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最新杭州钱江经济开发区道路绿化整治设计方案说明
- 格式:doc
- 大小:29.50 KB
- 文档页数:5
道路景观设计项目设计说明一、项目概略介绍(项目背景、目的及意义)(一) .项目背景,本设计是一条交通景观型城市骨干道,全长292 米,绿化总面积为8072 平方米,路宽14 米,断面形式为两板三带式:绿化带(13 米)+人行道( 3 米) +灵活车道( 14 米) +中央绿化带( 3 米) +灵活车道( 14 米)+ 人行道( 3 米)+绿化带( 13 米)。
本次绿化设计的内容为 3 米宽中央绿化带、人行道绿化和双侧 13 米宽的绿化景观带。
(二) .目的及意义,道路景观作为城市整体景观环境的一个有机构成部分,将城市景观和道路景观密切联合。
大气、时髦的道路景观风格表现着新通州蓬勃发展的城市风采。
线条流利而富裕韵律感的绿篱像是给通朝大街披上了飞舞的彩带,自然搭配的花灌、乔木像一个个跳动的音符点缀此中,无处不在的洋溢着动感都市的特有魅力。
充足考虑知足使用功能在不一样地段合理的区分了商业、居住休闲、自然景色绿地等公共开放空间,每个空间在知足交通需求的同时,形成各具特点的景观大道。
就地取材,依据四周环境及人们的使用需要,适合设置与整体城市风格相协调的道路铺装、文化歇息、公共服务设备。
二、项目的研究方法、设计思路(设计立意、构想及指导思想)(一). 设计立意,设计联合城市道路设计规范,表现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道路与景观、人文、生态有机联合在一同的理念,联合现有道路现状,我们提出合理的布局及依据“绿化、美化、文化”的建设思路,深入发掘民族文化元素,以人为本,全力打造拥有民族文化特点且性格独到的新景观街区。
(二) . 构想,本段路的绿化景观设计联合交通型骨干道车速快、车流量大的特点,突出景观、生态效益,贯彻“四时常绿、四时有花、有条有理、色彩丰富、简短明快”的设计原则,达到指引视野、美化环境、组织交通的目的。
本次设计运用几何构图形式,形成简短、明快、拥有时代特点的道路绿化景观,为驾乘人员供给优美、舒坦、安全的外面环境,使司乘人员有“人在车中坐,车在画中行”的优秀感觉。
4.7具体设计方案4.7.7绿化工程1、设计依据1)建设部《城市道路绿化规划设计规范》;2)《城市绿地设计规范》;3)投标提供的相关资料;4)现场踏查核实资料。
2、设计目标结合片区的未来发展,依托良好的区位条件和自然资源,营造舒适通行、景色优美的独特隧道道路景观。
良好的道路景观空间在本片区不仅仅是综合交通资源的载体,亦是人们休憩交流的场所。
3、设计原则1)以人为本,安全导向:绿化设计通过园林植物的配置和道路铺装及小品设施布置,保障道路交通安全,正确导向,有效减弱汽车眩光,降低驾驶者疲劳度等,创建适宜人的行车与人行的道路环境,体现人文关怀。
2)整体设计:道路景观基于市政道路设计和现状及规划建筑设计整体统一设计,结合各段道路两侧建筑特性构景,尽量减少因道路建设而对环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使道路景观与周边不同性质用地有机融合。
3)适地适树:植物选择应因地制宜,多利用本土树种进行园林绿化。
以岭南树种为主,同时兼顾引种适应性,观赏性强的树种,合理搭配。
4)地域文化:突出岭南的历史文化特色,将一些文化符号和岭南特有的建筑材料应用到交通标识、景观小品和街道家具当中。
4、主要措施(1)在绿化带范围种植乔木和少量的灌木,形成统一、整齐的道路绿化景观,突出线性感。
(2)沿路标识、垃圾箱、广告牌等小品设施进行统一的设计,形成该片区独特的个性元素。
(3)为了打造完整的道路形象,隧道出口和入口的绿化设计方式大致统一,衔接成完整的道路景观。
5、设计内容1)景观空间设计主要为道路绿化带的绿化设计,通过乔、灌、草立体结合及垂直绿化的有机配置设计,形成“简约、现代、彩色”且赋有文化气息的景观特点。
以简洁大气,规则的乔木种植与统一的道路铺装,突出道路线性空间。
2)道路铺装设计在人行道铺装采用环保型透水砖。
环保型透水砖是一种新型环保建材,具有环保、高强度、耐磨不脱层、透水秀气、自然呼吸、通透散热、隔音、防滑、保持色彩鲜艳不易褪色等优点。
最新绿化方案设计说明(案例14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述职报告、合同协议、演讲致辞、规章制度、策划方案、心得体会、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summaries, job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planning plans, insight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最新绿化方案设计说明(案例14篇)计划书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或学习效率,还可以增强我们的自我管理和组织能力。
杭州市绿化施工方案设计一、绿化目标与布局在杭州市的绿化施工方案设计中,我们的首要目标是创建一个生态友好、景观优美的城市环境。
我们将根据杭州市的自然地理特点、城市规划和人文特色,合理布局绿地,构建多层次、多功能、多景观的绿化体系。
