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衰正常尿液的渗透压
- 格式:ppt
- 大小:6.33 MB
- 文档页数:36
人体正常渗透压正常值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人体的正常渗透压是指细胞内外液体中溶解物质浓度的平衡状态。
正常细胞对周围环境有一个稳定的渗透压,保持水的进出以维持细胞的正常功能。
人体内外液体中的渗透压主要受到离子和蛋白质的影响,其正常值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人体的正常渗透压范围在280-300mOsm/kg之间,其中血浆的渗透压大约在280-295mOsm/kg之间,细胞内的渗透压约为280mOsm/kg。
当人体的渗透压超出正常范围时,会导致细胞内外液体的紊乱,影响细胞的生理功能,甚至引起疾病。
血液渗透压是人体内液平衡的一个重要指标。
当人体受到脱水、出血等因素影响时,血液中的溶质浓度增加,血浆渗透压升高。
此时,肾脏会释放抗利尿激素,使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增加,帮助体内维持正常的血液渗透压。
在临床上,测定体液渗透压可用于评估患者的水电解质平衡状态。
在急性肾损伤、心力衰竭等疾病中,患者的血浆渗透压会出现异常增高,提示出现水电解质失衡的情况,需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渗透压还可用于评估溶液的渗透性,指导临床静脉输液的类型和速度。
维持人体正常渗透压有赖于细胞对渗透压的调节机制。
细胞通过调节膜上的离子通道、泵等机制,控制细胞内外液体中的溶质和溶剂的平衡,保持细胞内外液体的渗透压平衡。
人体还依靠组织器官如肾脏、肝脏等调节细胞外液体的渗透压,维持整体水电解质平衡。
人体的正常渗透压是维持细胞生理功能和水电解质平衡的重要指标。
在临床实践中,监测和调节人体的渗透压水平是确保正常生理功能的关键,有助于及时发现和处理水电解质紊乱的情况,保障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2000字】第二篇示例:人体正常渗透压正常值是指体内维持渗透压平衡的一个重要指标。
正常的渗透压水平对于维持人体内外环境的稳定和正常的代谢功能非常重要。
人体正常渗透压的范围是多少呢?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
人体的正常渗透压范围一般为280-295mOsm/kg。
渗透压是一种衡量溶液浓度的指标,通常用毫摩尔每升(mOsm/L)或者毫摩尔每千克(mOsm/kg)来表示。
心脏学公式体循环阻力体循环阻力(dyne×sec)/cm5=80×(MAP-RAP)/C.O.MAP=平均动脉压RAP=右心房压C.O.=心输出量正常值=900-1300(dyne×sec)/ cm5平均动脉压(MAP)MAP(平均动脉压)=舒张压+[1/3(收缩压-舒张压)]心输出量心输出量(L/min)=BSA=体表面积(M2)Hb=血红蛋白(g/100ml)SaO2&SvO2=动脉血氧饱和度—静脉血氧饱和度。
心脏指数是心输出量以个体为单位计算的心脏指数=心输出量/体表面积(L/min/M2)总外周血管阻力(SVR)SVR=(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心排出量×80正常值为100-130kpa.s/L杜克平板测验分数=未出现心绞痛:测试持续时间(min)-5.0×最大ST段下降(mm)持续心绞痛:测试持续时间(min)-5.0×最大ST段下降(mm)-4.0×1测试因心绞痛中止:测试持续时间(min)-5.0×最大ST段下降(mm)-4.0×2风险级别:高风险:杜克平板实验分数<-5高风险:杜克平板实验分数>10校正的QT间期=测量的QT间期(sec)÷sqrt(R-R间期)正常值:校正的QT间期不应该超过:0.45(婴儿<6个月)0.44(儿童)0.425(青少年和成人)2DO2=1.34×[SaO2(动脉血氧饱和度)×Hb(血红蛋白)]×CO×102VO2=1.34×[(CaO2(动脉血氧含量)×CvO2(静脉血氧含量))×CO×10CaO2=1.34×SaO2×HbCvO2=1.34×SvO2×Hb氧耗量(ml/min)=心输出量(C.O.)