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净化中心 QCC活动成果汇报
- 格式:pptx
- 大小:1.02 MB
- 文档页数:38
护士血液净化科工作总结(热门20篇)今年是我参加工作的第一年,我在院领导及护士长的关心和直接领导下,本着“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一切为病人”的服务宗旨,较好的完成了院领导布置的各项护理工作,熟练地掌握了各项临床操作技能,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自今年3月进入本院参加工作以来,在这不足一年的实践学习,感觉要想将以前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临床工作相结合,就必须在平时的工作中,一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并多请教带教老师,另一方面利用业余时间刻苦钻研业务,体会要领。
外科手术病人相对较多,也就学到了术前术后的相关知识。
术前准备有心理疏导和肠道准备、饮食指导。
术后生命体征监测、切口观察、协助咳嗽排痰、观察输液量及输液速度、各种引流管的护理、尿管的护理、饮食护理以及术后并发症观察和护理等等。
在日常工作中,就要求我们更耐心地去与她们交流与沟通,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护理质量,让病人信任我们工作。
由于外科的节奏比较快工作比叫忙。
琐碎。
记得刚到外科时我还不适应,为了搞好工作,服从领导安排,我不怕麻烦,向老师请教,向同事学习,自己摸索,在短时间内便比较熟悉了外科的工作。
了解了各班的职责明确了工作的程序,方向,提高了工作能力,在具体的工作中形成了一个清楚的工作思路,能够顺利的开展工作并熟练圆满地完成本职工作。
通过近一年的学习,除熟悉了科室的业务知识外,我还很注意护士职业形象,在平时工作中注意文明礼貌服务,坚持文明用语,工作时仪表端庄、着装整洁、发不过肩、不浓妆艳、不穿高跟鞋、响底鞋、礼貌待患、态度和蔼、语言规范。
认真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其法律法规,积极参于医院组织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学习活动,丰富了法律知识,增强了安全保护意识。
在护士长积极认真指导下,我在很多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和提高,平时坚持参加科室每周五的业务学习,护理人员三基训练,在近一年的工作中,能始终坚持爱岗敬业,贯彻“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服务理念,提高了自身素质及应急能力。
血液净化中心工作总结自2024年6月17日医院正式成立血液净化中心至今,在院领导及护理部的关心支持下,在科内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较好的完成了科室的各项工作任务,无医疗差错及不良事件发生,现将工作总结如下:一、工作开展情况:血液净化中心2024年完成肾内科及血透室变更登记,并通过现场审核;经过紧张的筹备阶段,于6月17日,武汉市金银潭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正式开科。
筹备期间,我们克服了诸多困难,从设备调试、人员培训到环境布置,每一步都凝聚了团队的心血。
正式开科后,我们迅速进入工作状态,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血液净化服务。
目前,血液净化中心有医生2名,护士6名,形成了一支专业、高效的医疗团队。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注重团队协作,定期开展业务学习和技能培训,医护人员上岗证考试通过率100%。
中心现开放透析机10台,IQ-21一台,均经过严格的质量检测和日常维护,确保了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患者的安全。
我们建立并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应急预案,定期对设备进行巡检和保养,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在服务方面,我们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不断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质量。
通过设立患者意见箱、开展满意度调查等方式,积极听取患者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工作。
自6月17日,血液净化中心运行以来,共完成血液净化治疗626台(6月17日至10月31日),为住院患者提供血液透析100余人次,8月1日开始开展人工肝治疗,共完成18台(8月至10月)。
二、工作亮点:1、我中心积极开展了多种血液净化治疗及手术,除了常规的血液透析外,我们还开展了血液滤过、血液灌流、血浆吸附、血浆置换等多种血液净化治疗技术;同时,我们还成功开展了动静脉内瘘成型术、半永久静脉置管术及拔管术,进一步提升了医院的医疗服务能力,扩大了医院在专科领域的影响力。
2、解决特殊感染性疾病患者无处透析的困境:血液净化中心自成立以来,特别注重为特殊感染性疾病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血液透析服务,通过严格的消毒隔离措施,并且针对不同阳性透析治疗区的管理,针对不同病种,制定不同防护级别,相对固定护理人员,避免交叉感染,确保患者安全,从而解决了这部分患者无处透析的难题。
血液净化中心调研报告血液净化中心调研报告调研日期:YYYY年MM月DD日调研地点:XXX市血液净化中心一、调研目的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了解血液净化中心的运作方式、服务质量以及对患者的影响,为改进和提升血液净化中心的工作提供参考。
二、调研内容1. 中心概况调研人员首先了解了血液净化中心的规模和设施情况。
该中心拥有先进的血液净化设备,并设置了多个血液净化床位。
同时,中心还设有休息室和咖啡厅,为患者提供良好的休息环境。
2. 服务流程调研人员观察了患者的就诊流程和服务质量。
患者在到达中心后,首先进行登记和支付相关费用。
随后,他们将被引导到相应的座位进行血液净化治疗。
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进行监护和记录重要指标,确保患者安全。
治疗结束后,患者可以休息片刻后离开中心。