其中,重点区域将注重生态修复和景观提升,以打造宜居宜游的绿色杭州。
二、植被选择与分区在植被选择方面,我们将坚持适地适树、适地适草的原则,优先选择乡土树种和草种,同时引进适应性强、观赏价值高的外来品种,丰富绿化植物种类。
在分区方面,我们将根据杭州市的气候、土壤等条件,合理划分植物种植区,确保各类植物能在适宜的环境中生长。
三、土壤改良与调理为保证植物的正常生长,我们将对绿化区域内的土壤进行全面调查和改良。
通过增施有机肥、调整土壤酸碱度等措施,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同时,建立土壤监测机制,定期对土壤质量进行检测和评估,确保土壤环境符合植物生长要求。
四、移植与种植工作在移植与种植工作中,我们将遵循科学、规范的操作流程,确保植物移植成活率高、生长良好。
在移植前,对植物进行修剪、施肥等预处理;在移植过程中,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减少植物损伤;在种植后,加强养护管理,促进植物快速恢复生长。
五、配套设施安装为提升绿化区域的整体品质,我们将根据实际需要安装相应的配套设施。
包括灌溉系统、照明系统、休闲设施等。
在设施安装过程中,我们将注重安全、美观和实用性,确保设施与绿化景观相协调。
六、施工质量检查为确保绿化施工质量,我们将建立严格的施工质量检查机制。
在施工过程中,定期对施工进度、质量进行检查和监督;在施工完成后,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全面验收,确保各项施工指标符合设计要求。
七、养护管理计划为保持绿化区域的长期美观和生态功能,我们将制定详细的养护管理计划。
包括定期浇水、施肥、修剪、病虫害防治等养护措施;建立养护档案,记录养护过程和效果;加强养护人员培训,提高养护水平。
同时,建立应急处理机制,对突发事件进行及时响应和处理。
道路绿化工程施工方案主要包括工程概况、施工安排、施工准备、施工方法及工艺、施工进度计划、施工平面图、质量保证措施、安全施工保证措施等内容。
以下是一份道路绿化工程施工方案范例: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某城市道路绿化工程,施工路段全长约3公里,绿化带宽度为20米。
主要施工内容包括绿化带土壤改良、绿化苗木种植、绿化带浇水排水系统、绿化带防护设施等。
二、施工安排1. 施工前期:进行现场勘查,明确施工范围、地形地貌、土壤状况等,制定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
2. 施工阶段: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分步骤进行绿化工程施工,包括土壤改良、苗木种植、浇水排水系统施工等。
3. 施工后期:对绿化工程进行验收、绿化带养护,确保工程质量。
三、施工准备1. 人员组织:组建专业的绿化工程施工队伍,明确各岗位职责,进行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
2. 材料准备:根据设计要求,提前准备绿化苗木、土壤改良材料、浇水排水设施等。
3. 施工设备:配置必要的施工设备,如挖掘机、装载机、喷灌设备等。
4. 施工图纸:熟悉并掌握施工图纸,明确施工标准和要求。
四、施工方法及工艺1. 土壤改良:根据土壤检测结果,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土壤改良,提高土壤肥力和透水性。
2. 苗木种植:按照设计要求,选择合适规格和品种的苗木,进行种植。
注意种植间距、方向和高度的统一。
3. 浇水排水系统:施工浇水排水系统,确保绿化带水分供应和排放畅通。
4. 防护设施:设置绿化带防护设施,包括围栏、警示标志等,确保施工安全和后期养护。
五、施工进度计划1. 施工前期:10天内完成现场勘查、施工组织设计制定等工作。
2. 施工阶段: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合理安排施工进度,确保工程按时完成。
3. 施工后期:施工完成后,进行验收和养护,确保工程质量。
六、施工平面图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绘制施工平面图,明确施工范围、施工临时设施布置等。
七、质量保证措施1. 严格把控苗木质量,选择合格供应商,对苗木进行验收。
2. 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和标准进行,确保工程质量。
4.7具体设计方案4.7.7绿化工程1、设计依据1)建设部《城市道路绿化规划设计规范》;2)《城市绿地设计规范》;3)投标提供的相关资料;4)现场踏查核实资料。
2、设计目标结合片区的未来发展,依托良好的区位条件和自然资源,营造舒适通行、景色优美的独特隧道道路景观。
良好的道路景观空间在本片区不仅仅是综合交通资源的载体,亦是人们休憩交流的场所。
3、设计原则1)以人为本,安全导向:绿化设计通过园林植物的配置和道路铺装及小品设施布置,保障道路交通安全,正确导向,有效减弱汽车眩光,降低驾驶者疲劳度等,创建适宜人的行车与人行的道路环境,体现人文关怀。