×(13×Hgb)×(SaO2-SvO2)S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vO2=静脉血氧饱和度正常值=110-160ml/min/M2若平均体表面积为1.73M2,则正常值=190-275ml/min肺脏学公式22PaCO2=0.863×VCO2/VAVCO2为CO2排出量(ml/min)Va为每分钟肺泡通气量(L/min)0.863为使气体容量(ml)变为Kpa(mmHg)的转换因子2坐位:P a O2=104.2-0.27×年龄仰卧位:P a O2=103.5-0.42×年龄2C a O2=0.003×P a O2+1.34×S a O2×Hb2S a O2=HbO2÷(HbO2+Hb)×100%HbO2是血红蛋白结合的氧量急性肺损伤的氧合指数=动脉血氧分压/吸入气氧分数氧合指数<300,诊断为急性肺损伤(ALI)氧合指数<200,诊断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2(1)吸入气氧分压P I O2=(大气压—P H2O)×吸入氧浓度%(2)肺泡气PO2(P A O2)=P I O2—PCO2×1.25(3)肺泡动脉氧分压差(P(A-a)O2)=P A O2—P a O2将(2)的结果代入(3)中即可得P(A-a)O2肺泡氧分压(P a O2)(mmHg)=[F I O2(%)×(大气压-PH2O)]-(P a CO2×1.25)] F I O2=吸入气浓度(%)P H2O=气道水蒸气压力,通常为6.3Kpa,即47mmHgP a C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肺顺应性(Cdyn)=潮气量÷(最大气道压-呼气末正压)肾脏学公式3尿HCO3-排泄率=[尿HCO3—(mmol/L)×血肌酐(umol/L)]÷[血浆HCO3—(mmol/L)×尿肌酐(umol/L)]×100ERPF=(尿液PAH浓度×尿量)÷血浆PAH浓度(mi/min)C osm =(U osm×V)÷P osm(ml/min)其中V为每分钟尿量U osm为尿渗透压,正常成人尿渗透压600-1000 mOsm/kg.H2O,平均为800 mOsm/kg.H2OCockcroft公式Ccr=(140-年龄)×体重(kg)/72×Scr(mg/dl)(男性)Ccr=(140-年龄)×体重(kg)/85×Scr(mg/dl)(女性)Durate公式该公式与实测Ccr相关性较好,且不需测体重,更适合于危重病人。
尿渗透压正常值是多少
体检的时候,需要进行血液常规,以及尿液常规的检查,通过这些检查,可以与正常人的数值做比较,通过数值来反应自己的身体是否出现了一些状况。
尿渗透压是其中的一个项目。
很多人不知道其中的原理和正常数值,下面我们就了解一下尿渗透压正常值是多少。
最大范围40~l400mmol/L,一般600~1000mmol/L。
尿渗透压临床意义:
异常结果降低主要见于肾浓缩功能严重受损的疾病,如慢性肾盂肾炎、多囊肾、慢性肾功能衰竭、尿崩症、尿路梗阻性肾病变、尿酸性肾病变、急性肾小管功能障碍和原发性肾小球病变等。
升高见于高热、脱水、心功能不全、急性肾炎、周围循环不良、腹泻、肾淤血等。
需要检查的人群有高热、脱水、心功能不全等症状或其他泌尿功能障碍症状的人群。
尿渗透压介绍:
尿渗透量浓度又称尿渗透量、尿渗量,是指肾脏排泄尿内全部溶质的微粒总数量,如电解质、尿素、糖类、蛋白质等。
尿渗透量测定比尿相对密度测定更能确切地反映肾脏的浓缩功能。
肾脏是通过对尿液浓缩或稀释作用来达到调节体液渗透量的平衡。
尿渗透量浓度反映肾脏对溶质和水相对排泄速度,不受溶质颗粒大小和性质的影响,只与溶质微粒的数量有关。
以上就是尿渗透压正常值的对照状况,尿渗透压的搞的直接影响了我们的新陈代谢,能维持身体内部的气压平衡,对尿液的排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注意尿渗透压,还会造成尿频尿急等症状。
所以日常生活习惯,一定要注意。
泌尿外科常见药物ph值及渗透压范围泌尿外科常见药物的ph值及渗透压范围是医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信息,这有助于医生正确使用药物,并避免患者的不良反应。
下面将列举一些泌尿外科常见药物的ph值和渗透压范围。
1. 碳酸氢钠(重碳酸钠):ph值为8.6-9.6,渗透压为310-330 mOsm/L。
碳酸氢钠主要用于补碱治疗,并通过提高尿液的ph值来预防尿路感染。
2. 盐酸左旋氨氯地平注射液:ph值为4-5,渗透压为160 mOsm/L。
