院;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1【相关文献】1.羟考酮注射液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观察2.盐酸羟考酮注射液用于全身麻醉患者术后镇痛的前瞻性、对照性研究3.羟考酮用于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观察4.羟考酮用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老年患者喉罩全身麻醉的效果5.不同剂量羟考酮用于眼科手术患者全身麻醉的效果比较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羟考酮用于全身麻醉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的镇痛效果观察 张胧兮;王胜春;李航;蔡铠懋 【期刊名称】《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年(卷),期】2017(10)29 【摘 要】目的观察羟考酮用于全身麻醉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医院进行全身麻醉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102例,均采用七氟醚维持麻醉,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观察组给予羟考酮镇痛,对照组给予芬太尼镇痛。2组均在手术缝皮时停用七氟醚并给药,观察比较2组拔管时间,拔管时的躁动情况、心率变化,术后不同时间运动时的疼痛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呼吸抑制评分。结果 2组患者拔管时间、拔管时躁动发生情况及心率变化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3、6、12 h运动时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术后24 h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84%,低于对照组的23.53%(P<0.05)。观察组呼吸抑制评分为(1.87±0.51)分,低于对照组的(2.32±0.65)分(P<0.01)。结论羟考酮用于全麻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镇痛效果较好,呼吸抑制及恶心呕吐等药物不良反应较少。
【总页数】2页(P55-56) 【作 者】张胧兮;王胜春;李航;蔡铠懋 【作者单位】厦门长庚医院麻醉科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R656.8 【相关文献】 1.羟考酮与芬太尼用于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后的镇痛、镇静效果和安全性比较2.羟考酮与吗啡超前镇痛用于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效果的观察3.盐酸羟考酮用于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术后镇痛效果观察4.羟考酮与舒芬太尼用于腹腔镜辅助全子宫切除术术后镇痛的效果比较5.羟考酮与芬太尼用于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后镇痛效果及气道反应比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盐酸羟考酮注射液对全身麻醉者术后镇痛效果的研究刘刚;陈燕【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年(卷),期】2016(014)020【摘要】目的探讨盐酸羟考酮注射液在全身麻醉者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需要进行腹部手术的患者100例,将所有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研究组术后采用盐酸羟考酮注射液进行镇痛,对照组术后采用吗啡注射液进行镇痛,比较两组患者的不同时间点的VAS 评分、不良反应及镇痛补救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随着时间的点增加,VAS评分不断减小,同时两组在各时间点的VAS评分点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0%(11/50),明显低于对照组8.0%(4/50)(P<0.05);对照组患者接受补救镇痛的发生率为(28.0%)明显高于观察组(10.0%)(P<0.05).结论盐酸羟考酮对于全身麻醉者术后镇痛方面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供在临床参考.【总页数】2页(P138-139)【作者】刘刚;陈燕【作者单位】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02;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14【相关文献】1.骶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对阴道前后壁修补术后镇痛效果的临床研究 [J], 范天仁;田刘军;周楠;郭晖2.不同剂量盐酸羟考酮注射液对全身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应激反应的影响 [J], 戴转云;李有武;王峥;万仑;詹育成;汪燕3.盐酸羟考酮注射液不同给药方式单侧甲状腺瘤切除术后镇痛效果 [J], 张艳红;陈凤荣;郭鸿;李璐璐;程宏霞4.盐酸羟考酮注射液用于全身麻醉患者术后镇痛的前瞻性、对照性研究 [J], 苏亮;朱佳琦;薛洋;段立波5.盐酸羟考酮注射液在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全身麻醉苏醒期中镇痛效果观察 [J], 刘战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羟考酮在全身麻醉诱导中的临床作用【摘要】目的探究羟考酮在全身麻醉中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全身麻醉患者,按照麻醉药物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右美托咪定进行镇痛治疗,治疗组采用羟考酮进行镇痛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C1),诱导后(C2),气管插管后(C3),拔管时刻(C4),拔管后(C5)的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心率(HR)的指标、患者不反应发生率,疼痛症状评分,躁动症状评分,自主恢复时间和意识恢复时间。结果治疗组在C3、C4、C5时的DBP、SBP、HR明显低于对照组,不反应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疼痛症状评分和躁动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自主恢复时间和意识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右美托咪定对羟考酮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具有较好的镇静和镇痛作用,较好的保护心血管,对冠心病患者手术全身麻醉治疗提供较好的依据,安全性高。