2)整体设计:道路景观基于市政道路设计和现状及规划建筑设计整体统一设计,结合各段道路两侧建筑特性构景,尽量减少因道路建设而对环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使道路景观与周边不同性质用地有机融合。
3)适地适树:植物选择应因地制宜,多利用本土树种进行园林绿化。
以岭南树种为主,同时兼顾引种适应性,观赏性强的树种,合理搭配。
4)地域文化:突出岭南的历史文化特色,将一些文化符号和岭南特有的建筑材料应用到交通标识、景观小品和街道家具当中。
4、主要措施(1)在绿化带范围种植乔木和少量的灌木,形成统一、整齐的道路绿化景观,突出线性感。
(2)沿路标识、垃圾箱、广告牌等小品设施进行统一的设计,形成该片区独特的个性元素。
(3)为了打造完整的道路形象,隧道出口和入口的绿化设计方式大致统一,衔接成完整的道路景观。
5、设计内容1)景观空间设计主要为道路绿化带的绿化设计,通过乔、灌、草立体结合及垂直绿化的有机配置设计,形成“简约、现代、彩色”且赋有文化气息的景观特点。
以简洁大气,规则的乔木种植与统一的道路铺装,突出道路线性空间。
2)道路铺装设计在人行道铺装采用环保型透水砖。
环保型透水砖是一种新型环保建材,具有环保、高强度、耐磨不脱层、透水秀气、自然呼吸、通透散热、隔音、防滑、保持色彩鲜艳不易褪色等优点。
道路环境绿化措施方案例文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道路交通量的激增对道路环境造成了显著影响。
为提升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塑造城市新面貌、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特制定本道路环境绿化方案。
该方案旨在通过一系列绿化措施,实现城市道路的美化和宜居性提升,进而增强市民的幸福感。
一、方案宗旨与目标本方案以推动城市主要道路绿化工作为核心,力求在____年实现主要道路绿化率提升至____%,从而有效提高空气质量,优化城市生态环境,为居民营造更加宜人的生活空间。
二、方案具体内容1. 绿化带建设依据道路的具体情况,选取适宜的绿化植物,构建绿化带。
绿化带宽度将根据道路条件灵活调整,旨在保障交通流畅的最大化地提升绿化率。
在设计中注重生态效益,选用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形成多层次的绿色景观。
2. 垂直绿化在道路两侧建筑物的外墙开展垂直绿化,利用墙面空间增加绿化面积。
选取如常青藤、爬山虎等适宜的植物,丰富城市立体绿化,既美化城市景观,又具有空气净化和微气候调节作用。
3. 路缘绿化对道路两侧的路缘区域进行绿化,选择适宜植物,增加绿化面积。
路缘绿化有助于减少尘土飞扬,提升道路景观,为行人及自行车提供更为舒适的通行环境。
4. 城市公园建设在城市主要道路周边规划并建设公园,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
公园内广植绿树,增设步道、休息区、游乐设施等,丰富市民户外活动,提升城市整体品质。
5. 地下绿化充分利用道路下方的地下空间进行绿化,增加绿化面积,减轻地表压力。
地下绿化有助于降低城市温度,减轻热岛效应,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三、方案实施步骤1. 绿化带建设:依照市政规划,选定重要道路开展绿化带建设,依据道路条件确定绿化带宽度和绿植种类。
2. 垂直绿化:在高层建筑的外墙进行垂直绿化,聘请专业团队进行设计和植物养护。
3. 路缘绿化:整理道路两侧路缘空间,选择合适植物进行绿化。
4. 城市公园建设:选择适宜地点建设公园,设计功能分区和景观,种植适宜植物,配备休闲设施。
钱江三桥北引桥底绿化设计说明一.概况钱江三桥北引桥底绿化段全长约1400M,宽约30M,绿化面积70000M²左右。
作为杭州南面入城口的主要干道,桥底绿化不应仅仅起覆盖地表的作用,而应着重于起美化大桥和生态保护的作用。
二.桥底绿化品种与设计构思根据我市桥底绿化使用效果良好的品种看,我们选择中华常春藤、吉祥草、桃叶珊瑚、八角金盘和紫金牛五种苗木作为钱江三桥桥底绿化的主要品种,又从钱塘江汹涌奔腾的潮水启发,在桥底绿地上以上述苗木勾勒出曲线自然流畅,如起伏翻滚的波浪图案。
中华常春藤作为基本覆盖地表苗木,其余四种苗木用作丰富色彩和增加品种的变化。
桥柱采用爬墙虎进行垂直攀缘绿化。
在引桥北端三座高架桥合拢处,由于中间的高架桥较高,阳光可部分洒入绿地,设计拟采用密排成团、高低有序的棕榈作为主景,各椭圆形棕榈群之间以自然组合的剑麻相接。
为增添桥底绿化情趣,棕榈群边还散置了若干块大小不一的卵石。
三.引桥西端北面街角处绿化此处绿化的设计手法较为前卫,采用规则整齐的布置方式。
拟栽种两排高大常绿、树形整齐的广玉兰作为背景,广玉兰前面种植两排红叶李,红叶李前再依次密植5M宽的海桐球、红花继木球和杜鹃,绿化层次逐渐升高,整个地形向道路处理成向心缓坡。
草皮采用四季常绿的混播高羊茅。
四.2M宽绿化分隔带在道路边侧的2M宽绿化分隔带中韵律栽种杜鹃、火棘和红花继木及龙柏球。
红花继木球和龙柏球四棵一组,成方形栽种;杜鹃与火棘均作密植,长度约25M.代替红花继木和龙柏球的另一配置方法,是用瓜子黄杨修剪成1.2x1.2M的立方形栽种,风格较为现代。
地被覆盖书带草。
五.三桥西北面15M宽绿化带此处绿化栽种了两排高大乔木作为背景,树种选择杜英、鹅掌楸、乐昌含笑、银杏和黄山栾树,常绿与落叶各约80M 间植。