盐酸左旋氨氯地平注射液通常用于降低高血压引起的急性肾衰竭的风险。
3. 盐酸奥曲肽注射液:ph值为3.8-5,渗透压为280-300mOsm/L。
盐酸奥曲肽注射液常用于控制泌尿系结石手术后的疼痛和尿路平滑肌的痉挛。
4. 盐酸多巴胺注射液:ph值为2-5,渗透压为60-420 mOsm/L。
盐酸多巴胺注射液一般用于治疗急性心力衰竭和术后尿流量减少等症状。
5. 盐酸麻黄碱注射液:ph值为5-6,渗透压为400 mOsm/L。
盐酸麻黄碱注射液通常用于治疗急性尿潴留和尿路结石等症状。
6. 氯化钠注射液:ph值为5.5-7.0,渗透压为280-310 mOsm/L。
氯化钠注射液用于纠正电解质紊乱和维持钠离子的稳定水平。
7. 输尿管膀胱灌注液:ph值为4.5-7.0,渗透压为200-400 mOsm/L。
输尿管膀胱灌注液主要用于治疗膀胱炎和尿道炎等炎症性疾病。
8. 乳酸林格液:ph值为6.9-7.7,渗透压为273-294 mOsm/L。
乳酸林格液用于支持肾脏功能减退患者的治疗。
以上列举的药物只是泌尿外科常见药物中的一小部分,不同药物的ph值和渗透压范围会有所不同。
医生在治疗泌尿外科疾病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药物的特点来选择合适的药物,以确保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
此外,当使用药物时,还需要注意一些可能的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
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应密切关注自身的反应,并随时向医生报告任何异常情况。
医学计算公式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1.体循环阻力:体循环阻力(dyne×sec)/cm5=80×(MAP-RAP)/.MAP=平均动脉压RAP=右心房压.=心输出量正常值=900-1300(dyne×sec)/ cm52.平均动脉压(MAP):MAP(平均动脉压)=舒张压+[1/3(收缩压-舒张压)]3.心输出量:心输出量(L/min)=BSA=体表面积(M2)Hb=血红蛋白(g/100ml)SaO2&SvO2=动脉血氧饱和度—静脉血氧饱和度。
心脏指数是心输出量以个体为单位计算的心脏指数=心输出量/体表面积(L/min/M2)4.总外周血管阻力:SVR=(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心排出量×80正常值为L5.杜克平板测验分数:杜克平板测验分数=未出现心绞痛:测试持续时间(min)-×最大ST段下降(mm)持续心绞痛:测试持续时间(min)-×最大ST段下降(mm)-×1测试因心绞痛中止:测试持续时间(min)-×最大ST段下降(mm)-×2 风险级别:高风险:杜克平板实验分数<-5高风险:杜克平板实验分数>106.校正的QT间期:校正的QT间期=测量的QT间期(sec)÷sqrt(R-R间期)正常值:校正的QT间期不应该超过:(婴儿<6个月)(儿童)(青少年和成人7.氧供应(DO2):DO2=×[SaO2(动脉血氧饱和度)×Hb(血红蛋白)]×CO×108.氧消耗(VO2):VO2=×[(CaO2(动脉血氧含量)×CvO2(静脉血氧含量))×CO×10CaO2=×SaO2×HbCvO2=×SvO2×Hb9.氧耗量(给定心输出量):氧耗量(ml/min)=心输出量(.)×(13×Hgb)×(SaO2-SvO2)S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vO2=静脉血氧饱和度正常值=110-160ml/min/M2若平均体表面积为1.73M2,则正常值=190-275ml/min10.动脉血CO2分压:PaCO2=×VCO2/VAVCO2为CO2排出量(ml/min)Va为每分钟肺泡通气量(L/min)为使气体容量(ml)变为Kpa(mmHg)的转换因子11.动脉血氧分压(PaO2):坐位:PaO2=-×年龄仰卧位:PaO2=-×年龄12.动脉血氧含量:CaO2=×PaO2+×SaO2×Hb13.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SaO2=HbO2÷(HbO2+Hb)×100%HbO2是血红蛋白结合的氧量14.