3. 设施设备调研人员对血液净化设备和医疗设施进行了检查。
他们发现设备维护良好,运行正常。
同时,中心还设有紧急设备和药物储备,以应对突发情况。
4. 患者满意度调查调研人员还通过面对面采访的方式,对部分患者进行了满意度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患者对血液净化中心的服务表示满意,认为医务人员态度良好、治疗效果显著。
三、问题与建议1. 部分患者反映,在等待治疗座位的过程中时间较长。
建议中心增加治疗座位数量,以提高患者的就诊效率。
2. 有患者表示,在治疗过程中存在不适感,希望医护人员能够提供更多关心和疼爱。
建议中心加强对患者的心理关怀,增加对他们的安抚和关注。
3. 有患者反映,在治疗结束后,中心的休息环境相对较差。
建议中心改善休息室的设施,提供更加舒适的环境给患者。
四、总结通过对血液净化中心的调研,我们了解到该中心的设施和服务都达到了较高水平,并受到了患者的一致好评。
但是也发现了部分问题存在,需要中心进一步改进。
我们相信通过中心的努力和改进,将会取得更好的效果,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血液净化调研报告总结第1篇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以安全为重心,以患者满意为目标”的方针,通过开展以“合理用药,规范诊疗,提高质量,保障安全”为主题的医疗质量安全月活动,进一步提高我院医务人员对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的认识,达到增强质量意识、安全意识、规范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提高合理用药,规范诊疗行为,增强医疗质量管理和控制,建立长效工作机制,保障医疗质量持续提高。
血液净化调研报告总结第2篇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与沟通能力。
继续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时刻抓学生安全不放松。
继续协助教研组长抓好本年级的教学工作,将课堂落到实处。
鼓励级组老师积极参加业务学习,多听示范课,多上公开课。
积极开展丰富的师生活动,培养级组师生的凝聚力与集体荣誉感。
经过一学期的努力,年级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遇学生犯错误,有时比较急躁,和一部分学生沟通时间较少;有的老师教学方法需改进,要与时俱进学习新的教育教学方法;与家长沟通较少等。
这些问题,我们会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改进,争取做得跟好。
敬礼!述职人:xxx20xx年x月x日血液净化调研报告总结第3篇1、对医疗设备专人负责,定期保养,及时维护,保证机器正常工作。
对于故意损害机器或责任心不到位致机器损害的,根据损害价值赔偿。
2、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保证检验检查结果正确。
对玩忽职守致报告结果不正确者,每发现一次罚款20元。
认真填写报告单及登记,对原始材料妥善保管,对出示虚假报告或遗漏原始材料所致纠纷,每份罚当事人20元。
20xx年已经接近尾声,逝去的时光已成为历史,属于我们的只有今天,我们能把握的也只有今天!我们要学会在顺境中感恩和体会幸福,在逆境中成熟和坚强!学会用激情创造灿烂,使我们的生命更加精彩。
失败不是成功之母,失败之后的总结才是成功之母。
现就一年来工作情况向各位领导及同事们工作述职如下,不到之处,请领导和同事们批评、指正。
血液净化中心实施 PDCA循环管理的应用效果及满意度分析【摘要】目的:探讨血液净化中心实施PDCA循环管理的应用效果及满意度分析。
方法:2017年9月到2020年9月院收治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通过电脑分组法将其分为参照和观察组,各30例。
参照组实施常规管理,观察组接受PDCA循环管理,研究分析两组患者的应用效果和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参照组,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病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效果满意度高于参照组,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血液净化中心实施PDCA循环管理可以提高治疗的效果,降低了病发的概率,减少纠纷发生,具有很高的医学价值,是值得推广和应用的。
【关键词】血液净化中心;PDCA循环管理;应用效果血液净化用于治疗急性或者慢性的肾病,属于一种替代治疗,在长期治疗的过程中患者会面临着一些过激反应,从而改变患者的生活方式,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产生较大的影响[1]。
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了紧张、恐惧、抑郁、消极、冷漠、急躁等各种类型的生活态度,进行PDCA循环管理,能够有效排解患者的不良情绪,使患者能够更加主动的配合临床医师的治疗工作,提高治疗效果,促进身体的恢复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为此,我院在2017年9月到2020年9月对患者进行PDCA循环管理,提高了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减少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治疗效果满意度。
可供医护人员以及患者参考,具体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9月到2020年9月我院收治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通过电脑分组法将其分为参照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
参照组患者男性22例,女性为8例,平均年龄为(38.2±2.4)岁。
观察组患者男性19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为(37.6±1.4)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
纳入标准:患者及其家属与我院已经签署知情同意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