乔木前种植两排大灌木,树种选择桂花、紫薇、美人茶、紫荆、结香和红叶李,一般地,常绿乔木前种植落叶灌木,落叶乔木前种植常绿灌木。
邻近马路处的绿地上不规则的丛植桂花、紫薇等树种,结合杜鹃、火棘等小灌木,在大灌木前还栽有白三叶、葱兰、中国石蒜等地被花卉。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景观道路绿化设计说明绿化工程是创造处景色如画,健康文明的绿化景观,是反映社会意识形态的空间艺术,要满足人们精神文明的需要,下面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景观道路绿化设计说明,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景观道路绿化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城市道路绿化条例》2、《公园设计规范》3、交通部公路发包(1995)1036号文《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4、交通部发JTJ/T006-98《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5、《交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6、河北省园林绿化有关规定7、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的107国道该路段施工图8、现场勘察测绘资料二、设计理念:1、提高公路绿化层次的差异,从高大乔木、小乔木花灌木、色叶小灌木、地被植物形成多层次、高落差的绿化格局。
2、多栽乔木,少栽甚至不栽草,实现从“路边有绿化,到道路从森领中穿过”设计理念的跨越,实现公路绿化带长远性与可持续性。
3、提高绿化种植密度(三年后可以移植),极大地提高道路绿化地含绿量,重要路段力求工程竣工时即有很好地效果4、根据道路绿化的管理难度,本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在城市外围、绿岛、交通转盘,进行重彩浓墨的刻画。
三、园林绿化树种选择:景观美化工程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植物品种的选择是否科学合理,本路段所经地区自然条件恶劣,要使绿化苗木成活必须采取相应措施,保证植物生长的必备条件。
为此,我们继续遵循“适地适树”绿化建设基本原则,加强树木花草生态学特性的考察和研究,在植物的选择与配置上应注意当地环境的适应性,种间关系的协调性和互补性,以乡土树种为主,适当应用经过试验的适应当地条件的引种树。
107国道绿化的总体目标是:以绿为主,在满足交通功能的前提下,注意保护环境、减少水土流失,增加与周围景观的协调性。
植物选择应考虑生物学特性、公路结构特点、立地条件、管理养护条件等诸多因素,具体有以下应注意的几个方面:1、抗逆性强,要求耐干旱,抗污水,病虫害少,便于管理。
道路修建路边绿化方案-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道路修建是城市建设中重要的一环,而路边绿化则是美化城市环境、改善空气质量、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的重要举措。
路边绿化不仅可以美化城市道路景观,还能起到净化空气、吸收噪音、调节气候等作用。
因此,在道路修建过程中,如何科学合理地进行路边绿化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将探讨道路修建中的路边绿化方案,旨在提出一些可行的、有效的路边绿化策略,为城市道路绿化提供一些建设性建议。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围绕道路修建路边绿化方案展开讨论,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
在引言部分,将概述本文要探讨的主题,介绍文章的结构和目的,为读者提供一个整体的了解。
在正文部分,将重点讨论路边绿化的重要性,不同的路边绿化方案以及实施路边绿化的方法。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分析和比较,读者能够全面了解路边绿化在道路建设中的作用和实施的方法。
在结论部分,将对前文的讨论进行总结,提出建议并展望未来。
通过对路边绿化方案的总结和展望,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该方案在未来的发展趋势和重要性。
1.3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道路修建过程中路边绿化的重要性,分析不同的路边绿化方案,并提出实施路边绿化的方法。
通过对道路修建路边绿化方案的深入研究,旨在为城市道路规划和建设提供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和建议,以提升城市环境品质,改善居民生活质量,促进城市绿色发展。