急性肺损伤比率:急性肺损伤的氧合指数=动脉血氧分压/吸入气氧分数氧合指数<300,诊断为急性肺损伤(ALI)氧合指数<200,诊断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15.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aa)O2):(1)吸入气氧分压PIO2=(大气压—PH2O)×吸入氧浓度%(2)肺泡气PO2(PAO2)=PIO2—PCO2×(3)肺泡动脉氧分压差(P(A-a)O2)=PAO2—PaO2将(2)的结果代入(3)中即可得P(A-a)O216.肺泡气公式:肺泡氧分压(PaO2)(mmHg)=[FIO2(%)×(大气压-PH2O)]-(PaCO2×)]FIO2=吸入气浓度(%)PH2O=气道水蒸气压力,通常为,即47mmHgPaC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17.肺顺应性:肺顺应性(Cdyn)=潮气量÷(最大气道压-呼气末正压)18.尿HCO3 ̄排泄率:尿HCO3-排泄率=[尿HCO3—(mmol/L)×血肌酐(umol/L)]÷[血浆HCO3—(mmol/L)×尿肌酐(umol/L)]×10019.有效血浆流量(ERPF):ERPF=(尿液PAH浓度×尿量)÷血浆PAH浓度(mi/min)20.渗透溶质清除率(Cosm):Cosm =(Uosm×V)÷Posm(ml/min)其中V为每分钟尿量Uosm为尿渗透压,正常成人尿渗透压600-1000 mOsm/,平均为800 mOsm/21.肌酐清除率:Cockcroft公式Ccr=(140-年龄)×体重(kg)/72×Scr(mg/dl)(男性)Ccr=(140-年龄)×体重(kg)/85×Scr(mg/dl)(女性)Durate公式该公式与实测Ccr相关性较好,且不需测体重,更适合于危重病人。
正常人尿渗透压范围
尿渗透压的正常值一般为600-1000mmol/L,平均值为800mmol/L。
通过对该指标的观察,可帮助评估肾小管的浓缩、稀释功能,有助于肾内科医生对于疾病进行筛查。
1. 正常水平:一般情况下尿渗透压水平在800mmol/L左右,最大的范围在40-1400mmol/L,在该范围内提示机体的浓缩功能正常。
2. 数值偏高:如果经检查发现尿渗透水平高于正常范围,可能是高热、腹泻、脱水等导致的,也可能是存在糖尿病、急性肾炎、肾瘀血、心功能不全等,建议到医院完善血常规、CT等检查,以排查病因。
3. 数值偏低:如果尿渗透压水平低于正常值,则多见于可导致肾浓缩功能严重受损的疾病,如慢性肾盂肾炎、急性缺血性肾小管坏死、慢性肾衰竭等,需要到医院就诊,完善肾功能监测、尿沉渣镜检等,以明确诊断。
另外,如果尿渗透压出现异常,建议及时配合医生进行治疗。
治疗期间需注意避免饮酒和盲目用药,以免加重病情。
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临床路径一、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ICD-10:N18.0)(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编著的《临床诊疗指南-肾脏病学分册》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肾脏病学分册》进行诊断。
1.慢性肾脏病史超过3 个月。
所谓慢性肾脏病,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肾脏结构和功能障碍,包括病理损伤、血液或尿液成分异常及影像学检查异常。
2.不明原因的或单纯的GFR 下降<60ml/min(老年人GFR<50ml/min)超过3 个月。
3.在GFR 下降过程中出现与肾衰竭相关的各种代谢紊乱和临床症状。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编著的《临床诊疗指南-肾脏病学分册》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肾脏病学分册》进行治疗。
1. 坚持病因治疗(高血压病、糖尿病肾病、肾小球肾炎等)。
2. 避免或消除CRF急剧恶化的危险因素。
3. 血管通路建立。
4. 血液透析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0-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N18.0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后2-7天(工作日)完善检查。