【关键词】羟考酮;全身麻醉;临床作用Clinicaleffectofoxycodoneintheinductionofgeneralanesthesia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clinicaleffectofoxycodoneundergeneralanesthesia.MethodsMarch2015~March2016inourhospitaltreated90casesofpatientswithgeneralanesthesia,accordingtodifferentanestheticdrugsintothetreatmentgroupandthecontrolgroupof45patientsinthecontrolgroupweregivendexmedetomidineanalgesictreatmentgroupusingoxycodoneanalgesictherapy.Comparisonoftwogroupsofpatientsbeforeinductionofanesthesia(C1),afterinduction(C2),afterintubation(C3),extubationtime(C4),afterextubation(C5)diastolicbloodpressure(DBP),systolicbloodpressure(SBP),heartrate(HR)indicators,patientsdonotreactincidenceofpainscores,restlessnesssymptomscore,autonomousrecoverytimeandrecoverytimeofconsciousness.ThetreatmentgroupinC3,C4,DBPC5when,SBP,HRwassignificantlylowerthanthecontrolgroup,theincidenceofnon-reactivethanthecontrolgroup,painscoresandrestlessnesssymptomscoresthanthecontrolgroup,independentrecoverytimeandrecoveryofconsciousnessshorterthanthecontrolgroup,thedifferencewassignificant(P<0.05),statisticallysignificant.Conclusiondexmedetomidinesetofoxycodoneinpatientswithgeneralanesthesia,hasagoodsedativeandanalgesiceffects,bettercardiovascularprotection,thesurgicaltreatmentofcoronaryheartdiseasepatientsundergeneralanesthesiatoprovideabetterbasisforsafety.【Keywords】oxycodone;generalanesthesia;clinicaleffect全身麻醉是为了保障手术安全,使患者更好的与医生进行配合,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1]。现就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全身麻醉患者进行对照研究,现将研究内容汇报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全身麻醉患者,按照麻醉药物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男20例,女25例,年龄范围45~89岁,平均(78.1±36.3)岁,病程范围0.6~4年,平均(0.8±3.6)年;治疗组,男26例,女19例,年龄范围43~86岁,平均(75.1±35.3)岁,病程范围1.2~5年,平均(1.0±4.6)年。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上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1.2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右美托咪定进行镇痛治疗,剂量:0.5μg/(kg·h),在10min内进行注泵注,插管,严密观察患者DBP、SBP、HR变化情况,治疗组采用羟考酮进行镇痛治疗,初始剂量:5mg/1次,间隔12小时,用药剂量可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酌情调整,最大剂量不超过200mg[2]。1.3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C1),诱导后(C2),气管插管后(C3),拔管时刻(C4),拔管后(C5)的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心率(HR)的指标、患者不反应发生率,疼痛症状评分,躁动症状评分,自主恢复时间和意识恢复时间不良反应表现在,呼吸抑制,心动过缓,低血压等。舒张压:正常值〈140/90mmHg;收缩压:正常值〈140/90mmHg;心率:正常值平均在75次/min;疼痛症状评分,躁动症状评分的总分值是10分,小于5分为改善较差,5~8分为改善良好,大于等于8分为改善好[3]。1.4统计学方法应用软件SPSS11.0对两组的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P<0.05时表示数据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指数中麻醉诱导前(C1),诱导后(C2),气管插管后(3),拔管时刻(C4),拔管后(C5)的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心率(HR)的指标,疼痛症状评分和躁动症状评分,自主恢复时间和意识恢复时间为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进行结果数据的表示,数据结果对比采用t检验,结果指数中为患者不反应发生率为计数资料,采用x2进行检验。2结果2.1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C1),诱导后(C2),气管插管后(3),拔管时刻(C4),拔管后(C5)的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心率(HR)的指标,详见表1。表1两组患者在各个时间段DBP、SBP、HR的指标变化情况[X±S(n=45)]
时间段对照组治疗组DBPSBPHRDBPSBPHR
C167.8±11.2127.3±25.166.1±8.366.2±12.3126.1±24.766.4±8.7
C261.3±10.3100.8±15.254.7±8.460.2±11.9102.1±15.453.4±7.5
C387.5±93.4139.1±27.876.9±8.668.4±11.07123.6±22.763.1±7.7
C489.2±10.5141.2±29.982.1±7.872.5±11.2128.4±24.573.1±6.7
C586.9±10.0143.1±29.963.8±5.9165.9±9.98119.8±22.365.1±6.8注:治疗组的DBP、SBP、HR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2.2比较两组患者不反应发生率对照组患者出现呼吸抑制2例,心动过缓2例,低血压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是13.33%;治疗组患者出现呼吸抑制0例,心动过缓0例,低血压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是2.2%,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2.3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症状评分和躁动症状评分两组患者的疼痛症状和躁动症状都有所缓解,但是,治疗组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详细内容下图表2所示。表2两组患者的疼痛症状评分和躁动症状评分[X±S]组别例数疼痛症状评分躁动症状评分对照组454.65±6.734.23±6.78治疗组458.24±9.778.77±9.89注:治疗组的疼痛症状评分和躁动症状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2.4比较两组患者自主恢复时间和意识恢复时间两组患者的自主恢复时间和意识恢复时间有一定的差异,详细内容下图表3所示。表3两组患者自主恢复时间和意识恢复时间[X±S/h]组别例数自主恢复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对照组4518.3±23.416.7±21.7治疗组4515.8±18.614.6±16.5注:治疗组患者的自主恢复时间和意识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3讨论全身麻醉手术一般是指利用麻醉药物,患者通过呼吸道、静脉或者肌肉注射进入体内,抑制中枢神经;即患者会出现,神志模糊、疼觉丧失、反射抑制和骨骼肌松弛等,其药物浓度对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具有较大的联系,浓度越大,抑制能力就越强,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具有较大的灵活性。临床上为使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