同时,希望通过本文的撰写能够引起社会各界对道路绿化的重视,提升大家对城市绿化环境建设的关注度,促进构建美丽城市、宜居环境的共同努力。
2.正文2.1 路边绿化的重要性:路边绿化在道路建设和城市规划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首先,路边绿化能够美化城市环境,增加城市景观的层次感和美感。
通过在道路两侧种植各种植被,如树木、灌木和花草,可以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营造宜人的居住和工作氛围。
其次,路边绿化可以提升市民的生活品质。
大量科学研究表明,接触自然环境对人的身心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
第1篇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道路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
然而,在城市道路绿化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绿化率低、绿化形式单一、生态环境效益不明显等。
为提升城市道路绿化水平,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市民生活质量,特制定本绿化道路提升工程方案。
二、设计目标1. 提高道路绿化率,增加城市绿地面积。
2. 丰富绿化形式,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绿化景观。
3. 提升道路生态环境效益,改善城市微气候。
4. 美化城市道路,提升城市形象。
三、设计原则1. 生态原则:遵循生态学原理,合理配置植物种类,构建稳定、可持续的生态体系。
2. 人文原则: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满足市民休闲、观赏、健身等需求。
3. 经济原则:合理利用资源,降低工程成本,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4. 创新原则: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勇于创新,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绿化景观。
四、设计内容1. 绿化规划(1)道路绿化带宽度:根据道路等级、车流量等因素,确定绿化带宽度,一般不低于5米。
(2)植物配置:以乔木为主,搭配灌木、地被植物,形成多层次、多色彩的绿化景观。
(3)植物种类选择:根据本地气候、土壤等条件,选择适应性强、生长周期长、观赏价值高的植物种类。
2. 绿化形式(1)道路中央隔离带:采用常绿乔木,如香樟、银杏等,形成四季常青的隔离景观。
(2)道路两侧绿化带:以落叶乔木为主,搭配灌木、地被植物,形成层次丰富、色彩斑斓的景观。
(3)街头绿地:设置休息座椅、健身器材等设施,满足市民休闲、健身需求。
3. 景观设计(1)植物配置:采用组团式、带状式、图案式等多种形式,丰富绿化景观。
(2)景观小品:设置垃圾桶、座椅、照明灯具等,提升道路整体美观度。
(3)水体设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设置小型水体,增加生态效益。
4. 配套设施(1)灌溉系统:采用自动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确保植物生长所需水分。
(2)修剪维护:定期修剪植物,保持绿化景观整洁美观。
经济技术开发区道路景观绿化设计城市道路不仅仅是连接两地的通道,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人们公共生活的舞台,是城市人文精神的综合反映,是一个城市历史文化延续变迁的载体和见证,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是构成区域文化的灵魂要素。
第一部分现状分析一、工程概况1.工程概况2.气象概况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夏秋冬四季分明。
但冬夏长春秋短降水和气温的年际和季节变化较大。
路线所经区域的气象概况温度:年平均气温在15.4℃,冬季一月份平均气温0.4℃,;夏季炎热七月份平均气温26.4℃。
年日照总时数为2026.80小时,相对湿度54%。
降雨:年平均降雨量580-608mm多集中在夏秋二季。
蒸发量:年蒸发量平均700-750mm.日照:年日照2058.2小时辐射总量为114.0千卡/平方厘米。
风:主导风向夏季为西南风,冬季为东北风。
结冻:最大冻深为35cm。
3.区域内土壤条件的土壤主要为泥质潮土和沙质壤土,PH值8.38。
4.区域内水资源地下水位较高,埋藏深度一般为2—5米,水量丰富,水质清洁,是西安市重要的水源地。
二、区位分析是陕西制造业整合的重要平台,是国家级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核心组成部分。