(1)血常规(嗜酸细胞+网织红细胞计数)、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血脂、电解质(包括钙、磷、镁、HCO3-或CO2CP)、血糖、Ccr、血型、输血系列、凝血功能、血气分析、免疫指标(ANA谱、ANCA、抗GBM抗体、免疫球蛋白、补体、CRP、ASO、RF、ESR、iPTH);(3)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电解质、尿肌酐、尿红细胞位相、尿白细胞分类、尿渗透压或自由水清除率;(4)腹部超声、胸片、心电图、心脏超声,前臂血管超声。
2.根据患者病情,必要时检查:(1)NGAL、KIM-1、IL-18、抗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抗体;(2)血和尿轻链定量、血培养、肿瘤标志物、凝血功能及纤溶指标、血和尿免疫固定电泳;(3)双肾动静脉彩超、同位素骨扫描、同位素肾功能测定、逆行性或下行性肾盂造影、肾血管造影、CT、MRI;(4)骨髓穿刺等。
医学计算公式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1.体循环阻力:体循环阻力(dyne×sec)/cm5=80×(MAP-RAP)/.MAP=平均动脉压RAP=右心房压.=心输出量正常值=900-1300(dyne×sec)/ cm52.平均动脉压(MAP):MAP(平均动脉压)=舒张压+[1/3(收缩压-舒张压)]3.心输出量:心输出量(L/min)=BSA=体表面积(M2)Hb=血红蛋白(g/100ml)SaO2&SvO2=动脉血氧饱和度—静脉血氧饱和度。
心脏指数是心输出量以个体为单位计算的心脏指数=心输出量/体表面积(L/min/M2)4.总外周血管阻力:SVR=(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心排出量×80正常值为L5.杜克平板测验分数:杜克平板测验分数=未出现心绞痛:测试持续时间(min)-×最大ST段下降(mm)持续心绞痛:测试持续时间(min)-×最大ST段下降(mm)-×1测试因心绞痛中止:测试持续时间(min)-×最大ST段下降(mm)-×2风险级别:高风险:杜克平板实验分数<-5高风险:杜克平板实验分数>106.校正的QT间期:校正的QT间期=测量的QT间期(sec)÷sqrt(R-R间期)正常值:校正的QT间期不应该超过:(婴儿<6个月)(儿童)(青少年和成人7.氧供应(DO2):DO2=×[SaO2(动脉血氧饱和度)×Hb(血红蛋白)]×CO×108.氧消耗(VO2):VO2=×[(CaO2(动脉血氧含量)×CvO2(静脉血氧含量))×CO×10 CaO2=×SaO2×HbCvO2=×SvO2×Hb9.氧耗量(给定心输出量):氧耗量(ml/min)=心输出量(.)×(13×Hgb)×(SaO2-SvO2)S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vO2=静脉血氧饱和度正常值=110-160ml/min/M2若平均体表面积为1.73M2,则正常值=190-275ml/min10.动脉血CO2分压:PaCO2=×VCO2/VAVCO2为CO2排出量(ml/min)Va为每分钟肺泡通气量(L/min)为使气体容量(ml)变为Kpa(mmHg)的转换因子11.动脉血氧分压(PaO2):坐位:PaO2=-×年龄仰卧位:PaO2=-×年龄12.动脉血氧含量:CaO2=×PaO2+×SaO2×Hb13.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SaO2=HbO2÷(HbO2+Hb)×100%HbO2是血红蛋白结合的氧量14.急性肺损伤比率:急性肺损伤的氧合指数=动脉血氧分压/吸入气氧分数氧合指数<300,诊断为急性肺损伤(ALI)氧合指数<200,诊断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15.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aa)O2):(1)吸入气氧分压PIO2=(大气压—PH2O)×吸入氧浓度%(2)肺泡气PO2(PAO2)=PIO2—PCO2×(3)肺泡动脉氧分压差(P(A-a)O2)=PAO2—PaO2将(2)的结果代入(3)中即可得P(A-a)O216.