将在3~5年内建成工业总产值超1000亿元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位于泾河以北,西铜高速公路以东,园区交通便利,未来发展潜力巨大,目前累计入区项目101个,总投资368.5亿元,已形成商用汽车、重型机械、新材料等为主导的产业格局;总投资150亿元的兵器工业科技产业基地项目建成达产后将新增产值300亿元,未来将重点培育发展军民结合型装备制造业和精细化工产业。
三、规划设计依据1、相关的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
2、西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泾渭新城总体规划,及土壤、气候、地质条件。
3、《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
4、对现场和周边环境的勘察。
第二部分绿地景观设计一、设计指导思想:·结合城市道路设计规范,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
·因地制宜,结合用地规划及现状提出布局合理,概念新特的景观构想。
《浙江省杭州余杭经济开发区防洪与河道整治规划(修编)》概要一、项目背景杭州余杭经济开发区作为临平副城重要产功能区,是杭州重要工业功能区,其定位转变,直接影响用地布局。
当前杭州余杭经济开发区通过行政管理调节,统一纳入了兴旺工业城和朝山南麓用地,用地范畴作了较大规模调节,故其总体规划亦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联合工程公司作了修编,依照总体规划规定,结合原有杭州余杭经济开发区防洪和有关河道整治规划,对总规规划用地范畴内河道、水系和区域防洪、排涝格局进一步研究和规划论证,和总规相适应。
二、规划范畴与期限杭州余杭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范畴:北至京杭大运河,南到星光街、320国道,东至规划中京杭运河二通道,西为09省道、莲花港一带,总规划面积51.34 km2。
依照水系分布状况和地块开发,本次规划面积调节为87.56km2,范畴为西到石目港、09省道、西南以区界和星光街、320国道(临平大道)为界、北面到大运河、东面至运河二通道、亭趾港一带。
规划期限为:~,其中:近期:~远期:~三、规划原则(1)依照《防洪原则》(GB50201-94),杭州余杭经济开发区规划人口为26.7万人,防洪设计原则为50年一遇,项目区相应建筑物级别为3级。
(2)依照《水利水电工程动能设计规范》(DL/T5015-1996),并依照临平城规划规定,排涝原则采用重现期一遇24小时暴雨24小时排出不受淹。
(3)河网水环境方面:保证骨干河道水体流动,形成河网水体循环,在截污、河道整治、配水工程共同作用下,使河网水体达到水功能区划规定,维护保持既有水面率不减少,进一步改进都市水环境。
四、杭州余杭经济开发区防洪方案杭州余杭经济开发区北至京杭大运河,南到星光街、320国道一带,东至京杭运河二通道,西为09省道,总规划面积51.34km2,防洪规划范畴调节到西到石目港、09省道,西南以区界和星光街320国道(临平大道)为界,北面到运河,东面至运河二通道、亭趾港一带,规划面积为87.56km2。
第1篇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道路绿化在城市景观建设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道路绿化不仅能够美化城市环境,提高城市形象,还能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本方案旨在制定一套科学、合理、可行的道路绿化施工方案,为我国道路绿化工程提供参考。
二、项目目标1. 实现道路绿化与城市景观的和谐统一;2. 提高道路绿化覆盖率,改善城市生态环境;3. 增强道路绿化景观效果,提升城市形象;4. 保障道路绿化工程质量和安全。
三、施工范围及内容1. 施工范围:本道路绿化施工方案适用于城市道路、公园、广场等公共区域的绿化工程。
2. 施工内容:(1)道路绿化植物的选择与配置;(2)绿化工程施工工艺;(3)绿化工程配套设施建设;(4)绿化工程施工进度安排;(5)绿化工程施工质量控制;(6)绿化工程施工安全管理。
四、施工准备1. 设计资料准备:收集道路绿化设计图纸、地形地貌资料、植物配置方案等。
2. 施工队伍准备:组建专业绿化施工队伍,进行人员培训,确保施工人员具备相关技能。
3. 施工材料准备:采购绿化植物、苗木、肥料、农药、绿化工具等。
4. 施工设备准备:准备绿化机械设备,如挖土机、洒水车、修剪机等。
5. 施工场地准备:对施工场地进行平整、清理,确保施工环境整洁。
五、道路绿化植物选择与配置1. 植物选择:(1)选择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耐寒耐旱、抗病虫害的植物;(2)选择观赏价值高、色彩丰富、花期长、叶型优美的植物;(3)选择与周边环境相协调、易于养护的植物。
2. 植物配置:(1)根据道路宽度、功能分区、景观需求等因素,合理配置植物;(2)采用层次分明、错落有致的植物配置方式,提高绿化景观效果;(3)注重植物多样性,合理搭配常绿植物、落叶植物、草本植物等。
六、绿化工程施工工艺1. 土壤处理:对施工场地进行土壤改良,提高土壤肥力,为植物生长提供良好条件。
2. 植物栽植:(1)挖穴:按照植物规格挖穴,确保穴深、穴宽符合要求;(2)栽植:将植物放入穴中,调整根系方向,填土、踩实;(3)浇水:栽植完成后立即浇水,确保植物成活。
道路绿化改造工程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道路绿化改造工程是为了提高城市环境品质,增加道路绿化率,改善城市人居环境,促进城市气候舒适度,提升城市形象而展开的。
本工程的施工范围为XX市市区内的主干道和次干道两侧的绿化带,总长度为XX公里,涉及面积为XX平方米。
二、施工内容1. 绿化带土壤改良:针对已有的绿化带土壤进行测试,根据测试结果进行土壤改良工作,包括施加有机肥料、矿物质肥料、调整土壤酸碱度和改善土壤质地等。
2. 绿化带植树和绿化:在绿化带内进行树木的选植和绿化植物的配置,确保植物的成活率和景观效果。
选用适宜当地气候条件的乔木、灌木和地被植物,根据绿化带的实际情况进行植栽设计和布局,打造出美观的绿化景观。
3. 绿化带灯光照明:对道路两侧的绿化带进行灯光照明的布局和安装,提升夜间绿化带的亮度和美观度,增加城市夜间景观的宜人性。
4. 绿化带护栏和围栏:根据不同区域的实际需要,对绿化带进行护栏和围栏的设置,保护绿化带内的植物和设施,同时增加绿化带的安全性。
5. 绿化带排水系统:对绿化带内的排水系统进行检修和改造,确保道路绿化带的排水畅通,避免因为积水造成植物死亡和道路损坏等问题。
6. 绿化带景观雕塑和装饰:在绿化带内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景观雕塑和装饰的设置,增加绿化带的艺术感和观赏性。
三、施工步骤1. 前期准备:根据工程需求,组织施工队伍和技术人员,购置所需机具设备和原材料,完成工程施工计划的编制和审批,落实工地的环境保护和安全措施。
2. 土壤改良:对绿化带内的土壤进行改良,根据土壤测试结果进行肥料、矿物质的施加和土壤酸碱度的调整,提高土壤的肥力和透水性。
3. 树木和植物栽培:选购适宜的树木和植物进行栽培和养护,确保植物的生长健康。
对于已有植物进行修剪和栽培,保持其良好的生长状态。
4. 灯光照明系统:安装道路两侧的绿化带照明系统,确保照明设施的安全性和亮度,增加绿化带的夜间景观效果。
5. 护栏和围栏设置:根据地势和周边环境设置绿化带的护栏和围栏,确保绿化带内植物和设施的安全,同时增加其美观性。
杭州钱江经济开发区道路绿化整治设计方案说明
一、项目概况
本次道路绿化整治工程位于杭州钱江经济开发区,总面积约50万平方米,
设计范围内的道路分隔带、两侧绿化带基本已完成绿化种植,在此基础上进
行整治设计。设计范围包括:
1、中心大道(宁桥大道—北七路)长约2.21km,机非隔离带5米,道路两侧
绿化带各10米,绿化面积约44200平方米;
2、兴旺大道(09省道—东二路)及6号港,道路长约3.7km,道路两侧绿化带
各10米;河道长约3.3km,北侧10米绿化带,南侧20米绿化带,绿化面积约
173000平方米;
3、北六路(11号港—西三路)及2号港,道路长2.25km,道路两侧绿化带各
5米;河道长约2.25km,两侧各5米绿化带,绿化面积约45000平方米;
北六路支路长约360米,道路南侧5米绿化带,绿化面积约1800平方米;
4、西一路(宁桥大道—北七路)及5号港,道路长约2.23km,机非隔离带1
米,道路两侧绿化带各5米;河道长约1.4km,北侧10米绿化带,南侧5米绿化
带,绿化面积约47760平方米;
5、西二路(宁桥大道—北七路)长约2.38km,中间隔离带3米,道路两侧绿
化带各5米,绿化面积约30940平方米;
6、北七路(西二路—东一路)长约1.78km,中间隔离带3米,道路两侧绿化
带各5米,绿化面积约23140平方米;
7、宁桥大道(09省道—东二路)长约3km,北侧高压绿化带约38米,绿化面
积约114000平方米;
合计总面积约50万平方米。
二、基础现状
本区域处于杭州钱江经济开发区,整改设计范围内绿地界线明确,绿化已
基本实施完成,初步形成以中心大道和兴旺大道为开发区主要景观带的道路
绿化景观效果网。当地土质为粉沙土,偏碱性,土壤肥力差;道路绿化网包括3
条港河,分别为兴旺大道北侧的6号港,北六路北侧的2号港和西一路西侧的5
号港。
在现场勘察之后,经过分析和总结,归纳出本区域绿化景观所存在的一些
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寻求整治的解决途径。
总体绿化基础较好,尤其是主干道绿化相对丰富和完善,绿量较大,绿化覆
盖率较高。分车带的绿化情况较好。但是相对的有些问题比较明显:
(1)总体空间层次感薄弱,道侧绿地树木片植轮廓模糊,相对于快速干道
来说缺乏清晰的大尺度空间感受,特色太少。
(2)道侧绿地色彩不够突出,虽然有不少色叶灌木、花灌木和秋色叶树
等,但由于空间的排列并未突出大尺度的色彩,弱化了群体效果。
(3)除了宁桥大道和中心大道交叉口的公园,其他道路交叉口均未有突
出设计,仅有较为简单的植物配置。
三、设计依据
1、杭州钱江经济开发区的控制详规
2、原有绿地系统设计施工图
3、国家有关园林绿化规划设计标准和规范
4、开发区“环境立区”的要求
四、设计原则
1、特色性原则——设计中体现“大气、开放、现代”的风格,并根据本绿地
所处的地理环境和区域特征着重强化本绿地的特色与个性。
2、人本性原则——设计中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在保证整体空间环境组