肺泡气公式:肺泡氧分压(PaO2)(mmHg)=[FIO2(%)×(大气压-PH2O)]-(PaCO2×)] FIO2=吸入气浓度(%)PH2O=气道水蒸气压力,通常为,即47mmHgPaC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17.肺顺应性:肺顺应性(Cdyn)=潮气量÷(最大气道压-呼气末正压)18.尿HCO3 ̄排泄率:尿HCO3-排泄率=[尿HCO3—(mmol/L)×血肌酐(umol/L)]÷[血浆HCO3—(mmol/L)×尿肌酐(umol/L)]×10019.有效血浆流量(ERPF):ERPF=(尿液PAH浓度×尿量)÷血浆PAH浓度(mi/min)20.渗透溶质清除率(Cosm):Cosm =(Uosm×V)÷Posm(ml/min)其中V为每分钟尿量Uosm为尿渗透压,正常成人尿渗透压600-1000 mOsm/,平均为800 mOsm/21.肌酐清除率:Cockcroft公式Ccr=(140-年龄)×体重(kg)/72×Scr(mg/dl)(男性)Ccr=(140-年龄)×体重(kg)/85×Scr(mg/dl)(女性)Durate公式该公式与实测Ccr相关性较好,且不需测体重,更适合于危重病人。
内科主治医师-307专业知识-肾功能不全二[单选题]1.血压不高、尿量正常、无水肿的慢性肾小球肾炎,肾功能代偿期患者,最合适的饮食应是A.低盐饮食B.低蛋白饮食C.限(江南博哥)制摄水量D.普通饮食E.鼓励吃含植物蛋白的食物,严格限制含动物蛋白的食物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血压、尿量正常,因此无需限盐、限水,故排除AC;低蛋白饮食主要针对CKD4-4期的患者,低蛋白饮食同时补充酮酸,目的在于延缓CKD进展,患者目前处于肾功能代偿期,无需低蛋白饮食,排除B、E。
因此该患者普通饮食即可,选D。
[单选题]2.男性,62岁,胆囊切除术后1天出现发热(最高体温39.7℃),口服阿司匹林50mg后持续全身大量出汗1天,随后患者出现意识障碍、无尿。
查体:血压80/55mmHg,四肢皮肤冰冷,血肌酐306μmol/L。
该患者的肾功能异常首先考虑为A.急性肾小管坏死B.肾前性氮质血症C.肾实质性急性肾衰竭D.肾后性氮质血症E.肾后性急性肾衰竭正确答案:B[单选题]3.男性,45岁,因慢性肾衰竭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已有3个月,尿毒症症状明显减轻,但血红蛋白70g/L。
本例贫血的主要原因是A.尿毒症毒素抑制骨髓B.透析失血及缺铁C.叶酸及维生素B12缺乏D.红细胞寿命缩短E.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正确答案:E[单选题]4.患者,男,40岁,慢性肾炎尿毒症,柏油样便3天,血压120/65mmHg,血红蛋白40g/L,二氧化碳结合力18.0mmol/L。
首选治疗是A.输入蛋白B.输葡萄糖C.止血治疗D.输碱性药E.输新鲜血正确答案:E[单选题]5.急性肾衰竭少尿期的表现是A.高血钾症B.高血钠症C.高血钙症D.高血磷症E.高血脂症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高钾血症是急性肾损伤患者在少尿期最危险的并发症,是少尿期1周内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
高钾血症可引起传导阻滞和诱发心律失常,严重时出现心室颤动或心搏骤停。
[单选题]6.使用利尿剂治疗心力衰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保钾利尿剂宜持续应用B.轻者宜选用噻嗪类或袢利尿剂间歇应用C.有肾功能不全时应选用袢利尿剂D.噻嗪类利尿剂剂量与效应呈线性关系E.袢利尿剂的不良反应多由利尿作用所致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噻嗪类利尿剂剂量与效应的关系,当药物应用到一定剂量时,其效应不再随剂量增加而加大,因此药物与剂量之间不呈线性关系。
肾脏尿液的浓缩和稀释正常人血浆的总渗透浓度约为280~310mOsm/KgH20之间(渗透压280~310mOsm/L)。
而正常人的尿液的渗透浓度可在约50~1200mOsm/L之间波动。
取决于机体水分含量的多少,当机体缺水时,尿液的渗透压可时明显高于血浆,称为高渗尿,即尿被浓缩。
当机体水分过多时,尿液的渗透压可明显低于血浆的渗透压,称为低渗尿。
肾脏的尿浓缩和尿稀释能力,在维持体液平衡和渗透压恒定中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肾脏对水分具有强大的调节能力,既能保留水分,将肾小球滤过液180L/d浓缩到仅0.4L/d和渗透压高达1400mOsm/kg水的高渗尿液。
肾脏还能排除体内多余水分,如排除渗透量为40mOsm/kg的低渗尿液10-20L/d。
浓缩与稀释尿液的能力主要与远曲小管和集合管的功能有密切关系。
肾脏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nephron),肾单位由肾小体(renal corpuscle)及与之相连的肾小管(renal tubule)构成。
肾小体由肾小球(glomerulus)和肾小囊(Bowman's capsule)组成。
肾小球主要是由一团毛细血管组成,血液流经这些毛细血管时需要排泄的东西滤过出来,进入包裹肾小球的肾小囊,肾小囊的一端连接着肾小管,肾小管分为好几段,每一段有特殊的功能,髓袢是其中的一段。
主要存在于肾锥体和髓放线。
浅表肾单位的髓袢较短分布在后者,髓旁肾单位的髓袢较长分布在前者。
髓袢分为髓袢降支粗段(近直小管)、髓袢细段和髓袢升支粗段(远直小管)。
髓袢周围有伴行的毛细血管网,其内部血液流动方向与髓袢管腔内原尿流动方向相反。
在升支粗段,髓袢管壁对水不通透,但能向毛细血管中主动转运钠离子,致使髓袢底部毛细血管中晶体渗透压最高。
在髓袢细段,高的血浆渗透压使毛细血管网从髓袢内吸收水分。
通过这种逆流倍增机制,原尿在髓袢中实现浓缩和钠离子的等渗重吸收。
产生高渗尿的动物,其髓袢相对较长。
一、尿液的稀释当小管液中的溶质被重吸收而水不易被重吸收时,则造成尿液的稀释。
肾病患者血清及尿液渗透压的临床检测摘要】目的探讨肾病患者尿液和血清渗透压比值的临床意义。
方法采用Model3300型冰点渗透压计,对37例急性肾盂肾炎患者与20例慢性肾盂肾炎患者及20例健康人分别进行血清及尿液渗透压测定,对测定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健康人与慢性肾盂肾炎患者的尿渗透压及尿/血渗比差异有显著性。
结论尿/血渗比值是反映肾脏功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对患者的疗效和预后均具有重要的提示意义。
【关键词】肾疾病肾功能衰竭血清/渗透压尿/渗透压【中图分类号】R6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26-0175-01临床上治疗的手段一般都通过静脉点滴补液或给药的办法治疗病人,但肾病患者大多肾功能不全,如果补液过多,对肾病患者的疗效会适得其反[1]。
现对2012年7月~2014年1月在我院住院的肾病患者的血、尿渗透压与正常对照组作比较分析,测定其尿/血渗比,分析结果,以供临床治疗各种肾脏疾病时参考。
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在我院住院的肾盂肾炎患者57例,包括急性肾盂肾炎组37例(男24例,女13例,年龄15~42岁,为发病初即入院治疗者)和慢性肾盂肾炎组20例(男12列,女8例,年龄23~57岁,肾功能正常组25例,肾功能衰竭组15例),正常健康体检者2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其血、尿渗透压值。
1.2 方法用东南化学仪器有限公司生产Mode13300型的冰点渗透压计进行测量,原理是根据溶液的冰点下降值来测定溶液的渗透浓度。
1.3 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健康人与肾病患者的尿/血渗比值测定见表1。
表1 健康人与肾病患者尿/血渗比值(-x±s)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与急性肾盂肾炎组比较,P<0.01;与肾功能正常组比较,P<0.05由表1结果提示,慢性肾盂肾炎2组尿/血渗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0.01),肾功能衰竭组与肾功正常组尿/血渗比的差异也有显著意义(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