织的基础上,突出创造较好的城市环境空间的公益性、服务性、舒适性要
求。
3、功能性原则——设计中充分考虑绿地的功能要求,满足道路绿化的交通
效率和交通安全。
4、生态型原则——设计中除了营造较为丰富的植物景观外,应尽可能提高
绿化覆盖率和叶面积指数,及生物多样性的运用,充分发挥绿地的生态效
益。
5、经济性原则——设计中充分考虑经济性,体现投入与产出的合理性。
五、设计策略
按照“整改、提升”的要求,尽量保留原有绿地中可以满足整治设计要
求、生长情况良好的苗木,在原基础上采取“只加不减”的方式,通过调整局
部设计布局、苗木位置,增设小品等措施,达到造境、提升绿化景观档次、突
出开发区特色、改善环境的目的。
六、绿化设计特色
1、“绿改彩”。原有植物色彩不够丰富或者不够突出,因此给每条道路设定一
个主要色彩,在背景色下突出主要色彩,适当点缀其它颜色,以达到道路特
色突出、丰富而不杂乱的色彩视觉效果。
2、适地适树。根据当地气候水文土质等各方面环境因素,尽可能选择适宜树
种,景观苗木结合当地特色。
3、只增不减,以“移”为主。对于原有树木,基本采取只增加不减少、移动部
分树木位置的方式,形成有规律的空间层次,来达到所需要的景观效果。
4、大尺度化设计。开发区的道路车速较快,人眼里空间移动快,因此一切景观
元素的尺寸宜扩大,多应用片植,达到景观视觉效果。
5、生态化设计。在较宽的分车隔离带上,在不影响交通实现的提前下,进行乔
灌草结合的种植方式,尽可能增加绿量,提高绿视率;道侧绿地应营造有丰富
色彩、多样层次、季相变化的风景林,合理密植,空间隔断有通透。
七、总体设计
根据道路现有情况,分别赋予不同的彩色主题进行绿化整治设计。设计要点
有:
1、以“移”为主要手段,以改变植物的空间排列。
2、成片植物穿插:球形树种和塔形高耸树种穿插,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穿插,
色叶树种与非色叶树种穿插,开花树种与非开花树种穿插。
3、乔木多成片但不拥挤,林下多地被但不空洞,用小乔木、灌木等有效丰富中
层;同一水平层次植物合理控制种植间距,不同水平层次植物充分复合,有效提高
绿量。
4、贯穿简洁、大气的主基调,空间排列呈有规律的节奏重复,形成大尺度空间。
横断面上大乔木在后,小乔木、灌木、地被依次向前排列。纵向上多为弧形阵列,
厚薄有序,出现通透。
5、大同小异。7条道路景观主体格调统一,但各条路之间又有适当区分,各有
特色。
兴旺大道:中间隔离带的银杏树阵是最为鲜明的景观特征。
北侧6号港进行滨河景观设计。河道南侧有20米宽绿化带,可以
适当增加绿地小路,以供行人在绿地内部沿着河道游览,既安全又
可赏景。沿着河道设置大小不一的平台,适当延伸出水面,以增加亲
水性。
中心大道:重点放在道侧绿地。原有树木基本采取片植形式,具备一定的轮廓
但不明显,空间感薄弱,通透感不够强。乔木前面灌木也为片植形式,
较为自由的散列,但对于快速干道来说过于杂乱,没有规律和视觉
重点。
因此干道在不改变原有树种的种类和规格的基础上,只增加
黄色落叶树种的数量,以移为主要手段,将部分大乔木适当后移,呈
现出具备清晰弧形外廓的规则式形状,厚薄有序,出现通透;灌木
也顺着乔木轮廓进行弧形排列,另外在弧形外凸的部位,增加花叶
美人蕉片植带,色彩、形状、体量鲜明而引人注意,不仅增强弧形
轮廓感,并给这条道路赋予了鲜明的植物外貌特征。
宁桥大道:北侧高压绿化带的绿化特点为自然式配置。以红色植物为主。
北六路:以香樟树为行道树,银杏树为背景,红枫、海棠为点缀,形成层次丰富,
特点鲜明的道路绿化带。
西一路:以银杏、无患子为骨干树种,玉兰为点景。在此基础上配置花灌木紫
薇、鸡爪槭等加以丰富。在不同花期的树种复合配置,做到三季有
花,四季有绿。
西二路:以桂花、广玉兰常绿树种为基调树,次景种植低矮的小乔木或整形灌
木球,体现出道路的简洁大气。
北七路:道路两侧行道树以香樟为主要树种,机非隔离绿化带主要种植紫薇、
乐昌含笑与银杏,下植层为金叶女贞、红花继木、小龙柏作为林下色带。道路两
旁树种主要以鹅掌楸、玉兰、合欢等落叶乔木,下植八角金盘、春鹃、绣线菊等
色彩丰富的灌木为主。
八、主要节点设计
节点设计为本方案另外一个重点,道路景观为线性景观,原有道路绿化刚刚完
成,如果说调整有限的话,节点设计就相对不受限制。每一个节点即为路口转角处
的设计,为人车流暂时停顿的一个点,因此可以在转角处进行适当的景观设计,既
可以形成线性运动上视觉的焦点,不同的节点设计内容也可给予道路识别性,但设
计不宜过于繁复以免过度分散司机的注意力,并以不影响交通视线和提高交通效
率为前提。节点设计以现代、大气、简洁为风格,主要道路的交叉口为主要节点
进行重点设计,次要道路的交叉口设计简单而明快,更小的支路口则以较为醒目的
植物配置。
1、中心大道—兴旺大道节点:为第一大节点,北侧滨河,节点轮廓东西较长,为椭
圆形,设计主题为“河颂”。波纹形的植物形状象征河流的波涛,浮于花海上有一条
木船,当落日余晖穿过层层景框时,人们仿佛可以看到流年时光里的水波船影。
2、兴旺大道—09省道节点:弧形景墙成为向来往车辆行人提示进入该区域的重
要标志。景墙为黄色文化石表面,上有镂空和题字。景墙所在地势微略抬高,背后
高大乔木作为背景,前接开花灌木紧密拥簇;弧线形木栈道穿过景墙前,白卵石溪
伴于木栈道旁,鲜花与景石点缀其中,将整个景墙醒目的衬托出来。
3、其他小节点设计:基本元素有木栈道、色块灌木、花境,稍大的节点有小雕塑。
风格既醒目又简洁。更小的节点设计更为简单,仅为几组景石或色彩鲜明的植物
配置便足够,主次分明。